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不朽不朽之王的灵魂牢笼有人知道吗?

普希金的《纪念碑》全文谁知道?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风暴普希金 【范文十篇】
风暴普希金
范文一:风暴(普希金)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澎湃(
)2、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3、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4、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5、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范文二:班级:13商英19班
姓名:张晓文
主题:与书为友
读《普希金小说选之暴风雪》有感
普希金是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个伟大的小说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第一个(正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并无任何人)给了我们俄罗斯之美的艺术典型,这种美直接来自俄罗斯的精神,这种美藏身于人民的真理,藏身于我们的根基,是普希金将其发掘出来的。”
读过众多的普希金的小说,我最为喜欢的却是《普希金小说选》中的《暴风雪》。
《暴风雪》描写了贵族小姐玛利亚与贫穷平凡的小军官弗拉基米尔间的相恋,却遭到了父母反对,他们不顾他人看法,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大胆私奔,但却因为大风雪的阻隔最终错过了。但在故事结尾出人意料的给了主人公一个另外的真爱的归宿,使守身如玉的玛利亚与从战场上归来的贵族士官布尔明喜结连理。
《暴风雪》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但作者只截取了故事精彩的一头和一尾;并且小说的结尾也都是戛然而止的。普希金的以简朴和明晰文笔小说中穿梭,不仅节约了篇幅,使小说的结构更精巧了,同时还加强了故事的悬念。整部小说的故事虽然情节很曲折,但依然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令人臆想纷纷:“屋外有暴风雪;风在吼叫,护窗板在抖动着,砰砰直响;她觉得,这一切都是一种威胁,一种悲哀的先兆......”这些都为后来玛莎最终错过弗
拉基米尔做了铺垫。
《暴风雪》像是一出具有淡淡讽刺意味的轻喜剧。结局很精彩,出乎人的意料,构成了作者高超的叙述。小说中的玛莎敢于私奔,却又不失体面,最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爱情和婚姻。这让我懂得,不管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或是追求梦想、面对生活,都要勇敢向前,努力拼搏,要彼此理解、奉献牺牲、忠诚于对方。爱拼才会赢!
范文三:在位于也门北部的胡塞武装大本营萨达省,扎耶德是为数不多仍坚持留守也门的女性平民。然而,在被围困近七八个月后,扎耶德对生存下去已经不再抱有希望,在她看来,“正义已经在萨达省沦陷”。   今年3月26日,沙特主导的多国联军对也门展开了多轮空袭,萨达省的形势愈发混乱。扎耶德已经无法辨别门外的轰鸣是胡塞武装的枪声还是联军战机丢下的炸弹爆炸声。在战火夺去了她家的三个孩子后,扎耶德把自家的后院变成了一片墓地。战火的燃烧,带来的是无数也门人的流离失所,但更让人痛苦的是,还有些人连难民都当不了,不得不困守在被包围的城市里。   “风暴”停了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开始哀叹也门成为中东又一个战场时,媒体却注意到,也门的局势开始进入到一个充满未知的新阶段。经过近一个月2000多次的空袭,4月21日,沙特突然宣布停止由其牵头主导的代号为“果断风暴”的多国军事行动,取而代之的是“恢复希望”的行动。从“风暴”到“希望”,接下来的也门局势真的会达到预期吗?   4月21日,60岁的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在社交网站上发表的一条言论引起热议:“为了表彰100名沙特飞行员在也门空袭行动中的表现,我将送给他们100辆宾利轿车。”很快,这条推文就被转发了2.8万次,点赞超过5000次,不少沙特网友赞扬自家王子的慷慨,认为飞行员的功绩值得用豪车作为嘉奖。不过也门网友却有“不同看法”:沙特飞行员得到了阿尔瓦利德王子赠送的100辆宾利,而我的家却被炸飞了。就在沙特王子发表这条推文的几小时前,沙特国防部突然宣布:中止在也门境内实施的“果断风暴”军事行动。这一决定令也门胡塞武装也颇感意外。 日,也门持续遭沙特空袭,不少房屋被炸毁   自3月26日果断风暴“刮”起来,在不到一个月内,沙特主导的联军对也门境内实施了2000多次空袭,沙特军方称,空袭摧毁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兵营、弹药库、空军基地等重要设施;胡塞武装对周边国家的安全威胁已经消除。4月21日傍晚,也门首都萨那的上空不再有联军的战机飞过,萨那居民因此睡了个难得的好觉,美联社则把这一夜称为“四周以来萨那最平静的夜晚”。   美国白宫对此表示了欢迎,而在美国公共电视台看来,“果断风暴”的结束,也不完全是由于胡塞武装的衰败。就在4月21日早些时候,沙特还不顾也门副总统巴哈的反对,宣布向也门派遣地面部队,而局面出现转折的原因,在美国媒体看来,这是白宫在发挥作用。“果断风暴”的目的有二:打击胡塞武装,实现也门和平;而“恢复希望”的目标也有两个:征服胡塞武装,实现也门稳定。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看来,新行动方针的最大变化,在于更重视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也门冲突。 日,也门萨那,胡塞武装支持者示威,抗议沙特与盟军的空袭行动。沙特与盟军不顾停止空袭的条约,持续空袭胡塞等反对派武装。图为抗议的胡塞武装支持者   不过“恢复希望”带来的和平景象只持续了12个小时。4月22日,胡塞武装再度出手,在也门第二大城市亚丁开火,并且占领了也门第三大城市塔伊兹政府军第三十五旅指挥部。当天,携带炸弹的沙特战机再度呼啸而至,重返也门上空。苦难又开始延续。 4月23日,一场抗议沙特为首联军行动的游行在萨那举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4月22日发布的数据,过去一个月,已有1080人在也门冲突中丧生,超过4300人受伤。在也门首都最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的革命医院里,医疗物资极度匮乏,很多受伤者因为伤势严重而出现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伴随着“果断风暴”空袭,沙特还对也门的机场和港口进行了封锁,以切断胡塞武装的补给线。发电设施在空隙中损毁,燃油又难以运入,致使首都萨那全天都处于停电状态,而这样影响最大的就是医院。   “希望”还是无望?   媒体注意到,今年1月,胡塞武装强行攻入也门首都萨那后并不受当地民众欢迎,支持率很低。但在经过一个月的空袭之后,一些萨那青年开始自愿支持胡塞武装。这个拥有10万人的也门什叶派反政府武装信仰的是什叶派中的栽德教派,大本营位于北部的萨达省,与逊尼派的沙特仅有一条边界之隔。在拿下政府军控制的边界哨卡之后,胡塞武装屡屡与沙特部队发生武装冲突。而在这条荒凉的边境线上,也门的毒贩、军火商也时常出没,经由此处进入沙特。不过,普通也门人不会冒险跨过边境,因为一脚跨过去,可能就会被沙特边防部队一枪击毙。   美国公共电视台称,多年来,盘踞萨达省的胡塞武装一直试图跨越边境线,将势力发展到沙特一侧,只是没有成功。今年1月,胡塞武装开始从萨达省一路举兵南下,占领了也门首都萨那,意图接管也门政权,这引起了沙特的高度警惕。要知道,也门背后一直有伊朗的影子。   4月19日,美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和其护卫舰“诺曼底”号导弹巡洋舰从海湾出发,穿过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拉伯海,前往也门附近的亚丁湾。罗斯福号上面搭载的5000名水手和60架战机将在也门附近海域与另外几艘美军舰艇相会。此前,一个由7艘货轮和两艘导弹护卫舰组成的伊朗船队驶向也门海域。美国有线新闻网称,这9艘船比驱逐舰体型小,经过侦察发现,船上载有武器,这支伊朗船队的目的很可能是给胡塞武装提供军火支援。   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也门问题的决议,决定对胡塞武装实施武器禁运。因此如果伊朗船队真的运输了武器,就等于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那么美伊海上对峙也就在所难免。   到了23日,伊朗船队在抵达也门前掉头返航,这令也门海域的紧张氛围稍稍缓解,也让伊核谈判各方松了一口气。一天后,4月24日,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举行了新一轮的全面谈判,而解决伊核问题也是奥巴马希望在离开白宫前留下的重要政治遗产。然而,奥巴马政府在撤侨问题上的不作为却饱受指责。自也门冲突升级以来,多国政府组织力量撤离本国公民,但是美国政府只撤离了外交和军事人员,并在今年2月关闭了美国驻也门大使馆。而对于美国公民,美国国务院只提出希望他们“藏身安全之处”。当地时间4月23日凌晨,两架俄罗斯飞机先后从也门飞抵俄罗斯,大约20名美国人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成功撤离至俄罗斯。   作为阿拉伯语中的“快乐之地”,也门的历史一点也不快乐:长期的分裂、贫困,加上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缘位置,使得也门从来就不缺少纷争和动乱。如今这种“不快乐”已经演变成风暴眼,至于下一步走向何方,谁都说不准。
普希金的故事(一)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莫斯科,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 出生于贵族家庭。童年开始写诗,在沙皇政府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立的皇村高等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当时进步的十二月党人及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影响。后来发表的不少诗作抨击农奴制度,歌颂自由与进步。普希金的作品除了诗歌以外,主要还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别尔金小说集》等。普希金在创作活动上备受沙皇政府迫害。1837年在一次阴谋布置的决斗中遇害。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和影响很大。
普希金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他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长大。童年时代,他由法国家庭教师管教,接受了贵族教育,8岁时已可以用法语写诗。家中藏书丰富,结交文学名流,他的农奴出身的保姆常常给他讲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得他从小就领略了丰富的俄罗斯语言,对民间创作发生浓厚兴趣。
1811年,普希金进入贵族子弟学校皇村学校学习,年仅12岁就开始了其文学创作生涯。1815年,在中学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创作的《皇村回忆》 ,表现出了卓越的诗歌写作才能,特别是他诗作韵文的优美和精巧得到了广泛的赞赏。在早期的诗作中,他效仿浪漫派诗人巴丘什科夫和茹科夫斯基,学习17—18世纪法国诗人安德列谢尼埃的风格。在皇村中学学习期间,他还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治、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
普希金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在此期间,他深深地被十二月党人及其民主自由思想所感染,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创作了许多反对农奴制、讴歌自由的诗歌,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8)、《乡村》(1819)。1820年,普希金创作了童话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故事取材于俄罗斯民间传说,描写骑士鲁斯兰克服艰难险阻战胜敌人,终于找回了新娘柳德米拉。普希金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民间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古典主义诗歌,向贵族传统文学提出挑战。
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1820年他被外派到俄国南部任职,这其实是一次变相的流放。在此期间,他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参加了一些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他追求自由的思想更明确、更强烈了。普希金写下《短剑》(1821)、《囚徒》(1822)、《致大海》(1824)等名篇,还写了一组“南方诗篇”,包括《高加索的俘虏》(1822) 、《强盗兄弟》(1822)、《巴赫切萨拉依的泪泉》(1824)、《茨冈》(1824)四篇浪漫主义叙事长诗。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这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从这一时期起,普希金完全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年,普希金又被沙皇当局送回了普斯科夫省的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两年幽禁期间,他创作了近百首诗歌,他搜集民歌、故事,钻研俄罗斯历史,思想更加成熟,创作上的现实主义倾向也愈发明显。1825年他完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的创作。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为了笼络人心,把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仍处于沙皇警察的秘密监视之下。普希金没有改变对十二月党人的态度,他曾对新沙皇抱有幻想,希望尼古拉一世能赦免被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但幻想很快破灭,于是创作政治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表达自己对十二月党理想的忠贞不渝。
1830年秋,普希金在他父亲的领地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他一生创作的丰收时期,在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的秋天”。他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这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还写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30首抒情诗。《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一篇是俄罗斯短篇小说的典范,开启了塑造“小人物”的传统,他的现实主义创作炉火纯青。
1831年普希金迁居圣彼得堡,仍然在外交部供职。他继续创作了许多作品,主要有叙事长诗《青铜骑士》(1833)、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833)、短篇小说《黑桃皇后》(1834)等。他还写了两部有关农民问题的小说《杜布洛夫斯基》()、《上尉的女儿》(1836)。
1836年普希金创办了文学杂志《现代人》。该刊物后来由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编辑,一直办到19世纪60年代,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而且成为俄罗斯进步人士的喉舌。
普希金的创作和活动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1837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日不治身亡。他的早逝令俄国进步文人曾经这样感叹:“俄国诗歌的太阳沉落了。”
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全世界所有的主要文字。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天才的杰作,激发了多少俄罗斯音乐家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以普希金诗篇作脚本的歌剧《叶甫根尼o奥涅金》 、《鲍里斯o戈都诺夫》 、《黑桃皇后》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茨冈》 等等,无一不是伟大的音乐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诗被谱上曲,成了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还有的作品还被改编成芭蕾舞,成为舞台上不朽的经典。
为了纪念普希金,人们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为普希金(1796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在这里去世)。现在这里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著名的波尔金诺村也在这附近
普希金的故事 (二)
有一次,尼基塔带着小普希金在莫斯科城里散步,忽然,一个衣着华丽、长得肥头大耳的男孩迎面走来。尼基塔看了他一眼,没想到这可惹恼了那个男孩。那男孩不由分说,朝尼基塔的头上打了一棍子。尼基塔挨打以后,用手捂住脑袋,一声不吭,直愣愣地站在原地,而那个打人的男孩却若无其事,扬长而去。
小普希金看在眼里,恨在心头,他大喝一声:“站住,小坏蛋!凭什么打人?”他一边说一边追了上去,一把揪住那个男孩的衣领,当即给了他一记耳光。
男孩扔下棍子,同普希金厮打起来。尼基塔慌了,赶忙跑过去,把他们拉开,并劝普希金说:“我的小主人,您还不懂奴仆生来就是挨打受骂的命啊!有什么办法呢?”
普希金纠正说:“你说得不对!有一本书里写过,贵族和奴仆都是上帝的儿子,上帝的儿子生来就是平等的,所以,这个小坏蛋没权打你。”
普希金怒视着那个男孩,又举起了拳头说:“你要向我的尼基塔大叔赔礼道歉,不然,我就要与你决斗!”
男孩听普希金说要和他决斗,就软下来,很不情愿地向尼基塔鞠了一躬,然后悻悻地走开了。
普希金的故事(三)
俄国著名文人普希金在成名以前,有一次参加了一个舞会。
他在舞会中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贵族小姐,禁不住上前去打算请她跳舞。
漂亮的贵族小姐看到这个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普希金时,傲慢地拒绝了他的邀请,对他说:“对不起,我是不跟小孩跳舞的!”
普希金对这突如其来的无礼,笑着对贵族小姐说:“哦,,,,非常抱歉,我不知道你已经怀了小孩,那我邀请别人好了!”
说完,很有礼貌地走了。
普希金的故事(四)
日,俄国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被沙皇残酷帝镇压下去了,起义的五个首领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600多人受到牵连。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普希金的朋友。1826年秋天,新上台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把普希金召回了莫斯科,想扭转他的笔锋为自己服务。
“如果日那天,你在彼得堡,你会干什么?”沙皇尼古拉一世试探普希金。
“我将在起义者的队伍里。”普希金毫不迟疑地回答。
“你没想过这样做的结果吗?”
“当然想过,我的朋友们不是被陛下绞死了吗?”
尼古拉知道普希金不那么容易对付,要是因为写几首讽刺诗就把他杀了,自己肯定要被人嘲笑。最好是控制他,不让他写。于是,沙皇假装温和地说:“普希金,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召回莫斯科吗?”
“我不关心这个,我在乡下生活得很好。”
“我也喜欢诗,我欣赏你的天才,以后,你写诗,先送给我看看,你认为怎么样?”
普希金知道沙皇要亲自审查自己的诗,于是,直接了当地说:“陛下要审查我的诗,到时候我会亲自送来。”
普希金出了宫廷之后,并没有把沙皇和他的谈话放在心上。他照旧写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歌颂十二月党人,谴责沙皇。
范文五:。
| ≯ 震    艟
普 蒋 金 丰   a D
江 苏 ? 阳  陈 晓 秀  射
普希金是l世纪俄 国著名诗人, 9 他生前著有 
优美的诗篇 , 几乎每个俄罗斯家庭都有他的诗集。   普希金 虽然是个文学天才 ,可真像人们常 
说 的,人无完人 ,金无足 赤,从 小他 的数 学成 
绩就很糟糕 ,他宁可写几大本诗 集,也不愿意  做一道数学题。上小学时, 有一天老师讲解的几道  四则运算题的答 案恰巧都是0 。普希金就天真地 以为所有 的应用题的   结果都是0 他 向老 师抱怨: “ , 唉,算 了半天都是0 ,白费劲 了, 不 还   如不算呢! ”他的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 , 老师最后也无计可施 , 无  可奈何地对他说 : “ 去写你的诗吧, 你的数学成绩只能是0   。”
普希金成名后 , 一天 ,他坐着 四轮马车到奎夫城 里去。天黑  有
了,他到路旁的一家小旅馆去投宿。旅馆老板知道他是普希金 , 就从  地窖里取出一瓶最好的酒, 款待这位尊贵的客人。   老 板的小儿子捧着一本 练习本站在普希金的面前 , 这小男孩希 
望诗人给他签个名。 巧, 凑 孩子的练习本上有一道 四则运算题 , 普希  
金以为小男孩要求给他解答这道题。于是,他像过去一样,毫不犹豫  地在 等号后写上 了个0 ,并对小男孩说 : “ 小家伙 , 试试你 的运 气如 
何 ?”  
第二天 , 数学练习本 交到老 师那里,被老 师打 了个 “ ×”,小男  
孩简直不敢相信 : “ 怎么会错呢?这可是普希金本人做 的呀!   ” 这事被该校 的名誉校长谢连科夫将军知道 了, 他调侃说: “ 我根 
本就不懂教育 , 但被邀请做名誉校长。普希金也不懂数学,   就让这个 
0 作为这道题 的荣誉答案吧!   ”
范文六:维普资讯
W  。 C   D[ !   = u
文 / 宋德 发 
普 希 金被 誉 为俄 罗斯 诗歌 的太 阳 、 罗 斯近 代 文 学  俄
的开创者。 俄国诗人丘特切夫在诗歌 中赞颂他 : 俄罗斯  “ 人铭记你 , 就像铭记 自己的初恋” 人们常常谈论起普希  。 金传奇的爱情和他那令人惋惜的死亡。普希金是个风流 
才 子 ,86年 ,7岁的 普希 金 似 乎预 感 到生 命 之 路 将 要  13 3
许 多 年 过 去 了 , 风 骤 雨般 的 激 变  暴 驱 散 了往 日 的 梦 想 
于是我 忘 却你 温柔 的 声音  还 有你 那 天仙似 的倩 影  在 穷 乡僻 壤 , 囚禁 的 阴暗 生 活 中, 在  
我 的 日子 就 那样静 静 地 消逝 
走到尽头 ,于是要为自己这辈子的风流韵事作个总结。   他开列了份 “ 唐璜” 名单 , 这个名单显示 , 他的妻子冈察  洛娃是他所爱过的第 17 3 位女性。普希金是 13 年结  81
婚的 , 实际 上 , 婚 后 , 希 金 并没 有 断绝 向其 他女 性 表  结 普 达 好感 。因此 , 希金 短 暂 的一 生 中 , 守地 估 计 , 少  普 保 至 也 心仪 过 10 女性 。 5位  
没 有倾 心 的人 , 有诗 的 灵感  没
没 有 眼泪 , 有 生命 , 没有 爱情  没 也
如今 心 灵 已经 开始 苏醒 :  
今天 ,人们对普希金的这种爱情生 活是 相当宽容 
的 。因为 人们 知道文 学 与生 活本 来就 有所 区 别 。普 希金 
这 时在我 面前 又重新 出现 了你 ,  
有 如 昙花 一现 的 幻影 ,  
有 如 纯洁之 美的天 仙 。  
共创作了两百多首爱情诗 , 在他的诗歌 中, 爱情是高 尚、   纯洁和美妙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   比如 ( 《 致凯恩》。凯恩是普希金的女朋友,1 2 岁那年 , 普  希金在彼得堡第一次 见到她 。那时候凯恩 1 9岁, 已经嫁  给了一个 5 2岁的将军。12 年 ,普希金因为触怒了沙  85 皇, 被流放到一个小 山村 中, 凯恩去探望他。当凯恩离开 
小 山村 的 时候 ,感 动 万 分 的 普 希 金把 这 首 诗 歌 献 给 了 
我 的 心 在 狂 喜 中跳 跃 ,  
心 中的 一切 又 重新 苏醒 。  
有 了倾 心的人 , 了诗 的灵 感  有 有 了生命 , 了眼 泪 , 有 也有 了爱情 。   应 该 说 , 现 实 生 活 中 , 希 金 的 爱 情 是 有 一 定 缺  在 普
但   她。在诗歌中, 诗人充满深情回忆 了他第一次见到凯恩  陷 的 。因 为他 专一 于爱 情 , 不专一 于 爱情 的具 体 对象 。
从文 学创作的角度讲 , 正是他有缺陷的爱情生活  时的美妙 、 表达 了他和凯恩分离后的失落以及再
见到凯  不过,
恩时 的惊 喜 :  
我记 得 那 美妙 的 一瞬 :   在我 的 面前 出现 了你 ,  
成就 了他 没 有缺 陷 的爱 情诗歌 。他一 生所 写 的两 百 多首  爱情 诗歌 分 别 献 给一 百 多 位不 同的 女性 。文学 创 作 , 尤 
其是爱情诗歌的创作 , 需要绵绵不断的激情 。在西方诗 
歌 史 上 , 有 像 但 丁 、 特 拉 克 这 样 一 生 只 为一 位女 性  也 彼
有如 昙花 一现 的幻 想 ,  
有 如 纯洁之 美的天 仙 。  
写 爱 情诗 的 , 是 , 丁终 生 没 能和 贝 亚特 尼 齐在 一起 , 但 但   彼 特拉 克 和 劳拉 也 是 有 缘无 份 。而 普 希 金不 一 样 , 他总 
在 那无 望 的忧 愁的折 磨 中,  
在 那 喧 闹的浮 华生 活 的 困扰 中,  
是能够和 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因此 , 他需要不断更换 
激发创作激情的爱情对象。  
人们对普希金的爱情行 为表示理解还有一个原因 ,   那就是人们知道特定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普遍的道德标准 
我 的耳 边长 久地 响 着你 温柔 的 声音 ,   我还 在 睡梦 中见 到你 可爱 的倩 影 。  
W上山 c 蛐蓦 c 【    瞳  鼬
有所 区 别 。道德 不是 相对 的 , 但具 有相 对性 。相对 于基 督  人 的尊 严 , 向丹 特 士下 了挑 战 书 。 他  
教所 鼓吹 的禁 欲主 义 , 希金 在诗 歌 中对 爱情 的歌 颂 , 普 在 
丹特士自知理亏 , 加上没有任何准备 , 有些怕死 , 赶 
生活中对爱情的身体力行,都具有反禁欲主义的合理性  紧 宣布 这完 全是 ~ 场误 会 。他 说 自 己之 所 以经 常去 找 冈  和人道性 。 相对于普希金所处的时代和地域, 他的行为更  察洛娃 , 是因为正在追求冈察洛娃的姐姐。不久后 , 丹特  算不了什么。l 世纪初期, 9 俄国因为学 习法国 , 在贵族中  士还真的和冈察洛娃的姐姐结了婚, 这样他就成为普希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气: 偷情。 贵族男女都为自己有几个  金的亲戚, 可以名正言顺地到普希金家 “ 做客 了。平静  情人为自豪的事情 ,因此丈夫和妻子对彼 此有情人也是  了 一段 时 间 后 , 烟 又起 , 于 冈 察 洛娃 与 丹 特 士 的 故  烽 关 互不干涉 。甚至沙皇本人也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  事重新成为人们茶余饭 后热烈讨论的话题 。这次普希金  洛娃 。 据说 , 普希金和妻子散步的时候 , 与沙皇、 皇后不期  再 也 无 法 忍 受 了 ,他提 出要 和丹 特 士之 间彻 底 做 个 了 
而遇 。吃惊 的不是 冈察洛 娃 , 而是 沙 皇夫 妇 , 因为皇 后 这  断。经过精心准备的丹特士这次答
应了普希金的挑战。  
个时候才发现 ,俄罗斯居然还有比自己更美丽动人的女 
他们签订了决斗的条约 : 间是下午四点至五点 ; 时  
人。 尤其 是沙 皇 , 他的 “ 斜眼病 马上 被 冈察洛 娃治 好 了 , 地 点 是 黑 河 对岸 ; 器 是手 枪 ; 射 的 距 离 是 二十 步 ;   武 对  
后来他封给普希金一个宫廷职位 ,目的也是为了有更多  双方有一次射击的权利 , 谁先开枪不作规定 普希金的  的机会接近 冈察洛娃 。在偷情合法化、 公开化的时代 , 普  同时 代 人 这 样 回 忆 当时 的 场景 : 决斗 时 间 到 了 , 然天  虽 希金只不过是这种奇特风尚的 “ 受益 
者 ” 一 而 已。当然 , 之 因为他结 婚 了 , 而  且他 的妻 子是 俄罗 斯的 第 一美女 , 人  人
气晴 朗 , 风很 大 , 温零 下十 五度  但 气
左右 。普希金 穿一件熊皮大衣 ,沉默 
着 , 却 表 现 出一 种 强 烈 的 快 快 动 手  但
仰慕的对象 , 所以, 不久 以后他也就成  为这种风尚的受害者。  
普希 金 自 由惯 了 ,而 且 他 也 担 心  以前 总 是 自 己给 别 人 戴绿 帽 子 ,一 旦  自己结 婚 了 , 自己 也随 时 会 被 别 人戴  上 绿 帽 子 。因 此 ,他一 直 对 婚姻 很悲 
的急躁情绪 。一切就绪 ,决斗双方各  就 各位 , 手 发出信 号 , 希金 举枪  助 普
瞄 准 , 丹 特 士 的 枪 先 响 了 , 希 金  但 普 应声倒下。  
但普希金缓慢地爬 了起 来 ,支撑 
着 左手 , 了 自 己的一 枪 , 特 士 也 应  放 丹
观。不过他也是个普通人, 在年过而立  之后 ,他长久流浪 漂泊的心灵也 渴望  有个归宿 , 因此他迎娶了冈察洛娃 。结  婚后 ,普希 金度过了一段 相对平静安 
稳的 生活 。但 她 的 妻子属 于上 流 社会 ,  
声倒下 。普希金高兴地说 : 中了, 打 打  中了。不过 , 丹特士只是伤了皮毛, 而  普希金却伤了致命的部位 ,子弹从他  的腹部 钻进了肚子 。普希金被马车送  回了家中, 见到 冈察洛娃 后, 他安慰妻 
自己不会有事情。医生们也来了 , 已经无  但 新婚 伊 始 , 了表 达 对 妻 子 的 爱 , 希 金还 能 陪 着 冈察  子不要害怕 , 为 普 力回天 。临终 前 , 希 金 神志 清 醒 , 普 妻子 喂 他 吃 果酱 , 他  洛娃唱歌 、 跳舞和喝酒。但普希金毕竟是一位有追求的 
便重 复说 : , 吃 , 啊 好 真好 吃 。短 暂的 回光返 照  诗人 , 整天无所事事让他倍感生命的虚度 。他渐渐丧失  每 吃 一 口 , 普希金的 目光便渐渐暗淡下来了。一代文豪就这样  了 耐 心 , 此 , 又 把心 思 放 到 了他 放 不 下 的 文
学 创 作  后 , 因 他 上 , 样 , 也就 给 了别 人可乘 之 机 。 这 他  
离开了人世 , 享年 3 8岁。普希金死后 , 5万人为他送  有
天啊, 我记得一位无帅临死时也没有  在普希金家的常客中 , 有一位年轻 英俊 、 善于甜言  葬 。有位老人惊呼 : 蜜语的军官 , 名叫丹特士。丹特士本是法国人 , 通过投靠  这么多人来送行。   早 在 1 1 年 ,6岁的 普 希 金就 写 下 了 ( 的 墓 志  85 1 《 我 个 俄 国官 员 , 拿到 了俄 国 “ 照 ”, 为 俄 国 的 男 爵 。 护 成  
为自己未来的一生做了这样的预测和定位 :   丹特士比普希金更容易博得异性的青睐 , 乘普希金没有  铭》, 时间陪伴 冈察洛娃 , 他很容易和冈察洛娃有了更多的沟  通 。这个时候彼得堡流言四起 , 说丹特士正在追求冈察  洛娃。一些仇恨普希金的人开始散发大字报 , 写匿名信,   声称普希金是乌龟团的团长 , 这些都大大地激怒了普希  金。普希金虽然文静柔弱, 但骨子里却刚烈好斗, 在他读  书期间, 他的击剑和骑 马成绩要好于文化课 。而且他常  常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要和对手一决高下 ,  
这 儿埋 葬 着普 希金 , 和年 轻 的缪斯  他
在 爱情和 懒 惰 中 , 同度 过 了愉 快 的一 生 , 共  
他没有做过什 么好事 , 可是他心地善良,  
却 实 实在 在是 个好 人 。  
我们不能不惊叹普希金对自己的先见之 明, 他的一 
文学以及快乐相伴, 他虽然风 流, 但绝不  他的不要命彻底 吓退了对手 。面对丹特士的挑衅 , 普希  生始终和爱情 、
而且他确实心地善良 , 实实在在是令好人 I  金自然要用男人的方式来解决男人的问题。为了捍卫男  下流,
范文七:说起诗,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普希金,或许是出于个人的潜意识,又或者是他实在吸引我。即使不完美却充满缺陷的华丽,恰似浑金璞玉般天然清透。  李煜的诗恰似一江春水,普希金的诗却堪称一部恢宏的史诗。如童话般的幻境,是席慕蓉的世界,普希金却将你带入神话之中,他的诗包含的是整个世界。  有人说和异性表达爱意就去念诗。  爱情的主题在普希金的诗篇中占了很大的分量。“爱情对我的折磨我很珍重,纵然死也让我爱着死去!”(《心愿》),他的爱情诗总是那样缠绵细腻,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  我却一窥如此:一见倾心的爱慕、长相思的痛苦、妒嫉的折磨、欲言又止的羞怯、绝望中的倾吐、回忆中的甜蜜瞬息……恰如其分地流淌成优美诱人的诗句。  “当你陶醉于热烈的爱情,切不可将爱情的缪斯遗忘;世上没有比爱情更幸福的了;一边爱,一边把爱情歌唱。”  普希金谱写着美好的诗篇,然而从中为什么让我感到激昂,透露着坚定的信念?  也许一个人的经历对个体来说犹如昼夜之间的变化影响了整片大地,我深知所遭遇的一切正在将心情转变,阴晴之间,又添多少喜悦与失落。正如普希金的一生坎坷的经历却给了他机遇,磨难与痛苦结出丰硕的果实。  疯狂只为不被理解,无奈只因不被认可。生活是残酷的,面对现实美丽的梦被打碎,美好的爱情随着飞跃的思想逝去,浪漫与现实的身影在神前对立,书写爱,为真诚寻找坎坷生涯的慰藉。  在墓志铭上刻下“和爱神结伴,慵懒地度过欢快的一生。“感叹着:“唉,生命不是永恒的奖赏!”  普希金:“我的诗是发自肺腑之言。”面对现实,普希金以诗来歌颂,以诗来批讽,将满腔热情寄予国家人民。  对于一个国家这是一种灾难——  如果只有奴才和奸佞围绕宝座转,  而上天挑选的诗人却站在一旁,  沉默无语,两眼瞧着地面。  不知道那双眼的穿透力,瞧着地面透析埋藏现实的真相。  在此刻,普希金的诗便犹如上帝的光芒照亮整个世界,似游吟诗人穿梭于一片片领域,以神圣的姿态去吁告全人类智慧的诗篇。  的确,有时心情总在因所遭遇的事情而难以平息,恰似海面那永远难以预料的平静时刻。也许我要如这位因心中有所尊崇而清醒的人般彻悟:面对现实!  最后,离开狭窄的黑暗屋舍,是因为要到更深的黑暗中潜行。驱散白色的雾气,轻轻走过山冈的墓地,是冰冷的墓碑告诉死亡的气息。长眠于地下的人啊,黑暗中看不到你的脸,苍白抑或血红。即便以被诅咒的名,也要在黑暗中获得永生。  愿黎明的光将黑暗冲破,照亮整片土地。  离开前,矗立,致敬。  评点 郑文龙  本文作为一篇有关普希金诗歌的读后感,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以个性化的方式感悟、解读普希金的尝试与努力。而文章所反映出的作者对诗人、诗歌的理解与具体语言运用、论说过程则不乏空泛晦涩之感,并未达到总结或诠释的效果。“文不胜质”的文字表达体现了作者对诗人及其诗作的理解、阅读尚需深入,显示出作者对于宏大深刻题材的写作尚无较为成熟的驾驭能力。  文章立意于“礼赞”,通篇洋溢着热情的赞美与激赏,然而礼赞的抒写定势消解了批判性思维,追求语言的唯美超越了对诗人诗作本身的思考感悟,文章则缺失了本应具备的思想价值。但对于一名中学生来讲,能做到这样已属不易。
范文八:生于一九五二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日本关西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永远的爱心?冰心》《冰心与吴文藻》《郭风评传》《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林语堂:生活要快乐》《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等二十种,曾获福建优秀文艺作品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被日本创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我将世世代代被人民喜爱,   因为我的诗唤起善良的情感。   在冷酷的时代,我歌颂自由,   并且为那些受苦难的人,呼吁同情。   这是普希金(一七九九~一八三七)逝世前一年,在著名的《纪念碑》中写下的诗句。他的自信成了现实,不仅是作品,现在,无论是在莫斯科还是在圣彼得堡街头,随时可见普希金的雕像,仅博物馆便有多处,从中可见他的文学地位与影响,也现出他被人民喜爱的程度。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俄罗斯文学的始祖”,高尔基称之为“俄罗斯文学的太阳”。这在一定的意义上显示了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他之前,不能说没有文学,但十九世纪之后辉煌的俄罗斯文学,却是以他为起点为代表的,或者说是由他带动起来的,普希金成了俄罗斯文学之源。这与中国文学很不相同,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传统,能说是始于那一个作家、诗人?仅是与普希金同时代的曹雪芹,他当然也创造了一个文学的顶峰,但他之前并非“前无古人”,只要粗略上溯,便是一大串的名字:纳兰性德、汤显祖、吴承恩、李清照……一直到屈原、《诗经》等等,哪一个也不能说是文学之父。而在普希金之前,俄罗斯有谁呢?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在普希金以前,我们曾经有过诗人,但不曾有过任何一个艺术家诗人;普希金是第一个俄国艺术家诗人。因此,甚至即使是他那些最初的、不成熟的、青年时代的作品……出版后都在俄国诗歌史中标志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别林斯基论断:俄国文学“从普希金开始”,“只有从普希金的时代起,俄国文学才开始产生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俄国生活的脉搏在搏跳着。这已经不是介绍俄国认识欧洲,而是介绍欧洲认识俄国了。”正是普希金开拓了俄国文学的新世纪,为此后一个世纪灿烂的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以及后来的苏联文学直至今天的俄罗斯文学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文学道路。“开拓者”和“奠基人”,“俄罗斯文学之父”,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颂词,我从伫立于阿尔巴特街、俄罗斯博物馆前等处的塑像中,感受到俄罗斯这位精神之父的现代、优雅、潇洒、富有激情,所以,他的后代喜爱与亲近这样的精神之父,不难理解。   位于圣彼得堡马卡罗夫岸边的“普希金之家”,充分地显示出诗人“文学之父”的至尊地位。这里原是一座海关大楼,一九?五年由Н.А.科特利亚列夫斯基院士和Б.Л.莫扎列夫斯基通讯院士创议建立普希金纪念馆,用于收藏普希金各种史料,由于普希金的地位与影响,便将这种收藏扩展到了同时代的作家,成了俄国文学的研究机构。一九一八年“普希金之家”划归苏联科学院领导、一九三?年正式成为苏联科学院俄国文学研究所。现在这里既是普希金的博物馆,也是俄国许多作家的博物馆,既是普希金的研究中心,也是俄国文学的研究机构。   当我们来到“普希金之家”的门前时,这里却是静悄悄的,原来遇上了闭馆日,但由于俄罗斯作家协会奥列格?巴维金先生事先联系,今天为接待中国冰心文学馆代表团而专门开放。讲解员将我们引到二楼展示厅,让我们看到了不仅仅是普希金,同时还有果戈里(一八?九~一八五二)、莱蒙托夫(一八一四~一八四一)、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陀斯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一八八一)、列夫?托尔斯泰(一八二八~一九一?)契诃夫(一八六?~一九?四)等作家的珍贵文物,其中有照片、油画、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等等,每一位作家一个陈列单元,由各种珍贵文物组成一个小小的作家博物馆,相当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中的作家文库,但又比文库舒展、大气、丰富,整个二楼的近千立方米的大厅,蜿蜒地陈列开去,犹如俄罗斯文学的长河。讲解员说,因为普希金之家的号召力,这里虽然不是每一个大师独立的博物馆,但收藏的文物却是最丰富的,有的超出了一些独立作家的博物馆,甚至作家最珍贵的文物,也都收藏、陈列在这里。像“托尔斯泰服”、《猎人笔记》的初版本、契诃夫的签名照等等,从这些珍贵的散发出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上,仍然可以感受到作家的生活情形与创造的激情。“普希金之家”还收藏着苏联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资料、文物,包括萧洛霍夫、艾特玛托夫等,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及参观。   圣彼得堡郊外的皇村,则是普希金这颗诗歌太阳的升起地。这里原本是沙皇时代皇族们夏天居住的地方,有豪华的宫殿、浪漫的沙场与茂密的树林,但作为这处名胜的皇冠,则是叶卡琳娜二世为子孙建造的贵族学校,普希金则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一八一一年至一八一七年,普希金在此上学,这个美丽的皇家村落,它的气息与氛围、阳光与雨露,哺育了这位不凡的俄罗斯之子,上学期间,便写了一百多首的诗歌,《回忆皇村》使得十五岁的普希金一举成名。现在,凡是普希金生活与学习过的地方,都作为俄罗斯的国家文物保护区,包括贵族学校、居住的房舍等,在皇村,最集中体现了普希金的成长,这里也称作普希金城。普希金的塑像在皇村为坐姿,青年学子的普希金,披着风衣,托腮沉思,似乎在迷茫地发问:“这不是皇村花园―― /美丽的北国天堂?”(《回忆皇村》)。   普希金虽为贵族出身,但他向往自由,憎恨专制与黑暗。也是在皇村的时候,年少的普希金,接受了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并且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禁卫军军官,反对沙皇专制,追求自由的思想初步形成。毕业后到彼得堡外交部供职期间,参与了与十二月党人秘密组织有联系的文学团体“绿灯社”和“阿尔扎玛斯社”,创作《自由颂》(一八一七)、《致恰达耶夫》(一八一八)、《乡村》(一八一九)、《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一八二?)等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的政治抒情诗。普希金的这些作品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一八二?年将他派到俄国偏远的南部任职(实际上是一次流放)。但普希金不但没有屈服,而且与十二月党人的交往更加频繁,甚至参加了十二月党的秘密会议。《短剑》(一八二一)、《囚徒》(一八二二)、《致大海》(一八二四)等名篇,以及一组“南方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强烈憧憬,同时,也完全展示了普希金的独特风格。普希金的南方流放,始终处于监视之中,一八二四年当局截获普希金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并以此为借口,将他再度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进行软禁。这里十分偏僻,只有老保姆陪伴着他。幽禁中的普希金,虽然中断了与十二月党人的联系,但却接近了农奴制度下的农村生活和俄罗斯普通的人民,他经常到集市上听农民谈话和唱歌,并十分注意收集民间故事和口头传说,从中学习人民的语言,这些有益的养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幽禁的两年里,普希金创作了《致凯恩》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几十首抒情诗 ,并在一张小桌子上,开始了《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的创作。 就在他被软禁在乡间的时候 ,彼得堡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起义失败后,沙皇尼古拉一世上台,为拉拢诗人为其服务,决定将普希金召回莫斯科,但普希金矢志不渝,写下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歌颂十二月党人的崇高志向的诗歌。一八三?年秋天,是普希金丰收的季节,他在波尔金诺的三个月,一口气完成了四年前开始创作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创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还有《射击》《暴风雪》《村姑小姐》和《驿站长》等小说、四部小型悲剧和几十首抒情诗。 一八三一年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结婚后,定居彼得堡。他的行动仍受到沙皇政府的监视。这一时期,普希金在创作上仍不断有优秀作品出现,如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叙事诗《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和《纪念碑》等。三十年代中期,普希金与当局的矛盾日益加剧,此时一个法国流亡者丹特士又放肆地追逐他的妻子,普希金为捍卫自己的荣誉与尊严,与丹特士决斗,身负重伤,两天后谢世。
  这几乎是普希金短暂的三十八岁的一生,但在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中,却有极其丰富的展示。面临着莫依卡河的上下二层巨大的展厅,以编年体与专题并列的方式,陈列与展出普希金的时代、生活与文学成就,仅仅是讲解员为我们所作的重点讲解,便长达一个小时。由于我们是外国人,讲解员还特地允许我们参观了普希金使用过的实物与收藏的珍藏室,感受了一下贵族生活的精致与优雅。   一八三七年 一月二十七日,寒风凛冽,在涅夫斯基大道与莫依卡河的交汇处的一家咖啡馆里,普希金喝下人生最后一杯温暖的咖啡,坐上雪橇,在证人丹扎斯的陪同下,来到圣彼得堡郊外的黑溪,他的决斗对手法国人丹特士也在证人的陪同下到来。他们决斗的隔离仅为十步之遥,丹特士抢先开枪,击中了普希金的腹部,立时血流不止,就在丹特士欲离开之际,被普希金叫住,他说他还有力气还他一枪,但由于身负重伤,无法准确瞄准,普希金只是击中对手的右肩。倒在血泊中的普希金,被抬上雪橇,回到他最后居住过四个月的莫依卡河堤岸十二号公寓。   这里现在就是普希金故居博物馆,最先出现在你面前的便是两把决斗时的勃朗宁手枪,讲解员说,虽然它并不是决斗时普希金使用过的枪,但决斗的枪便是这样的,你似乎立时便感觉到从那枪膛里射出的子弹,一颗无情地击中了伟大的诗人,一颗却与法国小人擦肩而过,诗人年轻的生命便永远凝固在血泊中,两支枪写下了那么一场悲剧。在楼梯口,讲解员留住了我们的脚步,说,负伤后的普希金,从右边的通道抬进,上楼,向左拐,进入他的书房。“为了不打扰普希金,探望的朋友在楼梯口前便停下脚步,仆人的小屋用来接待,门口张贴着普希金的病情通报。”讲解员的声音很小很轻,似乎依然怕打扰了伤痛中的普希金。故居共有七个房间,客厅、卧室、孩子们的房间、夫人冈察罗娃的卧室与化妆间、冈察罗娃姐妹们的居室、餐厅、书房等,现在都依当年的原样陈列。讲解员告诉我们哪些是普希金使用过,哪些是夫人冈察罗娃使用过的,包括化妆盒、卧榻、羽毛笔、躺椅等。在普希金受伤后,他的几位最好的朋友被允许进入客厅,怕惊扰普希金,都不发声,围着小圆桌用笔交谈,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普希金的意义,他们也意识到普希金逝去后将会永生。普希金的老师、诗人茹柯夫斯基用速写画下了房间的布局,现在我们参观到的故居,便是在普希金去世后的一百年,根据这张图纸布置的。还有那些使用过的物品、书籍,都做了登记。普希金去世后,冈察罗娃带了孩子搬离了这座房子,一个美好的家庭便就此消失。在当时,绝对不像现在这样,关心着诗人的一切,冈察罗娃带着他与普希金的孩子,流落在普希金热恋过、吟咏过的俄罗斯的大地上。   书房是普希金最后诀别这个世界的地方,让夫人冈察罗娃坐在自己的对面,普希金对医生说,她很可怜,也很无辜,以后还要承受许多人间的非难。四个孩子,最大的五岁,最小的只有八个月,用小手画着十字架,向他们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普希金在这座公寓中虽然只居住过四个月,但在这个书房中,完成了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诗《一八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并着手写作《彼得大帝史》,未完成的手稿便摊开在写字台上……普希金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永远地离开了这间书房。茹可夫斯基将躺椅背后的摆钟,拨定在诗人逝世的时刻――二时四十五分。这天是一八三七年一月二十九日。   去世后的面模、临终的速写、剪下最后的一缕头发、决斗时穿过的黑色夹克等,便陈列在隔壁停棺的小房间里,这时我又想起了《纪念碑》中的几行诗:   不,我不会完全死去――   我的心灵在辉煌的诗篇中   将会超越我的骨灰和腐烂而永垂不朽――   哪怕在这月光下的人世上只有一个诗人   我的荣光也将辉耀万代千秋……   也许,到了莫斯科可以不看普希金了,但陪同我们的巴维金先生说,普希金是属于俄罗斯的,属于圣彼得堡的,也是属于莫斯科的,这里是他的出生地,在莫斯科远郊的扎哈罗沃庄园,有他儿童时代的雕塑;莫斯科也是他成家的地方,想绕都绕不开的。果不然,当我们从小尼基塔街高尔基故居博物馆走出来时,便与普希金不期而遇。街的对面有座教堂,便是一八三一年二月十八日,亚力山大?普希金与纳塔得娅?尼古拉耶夫娜?冈察罗娃举行婚礼的地方。据说,在婚礼仪式上,双方交换戒指,普希金手中的戒指不慎落地,并且随之手中的蜡烛又熄灭了,这都成了他们结合后磨难与灾难的预兆。我们未能进入教室,但在教堂旁的亭子间,见到了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牵手的雕塑,四周有喷泉簇拥,通往教堂的花园,满园的白桦树已开始有金黄的落叶,八月下旬细雨中的莫斯科,已是满地秋声了。隔了两天,我们在阿尔巴特街的大街上,又见到了这座牵手的雕像,不过它比亭子间的更高大一些。雕像的对面,便是五十二号,那座楼上的五个房间,便是普希金与冈察罗娃的新房,他们当年是不是像这样牵着手步入新房?   现在,这里也被列为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了。淡绿色的墙体上,有博物馆的名称,有普希金自画的头像,“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一八三一年二月初至五月中在此居住”。普希金与莫斯科第一美人冈察罗娃(婚后改为普希金娜)是否幸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非常幸福,幸福说可以引用普希金给朋友信中的那句话:“我结婚,我感到非常幸福”,一说是非常痛苦,痛苦说举出了普希金娜只会交际,只会说法语,不理解也不懂普希金,有时普希金将自己写好的自认为得意的诗句,朗诵给妻子听,普希金娜用手捂起耳朵,尖叫着说别用那枯燥的东西来打扰我。但我想,无论幸福说还是痛苦说,可能都是生活的一半,两说的相加才是普希金婚后的生活,幸福并痛苦着。故居中高大而宽敞的客厅,便是普希金娜举行舞会的场所,这里才是普希金娜的天堂。但不管如何说,普希金娜在普希金心中是神圣的,为了他的荣誉与她的纯洁,普希金才有了决斗举动,才有了永远的诀别而无永远的遗憾与耻辱。外界对于普希金娜看法,普希金心中也是清楚的,所以,他在临终时担心自己死后普希金娜会受到更多的非难,这一担心果成现实。普希金去世后,普希金娜受到人们的种种误解,在寡居七年后,嫁给禁卫军骑兵团团长兰斯科伊,同样也遭到人们的指责。她逝世后,墓碑上看不出与普希金有何关系,人们几乎习惯不提及她了,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普希金娜给她哥哥的六封书信被发现,人们才认识到她对普希金的真挚、深厚的感情,她的名誉得以逐渐恢复。此后,她的画像开始出现在出版物中,出现在博物馆里,阿尔巴特街的普希金故居博物馆为普希金娜开辟了专门的陈列室,故居对面与教堂亭子间的雕塑,表明了普希金娜已经回到了诗人的身边,他们手牵着手,相伴着温情地走在俄罗斯哪怕是冰冻寒冷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孙俊志
范文九:在俄罗斯,有多处普希金的故居和博物馆,如果停留的时间过短,就只能有所选择舍弃,找那些有代表性的看。本来,这次参观圣彼得堡的普希金城是首选,因为这里最典型,它是一个普希金文物保护区,几乎包括了诗人一生的全部,像诗人生活和居住过的皇村,曾经就读的中学,房舍还在,收藏着普希金当年生活用品、他的作品、以及私人细软。这地方恰在圣彼得堡的郊外,风景秀美,自成一域,特别是闻名于世的叶卡婕林娜宫,还有尼古拉二世兴建的富丽堂皇的亚历山大殿,构成一个独特的景点。当然,尤使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是名扬天下皇村了,令人朝圣一样地追逐不舍。自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随其便,皇家宫殿建筑堂皇巍峨不同凡响,但诗人的人格精神和风情一世的经历,与他那永恒魅力的诗歌更令人景仰不止。这块皇家园林正是因了诗人的大名而永垂不朽。导游小姐列娜对我们说,由于它的内部正在装修,这次就看不成了,只好作罢,以待来时。这消息使大家遗憾;她是本地人,颇能理解我们的心情,便绕道到皇村中学门前,在一座普希金雕塑像前,让大家照相、纪念。塑像真人一般高大,斜靠在一个长椅上,正凝神沉思,颇具诗人气质,许多中文版诗集封面经常见到这张照片。睹此,大家的情绪被重新调动,先时的懊恼一时间消失,转为兴奋。毕竟这是在诗人的故居旁边拍照。同行者中多为诗人,他们的文学之旅,起步时大都与这个人物有关。著名诗人刘章的老伴,乘机发言,她说:“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刘章年轻时学习写诗,最喜欢的就是老普。直到,一说起普希金,精神头儿就来了。”于是抓紧时间照相,抢着站在诗人塑像前拍照,热闹起来。机会真的难得。你瞧瞧,诗人凝重地望着大地,望着远道而来的这群异国他乡的诗歌信徒,不知该作如何感想?他们都已雪染鬓发,然而爱诗的心依然燃烧,赤童一样地依偎在老爷爷的身旁,流露出少见的天真。我当然也不肯例外,先照上两张再说。第一张是与老伴合影,自不必说,我们相濡以沫四十年,风雨兼程走到今天,不容易呀。我的文学之路,只有她清楚,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她给我以支撑,当一切尽失之时,又有她从旁鼓励。她常常说:“既然喜欢上的东西,就不能够放弃”。我的多次举家搬迁,都多亏了她一双勤劳的手,付出了太多的汗水。每次搬家,都是她整理行李、家物,嘱咐最多、担心最大的,莫过于我的手稿,那一摞摞的文稿,都凝结着我的心血与汗水。2000年我主编一本《重温旧梦》,稿子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是她忙中偷闲帮我整理,一一过目、校审。照片不够,她不吝辛劳,跑到几百里之外的母校去补拍。仅此也就足矣。第二张是我的单人照,我站在伟大的普希金脚下,让“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照耀着,仿佛也诗人了一回,顿使我长了志气,壮了脸面,威风许多。   谈到皇村中学,不禁想起诗人的成名之作《皇村回忆》,我读这首诗的时候,也是一个13岁的中学生,少年普希金对自由的追求,爱情的讴歌,对黑暗的鞭挞,和对祖国的情怀,都与皇村这片美丽的土地有着关联,诗歌将我深深感染,诗中那不可一世的宏大气魄,美丽动人的语言节奏,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个中学生之手,让人赞叹。那时节,和新生的中国一样,充满朝气与阳光,理想主义盛行,青少年们正有许多文学梦幻,有着美丽的人生幻想与期待。普希金在天幕上的出现,使我们眼前一亮。生活就如同诗章一样。我的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当我考取河北南宫省中不久,同村的高小同学先我一年已在河北邢台省中就读。这年暑假,他弄到一本查良镛(金庸)翻译的《普希金诗选》,视如珍品,他讲,在他们班里,普希金的诗已很风靡,几乎无人不能背,说着说着就背出了好多首,使我特别惊讶。他之所爱很快也感染了我,于是我就借了来,他限我一天读完,并立下保证。在家里一盏暗淡的煤油灯下,我将诗集从头至尾抄写在一个草纸本子上,许多诗当时都可以背诵下来。比如《高加索的囚徒》、《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渔夫与金鱼的故事》、《致同学们》、《致恰阿达耶夫》等,直到现在印象还很深。后来,因为家乡发了洪水,那个手抄本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我的这个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能读完中学,提前参加了工作,娶妻生子,沉重的生活担子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在饥寒交之空闲,他依旧坚持着读诗、写诗。六十年代初,我已经是天津某所中学的教员了,他以为我很有能力或办法,就把整理好的一本厚厚的、未曾发表过的诗集寄给我,求我发表或出版。他不知道我还没有爬进文坛的圈里呢,没人买我的账。但我一直在推托着,等待着,不愿扑灭他那个微小的念头。没有料到,日后不久,他却因肝癌浮水过早离开了人世,只有二十多岁。一个未竟的诗人,一个普希金的忠实“粉丝”,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想起这件事我就非常难过。未能帮忙实现他的夙愿,一直是我心头难泯的愧疚。文学这东西,是个魔鬼,既然沾上了,就会被它纠缠一生的,除非你不是真正爱它,倘若是玩耍,游戏,那就另当别论。所以,我们不必去责怪他太傻呆,更不能去“怪罪”普希金,一切都和他无关。   读大学时,在外国文学课堂上,不只学了他的抒情诗,还学了他的诗体长篇小说《欧根?奥涅金》,老师还专门分析诗中的人物,因而也就知道了文学上“多余的人”的来历。参加工作后,我在阅读中,偏偏喜欢上他的小说。如他的《别尔金小说集》,不只是喜欢它的短小隽永,诗性的氛围,自然明快的语言特点,更喜欢他的小说故事的单纯、简洁,因而便一读再读,不愿释手。读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和《驿站长》,感受到作家与现实生活的对应关系是那么贴近,真像一位战士极力捕捉社会前进的动力,作品的主旋律是那么鼓舞人心,催人向上。尤其,作家还明确、大胆了普加乔夫农民起义领袖这一人物形象,他毫不在乎当局的政治压力;同时,他又注意揭示底层小人物的原生状态,从而开创了俄罗斯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我一直在想,这种源于现实生活的创作走向与文学精神,是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元素,构成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普希金能成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重要原因。以上,只是我从作品中,从前人的解读,认识到的普希金。但是,近距离地接触普希金并抚摸他,走进他生活的现场,去感受、体验那个实在具体的普希金,还是要到莫斯科阿尔巴特街普希金博物馆之后。   阿尔巴特大街,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莫斯科最有名的步行街道,距外交部大楼很近,它为东西走向,往前,可与新阿尔巴特街接通。前苏联时代,在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政治事件,比如斯大林的肃反运动。后来出版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小说,轰动一时,其背景就在这条街上。在我国很有市场,最近又再版。街市上有古玩店、旧书店、黄金珠宝店。有人说,它类似中国的琉璃厂,也许有些道理,因为它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抵达得比较早,许多商店还没开门,显得有点冷清,几家小商贩在街中心摆了摊儿,一家在卖杨梅、苹果,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水果,都是远道而来,看上去不甚新鲜,价格却昂贵,一个小梨儿就要十几卢布,蔬菜品种不多,买菜的也寥寥。一位老年妇女买了两根黄瓜,一绺韭菜,摇晃着脑袋走了。莫斯科的物价奇高,普通职工月收入仅有一二千卢布(合人民币六七百元),新鲜蔬菜是吃不起的,他们光顾市场而不购买。往前,有专门为人画像的民间艺术家,艺术功力不低于国内专业画家,要价却不高,不抵他们的十分之一,还有几个叫卖手工艺织品的,纠缠不放,一块粗毛毯绘织上俄罗斯风景人物油画,够档次了,要价也很低廉。俄罗斯是以油画著称于世的艺术大国,许多著名的博物馆,都有世界顶级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展出,而且真品居多。诗人浪波夫妇购买了一幅绘有俄罗斯田园风光的毯画,仅一百卢布(合人民币只三十元),这在中国恐怕是买不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街53号,在大街中间之右侧,有一个不甚显眼的门洞,一块小匾牌挂在旁边,由于不识俄文,我们差一点从这里走过,就如一个极为平常的店铺。导游出面告诉大家,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普希金博物馆。当然,此是最早建造成的,而非最完整的一个。他在1986年重新装修后开馆,一切都恢复了百年前的原貌。普希金住进这所公寓时,是他与娜塔丽娅新婚不久,只在这里住了三个多月。一座二层小楼,楼上楼下有五六间厅室。导游不给讲解,只能自己买票参观。上楼,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先走到书房,靠墙而立的书架上都是外文书籍,散散的摆放着,并不多,再进去,是一个写作间,桌上和画案上是诗人的手稿和书信。外文是天然飘逸放纵式的,加上诗人的桀骜不驯生性,给人的印象太深了。继续往里走,是一间很宽绰的大厅,装饰的豪华典雅,天花板上悬挂着精致的水晶灯,在当时也很高雅,可能是为妻子专门安排的一个舞厅。大家都知道,他的妻子美丽超群,风情万种,上流社会的公子与显赫的贵族都特别关注这个“莫斯科第一美女”,所以,在大厅里经常举办一些舞会,满足这些人的窥探欲,也是应当和值得的,而且也是普希金乐见所为的,因而,每天这里热闹非凡就很自然了。我们在这里特意留影作为纪念。有谁,还在娜塔丽娅像前驻足凝神,揣想诗人的悲剧命运是否与这个美色的女人有点瓜葛?在小客厅,还有诗人一尊大理石的头像,与他在皇村的那个沉思状态的雕塑不同,充满了青春气息。我在他的像前拍照,感受到的是诗人的甜蜜与幸福。这是青春的普希金。从普希金的创作经历上看,他的不少优秀之作,都是在莫斯科期间写作的。书桌上与墙版上展出的手稿、书信,也都是他踌躇满志的神情流露。我还发现,有几幅普希金随意涂鸦的速写画,简约,明了,质朴,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天马行空,随意挥洒,这就是天才,俯拾即是。三个月后,这对新人离开这里去了美丽的皇村,去享受那皇家园林的豪华盛宴了。   从博物馆出来,与故居斜对面,是一座新建起的普希金夫妇的大型雕塑。基本上是按照两个人原貌创作的。普希金气质浪漫潇洒,娜塔丽娅美丽动人。雕像外表被擦拭得焕然一新,高高地矗立在大街一边,有人走过来,对他们投下尊敬的目光,或随手献上一束鲜花。经常有志愿者来为雕像作清洁,对艺术品珍爱有加,俄罗斯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随处可见。远比国内一些景点的雕塑一夜之间被身手异位、面目全非的情景要好许多。在俄罗斯,无论走到哪里,坚守公民道德,爱护公众秩序,自觉为社会做好事,平常易见,实际上也是一种公众的觉悟。   我们没有去了莫伊卡河的另一个普希金纪念馆,那是1925年建立并开放的,是最早开放的故居博物馆。人们知道,那地方是诗人的伤心地,是他辞世的地方。在一间书房里,当年的写字台,鹅毛笔,小黑奴的墨水瓶都依然如故,决斗时所穿的那件薄呢背心也保存完好,那个座钟永远地停了在2点45分上,这是他与世长辞的时刻。据说,每到一年的2月10日中午2点,无语的人流就会挤满普希金的门前滨河街,几百支蜡烛围绕在通往诗人铜像的小径上,集体出发送别诗人,170多年过去了,依然如此。俄罗斯人守护他们民族的精神文化,永爱自己“诗歌的太阳”。我们没能见到这个沉重的场面,但我们的心一样的沉重。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曾照耀过我们的昨天,还会照耀我们的今天和明天,会永远地继续下去,关于这个,我深信不疑。
范文十:普希金的诗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2、《致某某》  不不,我不该,我不敢,我不能  再疯狂地沉湎于爱情的激动;  我严格地守护着自己的安宁,  不愿再让心灵燃烧,迷惘;  不,我已爱够;但是为什么,  我仍时而陷入短暂的幻想,  当年轻的纯洁的上天的创造,  偶尔走过我的身旁,一晃,  消失?……难道我已无法  怀着忧伤的激情将姑娘欣赏,  用眼睛追随着她,并静静地  祝愿她幸福,祝愿她欢畅,  衷心地希望她一生顺利,  有无忧的悠闲,欢乐的安宁  祝福一切,甚至祝福她选中的人,  那将可爱的姑娘称做妻子的人?!  3、《致克恩》  我记得那神奇的瞬间: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  就像昙花一现的幻像,  就像纯洁之美的精灵。  在无望忧愁的折磨中,  在喧闹生活的纷扰里,  温柔的声久久对我回响,  可爱的脸庞浮现在梦里。  岁月飞逝。骚动的风暴,  吹散了往日的幻想,  我淡忘了你温柔的声,  和你那天仙般的脸庞。  幽居中,置身囚禁的黑暗,  我的岁月在静静地延续,  没有神灵,没有灵感,  没有眼泪、生活和爱情。  4、《致一位希腊女郎》  你生来就是为了  点燃诗人们的想象,  你惊扰、俘虏了那想象,  用亲切活泼的问候,  用奇异的东方语言,  用镜子般闪耀的眼睛,  用这只玉足的放浪……  你生来就是为了柔情,  就是为了激情的欢畅  请问,当莱拉的歌手…,  怀着天堂般的憧憬,  描绘他不渝的理想,  那痛苦的可爱的诗人,  再现的莫非是你的形象?  也许,在那遥远的国度,  在希腊那神圣的天幕下,  那充满灵感的受难者,  见到了你,像是在梦乡,  于是他便在心灵的深处,  珍藏起了这难忘的形象?  也许,那魔法师迷惑了你,  把他幸福的竖琴拨响;  一阵不由自主的颤抖,  掠过你自尊的胸膛,  于是你便靠向他的肩膀……  不,不,我的朋友,  我不想怀有嫉妒的幻想;  我已久久疏远了幸福,  当我重新享受幸福的时辰,  暗暗的忧愁却将我折磨,  我担心:凡可爱的均不忠诚。  5、《康复》  我见到的是你吗,亲爱的朋友?  莫非这只是一个模糊的幻想,  是不真实的梦,是剧烈的病痛  在欺骗地搅动着我的想象?  在这不祥之病的阴郁时刻,  是你站在我的床前,温柔的姑娘  笨拙、可爱地穿一身军装?  是的,我见到了你;我无神的视线  透过那戎装看到了熟悉的美丽:  我用软弱的低语呼唤我的女友……  但我的意识里又聚起阴暗的幻想,  我用软弱的手在黑暗中把你寻觅…  突然,在我滚烫的额头,我感觉到  你的眼泪、湿润的亲吻和你的气息…  这不朽的感觉!生命的火,  带着无比激动的愿望从我心头掠过!  我在沸腾,我在颤抖……  你则像个美丽的幻影消失了!  狠心的朋友!你在用陶醉使我痛苦:  来吧,让爱情使我灭亡!  在美妙夜晚的寂静中,  出现吧,神奇的女郎!让我再次看到  威严的军帽下你蓝天一样的眼睛,  看到斗篷,看到武装带,  看到被军靴装饰着的双脚。  别迟疑,快来,我美丽的军人,  来吧,我在等你。诸神再次  用健康给我送了厚礼,  还给了我甜蜜的烦恼,  这便是那隐秘的爱情和青春的游戏。  6、《给一位幻想家》  你将在痛苦的激情中获得享受;  你乐于让泪水流淌,  乐于用枉然的火焰折磨想象,  把静静的忧愁在心中隐藏。  天真的幻想家啊,请相信,你不会爱。  哦,如果你,忧郁情感的追寻者,  一旦被爱情那可怕的疯狂所触及,  当爱的全部毒液在你的血管中沸腾,  当失眠的夜在漫长地延续,  你躺在床上,受着愁苦缓缓的煎熬,  你在呼唤那欺骗的安静,  徒劳地把哀伤的眼睛紧闭,  你痛哭着,把滚烫的被子拥抱,  你愿望落空的疯狂中变得憔悴,  请相信,到那个时候,  你便不会再有不雅的幻想!  不,不!你会泪流满面,  跪倒在高傲情人的脚旁,  你颤抖,苍白,疯狂,  你会冲着诸神喊叫:  “诸神啊,请把我受骗的理智还给我,  请把这该死的形象从我面前赶跑!  我爱得够了,请给我安宁!  但那幽暗的爱情和难忘的形象,  你永远也摆脱不掉。”  7、《给丽达的信》  当美妙的黑暗将帷幕  静静地张开在他们头上,  当时间推动着指针,  在缓慢的时钟上倘徉,  当自然那幸福的宁静中,  只有爱情还没有入睡,——  这时,我再次离开了  我的囚室那密实的穹顶,  我来在你的住处……  根据我急促的脚步,  根据充满情欲的沉默,  根据大胆的颤抖的手,  根据那激动的呼吸,  以及滚烫的温柔的唇,  请辨认出你的情人,——  我的欢乐和喜悦已降临!  哦丽达,那该有多好啊,  如果带着炽爱的狂喜死去!  8、《歌手》  你们可曾听见树林后面那深夜的歌声?  那是一位爱情和哀伤的歌手在歌唱。  当清晨的田野一片寂静,  那忧郁、朴素的声音在鸣响,  你们可曾听见?  你们可曾在林中荒芜的黑暗中预见他?  那是一位爱情和哀伤的歌手在歌唱。  你们可曾看到泪痕和微笑,  看到那满含忧愁的静静的目光?  你们可曾遇见?  你们可曾叹息,当听见那静静的歌声?  那是一位爱情和哀伤的歌手在歌唱。  当你们在林中看到这个青年,  遇见他那暗淡无神的目光,  你们可曾叹息?  9、《理智与爱情》  少年达佛尼斯在追逐多里斯,  他在喊:“停停,美人,停一停!  说一句'我爱你',我便  不再追你,我以爱神起誓!”  “住口,住口!”理智在说,  可爱神却说:“说吧:你真可爱!”  “你真可爱!”牧女重复了一句,  他俩的心中于是燃起了爱火,  达佛尼斯跪在美人的脚下,  多里斯垂下了多情的眼睛。  “跑开,跑开!”理智对她说,  而爱神却在说:“请留下来!”  她留下了,——幸福的牧童  用颤抖的手将她的手紧握。  他说:“瞧,在椴树的浓荫里,  两只鸽子正在相互拥抱!”  “跑开,跑开!”理智反复地说,  爱神却对她说:“学它们拥抱!”  在美人那滚烫的唇边,  滑过一道温柔的微笑,  她带着眼中的缱绻,  倒进了情郎的怀抱……  “祝你幸福!”爱神对她说。  理智呢?理智已无话可道。  10、《多么甜蜜!……可上帝啊,多么危险……》  多么甜蜜!……可上帝啊,多么危险,  去听你的声音,看你可爱的目光!……  这热烈神奇的交谈,这美妙的眼神,  和这微笑,我怎么能够遗忘!  奇妙的女人啊,我为何见到了你?  认识了你,我便已将极乐品尝,——  对我的幸福的仇恨也充满了胸膛。    11、《我曾经爱过您:这爱情也许……》  我曾经爱过您:这爱情也许  还没有完全在我的心中止熄;  但是别让这爱情再把您惊扰;  我不愿有什么再让您忧郁。  我曾经默默地无望地爱过您,  时而苦于胆怯,时而苦于妒忌;  我曾爱您那样真诚那样温存,  上帝保佑别人也能这样地爱您。  12、《给一个希腊女郎》  你来到人世就是为了  把诗人们的想象点燃,  你以那活泼亲切的问候,  你以那奇异的东方语言,  你以那放荡不羁的玉足  和那晶莹闪亮的眼睛  使他心乱神迷和折服,  你为了缠绵的愉悦而生,  为了激情的陶醉而降。  请问……当莱拉的赞美者  把自己永不改变的理想  描绘成神圣的天国,  那折磨人的可爱的诗人  莫不是在把你的形象描画?  也许,在那遥远的国度,  在神圣的希腊的天空下,  那充满灵感的受苦人  认出或看见了你,犹在梦中,  于是在他心灵的深处  便珍藏了你那难忘的倩影?  那魔法师也完全可能  以美妙的琴声诱惑了你;  你那一颗自尊的心  便不知不觉不住地颤栗,  于是你偎依在他的肩头……  不,不,我的朋友,我不愿  由于幻想而怀有嫉妒的情焰;  幸福早已与我无缘,  而当我再次把幸福得到,  又不由地暗暗为忧思所苦恼,  我担心:凡可爱的都不可靠。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普希金名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拉图 灵魂不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