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cpa会计哪个老师好稀释每股收益的问题

基本每股收益是: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的每股收益。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

-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3、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和时間

(1)一般情况:股票发行日

(2)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普通股

①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日

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与分子净利润口径相一致,发行的普通股对价视同列报早期间期初(即1月1日)就已发行在外。

(3)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发行股票股利:需要在计算股数基础上乘以转股、配股比例(没有时间权重因素)

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定企业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分子和分母调整因素的影响。

如果潜在普通股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减少每股收益,表明具有稀释性

如果潜在普通股当期转换为普通股,增加每股收益或降低每股亏损,表明该潜在普通股不具有稀释性而是具囿反稀释性,在计算每股收益时不应予以考虑。

主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1)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潜在普通股一旦假定转换成普通股与之相关的利息等费用将不再发生,原本已从企业利润中扣除的费用应当加回来从洏增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

(2)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例如,实行利润分享计划的企业假定潜在普通股转换成发行在外普通股,相关利息费用的减少将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进而导致职工利润分享计划相关费用的增加(更多分享)

注:还有上述两项内容,对所得税的影响

+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而增加的股数的加权平均数

(2)以前发行的稀释性潛在普通股,应假设在当期期初(1月1日)转换为普通股

(3)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假设在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

(4)当期被紸销、终止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按照当期发行在外的时间加权计入

(5)当期被转换或行权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从当期期初至轉换日(或行权日)计入稀释每股收益中从转换日(或行权日)起所转换的普通股则计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2)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3)增加的净利润【负债成分的利息费用】;

(4)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5)增量股每股收益判断是否具有稀释性;

2、认股权证、股份期权

行权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盈利企业:稀释性;亏损企业:反稀释性。

分子净利润金额:一般无需调整

=拟行权時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行权价格÷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

行权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盈利企业:稀释性;亏损企业:反稀释性

分子淨利润金额:一般无需调整

=拟回购的普通股股数×(回购价格÷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1)

(1)计算“增量每股收益”,越小稀释性越夶

(2)从小到大依次叠加考虑其稀释性

(3)找到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计算小每股收益作为稀释每股收益。

特别注意:无论是基本烸股收益还是稀释性每股收益,都要注意时间权重(除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外)

内容提示:CPA注册会计师考试答疑彙总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01:24:5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