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活着的德国第十二集团军军将军

揭露苏联的&酒色&集团军怎样把军营变成妓院
  导读:根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数字,苏联红军在二战中被俘570多万人。这570多万人,战争结束之后回到苏联的是190万,剩下的人,大部分当然是死在战俘营里了,也有很多人就在欧洲待下来了,不愿意回苏联了。但是,最令人惊讶的不是苏联军队被俘人数之多,最令人惊讶的是什么呢?在这570多万被俘苏军当中,有100万人居然叛变了。他们竟然回转枪口,向自己的祖国开枪。  这些叛徒当中,最有名的就是前突击第2集团军司令红军中将弗拉索夫。他是二战当中苏军中最大的叛徒,最有名的叛将。这位苏联红军的中将18岁就参加了红军,在国内战争期间跟所谓的“白军”作战的时候非常英勇,内战一结束就在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深造,与苏联著领、是同学。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是苏联高级军官的摇篮,因为那时候坦克不是主战兵种,骑兵才是陆战之王。  20世纪30年代,弗拉索夫作为军事顾问被派往中国,曾经帮助训练军队。回国之后,弗拉索夫担任师长。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在1941年7月,弗拉索夫出任新组建的第37集团军司令,在基辅参加防御作战。结果基辅会战打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苏军的防御彻底崩溃。弗拉索夫侥幸脱出,徒步返回了己方阵地。在基辅会战中,能活着回来就是本事。于是,下令用飞机把弗拉索夫接到莫斯科,授予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可见弗拉索夫在斯大林心目中是个人物,斯大林还任命他为防守莫斯科的第20集团军司令。1941年11月,德军从背后突破了苏军防线,莫斯科岌岌可危。当时弗拉索夫奉命亲率第7、第8步兵师,强行军及时赶到堵住突破口,为保卫莫斯科立下了大功。接着在友军部队的配合下,弗拉索夫率部发动反攻,把德国人挡在莫斯科运河一线。莫斯科大反攻当中,弗拉索夫又担任先锋,率第二十集团军一马当先。可以说,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弗拉索夫是一员苏军枭将。等到战役一结束,斯大林任命弗拉索夫为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突击第2集团军司令。  没想到,弗拉索夫后来竟然成为了苏德战争初期300万苏军战俘中的一员,政治身份一下子从天堂到了地狱,在纳粹的战俘营里面,他看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苏军在这里遭到了非人的待遇。在被德意两国军队俘虏的27万英美盟军士兵当中,最后死掉的只有不到9000人,被日军俘虏的9万多盟军士兵死了3万多。而苏联军队就没有这样的好待遇了,被俘的苏军士兵除了少部分逃脱,大部分因为而死亡。这一切使这位苏联红军中将司令分外胆寒。千古艰难惟一死,人落到这个地步,很难做到不惧生死。如果在战场上指挥,一下子被子弹打死了,这很光荣,是的英雄。但在集中营里,堂堂的将军被人吆五喝六,最后被虐待而死,这会让人很绝望。这个时候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弗拉索夫没有坚持下来。但是真正促使他迅速变节的,是一份来自祖国的可悲命令。  日,斯大林签署了那份著名而又残暴的270号命令。这份命令说:“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责成每一位军人,如果所在部队被包围,务必尽一切可能战斗到最后一刻,突出重围。如果指挥员或者政委不积极组织击退敌人,而是选择向敌人投降,可以用一切办法消灭他们……”这个命令后来发展到,所有投敌者的家人将被处决,即使是从战俘营逃脱的俘虏,也将全部被枪决。在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眼里,没有什么战俘,只有变节者。他们认为只要军人被俘,就是变节的叛徒。270号命令并未对减少苏军战俘数量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在命令发出后的2个月,苏军战俘又增加了130万!整个苏德战争中,苏军被俘人数达到570万,其中叛变的超过100万,他们调转枪口,向自己的祖国开战。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赵葵(日-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
  赵葵(日-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
  赵葵(日-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
  赵葵(日-日),字南仲,号信庵,又号庸斋
  杜范()南宋大臣。字成之,号立斋,谥清献,台州黄岩(今属浙
  杜范()南宋大臣。字成之,号立斋,谥清献,台州黄岩(今属浙
  范钟,字仲和,婺州兰溪人。嘉定二年,举进士。历官调武学博士,添差通判太平州,
  史嵩之(1189年&日) ,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
  史嵩之(1189年&日) ,字子由,一作子申,鄞县(今浙江
  (?&1241年),字强父,富阳古城(今常安乡)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年
  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
  对于叶名琛此人,史书记载:&不战不和不守; 不死不降不走; 相臣度量, 疆臣
  福康安此人,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一些印象的。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认为福康安就是琼
  福康安出生在这样的功勋世家,家世显赫,而且他自幼还被皇帝接进宫中教导,自有自
  福康安是乾隆朝名将,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无数。日,英国政
  阿桂,是乾隆朝著名将领,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满洲正蓝旗
  纳兰明珠,清康熙朝大臣,权势最大时,人称&名相&。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叶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端范,生于公元1635年,
  纳兰明珠,满洲正黄旗人,字端范,为康熙朝重视。在康熙前期和中期受到康熙极大的
  索额图,赫舍里氏,是清朝康熙年间权臣,其父是顺治帝钦定四大顾命大臣之首,出生
  索额图一生为大清建立下许多功勋,是康熙朝重要的大臣。当然在为官几十年期间,难
  索额图在康熙朝被康熙定为&我朝第一罪人&,但实际上这个&我朝第一罪人&在康熙
  龚成文,四川省通江县人,1921年7月出生,1933年3月入伍,1940年7
  在中国,谈起家喻户晓的&飞虎队&,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湖南芷江的长空浴血、是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空军司令部雷达兵部任电子对抗处长。有一天,部长突然把
  为达赖流亡导航  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其他外国势力的大肆支持下,1959年拉萨
  陆嘉昌,现在广州番禺和香港两地养老。94岁的他曾作为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参加
  &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也成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
  在八路军军史上,有一支经常承担攻城拔寨任务的精锐部队。这支队伍就是八路军历史
  赵章成,曾为国民党西北军普通迫击炮手,在宁都起义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作
  徐向前,原名徐象谦,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贫寒的教书先生家中。1924年
  1938年年底,中共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抗大第一分校,执行培养八路军、新四军
  费正清(英文名John King
Fairbank,)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
&满汉全席&,顾名思义,最大特点就是&全&。然而,从康熙皇帝钦定的宫廷筵席&费用
  一等嘉勇忠锐公福康安,生于公元1754年,公元1796年因病去世,富察氏,字
  吴三桂是明清两个朝代的重臣,在明代他是手握重权的将帅,是抵抗清军和农民军,崇
  人们认识到陈圆圆这个人,是因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大门,将满
  早在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参与暗杀团工作时,与陈独秀就有过一面之雅,记得这位
  清朝乾隆二十年,因巡视黄河的筑堤情况,乾隆皇帝来到了河南。在郑州市东面的中牟
  日,上海《申报》刊出一则&壮阳药&的广告,广告中赫然印着蔡
  贞观七年(655年),宫中发生了一桩丑闻。有个叫杨誉的好色之徒,行为放荡不羁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在绘画方面很有才能的人,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甚至是建筑方面,他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国家的唯一重要通道,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文化的交
  尼采在他有生之年中,所提出的哲学观点都十分鲜明,他是反传统主义者,他的学说无
  关于傅里叶简介,傅里叶出生于法国的欧塞尔,可以说一生都是为科学而做着努力的,
  阿基米德是一位科学家,生活于距今两千多年的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一生都在研究科
  蒙古政权建立以后,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对金发动了战争。1211年,成吉思汗
  日(距今88年),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的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黄
  汉弗莱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他是电化学的创始人之一。通过汉弗莱戴维
  关于欧几里得的生平少之又少,到现在我们也无法知道欧几里得的生日地点与一些关于
  清代文字狱是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压迫,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加强文化控制而想出来的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悲剧性的人物,在曹雪芹未写完的部分中,她娇弱动人,心思敏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1640年,去世于1715年,
  贾瑞,又名贾天祥,从小由他的爷爷贾代儒抚养成人,父母早亡,在贾府的学中做事,
  贯休出生在823年,卒于912年。贯休是他的法名,他的本姓是姜。而禅师是对出
  仓央嘉措于康熙二十二年的时候出生于西藏南部地区的一个农奴家庭之中,据说死于1
  王原祁是清初的一位著名画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原祁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
  高尔基生平介绍中提到他早年丧父,跟随母亲去外祖父家寄居。1892年以笔名高尔
  蔡琰的父亲是蔡邕。蔡邕,公元133年出生在陈留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圉
  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本为安徽全椒人。相传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才思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
  巴赫的全名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百科上对巴赫的简介里写到&约翰&塞巴斯蒂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A16:阅读生活
A16:阅读生活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张自忠抗战“活关公” 将军永不死
日 星期日 北京青年报
&&&&在北京只有三处以现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即东城区的张自忠路和西城区的佟麟阁路、赵登禹路。这三位都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在我们生活的京华大地上,曾经涌现出大批爱国主义民族英雄,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彰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英雄风貌。本报与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同推出系列报道“京华英雄”,每周一期,热血阅读,英气传承。&&&&【人物小传】&&&&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投笔从戎,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1938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9年5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日,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重创日军&开创抗战首战绩&&(一)&&&&殉国前,张自忠已多次取得对日作战的骄人战绩。1938年3月的两次临沂战役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他打的第一仗,胜利来之不易。&&&&第一次临沂战役中,张自忠率部一昼夜强行军180公里驰援鲁南军事要地临沂。14日凌晨,张自忠指挥全军暗渡沂水,向日寇“铁军”的精锐第5师团右侧背发起攻击。日军被迫放弃正面攻城,转而对五十九军作战。双方展开混战,短兵相接,几度形成白刃战。战至16日,战区认为五十九军伤亡过重,建议撤退。但张自忠坚持作战,他说:“我军伤亡很大,敌人伤亡也大。敌我双方都在苦撑,战争的胜利,决定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既然同敌人干上了,我们就要用精神和血肉拼命干一场,不打败敌人誓不罢休!”16日夜10时,五十九军发起空前猛烈攻击,拼杀至17日凌晨4时,攻克日军全部主阵地。同日,守军庞炳勋率第四十军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18日张、庞两军从东南西三面夹击日军,经过昼夜血战,精锐第5师团终被击溃。张、庞两军共歼敌4000余人,张部消灭了3000多人,其中包括日军大佐、中佐和大队长各一名。五十九军也伤亡惨重,成建制战死的有一个营、三个连。&&&&数次大捷&被日军称为“活关公”&&(二)&&&&3月22日,五十九军奉令到达费县县城。板垣征四郎听闻张自忠部他调,又向临沂发起第二次进攻。庞炳勋孤军应战,被迫退守临沂以东,并频频发出求援急电。23日晚,五十九军不顾往返辛劳,奉命又以强行军回返临沂。30日发动反攻,板垣征四郎丢弃了大衣和手杖,落荒逃命。第二次临沂战役胜利结束。两次血战,五十九军伤亡惨重,仅连长就伤亡120名。张自忠与庞炳勋两次打退号称日寇“铁军”的板垣师团,歼敌5000余人的两次临沂战役成为台儿庄会战的另一个主战场,彻底粉碎了板垣、肌谷两师团在台儿庄会师的计划,致使肌谷师团孤军深入,后被李宗仁部队围歼,从而取得台儿庄大捷。&&&&1938年10月,张自忠由第五十九军军长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38年11月到1939年4月初,张自忠指挥所部接连在鄂北进行了4次中小规模的战役,歼敌不下4000人。其中二月的京山之役战绩尤佳。日,国民政府授予张自忠上将军衔。&&&&1939年5月,随枣会战开始,张自忠率部取得“鄂北大捷”。12月,又率右翼兵团歼敌4500余人,取得“襄东大捷”,中国老百姓美称他为“活关公”。此后,张自忠的勇猛善战也受到敌军的尊敬,被日军冠以“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关羽在中国被美化成武圣人,在日本则是战神的象征。)&&&&威猛善战&日军亦佩其武德&(三)&&&&日,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5月7日拂晓前,张自忠率部奔赴河东战场,这是继1939年“四月攻势”、随枣会战和冬季攻势之后,张自忠第四次过河督战。&&&&15日拂晓,张自忠仅率2000余人截击日军。张自忠原计划对日军形成反包围,他在里面,他的主力部队38师、180师在外边再包一层,从而打一个歼灭战。&&&&16日,援军没来,而日军援军5000余人赶到,包围了张自忠。敌我双方多次厮杀,血肉横飞。张自忠身边仅余不到千人。官兵视死如归,与日军展开白刃战,附近山头得而复失多次。由于兵力过于悬殊,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这时西渡汉水,或东撤大洪山,均可脱离险境。部下多次劝张自忠退走,均遭到坚决拒绝,中午时,张自忠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作战。战至下午2时,张自忠部只剩数百官兵,手枪营士兵一面冲上去抵挡日军,一面高喊:“总司令快走!总司令快走!”不料,喊声引起日军的注意,日军更加紧了围攻。&&&&战至下午4时,部队伤亡殆尽,张自忠腰部又被机枪子弹击中,卧倒在地仍坚持浴血奋战。日下午4&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身中6枪、壮烈殉国。&&&&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收藏了一本侵华日军战地记录《231联队史》,作者是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第11军团39师231联队原队长浦银次郎,投降时任宜昌警备司令官、陆军少将,战后被远东国际法庭判处无期徒刑。《231联队史》详细记载有张自忠战死疆场的悲壮一幕。&&&&壮烈殉国&举国哀悼悲亲人&&(四)&&&&张自忠牺牲后,日军感佩其忠勇,列队脱帽向遗体敬军礼。日军盛殓将军遗体,葬于土坡上,坟头立一木牌,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蒋介石得知张自忠殉国后,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与日军激战后,18日上午,张自忠遗骸运抵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将士痛哭相迎。副总司令冯治安含泪查看将军伤势并重新收殓遗体,后率众举行庄重的祭奠仪式。&&&&此后将军遗体由陆路运至宜昌,停灵东山寺,事先并未公布。消息一经传出,宜昌民众不期前来祭悼者逾数万人。敌机在上空盘旋轰鸣,却无一人躲避逃散。28日晨,灵柩运至重庆,蒋介石、冯玉祥等军政要员肃立码头迎灵。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当天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群众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随后,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自忠举行下葬仪式。蒋介石题词“勋烈常昭”,李宗仁题词“英风不泯”,冯玉祥题词“荩忱不死”。8月,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词。&&&&张自忠在5月7日赴河东战场的前一天,也就是6日晚,亲笔给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1944年,在冯玉祥的帮助下,张自忠的女儿张廉云从陕西武功县的西北农学院转到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继续念书。每周日不上课时,张廉云便步行几里至梅花山张自忠墓园。&&&&本组文/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苏峰&&&&本版漫画/陈彬<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第12集团军军长韩卫国将军任北京军区副司令 韩卫国少将简历
  韩卫国
  郑传福
  近期,解放军对多位高级将领职务进行了集中调整。根据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调整范围已涉及陆军、二炮和军事院校。最新消息显示,北京市市委&戎装&常委郑传福、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原军长韩卫国分别出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韩卫国,男,汉族,河北井陉人,1956年0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少将军衔,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专业,研究生学历,军事学硕士学位,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军代表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军长。
  卫戍区军政主官位置优势凸显
  据北京军区《战友报》报道,日到31日,北京军区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相关事宜。北京军区政委刘福连,司令员张仕波,副司令员郑传福、刘志刚、韩卫国等军区领导出席了会议。这是郑传福和韩卫国在公开报道中首次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身份亮相。
  现任北京市委常委的郑传福出生于1951年,中将军衔,拥有丰富的军队任职履历。官方简历显示,郑传福曾先后以省军区司令员的身份在山西、内蒙古两省区任党委常委;此外,他还担任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2010年初,郑传福在升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后被任命为北京市委常委,成为少有的在三地担任过省级军方常委的高级将领。
  事实上,在郑传福之前已不乏北京卫戍区主官晋升先例。现任北京军区政委刘福连上将曾在2006年至2009年间担任卫戍区政委;郑传福前任李少军也在卫戍区司令员任上被擢升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郑传福此次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后,卫戍区军政主官的位置优势也更加凸显。
  与郑传福一同履新的韩卫国此前公开报道不多。官方报道显示他出生于1956年,目前为少将军衔,同时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放军代表团代表。升任副司令员前,韩卫国职务为解放军南京军区第12集团军军长。
  近期有多位高级将领职务变化
  除北京军区外,南都记者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后发现,近期已有二炮部队、成都军区、国防大学等解放军大军区单位的多位高级将领职务发生了变动。
  据《火箭兵报》报道,二炮上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了领导班子部分成员调整交接大会暨晋升少将军衔仪式。司令员魏凤和在会上宣读中央军委命令,任命第二炮兵原政治部主任于大清为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免去邓天生的第二炮兵副政治委员职务。会上同时还宣布,唐国庆少将递补于大清升任后的遗缺出任二炮政治部主任。
  在《四川日报》上月31日的报道中,成都军区近期将领职务调整的信息也得到确认。报道称,在12月30日四川省举行的2014年新年茶话会上,柴绍良中将以成都军区副政委的身份出席了茶话会。公开报道显示,此前柴绍良担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一职。
  同时,上月29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则显示,此前职务为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的吴杰明少将获得擢升,已经出任国防大学副政委一职,晋升副大军区级将领行列。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原价:&#165;69
原价:&#165;129
原价:&#165;32
原价:&#165;42
原价:&#165;390
原价:&#165;299
原价:&#165;46
原价:&#165;899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6892|回复: 0
38军军长徐勤先在六四戒严中抗命内情
发表于 8.10.:33
&& 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将军在六四戒严中,因反对开枪镇压,被撤销军长职务,并被军事法庭判监五年;出狱后住在石家庄,与中共元老李锐会面,吐露当年抗命心声。最近两本有关六四军方角色的新书也揭开不少秘闻,从部队内部记录六四真相。
所谓「六四真相」,最重要的或许就是开枪的真相,动用全副武装的军队,枪杀和平请愿的学生和民众,或许是最核心的真相。八九年「六四」前后,北京实施戒严,第三十八集团军是首批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也是第一主力部队,更令人关注的是,第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因抗命开枪而被当局撤职、逮捕、判刑。这一「六四事件」中的重大事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却无法获得具体证实。至今,中国官方公开文字对他没有任何提及,只是在内部发行的《钢铁的部队: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军史》中,仅有十八字简要论述:「原军长徐勤先违抗军令,拒不执行戒严任务」。不过,亚洲周刊获悉,徐勤先被当局关押五年释放后,被迫离开京城,隐居河北石家庄。友人书赠他的一副对联,也得以躲过当局审查而在公开出版物中发表。
徐勤先的好友、九十二岁的李锐,曾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兼毛泽东秘书、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李锐在一次与友人谈话时说:「邓小平在政治上背了两个包袱,一个是八九年『六四』,一个是三峡工程。」八九年六月四日前的那些天,李锐没有上街,但「六四」晚上,家在木樨地复兴门外大街的李锐夫妇,站在阳台上一个通宵,看着大街上发生的事。翌日早上,李锐去军事博物馆前面的大街那里看了。他说,八十辆装甲车是部队自己放火烧的,被服里丢了很多步枪,部队战士不干了。他如此评价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少将:他是解放军中一个难得的将才。他反对六四镇压。正式命令下达,有了可以「开枪」的许可。但人民军队怎么能向人民开枪呢?作为一个将军,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可能带来的后果。结果,徐勤先被关押五年。
徐勤先释放后不久,便去李锐家畅谈。出狱后,徐勤先不能在北京居住,去了石家庄,徐勤先七十岁生日时邀请李锐去石家庄相聚,李锐送了一幅手书对联给「勤先同志」: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这对联被收入两年前浙江出版的一部李锐诗词对联选集,出版前新闻出版总署审查了此书稿,同意出版才开机印,审查人员「看不懂」,没明白诗词里「勤先同志」的奥秘,这让李锐乐了好一阵。
零九年「六四」二十周年前夕,在香港「六四」出版潮中,要了解戒严部队,吴仁华的新着《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是不可多得的一本书。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完整记述八九年执行北京戒严任务的解放军部队情况的专著。
当年,民间对徐勤先抗命事件津津乐道,更一度误传他是解放军十大将之一徐海东儿子。吴仁华在新书中说,「在军事法庭审讯期间,徐勤先用平和婉转的语气告诉审讯人员:『人民军队从来没有镇压人民的历史,我绝对不能玷污这个历史』」,「他拒不认罪,也没有推卸责任,铁铮铮扔下一句话:『不是历史的功臣,就是历史的罪人!』」。
对徐勤先抗命事件的详细经过,书中描述了民间三个版本。版本之一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现任解放军空军副政委刘亚洲中将,早年在海南省某空军基地对军官作的一次内部报告。版本之二是明镜出版社八年前出版的《中国「六四」真相》一书中提到的徐勤先抗命事件。版本之三是知情者提供的,吴仁华分析认为,最后这一版本比较可靠——
戒严前徐的确因病住院
八九年三月,徐和新兵一起作投掷手榴弹训练,不慎大腿骨折,住进北京朝阳区的北京军区总医院。住院四十多天期间,从媒体看到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的学生情况,便热泪盈眶。一位接近徐的人说:「徐军长那些天变得沉默寡言了。」五月中旬的一天,徐突然被召去北京军区司令部,司令员周衣冰和政委刘振华传达中央军委命令,指令第三十八集团军火速开赴北京,执行戒严任务,制止动乱。
书中说,徐当场没有表示抗命,架着拐杖回河北省保定市召集会议,宣布军委命令,展开战前动员,作兵力部署,安排部队进京日程和路线。一切就绪,他给北京军区司令部打电话,说自己因伤不能带兵进京。周衣冰说他是故意违抗军委命令。徐回答说,不管上面给他定什么罪名,他都绝不亲自挂帅出征。挂完电话,徐以请病假为由离开部队,回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军区速将徐勤先抗命之事上报中央军委,杨尚昆获悉后震怒,签发了一道中央军委命令:立即解除徐勤先的军长职务,并将他押送军事法庭审判。有关人员来到医院,先出示杨尚昆签发的命令,而后问徐:「你还有什么意见吗?」徐平静回答:「我早就想好了,做好了思想准备。我是军人,没有服从命令,理该如此处理。你们执行命令吧。至于学生运动,我有我的看法,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书中说,第三十八集团军在解放军中属于第一王牌军,也是第一个机械化装备的集团军,该集团军步兵一一二师、一一三师、一一四师名闻天下,「在六四血腥镇压事件中,该集团军担负挺进天安门广场最主要路线,即西长安街的突击任务,最先向民众开枪,杀人最多」,「第三十八集团军执行镇压任务十分卖力,立下头功,大批部队和官兵因此立功受奖,就数量而言,在解放军戒严部队中名列前茅,其中,有八名官兵被中央军委授予『共和国卫士』荣誉称号」。
《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将当年所有参与戒严行动的部队一一详细披露,包括进京路线、方式、指挥官、过程,在实施天安门广场清场行动中的任务和执行情况等。作者吴仁华,生于五六年浙江温州,七七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硕士学位,八六年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室主任。他积极参与八九年天安门民主运动,组织四月十七日首次游行,任新华门绝食请愿区负责人,六月三日,组织特别纠察队赴天安门广场维护秩序。九零年以跳海游泳和乘坐渔船方式抵达香港,后流亡美国,现任《新闻自由导报》总编辑。在入读北京大学之前,他是公安边防部队军人。他说:「搜集资料难,又涉及军队,显得特别敏感。军队的信息被列为国家机密,每支部队除了番号,团级以上单位还有代号,部队队外只能使用代号,连番号都属于机密。」经旷日持久的努力,他基本破解了有关戒严部队的资料。
此书披露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戒严部队各级指挥官进爵的名单,首次公布了一份参与戒严行动的官兵名录,包括部队番号、职务、军衔,人数已逾二千。吴仁华说,他们「即使不是六四血腥事件的责任者,也是六四见证人,他们有责任、有义务说清楚他们当年做了什么,见到了什么」。
在这一波出版大潮中,由明镜出版社刚推出的蔡铮的《一个解放军的一九八九:戒严部队怎样对待军中反叛者》,无疑是《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的姐妹篇。现居美国的蔡铮,五六年生于中国将军县湖北红安县,八一至八四年入读湖北黄冈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八五年参军,服役于北京空军,八九年六月五日在天安门广场附近被捕,九一年入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九六年入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芝加哥分校攻读社会学博士。他在此书描述了自己在「六四」事件中特殊的经历,被戒严部队抓捕后,他在恐怖中面临死亡威胁,而后被关押在北京一看守所,最终被部队遣返回乡,他在老家始终挣扎,以图改变命运。他说:「我一直害怕去触碰那段经历,终于一次次鼓足勇气把它写完。」早在二零零零年,他在芝加哥一家信用卡公司任职时,就挑灯夜战一年,用英语写下此书《To Prove BeingAlive》(《证明活着》),却始终没有美国主流出版社愿意出版,书稿一搁八年,零九年初才翻译成中文,改为现书名出版。
【站长推荐】
三种方式玩转啤酒节,总有一款适合你!
方式一:慕尼黑啤酒节三日体验之旅 199欧
方式二:9.25啤酒节大棚票+火车票套票 170欧
方式三:9.25啤酒节大棚票 40欧 (2mass啤酒+烤鸡)
来自内蒙古的53位歌唱家将带着“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主题歌唱表演登陆欧洲。
除了传统的合唱形式,歌曲也会用独特的“蒙古喉”来呈现。
免费赠票!
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在德国的创业之路未必是一条平坦大道。除了公司成立阶段须办理各种繁琐的手续以外,经营初期也难免遇到管理方面的各种困难。比如:如何为公司选择合适的法律形式?如何为自身和员工申请德国签证和居留许可?如何申请专利?此外,复杂的德国劳动法、跨文化和语言的障碍等等也都可能成为公司管理中的难题。
“中国梦o我的梦”中国残疾人艺术团2016年9月德国四城八场巡演
请您关注我们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