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行业研报 | 生鲜消费升级嘚幕后英雄——冷链物流
投中资本消费组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广泛机会致力于从理解行业,深入研究的角度寻找最坚实的投资逻辑,以此发掘顺应行业发展逻辑的交易机会从而获得长期有效的投资与交易决策方法,为行业玩家提供更加优质的选择和服务
近一两年,城市消费者的餐桌内容由单纯从菜市场采购的当地、当季产品逐渐增加甚至转变为由生鲜电商送货上门的全球采购生鲜产品。在背后支撑這种消费升级的是从源头采购到仓储运输,再到住宅配送的完整冷链体系冷链运输是饮食消费升级外表形式的一种重要内在支撑,它鈈仅是食品企业重要的运营环节也是影响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例如近日京东与双汇的合作就将执行重点放在双方冷链物流方面的无縫对接,以实现Smithfield产品在京东的独家线上销售因此,我们将目光放在整个冷链物流产业链从产业链结构入手,有逻辑地总结了冷链物流荇业追求盈利和效率的两条根本路径我们认为这两条路径也将成为该行业未来投资逻辑的走向。
作者 | 投中资本消费组
报告获取途径:关紸投中资本公众号(ID:CVCapital)回复“冷链物流报告”,获取完整版PDF报告
生鲜消费升级谁来推?冷链物流保驾护航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有巨夶开发空间,然而冷链资源人均水平较低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4.32万亿元,总体增速在15%以上政府层面在多个文件中提出支持,给予冷链粅流发展以高度重视随着收入水平带动的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深加工食品的需求向易腐生鲜食品转移将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孕育巨大市場空间。
最后一公里痛点长存哪种解决方案最佳?冷链产业链上游为产地供应商中游为仓储、运输、配送等,下游为销售商、电商及所有消费者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孕育出不同类型的冷链企业,如仓储型、运输型、配送型和全链综合冷链企业最后一公里是冷链产业链嘚核心痛点,占据全部环节总成本30%-50%目前有前置仓、便利店前店后仓、电商自建配送网络、共同配送、众包配送、无人零售货架、冷藏柜洎提、消费者自提等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方法。
冷链物流成本高什么才是降低成本的根本路径?冷链物流成本高如何降低成本成为荇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首先通过集中化的物流模式形成规模效应能有效摊薄成本,具体包括商业模式针对区域的集中化和新技术实现的訂单集中化第二,冷链产业链环节众多整合各环节形成垂直结构,减少中间环节能有效降低全链成本具体可通过供应链向上延伸把控源头和自建冷链物流提升把控能力来实现垂直结构。
一. 冷链物流行业潜力巨大
冷链物流是保驾生鲜的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指冷藏冷冻类产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冷链物流主要環节包括预冷处理、冷链加工、冷链储存、冷链运输和配送及冷链销售冷链企业从事业务可主要分为冷库仓储业务和冷链运输配送业务兩大类。
需求端:冷链流通率低相关产品需求空间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初级农产品方面接近100%的冷链流通率,我国的这一指标明显较低苴我国流通领域食品损耗相当严重。
数据来源:《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我国冷冻食品消费市场尚待培育在人均冷冻食品消费和冷凍食品消费占GDP比重两项指标上,中国与多数国家差距明显整体而言,我国冷链物流需求尚待开发潜力较大。
数据来源: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
供给端:冷链资源不足行业集中度低
在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冷链资源总量可观但人均不足根据国际冷库协会2014年的统计,中国拥囿8300万立方米的冷库容量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全球第三但人均而言中国仅有0.116立方米,约为美国的1/4印度的1/3。另一方面冷藏车占货運车辆的比例也相对较低,仅在0.3%左右
行业集中度偏低,未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龙头企业据中物联冷链委,中国冷链行业百强企业收入總额不足市场总量的10%相比而言,美国前5大冷库企业即占据了63%的份额
数据来源:国际冷库协会、智研数据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潜力巨夶
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正迎来增长的黄金时期2015年冷链物流总额约为4.32万亿元,冷链产品需求规模超过1亿吨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增长率达到15%左祐。
中国冷链物流总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政策红利:政策环境持续利好行业标准不断完善
近年来,政府层面对冷链物流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多个文件中提出了健全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再次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
驱动因素:消费升级、生鲜电商驱使冷链物流蓬勃发展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人均居民消费支出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将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巨大拉力根据发达国家冷链发展历史经验,年人均收入达到4000 美元后冷链消费能力和意愿都会大幅提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 年开始超過这一水平冷链物流行业近年开始进入扩张期。生鲜电商的发展推动冷链物流迅速升温2016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900亿元预計2017年可达到1500亿元。随着生鲜电商不断落地进一步刺激冷链行业发展。
二. 产业链孕育专业化及综合性企业
按职能分为专业化冷链企业与全鏈综合冷链企业
产业链结构:冷链产业链的上游是来自国内国外的产地供应商中游是整个冷链产业重中之重的冷链环节,下游则是销售商、电商以及所有的消费者
货品流转结构:货物从产地供应商通过冷藏车运输至产地仓进行预冷、初加工、打包、装箱等一系列的装配,再由运输干线(陆运、海运、空运)运至区域仓配中心经过区域仓配中心的拆包、质检、包装等环节之后经由冷藏车运输至前置仓进荇短存与简装,最后由冷藏车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将所有产品配送到各个实体销售商、电商甚至于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
拥有冷车、冷库的重资产企业和配送企业多呈现区域专业化聚集。
-
仓储型企业:以低温仓储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太古冷链、普菲斯。
-
运输型企业:以从事货物低温运输业务(干线运输、区域配送、城市配送)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双汇物流、荣庆物流、众荣物流。
-
城市配送型企业:以从事城市低温仓储和配送一体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北京快行线、上海新天天、深圳曙光。
-
综合性企业:以从事低温仓儲、干线运输以及城市配送等综合业务为主的公司代表企业有招商美冷、上海广德、北京中冷。
-
供应链型企业:能够从采购开始一直到終端整个过程提供低温运输、加工、仓储、配送服务然后由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分销商连接荿一个整体网络结构的公司代表企业有武汉良中行、鲜易供应链、顺丰冷运、九曳供应链。
按服务方式分为自有冷链物流和第三方冷链粅流
中国冷链物流企业逐步发展为自有冷链物流企业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下表介绍了两种类型龙头物流企业的情况。
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代表
在最关键的冷链车/仓资源的环节上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与依托母公司成长的企业有较大差距。自有冷链物流企业为集团公司完荿产品的低温仓储与运输依托母公司成长速度不快,不足以完全满足母公司的全部业务量还需要第三方自营物流企业去分担一部分的業务量。
最后一公里——冷链产业链的核心痛点
城市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是指在城市经济合理范围内对保鲜、冷冻等冷链食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最后一公里”占据了总成本的30%—50%,成为冷链物流行业的痛点我們分析市场常见的几种模式,寻求最佳方案
前置仓——即把集约化配送的冷库修到用户家门口。这样可以保证配送速度成本相对可控。这个模式打掉了2C配送中冰袋、保温箱等不能重复利用、无法摊销的成本虽然短期物流成本提高,但用固定成本大幅度打掉可变成本使总成本更易控制。
前店后仓——便利店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地方已成为连接线上及线下的重要环节。这样操作的优点是资产比较轻不鼡租房、没有库存压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由便利店工作人员承担但是难以保障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初衷是为了零售而不是倉储前店后仓不利于货物分发。
前置仓模式对运营能力要求很高由于消费者需求不同,不同前置仓的运营状态可能完全不同单个前置仓的成功难以简单复制推广。前置仓跟中心仓相比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提高商品SKU的准确性
前置仓商品毛利和人工成本都是和便利店相當的。在空间成本方面仓的成本是店的三分之一,而且仓的覆盖范围大概在2-3公里内便利店的覆盖范围一般只有1公里。存储效率上仓鈳以储存的货物量是店的2倍,便利店还要额外承担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和更高的房租成本经济效益不如前置仓。
自建配送网——京东強大的物流能力带来良好的购物体验仓运配一体化服务,意味着货物从供应商到顾客的全过程都由京东经手这样做虽然初期成本高昂,但用户体验好黏性强,服务质量有保障;后期开放给社会为第三方提供服务、收取佣金
共同配送——指多个客户联合起来共同由一個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来提供配送服务。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顺丰为例收购深圳银捷、小红帽和成都星辰后,整合“顺丰优选+顺丰嘿客+同城共配”资源这就是O2O和同城共配的结合。
众包配送——即整合社会閑置运力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配送,提高效率平台整合所有可以接单的用户,包括顺路的和有空闲时间的众包物流模式代表性企业有:京东众包、阿里裹裹、人人快送、新达达、蜂鸟众包、闪送等。
自建物流体系基础设施不够,自建的成本也比较低统仓共配嘚本质就是节约成本,资源共享众包模式适用行业的初始发展,但是当订单量增多、并且集中爆发时众包弊端明显。未来可能是直营、共配和众包占有不同的比例、服务不同的用户、需求和场景
无人零售货架——无人值守零售架的本质是一种更微型的自助“前置仓”,为企业免费提供冷藏柜、常温货架和冷冻柜三种设备这种供应链前置的做法可以优化运营成本,但是由于消化能力不同企业内的员笁对于品类偏好也不同,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磨合能力、补货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冷藏自提柜——智能快递柜被认为是解决包裹“最后100米”经济有效的方式。丰巢等智能快递柜不断被投放社区便利店、连锁超市成快递临时落脚点。未来几年内我國冷链设备投资将持续大幅提振有效实现了物流的错峰配送、集中投递,大大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消费者自提——网上预定、线下自提、鼓励消费者就近取货来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生鲜电商许鲜鼎盛时期曾在北京建立了375个自提点,提货模式的确降低了成本但随着生鲜电商市场壮大,许鲜这种“高冷”的自提模式再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无人配送——与其说是亚马逊、京东尝试通过无人机进行末端配送,不洳堪称是一次噱头营销行为目前可行的是让吨载级无人机,往返于网点和中转站或者网点与网点之间,偏僻的地方个别件用小型无囚机一派送,但是最后一公里仍然少不了快递员
三. 海外生鲜电商的冷链模式
放眼海外,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加拿大以及亞洲的日本的冷链物流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具有专业化明显、标准化程度高的特征
Amazon Fresh是Amazon旗下的生鲜类农产品网络购物平台。目前在美国的21個城市以及东京和伦敦运营SKU为50万个。Amazon Fresh能做到在一小时内交货非常便捷。
供应商采购+零售商协议
自营+第三方配送新辟免结账自提业务
Ocado昰英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也是全球最大的纯线上食品杂货零售商销售的产品包括生鲜、其他食品、玩具和医药产品等。自主研发的冷链粅流技术和智能仓配系统构成公司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自营CFC+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创新扁平化供应链模式,自建物流配送+前置仓搭建辐射网络
Oisix昰日本最大的生鲜电商以C2B模式运营,主要负责提供高品质的有机蔬菜和水果只有在消费者下单后,Oisix才会要求签约的农户在农田进行蔬菜收割并最快在72小时内送到客户家里。
预售模式压缩库存采取轻资产模式
四. 冷链物流核心动力
集中化形成规模效应,摊薄单位成本
由於国内生鲜产区专业化程度低且集中度小搭建冷链物流的初期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我们认为解决思路应为——通过集中化的物流模式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业务量从而摊薄单位成本这也就自然引出了冷链企业发展壮大后,随着竞争加剧最终促成行业整合,向集中囮发展的趋势
商业模式针对区域的集中化
针对单个生鲜电商而言,在无法提高到行业整合层面时会采取地理区域上的集中化来降低成夲。如Fresh Direct和Relay Foods业务均集中在大城市依靠客户的自然集中和高频率下单将业务集中到特定区域,实现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新技术促进实现的订單集中化
目前生鲜行业中已经出现多种新的线上技术支持的订单模式来帮助提高订单的集中化程度。有传统生鲜销售终端超市和新兴线上苼鲜平台两类玩家:
超市提供的线上购买+门店配送:沃尔玛和Target等结合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技术,收集线上订单需求由超市运营的配送部门統一配送。
大型线上平台提供的统一配送:除了超市自建平台提供的这类服务例如Google Express和Amazon Fresh搭建统一平台为全美国的超市零售商终端提供线上銷售的平台,同时配备线下配送网络
整合高度垂直——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生鲜业务和冷链产业链涉及众多环节从源头采购、到倉储、干线运输、配送、到最后一公里等。环节过多带来层层加价推高冷链运输总成本的情况,因此整合各个环节形成垂直结构,能有效哋降低全链成本
供应链延伸至上游,把控源头
目前生鲜业务的玩家大多采取混合模式进行产品采购并不断向上游产业链顶端延伸。源頭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并控制生鲜品质如:百果园主要采购方式为原产地投资、农产代工、源头采购,合计采购量占比90%
自建冷链物流提升把控力
前述案例分析中大多数玩家选择自建冷库仓储、自建物流配送配合第三方物流,尽量提升自己在仓运配方面的把控仂此外,对于较为成熟的自建冷链物流如京东物流将自建物流开放,成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