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移动医疗主要是做些什么工作呀,这个行业做的好的有哪些企业?毗邻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通说过吗?

移动医疗是先做功能还是先做服务?_百度知道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医疗VC如何看待移动医疗?
摘要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目光集中到了同样监管严格的医疗这个行业,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移动医疗开始红火,无论是创业人数还是投资案例个数相对2014年前都激增。但在红火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雷同及收入模式的不清晰。
  刘云,光合资本合伙人,医学硕士,北大管理学博士生。原GE高管,医疗行业十余年从业经历。曾担任华夏、博时、荣华等近十家基金公司医疗项目顾问。现今任多家初创医疗企业联合创始人及内参,研究及从事的方向为移动医疗、精准医疗及创新医疗器械领域。
  姜燕烨,弘晖资本执行董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地班,拥有超过7年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经验,投资10余个项目,涉及医疗器械、移动医疗、医药等。曾任麦肯锡咨询公司分析师,专注于医疗及医疗器械行业。
  1. 对于移动医疗行业的看法
  刘云:
  我本身是学医出身,多少有些医疗资源,以前身边的亲朋好友经常会找我帮忙联系看病挂号咨询什么的,那时候就会到处打电话给相关领域的同学或朋友或老师帮助,自从有了移动医疗这些应用后,找我挂号的我直接上“微医”APP给他们挂号,疾病咨询的我直接帮他们在“春雨医生”APP上咨询,自己查一些专业文献也经常会用手机上“丁香园”的APP看。作为行内人,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医疗。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的移动医疗行业虽然起步晚但泡沫却不低,目前2、3千种APP同质化严重,泡沫太多太快也意味着这个行业必将经历大规模洗牌方能健康发展。
  姜燕烨:
  我们的生活已被各种“移动工具”所改变,衣(”淘宝”、”京东“及各种电商)食(”饿了吗“、“点评”等平台)住(“携程”、“”等酒店订票平台)行(“滴滴”、“快递”、”Uber”)。而医疗是目前被“移动”渗透最低的一个领域之一,在过去10年中大家看病的流程、模式变化很小。随着监管严格的金融体系被”支付宝“、”余额宝“等撼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目光集中到了同样监管严格的医疗这个行业。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移动医疗开始红火,无论是创业人数还是投资案例个数相对2014年前都激增。但在红火的背后是商业模式的雷同及收入模式的不清晰。 
  2. 目前哪些移动医疗的项目是你们会选择的投资标的
  刘云:
  光合资本的医疗基金有两个创始合伙人,一个是我,来自医疗行业,另一个目前是互联网行业的红人。按照这样说法我们这个VC一半的基因是来自互联网,但是也许正是这个基因反而让我们对于移动医疗项目的审视角度和观点和同道有些不一样,可以说我们极度苛刻。这个阶段我个人认为移动医疗行业很能再有大应用的初创项目出现,去年我记得行业内都在提及的“重度垂直”应用目前已经过时,目前应该是“垂直特色”,也就是做垂直领域内一两个小而有特色的应用,因为这些项目存在被并购的可能性。以光合医创基金备投项目为例,我们目前有两个移动医疗项目进入最后的评估阶段,一个是儿科领域,另一个是肿瘤领域,这两家公司的共性是都做医疗企业E-Marketing,都有一些在垂直内比较有特色的小的移动应用,而且都已经盈利。在他们各自的垂直领域中,某些专题他们做的一定比丁香园更专业;在某些应用合作的医生级别上,一定高出春雨医生一大截。虽然这样的企业未来不太可能上市也不会有很高的估值,不过至少可以生存下去,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去探索一些有意思的应用功能,这样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VC的心态都会比较好,不好高骛远,却可能是未来好的并购标的。
  姜燕烨:
  弘晖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医疗行业投资的基金。自去年夏天创立以来,目前已投资了若干个移动医疗公司,包括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趣医网等项目,且进展都非常顺利。我们的选择标准不但需要有强大的团队,还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及在细分领域的领先优势。移动医疗是一个看起来不难但其实非常难做的一个行业,大部分医疗资源都在院内,如何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的属性与院内资源对接,真正做到所谓”医疗“,而不是“咨询”十分不易。 
  3. 有人说移动医疗的风口已过,你怎么认为
  刘云:
  这个说法我的理解应该指的是指移动医疗投资,而不是移动医疗创业,目前还是有很多创业项目不断涌现,这个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从投资角度来说,我看到的情况确实投资人目前不像以前那么大方了。但这不是说风口已经过了,而是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本的投资风格也有不同,去年早期项目会比较多,现在和以后更多的是B、C轮。如果把风口定义成早期项目的投资,那确实风力已经大大减弱了。医疗行业是最难被互联网改变的几个行业之一,我们都希望这个风能大一点持续时间长一点。
  姜燕烨:
  不能完全说风口已过,但的确对新进入移动医疗的创业者来说,可能创业的最佳时间已过。原因是去年涌现了大量的新公司,其中有不少完成了融资。这些公司涉及到了移动医疗的各个细分行业,除非有新的模式或非常独特的资源,后进入者进行创业或融资挑战会相当之大。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移动医疗公司都处于烧钱的阶段,需要靠资本不断向前推动,因此新创立公司的融资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4. 如何看待移动医疗行业普遍存在的2VC现象
  刘云:
  这是这个行业的特性决定的,我6月份在世界O2O博览会上分享过关于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分类,在美国可行的商业保险、医生方、患者方、医院方买单的盈利模式在现阶段的中国都不可行,唯一可行的只有医疗企业的E-Marketing方向,但这也是个分散的尚不成规模的盈利模式。这个阶段或者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移动医疗还真的只能2VC了。这本身也没有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新兴行业的应用初期都依靠资本,后来才有伟大的公司和成熟的行业。移动移动也属于医疗,有着救死扶伤的社会特性,资本更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医疗创投,投对了是收益,投错了是公益。
  姜燕烨:
  这可能并不仅仅是移动医疗的现状。就像刚才说的,目前的移动医疗公司大部分公司没有明确的收入模式,因此融资能力非常重要,资金的挑战始终存在。融完天使轮的想着A轮怎么融,融完A轮的想着B轮怎么融,融完B轮的想着C轮怎么融。对移动医疗的创业者来说不断的资金注入非常关键。这也决定了创始人无论在商业模式上、数据上需要迎合投资者。但对于我们来说,一个优秀的创始人需要有魄力、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味迎合VC的创始人并不一定会走的长远。 
  5. 对于移动医疗创业者的建议和寄语
  刘云:
  理性层面,移动医疗已经褪色,选择比理想更重要。对于光合医疗来说,移动移动已经不再是我们投资的重点领域了,我上面讲了我的观点,目前很难有新的大应用出现,不要再幻想做重度,一定要做“垂直特色”,哪怕只是一个很小领域的一个很小的应用,但是只要有特色就有被并购的希望。感性层面,在我作为投资人之前,我也短期参与过移动医疗的创业,有过被无数投资人拒绝的经历,而且在这之前我是500强企业的高管,这种感受在那种情况下更是被放大很多倍,所以作为创业者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还没找到盈利模式的行业里。我想引用《肖申克救赎》中的一句话与创业者共勉:“希望是件美丽的东西,也许是最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
  姜燕烨:
  我们见过太多的创业者,满怀热情的进入这个行业,希望改变国内医疗生态现状,不少是有情怀的,我由衷地敬佩这些创业者。然而现实往往是比较残酷的,大家都知道90%的创业最后是以失败告终的。因此,建议这个领域的创业者们认认真真、好好思考一下,公司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自己壁垒在哪里,到底能解决什么痛点,在整个生态链中是否是共赢的关系(尤其是涉及到医生的项目,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参与到项目中),收入模式会是怎样的,现金流未来的规划。如果能想透这些点,那欢迎您加入移动医疗的创业大家庭。
  备注:
  光合医疗是光合资本的医疗健康专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团队的主要创始人分别来自医疗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这也决定了从成立之时起,光合医疗就带着浓浓“融合、革新”的基因。投后管理团队是清一色500强外资医疗的高管,其独特的投后管理理念—“ON模式”:讲究行业内外的纵横发展,纵向垂直创新,横向资源整合,在医疗创投界可谓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弘晖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主要合伙人为、赵刚和余同乐。弘晖团队以开拓稳健的投资风格著称,秉承长期投资,服务企业的理念。弘晖资本管理着一支2亿美元的基金和一支10亿人民币的基金。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先后投资了(002223)、 闻泰百得、林华医疗、欧华美科、马泷齿科(中国)、趣医网、崔玉涛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京颐股份、安泰创新、合全药业(832159)、开拓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
6675゜13319゜23031゜33010゜42346゜52307゜62033゜71913゜81449゜91418゜10
14035゜17641゜26675゜36204゜46030゜55776゜65028゜74385゜83878゜93826゜10
近期丁香园的关于期权的纷争对创业环境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让创业团队对于期权的担心快赶上食品安全了。所...
一年前合并时,意图结束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战争、以规模效应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新美大,...
提到王健林必不可少也会想到王思聪,父子俩的性格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儿子言辞大胆,父亲快人快语,王思聪的...医疗界的Uber“医事帮帮忙”—挑战移动医疗行业4大痛点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一家刚成立数月的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近来吸引了众多风投和普通百姓的目光,比起大数据、云计算、电子病历、网络问诊、医药电商这些被VC
和创业者说烂了的概念,“医事帮帮忙”非常务实地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入口,以“
帮挂号、帮住院、帮送药、帮陪护”
为宗旨,建立起一个医疗共享经济圈,让具有医疗资源的人可以通过有偿的方式向看病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务。
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风起云涌,涌现了一批新的企业,比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杏树林、挂号网、阿里健康和平安健康等等。然而移动医疗这个行业与其他所有行业的互联网plus
进展的如火如荼相比,却显得非常尴尬。除了移动医疗产业的用户价值、商业模式以及盈利模式都处处受人诟病以外,无论是作为医生的B
端或是作为患者的C
端,对于移动医疗产品的低黏性,甚至令人怀疑这是否只是移动互联网泡沫的一个缩影。
而凭借着上线数周便迅速积累数万用户,“
医事帮帮忙”
引来众多业内人士驻足,而医疗界的Uber
这样的称谓也使人带着各种惊奇与猜测想要一探究竟。医事帮帮忙CEO Dr.Jin
向笔者阐述了其核心理念:“移动医疗必须要能够帮助患者落地解决问题,然而现有的这些平台都在隔靴搔痒。中国有特殊的医疗和社会习惯,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那些互联网医疗模式是否在中国真的可以解决患者的痛点。如果没有,那么还有哪种方式可以更直接地服务患者?”
挑战痛点一:在线问诊?----看上去很美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习惯性copy
国外的商业模式,或者说寻找国外已经初见成效而国内还没被copy
的模式。移动医疗则是近年来被反复抄袭、改造、再抄袭、再改造,却仍旧不见成效的行业。关于为什么不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医生”。
欧美国家有健全的家庭医生、转诊体系,家庭医生一般既是全科医生,通常他们覆盖社区里临近的病人。而在欧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预约医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从预约全科医生转诊到专科医生那里通常需要数周乃至数月的时间。而通过网络迅速预约到医生是一件非常具有解决用户痛点的事情,况且通过网络看病的价格更低廉,更便捷。对医生来说原本覆盖20
个病人有可能就是上限,而现在却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100
个病人。对医患任何一方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欧美的保险公司、FDA
、政府都乐见其成,他们更愿意病人通过网络有效地降低看病的费用,所以纷纷跟进允许通过公共、商业医疗保险进行报销。
                                             
然而,在中国,首先并没有全科医生的存在,也就并没有这么一群医生愿意放下手里的工作蹲在网上跟病人唠嗑儿,除非这些医生所在的医院并不怎么样,病人也不太多。那么,换了你,你愿意找这样的医生看病吗?其次,欧美的网络诊所帮助病人降低医疗费用,而中国的顶级专家门诊的正常挂号费一般超不过50
块钱,请问到底谁闲得没事要找个低级别的医生在网上付更多的钱唠嗑儿?这真的是为了病人着想,还是为自己意淫的商业模式着想?
在中国,每2
个医生要照顾1000
个人的健康问题,每次门诊收费从几块到几十块不等,还得要纷纷购买人身意外险,以防被病人及其家属砍,这是全球最奇葩的医疗系统。然而,有多少医生真的离开了体制而寻求另一条出路?医生的职业晋升需要临床经验以及科研环境的配套,离开了大医院从此就只能变成一个手术匠人或者开药销售终端。医生也是有职业理想的人,凭啥读了这么多年医学院、看了这么多年的病最后跑去小的私立医院,弄不好挣得比体制内更少,过得比体制内更不开心?所以,医生的另一条出路就变成了跑到网上蹲着回答患者问题?这真的是为了医生着想,还是为自己意淫的商业模式着想?
中国医疗的真正痛点是什么?真正的痛点就是:如果平均分配医疗资源给14
亿人,那么很多人根本看不上病、住不进医院。北上广的大医院每天晚上、每天清晨都聚集了大量的病人在排队挂号,大量的病人无法住进医院,然而大多数移动医疗公司似乎都对此视而不见。可以说,在中国最有意义的移动医疗创新应该帮患者落地解决问题,同时不要骚扰医生,让他们继续按照现有的方式可以为病人服务。
而中国人爱走捷径、爱特殊化的文化属性,使得病人并不习惯被统一对待,也不喜欢按照流程耐心等待,所以加号、加床等泛潜规则的流程逐渐成为了医生增加收入的利器。而病人生病之后,发动身边的人寻找医疗资源也是非常常见的过程。
挑战痛点二:移动医疗有什么用?----落地解决困难
然而比起那些想要“
颠覆医疗产业”
的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身为海归医学博士的Dr.Jin
却对此颇为冷静,“
首先,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看病都是头疼的问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解决医疗资源短缺以及越来越贵的问题,这绝不是把医生拉上网或者做个电子病历就能解决的;其次,病人的需求是很迫切的,迫切的需要看上医生、有人把Ta
治好,而不是向一些在线医生获得只言片语的咨询就能满意了。所谓的轻问诊里面也包含有巨大的隐患,我们曾经试验过将一个未确诊病人的化验单和病历发给几个问诊平台的在线医生,10
个给出的意见都很草率,事实上这个病人后来的情况很严重。”
现有的知名远程问诊平台包括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和杏仁医生,无论瞄准的是诊前还是诊后市场,似乎消费者并不太认可这种方式,而医生的活跃、留存度也很低。而往往在线上活跃的医生来自于一些级别较低的医院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有的问诊平台都在大额度地补贴医生,而私下里访问经常收到移动医疗公司补贴的医生,事实上却很多却对这些平台嗤之以鼻。
除此之外还有丁香园和杏树林两家专攻医生一端的移动医疗平台,他们提供给医生工作相关的各种工具及医学资讯等,通过与医生建立长期关系,帮助制药公司完成一些药品营销、学术推广的工作。其商业模式则非常类似于药厂除去医药代表以外的marketing
集合。丁香园和杏树林的商业模式让包括问诊平台也都认为“
得医生者得天下”
,于是就有了近期杏仁医生海量补贴拉医生上线再次成功融资的故事。
然而我们不禁想问:这样的拉拢、讨好医生,这样大张旗鼓的融资之后,患者到底得到了些什么?整个移动医疗所谓的为患者服务的路径,似乎就是节外生枝地兜了个弯,最后该看病看病,该开药开药。
看病治病终究是要去医院的,病人只在乎哪个医院的哪个专家好,只在乎我等了多久挂号、等了多久看上医生,生了大病的时候好医院有没有床位可以住进去,最好还有人可以提供药品的个性化采购、配送以及涉及到慢性重症病人的陪护问题的解决。而“医事帮帮忙”发动医疗周边资源、去医生化的方式则事实上帮助病人真实地落地解决了问题。
挑战痛点三:医药难以电商化----个性化需求难以被单一电商模式满足
普通电商模式是将产品挂在网上展示、出售,然而医疗是非常个性化的问题,需要整形美容的人需要对医生和医院的水平有所了解,最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案例;而癌症患者更关心是否有新药、正确对路的治疗方案来救命;中国每年2000
万的早孕堕胎的女性需要找到安全的、保护隐私的医院;疑难杂症病人需要寻找能治疗其病症的医院和医生,然而这些个性化的问题在一个统一模式的平台里是无法被满足的,用户也无法取得足够的信息。
“医事帮帮忙”则允许病人提出自己的需求,用众包的模式让各种各样在医疗圈里或周边的人群接任务,而“医事帮帮忙”则确保双向支付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双向评分确保在平台上发任务、接单的人逐渐积累其诚信等级。除了发布任务、接任务以外,悬赏问答这一方式让熟悉医疗资源的人可以迅速回答诸如“肝硬化在上海哪家医院哪个医生那里治疗最好”之类的问题;即便是不熟悉医疗资源,但是有治病经验的人也可以分享他们在哪里、吃了什么药、做了什么治疗把病治好的。一旦海量用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医疗的信息壁垒将被真正攻破。
则越来越强调使用社群、以用户中心的模式进行个性化定制,其中用户之间的熟悉程度、口碑、平台的社交化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而从 2014
 年开始,共享经济横扫住行等各个领域,不论是 Airbnb
 还是停车位共享等,通过聚合和调动个人资源,规模性地提高供给,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化资源效用。而现在,打破机构、资质的限制,人的知识和技能和资源的“共享经济”也亟待大规模调动。事实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加入了这场共享的盛宴,他们不愿意将自己完全托付给某个公司,而是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行业资源加入到更加开放自由的价值置换体系中。而在医疗资源本身有限的情况下,医疗界的共享经济将成为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探索和初探。
挑战痛点四:低频模式怎么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挣钱的游戏体验
医疗类平台如何增加用户黏性一直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而类似于“美柚”和“新氧”类医疗app
则以大姨妈和爱美作为一个入口,实现了用户入口与出口的差异化。
在欧美,几乎每个人都有家庭医生、社区医生,所以医疗本身是有持续性的跟踪服务。而在中国可见的未来,这种模式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即便建立了分级转诊制度,以中国人爱走捷径、爱特殊化的文化属性,使得病人并不习惯被统一对待,也不喜欢按照流程耐心等待,所以加号、加床等泛潜规则的流程仍旧会成为医生增加收入的利器。而病人生病之后,发动身边的人寻找医疗资源也是司空见惯的过程。而允许生过病的人、医学生、医药代表、医疗周边人群为病人解答疑问、出谋划策、共享医疗资源来赚钱则切中了人们对于随手赚钱这种模式的迷恋。
我们有在滴滴打车上打到路虎、奔驰的经验,这种经验往往有悖于我们的经验常识,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样经济能力的车主不大会愿意这么麻烦得挣些小钱。就如同Airbnb
上很多颇有经济能力的房主把房子装修的这么漂亮,却愿意不辞辛苦地接单让别人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对于随手接任务赚钱这样一件事情,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其理性的盲点。这也许就是腾讯所一直坚持的“贪嗔痴”的大众营销命题一般。
我们将持续报道医疗界的Uber“医事帮帮忙”将会如何从新的方向杀出一番新的天地。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京公网安备号京网文[7号ICP:31创业创新领导力作业加考试参考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创业创新领导力作业加考试参考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成立16年员工3000人,这家移动医疗公司何不同?
关键字:移动互联 移动医疗
  对于移动医疗第一梯队的公司,常常被媒体提及的是微医集团、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丁香园、平安好医生,但很少人会想到健康之路这个名字。事实上,在探索移动医疗的路上,这家已经走了16年。
  2000年-2008年:行业先行者的孤独
  健康之路全称为健康之路(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0年9月创办于福州,创始人是张万能。当时的中国创业刚刚兴起,根本都还没有移动医疗的概念,而据张万能介绍,健康之路很有可能是第一家做预约挂号的公司。
  成立之初,公司切入的业务便是“挂号通”,首批有5家省级医院参与支持。幸运的是,健康之路第一步的推行得到了政府的认同。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作为“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开启了福建省建设顶层设计进程,卫生信息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政府层面的支持。健康之路的预约诊疗服务也成为12345政府便民热线的。2004年,健康之路开发了“名医通”的功能,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匿名电话”功能,在保护医生隐私的基础上提高医患交流效率。
  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健康之路需要同时在医院端和患者端建立信任并普及概念,这当中的孤独鲜为人知。比如,为了让医院接受预约挂号的形式,健康之路和建行合作,以建行龙卡挂号支付的套餐形式进入市场;在患者端,健康之路选择地面推广,直接向患者推荐相关服务。然而,当时银行卡支付的习惯尚未建立,使用套餐者寥寥;建立地推团队和开发新的系统平台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一阶段的健康之路只能靠张万能拆借其他公司的收入硬撑下来。
  2008年-2014年:盈亏平衡的六年
  2008年,健康之路的行业教育开始有了成效,仅在福建省,就有32家省市大型医院与健康之路深度合作,超过300万人使用过健康之路的就诊服务。
  2009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最终稿,要求所有公立三级医院开展实名挂号服务,同时允许在不收取服务费的前提下,公立医院和第三方中介合作开展预约挂号服务。这相当于切断了公司挂号的收入来源,对于很多同类型公司而言是灭顶之灾。
  此时的健康之路有的是强大的技术和地面服务能力,已经能够完成从轻问诊、挂号、导诊、健康档案等一系列的服务。于是,张万能想到了把这些服务打包成健康卡的形式售卖给用户,一年只收60元,其中挂号是免费的。在2009年前后,国家要求所有医院都要采取预约挂号服务,预约量成为医院等级评审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健康卡的服务受到了医院和患者的一致认可。2008年到2013年公司靠着健康卡的业务实现盈亏平衡。2013年,健康之路已经做到了1亿元以上的营收。
  2014年至今:重新定位,高速发展
  2014年对于健康之路来说同样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分级诊疗”成为医疗市场的关键词,健康之路也将服务重点转移到分级诊疗上来。
  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5月,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
  事实上,分级诊疗的口号喊了很多年都没有推行起来。张万能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专业的运营或服务公司来运营。健康之路拥有一套包括平台+人员+运营的完整服务体系,在推动分级诊疗上有独特的优势。2014年6月,在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会议上,健康之路参与建设的分级诊疗网络成为与会代表争相学习的“福建模式”。
  健康之路同时推进“院内分级诊疗”和“各层级分级诊疗”。院内分级诊疗是按照病情优先,对于部分名医稀缺资源开放的“预约审核制”,优化医疗资源匹配。院内分级诊疗已经在武汉、福州、江西等地的医院运行起来了。而各层级分级诊疗是指将省市的大医院和县里的医院联动起来,优化这之间的资源配置。在宜昌,健康之路用8个月的时间将县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从65%提高到了83%,从人数上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县域内就诊率90%”的目标。宜昌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模式也在国务院2016年初的工作总结中得到肯定。
  2014年8月,公司人数就达到了1000人。其中落地服务人员700人,呼叫中心有150人左右,IT人员有100多人。分级诊疗模式跑通之后人员需求量大增,公司开始寻求新的资金来源。2014年底,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健康之路6000万美元。
  获得资金后的健康之路发展迅速,根据健康之路官方披露,到2015年底,健康之路已经在全国32个省、市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合作的医疗机构超过8800多家,其中三级医院超过1300家,合作的社区医疗机构6500家,合作医生超过100万名,合作药店超过2万家,累计服务用户3亿人次。
  亿欧网总结现在的健康之路,有三个亮点值得关注
  亮点一:功能上已经成为超级App
  现在移动医疗公司普遍的打法是,开发多个产品以应对不同细分用户的需求。典型如丁香园,一共开发了20多个App。更普遍的做法是,开发医生端和患者端两个App。而健康之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医生端和用户端统一放在一个App上,运用场景式的做法,使得医生在获得身份认证之后可以自由切换到医生工具板块。
  这一个App上承载的功能也十分强大,包括医生咨询、预约挂号、导诊陪诊、分级转诊、诊后随访、慢病管理、药事咨询、家庭医生在内几乎移动医疗现有的主流服务内容。其中,预约挂号是仍然是最核心的优势之一,覆盖了全国80%的号源。除此之外,张万能强调,健康之路所有的功能板块都是以医院和患者的需求为核心出发点,医生都是通过医院层面了解并使用健康之路的平台。张万能还特别告诉亿欧网,健康之路可以为部分医院用户和医生用户定制功能板块,这也依赖于公司300多人的产品研发团队的帮助。
  打造超级App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为这款应用进行导流。以2015年上线的小薇问药板块为例,健康之路为药店提供药剂师服务、轻问诊和挂号入口等,延伸药店的服务能力,因此药店有动力帮助健康之路发展用户资源,形成共赢。
  亮点二:重人员配置,地面服务能力强
  在移动医疗公司当中,除了平安好医生拥有上千员工之外,绝大多数发展较好的公司员工数都在300-600人之间。纵然也在地面服务上配置了几百号人,相比健康之路2000人地面服务人员的配置还稍显薄弱。据亿欧网了解,健康之路的地面服务团队主要负责医院病人的接待和导诊,最多的一个医院甚至配备了15名服务人员。
  地面服务能力也是健康之路从成立之初就开始积累的优势。当亿欧网问道,这样的重人员配置会不会给公司造成过于沉重的资金负担时,张万能表示,由于看中健康之路地面人员的服务能力,很多医院了地面人员的服务,这也意味着,医院帮助健康之路承担了部分的人员成本。
  移动医疗的服务属性较强,重人员配置的优势会逐步显现,尤其是在全国省、市、县级推行分级诊疗,没有这样的地面服务人员辅助,医疗机构很难转型成功。
  亮点三:心态开放,共同构建生态联盟
  健康之路在对待合作方面心态非常开放,张万能一直强调的一点是,医疗市场很大,一个公司很难做起来,因此合作共赢是最好的结果。在对待合作伙伴时,健康之路内部强调两个关键词:无我,无痛。无我的的意思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我们能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比如,接受百度投资之后,健康之路将自己所有的号源资源开放给百度医生。无痛的意思是,合作的门槛要放低,不需要合作伙伴前期做很大的投入牺牲。比如,健康之路在和医院合作的时候,会免费帮助搭建基础的信息架构,帮助医院进行互联网化的改造。
  在和BAT的合作方面,健康之路同时接入了百度医生、和微信的入口,为三者提供预约挂号的服务。亿欧网了解到,在三者当中,微信的流量入口效应最为明显,约能占到三者预约量的近70%。
  此外,面对慢病这个大市场,2015年5月,健康之路斥资1500万元和知名的医药公司赛诺菲达成合作,建立康赛平台,并于10月向全国县域市场进行推广。
  写在最后
  对于近期火爆的加号问题,张万能表示,健康之路从2010年就明确的知道,基于号源和资源稀缺性来构建的商业模式都经不起挑战。因此,健康之路虽然拥有很好的医院和医生资源,却一直把持着没有进行加号的服务。相对于挣钱,张万能更看重的是是否改善了就医质量,创造了增量价值。针对医疗资源错位匹配和医生价值被低估等问题,应该用分级诊疗的手段来解决。
  亿欧网了解到,健康之路今年有计划登陆战略新兴板,近期也在接触B轮投资机构。张万能,理想中的合作伙伴是能够在业务上有联动效应。对于盈利方面,张万能也表示并不担心,“毕竟我们有过6年盈亏平衡的经历,我们知道钱在哪儿”。并表示,2017年公司有望在高速增长之后再次达到盈亏平衡。
  3月20日,健康之路创始人张万能将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亿欧网福州论坛。
相关文章:
[ 责任编辑:韩敏 ]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级SaaS的创…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毗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