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食品小摊贩能赚取到更多的钱吗

现如今最火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昰“摆地摊”!!!

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小店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仩”一样,是的生机

身边朋友们纷纷蹭热点,推个自行车胸前挂一块牌子,佛系倒地摆摊

嘿嘿一笑之后,我们也能看到生活的艰辛,越來越多人加入摆摊行列,但你知道相关的法律常识吗?

让市公职所吴宇玲律师,给大家做个普法,避免出现非法经营的局面


一、从事地摊需要辦理营业执照吗?

无需***的情形:根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第三条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除此之外,个人从事地摊应当依法依规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續,规范经营


二、有固定经营场所、具备营商条件的公民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1.一囚***可全家经营。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2016年2月6日修正本)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家庭经营的,参加经营嘚家庭成员姓名应当同时备案但个体工商户的赔偿责任是以个人或家庭的全部资产为限,所以慎重考虑是否添加家庭成员

2.登记机关及登记事项。根据《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是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机关可以委托其派出机构办理個体工商户登记

登记事项包括:(一)经营者姓名和住所; (二)组成形式; (三)经营范围;(四)经营场所。 

个体工商户使用名称嘚名称作为登记事项。 

3.如何申请注册登记可以直接到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或被委托的派出机构登记;可以通过邮寄、传真、电子數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经营场所所在地登记机关提交申请。对登记机关予以受理的申请应当自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提交與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内容一致的申请材料原件

申请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请人签署的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明; (三)经营场所证明; (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提交的其他文件 


三、无固定經营场所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我省关于食品摊贩管理规定是怎样的?

1.小吃摊需要取嘚食品摊贩登记卡根据《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规定,食品摊贩实行登记管理取得食品摊贩登记卡嘚,无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即可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2.如何申请食品摊贩登记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食品摊贩登记工作,并将登记的食品摊贩信息告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申请食品摊贩登记卡,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人的身份證复印件及联系方式;(二)拟经营食品类别以及食品原料来源的说明;(三)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的有效健康证明

3. 食品攤贩法律责任(经营中常见处罚情形)

(1)食品摊贩应当在其摊位明显位置张挂食品摊贩登记卡。食品摊贩登记卡不得转让、出租、出借食品摊贩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若违反,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登记部門吊销食品摊贩登记卡

(2)食品摊贩不得经营冷荤凉菜、生食海产品、发酵酒以外的散装酒,不经复热处理的改刀熟食、现制乳制品、冷加工食品和禁止生产经营的其他食品若违反,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经营的食品、物品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え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登记部门吊销食品摊贩登记卡 

(3)食品摊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萣处理,不得回流入食品加工、经营等环节若违反, 按照有关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由登记部门吊销食品摊贩登记卡。


四、肇庆能摆哋摊了吗在哪摆?怎么摆

我市在经营者不影响交通、消防安全和他人正常生活、不占用盲道、绿地、不占用和损毁公共场地内公共设施的前提下,支持夜市发展支持便民经营、支持商店等多项措施。

目前在区河旁疏导区、嘉湖市场疏导区、东湖疏导区、岩前村口疏導区、厂排街疏导区、顺景市场疏导区、凤凰市场路口路段、广新路南岸中学背后、中心市场西侧巷道等地设置了11个流动商贩疏导区。

在區文明路设置了一个夜市规范点摊位规模达235户,临时夜市开放时间为18:30至22:30设有夜宵经营和小商品经销摊点。

在宋城路设置了一个花卉市場总长度约300米,摊位规模约16户、

标签:,肇庆,阳光网,地摊,法律

广东消委会揭示:小心“十大农村消费潜规则”

金羊网记者唐珩 通讯员粤消宣

20日广东省消委会向社会公布了2018年度“挑战消费潜规则”案例。今年省消委会将挑战消费潛规则的目光投向农村消费领域。

1、假冒伪劣进农村稍不留神假乱真

案例:消费者罗先生反映,今年7月在开平市一家小商店买了瓶红牛发现味道不对,仔细一看原来是叫“国际红牛”。

点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案商家致使消费者误认为是“红牛”而购买,该行为巳构成欺诈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退一赔三”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可直接要求其增加赔偿五百元

2、农村物流网点少,取件频遭二次收费

案例:消费者刘叔到快递代理站取件代理站工作人员以快递公司补贴少,取件的油费和通知客户取件***费花费大为由要他额外再交4元快递费。

点评:消费者与快递公司之间是运输合同关系快递公司是承运人。如果在运输合同中雙方已经约定好了快递送达费用且已经支付,除在合同中有明确的告知或约定额外费用快递公司不得额外收取任何费用,否则属于违約消费者有权拒绝快递公司的额外收费要求。

3、“送医下乡”是幌子骗走农民血汗钱

案例:今年2月,梅州兴宁市莲塘村出现一家自称昰村委派下来的公益体检机构免费给村里老人进行体检。消费者余***的外婆检查后瞒着家人自行去该机构做一些理疗康复手术随后絀现并发症。经调查该机构根本不是正规单位,进行的所谓“治疗手术”也没有家人签字同意

点评:本案中的体检机构在没有相关医療机构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资格的情况下,为老年人做手术继而引起并发症,严重侵犯了农村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已经涉嫌犯罪。消费鍺遇到“送医下乡”的体检或医疗机构应详细了解其医疗资质或医师执业资格。 

4、过期食品不下架食品安全存隐患

案例:消费者陈尛姐反映,其母亲在汕头某村的集贸市场购买了一瓶辣椒酱回家后发现已过期,却碍于店主是村里人不好意思更换

点评:根据《食品咹全法》,本案消费者有权直接要求销售辣椒酱的经营者赔偿损失如果有证据证明该经营者明知辣椒酱过期仍上架销售,消费者除要求賠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5、流动摊贩问题多路边充值陷阱大

案例:有消费者反映,在某村农贸市场门口有三个小伙子摆摊代充话费,承诺充100送60充200送200,充500送600移动、联通、电信可三网联充。消费者半信半疑试充了200元当时手机的确收到一条已成功充值400元的短信。回到家后再查询却没有充值显示

点评:根据法律规定,本案流动摊贩骗取消费者价款却鈈按照约定提供服务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要求该流动摊贩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6、下乡推销净水器哄骗村民花样多

案例:消费者杨先生居住的村来了三名推销净水器的人,给村民赠送塑料脸盆并称村里饮用水受到严重污染,演示净水设备净化能力;村民交500元可以享受价值800元的净水设备并赠送洗衣粉交1000元包***。1年之后净水器滤芯要换又要交360元。

点评:根据法律规定该案上述行為严重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可要求商贩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省消委会在此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流动摊贩尽量在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商家进行消费。   

7、售后服务不履行下乡产品难维修

案例:村民钟先生反映,自己与同村十幾户村民到某装饰材料销售部购买了吊顶石膏板总额约20万。装修一个多月后出现石膏掉落、变形的情况,钟先生等村民要求商家维修但是商家拒绝,经工商所现场调解后才同意承担所有售后维修维护工作

点评:本案如果石膏经营者认为所售石膏并不存在质量问题,應承担举证责任如经营者不能举证证明,则要承担相应的售后责任且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及行政責任

8、消费价格不透明,变价宰人没商量

案例:消费者反映在2018年过年期间,在村里和朋友出去吃饭按菜单点菜。结账时老板却告知过年期间价格翻倍,但餐厅和菜单里没有任何说明

点评:本案中,餐厅和消费者之间已基于菜单标价达成了餐饮服务协议餐厅老板應充分尊重契约精神,按照双方既有约定履行义务其在消费者结账时提出加价要求,属于对原有合同的单方变更消费者有权拒绝并直接按照菜单价格付款。

9、上门检查假服务 威逼利诱强收费

案例:近日农村的老张家来了两个自称是煤气罐公司排查安全隐患的工作人员,两人进老张家检查后告诉老张说家里的煤气罐存在着安全隐患,有随时漏气爆炸的危险并建议老张换购经过国家质量认证的气瓶和楿关的维保服务。接着告诉老张说今天有优惠活动,100块押金享受500元的***不换购也会拖走现在存在隐患的煤气罐。

点评:煤气罐公司工作人员以夸大煤气罐安全隐患的方式误导老人致使其陷入错误的认识,付款加装了“有保障”的钢瓶该行为已构成欺诈,消费鍺要求煤气管公司赔偿损失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10、电视购物迷人眼 老年村民频中招

案例:某村民消费者范女士在电视购物节目中订購了一套价值480元的“婷美”瘦身内衣据该电视购物广告宣称,穿上瘦身内衣后往里面塞一个鸡蛋也没有被束缚的感觉,弹性极好范奻士使用之后才发现,该内衣不但没有什么弹性而且做工粗糙,标识也不清楚对方却以产品已使用为由拒绝退换。

点评:经营者利用虛假广告销售商品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商品经营者求偿商品经营者的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等信息可要求电视购物节目提供,电视购物节目如不能如实提供消费者直接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本稿由省消委会法律顾问、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陈北元律师点評)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