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就是代为购买代为清偿的意思表示吗

>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时事热点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时事热点
时间: 来源: 本文已影响人
篇一: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时事热评)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时事热评) 高考作文
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
1.文学翻译不能总靠市场讨生活 邓海建 这些年,有关文学翻译稿费过低的讨论,多次见诸报端。“过去翻译一本书的稿费都可以在北京买到一个四合院,但是现在买一个厕所的角落都不够。”类似说法,也广为传播。近日,翻译家许渊冲获得国家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在众多报道中,也有不少人提到当下文学翻译稿费过低的现状,引发公众共鸣。(8月31日《华西都市报》) 在中国,文学基本还在头疼于“向死而生”的议题,就算没有“千字20-80元”的标准佐证,文学翻译的日子,自然也好过不到哪儿去。8月初,在柏林举行的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家联盟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然而,在老翻译家名至实归的背后,却是国内文学翻译人才断层、数量寥落的现实身影。 翻译很火,譬如同声传译,而文学翻译却门庭冷落。冷落的原因,无非是文学翻译是件叫好不叫座的活儿。“叫好”的意思,是人人皆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历史而言,自19世纪启蒙思想家严复将《天演论》译成中文,诸多文学翻译领域的先行者,凭借个人禀赋与志趣持续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启民智、传西学,裨益社会,滋养性灵。对内而言,没有应时而生的译著,恐怕就没有一代又一代文学大师,譬如果戈里之于鲁迅、歌德之于郭沫若、屠格涅夫之于巴金,以及安徒生之于叶君健等。对外而言,没有传情达意的译著,中国文学就不可能骄傲地“走出去”。事实上,自2014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度就不断提高,不少评论家认为,莫言获奖,英文译者葛浩文和瑞典文译者陈安娜功不可没。 “不叫座”的意思,无非是说翻译工作的诗意,往往被匮乏的物质回报所消弭殆尽。结果就是三种乱象:一是为了混温饱而抢时间。当初,傅雷翻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用了近5年时间,每天翻译800字,推敲斟酌,方为精品。如今,畅销小说《纸牌屋》的译者何雨珈却直言,“现在,一本几十万字的外文小说,翻译周期通常在4―8个月,算下来平均每天要翻译近3000字。”二是低稿酬逼人“层层分包”。往往是出版社将文本外包给翻译公司,翻译公司网上“悬赏”转包给做兼职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又将部分文本外包给朋友或学弟学妹??如此下去,甚至你读到的译著有可能是翻译自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之手。三是商业化等不及精品化。曾有某出版社将26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按丛书翻译出版,这26部作品涉及十多种国家的语言,竟是由 “一人带队组团”翻译,事后证实,其翻译手段无非是“狂抄书”加“嫁接术”。 这些年,微信朋友圈常有一些原版“美文”,随后是近乎完全脱离原文内容与形式的译作,貌不合而神更离地表演着中文的“博大精深”。乔布斯的情书、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等无一幸免。文学翻译基本的“信雅达”,也沦为一种无边无际的玩笑。这就是被解构与市场化之后的文学翻译现状。可是,“中国故事”要讲好,文化互通要尽少损耗,文学翻译该怎么走呢?有一点是肯定的,连中国楼市都在宏调下走了十多年,文学翻译总不能丢给市场就不管不问。口惠实至,行政帮扶,中国的文学翻译才能平稳度过干涸期。
2.对市委书记捡垃圾当不妨“冷眼观之” 堂吉伟德 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微博用户@橙子loveyou称,昨日上午10点左右和小伙伴们爬山,在毓秀山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当时刘捷正在清捡路旁的垃圾。该网友直呼不敢相信,呼唤小伙伴们都到毓秀山求偶遇!市委书记当起了志愿者,你会点赞吗?(8月31日《新京报》) 市委书记当志愿者,若是在一个“人人平等”的环境中,这本不足为奇。然而若在官本位国家,这却是一件稀奇之事。因为真实的情况是,官员高高在上并“藏于深衙”,很难有地气的机会,以至于官员下班后像常人那样去逛逛路,也会在第二天成为“头条新闻”,并上升到“某某领导逛街考察民情”的高度。原本的人之常态,被冠以太多的身份角度与地位属性,为官者还是为民者之间,天然存在一条价值鸿沟。 割裂的认识之下,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不仅对官员的行为形成了限制,也左右了其他非官者的判断习惯。彼此都认为,为官者就应有为官者的架子,官员深居简出保持神秘感是天经地义,其他人对此也高度认可。正是这样的长期习惯形成,使得整个社会都缺乏一种平等的观念,平和的心态,作为正常人的基本表现,却因为固有的偏见而成为罕事。 在国外,国家元首下班后到超市购物,或者送孩子读书,或者在马路上当志愿者,并没有引起惊叹和尖叫。究其原因在于其国家文化中,最基本的就是权利平等的意识。不管你职位再高,权力再大,首先你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拥有你普通人的应有权利,因而你当志愿者也好,作义工也罢,都是一个人自由的选择。就像那个“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价值和权利标准,思想的“平等”才能避免“偶遇领导”引发舆论围观,以及褒之过度。 离开了平等和常态的前提,那么对于“偶遇领导”就会出现舆论的两极分化,要么是遇官则疑,要么就是褒之过度,却鲜有人“冷眼观之”,无论是真实践也好,还是假作秀也罢,把官员与他身边的人等同起来,不强调身份,也不附带级别,将其视为一个普通而具有正常权利的人,才能保持平淡而冲和的心态,也会让舆论不过于大惊小怪,让自己和为官者都感到不适应。确切的说,市委书记捡垃圾之所以稀奇而少见,并非官员群体单方面的错,社会普通一员都应进行自我反思。 有人说,“偶遇官员”成为常态,才不会有作秀的质疑。其实反过来,对官员的行为从常人的角度去理解,从权利自由的层次,既不过度赞扬,也不轻易贬损,以“人在做,天在看”的态度“冷眼观之”,才能构建一个理性而宽容的社会,也才能培植和引导正常的价值标准。如此,官场伦理和是非判断才不会被情绪化所左右。因而,当我们再次面对“市委书记当起了志愿者,你会点赞吗”这个问题时,真正的答案应当是,既不点赞也不质疑,而只是平常视之。因为此时的市委书记跟常人并无二异。 不唯官,不唯上,不唯权,不媚富,或许对“偶遇官员”才会少一些纠结而多一些平和。要给官员去魅,关键在于整个社会还得减少权力崇拜和迷恋。
3.儿童军训是一种“抢先教育” 汪昌莲 新疆库车县林基路汉语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到第一天,学校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军训。这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就参加军训,孩子们能适应吗?对今后孩子们成为学生会有多大的帮助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前往学校进行了采访。(8月31日新华网) 让这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就参加军训,与其说是一种”军训依赖”,不如说是一种“抢先教育”。殊不知,“抢先教育”除了加重孩子负担,别无益处;特别是,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结果必将造成对孩子身体和的双重伤害。可见,当地教育部门应紧急叫停儿童军训活动。问题是,叫停儿童军训容易,叫停“抢先教育”却难上加难。 “抢先教育”方式,虽然在社会上饱受诟病,但丝毫也不影响学校和家长“抢先”的心态和行动,甚至“抢先”成风,且这股风愈刮愈猛。必须承认,“抢先教育”,是一种非理性的家庭教育方式。特别是,被称为“最抢先妈妈”的武汉市民徐禾,让年仅5岁的儿子已受过17项培优,投入近12万元培优费,不惜钱财,甚至放弃工作,给孩子当全职陪读,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一种伤害。要知道,“抢先教育”方式,不仅削弱了正常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从表面上看,“抢先教育”,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但同时又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自我锻炼的机会。孩子在“抢先教育”的重压下学习和生活,不仅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受挫或就业不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至于让小学一年级新生参加军训,更是将小学教育“中学化”了,这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抢先教育”,已成为一些孩子身心不可承受之重。 “抢先教育”绝不等同于早期教育。任何早期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因此,教育部门应担负起义务教育的社会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的“减负”管理,坚决向儿童军训之类的“抢先教育”说“不”。要加强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当好子家长的参谋,引导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搞一刀切,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施教,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有趣、学得有进步。(汪昌莲)
4.“众筹办私塾”看点不在“行跪拜礼” 朱昌俊 几天前,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黄震在微信朋友圈发表声明称,将放弃硕士研究生导师职务,将以众筹的方式开办私塾书院。8月30日,黄震表示,停带硕士研究生后,将探索以众筹方式建立私塾,用于进行纯粹学术的探索。“其实是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黄震希望各方能对不同意见和做法多一些宽容和包容,允许试错探索。黄震在声明中还提到,如果今后仍有学生希望能师从于他,可考虑他即将开班的私塾书院,“行跪拜之礼,且与其父母签约,方得入门。”(8月31日《新京报》) 历来之于大学教授的辞职行为,总难免给人以突破现有高校行政化体制的印象。黄震请辞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职务,同样不例外。这个标签,也是一部分支持者的最大理由。但也不乏质疑者指出,仍留任高校职务的黄震,私自创办私塾,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行跪拜礼”的要求是否有重蹈封建教育弊端之嫌?种种支持与质疑或都有其理,但细究起来,黄震的这项个人抉择,真正值得关注之处,或在这些标签与细节之外。 一方面,正如黄震个人所坦陈的:确实感到这些年来学术环境和学风变化很大,有些学生求学态度有些浮躁。另外,每年都要带十几个学生,确实有些累,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不愿误人子弟。关于现有研究生教育的弊病,“一个研究生导师带三四十个研究生”的传闻,早已非新闻,其所反映的当下研究生教育的弊端与水分亦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意义上,黄震请辞导师职务,个中所蕴含的对现有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挣脱意味,确实不容否认。但另一方面,如果过于夸大“众筹创办私塾”对于大学体制的反叛立场,则未免是一种想当然,也不利于真正还原这种行为的真正价值。首先,黄震创办私塾的想法,早在20多年前自己上研究生时就已经萌发,以此而言,它更像是一次自我的圆梦。 其次,黄震采取的是以众筹的方式来办私塾,也即是说,它离不开当下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而这与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的身份显然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自身学术行为的一种延伸。众筹办私塾究竟能走多远,尚需观望,但互联网web2.0时代的来临,对于各个领域的颠覆与变革正在现实地发生,教育行业同样不可能例外。置于这种大背景下,黄震的行为被视为是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方式的一种探索,可能更为客观。 还应看到,以往提到现代形式的私塾教育,多见的都属于国学教育,且由于其中被扭曲案例的大量存在,而屡遭诟病。但黄震有着法学和经济学背景,与国学私塾显然大为不同。如果仍以过往的经历来审视他的众筹私塾,难免存在偏见。 至于“行跪拜之礼,且与其父母签约,方得入门”的规定,或也不必过于担心。严格说来,这里所谓的“私塾”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传承,其实更相当于“私人定制式”的个性化教育,有别于高校教育中的“大锅饭”;而“行跪拜礼”似乎值得商榷,但在我看来,也仍只是符号意义大于实际内涵,更多可能是一种营销的噱头,将之与封建教育类比,或存在夸大。 因此,黄震的行为首先应被视为是一种自我探索的圆梦或说创业,其次,更应看到这种探索是发轫于研究生教育屡遭诟病,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时代下的一种创新。它以“先行者”的姿态说明,借助互联网的影响,从国外的公开课,到众筹办私塾,教育的形式正在或将经历更大的变革与创新,传统的高校教育如何抓紧或迎战这样的机遇与挑战,已经是一道需要严肃应对的课题。 当然,黄震请辞研究生导师,但并未完全辞去高校的工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仍有待观察;而这种不授学历的私人定制式教育究竟能获得多少学子的响应和市场号召力,也需时间来给出答案。但在之前,面对这样的个人化选择,作为围观者确实既没必要夸大其对于体制的逆反一面和对教育创新的整体意义,但也无需对于个中可能存在的弊端而予以“棒杀”,毕竟,在沉寂化的高校体制下,这样的个体选择,其“探索”价值仍不应该被否定。
5.“偶遇官员”为何总被疑? 郭文婧 8月30日中午,网友和朋友爬山,碰到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在捡垃圾,于是发了微博,仅过6分钟,新余市委宣传部官微@新余发布便作了转发,结果这两篇二: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1月号第8辑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1月号第8辑 整理 fcs2002 1. 惩戒失信学生不能“轻教重罚” 2. 学生集体打脸100下,教育最该脸红 3. 个税综合税制要有时间表与路线图 4. 典型案例是引导法治文明一面镜子 5. 延迟退休不能总是“光说不练” 6. 莫把“花自己的钱”作为奢靡享乐借口 7. 公积金“放宽提取”只是“激活”第一步 8. “停输”“限素”的步子不妨大一些 9. 促进东亚和平发展需要“10+1”的合力 10. 百万支票谢恩人演绎点滴之善 11. 污水厂“集体歇菜”背后的政绩冲动 12. 年底前解决“奇葩证明”须上下合力 13. 最佳医院排行榜不能自娱自乐 14. 住房公积金应承载更多社会保障 15. 公务员“跳槽模式”开了第几季? 1. 惩戒失信学生不能“轻教重罚” 张 剑 近日,教育部官方微信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在拟修订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要求学校应当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记录学生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等,同时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11月19日《京华时报》) 熟悉高校学生处分条例的或许都知道,开除学籍是对一个学生的最高处分,一旦某学生受到了这样的处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校对该生在学业上的单方终结。从这点来看,修改后的学生管理规定对失信学生的惩戒是严肃且严厉的。但是,惩戒从来都不应是教育的目的,它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纠偏手段。对于高校来说,究竟该如何用好这一新措施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并达到提升他们能力的目的,或许还应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相应的配套措施上。 新规定明确表示,高校应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记录,同时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这也就是说,对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理,也只能是建立在高校必须开展对应的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否则,惩戒便失去了基础,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教育意义。但要看到的是,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这其实并非第一次提出,以笔者近几年的辅导员经历看,这项工作早就当作学生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到了整个学生工作中,可遗憾的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不专业性、课程设置的不系统性以及课程内容的随意性,使得这门课程在很多时候都沦为了一种形式,它也并没有从启迪学生心灵的角度给予他们更多的理性认知,以至于在高校多次出现“这边诚信教育轰轰烈烈,那边考试作弊却如火如荼”的畸形奇观。 更要警惕的是,新规虽然对学生的失信行为和诚信教育都作了方向性的要求,但在相应的细节落实上,却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说明,更没有对高校诚信教育不达标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惩戒。在这样的情形下,负责任的高校可能会按照正常的教育规律在诚信教育和惩戒措施上都下同样的“功夫”,但也不排除一些“怕麻烦”的高校仍旧会沿用以往的教育手法,可在惩戒措施上却“毫不手软”,使得教育出现“重惩戒,轻防范”的乱象。而这,不但违背了教育的固有目的,更会在无形中伤害更多的学生。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在中国的教育生态里,我们一直都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传统。而学生管理新规的出台,其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教师的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如果一所高校的老师连自身的诚信素质都不合格,都还要去抄袭论文、学术作假,那么,我们又怎能期望他可以教出更好的学生?而要避免这样的尴尬,高校又是不是该以更严肃的姿态对我们的教师也作出更严格的规定呢? 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各种途径让人的心灵变得更美好。我也相信,教育部修订学生管理规定的目的也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红线划定,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去提升他们的内心。而对于高校来讲,就更应该读懂这规定之中的善意,并辅之一系列的措施来避免学生去触碰这一红线,并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学生。事实上,这也正是诸多教育管理规定的题中之义。(张 剑) 2. 学生集体打脸100下,教育最该脸红 陈城 作者:陈广江 近日,山东临沂市经济开发区禹韩小学的一年级孩子,集体接到老师的指令,要求每个学生打自己的嘴巴100下,必须高高抬起,重重落下,还得带响声。家长说,老师当时不好。校长称,老师刚来,没有任何教课经验,孩子们又不听话,一时糊涂。19日,记者获悉,该老师被停职记过。(11月19日大众网) 青岛幼儿园老师“棍棒虐打幼童”事件尚在调查,又惊现临沂老师“令学生集体打脸100下”事件,接连两起体罚丑闻,令人愤怒,更令人深思。一边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一边是棍棒教育屡禁不止,羞辱、殴打孩子的丑闻几乎天天上演,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令学生集体打脸100下,而且要狠、重、响,这种变态的体罚方式让师德碎了一地、烂成稀泥。六七岁的孩子天生顽皮,上自习课说话聊天也是常事,而维护好课堂纪律本就是老师的责任。现在看,该老师非但没有尽责,反而把学生们当成了泄愤的对象,践踏了基本职业操守,也逾越了社会容忍底线。 耐人寻味的是事后学校的反应。18日,丑闻曝光后,校长称老师刚来,缺乏经验,因孩子破坏课堂秩序,一时糊涂才责令学生打脸,老师认识到错误后被调到其他学校了。潜台词是,学生有错在先,老师犯错在后,而老师犯错也是有原因的,现在也知错了,调离学校就算完了。看来,学校并没有当成多么严重的事,或者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事绝非“一时糊涂”这么简单,学校的态度注定无法平息社会怒火。在舆论压力下,19日,学校才拿出“零容忍”的态度:对涉事老师停职记过,三年内取消一切评先树优资格。学校前后态度的转变恰恰说明,学校所在意的,不是体罚教育本身,而是社会影响和舆论反应,所谓的师德师风建设仅仅停留在嘴上而已。 体罚教育为何屡禁不止?师德底线为何频遭践踏?从学校对体罚丑闻的态度可见一斑。平时不把体罚学生当回事,出了事首先想到遮丑,实在遮不住才拿当事老师开刀,顺便再喊几句“零容忍”、“绝不姑息”之类的口号,这是很多学校管理者的态度。不难设想,下一次丑闻的发生,只是时间、地点的问题。 啪啪啪,啪啪啪??学生集体打脸100下,不仅打在了家长们的心上,也打在了教育的脸上。谁该脸红,不言自明。(陈广江) 3. 个税综合税制要有时间表与路线图 叶祝颐 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了解到,财经委员会建议有关部门在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统筹考虑代表所提意见,适时提出修法建议。财政部认为,关于提高起征点,在下一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将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进行统筹研究和考虑。(11月19日《法制日报》) 虽说前几年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调整到了3500元,但是,与工薪阶层较重的家庭负担与不断上涨的物价相比,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显得偏低。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说出广大工薪阶层的心声,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财政部回应,在下一步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中,将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进行统筹研究和考虑。这意味着个税改革不仅要提高起征点,还将实行综合税制改革,实现两条腿走路。 一刀切的单一税制对家庭负担沉重的纳税人不公平。个税改革除了从税基、税率方面进行改革以外,确实应该从公平的视角做出制度安排。由分类税制转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将纳税人家庭负担,如赡养人口、按揭贷款等情况计入抵扣因素。财政部提出的个税改革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税收公平,值得期待。 早在2006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陈开枝就提交了一份有名的“7号提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应以家庭为主的建议》。几次调整个税起征点,都有人提出类似建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这一点,但是按家庭征收个税依然只闻楼梯响,没有见到“真神”。“下一步”到底是什么时间,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是不是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依然充满变数。在我看来,民众对个税改革期待已久。个税税制改革既要有方向,也要列出时间表,划定路线图。 众所周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就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的二次分配。但是现行个税征收办法还存在这样的弊端:收入相同的纳税个人,纳税金额一样。但由于家庭情况不同,赡养人数不同,家庭整体收入差异很大。举个例子说,一个人一个月挣6000元,生活还不错,但是如果要养老婆孩子,那就很艰难。不考虑家庭情况,一刀切计征个税,确实有失公平。以家庭为单位申报个税也符合国际惯例。为了保证税收负担公平,不少国家在个人所得税申报的问题上实行的是夫妻联合申报或家庭申报。比如,在美国,常规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随纳税人申报状态、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纳税人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和个人情况,计算免征额。在德国,征税的类别以纳税人的家庭状况加以区分,如已婚家庭子女未满18岁、子女在上学的、由于不可抗拒的特殊情况(如生病)造成高额开支等情形,可以少交税。法国则将家庭人数作为纳税的参数,每个成年人家庭参数为1,每个孩子家庭参数为0.5,这样,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家庭,参数就是2.5,家庭人数及经济状况不同,其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也不同。中国人普遍有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家庭收入水平将直接决定家庭成员生活水准。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体现了公平理念。 当然,实行个人所得税综合税制改革,按家庭收入征收个税付诸实施,还有许多事要做。比如,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民众诚信道德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税务部门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再比如,个人隐性收入与家庭成员收入,赡养、抚养人口,家庭成员就业、教育等具体情况不够透明。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打破的语境下,家庭成员的界定还不能单纯以户口本来判断。再比如,税务部门面对无数家庭征税,不便由单位代扣代缴个税,给税务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实行综合税制改革,按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但是,二套住房认定已经推行多年,不动产登记制度已经建立,社会征信系统逐步完善,相关部门启动全国税务系统个人信息联网工作,以家庭收入征收个税的时机基本成熟。相关部门应尽快启动并实施个税征收改革。即便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难度较大,目前不宜全面铺开,相关部门也可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为全面推行个人所得税综合税制改革积累经验。(叶祝颐) 4. 典型案例是引导法治文明一面镜子 张培国 最高人民法院11月19日召开家庭婚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北京、山东、河南分别通报10起典型案例,主要围绕婚姻纠纷、赡养纠纷和抚养纠纷三个方面的案例,体现法院系统通过公正裁判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切实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与稳定。(11月19日中国文明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离不开家庭和谐。我们每个人都祁盼自己的人生能够色彩斑斓,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然而,任何家庭的锅碗瓢盆协作曲、鸡毛蒜皮的小插曲,都会有跑腔走调的时候,生活的磕磕碰碰是绝对的,因此闹出离婚等家庭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面对婚姻家庭中的矛盾该如何做?有人说,依靠法律。不错,法律是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保证,有了它才有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有人说,要依靠道德。道德是婚姻家庭关系和谐的基础,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培育良好家风更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内容。 但割裂法律与道德来处理婚姻家庭案件,效果如何呢?数据显示, 2013年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法院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近400万件,且逐渐呈现出案件增幅快、适用法律难、审理难度大的特点。这其中,一些问题由于《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的不具体,不明确,导致实践操作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也不一致,造成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同样也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笔者以为,在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中,道德和法律缺一不可,只有在约之以法的同时束之以德,才会使千千万万个婚姻家庭更加和谐美好,社会更加文明进步。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保证,法律不是万能的。如果把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纳入法律规范,就会降低道德的权威性,法律执行起来也失去了基础;得不到法律支持的道德,其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应该说,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家庭婚姻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气会,通过将北京、山东、河南审办的10起典型案例公之于众,引导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引导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统一裁判尺度、保障民生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公正审判,可以在全社会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切实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与稳定,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一面镜子,引导社会文明进步历程。 希望各级人民法院吸引借鉴山东高法设立专业化家事审判合议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做法和河南高法创新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判方式,引入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并行机制的典型做法,努力实现家事纠纷案件的“案结事了人和”,以维护家庭、婚姻、亲情关系的稳定与和好,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张培国) 5. 延迟退休不能总是“光说不练” 张西流 近日,一些媒体对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和部分省份养老金发放问题非常关注,网民也有一些反映。为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对此表示,正在抓紧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1月20日中国新闻网) 实施养老体制改革,总是充满悬念;落实延迟退休新政,总是在吊公众的胃口。早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但两年时间过去了,延退政策仍然停留在专家建议和有关官员的口头重申,既无时间表,又无路线图。这次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正在抓紧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人们不禁要问,“适时”是何时? 中国目前施行的“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的退休,是1953年制定的。这个政策是依据当时人均寿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的。此外,由于我国执行了提前退休、买断工龄等多样性的退休政策,导致平均退休年龄偏低,比国外的平均数字年轻近10岁。目前,中国人均寿命 73.5 岁,工作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现行退休制度对体力劳动者更显适合,对科研工作者、医生、教师、企业高管等知识型人群,在年龄上“一刀切”,或采取男女有别,均显得不尽合理。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适当推迟退休年龄,提高个人缴纳养老金年限,既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因此,结合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现状及劳动用工实际,采用持续渐进方式,逐渐把退休年龄推迟3到5岁,并实现男女退休年龄“步调一致”,显得尤为迫切。 换言之,落实延迟退休新政,宜早不宜迟。不可否认,实行延退政策,将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阻力。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难不是延迟退休新政滞步不前的理由。不管解决这个问题有多么困难,我们都要知难而进,闯出一条路来。因此,有关部门该拿出一个落实延迟退休新政的“时间表”了,尽早出台方案,采取“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方式延长退休年龄,稳步实施选择性的灵活退休政策,不能总是“光说不练”。(张西流) 6. 莫把“花自己的钱”作为奢靡享乐借口 孙亚欣 今日上午,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在中纪委网站接受在线访谈,并就近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回答网友提问。张军表示,条例中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行为,是指用自己的钱进行高标准或者挥霍性的消费,对这样处理私生活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予过问。(日法制晚报) 近段时日,一则来自中纪委关于党员花自己钱搞奢靡享乐也可能受到处分的信息,令众多网友眼前一亮,看到了党中央进一步从严治党整顿作风,依规依矩规范党员行为,旗帜鲜明地对于党员生活奢靡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要一管到底的态度和决心,人们无不拍手叫好点赞。 改革开放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使成千上万的党员得到了实惠,他们靠自己辛勤的双手诚实的劳动白手起家,生活质量逐年改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成为有车、有房、有存款族的一员。正是因为如此,有的党员干部就会说:“公款消费不行,我靠自己流汗挣来的钱去高消费难道就不行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领导干部是公众人物,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份特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为群众做出表率。所以即使用自己的钱为借口讲排场、比阔气,胡吃海喝,出入高档场所,包二奶养小三,现身赌场,挥金如土,也是要被问责的。因为,它是与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和《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格格不入,更何况这么挥霍劳动成果,让人怀疑是否有贪腐之嫌。“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务必要规范言行,决不能信马由缰。有钱就放任,损害的是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污染社会风气,发展结果是,失民心,遭民怨,激民愤,损害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导致干群对立,动摇执政党的基础。 其次,领导干部的奢靡,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很难让群众心服口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因于种种原因,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国家级的贫困县,在农村还有七千万贫困人口,党中央提出在2020年使这些人全部脱贫,时间短任务重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不但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需要有强大的物质支持,节省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齐心协力才能精准扶贫。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那些仍在过分奢侈党员干部不但应该管,而且对他们的行为给予处分是合民心、顺民意的。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工作干不好,许多时候,往往是因为只顾自己享乐,没有把群众的事情放到心坎上,造成群众怨天怨地、怨组织、怨政府。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常在河边走的党员干部,很容易被污泥浊水所浸染,所有共产党人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淡化名利,做到不擦油不卡油,不进出不健康的娱乐休闲等活动场所、不买篇三: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光明观察”2015年11月上最新最热时事集锦(九) 2016年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 “光明观察”2015年11月号第3辑
【 目录 】 ? 1. 舒缓“难言之痛”,彰显政策关怀 ? 2. 别让“微商老师”给家长添堵了 ? 3. 回笼外流的购买力,尊重市场才是王道 ? 4. 残疾人的法定权利,不能总被选择性实现 ? 5. 习近平访越访新引领周边合作新时代 ? 6. 国人购买力外流,说好的“中国制造”呢 ? 7. 家长陪跑皆因体育应试作崇 ? 8. “现怀二孩应该不违规”仍是含糊其词 ? 9. “奇葩校规”看点在相互喂饭之外 ? 10. 研不如本的结构问题需尊重市场规律 ? 11. 社保要避免“高福利陷阱”是个伪命题 ? 12. 低保政策惠施穷人究竟有多难? ? 13. 8块钱一杯水,市场拒绝断章取义 ? 14. 深圳最大购房成交事件的真真假假 ? 15. 国考报名费需要一本“明白账” 【正文】 1. 舒缓“难言之痛”,彰显政策关怀 斯涵涵 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正在省法制办官网上征求公众意见,截至今年12月3日。“送审稿”中提出,如果有医疗机构的证明,女职工可以带薪休1天“痛经假”,引起不少有“难言之痛”的女性广泛关注。(11月5日《新快报》) 数年前,“痛经假”甫一提出,便引发众议,几经浮沉,现在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送审稿)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标志着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更进一步。 “痛经假”之所以久议难决,主要面临几个问题:如何界定“痛经假”?会不会成为滥请假的借口?会不会提高企业成本,导致难以落实,会不会变相抬高女职工就业门槛导致就业难?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流于表面,缺乏“切身”体会。 事实上,国内外医学专家们都认为痛经的特殊保护具备医学根据。对比国内外的立法,也已经是国际上通行的立法规定,换言之,严重痛经是一种疾病,以往女职工只得强行忍受,自己难受不说,还直接影响工作情绪和同事关系,即便勉强上班办事效率也极其低下,有人说痛经者不好意思向单位请假,导致权益虚置,其实不然,果真是疼痛难忍,哪里还顾得上所谓的面子? 送审稿提出经医疗机构证明患有痛经或者经量过多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其经期给予至少一天的带薪休息。这就给“痛经假”划定了明确的条条框框,有效地防范随意请假、乱找借口的可能。 至于增加企业成本之说,也要辩证看待,在女职工少的单位,“痛经假”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女职工集中的单位,则可针对女职工的生理特征未雨绸缪:收到医疗机构证明之后建立档案,可以尽量把女职工的特殊期调整到与双休、公休一致,或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用人单位视具体情况安排工间休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职工痛经需要休息的人数毕竟是少数,在我国企事业单位普遍采取“基本+绩效”的工资考核方式下,出于经济考量或其他因素,不是特别需要,女职工不会随意拿“痛经假”当挡箭牌的。由此观之,“痛经假”不会对企业成本、企业工作构成根本威胁。退一步说,“痛经假”给企业带来些许“损失”,但企业贯彻法规的执行态度以及释放出的人文关怀,都将激发女职工的工作潜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其社会效应不可低估。 该送审稿亮点很多,生育产假假期从90天延长至98天;未满4个月流产可以享受30天产假;将“卫生福利”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新规就职业女性的生育权益进行了细化和规范,“痛经假”是其中极具代表意义的积极样本。 法律既有强制作用、规范作用,也有指引作用。对女职工实行劳动保护,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法律制度。我国根据宪法保护妇女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均发布过一些行政文件,指导各地加强女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曾几何时,大到三个月产假、生育保险,小至一年一度的妇检及“卫生费”,从最先提出时的担忧、质疑和非议,到目前已成为包括私企在内的不少单位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历史,实则就是法规逐步完善的阶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从这个角度上说, “痛经假”这只可供解剖的麻雀,会对保障女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规范女职工的特殊保护起到不可忽视的带动作用。(斯涵涵) 2. 别让“微商老师”给家长添堵了 司马童 近日有家长爆料称,广州天河区体育西幼儿园一名老师通过微信向学生家长推销面膜、让学生上“兴趣班”,看到家长“不买账”,该老师竟然变相处罚学生,不仅用冰水冻耳朵,还将孩子分入“番薯组”。鉴于孩子情绪受影响,他已提出为孩子调班。(11月5日《南方都市报》) “微商”卖东西,“老师”教孩子,倘若合二为一成了“微商老师”,家长们岂能不纠结:这老师到底是在做生意还是教孩子?又或者,不买你东西,孩子会不会受委屈?虽然不出众人所料,涉事幼儿园很快作出回应,否认存在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且称向家长推销面膜和“兴趣班”的老师,乃是“替朋友宣传”,但这看似挺“圆”的说法,又有几人笃信? “微商”层出不穷,一些老师、尤其是幼儿园老师的纷纷参与其中、“试水”营销,显然不只广州独有。同日,《华商报》也有消息披露,陕西汉中一论坛有网友发出帖子,称孩子在汉台区秦峰幼儿园上学,班级老师通过网上圈卖童装,并称买了她东西的家长可以获赠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照。此事的结果也蛮有意思,老师闻讯赶紧将微信中所发的销售信息删除,并马上换了头像,而幼儿园则称,“经过调查,暂未发现老师有上述行为。” 有道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因此,现实中那些明里暗里的“微商老师”,如果其在经营逐利中,有意无意地将孩子家长视作了“开发资源”,并且不无暗示地迫使那些“消费者”来乖乖就范,我想“常在河边走”,恐怕是“很难不湿鞋”的。所以,爆料涉事的幼儿园,也是或许“忽悠”得了外界一时,终究难以消除一切的“负面”痕迹。而且,“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谁知道今天的巧言令色、使劲掩饰,不会“捂出”以后更为不堪的局面呢? 的确,对于老师做“微商”,公众的看法并不十分一致。许多网友认为,老师就该好好上课,不应长袖善舞地“亦教亦商”;也有声音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微商”,凭啥老师就不能去尝试一番?对此,笔者的观点是,就算老师无妨尝试和体验“微商”的角色,但却必须有所“隐身”,也即切割其“以老师面对家长”的营销圈子。否则的话,家长们自然要怀疑,面对惠顾和没惠顾生意者,对应到不同的孩子,老师还会毫不在意地一视同仁么?而这种担忧中的“区别”与“不同”,自然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微商老师”对家长以孩子在幼儿园内的生活照诱之也好,将“不识趣”家长的孩子扫进“番薯组”羞之也罢,说到底,都可能是为了蝇头小利,在用“无形的手段”软硬兼施。因而,人们当然可以提出质疑:你把心思都用在这些方面,还有多少意愿与精力去认真教育孩子呢?有鉴于此,确实应当大声疾呼―下:别让“微商老师”给家长添堵了!(司马童)
3. 回笼外流的购买力,尊重市场才是王道 朱昌俊 出境游热了,出境消费也成了热门话题。数据显示,我国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09亿人次,海外支出同比增长28%达到1648亿美元;预计2015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消费支出将高达1940亿美元,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1月5日《经济参考报》)关于购买力外流的话题,其实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兴起。近年来每逢公共假期,国外一些城市购物场所扎堆出现的中国消费者画面,便是对这一趋势的微观呈现。当然,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消费环境早已突破了单一国家的界限,对中国消费者的跨国消费无需过于惊诧。但从国人国外消费的结构和规模来看,它所反馈出的从消费到生产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再说,回笼流失的购买力,也是提振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购买力外流的原因,其实并不缺乏共识。首要原因还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最典型的如近年来日益流行的海外婴儿奶粉采购。它突出的反映了产品质量对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几乎决定性影响。更要看到,某个领域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还可引发消费者对整个消费市场的信心衰减。再比如国人近年来对海外奢侈品的青睐,这也反映出我国成熟的高端消费品市场,远未能满足一部分富人阶级的消费需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人海外采购的商品中已仅仅非一般意义上的高端货,一些普通的日用品也同样受到出国消费者的追捧,如马桶盖、电饭煲。足见产品质量的升级与消费需求升级之间的断裂已经越来越大。 另一个促进海外消费的原因在于价差。即相同的产品,在国外购买可能更实惠。有专家称,在税率、运营成本、渠道利润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国内外产品价差大。如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五类产品的20个品牌高端消费品,中国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过去我们经历了一个片面注重重工业发展的时代,有其时代的原因。但在今天,这一趋势仍有所延续,它反映在轻消费品的发展升级被严重忽视,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要未受到重视,以往尚存的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难以掩盖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毕竟,这些年一个不可忽视的中产消费群体的兴起,那种靠价格优势的低端产品已经很难获得稳定的消费人群。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差异化,小到对于一个企业,大到对于一个国家的市场来说,都是如此。必须意识到,今天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的比拼,已经不局限在国内范围,而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贸易税率的设置,物流体系的建设等,都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否则,消费者会用“脚”作出选择。 还要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跨国消费,也与市场消费环境有关。最具代表性的是,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水平尚有待提升,如青岛大虾这类事件的频出,很显然将影响消费者对于消费环境的信心。 随着全球化时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到国际市场消费,这其实是进步带来的“副产品”,而购买力的大规模外流和其所对应的问题,又恰恰反映出我们进步的局限性。消费和生产的问题,在全球化市场中被进一步放大。归根结底,靠封闭的市场来“堵住”消费者已经不可能,在市场中流失的购买力,只能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赢回――更加尊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尊重开放市场的竞争规则,产品质量、工艺的升级,税率的调整、物流成本的控制,消费环境的优化等,都要从市场的逻辑出发。(朱昌俊) 4. 残疾人的法定权利,不能总被选择性实现 然玉 10月22日,王氏兄弟等残疾人在成都车站购买前往德阳的火车票时,要求半价购票未果。同月28日,当事残疾人向成都铁路运输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书,状告成都铁路局。11月3日,法院出具了“受理案件通知书”,决定立案审理。成都铁路局表示,将等待法院判决结果。(11月5日《华西都市报》) 如同许多标志性官司一样,本案中原告方的诉求,还是集中在“权利确认”层面。其所提出的经济赔偿要求,更多应被看作是实现权利的手段,而非提起诉讼的 “最终目的”。近年来,此类案例一再发生。这一方面表明,公民对于“依法维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更高效的行动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某些法定权利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尚有不少堂而皇之的侵权事实亟待梳理。 就本案而言,原告王氏兄弟的主张固然有理有据,然而另一种声音似乎也不无道理。有人就说了,“所有现行的票价优惠政策,都是由铁路总公司发布。目前,成年残疾人中只有残疾军人和残疾警察可以享受一定的购票优惠,各地方铁路局只能照章执行,不可能擅自更改。”这套逻辑俨然可以自圆其说?可是,需要重申的常识是,行业规定也要符合法律的表述――而残疾人购票应享受相应的优惠,这是《残疾人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所明文确定的! 那么,在厘清了这种种背景事实之后,我们又该怎样看待如今的局面?铁路局当然只是照章办事而已,但是其行为在客观山又确实是有待商榷的??评价这种尴尬现状,或许只能归咎于一点:法的效力位阶、价值位阶,在一些领域发生了紊乱。某些位阶较低的规范性文件,竟公然存在着与上位法的矛盾之处。再加之,在过去的法务实践中,我们对于众多的文件规范、部门规程,也未曾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这一由来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在今天日益暴露出来。 这一场官司所牵扯的,绝不只是具体的利益分配与权利界定。它所检验的,实则是我们关于法理逻辑的洞见,以及人文关怀在特定人群身上的兑现。诚如各方所呼吁的,法定的权利,只能是切实可触的权利,而不能仅仅是纸面的权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谋求那些本就属于自己的权利,无疑是值得尊重的努力。尤其是,在强势部门往往习惯选择性认同法律、套用法律的大背景下,就更需要公民个体站出来,捍卫法律的真正本义和内在精神了。 残疾人为了购票优惠,选择将铁路局告上法庭。本案的后续走向,注定引人关注。而超越这一具体个案的范畴,我们更期待着,能有更多“不合法的部门条款”会被清理;期待着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能够从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共同推动建设一套更健全的法律秩序。(然玉)
5. 习近平访越访新引领周边合作新时代 许 外交部人陆慷29日宣布: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张晋创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5日至6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应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陈庆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6日至7日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11月6日新华社) 对于与周边国家的相处,早在2013年10月,习近平就强调,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要常见面,多走动。人与人之间,相互“常见面”“多走动”,有助于培育友谊、化解分歧。国与国之间,高层“常见面”“多走动”,对于筑牢双边关系政治基础、管控彼此分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今年正值中越建交65周年和中新建交25周年,习近平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访越访新,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也见证了中国周边外交理念的新实践、新诠释与新光彩。 习近平此次访越访新,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方面,将带来新的跨越与发展。众所周知,越南与新加坡作为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其与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越南与新加坡处理好周边关系,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推行,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从经济联系上来看,作为东盟重要成员的越南与新加坡,是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经贸与投资总量绝对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具体来说,中越两国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虽然两个国家之间也曾经有过一些误会,但这些都无伤大雅,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将成为习近平此次访问的重要核心。而习近平访
相关热词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为购买房屋协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