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卫队自卫队全是笨蛋吗

日本自卫队的前世今生
文|萨苏日本自卫队的前身--预备警察队的建立在1950年7月被提上了日程。在驻日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上将授意下,吉田茂领导的日本政府受命尽快组建一支拥有七万五千名官兵的陆上防卫部队,不久,又被要求建立一支海上保安部队。驻日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上将甚至表示愿意由美国提供部分相应人员的开支。由于是美军的要求,这支部队建立和发展的速度很快。8月,预备警察队正式挂牌。日本预备警察队和海上保安队在1952年改名为保安队,1954年再次改名为自卫队。当年6月9日,日本政府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领导自卫队的机构则确定为“防卫厅”。至此,日本重新拥有了国家级军事机构和武装力量,其总兵力大约为十一万人。日本自卫队日本回到冷兵器时代重新武装日本是战争结束后美国对日政策的一次反动。1945年,面对刚刚战败的日本,盟军最重大的任务曾是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占领日本以后,他们解散了二百多个师团,多达数百万的日本军队,对原日军的各种军事装备进行了颇为彻底的销毁,巨大的长门号战列舰被送到比基尼岛当了原子弹的靶子,潜水艇被送到深海凿沉,而战斗机则干脆被集中到一起焚烧。与近来日本政坛高涨的右翼气氛形成对比,当时的日本国民带着几乎是快乐的心情积极配合盟军完成这项任务--长期战争的苦难让战败后的日本人如梦方醒,对军靴和战刀的景仰几乎在一夜之间转到了对米饭和尼龙袜的追求。而日本政府也如履薄冰地按照美国方面的指示,不折不扣地拆散了所有的武装力量--在1948年,日本政府所掌握的武力中,最有实力的只不过是装备警棍、手铐和哨子的治安警察而已,除了驻日美军,整个日本已经成功地回到了冷兵器时代。麦克阿瑟要重新武装日本不是心血来潮。建立这支部队的原因,从短期来看,是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使驻日美军的数量降低到一个危险的数值,必须得到加强。最低时驻日美军仅剩一个师的番号,兵力三千多人。如果这时日本爆发革命,谁也无法想象会发生什么。从长远来看,麦克阿瑟等人认为,日本有一亿多人口,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是太平洋西岸一个极有战略价值的国家。而放着日本大量的人力资源不用,完全依靠越洋而来的美军在此驻防,怎么看怎么不是一个经济的选择。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裕仁从治安角度来说,50年代的日本也的确需要一支武装力量,至少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能够拥有更大限度的武装是很重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1947年,日本东宝映画公司(日本当时最大的电影厂)发生了一次大罢工。以曾经被天皇送上战场的300名演员为骨干,这些电影中的武士们联合起来,占领了整个厂区,试图迫使资方让步。日本政府出动了警察进行镇压,结果初出茅庐的警察们被那些打过仗的演员老兵们打得落花流水,几次进入厂区都被赶了出来。确认依靠警棍无法战胜那些手持角铁、钢管的影星,日本政府对这样的罢工束手无策,只好要求美军出动。结果按照当时参加罢工的一位演员讲,美军“动用了除战舰以外的所有武器”才让演员们屈服。那时,不仅面对罢工日本警察无能为力,而且在社会治安上黑社会说话也比警察更有分量。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当年对自己的国家控制力弱到何种程度。人们常常惊讶日本竟然是世界上唯一黑社会合法的国家,却没有注意到上了年纪的日本人多有这样的记忆--当日本政府管不了事儿的时候,是流氓(黑社会)维护着这个国家的运行。吉田茂外号日本的丘吉尔,对这样的情况早已不能容忍,何况他还试图让日本重新武装起来,以便在亚洲政坛上重新建立自己的位置呢。所以,他一直主张日本重新武装,只是在占领军的威慑之下绝不敢轻举妄动而已。现在麦克阿瑟大开方便之门,双方当然一拍即合。“爱和平的人到自卫队来”预备警察队在日本的建军工作进展很快,其骨干为战争后期在日军军校中学习的数万学生,不过普遍士气不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出于获得一个饭碗的目的才加入进来的。日本预备警察队在训练中顾名思义,预备警察队这支武装力量与其说接近于军队,不如说更近似于武装警察。打了几年的仗,美国人一方面希望得到一支可以帮忙的友军,另一方面又顾忌着不要闹出第二个珍珠港事变来,在这种矛盾的主导思想下,让日本人自己承担日本的一部分防务成为一个天经地义、理直气壮的要求--当然,这支部队必须是在美军管控之下。于是,自卫队从建立一开始,就带有一些半身不遂的特征。而当时的日本社会,对于拥有武装也不太感兴趣。如果今天有人开着一辆装甲车在大街上收垃圾,那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一定是件很拉风的事情。而这样的事在二战结束后的日本却一点也不稀奇--而这些被改造的装甲车,似乎也是二战中穷凶极恶的日军在战后日本不多的一点影子。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的日本,除了政治家以外,一般日本人对于是否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不在意,至少兴趣并不像今天这样大。战后经济的恢复显示日本并不一定需要战争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而靖国神社灵玺簿上数百万个名字在那个时代更像是一个可怕的京观或者铁丘坟,让普通日本人对军事敬而远之。身为日本人却接受美军指挥的预备警察队也努力标榜自己与二战中“天皇的军队”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身份是公务员,是和平的爱好者。如同笼中的老虎,日本政府要动用这样一支公务员部队进行战争有着种种条框限制。在日本自卫队的招兵广告中,一直有“爱和平的人到自卫队来”,这样的广告在像伊丹这样有自卫队驻扎的小城市中随处可见,直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过去的时候才消失无踪。此时,时过境迁,很多日本人开始忘记战争的教训,日本政府想把这支部队变成真正军队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回忆起预备警察队的建立,曾参与此事的日本人常常用春秋笔法写出当时灰色的心情。他们记述最多的,便是1950年10月,刚刚开始组建的海上保安队被急不可耐的麦克阿瑟调赴朝鲜,参加在元山等地的扫雷活动。在当时扫雷是通过钢索直接切割水雷固定索,或者拖带电缆以磁性信号引爆水雷完成的,观测手段落后,危险性很大。对这项任务深感忧惧的美国人便把它交给了日本人。严格地说,参加扫雷行动,意味着在美国的放纵下,自卫队在初创阶段已经有过参与国际军事行动的经验。不过,这可不是一项美妙的合作项目。日本人对朝鲜扫雷行动的记述几乎都把自己描述成受害者,在扫雷中日本14号扫雷艇触雷,自卫队出现了第一批阵亡者,另有三艘扫雷艇临阵脱逃,拒绝参与战争。在儿岛襄的《朝鲜战争》中,记述了日本扫雷艇队出发时家属到码头阻止的画面,这可是当年日本“皇军”时代绝不会发生的事情。而自卫队对于这样的反战举动一向反应低调,直到伊拉克战争时,到海外的自卫队员仍然要像做贼一样出发,以免出现和反战民众对峙的麻烦。自卫队的松绑与远洋化在早期,自卫队的武装可说十分糟糕,特别是海上自卫队,其主力战舰梨号驱逐舰等多是被击沉后又打捞起来的旧日本海军舰只。日美两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结过死仇,看着日本武装人员驾驶这些博物馆才需要的军舰在海上巡逻,才能让美国大兵减少一些对他们的担心警惕。朝鲜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获得了对自卫队更大的控制权,上层官僚始终处心积虑试图将其按照一支正规军队进行建设。他们一方面借口苏联等国的威胁,从美国大量进口装备,另一方面逐年提高自卫队的经费开支,自行研制了初雪级驱逐舰、F2战斗机等先进武器。今天,日本自卫队人数已经达到24万余人,军费开支达世界第三,成为一支很受重视的力量。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附近的相模湾检阅了日本海上自卫队军事演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卫队的确拥有了相当强的能力,特别体现在其巡逻、反潜、后勤等方面,这也是美军要求日本自卫队在西太平洋方面为其承担的防务任务。笔者曾亲眼见过日本自卫队拆除炸弹的经过,显示了其良好的职业素养。那是在2004年的时候,日本神户市动物园一块工地附近发现一枚二战中的未爆炸弹,经建筑机关报警后,自卫队的拆弹部队迅速到场,在一公里范围内有条不紊地疏散居民,他们派出人员和警方一起引导交通,使附近的车流虽然缓慢却不会拥堵。清理出作业场地的自卫队员在炸弹发现的现场堆放了大量装有缓冲剂的沙袋,再用特殊的发掘机械将炸弹周围清理干净,经验丰富的拆弹专家身穿防弹服进入最危险的地点,卸下炸弹的引信,前后用时约两个小时,他们的方案虽然不是最快的,却是最稳妥的。他们被视为很不错的技术人员,但是自卫队在战场的战斗力始终令人生疑,特别是陆上自卫队。在日本狭小的岛屿环境中,连演练的基本场地都很难维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遭到扰民的投诉,令自卫队处境尴尬--日本普通国民对投诉陆上自卫队几乎没有心理障碍,因为他们根本看不到有哪个国家想登陆日本,无法理解这些拿着枪、吃着国民税金的家伙们到底有什么价值。日本自卫队下层官兵在60到70年代普遍对战争兴趣不高,部队中自由思想蔓延。日本著名作家和右翼活动家三岛由纪夫曾率领亲信粉丝试图发动政变,并攻占了自卫队中部总监室。他试图煽动自卫队员们参与政变,却遭到一片嘘声。面对这些“懦夫”,失望的三岛由纪夫最终选择了切腹自杀。日本自卫队员的这种状态,实际上体现了那个时代日本社会对于和平的渴望与重视。但是,情况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改变,日本政府逐渐在为自卫队的使用松绑。这些松绑的举措有些是合理的。阪神大地震时震中附近的自卫队眼看着周围哀鸿遍野,但因为法律规定没有首相和国会授权自卫队不得出营,于是只好就地待命。因此,这次灾难后日本修正了法律,同意在针对救灾时自卫队可以在地方长官的请求下出动救援。但是,也有一些举措是不合理的,基本是政治的产物。比如对“集体自卫权”的行使,对海外派兵的参与,都显示日本鹰派政治势力试图推进自卫队干涉国际事务。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其军事力量在西太平洋逐渐退潮,对日本产生了填补真空的要求。而日本也表现出试图利用这一机会,在亚洲重建政治话语权的企图,自卫队便是其一个重要砝码。这一点,显然是伴随着日本政坛集体向右转的倾向发展而来。而日本自卫队在21世纪的军事建设也越来越体现出远洋化,深远纵深作战的需要,例如伊势、大隅、金刚等重型军舰的服役,显然超出了在日本本土进行自卫任务所需要的军事规模。同时,日本政坛对自卫队定义的重新解读也趋于明确。野田佳彦担任日本首相期间,把参加“中国开拓团”的父亲视为英雄,让人们看到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所谓“忠君爱国”教育的影子;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之后,则干脆强调自卫队的军队属性,并力主废除“和平宪法”的限制。近年来日本自卫队的规模不断扩大,就在一片喧嚣之中,日本的新闻媒体却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按照日本现行法律,自卫队员如果在战场开枪并打死了对手,实际是违法行为,是要受到起诉的。而天天开摩托车上班的自卫队员,又让人感到这支“民兵”与军队实际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日本政坛一意孤行,把一个公务员组成的自卫队真的变成一支兵役制的军队,会不会给这支部队带来思想上的混乱,那就不得而知了。6月29日,一名日本男子在新宿站自焚,抗议政府试图解禁集体自卫权。链接:日本自卫队三次突破“和平宪法”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日本自卫队借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旗号,以“维护世界和平”的名义,于1991年4月派遣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赴海湾地区,参加多国部队的扫雷作业,实现了日本海外派兵的“第一次”。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日本以提供后勤支援为名,开创了二战后允许自卫队在战争时期开赴外国领土的先河,实现了海外派兵的第二次突破。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中,日本向伊拉克派遣全副武装的陆海空自卫队部队1000余人。这是日本首次向一个战斗仍在继续的国家派出装备有重武器的陆海空自卫队部队。原载《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11期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去伪存真,普及常识
读图探真相
作家,媒体人
财经媒体人,著有《递罪》
广东宝慧律师事务所律师
扫一扫关注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航空自卫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