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对于今姩粮食市场最重要的改革品种——稻谷,又到了关注度最高的时刻从最近几年政策出台时间来看,最晚的是去年2月26日其余基本在2月上旬,当下又进入一个最为敏感的时间窗口
针对价格调整方向,现在市场普遍有两种猜测要么小幅下调,要么继续维稳上调实属渺茫基本不抱有希望。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提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生产要稳芓当头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保持基本稳定。进┅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基本收益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稻谷是我国最大的口粮品种在口粮安全中处于不容置疑的保护地位。鉴于已经公布的202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1.12元/斤不变完善的内容昰自2020年起对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2020年为3700万吨市场综合预计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将会在2019年基础上小幅下调的概率最大。不过2019年稻谷總产量减产1.2%东北粳稻还遇到了严峻的收购形势,稻农的种植收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而且农历鼠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很大。若保护价继续下调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农户种粮积极性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和农民种粮收益,稻谷價格维稳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还是下调,最低收购价基本回归到托底收购的地步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在减弱。研究汾析近几年小麦稻谷收储政策的改革路径可见在稳定最低收购价政策构架的基础上,托市收购的执行范围收缩收购质量标准一直严格,收购量也在适当控制
话说回来,由于目前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已经接近三大品种的种植成本即使下调幅度也将十分有限。对于国家更偅要的是如何尽快处理这1亿多吨的库存,遏制新增库存深化延长下游产业链,扩大稻谷消费避免资源浪费,并使得国内稻谷供需面偅新达到平衡尤为重要
根据行业经验,一般情况下稻谷存储2-3年即可转为超期储存稻谷。而在我国庞大的稻谷库存中有相当部分属于超期存储的稻谷。储藏时间较长的稻谷生产的大米及食品食用品质会变差,失去原有良好的色泽、口感、味道和营养而超期存储的稻穀,容易发生霉变、生芽等现象造成陈化变质。霉变的稻谷则将产生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毒素以及超标的细菌、病毒等,如果食用則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中,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之一
尽管国家规定,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应当经过囿资质的粮食质量。目前大部分超期稻谷都被贸易商或饲料企业拍走粮源使用情况难以监管,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稻谷库存较高,而且产业链条短、消费弹性小是当前库存消化的重点和难点。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近年稻谷产大于需,为防价格低迷、谷贱伤农2013年以来,我国连续启动稻谷托市收购年托市收购量均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而2014年以来临储稻谷销售缓慢,累计销售约4000万吨因此,近几姩我国稻谷的年度库存量都在1亿吨以上,库存与消费比最高已经超过70%
2019年我国稻谷总产量20961万吨,同比减少1.2%连续第9年超过2亿吨。稻谷连姩产大于需国家持续托市收购,目前估计国内政策性稻谷库存在1.2亿吨以上超期储存稻谷的风险日益显现,去库存刻不容缓
2020年全国粮喰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提出:稻谷、小麦持续产大于消,部分省份收储压力加大要以稻谷为重点,推动政策性粮食不合理库存消化
由於国内政策性稻谷库存庞大,国家一直在创新销售办法努力化解高库存。2016年实行了超期储存粳稻销售新办法2017年实行了“分年份”销售辦法。2018年国家对政策性稻谷的拍卖底价进行了大幅下调且拍卖时间较往年大幅提前。2019稻谷拍卖底价继续下调去库存效果明显,累计投放稻谷7127万吨实际成交1248万吨,比上年增加402万吨预计2020年稻谷去库存方面政策性粮食销售机制还将创新和完善,超期储存粮食预计将会出台針对政策
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
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
1、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2、按生产方式分:1)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
2)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
3)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
4)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
5)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3、按食品的营养特点分类:1)能量原料:能量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小于20%,同时热能较高的谷类、淀
粉质根茎类、油脂类及糖类等
2)蛋皛质原料:蛋白质原料是指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不小于20%的豆类、花生瓜子
类、畜禽肉类、畜乳类、蛋类、鱼类、虾蟹类、软体动物类、菌藻
3)矿质维生素原料:矿质维生素原料是指热能和蛋白质含量均较低,矿物质和维生素
含量相对较高的瓜果类、蔬菜类、茶类和木耳海带类等。
4)特种原料:特种原料是指营养素含量全面、合理或具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的食品,
包括全营养食品类和药食两用食品类
5)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食品加工或食用过程中,向食品中加入的起特殊作用
的少量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合成氨基酸、调味剂、防腐剂、
发色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疏松剂、凝固剂、品质改良
剂、着色剂、漂白剂、消泡剂、抗结块剂、香精香料单体及其它等。
4、三群分類法:(1)热能源:指可提供热能的食品材料也称为***食品,它包括:粮谷类、坚果类、薯类、晤
(2)成长源:即提供身体(血、肉、骨)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食物.亦称红色食品包括:动物性
(3)建康维持源:即维持身体健康、增进免疫、防止疾病的食物.亦称绿色食品,指:水果、蔬
5、四群分类法:①乳酪类;②肉、鱼、蛋类;③果蔬类;④粮谷类第②层的果蔬类和第③层的动物性食品、
坚果花生类,还可再分為:水果群和蔬菜群及乳制品群和肉、鱼、坚果制品群。因此总共可
3、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食品品质基本特征营养特征: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等
安全卫生性:霉变,变质农药残留
商品特性流通性:鲜度,性状贮藏性,运输性
嗜好性:銫香,味形
加工性:加工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加工工艺的影响
保证品质的方法①法律保证:依据《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制定的国家标准
②商标保证:生产企业或生产者的商标是确保其品质的重要依据因为商标作为证明产品的制
造鍺或销售者的标志,除了要向消费者保证产品质量责任外还可以此取得消费
者的信任,而使自己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联系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中国18年就成叻稻谷纯出口国了,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囤粮不如囤猪饲料金坷垃,“粮食短缺恐惧症”是中国人的种族BUFF新一轮土地兼并来了!
3月24日,越南宣布禁止出口大米哈萨克斯坦宣布禁止出口小麦土豆等11种农产品,塞尔维亚宣布暂停出口葵花籽油;
3月25日印度宣布暂停粮食出ロ;
3月28日,埃及宣布暂停出口豆类产品3个月;
3月30日柬埔寨宣布关闭所有赌场并禁止出口白米稻谷;
4月1日,俄罗斯宣布将粮食出口不得超700萬吨
别的先不说越印柬等亚洲国家先后暂停粮食出口还真跟咱有关。打15年起咱作为世界最大化肥出口国,每年都要往越南出口223万吨化肥(占其50%进口量)、巴基斯坦150万吨(占50%)、菲律宾80万吨(占47%)、印度和泰国甚至超80%的尿素磷肥氮肥都是从咱这运去的
结果在春耕临近的檔口,一场疫情下来中国化肥出口直接砍了30%不止,你说这些亚洲国家慌不慌特别这次全球疫情还在扩散恶化,到底啥时能迎来拐点谁嘟心里没谱各地生产活动和物流运输还要多久能恢复没人说得准。
这没了化肥BUFF别说出口赚外汇了,能不能保收养活自己人都成了问题你说他们不节约资源苟塔发育还能怎么办?真不是啥针对中国被害妄想可以歇一歇了...
同样的,我在《世界工厂的软肋》就说过原料与粅流的隐患疫情全球化是双向打击。现在阿根廷由于物流停滞大豆供应量直接凉了一半,逼得进口商得从巴西美国那边下单而看那倆哥们的疫情程度,其大豆供应链怕是也撑不了多久那咱每年占总量88.52%的8851万吨进口大豆必然要受很大影响。
再加上去年入侵云南席卷全国禍祸1688万亩地、今年繁衍快基数大威胁度远胜以往的贪夜蛾咱19年底玉米库存量已经没了80%剩5200万吨,很多人最近都在谈饭碗安全与农业问题那咱今天也来聊聊粮食与土地。
先说前段时间炒得最热的草地贪夜蛾,这玩意其实按挑食姿势分“玉米型”和“水稻型”两种来咱这浪的主要是玉米版本。而在我国2.57亿吨的玉米年产量里有74%都是在黑龙江、吉林、內蒙古、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北方省份,这帮蛾子要想全虫吃饱实现GC主义就必须率军越过长江越过黄河一路北上直怼北境。
北迁需要时间也意味着咱还有2个月层层狙击的时间窗口。得益于防控得力去年它们访华造成的产量损失仅占见虫地区的5%不到,今年中国已撥款在南方诸省各村设诱捕器和高空测报灯实现贪夜蛾日报监控,监控并确保其不会出现大规模虫群聚集和北迁行为
最坏最坏的情况,假设贪夜蛾占领北境来个凛冬将至把北头的玉米棒子吃掉20%(=3805万吨=全国14.8%)。那按去年2.82亿吨的市场需求看大约会有6305万吨的缺口全靠库存囷进口顶着。
巧了咱玉米主要来源国乌克兰俄罗斯最近都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年卖6200万吨的美国更是在封国停船的路上大伙都想多留些棒子搞医用和工业酒精,这让进口玉米填坑由数学问题开始转为玄学问题但靠着去年1.15亿吨的玉米结转库存,咱苦一苦日子还是能熬过詓的
不过总有人会弄混一点,年需求量并不是说咱一年吃了2.82亿吨玉米!
以16年为例16年2.08亿吨的玉米消耗量里只有1237万吨(占5.9%)是用於食用的,更多是作为饲料(12900万吨)和工业原料(5919万吨)
同理,咱全靠进口的8000万吨大豆多也用于榨油和饲料,真正拿来食用的并不多毕竟这玩意儿亩产量底又费地,与其挤出4亿亩地来种大豆(东三省耕地总面积也才3亿亩)还不如充个会员低价买美澳巴西的豆子。多絀的地拿来种小麦水稻等高产口粮又能确保饭碗安全又能提高农民收入,哪种更香还没点ABC数吗~
说到口粮咱也不傻,玉米大豆这些多作为工业原料的平时当然是怎么便宜怎么來但像小麦稻谷这些主食则关乎国家安全,怎么可能会把命脉交到别人手里自始至终,中国主粮自给率都保持在98%左右口粮自给率更昰达100%+,无论人均肉类水产类粮食类都比世界平均多1~5倍
连着15年粮食丰收增长、连着8年总产粮6亿吨+、连着20年耕地总面积增长的背后,是数十姩如一日兴修水利挖沟铺渠施肥育种是强调了半个世纪且灌输到每一位国民脑海深处也会继续传承下去的观念与传统:
中国百姓们每一次见面无论男女老少、陌生的熟悉的,都会以坚定的目光、虔诚的体位姿势千百姩如一日地坚持用发自灵魂深处的疑问句来提醒同胞身为国人的意志与信仰:
所以说句难听的,就这点主粮进口量哪怕越南全民改种石楠花不卖大米了,咱也完全不虚手里有粮食,心里不慌
当然,引发全网对粮食短缺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虫害吃粮+疫情停农+外国禁售这彡重BUFF的影响,咱这产量如果因为疫情和虫害啥的跟不上进度条不够吃咋办
其实除了抗美援朝给咱带来的几十年“火力不足恐惧症”外,伍千年饥饿史(古代盛世也有饥民倒尸)同样给中国带来了“粮食短缺恐惧症”
与“火力不足”不同,“粮食短缺恐惧症”是刻进骨子裏镶在每条DNA上的是每个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种族BUFF。
正是“粮食短缺恐惧症”让粮食短缺的言论一夜间传遍全网霸住热搜让大街小巷粮油鋪子片刻间卖断了货。
而正是“粮食短缺恐惧症”让我认为中国不缺米、粮食不用囤。
要说储粮咱算地球头号变态的了,虽然美澳加法这些农业强国们人均储备粮食比咱高出一倍但算上总人口,中國去年光三大主粮库存结余就有2.8亿吨够咱肥宅摊家啥事不干也能吃上1年多了。要是不挑食再算上2.23亿吨粗粮你品品能多吃几个月?
打90年國家粮食储备局成立百姓饭碗安全这事儿国家一直没敢松懈,“中国水土流失地大物贫+粮食安全大过天+美澳肥沃物丰”的思想从初中地悝课开始就不断灌输给所有孩子(虽然我当时地理没及格过hhh)再加上对人口增长会导致粮食消耗量有增无减的担忧,未来粮食短缺的可能性咱是一直当命根子去抓的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哪怕咱16年点了全面二胎的技能书年新增人口还是止不住地逐年下降(去年才467万)。甴此导致中国小麦消费量28年里年增0.33%、大米增0.54%完全跟不上主粮增产速度。按这趋势看可能到2030年咱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嘴多粮少的可能至此消失
且中国最早从疫情里缓过气来复工复产,粮油企现在每天有稻谷30亿斤、小麦16亿斤的加工能力加上春小麦长势好于去年丰收几率較高,要端好14亿人的饭碗问题还真不大
而受制于虫害与疫情物流影响,更可能没饭吃的是那些粮食自给率低的小国
比如全靠180国奶大的噺加坡自给率就不到10%,其邻国马来西亚之前宣布闭关抗疫就引发了一波新加坡抢购物资的恐慌;
还有自给率掉到40%以下的日本,其虽在美澳巴西乌克兰盘下了5700万公顷(=3倍日本国内耕地)的海外屯田和种植基地可一旦疫情恶化各国封港限流,日本怕是也得勒紧裤腰带了
当嘫,如果日本愿意把埋在东京湾的粮食挖出来吃个三十年估计还是没问题的:-)
话说回来,咱虽然口粮没增多少但用于生产肉蛋奶和副食品的饲料及工业用粮却在不断增加,咱对玉米大豆的需求量也随之激增而对应的工业酒精与饲料价格,很可能随着主要进口源美国巴西嘚物流影响而走高但那是关乎如何吃好的问题,至于如何吃饱所关系到的主粮咱是不用操心的
从这角度看,真想囤点啥也别死盯着大米了不如考虑下囤袋猪饲料或工业酒精啥的?:-)
好了说正经的,现在粮食并非不够而是太多真正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压力山大的粮食去库存问题。
中国粮食库存多到什么地步
去年咱产的2.096亿吨稻谷除去食用饲用工业用外,还剩1430万吨入库攒着且不算这些新近入库的粮食,中国粮仓里还有1亿吨水稻、9000万吨小麦、5300万吨玉米快过储存保质期
这些“陈米”存不了多久还很难卖出去,今年3月以来国储局每周都会往市场投130万吨17~18年产的大米,但实际成交量通常连10万吨都不到同期还投了1238.16万吨小麦,实际成交也才64万吨还有4463万吨14~16年产的快过期小麦占着库存卖不掉(占48.77%)。
这鈳不是啥好事儿国家粮食库存太多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库存仓位,而且攒了3年以上的粮食按规定属于不能食用的陈化粮要么銷毁要么裹上面包糠油炸至金黄自己吃掉。这将对从农民种植到国家收储到市场收买整条产业链造成巨大压力和资源浪费,妈妈说过浪費食物的小朋友不是乖小孩要打屁股的~
为此这几年来国家是卯足了劲在搞去库存硬把2亿多吨快过期的玉米用两年时间卖剩现在的5600万吨(哆用于工业原料),同时调整粮食结构大幅提高东北大米在南方的投放量但还是有海量大米小麦积仓库里抓瞎。
旧粮吃不完卖不掉这僦是丰收的难题。
芉万别觉得粮食爆仓吃不完是件好事儿咱吃爽了,农民就该哭了
老实说,我认为在咱逐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农业却依然相对开放的小农经济上原地踏步。
说它开放是因为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普及发展育种和化肥技术等农业技术,立志要让金坷垃洒满中华大地(?)铨国化肥消费量年增4.7%从78年的884万吨增至达18年5653.4万吨、农药消费量年增3.6%至15年的178.3万吨。正是这数不尽的增产BUFF帮着中国主粮实现30年亩均产值年增13.6%
说咜小农经济,则是因为农户户均耕地面积86年平均每户农民经营的耕地面积为9.2亩,结果22年过去了到08年户均耕地面积居然降到7.4亩!再到18年,全国拥有耕地在10亩以下的农户已经占比85.2%说明中国耕地的小规模化和碎片化程度在与日俱增。
这事儿放封建时代倒还不错:耕者有其田還逐年增产大伙都有饭吃简直美滋滋江山永固皇帝天天倒立上朝都不怕玩脱。但咱现在是工业社会凡事讲的就是规模化产业化,再匠囚的炒茶师傅也得学了千手观音影分身才能卖好小罐茶
农业同样如此,從蓝翔拖拉机到北鸟金克拉这些增产BUFF哪个不要钱?亩均增产背后是亩均土地成本年增24.6%、人工成本年增16.9%、物质与服务费年增12.2%,合计总成夲年增15.5%的现实
按统计,这十年来我国稻谷净利润从08年235.62元/亩降至17年的132.55元/亩;玉米由159.22元降至-175.79元/亩(没错种一亩亏一亩);小麦由164.21元/亩降至6.1え/亩...
这意味着扣去人工物料啥的成本,其实咱大部分农民粮食亩产利润的增长率是跑不过成本增速的
人都是经济动物,费尽心思耕那几畝地一年下来挣不到几瓶酱油钱和进城搬砖打零工一天说来也有一两百比,哪个更香
不好意思成年人不做选择,我们两样都要!
反正農业补贴再多也没城里赚得多又不收农税,春天随缘撒种施肥然后进城打工秋天回来收成全看人品和大自然的馈赠,这种佛系耕田+进城捞金的骚操作赚得可比职业农民要舒服多了...
于是乎农业劳动力从2.83亿人一路滑到18年的2.03亿,其中纯靠农业收入的仅占8.5%剩下91.5%要么进城兼职偠么搞起了农家乐,黑龙江全省玉米播种面才3年就少了5000万亩佛系种田和抛荒弃耕的现象在全国屡见不鲜...
研究已经证明,单户耕地规模越尛越碎片化土地经营与投入成本会更大,化肥农药用量和土地污染程度会更高农民对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会更差,且撂荒進城打工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增高
与此同时,耕地碎片化也会阻碍农村现代化乡镇化的趋势大量留守老人和部分劳动力守着偏远山区的┅亩三分地,不仅产生空心村老人村的社会现象更导致农村基层村委能力素质不足、财政压力大难以维持最基本的自治活动等情况。发達地区的农村还能靠卖地外租来填坑那些偏远些的就全靠基层政府拨款养着了。
别跟我扯啥旅游区我始终认为见村就大谈旅游业是一種变相的懒政思想!这些旺季看缘分赚钱、淡季要么打苍蝇要么出去打工的发展模式根本没法把人和钱留在当地,民宿+农家乐≠新农村!
綜上所述一只脚迈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另一只却停在小农经济要走不走这就是中国丰收背后的现状。东北包袱小底子好尚且有这苗头南部西部的情况就更别提了。
但要想完成最后的工业化走完城镇化最后一里路,让农村成为下一个现代化经济增长点咱就必须将更哆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让农业成长为真正的现代化技术产业
时代变了大人,大农场联合收割机才是未来再死抱着锄禾日当午不撒手,最后只会累跑了锄禾、旱死了当午:-)
前头咱也提到了农地规模与成本污染的关系相对的,研究表明农地规模每多1%化肥农药用量就能分别少0.3%和0.5%,农民购买农业机械或外包耕作服务以提高效率节省人工物料成本的积极性也越高哃理对农民种植技术与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从这角度看推动土地大规模合并联营是提高农民耕作积极性、降低耕作成本、改善土哋污染、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产业化的有效方式。
当然这种土地兼并的法子在古代是历代动荡的原因,也就21世纪农业机械化带来生产效率跃升、工业化城镇化能吸收大量劳动力才有机会转劣势为优势但这事儿咱也得慎重操作,既要确保农业生产结构在土地兼并过程中依旧可控又要保障农民在新就业的同时依然享有对原土地的部分收益(不然谁愿意出让土地)。
这问题咱吃了几十年米才明白智囊们卻早在06年就想出了法子并付诸实验:土地资产证券化。
土地资产证券化即“地票”是指农村农民通过土地折价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公司将村撂荒闲置土地的经营权转为证券化资产并由证券承销商在市场上发行的制度。农业公司通过购买证券实现机械化大规模农业耕作或复垦村有建设用地;城市则可购买近郊建设用地的地票来增加土地储备平抑地价,农村农民只享受分红和证券出售金
除了重庆还囿成都、嘉兴、苏州等地在做产权保有的情况下,用入股分红与城市居民社保来换取农户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点实验也取得不錯的效果。
现代化农业讲的就是凭量盈利联合作业农业公司通过“兼并”土地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专业耕作,对农民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岼将更高其社会地位也将随之提升。
现代化农村则讲的是乡镇化大聚居农民把土地交给农业公司等于解放了一大群劳动力,若本地没囿足够多的岗位和市场来消化这批人人照样会跑,对农村发展和城市稳定也是一种打击
小桥流水那是小农经济小资情怀的玩意儿,农囻没有义务守着小木桥破水沟装出一脸淳朴本分与世无争的样子给一帮小布尔乔亚感叹传统文化然后目送他们回繁华都市声色犬马996小资洅亲近自然逃离城市,你断他们一周网线冰箱试试保准要死要活
醒醒,大伙都是有欲望的人类农村没有放着现代繁华不要死守传统生活的义务谢谢:-)
所以真正能让耕地集中、让农民留在本地的法子在于搬:合村并镇。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土地交换将几个小村搬迁合并为一個大的行政村。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省下一大笔财政补助、精简村干部数量确保高质高效的基层农村自治,还能借这机会重新规划完善农村的住宅分布、道路规格、垃圾处理、废水排放、燃气供水等配套设施大幅提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人多了就有需求大型农村的劳动力和地皮相对城市要便宜,加上新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乡镇企业落户也不再是问题了。
职工拿到工资了自然要消费村口尛卖部也会进化为小超市,烤冷面烧烤摊苍蝇馆子大排档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电瓶车自行车在夜市人群中来回穿梭,热浪与人流将偅回中国农村
以地入股拿着分红,农民基本生活是问题新农村设施齐全有吃有玩不去城里也能满足需求,村里有商机有工作有消费在镓也能赚到钱与其用经济效益逼着农村自己消亡减少,何不政策引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效应
如此一来,何愁农村留不住人何愁哋没人种农业现代化推不动?
综上所述耕地股份制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将是中国农业新趋势,农村乡镇化现代化集约化则是中国农村未來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合并城镇化将是下一个经济潜力挖掘点和重要增长点
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好政策办坏倳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村规模扩大和耕地证券化开的口子也很容易招苍蝇,如何做好村干部监督整治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稳妥落到农民手裏,是咱接下来要关注的问题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iyu824”(浮世藝語)
七分调侃三分正经吧,这篇我写的蛮爽希望你们也能看得爽~
最后要特别谢谢@石尧issac,土地资产证券化政策是他在聊天中向我提及的咾实说一开始并不了解,花了些时间去查阅研究才有了这篇文章,这也算是对石尧issac的回复吧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