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纳粹德国投降投降前烧毁了什么证据?目前世界上的纳粹德国投降活动情况什么样子的?

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
美国成立了一个部门来管辖所有的核项目。一开始是纯科研的铀顾问委员会,之后项目进入工程发展阶段,形成曼哈顿工程,与基础研究同步进行。光委员会的成立,就扯了两年皮,但程序的完备确保了权力的统一,在美国想染指核工程的任何部门,都必须服从统一调遣,比如海军,可以出人出力,但是没有任何指挥权限。而德国正好相反,各个部门各干各的,军械部、威廉皇帝学会、邮政部、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核研究机构。原本资源就不够,这下更分散了。而各部门的研究方向也不一致,像海军一直想把核发电用于潜艇。美国则是42年就终止了核发电的研究,专心研究核弹。而且德国纳粹搞内斗是一把好手。赶走的犹太科学家不说了,铀提纯用的气体扩散法和电磁分离法的发明人是赫兹(HZ那个赫兹的侄子),有一点犹太血统,纳粹上台后被开除公职。相比之下,美国核项目的科研负责人是个左翼分子,FBI掌握的材料有一人多高,但没人说要换下他。工程方面,德国一直信奉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还真是字面意义上的),铀235的提炼耗费太恐怖,保险的做法是先通过基础研究确定方向可行,然后再进入工程发展阶段。美国人则是赌了一把,在完全不知道核反应是否能够进行的时候,核材料提纯的工厂就已经开始建设了,基础研究和工程实现是同步进行的。铀的原料提纯方案有3种,不知道哪种工程上可行,美国人干脆把3个厂全建了!钚核弹项目开始后,上层向科研负责人询问大致的材料消耗量,得知一个震惊的消息——目前还不知道核弹在理论上是否成立,即使成立,也完全无法估计所需的核材料用量,预估值上下限差100倍!这时候美国人只从回旋加速器中得到了几毫克的钚,但还是硬着头皮开工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英明无比,到战争结束时,只凑齐了1颗铀弹的材料,主要靠的还是钚。当初英国也接收了一大堆流亡科学家,开展了自己的核计划,但工程上耗资太大,实在进行不下去,于是英美进行全面合作。美国可以自己决定向英国公开哪部分成果,双方投入上的差距可见一斑。美国人工程管理上的天赋是非常惊人的,我们喜欢说二机部的先辈们在研制两弹的过程中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而美国人当时的牺牲呢?为曼哈顿工程提供铀材料的
橡树岭工厂,从施工到生产,4年间总共只死了8个人。至于生活上的牺牲,基本都是“只有晚上才能坐班车去城里喝酒太不人道了”这种程度的。德国……从44年开始德国科学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四处搬家躲避美国轰炸上,条件之艰苦,惨啊。美德之间的区别其实就是国力的差别,假设原子弹投资需要10块,德国一共只有15块,美国有100块,那么美国显然更可能全力以赴。到第一次核爆成功曼哈顿工程已经烧掉了20亿美元,当时1克黄金大概是1.2美元的样子,折到现在就是5000亿RMB。美国人做事很有点二杆子脾气,不见黄河心不死,同样的事换到中苏德身上,真的未必能搞成。苏法中研制核弹有一个极大的优势——知道核弹是可行的,而且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相对的,美国就真的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跟改革开放差不多。那时候真的是压力山大,曼哈顿工程进行到后期,大家都已经有点不正常了。实验当天现场有暴风雨,科学家们请求把实验推迟1天,军方负责人告诉他们,如果今天不出结果,基地大部分人都会疯掉的。为此还调集了一大帮精神病专家来基地,防止这里变成疯人院。关于海森堡在这个事情中起的作用,我直接引战研的原文吧。根据英国人1997年公开的窃听记录,在晚餐桌上,德国科学家们对美国人如何制造出原子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海森堡得到的结论是美国
人一定空投了整整一座核反应堆,哈恩则说“制造元素93是件极端复杂的工作……如果美国人有了铀炸弹,那么你们就统统是二等货色。我可怜的老海森堡啊!”海森堡问:“有关这种原子弹他们有没有提到铀的字眼?……没有?那么就和原子弹没什么关系了……我能说的是,在美国某个只懂皮毛的人认为这种炸弹有相当于2
万吨TNT的威力,实际上却是完全办不到的。” 哈恩回答说:“总之,海森堡啊,你们确实是二等货色,你还是少说为妙。”海森堡最后说:“我很同意……我乐意相信这是一种高威力的炸弹,但我不相信与铀有关系。我认为这是一种化学物质,他们用这种物质大大增加了炸弹的爆炸力。”到晚上聆听了美国政府的详细公报后,海森堡才相信美国人真的造出了原子弹,于是哀叹(注意这个词)他自己没有像冯·布劳恩研究V-1和V-2火箭那样为德国的核计划贡献出全部精力。这
时物理学史上最厚颜无耻的谎言出笼了:海森堡感到必须对德国没能制造出原子弹有个交代,卡尔·冯·魏茨泽克说:“我相信我们没有做的原因是因为所有的物理
学家在原则上没有想做。如果我们那时都想使德国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也能够获得成功。”不那么无耻的哈恩反驳说:“我不相信。然而我很高兴我们没能获得成
功。”海森堡对其门徒的暗示心领神会,于是立即在次日清晨起草了一份名为《农庄馆声明》(Farm Hall
Statement)的东西,并劝诱其他科学家在上面签名。《农庄馆声明》声称纳粹科学家只是想将原子能用于动力,根本没有进行原子弹方面的研究(他们确
实没精力研究,因为45年4月才实现链式反应,离反应堆的建立还有好几年呢),换句话说,纳粹德国没能造出原子弹既不是因为在战争中缺乏技术、资源和科技实力,也不是因为
斯佩尔没有给予原子弹军备生产优先权,而是因为他们这些可尊敬的先生们有“科学上的良心”,从心眼里不愿意制造原子弹那种可怕的东西,所以比美英同行“高
尚”得多,纳粹科学家对人类充满了“爱心”,不想去杀害他们。不过海森堡没有费心解释为什么他在1939年拒绝留在美国,反而忠心耿耿地赶回德国去参加军
方的“铀计划”,为“对人类充满爱心”的希特勒和纳粹政权效劳,因为这方面的谎根本编不圆。海森堡在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曾经引起过极大的争议。他确实对第三帝国的官僚体制进行过 “反抗”,不过反抗的不是纳粹政权,而是一群荒谬绝伦的纳粹物理学家,后者认为牛顿物理学神圣不可侵犯,把量子物理学称为“犹太物理学”,而量子物理学是海森堡的职业生命。更为荒谬的是,海森堡“反抗”的手段是用大纳粹压小纳粹,用希姆莱去压制其他科学家。海森堡从未表现出对纳粹政权的反感,1939年他访问美国时正是遭纳粹物理学家围攻最激烈的时刻,费米和佩格拉姆教授曾劝说他留在美国,海森堡的答复是“德国需要我”,他把纳粹和德国等同了起来,把他自己和德国科学等同了起来。根据俄文刊物的披露,1961年玻尔访问苏联时曾透露过一点有关1941年那次著名会晤的不为人知的内容:当时海森堡曾私下劝玻尔不要对德国占领者那么强硬,因为希特勒在全世界取胜已成“定局”。在战时另外一次去荷兰莱顿大学的访问中,海森堡还向荷兰物理学家卡斯密尔(Hendrik Casimir)说他知道集中营的情况,也知道德国对占领地区的掠夺,但他“还是希望德国能够统治下去”,因为“靠民主不能管理欧洲,因此只有两种可能:德国和俄国。那么,一个在德国领导之下的欧洲或许更不邪恶一些。”甚至在战后,海森堡还对一位犹太物理学家说本应该让希特勒继续统治 50年,那时希特勒这个人就会变得“好”起来云云。
本来给第一名点赞了的,但后来想了想,有点不对劲,因为记得是当时海森堡的参数计算错误才是主要原因。当时,德国如果专心去做的话,依旧能够把核弹做出来的。战争甫一爆发,德国就展开了原子弹的研究计划。那时是1939 年,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在进行这样一个原子能的军事应用项目。德国占领着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在捷克斯洛伐克),德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化学工业,虽然由于反犹政策,导致知识分子大量流失,但他们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原子的裂变现象就是两个德国人——奥托o哈恩(Otto Hahn)和弗里兹o斯特拉斯曼(Fritz Strassmann)在前一年发现的,这两人都还在德国,哈恩以后会因此发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当然不止这两人,德国还有劳厄(1914 年诺贝尔物理)、波特(Bothe,1954 诺贝尔物理)、盖革(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他进行了α散射实验)、魏扎克(Karlvon Weizsacker)、巴格(Erich Bagge)、迪布纳(Kurt Diebner)、格拉赫(Walther Gerlach)、沃兹(KarlWirtz)??当然,他们还有定海神针海森堡,这位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所有的这些科学家都参与了XTL的原子弹计划,成为“铀俱乐部”的成员之一,海森堡是这个计划的总负责人。 问题是,许多证据表明,海森堡非常错误地估计了工程量,为了维持链式反应,必须至少要有一个最小量的铀235 才行,这个质量叫做“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海森堡——不管他是真的算错还是假装不知——在1942 年认为至少需要几吨的铀235 才能造出原子弹!事实上,只要几十千克就可以了。诚然,即使只分离这么一点点铀235 也是非常困难的。美国动用了15000 人,投资超过20亿美元才完成整个曼哈顿计划。而很自然,分离出几吨的铀235在那个时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更加坑爹的是,由于海森堡当时的地位,竟然没有人敢于质疑。1942 年6月,海森堡向军备部长斯佩尔(Albert Speer)报告说,铀计划因为技术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产出任何实际的结果,在战争期间造出原子弹是不大可能的。但他同时也使斯佩尔相信,德国的研究仍处在领先的地位。斯佩尔将这一情况报告XTL,当时由于整个战场情况的紧迫,德国的研究计划被迫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略,也就是不能在短时间,确切地说是六周内见效的计划都被暂时放在一边。XTL和斯佩尔达成一致意见:对原子弹不必花太大力气,不过既然在这方面仍然“领先”,也不妨继续拨款研究下去。当时海森堡申请附加的预算只有寥寥35 万帝国马克,有它无它都影响不大。这个计划在被高层放任了近2 年后,终于到1944 年又为希姆莱所注意到。他下令大力拨款,推动原子弹计划的前进,并建了几个新的铀工厂。计划确实有所进展,不过到了那时,全德国的工业早已被盟军的轰炸破坏得体无完肤,难以进一步支撑下去。而且为时也未免太晚,不久德国就投降了。 事实上,当他知道美国制作出原子弹的时候,是非常震惊的。而当他知道美国制造原子弹消耗的资源比他的计算少了很多,很多的时候。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就不知道了。同时,有人怀疑,当年海森堡是不是故意算错的,毕竟他是这方面的权威,不太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就不知道了。所以,德国当时主要是被自己的科学家给误导了,觉得这个事情没太大的希望,觉得大家又都暂时研究不出来,那就这样吧。我个人觉得这是主要原因。参考文章
决定性原因是缺钱,美国曼哈顿计划投入20亿美元,德国铀计划投入100多万马克,上千倍的差距。
补充一下。根据我读到的那个时代的人写的书:如果是海森堡要故意犯下了那个离谱的计算错误,那么纳粹原子弹计划的失败将不可避免。海森堡当时已经学术界泰斗级人物,又是纳粹原子弹计划理论物理方面的总负责人。他可以犯下这个几乎没有德国人敢拆穿的错误来搪塞纳粹,阻碍或推迟原子弹的出现。当时纳粹的首席理论物理学家和首席实验物理学家都是成就卓越的天才(当时均已获得诺奖),但是他们都有点出工不出力。尤其是海森堡,根据他自己写的书来看,他留在纳粹是不是为了为纳粹效力、制造原子弹,而是为了保全德国的科研人才。他不希望因为战争导致自己祖国科研力量的全面崩溃,万劫不复。在二战结束后,他也的确成为德国科研实力恢复的最大功臣。海森堡有可能是那个坚决阻止了原子弹计划的人。确认这件事需要两件记录。1.哥本哈根谈话记录海森堡在作为纳粹的首席理论物理学家期间曾经到哥本哈根见了一次他的老师玻尔。那时,玻尔的祖国丹麦已经被纳粹攻陷,当时的物理学圣地玻尔研究所也处于半沦陷的状态。这次谈话一直是一桩悬案。在纳粹的监听下(海森堡非常怀疑一直在被窃听),海森堡对玻尔说了什么、暗示了什么,玻尔在死前从不对人谈起。海森堡在见了玻尔回到德国之后工作态度非常消极,给上面报告的中心思想一直是,我们不可能造出原子弹。德国官方也就没有办法集中力量去完成原子弹计划。他们在哥本哈根的谈话随着玻尔的去世已经成为了永久的秘密。后来有人将此事件改编成著名话剧《哥本哈根》。《哥本哈根》以德国纳粹时代的科学家海森堡和丹麦科学家波尔及其夫人玛格瑞特的亡后灵魂的回忆与对话,引出了现代科学史上著名的1941年“哥本哈根会见之谜”。这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对于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哥本哈根》通过解密这次“哥本哈根会见之谜”,展开对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后历史的审视。   白色的椭圆形舞台,白色的墙壁,嵌在白色墙壁里可以随时打开的两扇门。这两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外是金色的白桦林,那是人的世界;门内是白色的冥界,灵魂游走聚首之地。一株枯索的白桦树,三只象牙般洁白的椅子,三个死后聚首的灵魂。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看望他的同行兼师长波尔。海森堡、波尔、玛格瑞特三个幽灵谈论了1941年的战争,谈论了哥本哈根9月的一个雨夜、纳粹德国的核反应堆、同盟国正在研制的原子弹;谈论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谈论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谈论战争时期个人为国家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狼藉扭曲的尸体。   海森堡爱他的祖国,他视他的祖国是他的亲人、妻子、孩子,他想为他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可是他的祖国是德国———一个被世界视为恶魔的国家。他的选择,是两难的。“一个有道义良心的科学家应不应该从事原子弹的研究?”他问波尔,更是问他自己。当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的时候,他视自己的双手同样沾满了鲜血。研制出原子弹的波尔赢得全世界的掌声,而没有研制出原子弹的海森堡却背负了三十年的质疑,解释了三十年……   因为房间里被安装窃听器,他们的谈话无法展开无法深入。这次神秘的会见对以后的原子弹研究和制造,对以后的战争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海森堡到底跟波尔说了什么,他们的亡魂无法说清楚。   “哥本哈根会见”被三个幽灵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 引自:豆瓣 2.柏林的窃听记录在柏林被攻陷之后,海森堡等参与纳粹军事项目的科学家被美国软禁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美国一直在窃听他们的谈话内容作为审判的证据。但最终海森堡无罪释放,重新回到德国。美国经过这段时间的窃听依然无法给海森堡等人定罪,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海森堡对军事项目一直都无心无力。但是这次的窃听记录也依然没有公开...
全凭记忆写的,或许细节上有些谬误。见谅。
海森堡的小学数学老师深藏功与名
首先给第一个点个赞,其次我补充个野史(不同的角度)这是我在读《量子力学史话》中见到的现在纯搬运过来与大家分享,个人觉得值得一读,真的很有趣。Ps:修改无数次还是过不了,真给知乎跪了…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战后几乎人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是政策上的原因?理论 上的原因?技术上的原因?资源上的原因?或是道德上的原因?不错,美国造出了原子弹, 他们有奥本海默,有费米,有劳伦斯、贝特、西伯格、魏格纳、查德威克、佩尔斯、弗里 西、塞格雷,后来又有了玻尔,以致像费因曼这样的小字辈根本就不起眼,而洛斯阿拉莫 斯也被称作“诺贝尔得奖者的集中营”。但德国一点也不差。是的,希特勒的犹太赶 走了国内几乎一半的精英,纳粹上台的第一年,就有大约2600名学者离开了德国,四分之 一的物理学家从德国的大学辞职而去,到战争前夕已经有40%的大学教授失去了职位。是的,整个轴心国流失了多达27名诺贝尔获奖者,其中甚至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费米、 波恩、泡利、德拜这样最杰出的人物,这个数字还不算间接损失的如玻尔之类。但德国凭 其惊人的实力仍保有对抗全世界的能力。战争甫一爆发,德国就展开了原子弹的研究计划。那时是1939年,全世界只有德国一家在 进行这样一个原子能的军事应用项目。德国占领着世界上最大的铀矿(在捷克斯洛伐克), 德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化学工业,他们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原子的裂变现象就 是两个德国人——奥托·哈恩和弗里兹·斯特拉斯曼在前一年发现的,这两人都还在德国,哈恩以后会因此发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当然不止 这两人,德国还有劳厄(1914年诺贝尔物理)、波特(1954诺贝尔物理)、盖革 (盖革计数器的发明者,他进行了α散射实验)、魏扎克、巴格 (Erich Bagge)、迪布纳、格拉赫、沃兹(……当然,他们还有定海神针海森堡,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所有 的这些科学家都参与了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成为“铀俱乐部”的成员之一,海森堡是这 个计划的总负责人。然而,德国并没能造出原子弹,它甚至连门都没有入。从1942年起,德国似乎已经放弃整 个原子弹计划,而改为研究制造一个能提供能源的原子核反应堆。主要原因是因为1942年 6月,海森堡向军备部长斯佩尔(Albert Speer)报告说,铀计划因为技术原因在短时间 内难以产出任何实际的结果,在战争期间造出原子弹是不大可能的。但他同时也使斯佩尔 相信,德国的研究仍处在领先的地位。斯佩尔将这一情况报告希特勒,当时由于整个战场 情况的紧迫,德国的研究计划被迫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方略,也就是不能在短时间,确切 地说是六周内见效的计划都被暂时放在一边。希特勒和斯佩尔达成一致意见:对原子弹不 必花太大力气,不过既然在这方面仍然“领先”,也不妨继续拨款研究下去。当时海森堡 申请附加的预算只有寥寥35万帝国马克,有它无它都影响不大。这个计划在被高层放任了近2年后,终于到1944年又为希姆莱所注意到。他下令大力拨款, 推动原子弹计划的前进,并建了几个新的铀工厂。计划确实有所进展,不过到了那时,全 德国的工业早已被盟军的轰炸破坏得体无完肤,难以进一步支撑下去。而且为时也未免太 晚,不久德国就投降了。1942年的报告是怎么一回事?海森堡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答案扑朔迷离, 历史学家们各执一词,要不是新证据的逐一披露,恐怕人们至今仍然在云里雾中。这就是 科学史上有名的“海森堡之谜”。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形成两面夹攻之势。到1945年4月,德国大势已去,欧 洲战场战斗的结束已经近在眼前。摆在美国人面前的任务现在是尽可能地搜罗德国残存的 科学家和设备仪器,不让他们落到别的国家手里(苏联不用说,法国也不行)。和苏联人 比赛看谁先攻占柏林是无望的了,他们转向南方,并很快俘获了德国铀计划的科学家们, 缴获了大部分资料和设备。不过那时候海森堡已经提前离开逃回厄菲尔德的家 中,这个地方当时还在德国人手里,但为了得到海森堡这个“第一目标”,盟军派出一支 小分队,于5月3日,也就是希特勒夫妇自杀后的第四天,到海森堡家中抓住了他。这位科 学家倒是表现得颇有风度,他礼貌地介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并问那些美国大兵,他们 觉得德国的风景如何。到了5月7日,德国便投降了。10位德国最有名的科学家被秘密送往英国,关在剑桥附近的一幢称为“农园堂”(Farm Hall)的房子里。他们并不知道这房子里面装满了窃听器,他们在此的谈话全部被录了音 并记录下来,我们在后面会谈到这些关键性的记录。8月6日晚上,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消息 传来,这让每一个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关于当时的详细情景,我们也会在以后讲到。战争结束后,这些科学家都被释放了。但现在不管是专家还是公众,都对德国为什么没能 造出原子弹大感兴趣。以德国科学家那一贯的骄傲,承认自己技不如人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还在监禁期间,广岛之后的第三天,海森堡等人便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声称:1.原子裂变 现象是德国人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1938年发现的。2.只有到战争爆发后,德国才成立了相 关的研究小组。但是从当时的德国来看并无可能造出一颗原子弹,因为即使技术上存在着 可能性,仍然有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需要更多的重水。返回德国后,海森堡又起草了一份更详细的声明。大致是说,德国小组早就意识到铀235 可以作为反应堆或者炸弹来使用,但是从天然铀中分离出稀少的同位素铀235却是一件极 为困难的事情。(*这里补充一下原子弹的常识:当一个中子轰击容易分裂的铀235原子核 时,会使它裂成两半,同时放出更多的中子去进一步轰击别的原子核。这样就引起一连串 的连锁反应,在每次分裂时都放出大量能量,便是通常说的“链式反应”。但只有铀235 是不稳定而容易裂变的,它的同位素铀238则不是,所以必须提高铀235的浓度才能引发可 持续的反应,不然中子就都被铀238吸收了。但天然铀中铀238占了99%以上,所以要把那 一点铀235分离出来,这在当时的技术来说是极困难的。)海森堡说,分离出足够的铀235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物力,这项工作在战争期间是难以 完成的。德国科学家也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的方法,那就是说,虽然铀238本身不能分裂, 但它吸收中子后会衰变成另一种元素——钚。而这种元素和铀235一样,是可以形成链式 反应的。不过无论如何,前提是要有一个原子反应堆,制造原子的反应堆需要中子减速剂。 一种很好的减速剂是重水,但对德国来说,唯一的重水来源是在挪威的一个工厂,这个工 厂被盟军的特遣队多次破坏,不堪使用。总而言之,海森堡的潜台词是,德国科学家和盟国科学家在理论和技术上的优势是相同的。 但是因为德国缺乏相应的资源,因此德国人放弃了这一计划。他声称一直到1942年以前, 双方的进展还“基本相同”,只不过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德国认为在战争期间没有条件 (而不是没有理论能力)造出原子弹,因此转为反应堆能源的研究。海森堡声称,德国的科学家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原子弹所引发的道德问题,这样一种如此大 杀伤力的武器使他们也意识到对人类所负有的责任。但是对国家(不是纳粹)的义务又使 得他们不得不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过他们心怀矛盾,消极怠工,并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制造 的难度,因此在1942年使得高层相信原子弹并没有实际意义。再加上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得 实际制造成为不可能,这让德国科学家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不必像悲剧中的安提戈涅, 亲自来作出这个道德上两难的决定了。这样一来,德国人的科学优势得以保持,同时又捍卫了一种道德地位。两全其美。这种说法惹火了古德施密特,他战时是曼哈顿计划的重要领导人,本来也是海森堡的好朋 友。他认为说德国人和盟国一样地清楚原子弹的技术原理和关键参数是胡说八道。1942年 海森堡报告说难以短期制造出原子弹,那是因为德国人算错了参数,他们真的相信不可能 造出它,而不是什么虚与委蛇,更没有什么消极。古德施密特地位特殊,手里掌握着许多 资料,包括德国自己的秘密报告,他很快写出一本书叫做ALSOS,主要是介绍曼哈顿计划 的过程,但同时也汇报德国方面的情况。海森堡怎肯苟同,两人在Nature杂志和报纸上公 开辩论,断断续续地打了好多年笔仗,最后私下讲和,不了了之。双方各有支持者。《纽约时报》的通讯记者Kaempffert为海森堡辩护,说了一句引起轩然 大波的话:“说谎者得不了诺贝尔奖!”言下之意自然是说古德施密特说谎,这滋味对于 后者肯定不好受,大家知道古德施密特是电子自旋的发现者之一,以如此伟大发现而终究 未获诺贝尔奖,很多人是鸣不平的。ALSOS的出版人舒曼(Schuman)当真写信给爱因斯坦, 问“诺贝尔得奖者真的不说谎?”爱因斯坦只好回信说:“说谎是得不了诺贝尔的,但也 不能排除有些幸运者会在压力下在特定的场合可能说谎。”爱因斯坦大概想起了勒纳德和斯塔克,两位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得主,为了狂热的纳粹信仰 而疯狂攻击他和相对论,这情景犹然在眼前呢。玩味一下海森堡的声明是很有意思的:讨厌纳粹和希特勒,但忠实地执行对祖国的义务,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来履行爱国的职责。这听起来的确像一幅典型的德国式场景。服从, 这是德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英语世界的人们看来,对付一个邪恶的政权,符合道德的方式 是不与之合作甚至摧毁它,但对海森堡等人来说,符合道德的方式是服从它——正如他以 后所说的那样,虽然纳粹占领全欧洲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一个德国人来说,也许要好过被 别人占领,一战后那种惨痛的景象已经不堪回首。原子弹,对于海森堡来说,是“本质上”邪恶的,不管它是为希特勒服务,还是为别的什 么人服务。战后在西方科学家中有一种对海森堡的普遍憎恶情绪。当海森堡后来访问洛斯 阿拉莫斯时,那里的科学家拒绝同其握手,因为他是“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的人”。这在 海森堡看来是天大的委屈,他不敢相信,那些“实际制造了原子弹的人”竟然拒绝与他握 手!也许在他心中,盟军的科学家比自己更加应该在道德上加以谴责。但显然在后者看来, 只有为希特勒制造原子弹才是邪恶,如果以消灭希特勒和法西斯为目的而研究这种武器, 那是非常正义和道德的。这种道德观的差异普遍存在于双方阵营之中。魏扎克曾经激动地说:“历史将见证,是美 国人和英国人造出了一颗炸弹,而同时德国人——在希特勒政权下的德国人——只发展了 铀引擎动力的和平研究。”这在一个美国人看来,恐怕要喷饭。何况在许多人看来,这种声明纯粹是马后炮。要是德国人真的造得出来原子弹,恐怕伦敦 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也不会罗里罗嗦地讲这一大通风凉话。不错,海森堡肯定在1940年 就意识到铀炸弹是可能的,但这不表明他确切地知道到底怎么去制造啊!海森堡在1942年 意识到以德国的环境来说分离铀235十分困难,但这不表明他确切地知道到底要分离“多 少”铀235啊!事实上,许多证据表明,海森堡非常错误地估计了工程量,为了维持链式 反应,必须至少要有一个最小量的铀235才行,这个质量叫做“临界质量”(critical mass),海森堡——不管他是真的算错还是假装不知——在1942年认为至少需要几吨的 铀235才能造出原子弹!事实上,只要几十千克就可以了。诚然,即使只分离这么一点点铀235也是非常困难的。美国动用了15000人,投资超过20亿 美元才完成整个曼哈顿计划。而德国整个只有100多人在搞这事,总资金不过百万马克左 右,这简直是笑话。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海森堡到底知不知道准确的数字?如果他 的确有一个准确数字的概念,那么虽然这德国来说仍然是困难的,但至少不是那样的遥不 可及,难以克服。英国也同样困难,但他们知道准确的临界质量数字,于是仍然上马了原 子弹计划。海森堡争辩说,他对此非常清楚,他引用了许多证据说明在与斯佩尔会面前他的确知道准 确的数字。可惜他的证据全都模糊不清,无法确定。德国的报告上的确说一个炸弹可能需 要10-100千克,海森堡也描绘过一个“菠萝”大小的炸弹,这被许多人看作证明。然而 这些全都是指钚炸弹,而不是铀235炸弹。这些数字不是证明出来的,而是猜测的,德国 根本没有反应堆来大量生产钚。德国科学家们在许多时候都流露出这样的印象,铀炸弹至 少需要几吨的铀235。不过当然你也可以从反方面去理解,海森堡故意隐瞒了数字,只有天知地知他一个人知。 他一手造成夸大了的假相。至于反应堆,其实石墨也可以做很好的减速剂,美国人就是用的石墨。可是当时海森堡委 派波特去做实验,他的结果错了好几倍,显示石墨不适合用在反应堆中,于是德国人只好 在重水这一棵树上吊死。这又是一个悬案,海森堡把责任推到波特身上,说他用的石墨不 纯,因此导致了整个计划失败。波特是非常有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后来也得了诺贝尔奖, 这个黑锅如何肯背。他给海森堡写信,暗示说石墨是纯的,而且和理论相符合!如果说实 验错了,那还不如说理论错了,理论可是海森堡负责的。在最初的声明中海森堡被迫撤回 了对波特的指责,但在以后的岁月中,他,魏扎克,沃兹等人仍然不断地把波特拉进来顶 罪。目前看来,德国人当年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上都错了。对这一公案的争论逐渐激烈起来,最有影响的几本著作有:Robert Jungk的《比一千个太 阳更明亮》(Brighter Than a Thousand Suns,1956),此书赞扬了德国科学家那高尚 的道义,在战时不忘人类公德,虽然洞察原子弹的奥秘,却不打开这潘多拉盒子。1967年 David Irving出版了《德国原子弹计划》(The German Atomic Bomb),此时德国当年的 秘密武器报告已经得见天日,给作品带来了丰富的资料。Irving虽然不认为德国科学家有 吹嘘的那样高尚的品德,但他仍然相信当年德国人是清楚原子弹技术的。然后是Margaret Gowing那本关于英国核计划的历史,里面考证说德国人当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错得离谱, 这让海森堡本人非常恼火。他说:“(这本书)大错特错,每一句都是错的,完全是胡说 八道。”他随后出版了著名的自传《物理和物理之外》(Physics and Beyond),自然再 次地强调了德国人的道德和科学水平。凡是当年和此事有点关系的人都纷纷发表评论意见, 众说纷纭,有如聚讼,谁也没法说服对方。1989年,杨振宁在上海交大演讲的时候还说:“……很好的海森堡传记至今还没写出,而 已有的传记对这件事是语焉不详的……这是一段非常复杂的历史,我相信将来有人会写出 重要的有关海森堡的传记。”幸运的是,从那时起到今天,事情总算是如其所愿,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海森堡本人于1976年去世了。在他死后两年,英国人Jones出版了《高度机密战争:英国 科学情报部门》(Most Secret War: British Scientific Intelligentce)一书,详细 地分析了海森堡当年在计算时犯下的令人咋舌的错误。但他的分析却没有被Mar kWalker 所采信,在资料详细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及核力量的寻求》(German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Quest for Nubclear Power,1989年出版)中,Walker还是认为海森 堡在1942年头脑清楚,知道正确的事实。到了1992年,Hofstra大学的戴维·卡西迪(David Cassidy)出版了著名的海森堡传记 《不确定性:海森堡传》,这至今仍被认为是海森堡的标准传记。他分析了整件事情,并 最后站在了古德施密特等人的立场上,认为海森堡并没有什么主观的愿望去“摧毁”一个 原子弹计划,他当年确实算错了。但是很快到了1993年,戏剧性的情况又发生了。Thomas Powers写出了巨著《海森堡的战 争》(Heisenberg's War)。Powers本是记者出身,非常了解如何使得作品具有可读性。 因此虽然这本厚书足有607页,但文字奇巧,读来引人入胜,很快成了畅销作品。Powers 言之凿凿地说,海森堡当年不仅仅是“消极”地对待原子弹计划,他更是“积极”地破坏 了这个计划的成功实施。他绘声绘色地向人们描绘了一幕幕阴谋、间谍、计划,后来有人 揶揄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简直就是一部间谍小说。不管怎么样说,这本书在公众中的反 响是很大的,海森堡作为一个高尚的,富有机智和正义感的科学家形象也深入人心,更直 接影响了后来的戏剧《哥本哈根》。从以上的描述可以见到,对这件事的看法在短短几年 中产生了多少极端不同的看法,这在科学史上几乎独一无二。1992年披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史料,那就是海森堡他们当初被囚在Farm Hall的窃听录音 抄本。这个东东长期来是保密的,只能在几个消息灵通者的著作中见到一星半点。1992年 这份被称为Farm Hall Transcript的文件解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出版,引起轰动。 Powers就借助了这份新资料,写出了他的著作。《海森堡的战争》一书被英国记者兼剧作家Michael Frayn读到,后者为其所深深吸引, 不由产生了一个巧妙的戏剧构思。在“海森堡之谜”的核心,有一幕非常神秘,长期为人 们争议不休的场景,那就是1941年他对玻尔的访问。当时丹麦已被德国占领,纳粹在全欧 洲的攻势势如破竹。海森堡那时意识到了原子弹制造的可能性,他和魏扎克两人急急地假 借一个学术会议的名头,跑到哥本哈根去会见当年的老师玻尔。这次会见的目的和谈话内 容一直不为人所知,玻尔本人对此隐讳莫深,绝口不谈。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当时两人闹 得很不愉快,玻尔和海森堡之间原本情若父子,但这次见面后多年的情义一朝了断,只剩 下表面上的客气。发生了什么事?有人说,海森堡去警告玻尔让他注意德国的计划。有人说海森堡去试图把玻尔也拉进他们 的计划中来。有人说海森堡想探听盟军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有人说海森堡感到罪孽,要 向玻尔这位“教皇”请求宽恕……Michael Frayn着迷于Powers的说法,海森堡去到哥本哈根向玻尔求证盟军在这方面的进 展,并试图达成协议,双方一起“破坏”这个可怕的计划。也就是说,任何一方的科学家 都不要积极投入到原子弹这个领域中去,这样大家扯平,人类也可以得救。这几乎是一幕 可遇而不可求的戏剧场景,种种复杂的环境和内心冲突交织在一起,纠缠成千千情结,组 成精彩的高潮段落。一方面海森堡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服从性,他无法拒绝为德国服务的 命令。但海森堡又挣扎于人类的责任感,感受到科学家的道德情怀。而且他又是那样生怕 盟军也造出原子弹,给祖国造成永远的伤痕。海森堡面对玻尔,那个伟大的老师玻尔,那 个他当作父亲一样看待的玻尔,曾经领导梦幻般哥本哈根派的玻尔,却也是“敌人”玻尔, 视德国为仇敌的玻尔,却又教人如何开口,如何遣词……少年的回忆,物理上的思索,敬 爱的师长,现实的政治,祖国的感情,人类的道德责任,战争年代……这些融在一起会产 生怎样的语言和思绪?还有比这更杰出的戏剧题材吗?《哥本哈根》的第一幕中为海森堡安排了如此的台词:“玻尔,我必须知道(盟军的计划)!我是那个能够作出最后决定的人!如果盟军也在制 造炸弹,我正在为我的祖国作出怎样的选择?……要是一个人认为如果祖国做错了,他就 不应该爱她,那是错误的。德意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长大成人的地方,她是我童年 时的一张张面孔,是我跌倒时把我扶起的那双双大手,是鼓起我的勇气支持我前进的那些 声音,是和我内心直接对话的那些灵魂。德国是我孀居的母亲和难缠的兄弟,德国是我的 妻子,是我的孩子,我必须知道我正在为她作出怎样的决定!是又一次的失败?又一场恶 梦,如同伴随我成长起来的那个一样的恶梦?玻尔,我在慕尼黑的童年结束在无ZF和内 战中,我们的孩子们是不是要再一次挨饿,就像我们当年那样?他们是不是要像我那样, 在寒冷的冬夜里手脚并用地爬过敌人的封锁线,在黑暗的掩护下于雪地中匍匐前进,只是 为了给家里找来一些食物?他们是不是会像我17岁那年时,整个晚上守着惊恐的犯人,长 夜里不停地和他们说话,因为他们一早就要被处决?”这样的残酷的两难,造成观众情感上的巨大冲击,展示整个复杂的人性。戏剧本质上便是 一连串的冲突,如此精彩的题材,已经注定了这是一出伟大的戏剧作品。但从历史上来说, 这样的美妙景象却是靠不住的。Michael 后来说他认为Powers有道理,至少他掌握 了以前人们没有的资料,也就是Farm Hall Transcript,可惜他的这一宝似乎押错了。《哥本哈根》一剧于日于伦敦皇家剧院首演,随后进军法国和百老汇,引起轰动,囊括了包括英国标准晚报奖(Ev ening Standard),法国莫里哀戏剧奖和美国东尼奖等一系列殊荣。剧本描写玻尔和夫人玛格丽特,还有海森堡三人在死后重聚在某个 时空,不断地回首前尘往世,追寻1941年会面的前因后果。时空维度的错乱,从各个角度对前生的探寻,简洁却富予深意的对话,平 淡到极点的布景,把气氛塑造得迷离惝恍,如梦如幻,从戏剧角度说极其出色,得到好评如潮。后来PBS又把它改编成电视剧播出,获 得的成功是巨大的。但Thomas Powers《海森堡的战争》一书的命运却大相径庭。甚至早在《哥》剧大红大紫之前,它便开始被许多历史学家所批评,一时间在各 种学术期刊上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对Farm Hall Transcript稍加深入的研究很快就表明事实完全和Powers说的不一样。海森堡的主要传记作者Cassidy在为Na ture杂志写的书评里说:“……该作者在研究中过于肤浅,对材料的处理又过于带有偏见,以致于他的精心论证一点也不令人信服。 (Nature V363)”而Science杂志的评论则说:“这本书,就像铀的临界质量一样,需要特别小心地对待。(Science V259)”纽约大学的Paul forman在《美国历史评论》杂志上说:“(这本书)更适合做一本小说,而不是学术著作。”他统计说在英美的评论者中,大约3 /5的人完全不相信Powers的话,1/5的人认为他不那么具有说服力,只有1/5倾向于赞同他的说法。 而在1998年出版的《海森堡与纳粹原子弹计划》一书中,历史学家Paul Rose大约是过于义愤填膺,用了许多在学者中少见的尖刻词语来评价Powers的这本书,诸如“彻头彻尾虚假的(entire ly bogus)”、‘幻想(fantasy)”、“学术上的灾难(scholarly disaster)”、“臃肿的(elephantine)”……等等。OK,不管人们怎么说,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海森堡宣称的一切。首先非常明显可以感受到的就是他对于德国物理学的一种极其的自负 ,这种态度是如此明显,以致后来一位德国教授评论时都说:“我真不敢相信他们竟能有如此傲慢的态度。”海森堡大约是死也不肯承认 德国人在理论上“技不如人”的了,他说直到1942年双方的进展还“基本相当”,这本身就很奇怪。盟国方面在1942年已经对原 子弹的制造有了非常清楚的概念,他们明确地知道正确的临界质量参数,他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充分的相关数据。到了1942 年12月,费米已经在芝加哥大学的网球场房里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可控反应堆,而德国直到战争结束也只在这方面得到了有限的进展。 一旦万事具备,曼哈顿计划启动,在盟国方面整个工程就可以顺利地上马进行,而德国方面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海森堡的这种骄傲心理是明显的,当然这不是什么坏事,但似乎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揣摩他的心理。当广岛的消息传来,众人都陷入震惊。 没心计的哈恩对海森堡说:“你只是一个二流人物,不如卷铺盖回家吧。”而且……前后说了两次。海森堡要是可以容忍“二流”,那也 不是海森堡了。早在1938年,海森堡因为不肯放弃教授所谓“犹太物理学”而被Dang卫报纸称为“白犹太人”,他马上通过私人关系找到希姆莱要求 澄清,甚至做好了离国的准备。海森堡对索末菲说:“你知道离开德国对我来说是痛苦的事情,不是万不得已我不会这样做。但是,我也 没有兴趣在这里做一个二等公民。”海森堡对个人荣誉还是很看重的。 但是,一流的海森堡却在计算中犯了一个末流,甚至不入流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德国对临界质量的夸大估计。这个低级错误实在令人吃惊 ,至今无法理解为何如此,或许,一些偶然的事件真的能够改变历史吧?
日本也有核武器计划,只不过不值得了,而且据说日本暗中向苏联提供美国的未爆炸原子弹获得苏联支持
因为纳粹德国之前到早期的物理学家大多是犹太人,所以给希特勒造成了一种“物理学是犹太人的科学”的印象,所以驱逐和迫害了犹太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不愿意给日耳曼物理学家提供核裂变研发方面的经费。科研成果是用钱砸出来的,德国当时有钱但是不愿意在核弹方面投资,日本是想研发但是确实拿不出钱(连加热试验时候使用的砂糖都无法及时配给),美国才是真正的出钱又出力,所以才能抢先开发出核弹。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世界五千年》上面说盟军派敢死队炸毁了在挪威建成投产的全德最大的重水厂谢、、、 等知友的热心提示,地点弄错了,不是捷克,是挪威
反对获得赞同最高的答案。纳粹德国没有研制出核弹的原因是其在挪威诺尔斯克电气厂提炼的重水被英军特种部队进行了多次破坏。由于英军的破坏,德国不得不进行了一次孤注一掷的重水运输。运输途中,缺少制海权的德国遭遇了英国海军,致使一大批重水被击沉。由于提炼的重水一直难以运到本土,德国的原子弹计划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才最终不得不放弃。事实上,德国战败前夕进行了一系列相当疯狂的的科学实验,以求通过技术手段击败同盟国。这其中除了原子弹外,还包括了V系列火箭、垂直起降飞机、一次性火箭筒等等当时看来匪夷所思的装备。由于第三帝国覆灭前夕大量的文件未来的及销毁,相当多的机密文件在鹰巢和一个山谷(我忘了名字了···大家提醒我一下)被缴获。在美国有专门研究第三帝国浩瀚如烟机密文件的机构,而以上提到的史实均有文件资料证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的研究资料,或参考《第三帝国的兴亡》。最后,建议在知乎上少一点道听途说的东东···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投降后那些纳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