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地核弹,核弹壳不会触碰撞切断已触发破吗?那国?

钻地核弹 -
美国在90年代初,即用 战斗轰炸机,三叉戟潜艇,火炮等发射工具,试验一种可以钻至地下10~15米爆炸的小型核弹。该弹能使地下25~35米的目标受到500~250的压力。另外,还有一种钻地核弹可以钻入地下67米。钻地核弹不仅可以用来突击地各类下目标(指挥所,核弹药仓库等),而且还可以用来炸毁飞机跑道。如利用十吨当量的小型核弹去炸飞机跑道,可形成一个直径30米,容积3000立方米的弹坑,并且会使周围产生大范围的 放射性污染,阻碍对方修复使用。使用这种钻地核弹,必须采用精确制导,定向,高速运动,钝感等高技术手段。其中精确制导技术可以保证小当量核弹精确命中目标;定向技术既可以集中核能钻地以打击地下目标,又可以避免目标附近的各种物体受到毁坏;高速运动技术能加大钻地力度,确保核弹深入地下爆炸;钝感技术能使核弹在钻地过程中耐高温高压,确保核弹钻入规定深度再爆炸。目前,美国不但继续研究战术钻地核弹,而且还研究具有战略意义的钻地核弹。
钻地核弹 -
1-11钻地核弹是美国在 冷战后研发的一款核武器,并且是在没有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首次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发出来的核弹药。该型核弹的研发工程开始于1993年7月。当时,美国的主要钻地核弹是冷战时代研发和制造出的B-53核弹,爆炸当量达到900万吨,可打击深埋在地下250米的目标,意在美苏发生核大战的情况下,打击前苏联的地下核指挥所。
钻地核弹 -
B61-11核弹重约545千克,长3.7米,弹体直径约0.34米,弹尾直径约0.57米,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在机载雷达的指引下打击目标,同时弹体加装了空气动力翼系统以提高命中精度。核弹药放在一个钢锥形、坚硬的贫化铀弹头里,在高空投掷的情况下,这种贫化铀弹头依托重力的作用,能够射穿地下工事上面复盖的坚固岩石和混凝土,进入地下,然后再引爆核弹药。在弹头当量方面,B61-11钻地核弹的原型B61-7普通核弹,原来具有四种当量可以选择,最高可达36万吨。但是B61-11钻地核弹并没有继承当量可调的特点,其当量限制在40万吨。B61-11钻地核弹在地下深处的爆炸使得许多爆炸能量转变为地下动能,这样,就能摧毁地下的建筑设施而不致对地面造成太大的破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爆炸所产生的极强的岩土冲击波和震动来摧毁地下深层硬目标。
钻地核弹 -
但该核弹存在一些缺陷,一是体积庞大,只能使用B-52战略远程轰炸机投掷,无法挂载在美国最新研制的隐形轰炸平台上;二是核弹攻击时造成的附带损伤过大,可能引起大量平民伤亡。由于存在这些缺陷,冷战后美国决定在B61-7普通核弹的基础上研发一种低当量的小型钻地核弹。经过大约5年的研制和改装,在经历了数十次核爆炸模拟试验和25次投掷试验之后,B61-11钻地核弹在1997年11月配属给位于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的第509轰炸机联队使用。虽然在前期试验中,美军使用了 B-2、B-52和B-1战略轰炸机以及F-16战斗机进行投掷,但最终认为B-2隐形轰炸机最适合携带B61-11钻地核弹,因此该型弹药成为B-2的战斗武器。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5位
最近更新时间: 04:17:27
贡献光荣榜两个有核国家交恶,一方怎样判断来自对方的导弹是否装载了核弹头?怎样判断是否需要在导弹落地前进行核反击?
感觉大家的回答。针对大家的回答,我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旦一方使用弹道导弹攻击对方,则会被对方认为是核攻击,对方会立即启动核反击,双方会一起完蛋,所以除非极端情况,双方都不会使用弹道导弹攻击对方。那么是否可以接着推导出以下结论:假如中美开战,美国会吃准了中国不敢使用洲际导弹,美国就可以使用常规兵力(航母战斗群等)对中国攻击。中国的常规兵力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要吃亏的,而弹道导弹又不能用,于是中国并没有有效手段攻击美国本土。美国是肆无忌惮的,中国短时间内可以使用的招数是不多的。于是中国的弹道导弹只能在生死存亡之际使用,对于常规战争是没有威慑力的?如果以上结论为真,那么常规兵力占劣势的乙方,怎样改变这样的情况?
一方怎样判断来自对方的导弹是否装载了核弹头?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依赖观察的“直接判据”,以及依赖推理的“间接判据”。所谓,依赖直接观察,也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军控核查术语中也称“国家技术工具NTM”),进行判断————它们的根本依据在于:核导弹系统与常规导弹系统的运作模式是不同的。比如说,核导弹系统的单位一般需要有就近配置的核弹头储存点。下面这些例子来自与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对苏联阵地的照相侦察。比如说特别的安全防御安排与土层覆盖。或者说半地下设施。还有可能需要用特殊的弹头运输车。码头上的就是弹头运输车,准备撤回苏联。并不只是苏联有中程弹道导弹的核弹头运输车。(既然有弹头运输车,也就可以追踪其特殊的后勤安排,并了解其弹头下放的演习模式,对“核/常”进行判断)还有日常部队的训练,特殊的战备/防护/通讯/安全/人员制度,都足以把核力量与常规力量区分开。况且,在导弹的开发过程中,如果是核武载具,必须要经过一系列比常规载具更严格的测试,还有一系列特殊安排(比如说为了防敌人干扰而放弃使用GPS制导,特殊的防震要求,特殊的温度要求,特殊的辐射加固要求等等等等)。所以从武器型号上,也是可以判定的(这还不包括对核弹头研发过程本身的跟踪/判断)。然后你需要的是DSP(国防支援项目)同步轨道红外预警卫星:DSP星座可以在弹道导弹点火发射后很短的几秒钟内,确定导弹的发射点。随着红外信号的积累,DSP以及其他的红外卫星还可以确定该导弹的型号(根据其“红外特征”)。随着助推段的结束,它们还可以判断出该导弹的落点。这就带我们进入到依赖推理的“间接判据”。敌国当然可以秘密地更换弹头,没有什么直接观测是100%可靠的————但是这能满足对方什么战略目的呢?这就需要推理了。如果敌人发射的是常规弹头,它们能造成什么损害呢?如果是核弹头呢?怎样判断是否需要在导弹落地前进行核反击?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基于预警信号,发射自己的核反击力量?一般来说,理由有下面几种:1,自己的核力量生存力不足,需要在导弹落地前抢先发射出去,保证反击效果。2,有一部分核力量将被摧毁,而它们能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所以要把它们发射出去————比如说如果ICBM不发射出去,就没办法摧毁对方的加固战略目标;所以虽然我们有高生存力的其他战略系统(如SSBN),仍然要发射ICBM。3,敌人有一些“稍纵即逝
perishable”目标,既然敌国已经突然发射弹道导弹,则战端已开,就要在敌国还没有完成稍纵即逝目标的疏散前,将其摧毁。可以明显看到,理由(1)是与最小核威慑的战略需求相符合的;而理由(2)、(3)是与核实战/核制胜相符的。最小核威慑打击有限的敌方大城市目标,不会“稍纵即逝
perishable”,而且ICBM炸毁城市与SLBM没有不同。那敌人弹道导弹飞过来时,你将如何判断?请考虑ABC三点。A:敌人来袭弹道导弹数量有多少?射向什么目标?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常规弹头,我们也可能要抢先发射ICBM。许多人认为常规弹头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常规弹头”并不仅仅是高爆炸药啊。如果几百枚这种加装了常规钻地弹头/末敏弹头/无人机的常规ICBM,向战略核反击力量飞来,是不是要抢先发射呢?DF-15的弹头也不是一堆高爆炸药啊,它也是能形成战略后果的:B:你的战略核力量脆弱性何在?敌人一枚弹头朝核心指挥设施飞来,是否预警发射launch-on-warning?敌人一枚弹头朝战略通讯节点飞来,是否预警发射launch-on-warning?敌人一枚弹头可能制造大范围EMP,导致反击通讯中断,是否预警发射launch-on-warning?敌人一枚弹头朝你的红外预警能力飞来(比如说瞄准关键的卫星地面站),是否预警发射launch-on-warning?C:你的核战略是什么?最小核威慑打击有限的敌方大城市目标,不会“稍纵即逝
perishable”,而且ICBM炸毁城市与SLBM没有不同。如果你的核力量能生存下来的话,延迟反击不会导致什么区别————那就不需要预警发射LOW。如果你向在核战争中获胜,自然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战略军力,可以选择LOW。--------------------------------------------没有确定的核反击——决策者不是机器,无法确定一定会做出核反击的命令——所以你在常规冲突中使用弹道导弹,只是提高升级的风险而已,并没有“美国吃准了”这种说法。“双方都不会使用弹道导弹攻击对方”也是很虚幻的说法。即使认定是核攻击,也不一定就会核反击:可以认输或是延迟反击————整个冷战美国和苏联都在不停地军力建设,希望自己能说服对方“我国不会认输”。你说的情况里没有“误判”————两国是正确判断了对方的意图,然后主动升级的。“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一定都是装核弹头的”————美国的CPGS与我国的WU-14都是在为你提供反例。请仔细看:为了防止敌人伪装自毁型号,为了防止导弹故障自毁,现代的实战部署洲际弹道导弹中并没有“自毁”这个功能。非核弹头/常规弹头也可能造成战略后果,这是各国导弹部队的发展方向。
一般先判断弹道导弹的射程,弹道导弹按射程分类如下:近程弹道导弹射程2000公里以下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公里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公里洲际弹道导弹射程8000公里以上首先说一下,所有弹道导弹都是可以装核弹头的,然后,重点来了!注意!中程远程洲际弹道导弹一定都是装核弹头的(东风21D是一个例外等下解释)。因为这要考虑一个成本的问题,近程弹道导弹成本便宜,可以批量建造,但是中程远程洲际这些大块头的导弹,再财大气粗的国家,要批量建造也不是个小数目,造一个大块头,你给它装一个常规弹头,然后你会发现从美国飞来的洲际导弹落到北京,最后只是炸掉了鸟巢,很不划算对不对?所以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标准就是对方来袭导弹的射程,比如美国夏威夷发现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导弹正在飞速接近,不用想!绝对有核弹头。接下来补充一个例外就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这个射程2100公里,算中程,但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是装核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主要是1996年那次耻辱性地被美帝用航母阻止了台海统一后,兔子就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干翻你的航母,经过这么多年,把东风21搞出了一个反舰版本,当然我们不会在梧桐的时候主动甩DF21D给美帝航母,DF21D的存在主要是起一个战略吓阻的功能,PLA的设想就是让美帝航母战斗群退到第二岛链,然后梧桐台湾的时候以最快速度解决,比如一天或两天,酱紫在第二岛链的航母是根本来不及支援的,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现在美帝航母要么在关岛要么在日本横须贺,反正已经不在冲绳基地常驻了,从这个层面来看,DF21D的横空出世无疑是成功的。所以五大流氓之间任何两个国家要是互扔导弹玩,肯定就是剑拔弩张核武器直接上,因为近程弹道导弹根本打不到对方国家主要城市,达不到战略目的。至于两个有核的大流氓打小流氓,这个没有可比性。比如兔子要是打印度,只要在西藏边境布置射程600公里的东风15以及卫士系列火箭炮,就能覆盖印度首都,而且我们东风15不下2000枚,相比之下印度要是打兔子首都,就不得不布置射程超过5000公里的烈火3才能打到北京,但是我们有反导系统,而且印度烈火3弹道导弹数量才几枚。这是无法对比的,因为印度根本没法确定东风15装的是什么弹头(看到祖国如此流氓,我也就放心了)最难对比的就是两个有核的小国,比如印巴,真打起来这互相扔的都是近程的,如果不考虑间谍情报的情况下,到目前为止技术层面还没办法判断来袭导弹是装了哪种弹头。——————————————————————————————————————————————————————————以下回答楼主的补充:
不是所有的弹道导弹都装了核弹头,近程弹道导弹大多数装常规弹头。全世界出场率最高的是飞毛腿,比如:两伊战争双方互相扔的大多数是飞毛腿(也有些其他近程弹道导弹),海湾战争伊拉克射向沙特被美国爱国者拦截的也是飞毛腿(这简直是爱国者导弹活生生的广告),利比亚前几年被空袭然后垂死挣扎射向班加西的也是飞毛腿。
我们的近程弹道导弹主要是射程300公里的东风11以及射程600公里的东风15,部署在台海,主要瞄准台湾,两款数量加起来超过2000枚(这是几年前的数据了,不知道现在增加到多少),这些全部是常规弹头,如果美国介入,是可以使用的,对于两大国来说,问题主要是怎么控制冲突行为的升级。比如说,你击落了我一架巡航的战机,我不能让人民群众以及世界各国看笑话,也击落你一架巡逻的飞机,这时候局势是可以管控的,双方紧急磋商决定大事化小,对外宣布这系误会,然后各自对国内媒体管控一下不要炒作,事情可以平息。最可怕的情况就是双方误判局势,你击落我一架飞机,我炸你一艘军舰,然后你礼尚往来灭了我航母,接下来我就轰了你基地,好吧,这时候这件事的性质跟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什么区别?这时候哪怕双方政府不愿意,也是要被舆论推着不得不往前继续,因为在这时候哪一方认怂,他在国内的执政根基就没了。
对于楼主的补充问题:“美国使用常规兵力包括航母战斗群对中国攻击。”要看是怎么样的攻击,如果只是攻击我们巡逻台湾的飞机战舰,那么在对等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攻击美国常规兵力,如果是轰炸我方海军基地,那等于是直接对主权领土的侵犯,战争行为升级。而对美国来说,如果中国只是攻击普通军舰,还算正常,如果中国攻击美国航母呢?现在航母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如果中国攻击美国航母,算不算冲突行为的升级?航母是常规兵力没错,但也是一个国家的脸面,我损失几艘军舰战机没关系,可是你打脸就不对了······中国的常规兵力确实不如美国,中国的常规兵力要跟美国常规兵力对抗,迟早会被消耗完的,这么打绝对不可取,而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一个自己挖坑坑自己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那么难道我们就无能为力了吗?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经济学家在一个研讨发布会商讨怎么救市,有个中国学生发问说你们的救市不符合你们之前提出的经济理论,然后经济学家格鲁德曼说了一句话:“你们中国学生真有意思,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快要崩溃了,你居然还有心思关心救市不符合哪个理论”,看出来了吧?凡事是可以变通的,我常规兵力打不过你还和你打,你当我傻么?你用常规兵力炸我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把我几十年的工业基础打没了,难道我没有能炸你本土的轰炸机就无能为力了吗?流氓是不讲道理的,找个最简单的理由,你航母是不是核动力?那么也算“核武器”了,那酱紫就符合我的XXX原则了,然后两国可以用核武器火并了······
一颗洲际导弹扔个普通弹头,钱多了烧的慌吗?
不需要,当有人用洲际弹道导弹往你本土扔的时候,直接核反击。如果敌人的导弹落地发现是常规弹头,大不了自毁导弹就行了
因为互不信任,所以不会做出有可能产生重大误解的行动!如果产生了,那就不会是假动作!
大流氓之间的总统/主席热线一部分左右就是来沟通这个的吧
真要到动用核武器的地步,当然是趁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直接轰过去,谁会等你核弹头打过来我再搞核反击啊?你打仗会让别人准备好了你再打?真是现代宋襄公!
同意一楼,技术上无法判断。但是,考虑到核捆绑策略,如果落地后真是核弹,就是直接开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节奏~全人类回到石器时代。同样,得益于核捆绑,拥核国家会万分谨慎,也就很难出现问题描述的情况。谢天谢地,阿门。
不判断,发射洲际导弹即开始核反击。
首先纠正你一点,弹道导弹不一定携带核弹头。以装备弹道导弹最多的中国为例,它大部分的弹道导弹携带的是常规弹头。近程中 程弹道导弹即可以携带常规弹头也可以携带核弹头。远程和洲际弹道通常携带核弹头,因为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造价昂贵所以不会搭载常规弹头去执行战术任务。巡航导弹也可以携带核弹头,所以弹道导弹并不是甄别核攻击的依据。只有洲际弹道导弹才意味着核攻击。 你的问题我先回答第二个。因为只有在需要立即进行核反击的情况下才需要去判断导弹装药。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立即进行核反击?当然是敌人的攻击有可能使我方丧失或者降低核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如果敌人攻击目标不是我方核反击力量,而是大中城市。即使我们有依据敌人使用了核弹并且会造成巨大伤亡我们也会等到核弹落地开花之后再进行核反击。 原因,第一我们有时间,敌人的攻击不会影响我们的核反击。不需要急这一时半刻。第二,保险起见避免误判,核攻击误判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第三,根据受打击目标,当量,伤亡预估进行核反击。 第三点我详细说一下。核战争不是脑子一热,按钮一按,所有导弹一口气出去的。所有的战争都是政治的延伸,是以利益诉求为前提的。幼儿园里小朋友打架一定是为了一块饼干,一个玩具。战争亦是如次,战争的目的是获得利益,不是消灭敌人。所以,所有的核反击原则都是有限报复!重要的词我再说一遍,有限报复!核战争的最高级别是全面核战争,即双方使用所有的核武器来消灭对方。然而所有人都会尽力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同归于尽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利益。核战争的规律是逐步升级。当一方使用核武器后另一方开始报复,你来我往逐步扩大攻击规模,直到有一方无法承受伤亡,或者所受伤亡超过继续核战争所能获得的利益。核反击需要根据对方攻击的目标数量,类型,当量,造成的伤亡制定计划。核报复的规模会略大,但形式是对等的。如,外海对外海,本土对本土,军对军,民对民,战术对战术,战略对战略。弹头数量和当量可能会有追加,但不会离谱。这样,即使发生核战争也会使战争对双方都处于可控的状态下。这就是为什么要等核弹落地再反击。 然后,如果对方核攻击的目标是我方核反击力量呢?首先说这种情况的判定。前面已经说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攻击敌核力量意味着愿意冒全面核战争的风险。如此大规模激进的攻击行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不可能毫无预兆。政治上两国一定有着不可调和的原则性矛盾且存续多年。军事上全面常规战争已经白热化且伤亡巨大。双方对核战争的风险都有预估。核打击部队已经进入最高戒备状态。每一枚核导弹都已经指向候选目标并处于待发状态。一旦发现敌人对我核力量的攻击行为,如对核导弹阵地,核武器工厂,远程预警雷达的攻击,当这种攻击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能有效损害我核反击能力时这些导弹就会根据预案程序被立即发射出去。此时敌人的武器究竟是核装药还是常规装药并不重要。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美国测试首发“精确制导核弹”:钻地后再爆炸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美国测试首发“精确制导核弹” :钻地后再爆炸(组图)
美军新型核武器示意图网页截图
美军B61-12核弹接受测试
  人民网1月13日电&美国去年在内华达州沙漠空投放了该国第一枚“精确制导核弹”。据悉,上述接受测试的新核弹代号为B61-12,今后三十年间还将有另外四款精确制导核弹接受测试。美方为此将投入1万亿美元。  据《纽约时报》披露,这种新型核弹体积较小,配有电脑和可控弹翼,能钻入敌方深埋的地下隧道或武器库内再爆炸。与此同时,小型核弹能根据目标情况降低或者提高爆炸当量,从而减少“破坏无关目标”。  美国能源部和五角大楼都认为,未来美军核武器应走“小型精确化”道路。这样,美国既可在保持强大威慑力的同时减少核武器库存,又能让美军在发生冲突时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摧毁敌方最重要目标。  美国新一代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具有小型化、隐形化和精确打击三个特征。比如,美军的新巡航导弹就可携带核弹头。俄罗斯方面表示,美国开发小型精确制导核武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高轶军)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刘盛钱 UN649)
&&&&&&</div
地球赏月已不能满足人类…[]
社区热帖推荐
皮卡丘:我过气了吗?……[]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nity 碰撞器 触发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