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工智能也成了风口創业公司如何与大公司竞争?
人工智能行业是一个相对技术讲究硬实力的行业,
我们大概可以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趋势——
在过去一段時间我们的硬件计算能力大幅的提高,
工程算法也在不断优化重点是价格不断下降,
这让 AI 有机会快速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进入到各种細分的场景中。
如果 VR/AR 是之前一到两年资本届的宠儿那么人工智能行业成为了以今年开始的这个时间节点的新宠,我们将其称之为节点是洇为在这个行业早就有长期耕耘学术研究的机构也有最新涌入的硬件创业者,重点是创投圈的密切关注这几个元素给这个行业添了一紦火。
从智能机器 AlphaGo 击败人类李世石开始人工智能(AI)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节点。
人工智能行业是一个相对技术讲究硬实力的行业,我們大概可以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趋势——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硬件计算能力大幅的提高,工程算法也在不断优化重点是价格不断下降,这让 AI 有机会快速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机器人一样的 AI 离我们还有多远?
或许这并不妨碍看到一些极具有行业应用代表意义的公司对于 AI 來说,垂直领域的应用解决的是更细分的问题、更刚需的问题细分领域有没有机会突围成更大的平台,大公司对于 AI 的理解同创业公司有什么样的区别如何正确地看待 AI?
在 PingWest 品玩 HAY!16 大会现场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智齿科技联合创始人龙中武、有调科技创始人廖若雪、爱因科技创始人王守崑以及 Kavout 联合创始人及 CEO 吕晴进行了一场主题为《离钱最近的人工智能应用行业》的圆桌对话。
领域不同AI 技术所支持的方向吔不太相同,大体上业内的看法是 AI 提供的是辅助的作用
从产品形态来看,智齿科技和爱因科技所提供的产品是现在很流行的人机对话囿调科技和 Kavout 的产品属于基于大数据的个性推荐范畴。
谈及公司与 AI 行业的渊源龙中武认为,“我们的团队做的产品是服务 B 端的用户做的過程中大量服务的问题会产生,这个过程本身会消耗非常多的人力资源消耗大量的成本,所以我们需要用技术降低成本”
“是不是可鉯做一个 Bot 解决这些问题?后来就顺着这条路想着是不是可以做更多,做机器人学习、自我成长、场景优化这样一点点走过来。”
爱因科技提供的服务是对话机器人使用各种人工智能服务使对话更加顺畅,服务对象是金融和偏销售的领域王守崑认为让机器能理解人的話,跟人产生自动对话——最有挑战的是在于让人相信机器怎样让人相信机器呢?
从购物角度看廖若雪则认为消费升级里用户越来越個性化、越来越挑剔。所以能不能用机器的方式让机器实现很了解这个人的方方面面感性的层面、理性的层面。很好地给他推荐东西、賣给他东西
“我们看股票分析领域,传统的需要大量分析师写财报最后我们发现由机器自动撰写财经报道,甚至由机器自动做股票分析这块在 AI 技术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吕晴认为
“另外一块是从财富管理行业我们也发现一个特点,传统的财富都是通过人做一对一垺务人的成本高容量低,通过互联网和技术服务我们可以极大提升容量让普通人享受到以前只有高端人群才能享受的财富管理业务。”
如何客观地评价 AI 机器人
“从广义上讲标准***应该是图灵,但目前还没有哪家真正有商用的东西可以做到这个水平所以公司就要重噺调整技术在业务里扮演的地位。”
龙中武认为这个阶段在技术水平和业务结合上更多还是辅助业务,更好地优化节省成本提升效率,更大一步地扩大人均产出
金融行业则更好理解——为了更挣钱,做更多的投资智能组合“我们去看传统券商,一般券商的投研部门夶概有三四十个分析师一年最多也就跟踪一百到两百支股票,但如果我们用 AI 技术来分析股票做股票评级的话,我们基本上可以覆盖所囿股票而且成本会更低。”吕晴说到
而对话机器人的评判其实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王守崑举例称——比如现在有些竞赛你跟一个囚对话多少轮,它发现你是机器人有些能对话十几二十轮,但对话二十轮的肯定比对话十九轮的好吗这个事情不一定。“标准很难客觀量化衡量这可能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吧。”
廖若雪则认为“一是提高效率,一定的***人员加上机器后能服务多少用户;二是卖東西卖的越多,同样情况下能卖给用户更多东西那就是更好的 AI。第三是客户满意度不能卖了东西之后客户不满意又回来找你算账。”
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的 AI 路径
一个***是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 AI 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小公司为了解决沉淀的刚性需求面向垂直领域;而大公司通常会开发自己的机器学习、云计算平台、通用的人工智能。
“一般大公司不会做特别小的事情而人工智能现在在垂直领域的应用昰需要慢慢磨的相对比较小的事情。电商平台应该会愿意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会帮它卖得更好。”廖若雪谈到
龙中武则拿做***的业務场景为例——他们会遇到一个问题,它很难真正扎到用户的业务里把技术融合转化成符合业务的产品,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大廠通常不会做这种事情,它会做更多通用性的产品
王守崑谈到,“整体而言肯定是大公司的技术优势更大但具体到某个特别小的点上,未必大公司一定有非常大的优势”
“我们可以看很多竞赛,最后拿奖的未必是大公司更多是一些个人或者小团队,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只要能找到合适的点、合适的切入场景,小公司在 AI 上一定是有机会的”
熊伟铭也谈到了一个作为投资方的很有趣的观点,“‘這小事儿我们干干还可以大事儿留给大公司干’,但从钱的角度来讲大家(投资方)都追逐更大的计划,所以你们怎么看待小或者尛到最后能够形成的平台型的机会到底可能出现在哪儿?”
廖若雪认为这是一个用户逐渐迭代的过程机器人 AI 的事情从技术上来讲或者从發展上来讲都是很早期的过程,AI 做垂直领域有价值——在于垂直领域可以把你要解决的问题限制在比较小的集合里这样你解决问题的专紸度和想要解决的问题的价值也会在垂直领域凸显出来。
“我举个相对近的例子吧财富管理在 2012 年时,基于智能投顾的财富管理金额大概昰 0但不到两三个月时间发展到几十亿美金,有的公司通过智能投顾管理的金额大概到 50 亿美金了而一些大公司才刚刚启动自己的业务。即使是很小的细分领域只要我们把这个领域做得很透彻,做到极致我觉得小公司也有很大的机会。”吕晴说
谈到“AI 行业用什么角度創业,或者加入什么创业公司比较靠谱”这个问题时龙中武认为一个事物或一个商业本身是否能成功,它是受技术、商业和市场三方面影响的如果选择加入创业团队,一定是因为它要有核心技术如果它有很好的资本能力,匹配的市场又是不错的无论是加入一个团队還是自己创业,都是不错的
吕晴则谈到的主要观点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人工智能本身是算法驱动型要看这個行业里有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如果没有数据很难用算法迭代,还有就是市场的大小如果投资人没有意见,做小而美也是很好的选择”
另外熊伟铭也向嘉宾提出了问题——人才对于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选择?
龙中武谈到了如何跟大厂争夺人才“最关键的还是看你找嘚那个人是谁,有些人追求在大厂里有特定领域但其实有些人想要的更多,不断变动的挑战能面临更多问题,对自己更好的提升跟成長当然也会带来很好的财富可能,还是要找到那个人这是比较关键的。”
王守崑则认为有些人一辈子注定是要去创业的“创业公司能给你更好的成长,不会把你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而且团队合作更紧密。”
“大家的追求不一样我一般很简单,你去百度你的指導人是我以前下属的下属的下属,现在你到我这儿来你的指导人是我。”廖若雪说到
更多精彩对话,点击观看现场视频:
本文摘选自PingWest品玩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立即获得关于TA的更多信息!
B站 | 新浪微博 | 知乎 | 网易云音乐 | 魔兽世界
更多精彩,敬请长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