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 netflixx的下一站,是“被收购”吗

男子被车轮压住,当场没了生命体征,小孩大声哭喊。
这批“高标准二人间”住宿费也是普通四人间的两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导读全世界12000多人来到拉斯维加维,参加第16届EMC World大会。这是最后一次EMC World大会,现在已知这个大会明年会继续举办,但名字显然是要改了。这是EMC精神领袖乔图斯 (Joe Tucci) 作为主角的最后一次大会,69岁高龄的他终于可以退休了。这是一次观风向的大会,因为Dell收购EMC的法律程序没有走完,迈克尔&戴尔名义上还不是本次大会的主角,但是所有参加大会的人,最想听他的演讲。
  在一如既往、只多不少的三天议程和项目之后,EMC World 2016顺利落下帷幕。
  此时此刻,跟EMC打交道近10年的我,有幸参加了四届EMC World的我 (2010 Boston, 2014 Vegas, 2015 Vegas, 2016 Vegas) 的我 ,送走记者和分析师朋友之后,在突然冷清下来的大会酒店,独自开始回味。
  复杂心情,一语难尽。发布这篇几月前应《科技中国》杂志主编张九庆老师之邀撰写的文章,聊以平复心情。感谢张老师之邀约,使得我当时花两个周末留下这些文字。
  本文主要内容于2016年1月发表在《科技中国》杂志。张老师建议用《并购高手被并购――对科技史上最大并购案Dell收购EMC的深度解读》这个标题。本次发布略有修改。
  日,戴尔(Dell)和EMC(易安信)公司宣布签署最终协议,戴尔公司与其创始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麦克尔?戴尔,与MSD Partner以及银湖资本一起,收购EMC公司,交易总额达670亿美元,成为科技史上最大并购。
  EMC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存储厂商,市场份额长期维持在30%左右。2014年财年收入244亿美元,据此名列2015《财富》美国500强第121位,而且处于上升态势,比2014年的128位上升了7个座次。即便在当前企业存储市场受到云计算冲击的情况下,EMC仍然能够保持增长。在宣布并购的2015年第三财季,按照固定汇率计算,EMC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而根据IDC公布的全球磁盘存储市场报告,在2015年第2季度,主要竞争对手IBM和NetApp的市场份额同比分别降低了1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EMC却能保持29.9%的市场份额。
  在这样的情况下,EMC为什么要选择被戴尔收购呢?作为EMC若干年的近距离观察者,笔者认为,相较于一些IT大公司(例如Sun)的被并购,EMC被收购是一种主动、前瞻、战略性的选择。EMC选择被收购主要有四大原因:
  汹涌而来的产业变革大势,使得独立存储公司、独立存储这种产品形态难以为继;
  唯利是图、不惜搞乱公司的功利投资者,有可能让EMC公司加速毁灭;
  精神领袖乔图斯的退休再不能拖了,而EMC现有的接班人选,任何一位都不足以成为新的领导核心,领导公司抗衡上述两大力量;
  戴尔接盘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迈克尔&戴尔年方51岁,与阿里巴巴马云同龄,比亚马逊贝索斯小1岁,年富力强,渴望重振戴尔再创辉煌。在IT界江湖,他跟比尔&盖次同辈,其威望足以让EMC现有几位接班人信服。
  以下试图分析,由于当时写作所面对的读者大多数不是IT界人士,所以文章包含一些简单事实的罗列,并且在用语上试图大众化。
  首先,请允许我用一些篇幅介绍EMC并购公司的辉煌历史。
  1 EMC公司成长史:并购和研发双轮驱动
  在分析这次被天价收购之前,EMC公司自身就是科技界有名的并购高手,收购是EMC公司成长的重要战略之一。
  EMC公司做大EMC的秘诀,就是研发与并购双轮驱动,研发与并购的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2%左右,并购投入略高于研发。从2003年到2015年的12年间,EMC总共投入超过420亿美元用于研发和收购。其中,206亿美元用于研发,213亿美元用于并购,总共并购了100多家公司。2015年5月,EMC还花费12亿美元收购了云计算解决方案公司Virtustream,完善其混合云解决方案。
  并购和研发双轮驱动EMC公司成长
  EMC成为科技界并购高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有一位擅长并购的首席执行官乔图斯。乔图斯2000年加入EMC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01年成为EM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2006年再兼EMC董事会主席,执掌EMC长达15年之久,将EMC公司从不足60亿美元发展成为244亿美元的科技公司。
  加入 EMC 之前,乔图斯曾在王安公司(Wang Global)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六年,让公司的财务和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在王安公司,他通过《破产法》第 11 章破产保护 (美国破产法有第11章的破产保护和第7章的破产两种。如果申请的是第7章那样的破产,则公司马上进入清算程序。第11章的破产保护是在法庭的保护之下,在满足债权人债权要求之前,给予公司时间重组其业务及/或资本结构。进入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的公司,业务照常进行,其目标是通过这一程序,产生一个有持续发展能力、财务更健康的企业。),迅速带领公司走出困境,将公司从一个大众电脑制造商转变为网络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在他的带领下,王安公司从 1995 年到 1999 年收购和整合了 10 家公司,公司市值翻了三倍多。1999 年 6 月,王安公司被 Getronics NV 公司收购。1986年到1990 年期间, 乔图斯担任是优利公司(Unisys Corporation)美国信息系统部总裁,在并购整合方面初步积累经验。优利公司是在1986 年由Sperry 和Burroughs公司合并而成的。下图为2006年59岁、精神矍铄的乔图斯。
  并购高手乔图斯
  2 独特的并购风格:收购小公司为主
  乔图斯收购的特点是以技术型小公司为主,跟科技界另一位并购高手甲骨文掌门人拉里&埃里森截然不同。
  拉里喜欢大手笔收购,甲骨文2004年以103亿美元收购仁科(Peoplesoft),2006年以58.5亿美元收购施贝尔(Siebel),2007年以33亿美元收购海波龙(Hyperion),2008年以85亿美元收购BEA,2010年以74亿美元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 这样的收购,大致可归结为市场扩张型的收购――通过收购进入邻近的市场。甲骨文原本是数据库厂商,仁科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公司,施贝尔和海波龙是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公司,BEA是中件间软件公司,Sun是计算机硬件公司,具有CPU、操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存储阵列、Java开发工具、办公软件等全产品线。
  乔图斯的100多次收购,超过20亿美元的只有三笔。2006年21亿美元收购安全厂商RSA,2009年以21亿美元收购华人计算机科学家李凯创办的Data Domain,2010年以22.5亿美元收购视频存储厂商Isilon。大多数收购都是初创的技术公司,产品还没有上市,金额不大。由于收购的不是上市公司,EMC通常选择低调收购,并不公布金额,有的甚至也不发布新闻。 乔图斯的收购,可以归结为技术研发型的收购――通过收购弥补内生研发的不足。通常,科技公司的内生研发由于现有产品线的掣肘,不容易产生大的突破,而且公司一旦做大,效率较低。这时候,往往会被初创公司的技术颠覆。大公司需要收购这样的初创公司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初创公司也愿意跟合适的大公司合作,让自己的技术快速占领市场。
  乔图斯被科技界奉为美谈的一笔收购,是EMC 亿美元收购VMware。VMware是一家虚拟化软件公司,它的虚拟化软件相当于云计算操作系统,占虚拟化软件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80%。2014年,VMware年收入为60亿美元,利润10亿美元。2007年VMware独立上市以来,股票价格多次摸高超过100美元,市值超过400亿美元,每股价格最高达117美元。
  乔图斯还有一笔不太起眼、但是很有特点的收购,是2008年收购PI公司。这笔收购没有透露交易金额。PI取意Personal Information(个人信息),这个公司开发的软件,可以帮助个人和商业用户利用亚马逊的云存储,在线存储和管理信息数据。这个业务本身并没有在EMC繁荣发展,但是这次收购给EMC带来了一个将才,就是PI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马里兹 ( Paul Maritz )。他在创业之前,是微软五人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是Windows的缔造者。这笔收购之后,保罗进入EMC管理层,2008年7月便被任命为EMC旗下上市公司VMware首席执行官。2013年4月,EMC宣布成立新的子公司Pivotal,任命保罗为首席执行官。通用为Pivotal投入现金1.05亿美元,占10%股份,意味着这家公司一创业市值就超过10亿美元。Pivotal也是一家纯软件公司,业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敏捷软件开发等,它的目标是像VMware一样,独立上市。
  这样看来, 有一种并购是人才型的收购――通过收购招揽领军人才。这种收购不太普遍。选择自己创业的能人,一般都比较有野心,不愿意寄人篱下。能将这样的人才收编至麾下,非一般人所能。经常看到的情况下,创业团队被收购后,过渡期一结束,马上离开,再创业,多次成功创业的人被称为连续创业者。很多人愿意做连续创业者,而不愿意止步在一家大公司。
  乔图斯也有一些不那么成功的收购。2008年,EMC以2.13亿美元收购艾美嘉(Iomega)。这家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移动硬盘、面向家庭和中小企业的磁盘阵列等,主要帮助家庭和中小企业存储和管理数据。这一市场的特别显然不同于EMC擅长的企业级市场,所以收购之后业务起色不大,尤其是亚太地区,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艾美嘉很难于台湾、大陆厂商竞争。2012年8月,EMC和联想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Lenovo|EMC,联想持股51%,Iomega业务并入该公司。
  2003年12月,EMC以17亿美元收购了企业级文档管理软件供应商Documentum。料想当时乔图斯的想法是,从为客户提供信息存储设备,扩展到帮助客户管理和利用信息、挖掘信息价值。不过这块业务至今不温不火。
  这样的收购虽说不算成功,但也还不算失败。科技界收购失败的经典案例,非惠普系莫属。
  1998年,个人计算机厂商康柏 ( Compaq ) 以95亿美元收购小型机厂商DEC(Digital Equipment Company),试图进入企业关键业务市场。收购后的康柏一举成为仅次于IBM的第二大计算机公司。1999年4月,因为经营业绩不理想,收购DEC受质疑,康柏CEO和CFO双双辞职。2001年,康柏被竞争对手惠普以250亿美元收购,合并成一家年收入870亿美元的公司,挑战IT界老大IBM。
  惠普对康柏的收购,可以称之为规模扩展的收购――收购同类,扩大规模,合并同类职能,压缩成本。 惠普收购康柏的同时,宣布康柏裁员8500人,惠普裁员6000人。
  2008年,惠普宣布139亿美元收购EDS,以推动其企业IT服务业务,但业内人士并不认可这笔收购交易的效果。2012年8月,惠普宣布在新一财季计入80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其主要原因是收购EDS的交易不成功。
  2011年,惠普以120多亿美元完成对英国软件厂商Autonomy的收购。2012年11月,惠普宣,发现Autonomy在交易中有“重大会计处理不适当”,导致公司损失,为此在2012财年财报中计入50亿美元资产减损支出。知道这个消息后,惠普股东不干了。2013年5月,一些股东发起集体诉讼,向惠普索赔10亿美元。2015年6月,惠普支付1亿美元,就这一系列诉讼达成和解。
  惠普一系列巨额收购打造了全球最大的IT公司,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但公司经营状况越来越差,备受华尔街质疑,其市值一度还不如营业收入只有244亿美元的EMC。2014年,惠普宣布分拆为两家上市公司,一家是主营企业硬件和服务业务的惠普企业(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公司,一家是主营PC和打印机的惠普公司,同时宣布总共裁员5.5万人。
  3 收购之后的整合策略:因地制宜
  乔图斯的收购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收购之后的整合。
  乔图斯善于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收购对象采取不同的整合策略。EMC并购的公司,有完全融入EMC产品线的,对大部分小公司采用这种整合策略;有半融入的,保留品牌,财务上整合,例如RSA是独立的信息安全品牌,但是业务收入合并到EMC财务报表;有独立上市的,例如VMware,完全独立运作,独立上市,EMC持有80%左右的VMware股份,归属EMC部分的收入列入EMC财务报表。由于独立运营,VMware能跟EMC的竞争对手IBM、HP、NetApp、HDS等成为合作伙伴。虽然运营上独立,但在长远发展战略上两家公司统一愿景。
  EMC将这种模式称为联邦模式,EMC联邦旗下有EMC II(信息基础架构)、VMware、RSA、Pivotal、VCE、Virtustream六大品牌。EMC宣称,跟IBM、甲骨文等垂直模式的公司相比,联邦模式的好处是,可以给客户提供自由选择。客户在某个方面可以选择EMC联邦旗下某个公司的产品,在其它方面可以采用竞争对手的产品。例如,VMware虚拟化软件的竞争产品是微软的HyperV,用可以选择EMC存储设备,运行微软HyperV,而不必捆绑在EMC联邦。同理,客户可以采用IBM存储,运行VMware,不一定要采用EMC存储。
  乔图斯的收购以小公司为主,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收购后的整合来考虑。收购的公司都比较小,就便于消化。
  同时,在选择并购对象时,乔图斯也会注意其公司文化是否跟EMC匹配。
  在技术上,乔图斯主要针对EMC产品线的缝隙寻找并购对象,并购对象的产品和技术,要能够弥补EMC产品线的不足,总体互补,允许略有重叠,确保形成完整的产品线。
  一切似乎完美。但是,为什么EMC要被Dell收购呢?
  4 汹涌而来的产业变革大势
  EMC被收购的背后,是计算体系架构的革命。
  在EMC出现以前,计算和存储是在一起的。IBM大型机配备自己的存储,价格很昂贵。后来,EMC诞生了。EMC生产兼容IBM大型机的外部存储,由于价格低廉,很快发展起来。从此开启了独立存储的时代。存储系统成为一个独立的物理形态,与主机/服务器、网络一起,成为数据中心三大件之一。存储系统专注于提高数据存取速度,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实现数据的灾备保护,等等,让数据中心的数据无忧。存储也成为一个细分行业,除了EMC以外,还有IBM、NetApp、HDS日立数据、HP等厂商提供独立存储设备。目前,全球外部存储市场的容量为每年300亿多美元( 这里主要指存储硬件,EMC每年244亿美元的收入还包括信息安全、虚拟化软件、信息管理软件等业务的收入)。
  EMC旗舰产品――VMAX3,可装载5760块磁盘或固态硬盘,容量高达4PB (4000TB),可用性99.9999%,也就是一年出问题的时间不超过31.536秒
  现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存储正在回归服务器,通过软件的办法,可以将分散在服务器中的存储空间统一管理起来,形成虚拟的存储池。服务器跟存储、网络等功能融合了,传统的专业存储正在被廉价的虚拟存储池取代。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公司的公有云,也是这一思路。他们虽然有大量的数据,但是并不采购存储厂商的设备。而且,他们还将这种能力卖给企业,抢存储厂商的饭碗。
  所以才有前文所说的全球存储市场不景气,全球数据量高速增长,但是企业存储市场却开始负增长,EMC作为企业存储市场的老大首当其冲。虽然EMC依靠强大的应对能力,暂时保住市场份额,还保持了营业收入的增长,但是长远的担忧无时不在。
  EMC领导层是非常明白这一点的。从每年一度的EMC全球大会EMC WORLD的主题就能看到这一点,2010年的主题是私有云之旅,并且指出未来企业的信息架构将是混合云,即一部分信息放在私有云,一部分信息放在公有云,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要无缝连接。EMC看到云计算这一方向的时间不可谓不早。2011的主题是云计算适逢大数据,同样布局很早。2012年的主题是变革。2013年的主题是引领变革。2014年的主题是重新定义。2015年的主题是重新定义+ (REDEFINE&NEXT)。一年比一年急迫。
  也正是源于EMC领导层有这样的反应能力,EMC才没有快速下滑。
  5 唯利是图、不惜搞乱公司的功利投资者
  正当EMC为应对产业变革做各种努力之时,却遭遇到来自资本市场的攻击。
  华尔街有一群特别的功利投资者,他们买入公司的小规模股份,然后在股市兴风作浪:提名董事会成员、削减成本、分拆、向股东返还现金,并寻求其他股东支持他们提出的要求。
  功利投资者1980年代开始涌现,在美国的规模前所未有。功利投资者运营的基金资本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2014年吸引了全部对冲基金流入的五分之一,针对上市公司发起了344场运动。过去五年,标普500成分股中半数公司的股票登记册上,都有功利投资者的身影,七分之一的公司遭遇过功利投资者的攻击。
  有人总结说,普通美国人每天都会使用受功利投资者攻击的公司产品或服务,当他们刷牙时(宝洁)、接电话时(苹果)、打开电脑时(微软、雅虎和eBay)、餐厅吃饭时(汉堡王和百事可乐)、看电视剧时(出品《纸牌屋》的Netflix)。
  有分析人士说这是耻辱,对短期股东价值的痴迷走向了极端。功利投资者的做法往往是:抽走公司现金和资产,留下债务。他们的所作所为极大地分散了管理层的精力,无论好坏。知名功利投资者伊坎总是称CEO是白痴,并常常在Twitter上嘲笑他们。一些功利投资者还通过衍生品暗中建仓。
  上市公司老板厌恶功利投资者,但是毫无办法。因为即使EMC这样经营管理还不错的公司,也难免会遇到行业趋势不济,给功利投资者可趁之机。
  2014年8月,功利投资者艾略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Corp)要求EMC将其虚拟化软件业务VMware分拆出去。艾略特管理公司持有EMC 2.2%的股份。它在写给EMC董事会的信中称,EMC的联盟结构抹杀了巨大的价值。
  的确,VMware是EMC的优质资产,如前文所说,EMC持有VMware 80%的股份。如果把VMware分拆出去,功利投资者倒是可以拿钱走人了,EMC公司说好的长远战略呢?
  6 精神领袖乔图斯的退休再不能拖了
  2015年,乔图斯68岁。他原计划干完2012年就退休。
  为了能够将自己一手打造的EMC放心地交班,乔图斯其实早就在开始培养CEO接班人。起初,乔图斯对EMC几个部门的领头人都分别授予COO职务,培养独当一面的能力。
  2015年EMCWorld全球大会,乔图斯与三个接班人一起答记者问。从左到右:乔图斯、大卫、基辛格、保罗
  2009年9月,前英特尔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帕特里克&基辛格 (Patrick Gelsinger) 加入EMC任COO,成为另一个接班人选。
  基辛格在《平衡的智慧:家庭、信仰和工作的优先次序原则》一书公开表示,他的职业目标是未来做公司CEO。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时年48岁的基辛格,就是乔图斯培养的未来CEO。2012年7月,基辛格被任命为EMC旗下VMware公司CEO,替换保罗出来筹建Pivotal公司。可以说,基辛格经过VMware公司CEO职位的历练,有助于他未来执掌整个EMC。
  与此同时,EMC公司CFO大卫&古登 (David Goulden) 2012年被提升为EMC主营业务――EMC信息基础架构 (老EMC) 的总裁兼COO,2014年1月再提升为EMC信息基础架构CEO。
  于是在2012年,就形成乔图斯领导下的三驾马车格局――EMC联邦,当然EMC联邦旗下还有其它几个公司。大卫CFO出身,负责守好EMC联邦的现金流业务EMC信息基础架构;基辛格来自英特尔,跟服务器厂商(他们是VMware的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比较深厚,领导VMware开拓虚拟化与云计算业务;保罗来自微软,软件背景深厚,负责带领Pivotal开拓新的领地。
  很完美。
  完美得EMC董事会都舍不得乔图斯退休。2012年9月,按原计划本该退休的乔图斯答应董事会延迟退休,留任到2015年2月。董事会挽留乔图斯,是因为产业变革开始了,EMC新的布阵很棒; 三个接班人选中任何一位提升起来,都会打破平衡,而且都没有乔图斯那样的威望。也许乔图斯也心软,也许他对接班人还稍稍有一点不放心。
  还没到2015年2月这个坎,功利投资者的闹腾开始了。如果乔图斯都不能阻止功利投资者分拆EMC联邦的提议,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就这样,乔图斯的退休再次推迟,但是具体业务放手给手下几位CEO,主要行使EMC联邦董事会主席职责,筹谋EMC联邦的未来,考虑各种可能性。
  7 戴尔接盘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EMC联邦未来怎么走,分拆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只要一分拆,EMC财报势必越来越难看,最后被投资者完全抛弃。培育Pivotal独立上市的计划也可能变得无依无靠,化为泡影。
  选一个接班人带领EMC联邦,如果没有功利投资者搅局,应该是能够完成过渡的。但现在功利投资者正闹事儿,他们对新上任的CEO一定会闹得更凶,尽快拿钱走人。
  寻求整体出售是另一个选择。
  根据外电传闻,EMC曾经跟惠普谈过。 惠普分拆出来的惠普企业(HPE),跟EMC合并在一起,是一个可能的选项。但是正如你看到的,双方没有走到一起。估计是收购的条件没有谈拢。
  跟戴尔的谈判,根据事后披露的消息来看,应该是早就开始了。这么大笔的收购,收购的条件、收购后的整合方案等一系列问题,不是一次就能谈妥的。
  现在来看,戴尔接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乔图斯与迈克尔&戴尔
  首先,戴尔如果再没有大的动作,公司的未来很危险。当前信息技术的趋势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物联网,戴尔可以说一个强项也不占。戴尔的业务以PC为主,受移动终端的挤压,PC业务日薄西山。戴尔希望发展企业级业务,但技术底子薄,在存储、安全、管理软件方面收购了一些公司,可是进展比较慢。业界人士评论说,戴尔都快被遗忘了。戴尔公司是迈克尔19岁时创立的,也算是IT界的一个传奇。如今,戴尔渴望东山再起。
  其次,从年,戴尔跟EMC曾经有过长达6年的合作。戴尔以DELL|EMC联合品牌转售EMC中端存储,每年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可以说是亲密战友。只是后来戴尔希望自己掌握技术,收购了别的存储公司,才跟EMC分开。未来如果收购成功,重新恢复这一联合品牌,主打企业级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三,戴尔和EMC的产品线冲突不大,互补性强。相比之下,惠普企业跟EMC产品线重合度大得多。
  第四,把EMC联邦交给戴尔,乔图斯也比较放心。一方面戴尔已经完成了私有化,可以说是EMC联邦的一个避风港,再没有功利投资者的烦恼了。另一方面,迈克尔&戴尔作为戴尔公司的创始人和拥有者,渴望东山再起,一定会用心经营合并后的新公司。迈克尔只有51岁,却已经叱咤IT江湖很多年,论江湖地位,比EMC联邦旗下公司几位CEO都要高一个辈份,有作为新领袖的资本。
  第五,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戴尔的出价还很不错,而且有能力筹措到所需要的资金。MSD Partner就是迈克尔自己控制的私募基金,银湖资本是之前帮助迈克尔实现戴尔私有化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迈克尔有这样强的筹资能力,收购EMC这么大体量的公司,其它很难找到这样的大买主。EMC的经营状态还不错,如果出价不够高,就很难说服EMC董事会、EMC股东,还有那兴风作浪的功利投资者。戴尔收购EMC的消息一出,笔者的微信朋友圈马上有业内人士评价说,EMC卖得不错。
  至此,EMC联邦作为独立的公司就要消失了,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交待。
  对比一下Sun公司被甲骨文74亿美元收购,EMC的结局可谓完美。前面说过,Sun是一家拥有CPU、操作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数据库、Java开发工具、办公软件等全系列解决方案的公司。因为Sun董事长麦克里尼是Sun的创始人,始终不甘心失败,却又无力挽救,最后落得被74亿美元收购的下场,令人惋惜。所以说,无论是公司的出售,还是公司的经营,一定要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并且坚强有力地执行,两者对于成功缺一不可。
  分析这次并购,笔者有几点感想:第一、美国科技市场能够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并购,说明了美国科技创新的繁荣,资本市场的成熟,交易规则的完善。第二、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科技的进步,但是资本过分的投机也有可能伤害企业。第三、美国的科技公司,历经几十、上百年仍然保持创新活力,值得中国科技产业界学习。第四、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的科技产业正在兴起,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希望能够出现美国在上几波科技浪潮那样欣欣向荣的局面。
  后记:
  在EMC World 2016大会上,迈克尔&戴尔正式宣布,完成对EMC的收购后,新的公司将定名Dell Technologies。EMC独具特色的“联邦制”有了新的承载者。Dell Technologies旗下将囊括Dell、EMC、VMware、Pivotal、 SecureWorks、RSA、Virtustream等业务。一家总公司旗下多个品牌、多家独立公司,意味着Dell Technologies是以类似“联邦制”的方式运营。
  Dell | EMC将成戴尔科技旗下的企业级产品品牌。
  文章来源:新媒体传播(微信号:B2B_SM)
  作者:tiger
  财报并购季
  1.阿里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2.Fitbit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3.摩托罗拉发布第一季度财报。
  4.eBay收购ExpertMaker。
  5.微软计划收购Solair。
  6.Pinterest收购URX。
  【您可以点击公众号菜单“网站直达”查看详情】
  微信名:IT大佬
  微信ID:itdalao
  合作:
  投稿:
  微信:rzbibi
  加载中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etflix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