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五壳的塘口管理应该钱塘江观潮注意事项哪些方面的问题

&有关于""的文章列表
数据说话:河蟹四五壳如何做到100%的翻倍
  这几年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产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如何才能在高密度的情况下养出高产量的同时也兼顾高规格呢?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其关键原因出在哪里呢?结合笔者经过近十年的一线生产经验,本文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做个交流。  首先我们先看一组数据,这里我们选取三壳结束后常州、泗洪、兴化这三个螃蟹养殖区的规格数据表一:三个主养区域的螃蟹养殖概况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a3713.jpg>&nbsp  从上面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三壳蜕完的时候我们这三个螃蟹主养区的规格差距并不大,但是在第最后的螃蟹规格却出现了明显的差距最多的相差可能会达到一两,主要原因在哪里呢?看一个数据,螃蟹每次蜕壳的翻倍计算。表二:规格为1斤100头的苗正常情况下翻倍一览表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5180.jpg>&nbsp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螃蟹池塘五次蜕壳每次蜕壳的翻倍并不是一样的,二壳翻倍最大,可达到120%,五壳增重最多,增加了1.62两的规格,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翻倍比例不一样的原因呢?是营养、苗种、溶氧还是?下面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平常测到的数据。表三:螃蟹养殖周期每月溶氧最高值一览表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0480.jpg>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不难发现6、7、8月份池塘溶氧明显降低,特别在7月份四壳蜕壳期间溶氧降低会明显影响螃蟹蜕壳,降低螃蟹翻倍率。兴化螃蟹相对于泗洪、常州的螃蟹密度较低,而且兴化地区历来以种植扁担草为主,扁担草属于高温草,在高温期依旧具有很强的活力和产氧能力、而泗洪、常州多以伊乐藻为主,伊乐藻高温期进入休眠,产氧能力下降,同时兴化地区密度低池塘养殖动物耗氧相对减少所以兴化地区螃蟹在四、五壳的翻倍要强于泗洪和常州地区,但是泗洪和常州相比为什么规格也会下降呢?高温期伊乐藻休眠后池塘很容易出现缺氧、螃蟹上草的问题:表四:13年7月高温期一伊乐藻池塘溶氧连续跟踪数据(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30测得)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1831.jpg>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1147.jpg>图1:水世纪技术人员练习溶氧检测  螃蟹正常生长需要的溶氧在5mg/L往上,维持生长在3.5mg/L,溶氧低于2mg/L蜕壳期就会出现软壳死亡,且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草鱼饲养试验在溶氧2.7~2.8mg/L条件下养殖,比在5.6mg/L下养殖生长速度低约10倍,系数高4倍。其实螃蟹也是一样,但是螃蟹池塘的溶氧如何才能保障高的溶氧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溶氧一天24小时的变化:这是日北京水世纪人员测得的一螃蟹养殖塘口溶氧的变化数据:表五:8月份溶氧24小时变化与pH值得关系一览表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2675.jpg>  从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螃蟹池塘一天的溶氧最低值在早上6:35测得,只有0.5mg/L,我们要保障螃蟹正常生长溶氧最低也要在3.5mg/L,也就是我们早上6点最低点这个时候测得溶氧要在3.5mg/L,最好是能达到5mg/L,这样才能保障螃蟹最佳的生长状态,但是如何做到呢?如何才能保障池塘的高溶氧呢?这才是决定我们螃蟹养殖四、五壳翻倍的关键。水世纪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下几个要点供各位参考:  一:控制水草,控制面积占池塘的60%、控制高度,不让水草出水形成水下深林。因为水草作为螃蟹池塘溶氧的主要生产者,能够产生池塘90%溶氧,同时也是池塘最主要的耗氧者,其白天光合作用产氧,晚上呼吸大量消耗氧气,如果高温水草过密很容易出现翻塘的情况,这在2013年高温期就出现过很多次,池塘螃蟹突然大量死亡,一星期后死亡停止,主要原因就是水草过密导致。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3755.jpg>图2:良好的水草布局&nbsp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4951.jpg>图3:水下深林般的水草  二:全程肥水、以藻带草,今年很多池塘都是以伊乐藻为主进行养殖,但是伊乐藻在高温会进入休眠,降低池塘的产氧能力,所以在高温期坚持肥水培养优质的藻类来辅助伊乐藻产氧,能很好的提高池塘溶氧,同时避免因溶氧过低导致的伊乐藻休眠死亡坏水,可每间隔7天使用:活肥+优加益生菌。  三:强化底改:高温期池塘底质恶化速度加快,同时螃蟹本身也处于底栖生活,底部溶氧的高低更加重要,高温期建议每七天使用一次全效底改或者强效底净,减少底部耗氧增加池塘溶氧。   蜕壳翻倍率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营养和溶氧,与水世纪一直倡导的双养理论完全契合,在我们螃蟹养殖最为关键的四五壳期间,只要做好了水草控制、定期的肥水、强化底改,只要塘口溶氧可以一直保持的5mg/L以上,养出高产量大规格的螃蟹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5577.jpg>图4:九两七的公蟹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1339.jpg>图5:高溶氧塘口最后一壳的翻倍  作者:水世纪华东团队 刘格江苏洪泽湖地区河蟹五壳前的管理技术方案_农业_中国百科网
江苏洪泽湖地区河蟹五壳前的管理技术方案
    由于受去年行情影响,今年全国各地的螃蟹养殖密度普遍增加,我们洪泽湖地区养殖密度普遍增加到只/亩。在这样的高密度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养出高规格高产量的螃蟹呢?目前螃蟹第四次脱壳基本都已经结束,我们洪泽湖地区的螃蟹现在规格在1.3--1.6两,兴化市场螃蟹1.5-1.8两,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距。那么到最后卖螃蟹的时候,我们洪泽湖地区(以泗洪为例)这边螃蟹只有2-2.6,而兴化那边可以达到3两左右的规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螃蟹最后一次蜕壳决定了全年的规格。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最后一次蜕壳差距那么大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分析,影响螃蟹最后一次蜕壳翻倍率主要原因:溶氧。在最后一次蜕壳之前,我们来通过以下四步管理,来提供池塘的溶氧,提高螃蟹的最终规格。一、增氧机的合理使用:洪泽湖地区是高密度的养殖,加上全塘种伊乐草,进入高温期间最让养殖头疼加上缺氧问题,建议密度超过2000只/亩的塘口,安装增氧。最适开机时间可采取: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500)this.width=500" src=upload/article/1173.jpg>二、水草管理:伊乐草在水温达到28℃就会进入休眠期,这时候产氧能力会很弱,耗氧相对很强。建议控制水草面积不超过全塘的60%,并且加深水位,把水草控制在水下面。已经漂浮的水草,要保持水体的透明度,防止水草腐烂在池塘底部。三、适当的肥水:休眠期的伊乐草产氧能力大大下降,这时候池塘氧气来源主要还是靠藻类来产生,建议定期使用“活肥+优加益生菌”培养优质的藻类提高池塘溶氧,并且“活肥”直接可以被水草吸收利用,延长腐烂时间。四、加强改底:高温期间,池塘底部的残饵、粪便、死亡的藻类、腐烂的青苔水草会进一步恶化池塘环境,同时会消耗池塘的大部分溶氧。建议7天左右使用一次“全效底改”或者“强效底净”氧化底部耗氧物质,增加底部溶氧。五、蜕壳期间溶氧的提高螃蟹蜕壳期间对溶氧的需求是平时的2倍以上,这个时候溶氧的高低直接决定螃蟹翻倍率的高低。建议最后一次蜕壳高峰期间,2-3天使用一次“原子氧”。采用包膜技术,超长增氧48小时以上,气泡小,水体吸收率高。作者:北京水世纪华东团队 韩福祥
收录时间:日 02:13:48 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河蟹的管理要点_百度知道河蟹五壳的塘口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_今日水产-爱微帮
&& &&& 河蟹五壳的塘口管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长按二维码加小编微信,邀请你进对虾虾苗、对虾收购、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小棚养殖、工厂化养殖等交流群。如果你想进鱼群或特种水产群,请在本公众号对话框输入“2”查看相关提示。(请注意,不是与我私聊输“2”)前一段时间连续高温,最近温度虽然下降了一些,但是适逢河蟹正在脱第五壳,前期的高温带来的威胁还是很大的,不少塘口都出现了问题,有些塘口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绝收的情况。塘口出问题的养殖户面临的压力很大,没出问题的养殖户压力也不小,管理方面不敢松懈,毕竟这几天河蟹就要陆续上市了,要是这个时候再出问题,那么长时间的努力就白费了,就太让人心疼了。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五壳阶段塘口管理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帮助。河蟹脱第五壳,绝不是尾声!决战才干刚开始!这些日子在塘口服务过程中经常听到养殖户抱怨:螃蟹太小,才一两多,脱完五壳也还是小呀!这时我总会习惯性的说:能让你看到的都是你塘里的弱势群体,大螃蟹你轻易看不到的。多年塘口服务经验告诉我只要把池塘水环境保持好,最后的收成总会给你个惊喜!为什么这样讲?首先,秋风起,蟹脚痒。这句话总会给养殖户一个暗示,中秋了,要卖螃蟹了。似乎到了中秋就是对你一年养殖的考核时间。其实这句俗语只是从市场角度考虑,而没有从河蟹养殖去考虑。尤其是2016年过山车式的天气,河蟹第五壳普遍推迟,有的还在脱四壳,想必能在中秋节上市的河蟹也是少数。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不是还有“十一”和元旦吗?十月和十一月河蟹才真正成熟了,其实秋风起,蟹脚痒的原文是:西风响,蟹脚痒。到那时才是养殖户朋友们真正交试卷的时候。而很多朋友们都在心里把养殖结束的时间给提前了,到了第五壳时认为养殖就要结束了,在决战时刻自己缴械了,整年养殖工作虎头蛇尾!等于白忙了,而兢兢业业做好每一步工作的养殖户,视第五壳为决胜战役,老天总是会眷顾的更多!其次,我经常听到有养殖户说:脱完第五壳就没什么大事情了。似乎脱完五壳就万事大吉了,养殖环境再差问题也不大。我只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一个开养殖公司的朋友,前年准备把螃蟹屯到元旦卖。以为脱完五壳了,就疏于管理,就是让公司的工人每天投料,十一月份时河蟹出现大量死亡。他还以为是被别人投毒了,看河蟹的死亡量和体征也像中毒。结果查来查去没啥线索,最后一测水质才发现:氨氮、亚硝酸盐高到爆表。底部有大量的残饵和那种很臭的青苔!河蟹脱完五壳,抗应激能力只是有所提高,并不是百毒不侵了,水体环境仍然很重要!再次,现在大家都准备给河蟹育肥了,各种高蛋白饲料拼命的投喂。饵料这块大家都很重视,而水环境这方面的工作就很少关心了。顾此失彼!!大家应该知道饵料的转换率与水体指标(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有直接关系,水环境不好,投的那些高档料也会大打折扣,而且高蛋白饵料对水环境的压力更大。在厕所里就算让你吃鲍鱼龙虾,想必你也吃不进去!当卖螃蟹时你看到自己的个头虽大但不压秤,人家的个头虽小但压分量,心里会有何感想?!在这决战时刻,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它:不到最后螃蟹卖完,没人知道你的收成究竟几何!要有坚持到最后的决心,老天爱笨小孩!从战术上要重视它:屏除以往的旧观念,在第五壳和育肥阶段更要做好池塘的水质调控,为脱五壳和育肥创造出优良的环境!使投下去的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下面介绍具体操作:脱五壳准备工作:1、稳定压倒一切,尽量少换水,水草不要有大动作。2、补钙和抗应激产品的及时使用(如钙能90、泡腾底加钙等)。3、水体溶解氧的实时测量,今年的天气特殊,很多池塘看似正常,实际测量下来溶解氧都不高,河蟹长期处于亚缺氧的状态。如溶解氧偏低及时使用AOK激抗。4、预防弧菌等有害菌感染,蛭菌原力是不错的选择。5、后期一定要勤用氧化型底改,如:黑底净、氧化解底安和白金底改,有效清洁底部,控制底锈。育肥阶段的工作:1、调节藻相,视池塘而定使用氨基活绿爽和氨基绿肽液等调水产品,优质藻相保证水体溶解氧。2、保持底部清爽,为河蟹育肥创造出优良的底部环境,速净解毒底改、黑底净、氧化解底安和白金底改定期使用。作者:奥可信科技 力伟超河蟹五次蜕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八月底,河蟹养殖进入最后关头。河蟹生长蜕壳最后一次集中蜕壳于八月底至九月初。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有哪些注意事项呢?笔者就多年一线实践经验给出如下建议:1、溶氧。溶氧是影响河蟹蜕壳期能否存活的至关重要指标,河蟹在蜕壳期需氧量是平时的2-3倍。八月底九月初气候不稳定,经常性的高温天气导致蟹塘缺氧现象频发,此时应做到“勤套水、多开增氧设备、多撒增氧底改”,对于易缺氧池塘要加强观察,夜里多巡塘,出现险情及时联系好润急救。2、营养。今年7月、8月分别出现两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恰逢河蟹快速生长期,高温对河蟹营养积累影响很大,高温期河蟹摄食量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很长时间的停料期。营养不良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螃蟹蜕壳时易出现蜕壳不遂、顶壳死亡、翻倍率低等现象。所以在高温期结束后,应及时投喂1-2周熟化颗粒料并内服保肝护胆、增强体质类营养,如“渔夫之恋”。3、水质环境。河蟹的生长、蜕壳离不开水,池塘水质环境压迫对于蜕壳影响很大。高温后的水色容易发浓发绿,此时严禁使用杀藻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应选用对环境副作用低的芽孢杆菌或有机酸,少量多次调解水质到最佳状态。4、隐蔽物。河蟹是一种隐居生物,尤其在蜕壳期更需要隐蔽物为其藏身。养殖后期尚有水草的池塘应注重保草,以防九月初的高温对水草破坏大。没有草的池塘此阶段应及时捞水花生入塘,均匀分布方便河蟹附着蜕壳。对于池塘自身环境好而又无草的池塘,可以考虑捞其他池塘的伊乐藻入塘,及时用“草救星”保草,维持水草活力。没有水草的池塘,均匀密布水花生5、消毒。河蟹蜕壳期,刚蜕下旧壳,新壳还未硬化时,整个机体体质是最脆弱的,极易受到来自水体里的各种有害菌寄生感染,所以在河蟹蜕壳期消毒尤为重要。选择对河蟹蜕壳完全无刺激的生物消毒剂“至尊95”控制水体有害菌群数量,为蜕壳螃蟹保驾护航。6、钙含量。河蟹是一种甲壳生物,其体表覆盖的甲壳90%以上由钙质组成。每次蜕壳河蟹失去旧壳后,需要从水体中吸取大量的钙质用来重新硬壳。水体中的钙含量在河蟹集中蜕壳期显得非常稀薄,此时需要及时向水体中补充钙质。由于最后一次蜕壳周期长达1个月,笔者建议,最后一次蜕壳期需要1周左右的一次定期补钙,需持续3-4周。河蟹蜕壳补钙首选经过乳化工艺的“乳化纳米离子钙”,如“全能钙”。全能钙除富含乳化离子钙以外,还含有Vc、纳米氧,可增强河蟹体质,增加蜕壳所需溶氧。【河蟹蜕壳5期理论】蜕壳前期: 在河蟹蜕壳前一周左右开始,此时河蟹大量摄食、大量吸水吐水,从食物以及水体中吸收钙质储存在体内,主要在血液中,称为血钙。 蜕壳中期: 河蟹此时突然停止摄食,躲在隐蔽物里,进行蜕壳,正常需要10-20分钟完全蜕去旧壳。此时河蟹体质最弱,最容易受到其他鱼虾蟹干扰,也最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 蜕壳后期: 从河蟹完全蜕去旧壳开始,此时河蟹尚停留于旧壳周围恢复体力。此阶段河蟹快速调用体内储存的血钙用于新壳第一层硬化,持续3-5个小时。 蜕壳末期: 从旧壳周围开始游走到其他地方,并且开始主动摄食,大量吸水吐水,从水体及食物中吸收钙质用来新壳的第二层硬化,持续2周左右,新壳逐渐硬化到最厚。 蜕壳间期: 从蜕壳后期末开始至下一次蜕壳前一周期间,河蟹几乎不再积累更多的钙质于体内。母蟹刚蜕完壳公蟹刚蜕完壳【补钙有哪些好处?】1.池塘补钙可以提高水体里溶解态钙质浓度,更易被河蟹吸收,能够缩短河蟹硬壳时间,减少蜕壳损伤。2.补钙对于河蟹增重有重要意义。曾有养殖户于2012年做过实验,选择两个相同大小池塘,在苗种、水草、环境管控等都相同的基础上,A池塘每次蜕壳都进行补钙工作,B池塘全年未做过补钙工作。两塘最后环境类似,螃蟹规格类似。但养殖户择第五次蜕壳的螃蟹同尺寸蟹壳称重,发现A池塘蟹壳在尺寸略小的情况下比B池塘蟹壳重约3钱,A塘螃蟹明显比B塘壳硬的多!所以,河蟹养殖最后关头,在做壮黄育肥工作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补钙的重要性。最后一壳,多量多次补钙,增加壳厚,增加壳重同样是增产增规格!3.向池塘补充的钙质也是直接地增加水体硬度的一种形式,养殖中后期增加硬度有稳水效果。特别是乳化离子钙,还有一定的爽水功能。【不同补钙产品有和优缺点】1.生石灰、磷酸二氢钙等。优点:物美价廉。缺点:生石灰碱性,用量大对环境破坏较大,并且生石会溶于水后生成的钙离子易被结合成熟石灰沉淀,不易吸收。磷酸二氢钙,在补钙的同时会直接把磷补入池塘,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爆发。2.有机钙。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有机钙都是用贝壳粉进行超微粉得来。优点:加入载体后易溶于水,吸收效果好。缺点:贝壳上的有机钙结构与河蟹甲壳的有机钙结构区别很大,螃蟹吸收有机钙后需要消耗能量把贝壳有机钙解离出钙离子和贝壳有机质,钙离子这时才能被充分吸收。浪费了机体能量,对于有些体质差或消化系统不好的螃蟹,有机钙好吸收但很难转化利用。3.离子钙。优点:离子钙易溶于水,易于吸收。缺点:离子钙以钙离子的形式在水中游离,容易被碱性离子结合形成微溶于水的物质,影响离子钙的消化吸收。4.乳化纳米离子钙。离子钙经过乳化工艺,乳酸分子团包裹钙离子,钙溶解于水体后不易流失,乳化钙被河蟹吸收后乳酸基团直接进入消化系统被消化吸收,钙离子直接填充于蟹壳,利用率高。【什么时间用补钙最好】河蟹补钙分两种:内服和外泼。从进入蜕壳前期开始内服含乳化离子钙的“钙天力”,拌料内服至后期。外泼一般从发现少量蟹壳开始,7天左右用一次直到本次蜕壳接近尾声。河蟹蜕壳在傍晚至夜间比较集中,一天当中补钙最好的时机在傍晚。对于草多、水浓、透明度低的池塘,考虑到植物对钙质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应加量使用补钙产品。作者:好润生物临淮店 陈松持续闷热高温天气,养殖户如何保障河蟹最后一壳进入处暑,温度虽略有所降,但闷热高温天气仍然持续,河蟹也进入最后一壳的关键时期。河蟹的最后一壳(一般第五壳,少数还有一壳)直接决定了上市的规格、品质,特别在发大水、持续高温的大环境背景下,今年水体情况较往年都复杂,很多塘口水草衰败较早、蓝藻问题突出,螃蟹蜕壳造成了很大压力,尤其最后一壳,许多受水灾影响的池塘水草已所剩无几(伊乐藻大量上浮、腐烂),而水草在螃蟹蜕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河蟹最后一壳顺利蜕完,并且控制住损伤,把好养殖最后一关。如何提高最后一壳成功率?1.防止缺氧。河蟹在蜕壳过程中对溶氧的要求比平时要高(5mg/l以上),越到后期池塘水质恶化越严重,尤其是没草的塘口,水草大量衰败及蓝藻老化死亡,导致水中有机物不断蓄积,耗氧因子增加,同时经常喂冰鱼的塘口后期往往易出现油膜,进一步加剧了溶氧压力。近期天气变化快,使得早晚温差较大,溶氧溢出,“氧债”过多导致晚上池塘缺氧,螃蟹大量上岸.闷热天气水体流动性差,使得上层溶氧饱和溢出而下层水溶氧严重不足,因此要及时打开增氧机,促进水体对流,缓解氧债压力。建议:上浮有腐烂迹象的草及时捞除,外源水好的话晚上换点水,及时开增氧机,出现大量上岸等严重缺氧情况的,可使用卫底(2亩/袋)连撒两次(分两天用),可有效缓解缺氧,特别是针对草烂水浓的塘口,同时把鱼停掉,有油膜的塘口可用解毒应激精华液(1.5亩/瓶)于油膜集中处泼洒。2.营养要跟上。河蟹最后一壳翻倍率较大,直接决定了上市规格。然而在高温季节河蟹吃食往往不太好,为避高温部分螃蟹伏于池底不上来吃食,仅靠池底有机碎屑、螺蛳等为食,时间一长导致营养不良,体质骤降,这也是最近出现突然性伤亡的一大原因。机体营养储备不够直接导致蜕壳无力,即使勉强蜕壳也会在短时间内伤亡(软壳蟹),营养不足导致蜕壳后死亡的螃蟹肝脏颜色较淡(发白、发灰或淡黄色),四肢肉少、腹水较多,注意区分。营养不足、肝脏萎缩建议:若平时很少发现螃蟹晚上(上半夜)上草活动,残饵较多,或者前两壳出现过软壳蟹,可于处暑或者白露连泼两次金维安+离子钙(节气前后各一次),若食欲较好的,建议先泼一次,然后拌料内服三天,可增加河蟹蜕壳营养储备,促进保证顺利蜕壳。池塘环境好的(有草、蓝藻少、水有透明度)可将动物性饵料、商品料及粗饲料搭配投喂,保证营养全面不单一。3.保持水草覆盖面河蟹蜕壳需要有隐蔽的蜕壳场所,特别是中后期,高温导致伊乐藻为主的塘口水草衰败严重,存塘量低,水草过少一方面不利于水质的净化、导致有机物污染物过多,耗氧因子增加,另一方面使得河蟹缺少遮挡物,影响活动和蜕壳,同时会导致中下层水温较高,严重影响河蟹摄食和蜕壳。适当补水草、保持覆盖率建议:水草部分上浮的,根部还没发黑的,建议及时泼洒健草露(2亩/瓶)急救保草,若伊乐藻大量腐烂,池塘没草的,可先用FS活力菌(2亩/袋)净化水质,然后再移栽些水花生,或者补点轮叶黑藻等耐高温的水草。4.控杂菌、防病害河蟹最后一壳往往是池塘环境较差的时候,水草腐烂、蓝藻死亡、底质发热、发酸等因素导致有害菌大量滋生(特别是池底),河蟹在蜕壳期体质是最虚弱的时候,病菌趁虚而入,导致病害爆发(烂鳃、水瘪子、水肿等)。河蟹病害的防控还是要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养殖后期水环境复杂,除了日常通过内服来强化体质,外环境(水质)的处理也要跟上,尤其是后期蓝藻较多及水草腐烂的塘口,藻毒素、缺氧、杂菌是导致最后一壳伤亡的三大诱因,因此要从里到外全方位防控,并不是简单地拌点内服药就行了。建议:水质恶化的塘口建议于处暑及白露时节各使用一次卫底(2亩/袋),同时泼洒一次蛭菌110(2亩/瓶),与卫底分开使用,立体抑制杂菌,在蜕壳前定期使用金维安拌料,强化体质。5.蓝藻、纤毛虫慎处理今年蓝藻滋生较严重,特别是受水灾影响的塘口,草烂后导致蓝藻爆发,高温期处理蓝藻风险较大。蓝藻大量繁殖的塘口不建议杀,尤其是蜕壳期,更是不能动,缺氧和藻毒素会直接引发河蟹伤亡,可以等温度降下来后再处理,平时晚上注意溶氧。但蓝藻不杀并不代表就不用解毒,蓝藻也是一种藻类,也会自然老化、死亡,特别是天气突变的时候,出现倒藻,此时就会耗氧产生毒素,因此蓝藻较多的塘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当看到下风口有一层蓝绿色悬浮物时,及时泼洒解毒应激精华液精华液(2亩/瓶)解毒,同时做好增氧工作。随着温度的稍降,很多池塘开始出现纤毛虫,粘附于螃蟹身体上,时间一长导致水中其他脏物也一同粘附在上面,螃蟹看上去很脏。如果是临近蜕壳期,建议不要使用刺激性药物去杀,只要螃蟹体质好能正常蜕壳,问题不大。有纤毛虫的塘口水体有机物较丰富,建议到了后期每隔4-5天使用一次FS活力菌+底福康,分解有机物,净化水质。作者:南京仕必得水产 杨峰【重中之重】河蟹五壳来了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河蟹养殖就进入了尾声,河蟹的最后一次生殖退壳就要来了!作为一名水产一线工作者,对于时间的飞快流逝有着明显的感觉,甚至年初养殖户放苗的场景到现在都历历在目。整个2016年河蟹养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路坎坷。从前期温度一直上不来,连续阴雨,到各养殖区不同程度的受灾,再到突然升温且高温持续时间长等等一系列问题,给今年的河蟹养殖蒙上一层浓浓的阴影。但是,现在不是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因为不到河蟹最后上市谁都不知道鹿死谁手,所以,踏踏实实做好迎接五壳的工作才是当务之急!五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这是河蟹翻倍率最大的一次退壳,直接决定了全年的规格。但是今年的五壳翻倍率可能不如往年,因为持续高温大部分养殖户塘口的草已经烂没了,溶氧这一块得不到保证。外加走访不少塘口发现吃食量降得厉害,河蟹体内的营养累积不够,也会大大的影响翻倍率。以上两点可能是大多数养殖户需要正面面对的问题,但是你们需要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现在将河蟹五壳阶段的管理关键点进行整理分享,以供大家参考:1.尽量保持水体稳定 河蟹进入退壳阶段,特别是大量退壳的时候,要保持水体稳定,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换水,不加水,避免一切可能给河蟹退壳造成影响的举措。2.没草塘口水草的移栽 水草对河蟹退壳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最大程度的为河蟹退壳时提供躲避敌害的空间。没草的塘口可以通过大量移栽水花生来达到这一目的。3.增加水中的钙离子 退壳补钙已经慢慢变成大多数养殖户的共识,河蟹在退壳过程中对水体中钙离子的需求是巨大的,尤其在中后期塘口钙离子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所以在河蟹退壳阶段应该大剂量泼洒“应激硬壳灵”或“补钙素”来补充水体中的钙离子,提高河蟹退壳成功率和翻倍率。4.注意塘口的溶氧 溶氧是养殖的灵魂,没有溶氧一切免谈!很多塘口出现软壳蟹死亡的现象,究其根本,其实就是溶氧不够。因为河蟹退壳需要大量溶氧,特别是刚退壳出来的河蟹,对溶氧的需求是巨大的。有增氧机的塘口可以开增氧机,没增氧机的塘口可以通过泼洒增氧药物,如“原子氧”来达到增氧的目的。5.确保饵料充足 一般情况下,河蟹在退壳期吃食量会减少,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减少投饵的同时要保证饵料充足,以免新退壳的河蟹被蚕食。建议大家现在可以多喂高蛋白的壮黄饲料。6.五壳的消毒工作 很多养殖户从高温开始到现在塘口从未进行过消毒工作,其实大家仔细想想,烂草在大量产生毒素的同时也会滋生大量的病菌,河蟹本身经过一轮高温体质就下降不少,又撞上退壳期很容易就被细菌感染发病,建议近期全塘消毒,为您河蟹的五壳保驾护航。7.加强巡塘 近期要特别注意加强巡塘的力度,观察河蟹的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早做出处理或联系负责自己塘口的技术员,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必要的损失。最后祝各位养殖户的河蟹平稳的度过五壳,翻出理想的倍数,笑等丰收!!!作者:水世纪华中团队 顾长浩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河蟹进入最后一次蜕壳,也就是整个生长期的第5次或第6次蜕壳,更是河蟹育肥、增重的关键时期,抓好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是确保丰产、丰收重要措施,建议养殖户要掌握以下要点。一、加强底质改良。蟹池经过几个月的使用,池底积累了很多的剩渣残饵、动物粪便和腐烂的水草等有机质,底泥往往出现发黑发臭现象,对底栖习性的河蟹生长极为不利。建议每周使用1次改底产品,采取生物底改配合化学底改交叉使用,如臭氧片和高铁酸盐等增氧型的氧化底改。但池塘爆发蓝藻时,切不可用季磷盐底改。二、加强水体消毒。经历前期持续的高温,蟹池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水中尤其是底部的厌氧有害菌增多。建议使用温和性的消毒剂如噬菌蛭弧菌,可7~10天使用一次,高温时尽量在早晨或者傍晚时使用。pH过高的蟹池,先使用有机酸或乳酸菌进行缓冲,然后再使用蛭弧菌。三、加强饲料营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诱食性好、蛋白质含量适宜的配合饲料;补充投喂冰鲜鱼一定要选择质量好、新鲜程度高、不变质的海淡水小杂鱼。最后一次蜕壳前饲料中可添加一些具有诱食、开胃、保肝、利胆、防肠炎、助消化和抗应激的保健药品,如免疫多糖、海藻多糖、大蒜素、复合维生素等,以提高河蟹的体质。饲料投喂仍然要坚持“四定”的原则。四、加强用药管控。河蟹最后一次蜕壳后,经过一段时间育肥即将进入市场,后期蟹池用药必须严格执行NY5071标准,杜绝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等禁用药物和抗生素。目前市场上的药物种类繁多,很容易造成药物的无意非法使用。养殖者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有药物成分、含量及生产批号的正规产品,所购药物必须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用药要执行“休药期”制度,并做好用药记录,备于追溯。(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作者: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宋长太)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养虾人。输入你关心的话题,养虾人会近期报道。&巡塘只能靠经验和猜测?帮邦推出巡塘必带神器——“帮邦小黑”,只需几秒钟,塘口溶氧、水温轻松掌握!便携,智能,简单,实惠。目前正在招商中,了解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水产行业资讯大餐,水产人每日必读。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壳公司转让注意事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