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战略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纪念品选择对联盟绩效的影响研究

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其它经济学-论文联盟
您好,游客
背景颜色:
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联盟&
作者:马艳艳
研发合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的动力和源泉。然而,即使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也需要借助外部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完成其创新活动。因此,研发合作越来越成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尽管研发合作由合作双方的竞争战略所决定,但是,研发合作伙伴选择、研发合作内容以及研发合作深广度等都是由企业高层者确定。研发决策是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而高管薪酬激励往往决定着高管对研发合作的重视程度,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是研发合作成功实施的内部驱动,对于研发合作的成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研发合作、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对于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文献综述   研发合作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从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企业研发合作的目的在于获取企业所不具备的、互补性的知识、能力以及设备等。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为创新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开放的本质是外部创新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通过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提高创新绩效。周长辉等比较了相似性知识和相异性知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认为从外部获取的相似性知识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作用不明显,而差异化、多样化的知识或信息则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初大智等学者认为垂直合作是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合作关系强度对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王飞绒等基于我国生物产业17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技术联盟的特性通过对组织间学习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机理。高字等认为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于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企业内部研发能力的改进作为中介实现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商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竞争对手的高层管理者的联系)正向调节合作方技术获取与内部研发的关系。韵江等以我国制造业206家企业为样本,探讨开放度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作用于创新绩效,研究发现,开放广度越大,企业发展网络战略能力越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而开放深度越大,发展网络关系能力越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   近年来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备受学者们的关注。Sigler通过研究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80家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总的高管薪酬与以净资产收益率衡量的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并且发现公司规模是影响高管薪酬水平最显著的变量。随着我国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上市公司已基本上建立业绩型的薪酬机制。管理者年薪包括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其中绩效年薪是指以现金形式支付的短期激励&&奖金,而奖金的计算依据则主要是公司的年度绩效。绩效工资有助于总体满意度、薪酬满意度、工作保障满意度以及工时满意度的提高,进而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吴育辉和吴世农通过收集年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水平,发现高管薪酬与ROA(净利润与总资产之比)显著正相关,但与资产获现率(经营净现金/总资产)及股票收益率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姜付秀和黄继承以中国沪深两市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发现(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管的薪酬与公司市场价值显著正相关,高管平均薪酬增加1%,即增加2 388元,公司市场价值增加约997万元。冯根福等运用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年薪(管理层人均薪酬)与公司绩效(资产收益率)正相关。此外,德勤中国高管薪酬研究中心于2012年6月发布的《中国企业高管薪酬调研》显示,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基本每股收益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同时,不同行业之间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关系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刘绍娓等选取年沪深两市296家国有和176家非国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高管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和两职兼任等因素之后,实证分析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且随着高管持股数量的增加,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更高,国有上市公司则相反;公司规模的扩大会降低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且只有当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在不同的区间范围内,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上述研究为深入研究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奠定了研究基础,然而现有研究侧重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的直接影响,并未揭示研发合作影响企业经济绩效的内部驱动机制。研发合作伙伴选择、研发合作内容、研发合作深广度等都是由企业高管确定的,高管对于研发合作的重视程度决定着研发合作的成功运行,而高管薪酬激励又决定着高管对待研发合作的态度。因此,本文将高管薪酬激励、研发合作与企业经济绩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考察高管薪酬激励对于研发合作一企业经济绩效关系的作用机理,揭示研发合作影响企业经济绩效的内部驱动机制。   2.研发合作对企业经济绩效影响的内部驱动机制   技术获取模式从技术来源角度,可分为独立研发、合作研发和购买引进等模式。不同类型的技术获取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创新绩效,内部和外部研发在不同程度上可能互补,也可能相互替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资源进行高成本本文由联盟收集整理的创新活动,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高管会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研发合作。然而研发合作可能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研发合作的经费支出会挤占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相同R&D投入的情况下丧失通过自主研发而获取高额垄断收益的机会。更进一步说,由于企业与其研发合作伙伴在信息和控制体系、决策过程上存在差异,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协调、管理和控制企业研发合作伙伴的研发活动,进而抑制创新绩效的提升。另一方面,研发合作可以通过合作双方贡献不同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实现研发目标,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欢迎浏览更多 →
相关文章 & & &
本栏目最新更新文章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内容分类导航1引言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认为,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合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1]。从战略联盟的概念来看,参与战略联盟的动机都是为了追求各自利益,合作动机是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的原动力,正确、客观地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对联盟建设成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Mosad Zineldin,Mariana Do-dourova指出,战略联盟目前的失败率高达70%,但很少有人关注到联盟失败的潜在因素以及联盟失败与联盟动机和目标的关系。他们以俄国的瑞典制造企业为调查研究对象,验证了工业制造企业各种联盟动机对联盟形式影响的重要性,分析了联盟失败的潜在原因,认为基于战略、管理需要的联盟动机比基于经济和技术需要的联盟动机更为重要[2]。2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多理论...
相关文章推荐
本文对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本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分析广东省产学研战略联盟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研究现状和国外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经验,对广东省...
《广东科技》2008年13期
分析了我国在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过程中运行机制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中亟待完善的5个方面,明确了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调整的方向。
《太原科技》2009年04期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安徽科技》2009年11期
根据席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以及我国目前严峻的经济状况,若要确保中国的经济避免或减少在此次经济危机中的损失,并且我国的企业能够在世界经济复苏后取得竞争优势,我国...
《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1期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所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是合作三方为发挥各自在产业推广与商业化运作,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等领域的差异化优势而有意识形成的...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0年01期
对国内外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产学研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6期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自觉选择,分析了武汉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
《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9期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自觉选择,分析了湖北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
《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正确、客观地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及其对联盟建设绩效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广东省33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的139家成员单位为...
《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6期
文章剖析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多重属性,从生产函数重构性、交易活动非等价性、双向委托代理性等角度探讨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经济学属性,从关系嵌入性、结构多维性、资本无形性...
《经济师》2008年12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核心企业领导力对联盟绩效影响研究_百度知道苹果/安卓/wp
积分 816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设置帖子权限, 隐身, 设置回复可见, 签名中使用代码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 提升卡, 沉默卡, 千斤顶, 变色卡, 置顶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8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摘要: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的维度结构;随后,基于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了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合作成员向联盟投入的资源战略水平、联盟所处的行业竞争强度以及联盟结构模式对联盟的合作效应(包括风险和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关系;联盟为合作成员创造的内部绩效水平显著影响着联盟产生的市场绩效。& & 关键词: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风险,绩效
& & 竞争性战略联盟是由处于相同行业、向市场提供相同或相替代的产品(服务)的竞争性企业所组建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与传统的竞争或合作策略的区别在于,竞争性联盟同时包含竞争与合作这一对矛盾关系。在此前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地关注于买者与卖者之间的上下游关系,这一背景之下的合作与竞争的制衡问题,曾被视为是在长期合作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随着竞争环境的持续动态发展、企业之间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创新活动成本及风险水平的急剧增加,单个企业已经很难再同时拥有各种战略行为所需的全部资源和能力。为了更加有效率地开展组织活动并推进战略实施,同行企业之间开始出现了相互合作的现象,即竞合关系或者竞争性战略联盟,以期直接借助己所欠缺、而对方却具有优势的资源,实现协同效应。
& &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于竞合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研究的内容仍然以讨论竞合关系的本质、构成要素、驱动因素及其实践意义等为主,而对此类联盟的运行效果的研究还很少。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多借助概念模型进行定性分析,而数理、实证等定量方法则少有应用。本文将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合作效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 & 一、概念模型
& & 1.合作效应
& & 此前关于竞争性联盟效果的研究,仅是针对特定问题选取了某些指标,如资源转移水平、重组、兼并、市场份额变化、学习效果等,而并未对联盟的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可以依据联盟作用对象的差异,将竞争性战略联盟的总体效果划分为内生和外生两部分。其中内生效果是指受联盟内部资源组合特征影响、并产生在联盟内部成员中的合作效果,而外生效果(或市场效果)则是指在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联盟对市场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现有关于联盟合作效果的文献中,普遍地将联盟绩效与联盟风险进行了区分,并做出了独立研究。但是,由于联盟中多家企业资源的动态组合和企业行为的投机性,将联盟绩效和风险分别研究的方法难以形成有效的理论模式。因此本文尝试把绩效和风险合并研究,并直接称其为联盟的合作效应。本文中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外生合作效应包括外生合作绩效与外生风险两部分内容,内生合作效应包括内生绩效与内生风险两部分。其中外生绩效用集中度、行业技术进步、改善竞争结构、节约社会资源等指标进行刻画;外生风险用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竞争不确定性描述;内生绩效用利润水平、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满意度等进行测量;内生风险包括相互隐瞒、不完全履约、窃取资源、不信任等方面内容。
& & 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的影响因素,相应也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外生影响因素和内生影响因素,本文分别用联盟外部行业环境特征以及联盟内部资源特征进行刻画。此外,鉴于战略联盟结构模式选择问题是战略联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往往直接决定着联盟的效果,而且可能在影响因素与合作效应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为此,也将联盟结构模式纳入到研究模型之中。
& & 2.环境特征
& & 外部竞争环境的持续快速变化是促使竞争对手间由纯粹的竞争关系走向竞合关系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成果中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生命周期、行业集中度、行业成长率、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者对联盟结构的选择,并可能导致不同的合作效果。以行业生命周期为例,Rice和Galvin指出,在行业生命周期的中期阶段,联盟主要采用契约式模式,如联合采购、联合生产或联合营销合同,目的在于降低生产运作以及市场销售成本;然而在行业生命周期的初期及后期,联盟成员更加重视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学习,于是基于知识的组织安排模式被广泛采用,以应对显著的技术发展不确定性风险。
& & 对组织的行业环境进行评价的有效工具是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该模型在对行业竞争态势进行分析时,考虑了现有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应商以及购买者五方面影响因素,但是鉴于本文主要研究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结盟行为,所以上述五种力量中只有前三种能够体现这种特征,而供应商与购买者因素则主要影响企业的纵向联盟决策。因此选用现有直接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以及替代品的数量这三个指标对竞争性联盟所处的行业环境进行刻画与测量,并将其命名为行业竞争强度。
& & 3.资源特征
& & 资源是指那些与企业紧密结合、较难分离的资产(分为实体性的资源和非实体性的资源)。不同类型的资源相对于资源投入企业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正如Barney所提出的:“不同类型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特有资源,其在联盟的形成过程中将产生不同的作用”,而且企业对联盟投入的资源类型决定着企业对战略联盟结构模式的选择偏好。向联盟投入的资源的战略价值较高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企业需要选择能够有效控制资源流向的联盟结构,以防止核心资源的流失。此外,正如Hamel曾指出,某些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一途径来学习其他公司的技术或者是窃取其他公司的稀有资源,因此资源的可模仿性或可转移性将对联盟结构产生影响。鉴于各种联盟结构不管简单契约还是层级结构安排中都会发生知识转移,只是转移的水平与方式会有所不同,从而资源的可模仿或可转移水平将决定联盟结构的选择。最后,资源在不同业务之间的渗透性也对联盟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渗透性越强意味着合作企业之间越可能在后期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合作成员之间可能会选择层级特征较为显著的结构模式。
& & 本文采用资源战略水平概念描述伙伴向联盟投入资源的特征,并借助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以及资源渗透性对资源的战略水平进行刻画。
& & 4.联盟结构
& & 学者及联盟管理者普遍认为,战略联盟成功与否与结构是紧密相关的,虽然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联盟结构可能并不能保证联盟一定取得成功,但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成功的概率。目前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很多种战略联盟结构模式的分类方法。Killing、Yoshino和Rangan将联盟分为三类:非传统形式的合同、相互参股联盟和股份合资企业。Ring和van de Ven将联盟分成了周期性合同和合作合同。Dussauge和Garrette按照从市场到等级组织制度的连续性将联盟分成了四种形式:研发协议、无组织的联合制造项目、半组织形式的项目和基于商业的股份合资企业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分类法都为学术界所广泛采用,目前大多数关于战略联盟结构的研究使用的分类法是契约式联盟和股权式联盟。其中契约式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边契约与双边契约模式,股权式结构可以划分为单边持股、相互持股及合资企业三种类型。本文采用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这一概念,即将最有代表性并被广泛采用的五种联盟结构——单边契约、双边契约、单边持股、双边持股、合资企业,顺次定义为联盟结构紧密程度依次增强,并在研究中依次用数字1-5对这五种结构进行量化处理。
& & 综上,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 & 二、研究假设
1.内生效应方面当企业向战略联盟投入不同种类的资源时,这些资源相对于投入企业来讲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因此管理者会面临不同类型及程度的风险水平,并相应地产生具有差异的绩效表现,为了尽可能地控制这些风险、获取所需的资源或能力并提高联盟的绩效,合作成员往往需要对联盟结构进行慎重选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联盟成功的概率并实现自己的目标。由此得到以下假设:
& & 假设1:资源战略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越倾向于较为紧密的合作结构。
& & 假设2:资源战略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内生风险水平越低。
& & 假设3:资源战略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内生绩效水平越高。
& & 假设4: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内生风险水平越低。
& & 假设5: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内生绩效水平越高。
& & 假设6:内生风险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内生绩效水平越低。
&&2.外生效应方面
& & 产业组织理论为考察市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无论是正统的SCP范式,还是后期经过发展与改进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均表明,市场结构及有关产业基本性质与企业行为及企业绩效是存在影响关系的。
& & 同样,作为市场中一种经济组织的联盟,也很有可能像单个企业一样,其选择联盟结构等行为以及联盟在市场中能够获得的绩效也会受到行业结构特征的影响,因此,对SCP范式进行推广可以得到以下假设:
& & 假设7:行业竞争强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越倾向于选择较为松散的合作结构。
& & 假设8:行业竞争强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感知的外生风险水平越高。
& & 假设9:行业竞争强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外生绩效水平越高。
& & 假设10: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感知的外生风险水平越低。
& & 假设11: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外生绩效水平越高。
& & 假设12:外生风险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外生绩效水平越低。
& & 假设13:内生绩效水平越高,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外生绩效水平越高。
& &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因子分析,利用AMOS7.0软件进行结构方程分析。
& & 1.样本
& & 为了验证提出的概念模型及假设,设计了结构式的调查问卷以收集数据。在正式调研之前,根据文献设计了问题项,通过对重庆市5家企业访谈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并根据访谈结果对原始问卷进行了修订。然后将研究所需的各抽象变量细化为可以测量的指标,在问卷中对每一个细化后的统计指标都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量化,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2-4代表的同意程度依次增大。这些统计指标的平均值将构成各个抽象变量的取值。
& & 在大范围的正式调研阶段,由于对样本量的要求比较大,同时受时间、人力所限,一方面向MBA、EMBA学员进行了问卷发放;同时以走访企业或参加行业博览会等方式对问卷进行实地回收;还采用了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各地各类型的公司进行网上调研,调研对象绝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的负责人、总经理、高层财务人员等,并以制造业为主。所设计的问卷共包括27个问题,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要求,调研回收的问卷最少需要135份。此次共发放问卷1000多份,收回问卷420份,经分析处理后,获得有效问卷205份,达到了研究方法对样本数量的要求。
& & 2.因子分析
& & (1)因子分析的适合性判断
& &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所有指标进行评价,看其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主要用KMO统计量进行评价。检验通过后才允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各主要变量的KMO值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各主要变量的KMO值都高于0.6,均适合做因子分析。
& & (2)可靠性分析
& & 可靠性分析的目的是考察所提取的各因子与其测量指标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水平,并用Cronbach's α值进行评判。一般情况下,α值高于0.6时可以通过可靠性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其测量变量之间的一致性水平均高于0.7,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 (3)有效性分析
& & 有效性分析是通过考察各观测指标在其对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的大小来检验这些指标与因子的关联强度,只有当载荷水平较高(大于0.6)时,才能够表明各个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其所对应的因子,也即说明各因子的测量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主成分分析并采用正交旋转方法后得到,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所有的可观测指标在各自所对应因子上的最低载荷为0.604(观测指标“竞争地位”在其因子“发展能力”上的载荷),本文仅给出包含最低载荷值的内生绩效因子及其指标之间的因子载荷结果(见表3)。总之,各个有效指标在其对应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6,从而各因子的指标体系的判别效度都是比较高的。
& & (4)因子分析的结果
& & 因子分析方法对主要潜变量进行构造的结果为:
& & 行业竞争强度有3个维度,即直接竞争者数量、潜在进入者数量以及替代品数量,3个指标均为可观测变量。资源战略水平有3个维度,即不可替代性、不可模仿性与渗透性,这3个指标也均为可观测变量。内生风险有2个维度,即机会主义和不协调性,其中机会主义用隐瞒信息、不完全履约和窃取资源3个指标说明;不协调性用相互包容不足及相互信任不足2个指标说明。内生绩效有3个维度,即经营水平、发展水平和满意度,其中经营水平用利润水平、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3个指标说明;发展水平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竞争地位3个指标说明;满意度用过程满意度和结果满意度2个指标说明。外生风险有3个维度,即需求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与竞争不确定性,这3个指标均为可观测变量。外生绩效有2个维度,即集中度和行业成长性,其中行业成长性用优化竞争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和节约资源3个指标说明;集中度用行业集中水平指标说明。
& & 联盟的结构模式采用联盟结构紧密程度概念,意味着联盟结构紧密程度是一个单指标潜变量,所以为了保证模型的可识别性,将其影响系数固定为1。
& & 3.模型
& & 通过因子分析后发现,在竞争性战略联盟中,外部行业竞争强度、内部资源的战略水平、联盟结构紧密程度以及合作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来描述,这个模型体现了上述有关假设及概念,是本文的“建议模型”。该建议模型表明:(1)行业竞争强度、联盟结构模式与竞争性联盟的外生绩效及外生风险之间存在直接影响关系,同时行业竞争强度可能通过联盟结构对外生合作效应的两指标产生间接影响;(2)合作成员向联盟投入资源的战略水平、联盟结构模式与联盟的内生绩效及内生风险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同时资源战略水平可能通过联盟结构与内生合作效应产生间接影响关系。
& & 四、分析与检验
& & 1.描述性分析
& & 通过SPSSl5.0软件分析获得每个因子的变量对因子的总的解释程度都在60%以上(见表4)。在社会科学中,当提出的变量对所研究因子的解释程度达到30%,就认为这些变量是有效的,所以本文提出的变量都是有效的。
& & 2.模型拟合
& & 模型拟合结果如表5所示,拟合结果总体上达到了所需标准,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系数图如图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13个假设中,假设2、假设5、假设8、假设10中相关关系非常显著,假设1、假设3、假设11、假设12、假设13中相关性显著,但是假设4、假设6、假设7、假设9没有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未获得检验通过,即假设中所涉及的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6是模型假设检验结果的汇总。
& & 五、结果与讨论
& &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效应的内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讨论了行业竞争强度、联盟内资源的稳定性水平对于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联盟结构对联盟内生风险、内生绩效、外生风险、内生绩效的影响,此外还检验了内生绩效与外生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13个假设中,有9个假设的相关关系显著,另有4个没有获得检验通过。这些结果表明:
& & (1)行业竞争强度和联盟所涉及的资源的战略水平与联盟结构的选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行业竞争强度越高,联盟越倾向于选择较为松散的结构,而联盟内资源的战略水平越高,联盟越倾向于选用紧密的结构,以便于获取或控制。
& & (2)联盟结构模式与内生风险、内生绩效、外生风险以及外生绩效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联盟结构紧密程度越高,越有助于降低内、外部风险,并提高内、外部绩效水平。
& & (3)对于风险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内生风险对内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联盟内部风险水平越高,伙伴通过联盟获得绩效水平越低;但是实证数据显示,外生的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对联盟的外生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该结论与该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也较为吻合,即风险对于绩效的影响方向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是威胁因素也可能是机会因素,风险越高绩效越高的现象是存在的。
& & (4)内生绩效与外生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是容易理解的,当联盟内部获得了较高的绩效水平时,伙伴企业/联盟整体的市场影响力(如市场份额、市场地位等)必然会有所增强,那么行业的集中度水平显然也会随之增大,即联盟的外生绩效获得提高。
作者: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薇 龙勇 来源:《软科学》2010年第2期
载入中......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无限扩大经管职场人脉圈!每天抽选10位免费名额,现在就扫& 论坛VIP& 贵宾会员& 可免费加入
加入我们,立即就学扫码下载「就学」app& Join us!& JoinLearn&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京ICP证090565号
京公网安备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合作伙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