邛崃强项中学银强寺庙

成都日报多媒体报刊
第02版:时政·专题
&&&&&&&&&&
世界500强企业达能集团落户邛崃
刘超出席项目签约仪式并会见达能集团负责人
&&本报讯 (记者 杨华春) 昨日,达能饮料邛崃投资项目签约仪式在邛崃举行,标志着世界500强企业达能集团落户邛崃。市委常委刘超出席项目签约仪式,并会见了达能集团亚太管理公司总经理顾培基一行。&&刘超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项目的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并对顾培基一行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说,近一个时期以来,成都立足新的发展方位,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这一总体目标,明确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确立了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提出了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发展思路,部署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的发展战略,对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发展做了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按照安排和部署,我们切实加大对第三圈层工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着力推动第三圈层“尾雁快飞”。达能集团落户邛崃,正当其时。此次项目签约,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邛崃和市级相关部门要为达能集团在蓉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次签约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希望达能集团在加快签约项目建设的同时,将成都作为集团布局中国西部的战略基地,进一步加大在蓉投资力度,投建更多更好的项目。&&顾培基表示,达能集团到中国西部投资,曾经考察过很多地方,最后选择了成都邛崃。今后,集团将以邛崃项目作为在中国西部发展的桥头堡,不断向成都引入新的项目,与成都同发展共进步。
Copyright 成都日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探究临邛城周边古道的形成与年代之:重要寺庙简介
重要寺庙简介(从历史及地理位置的角度)
白马寺和通泉殿&
皆在桑园镇南1.5公里处通泉村,坐东向西,与坐西向东的通泉殿隔路相对,白马寺以北四、五百米的地方原先有两棵当地人称谓的喇嘛树,故过去有“通泉对白马,喇嘛(树)对喇嘛(树)”的民谚而极负盛名。
按:喇嘛树可能是非本土树种,据见过此树的九十二岁的王春福老人说,大的一棵需五六个人才能合围,树中空足够摆方桌打麻将,枝叶繁茂,叶阔肉厚、卵圆形,无气根,四季长青,但从未见其开花结果。解放前因树上多蛇,农人以菜籽壳堆在树窟中燃烧,引发大火烧了数天后死亡。
根据其树龄和树名推测,可能是始建白马寺时,由建庙的喇嘛带来的树种并亲手栽种,故而被称为喇嘛树。又以此树名和树龄加上大邑三岔、成都皆有白马寺,广汉还有分经寺推测,桑园白马寺的始建年代也应在东汉。
其如何极负盛名,可从洛阳白马寺的历史中去感悟:
按:洛阳白马寺是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即汉传佛教或者北传佛教。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紧密相连。
相传夜寝南宫,梦见金神头放,飞绕殿庭。次日询问大臣,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名曰佛,陛下所梦金人准是天竺之佛。”
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公元67)年来到京城洛阳,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之后向一些寺院分送经卷,称为分经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洛阳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大邑官网)
桑园白马寺曾历经战乱并数度重修,经过明末战乱后,庙宇倾废仅存泥塑的驮经白马一匹,清代复建时,见白马所驮之贝叶经文重叠似草帽形状,因不知究理,便产生附会的传说:东岳神路过此地,心疼白马孤零零遭受风霜雪雨,便捡一顶草帽盖在马背上。所以复建的白马寺在白马塑像的右边,又增塑了一尊东岳神像。
清代复建的白马寺为四合头式建筑,前有沙门,前殿正中供奉比人高大的白马及牵马人,右侧一尊东岳神。后殿为三尊佛像,左侧殿是送子观音,右侧殿是一头牛象征牛王。包括周边庙产,占地约四亩。土改时划为民居,如今在原庙后屋基上重建有小庙,右前屋内泥塑的白马驮的不是经卷,而是一个白面青年,不知是何人物,又有何传说依据?
在路西相对于白马寺,正对着古东河,古时桑园地区因东河的存在而多泉水,古人崇拜自然,分别视天、地、水为三官,所以初建时供奉的应是三官。随着时代发展,至清代复建时兼容并蓄了儒、释、道三家思想,成为一座典型的三教合一殿堂。
该殿由两个四合头式的建筑连接,前有约四十米长的廊式甬道组成。前殿供奉三尊佛像,正殿供奉人身龙首的龙王,后殿敬祀孔夫子。但人们喜闻乐道的是天旱求雨效果,据说某年邛崃县官去通泉殿内为民求雨,还未进城便大雨倾盆而至。
通泉殿有别于寺庙,根据邛崃悠久的历史和桑园的古地理环境,其始建年代可能早于白马寺。
由于通泉殿的规模宏大,解放初被划作桑园小学校,今为民居。
普照寺(开化寺)&
为佛光普照之意,在原邛崃双河场(两河口)雾中山,双河场在1962年前属邛崃光明公社,划归大邑后重命名雾山乡。
雾中山原名,亦名天诚山,是早期传播地、亦是中国古代极为著名的一处。
东汉永平十六(公元61)年,印度高僧摩腾、竺法兰来雾中山创建大光明山,至今已1955年,仅比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建成晚六年,汉明帝敕赐寺名为“大光明普照寺”。
东晋时改名天诚山显应寺,时又奉旨复还雾中山普照寺原名。时更名,明正统年间,皇帝特别在雾中山敕建都纲院,敕封高僧圆曦为都纲史官,管理寺庙一切事务,每岁征收二州八县的钱粮赋税供山上僧众之用。当时全山佛寺规模浩大,香火鼎旺,民间有“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可数”的盛传。杨升庵游历此山时在“天国名山”坊题联:“天下无双地;雾中第一山”。(大邑官网)
明末清初,雾中山的二百多座庵寺大都毁于兵燹……一九九二年八月,大邑县人民政府批准,将雾中山开化寺、接王亭、殿等佛教遗址开放作为佛教活动点,并由峨眉山高僧普观大师任住持,果章大师任监院,现正在按照规划重修古庙。
在原公孙城北,现今汽车64队以北约400米。民间称为林庙子,原庙为三间两头转木结构屋,有院墙和庙门,供奉的木雕神像“林姑婆”可能是当地林姓中有德行的一位先祖。
该蓭始建年代无考,1958年被拆毁作为公共食堂用柴,近年在原址重修,虽小而简陋,但历史上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军事地图有标记。解放初国民党撤离大陆后,有潜伏的女特工在此一带利用小朋友调查,以地图核对林凤庵和赛凤庵的具体位置,后被抓捕。
由于林凤庵及庵前的古道尚有遗迹,能以此推测出历史上公孙城的北城门大约位置在今汽车64队以北、林凤庵以南区域。
林凤庵以南部分地段在民国23年(1935)被洪水冲毁,现今所见是公社化时期的改土造地。另外,附近河坝中的戴店子,也因历次的洪水泛滥被冲毁而空留下戴店子的地名。
在文脉堰取水口以北,因当地聚居清初移民之金姓后裔,民间称为金庙子,但庵中供奉的并非金姓先祖,据大清同治年冬十月的重修《赛凤庵碑记》载,应是祭祀古时候一位“聪明正直为神”的女神“……故先王以神道设教,令人望而起敬焉……”重修的原委是:“如今岁五月旱干,叩请川王一事,故昭然可拠也,定上天降雨之期无不响应……彰善瘴恶,其声灵询赫赫也,是以下民等,为神明命令,要集灵神所选,会公数十人商议捐资新建一庵,以妥神恭。”
并有“诗曰:赛凤庵名自古留,乾隆戊戍又重修,谁知洪水连年发,冲坯斯庵灵未休。其二:茲因旱盛显灵威,新建一庵神有归。夏雨冬霜均可蔽,安身万事永无危。”
按:乾隆戊戍为1769年,此前即“赛凤庵名自古留”,至于古到何时,却无可考,祭祠的女神是否与川王有关?先王又是谁?虽无可考,但碑文却纪录下了古时候邛崃的水旱气象资料,以及老百姓对神灵的敬畏。
由于明代新临邛城出现后,赛凤庵以南出现了一条向东(直线)约六、七百米长的岔路,此处地名是为新丼,并新建起一座闻名的大宗寺,因为赛凤庵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也被绘进军用地图。
在新丼,庙址在现今的拱辰中心小学校,始建年代应在明中期,始建时的寺名无考,清.道光时有一富翁名叫朱大宗,将所有家财捐给该寺作为重修的资金,经重修后的寺名便改为大宗寺。
大宗寺占地约四亩,由四合头式庙堂与藏经楼组建而成,前殿正中是关羽塑像,左右两侧分别塑造关兴及周昌像,中殿是一尊高约5米的东岳神,两侧殿内仿照城隍庙的十殿造像,(参见龙拱山寺部分)既有早期的木雕,亦有晚期的泥塑。
中殿后经楼高耸,上部分用于藏经,下部分是观音堂,观音高约两米,慈祥、站姿、手捧净瓶。背后的墙壁上是泥雕壁画,表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回程,其人物造型、山水景致立体感很强。
观音堂右侧室内有一口两人可合围的大钟,还有两面大鼓,晨钟暮鼓是和尚每日必修课程。
观音堂后有和尚圆寂后的一、二十座墓葬,还有金桂银桂各一株,二人能合抱。
沙门前有两棵三四人可合抱的杉树,行人在固驿和前进一带就能望见,有时会在朝辉中出现神秘的佛光。解放前被国民党营长苏耀宗以特制的巨形锯子锯掉做“整棺”及它用。
该庙既供水陆道场又作私塾教室用,解放初改做学校,现为拱辰中心小学,但原建筑荡然无存,最晚一次拆毁经楼发生在1978年,今唯剩一棵两百年以上的桢楠树还有生机。
按:丼字的普通话发音为井,新丼字面意思即新井,古时的井田制规定八户为一井,由此可解读为:明壬子(宣德七)年计划扩建新临邛城后,欲新开一条连接桑园古镇的道路,便在全长约七公里的二分之一处新设置一处乡井,离西边老路(戴店子)直线距离约0.7公里,并由此向两端踩出了第5条路。
但是当地人对“丼”字有一个既象形、又象声的发音:“凳儿”,说是井内掉下石头时发出的声响。也许这口井建好后常有石块掉落吧?因当地下挖一、两米即是卵石层。
镇江王爷庙&
在黑虎滩之王沱,又地名五墩子,当地人传说是东河改道成西河的地方。庙中供奉的是一块一尺见方,高约3尺的方形石碑,形制应在清早期,上刻龙形头,并有“镇江王爷”字样,绘在壁上的也是龙。据介绍该庙建好后,因水患迁移过两次,并有一个建庙的故事:
清初的西河故道在现今河心以西,地方为祈求平安,刻镇江王爷石碑安置在岸边以镇水患,民国23(1935)年发大水时,叶河坝决口冲出一条小西河,并将叶河坝对岸冲出一处深潭,是为王沱。次后有一木材商将三挂木材筏子从新场经过西河运回邛崃,被洪水冲进王沱后三日不能退出,木材商因之对着石碑许愿:如若显灵将木筏退出,就将木材捐作建庙之资,许愿后木笩果然退出,便按所许之愿,请当地万姓人主持建了一处庙子,将石碑供奉庙中,称为镇江王爷庙自今。
镇江王爷庙虽然建庙历史不超过百年,但那块石碑却见证过王沱的形成和消失,以及河道多次变迁后诸如叶河坝、谢河坝、陈河坝、王河坝等地名的形成,以及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
在啤酒厂北侧,即西汉末年始筑的公孙城东南。
根据1947年由成恩元教授主持发掘被洪水冲刷出的龙兴寺遗址记载,共出土唐代文物270余件,其中一件石雕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现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该寺始建年代不晚于中唐,毁于元末明初朱元璋派军镇压欲据守公孙城称王的明玉珍之时,史载这场战争将公孙城“夷为平地。”清康熙《邛州志》载:公孙述城在明清城西北角,“(城墙)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说明当时在龙兴寺遗址东南,既有土城墙遗迹,城墙边还有交叉的路口。
原名文昌宫,在喻坎北偏西地方,因乾隆时期改建为梓桐庵时保留下文昌殿,民间仍沿旧习称为文昌宫,并蜚声鹊起。
梓桐庵建于1749年的乾隆年间,有清咸丰九年岁己木孟秋《重修梓桐庵记》碑一通。
由于梓桐庵地理位置适中,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条路均可在这几交叉通过。
在喻坎北偏西方的龙拱山,始建年代不详,该庙在清代复建时占地面积十余亩,建制像城隍庙,前廊后殿。前廊长约20米,宽约18米,高约8米,称着十殿,表示阴曹地府。
两侧粉壁上各有四幅面积约4乘3米(12平米)的墨色画,画面简练,有佛像、菩萨、神仙、人物、飞天、云朵,似敦煌莫高窟风格,虽然画面没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但有人认为其题材是唐僧西行取经。
十殿两边塑有比真人还高的人物数个,有持哨棒的皂隶,还有捧朝笏的大臣,中间地面是死者在地狱中接受各种刑罚煎熬的恐怖场景,后殿是阎王、判官、鬼神形象,俨然一座城隍庙。
山门前有戏台一座,庙会时上演川戏。该庙毁于土改时期,今庙在原址复建,山门前尚存残破石獅一对。
龙拱山庙的始建与钉脚寺的传说有关:
相传从桑园去石坡路旁的钉脚寺,庙中柱上有一对雕刻生动的龙,有一次和尚打扫卫生时,手中挥动的扫帚惊跑了一条柱上的龙,逃跑的龙途中翻滚出一段龙形的山体,寺中长老追赶至喻坎西南的河中将龙挡回,是处地名遂被叫为回龙潭,即张若城北护城河。据说,回龙潭在解放初期还宽达数丈,潭深两篙竿以上,鱼有板凳长。
后来,龙拱山上便修建起一座龙拱山庙,以北一里许还建了一座龙伏寺。
逃跑的龙被追回后仍缠绕在庙柱上,为防再逃,长老用钉子将龙的四脚钉住,这便是钉脚寺名的由来,如今重修的钉脚寺地势险要,香火鼎盛。
寄子院与石(失)子坡&
寄子院原名铁佛寺,在桑园去石坡方向的原西河乡境内,始建年代不晚于五代时期,铸铁佛所用铁矿石皆就近取材于铁炉沟,至明万历铁矿方尽。
寄子院依山而建,共七台,呈宝塔形,风格如重庆忠县之忠宝寨,各殿皆有铁铸的佛像或菩萨像数尊,顶层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寺中长老圆寂后的肉身佛像,衣纹清晰。1958年大炼钢铁时,所有铁佛像皆被砸碎用于炼钢,寺庙及肉身佛像亦同时被毁,如今庙基尚存。今人所见之“寄子院”为异地重建的小庙。
相传五代末年,后蜀皇帝孟昶为躲避宋军讨伐,逃到临邛西部山区,皇子不幸病故于一处坡地,之后将尸体暂时寄放在铁佛寺。后人追忆此事,将那处坡地叫着失子坡,把寄放过皇子尸体的铁佛寺改称为寄子院。后来失子坡被音译为石子坡,即现今的石坡乡。
旧县志《成都旧事》亦载:石子坡多古庙,五里有寄子院,土人相传为蜀王孟昶寄子处,考其碑亦有此说,……然正殿金身大佛三尊,铸有万历字样……
在冯坝旁的金龟山,根据民间对魏了翁与金龟山凤巢寺的相关传说,始建年代应不晚于宋代。
凤巢寺附近尚有一棵上千年的大柏树,旁边有一块冬水田称为金龟池,传说过去有自然形成冒出水面的土堆神似乌龟头,天晴时眼睛还能翻转,并有人在近处山上见到过一只金色的乌龟,原本建有凤巢寺的山便名曰金龟山,并且名声大振,几乎淹没了凤巢寺的本名。
寺建在山坡上,有大殿五重,大殿两侧甬道壁画有唐僧取经题材,还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形象,也有象征阴曹地府的十殿,庙柱粗大,气势恢宏,旁有一台曰望乡台,山门前有戏台,庙会极热闹,本地产的箩筐、背夹子等竹器因有名而畅销。该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拆毁用于复建鹤林寺和磐陀寺。
另外本地当年曾有许多替人赶马和背背子为生的,据说马背物资定量120斤,背夫所背物资定量60斤,但加上途中应自带的粮食,总重量可达200斤,日行二、三十里,一趟耗时少则七、八天,多则月余。
飞凤寺(石庙子)&
在傅沟,有残碑记曰:“因功而述,功成而详,人人一见,知其本源。予(我)见庙前,人修石庙子一座,还顺五尺,供奉川王大帝、五童尊神。大清光绪年间,菩萨降谕:‘修庙宇名飞凤寺’。地主徐兴量施庙基一所,边(长)五丈余。兴隆祖邀首家三十余人议,徐兴明管募化,四方善男信女捐赀,建修大殿、山门……”
根据碑记,可知飞凤寺的前身为“清壬戌”(康熙1682年)修建“还顺(长宽)五尺”的石砌小庙,而扩建后新命名的飞凤寺,大殿墙壁下部亦采用石条砌成,故民间仍沿旧习称为石庙子。
另外,大殿梁上尚有较多文字,但只有“元、明”二字清晰可认,余皆待考。
庙建在山头,石径深幽,破四旧时庙殿未毁,今存旧时石刻十来尊,系从隐藏的山沟抬回复位,其中有川王(李冰)大帝、五童尊神、托塔李天王、关羽、关兴、周仓等石刻,但一尊漏空雕像被人盗卖。上半截灰壁上有墨绘的目莲救母、桃园结义、三战吕布、劝黄忠……数十小幅壁画,分别表示当时流行的川剧剧目。
本世纪初,有本土人士捐资十万元,扩建庙堂十来间。
今称幽居寺,在鹤林寺以西幽谷内的山头,属于白鹤山寺庙群区,宋魏了翁《鹤山营造记》载:“自隨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可知幽居院始建年代为隋。陆游赴临邛十日游时甚赞此庙,并留有《幽居院》诗:
久堕尘沙里&
幽寻始此行&
侵云千嶂合&
披草一僧迎
藓润泉时滴&
崖倾竹倒生&
登高忽平旷&
回首失峥嵘
老矣犹孤客&
归哉念耦耕&
结庐殊未定&
此地颇关情
也在白鹤山寺庙群中,属于“自隨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之一,位置应在白鹤山后山。陆游赴临邛十日游时游览过此院,并留有《天台院咏》诗,序曰:天台院自小阁下临官道予为名曰玉宵峰
竹舆衝雨到天台&
绿树阴中小阁开
胜作玉宵君会否&
要知散吏按行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鹤林寺后山尚有石板路通向葫芦湾、马湖以远,两侧山体岩壁上至今还遗留有古代佛造像,“天台院自小阁下临官道”应指此处。
按:天台院不在天台山,而放翁自注“所领的崇道观,是在他家乡天台县天台山的玉宵峰下。”陆游以此处景色与家乡天台山的玉宵峰比较,感觉过之而赞叹胜作玉宵。系已故魏尧西先生遗作《放翁诗中之天台院咏天台山考》之结论。(见《邛崃经纬》2012.4期)
在北仓(原何罄庵)以西的冉水碾,为当代人捐资新建于1993年,全称为“邛崃县城北居寺念佛堂”,因位处冉营坝之冉水碾,民间称为冉庙子并香火旺盛。
该庙虽然不是古庙,但庙址有如下三个重要性:
(1)冉水碾的水源即文脉堰,现今的文脉堰因修建金风雅区而改了道,未改道前,文脉堰的支流经过冉水碾进入护城河并穿城而过,并因此留下冉水碾地名。
(2)冉庙子供奉有近处一座重修的石桥—穆贵桥(因文脉堰改道桥已不存)之桥头碑,该碑约见方一尺,高3尺,碑上纪年为乙卯年六月。由冉、杨、陈、林、金等姓人捐资“搭建石桥乙座”,以八根长约3米,厚、宽约80cm石条,分两洞搭建而成。但桥名为穆贵桥,故推为重修。
重修年代应为康熙14年的乙卯,即1675年,或者雍正13年的乙卯(1735)年。该庙为邛崃路桥史保留下了如今已不多见的实证,说明古时邛崃地区的路桥,多为民间自筹资金修建。
(3)因公孙城毁于元末战争,明代重修的临邛城,从北门外出的交通,最先是经过何罄庵(现北仓)、冉水碾至林凤庵,然后西至喻坎以西,北到桑园以北的。当第五条路形成后,此路仍然同时在使用,直至1944年为修桑园机场,改扩建了北门至桑园的公路、尤其是建国初在西河上新修了西桥之后,此路才渐废,故历史上冉水碾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上述十六处庵、庙、殿、院,大多分布在喻坎和桑园镇周边,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与历史影响考虑而作的简介,无有孰大孰小、是古是今之分。因那些蓭观寺院在旧时的邛崃古道上几乎每隔二、三里就有一座,并未完全引用到路线标识中来,另外诸如鹤林寺、花置寺、磐陀寺等众所皆知,故未作简介。
下节预告:《再说文脉堰》
已投稿到:【邛崃天台山】夜宿山中寺,晨起观流萤。
【邛崃天台山】夜宿山中寺,晨起观流萤。
&&&&&&&终于发了第一篇游记,总觉得第一篇应该特别一点。拖着拖着就变成了这样,可能也没多特别,其实就是很早之前想到看萤火虫的愿望实现了,得瑟一下。支持的就顶一个呗~
&&&&&&&&也约了几次人,都水过去了。一次实践课上又开玩笑约着去,开玩笑把时间定在了暑期七夕当天。
&&&&&&&&就是这样,好多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先总结一下这次的“修行”:
为山上剽悍的民风折服,因此借宿山中小庙,与昆虫共眠,半梦半醒中听了一夜的梵音;
半夜溜出小庙寻萤火虫未果,因此抬头叹息时撞见了满天繁星;
小睡了两小时后摸黑暴走为看日出,因此途中遇到了大片在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虫;
技术有限拍不了夜火流萤,日出也在云层后偷偷进行,垂头上山去,因此看见了绿叶上晨起的萤火虫;
刚要往更高处去就突遇暴雨,因此洪水警报帮忙赶走了堆在五颜六色的人群...。
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就是这样,好多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一个无意间的玩笑开启了这次奇幻之旅。
&&&&&&&&从新南门车站买了到的车票(27元),再到转车到(12元)。
PS:的车都不是按时间发的,一律排队上车,所以不管你买到的是什么时间的票,一定先要找到站台去排好队。我们15:10的票都上车了,后面还有个小伙子拿着14:10的票在车外吼着呢。
旅&游&咨&询&028-
旅&游&投&诉&028-
报&警&电&话&110&028--
医&疗&急&救&028-
车&辆&维&修&028-
交&通&事&故&122
价&格&投&诉&12358
消&费&投&诉&12315
景&区&游&览&车&028-
管委会&028-
市风景旅游局&028-
&&&&&&&一到,就看到大大的路标牌上写着“山上住宿已满,请未预订房间的旅客不要轻易上山”的警示语。不知道这是不是官方出示。
&&&&&&&到了景区服务中心,买了门票(65元),凭学生证打八折。
&&&&&&&然后遇到了各种来说服我们住在山下的店家,由于本就冲着夜观萤火虫而来,大家毅然决然地回绝了掌柜们上了山。这种&明知山无住,偏向孤山行&的勇气也不知哪儿来的,都想着说不定运气好呢。
&&&&&&&当然如果要到山门,还需要再坐一段时间的观光车。观光车的车费按照下车地点不同而有所区别,坐到正(23元),那里是观光车能去到的最远的地方。观光车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行驶,忽上忽下,跟游乐园的过山车很像,感觉很考车技。不过去的是路上因为人多,开一段就会停一会儿。节假日可能都这样。
&&&&景区分为三级台地(一台地:肖家湾-等;二台地:等-小九寨;三台地:正以上)。我们在萤火虫较佳观赏地等(15元)下的车。&这里地处半山腰,属于第二台地。住的地方也比较多,大家准备先找好住处,然后去找萤火虫。但是,节假日在山上找住宿真的的确确实没有想象中简单。
&&&&&&&&&爬上一段山路,以为可以找到住的,没想到是这样的。眼见天色已晚,在这个人满为患的景区里找住宿,俨然成了最大的问题。小伙伴们开始穿越人潮、车流寻找所剩的房间。
&&&&&&&&找不到住的,还是可以欣赏一下美景嘛。
&&&&&&&&天快黑了,商量再三,最终决定走进这条岔路寻找一夜容身之处。好心的路人告诉我,事实上这一条路往前住宿的地方确实够多。可是我们依然处处碰壁,一口的回应都是住满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只是故意这么说好坐地起价。等我们决定了借宿山上的一间小庙时,之前打电话问过的那些店家,纷纷自己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其实还有一些空房间,只是比较贵。后来有人告诉我,这才是靠山吃山的写照。我很愿意相信那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说,每年就是凭着这段时间赚点钱了。
&&&&&&&一个小伙伴突发奇想提议去借宿寺庙,天已经黑了的路上,只能凭借灯光看到一座小庙,一进去就是一尊大佛,寺像庙里最好不要随便拍照,拍佛像更是为大不敬。那里面只有一个老师父。我们说明了缘由,他表示愿意收留我们一夜,帮我们收拾住的,还关心地问我们吃的够不够。
&&&&&&&伴着“阿弥陀佛”的梵音,走进内堂。厨具,桌凳、床铺、洗浴室、厕所一应俱全,虽然四周墙面不完整,虽然看起来破旧了点,但是修行不就是这样吗,每一次行走都应该对原本的自己有一些超越,这种体验以前是没有过的。
&&&&&&&&灶台和一点柴,老师父可能就在这儿烧斋饭吧。&
&&&&&&&&寺庙里是不能男女混住的。老师父让女生住里面,男生住外面。不过我们其实没打算睡,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够了。
&&&&&&&老师父跟我们聊了会儿皈依、云游什么的。然后有的人休息了,我们就溜出来找找萤火虫。
&&&&&&&&晚上公路两旁的农家灯火通明。
&&&&&&&&有吃有住的农家。
&&&&&&&溜达了一会儿,没发现萤火虫,打算回去好好休息,养足精神第二天好去看日出。本想着天黑拍不到小庙外的景色,就拍一张路标做个纪念吧,没曾想回来整理照片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图片右上角的小亮点,好像就是一只没被发现的萤火虫。
&&&&&&&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风景区拥有西部规模最大、平均树龄逾百年的数十万株野生山茶花林。在小庙周围也有很多茶树。低头看山茶,抬头见繁星。回庙里的时候,一抬头看见好多星星。要知道在看到这么多星星可是很奢侈的事情,所以看不到萤火虫的失落一下就淡了。但是没想到后面还是幸运的遇到了萤火虫。
&&&&&&&&&&&看完星星就回来休息,这个灯就开了一夜,浪费可耻,罪过罪过,也招来了各种昆虫,不怕生人的昆虫。当然门外”阿弥陀佛“的梵音也响了整整一夜。
&&&&&&&&走之前,桌上发现一只熟睡的飞蛾。出来后就是漆黑一片,顺着公路,走出中胜寺旅游新村后,也就是等附近,对萤火虫不抱希望的我们就开始陆续看到了萤火虫。零星的一两只的,成群成片的,都看到了,还是很幸运。&一闪一闪亮晶晶,满沟都是萤火虫,挂在树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可惜技术器材都不到位,就拍不成啦,还请看官们自行脑补。所以,这件事告诉我们,早起的人儿有虫看,看萤火虫不一定非要在晚上。
&&&&&&&&走啊走,走啊走(......此处省去两个多小时......),走啊走,走啊走。终于走到了观云海观景台。睡眠不足,却还是兴奋地越走越快,看到想看的东西兴奋,可能还能意外收获一场日出更兴奋。看到眼前的观景台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竟然在像滑梯一样的路上走了这么长的时间,从天黑走到天亮。
&&&&&&&&天已经越来越亮...。
&&&&&&&&越来越亮...。
&&&&&&&&越来越亮...。
明显,全亮了。知道看不见日出了,所以坐在石头上看着这些苦苦等待日出中的人们,其实他们一抬头就会发现,那日头早已爬上山头到了自己头顶,不然这天是怎么大亮的呢。
&&&&&&&&&即便天已经大亮,山中也是雾气蒙蒙的,山里一起雾,你就觉得山中可能就住着个神仙。
&&&&&&&&&终于要再次上山了,脚上却全然使不上劲。才想起一方面没休息好,一方面之前凭着一股不想错过日出美景的信念,卯足了劲往前赶路,这下体力不支,只有边走边拦车了。
&&&&&&&车拦了很久都没有拦到,不过看到了各种小生灵,这得益于庞大的游客群。&
其中也包括这只,大白天趴在叶子上的萤火虫。
&&&&&&&&萤火虫有很多种,摸黑路上我们还看到路上躺着一只发光的萤火虫似的生物体,同行女生少女情怀地捡起来,发现不像是那种可爱的萤火虫,看清楚才发现长得跟毛毛虫差不多,吓得直接丢了,它的身体差不多有上图的虫子这么长,但是尾部一样发着黄绿色的光,一查才知道,它可能是水生萤火虫。
&&&&&&&&&如果有足够的力气,我绝对会选择一步步走上去,路上虽然有很多车辆尾气,但是一样有很多水流、怪石、
还有竹林或是其他树种的林子。不幸的是,还是被我们拦到了一辆车子,所以不免错过了很多美景,以至于之后觉得真心没什么可玩的。那位司机大叔牛气霸气财大气粗,我们这些穷苦的学生党刚感叹车费贵了点,他就一踩刹车,吼我们下车,由于实在太累,只得认栽认宰。希望这种情况只会在特殊日子发生。
&&&&&&&当看到正的牌坊时,就到了第三台地。看见停车场内满是车子,就知道这里才是玩水的最佳场所了。很多游客都选择乘车直达这里。
&&&&&&“自古名山僧占多,十分风景属僧家”。是儒佛道三教荟萃之地,而这就是坐落于正的雷音寺。
&&&&&&&&PS:“雷音寺占地一百多亩,最初为汉代道观,唐以后逐渐变为佛寺,该寺兴旺于宋代,明末大部分毁于战火,后几经兴衰,到今天,我们只能从遗迹来推想当年的佛事盛况。雷音寺被公认为景区佛寺遗址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寺庙。”
&&&&&&&&由于受“阿弥陀佛”洗礼了一整夜,所以我们只在外面站了站并未进去。
&&&&&&&&&透过一片树看到雷音寺的围墙。
&&&&&&&这里就是美食一条街了,煎蛋面,凉面,豆浆,豆花,各类野菜,全是吃的。可能是时间特殊,在山上吃一碗豆花要10元钱。不过一路走来,就没看到什么人在这吃。
&&&&&&&&往前走,发现了一群搭帐篷的智者。就该带顶帐篷,走哪儿睡哪儿,不睡还可以租出去,前一天找不到住的的时候,就想租顶帐篷也好。
&&&&&&&&的垃圾桶,张着大口,嘲笑今天来玩人挤人游戏的人们。
&&&&&&雷音寺往上就是蝴蝶滩了。据说,那儿有包括凤蝶、绢蝶等在内的13个科的蝴蝶,约有300种。虽然是夏季,可是除了在观景台看见一只蝴蝶外,我看到的大多是飞蛾。
&&&&&&&&&&山、水、树、石和人。
&&&&&&&&&&人和人。
&&&&&&&&&亭子里全是人。
&&&&&&&&刚爬上来,还没来得及考虑好要不要坐船,就遇到了暴雨。下大雨的时候,船家是不会撑进去的。躲雨时旁边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即便人家愿意撑,这么大雨你也很难上得了船。
十八里香草沟,只能在雨中遥望一眼。
&&&&&&&有很多瀑布。有长虹瀑布,长虹瀑布高200米,宽20米&,绵长;有响水滩瀑,高60米,宽20米,&壮美,是以水响得名的地区第一大瀑布。这个是在蝴蝶滩拍的。
&&&&&&&&暴雨一下,玩水的人们都走开了,有幸挤进亭子,拍了几张没人的。看着越来越大的水势,喇叭里播着洪水预警,我们被工作人员催促着原路返回至正。
&&&&&&&&&玩兴全无后看到正好撞见下山的车有座位就跟着下去了。观光车的司机依然一路牛气冲冲的炫着车技。车上的一群跟着导游出来口音的叔叔阿姨,一路畅谈,嘻嘻哈哈好快乐,全然没看见上了车倒头就睡了的小伙伴。听着像是公司组织一起出来的,有的人没来,有的人来了在山下等着,而他们这一群是刚乘车上山就遇到了暴雨的,所以什么都没玩就下山了。但是他们觉得千万不能被没来的人嘲笑呀,所以一路上商量着回去后怎么表现出玩得很开心,务必统一口风,今天吃了什么,昨天玩了什么。
&&&&&&&下山后,有直接回新南门汽车站的车(40元),我们去排队买票时有人过来卖票,说是刚刚买了车票有事不能马上走,便宜了十块一张卖给我们,将信将疑脑袋一热就买了。后来到了门口等待上车时看到长长的队伍(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种情况插队真的很可耻),才知道这里的车也是不按时间发车的。也直到门口的黑车司机找上我们,才知道那群人是受了蛊惑,退了票,坐黑车好早点回的。结局是,我们后来的人都已经坐上大巴走了,那个司机还在寻找其他一起拼车的人呢。
去之前的早午饭,以及下山回到后的下午饭,分别吃了两家不同的土菜馆,同样都点了回锅肉(因为有小伙伴离不开肉),但是我们一致都觉得下山后吃的这家更好吃,上山前嫌肉太肥一块没动,下山后倒是大口就着米饭吃了好几块。
&&&&&&&&拐拐肉,当时觉得名字奇怪就点了。也是上山前吃的,那时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饱汉子和不知饿汉子饥,吃的少不说,还有心情东拍拍西拍拍。下山后的那顿基本就是饭菜刚端上来就不言不语消灭殆尽,其他的根本顾不上。现在想来,爬山的乐趣,那下山之后大快朵颐的酣畅,大抵算是其中之一吧。
本篇游记共含5043个文字,46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邛崃市强项实验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