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莲蓬的 观音菩萨住哪叫什么观音菩萨住哪

金刚手菩萨_百度百科
金刚手菩萨
金刚手,梵文Vajrapani。因手执,常侍卫于佛,故称之为金刚手菩萨,具有除恶降魔的广大神力。在西藏地区,也是相当重要的雨神。与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姓尊”,分别代表“伏恶、慈悲、智慧”三种特质,也为“”(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地藏、除盖障)之一
金刚手菩萨菩萨简介
金刚手菩萨(Vajrapā?i),执金刚菩萨”(Vajradhara)、“金刚勇猛心菩萨”、“金刚手秘密主”、“金刚上首”、“金刚藏”、“秘密主”等。是佛教的大菩萨,通常身现一手持铃,一手持之相,象征“坚固不坏
之菩提心”。他与、,合称三族性尊,密宗以他为最初的起源。金刚萨埵具大神通,可以号令诸天神将、以降服妖魔,甚至能以珍宝护持修行者。其有象征知识、财富的毗沙门天与象鼻天等大神。、王等,也都护持金刚萨埵。佛教徒大多认为金刚萨埵降服了。
金刚手菩萨是菩萨部的忿怒像,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合称“三族旌尊”,分别代表“力量、慈悲、智慧”三种特质。金刚手菩萨是入普贤而生出,梵文Vajrapani,梵名Vajra-sattva,是佛部,与同体异名,亦称“金刚心菩萨”。
佛教认为,执金刚神是佛与菩萨的护卫,是佛与菩萨的化身。例如,或是藏传佛教的赫鲁嘎,都是其中的例子。
佛教庙宇中,常见的与保卫山门的都是执金刚神的一种。
在中,下方有十六执金刚神。
金刚手菩萨造像根据过去传统,制作时里面多添加,整颗的黄金舍利、影子石等。这样制作的感应能力强。
金刚手菩萨造像供养
七布施:一、为和颜施:对于别人给予和颜悦色的布施。二、为言施:向人说好话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说好话,并勉人切实力行。三、为心施:为对方设想的心,体贴众生的心的布施。四、为眼施:用慈爱和气的眼神看人。五、为身施:身体力行帮助别人。六、为座施:让座给需要的人的布施。七、为察施:不用问对方就能察觉对方的心,并给予相对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金刚手菩萨来历注释
《大智度论》卷54:“有人言:天帝九百九十九门,门皆以十六青衣夜叉守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49:“一切不退转菩萨,……常有五族执金刚神,随逐守护。”^《》:“以执金刚身得度者,即现执金刚身而为说法。”
金刚手菩萨菩萨形相
金刚手形相亦有多种,但最常见者为一面二臂三目,身黑蓝色,头戴五股骷髅冠,发赤上扬,须眉如火,獠牙露齿卷舌,三红目圆睁,十分怖畏,右手施期勉印,持金刚杵,左手忿怒拳印,持金刚钩绳当胸,以骨饰与蛇饰为庄严,蓝缎与虎皮为裙,双足右屈左伸,威立在莲花日轮座上,于般若烈焰中安住。修金刚手菩萨法,有无量无边之不可思议。
金刚手菩萨相关称号
观音菩萨、 文殊菩萨、 金刚手
观音、弥勒、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地藏、除盖障
金刚手菩萨菩萨记载
《大日经疏》卷一云(《》39·582a):“西方谓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
金刚手菩萨
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然是中深义,言夜叉者,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
金刚手菩萨另名“”,在佛教密宗的位阶很高,为毗卢遮那佛的嗣法子。经载:入内,所传出的密教圣典,就是金刚手菩萨所集结的;且龙树在此所得之一切密法,亦是金刚手所授与。 金刚手菩萨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属,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化现,与观音、文殊等合为“三族姓尊”,故称大力金刚手。 密教行者在修习任何密法之前,常须先修金刚手,因其能降伏魔扰,护持行者之故。金刚手菩萨,身颜蓝黑色,一头二臂,戴五骷髅冠,三目圆睁,金色须法逆竖。身披天衣,以虎皮为裙。右手高举忿怒印,持金刚杵,左手当胸忿怒印,持金刚索。双足右屈左伸,安立于般若炽焰中之七彩莲花月轮。另有顶尊,双手定印持长寿瓶,双跏趺坐于虚空中之莲花月轮上。 修金刚手菩萨法,有无量不可思议之功德。简言之,能具足大威权,制服诸魔外,消灭一切地水火风空所生之灾难;一切所求,无不如愿成就;命终之时,直生西方净土。因金刚手菩萨是统辖一切,辅助阿弥陀佛度化众生之故。
金刚手菩萨起源与化身
藏传佛教的许多派别,认为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代表无限力。
而日本真言宗,则认为其为的化身,以拱护佛门。与普贤菩萨同体异名,密教是由金刚萨埵所开创。
也有说法金刚手菩萨为或其他佛、菩萨所化身的。
有说法认为使得姻缘和合的,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蒙古可汗亦其化身。
金刚手菩萨菩萨经典
《理趣释金刚萨埵初集会品》曰:金刚萨埵“首戴五佛宝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幔印,右手抽掷本杵大金刚,作勇进势。本杵者,本来清净法界也。左手作金刚幔印者,为降伏左道左行有情,令归顺道也。右手抽掷五智金刚杵作勇进势者,令自他甚深三摩地,顺佛道念念升进,获得普贤菩萨之地。” 《理趣释毗卢遮那理趣会品》曰:“金刚萨埵菩萨,背月轮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铃,半跏而坐。”
金刚手菩萨心咒注音
嗡 别炸巴聂 吽 ( 嗡 班杂儿吽 舍)
金刚手菩萨菩萨功德
金刚手菩萨是诸佛菩萨力量的总集。按照显宗的观点,金刚手菩萨是大势至菩萨的忿怒相;按照密宗观点,金刚手菩萨是密法的结集者,十方三世诸佛加持他成为坚固不坏之金刚,他是诸佛无坏之金刚本体。金刚手菩萨也是三大怙主之一。不管修学显宗还是密宗,在遇违缘时,若能祈祷金刚手菩萨,便能使所有的违缘消于法界。因此,我们如果遇到了修行障碍,或者面临中阴的恐怖,只要忆念金刚手菩萨,就能使这些违缘全部遣除。
密迹金刚力士是佛教中勇猛的护法神祇。由于手持金刚杵,所以又称为执金刚神,又因为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知,因此又名密迹金刚。《大日经疏》中云:西方称夜叉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隐秘难可了知故,旧翻或云密迹,若浅略明义,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执金刚杵常侍卫佛,故曰金刚手。然是中深义,即是如来身语意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乃至弥勒菩萨等,犹于如是秘密神通,力所不及,秘中最秘,所谓心密之主,故曰秘密主,能持此印,故云执金刚也。因此金刚手是表示如来之身语意密的金刚萨埵。
金刚手菩萨为金刚部上首。在毗卢遮那佛大集会中,为当来众生,说无量寿如来陀罗尼修三密门证念佛三昧,得生净土,入菩萨位。金刚手菩萨,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未来国王,正法治国,生清净信,尊敬三宝者,外道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者,说息灾增益爱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诸菩萨,具一切智,说无比大威德圣迦抳忿怒之法。
简言之,称诵金刚手菩萨心咒,能具足大威权,制服诸魔外,消灭一切地水火风空等所生之诸难,一切所求,无不如愿成就。
企业信用信息地藏王菩萨_百度百科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即是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据《》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1]
地藏王菩萨名号释义
梵语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
地藏王菩萨
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使其增长。(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云:“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地藏王菩萨角色由来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载: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
地藏王菩萨
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醒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白佛言:‘世尊!我见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愍心,生爱护心,唯愿,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
地藏王菩萨
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我见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遇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消除罪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伏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
地藏王菩萨角色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的事迹,大乘佛经里有详细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有佛号,地藏菩萨那时为女,其母悦帝利不信三
地藏王菩萨
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2]
(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观察,果意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2]
这两个事迹,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作子女的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侍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深信因果,止恶行善,具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七月三十日的,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得很好,所以明朝的紫柏、、、澫益四大师和,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的孝道揉合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社会相适应。
地藏王菩萨
(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曾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2]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具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他是尊位很高的大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办法,结果是适得其反。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答复地藏菩萨的话:“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的话,是发人深省的。
(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实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2]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那里最艰苦,就到那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
当然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贯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末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种罪,能使人堕入地狱。(一)五无间罪:①杀父,②杀母,③杀,④,⑤。(二)造五无间四根本罪: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三)谤正法。(四)疑。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
地藏王菩萨肩负重任的地藏菩萨
根据《》,地藏菩萨昔于,受释迦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2]
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的工作呢?在《》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馑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地藏王菩萨角色特点
中国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萨形象也很有特点,一般菩萨为头戴宝冠、身披天衣、璎珞装饰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萨则多为光头或是头戴毗卢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锡杖,一手持莲花,或是手持幡幢、宝珠等。据《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等记,由于地藏菩萨在无佛的“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济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三宝,所以显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萨像还常有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或“善听”。地藏殿的胁侍为金乔觉修道时曾资助过他的闵姓山主及其儿子,二人后来皆随金乔觉出家,九华山成了地藏道场后,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萨的胁侍。
地藏王菩萨
地藏菩萨因立下度尽六道中生死流转的众生的大愿,故而常现身于人、天、地狱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称,其名号与形象如下:
(一)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种人头幢,其形象为左手持人头幢,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助地狱道众生。
(二)宝珠地藏,左手持宝珠,右手结甘露印,专门救度饿鬼道。
(三)宝印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如意宝印,专门济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刚幢,右手结施无畏印,专门济度阿修罗道。
(五)除盖障地藏,左手持锡杖,右手结与愿印,为人除掉八苦之盖障,专门济度人道。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为苦谛所摄。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说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将死时现五种衰相)而除其苦恼,专门济度天道。
”(《地藏经·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因此地藏又被称为“大愿地藏”,以与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相呼应。
地藏王菩萨地藏化身
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
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唐高宗永徽四年(西元653年),时年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地藏出家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稀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土)。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著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坚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需。’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与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
地藏王菩萨
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因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色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寺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稿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乐。地藏于开元十六年(西元729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闻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起则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这就是九华山建寺之因缘。由此九华山与、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是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地藏王菩萨大愿解脱法门
中国熟知的,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大行,大悲,大愿,可见地藏菩萨的愿力是特别深广的。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密。《》说:‘由此愿故,烦恼微
地藏王菩萨
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密多与精进波罗密,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实贤大师说:‘常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的十二大愿,观音的六愿及十二愿,普贤的十大愿,弥陀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地藏的大愿,均称别愿,地藏的大愿,又称本愿。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的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
地藏的本愿是什么呢?昔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华目佛前,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2]
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由于大愿具足,度众生
速度(精进)是惊人的。如《大方广十轮经》说: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具足善根。《地藏十轮经》亦说:‘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自己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己,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地藏王菩萨角色功德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己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释迦佛也曾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如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永不堕’(见《本愿经》上)。[2]
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下)。[2]
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的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无边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具足,早应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现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
地藏王菩萨地藏忏法
《地藏忏法》是以地藏菩萨为礼拜忏悔对象而实行的一种忏法。明代法师在十年(1637)曾撰《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仪式与《》基本相同,但相对简略一点,可以分为:(1)供养,手持香花,唱供养偈;(2)奉请,即奉请佛、法、僧,尤其是奉请具备各种功德的地藏菩萨,如忉利宫中分身来集地藏菩萨、大集会中现声闻相地藏菩萨、占察经中善安慰说地藏菩萨、入能发智定地藏菩萨、入具足无边智定地藏菩萨、入具足清净智定地藏菩萨、入具足惭愧智定地藏菩萨、入具足诸乘明定地藏菩萨、入无忧神通明定地藏菩萨、入具足胜通明定地藏菩萨、入普照诸世间定地藏菩萨、入诸佛灯炬明定地藏菩萨、入金刚光定地藏菩萨、入智力难摧伏定地藏菩萨、入电光明定地藏菩萨、入具足上妙味定地藏菩萨、入具足胜精气定地藏菩萨、入上妙诸资具定地藏菩萨、入无诤智定地藏菩萨、入能引胜踊跃定地藏菩萨、入具足世路光定地藏菩萨、入善住胜地藏菩萨、入增上观胜幢定地藏菩萨、入具足慈悲声定地藏菩萨、入引集诸福德定地藏菩萨、入海电光定地藏菩萨、能入如是歼伽沙等诸定成熟一切地藏菩萨、以诸定力除刀兵劫地藏菩萨、以诸除疾病劫地藏菩萨、以诸定力除饥馑劫地藏菩萨;(3)忏悔发愿,忏悔无始以来所造众罪,发愿从今以后不作众罪,誓愿成就无上菩提;(4)行道绕旋,绕佛称念“南无十方佛、南无十方法、南无十方僧、南无本师、南无地藏菩萨本愿经、南无、南无、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三遍或七遍,然后归位唱。
智旭法师的《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比较适合于个人的自修,其仪规也相对地简单,所以清代有人重新撰写《慈悲地藏忏法》三卷,其仪规与《消灾延寿药师忏法》一模一样,也是先严净,其次开忏头,然后在每一卷也是礼拜、念忏悔文、唱赞等仪规。
现代佛教界中凡是为了报答亲恩、祈求父母冥福而举行的法事,大多都礼拜《慈悲地藏忏法》。[3]
地藏王菩萨坐骑“谛听”
地藏菩萨以一头形似狮子的怪兽为坐骑的,名号曰:“”。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是佛门传言和民间演绎而存在下来的一个图腾和圣物。
谛听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足。它的独角其一是象征着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为“天线”之用,其二能起到护身保险之用。它的犬耳是听宇宙之音频、传递给信者分辨是非。它的龙身示为吉祥如意,它的虎头表示智勇,有困难勇往直前,决不退让,它的狮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办任何事坚持就是胜利,它的麒麟足视为四平八稳,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为善为宝。
地藏王菩萨一实境界
《占察经》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
(1)生佛无别,同一真如。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不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一真如故。这里可以清楚看出,地藏菩萨的一实境界,即是马鸣菩萨在《》里说的真如缘起。
(2)妄心无体,妄境不实。地藏菩萨看来天下本无事,只因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若无知觉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3)心境互依,似有实无。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与诸妄境,相依而有。所谓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一切诸法,这一互相依赖的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如镜中像,无去无来,本性空寂。
地藏王菩萨一心二相
地藏菩萨依一实相境界为体,认为心有二相。一者心内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区分。真心:如如不异,清净圆
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长的依据。这个真心。湛然圆满,无分别相,亦名自性清净心。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功德,清净之业,亦名。遍一切处,圆满不动,亦名诸佛法身。妄心: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为因为体。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然内虚伪,无有真实。
二者心外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果为因。皆依无明妄识。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依妄境界熏习力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名众生。
地藏王菩萨修学二种观道
第一修唯心识观: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随心有
地藏王菩萨
所缘念。令心知己内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自见有差别相。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名修学唯心识观。修学唯心识观的步骤有以下三点:
(1)修色寂三昧:守记内心,则知贪嗔痴想,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阳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2)修奢摩他观:得色昧三昧已,进一步当修奢摩他观,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去无来。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3)修观:想见内外色,随心生灭。乃至见佛色身,也随心生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非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离一切执,去一切见。
地藏菩萨认为能如是修习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
第二、修真如实观:修此观者,当知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妄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时,受、想、行、识,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辗转得入心寂三昧。
地藏王菩萨
上述二种观道的修学,利根者已知一切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犹如梦幻。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当修真如实观。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著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至于那些善根微薄的人,诸恶烦恼,不得调伏。畏堕恶道,畏不常值佛、菩萨,不得听闻正法。可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念地藏菩萨名号。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菩萨法身及诸佛法身,与己身体性平等,无二差别,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此人舍身,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地藏王菩萨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萨大铜像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由3000余块铜铸壁板组成,材质采用洛铜集团的专利产品仿18K耐蚀亚金铜合金,体内有3部直达头顶的电梯。铜像设计用铜1100余吨。建成后的地藏菩萨圣像主体为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仪态安详,妙相庄严,观瞻总高度139米,莲花座及像体高99米,“厚重庄严、和谐慈祥、神形兼备”,成为九华山庄严佛教道场、提升佛教名山地位的标志性建筑。
99米地藏菩萨圣像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资料显示,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将成为广大游客和信众在九华山的又一个观光、礼佛场所,其五大看点包括:一是地藏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五是大愿文化园种植香樟、实生银杏、桂花、墨西哥落羽桑等300余种名贵树木,汇集名贵树种之多国内罕见。[4]
99米地藏王菩萨铜像
地藏王菩萨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著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
地藏王菩萨
业感差别的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道理。在谈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这样具体和入理,在别的经里,尚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著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社会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能仔细玩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吸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真理,是有益于社会人心的,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
常念恭敬‘南无地藏王菩萨’和《地藏菩萨本愿经》。这对于我们怎样做一个真正虔诚的佛教信徒。来报答四恩,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大事。
地藏王菩萨地藏节
地藏节是一个和地藏菩萨有关的节日,节期在农历七月三十。传说这一天是地藏菩萨的生日,届期僧众、俗众都有相关的仪俗活动,也就形成了节日,就被成为地藏节。在佛教经典中地藏菩萨生在农历七月十五,九十九年后在七月三十入灭,因此七月三十应该是地藏菩萨的日,而不是诞辰。[5]
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5]
按佛教说法,地藏菩萨受佛的托咐,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的重任,其地位相当于“代理佛”。《地藏本愿经》云:召地藏大士,令其永为幽冥教主,使世人有亲者,皆得极本荐亲,共登极乐世界,地藏受此重托,遂在佛前立下大誓愿:“为是罪苦六道从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地藏菩萨俗姓金,原为(今朝鲜中部)王族,唐时渡海来到中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
国,幽栖九华山中,孤坐石室,以白土和小米为食,后置地构宇,形成一大伽蓝(即化城寺)。后世相传金地藏是地藏菩萨示现,九华山遂以地藏菩萨道场著称。九华山中最古老的化城寺建于唐至德初年(756)。至唐末,陆续修建了、、、净倍寺、崇圣寺、慈仁寺等十三座寺庙,高僧继金地藏后,有胜瑜、、智英、、超永、卓庵等。晚唐时禅宗传入九华,道济禅师即门徒之一。宋代,九华山佛教得到发展,寺院已达五十余座。元代,由于统治者崇奉喇嘛教,九华山佛教无大发展,基本保持宋时状况,明清两代,九华山佛教进入隆盛时期。朝廷多次遣使颁赏,修庙建寺,大兴供养,使得全山香火兴旺,胜甲天下。至清末,全山寺庙达一百五十余座。自民国至今,历经战火,九华山寺院几度兴衰。直到现在,九华山共存寺庙七十座。
九华山每年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日,相传是九华山僧地藏圆寂、成道日。历年九华山僧众都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称“地藏法会”。节日期间,僧众要诵《》。守金地藏肉身塔。法会一般历时7天(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初六日),圆满之日设斋供众,广结善缘。法会期间,民间有“百子会”等信众集体朝山进香。[6]
.佛弟子[引用日期]
.佛弟子文库[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中国民族宗教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