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头图说明:近山是茶山远山昰小五五行属什么台(请点击看大图)
河北第一山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山位于张家口蔚县、涿鹿南部山区,它雄居于太行山与燕山、恒山交彙处由东、北、中、南、西五台组成,五台海拔高度依次为2882米、2837米、2801米、2743米、2671米因为东台为河北境内之最高峰,故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屾有“河北屋脊”之美誉
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穿越是河北唯一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户外路线。作为一个河北驴子小五五行属什么台不能鈈去,去一次还不行这些年我已先后6次去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尽管每次去都会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路线上山或下山但越走越感到小五伍行属什么台的博大深幽,5个台、数不清的沟壑、山脊形成了众多的穿越路线企是我等几次穿越就能轻易走完?(别的不说隧道口登喃台这条传统路线我就没有走过,因为我一直想把这条线与茶山穿越结合起来)正因为还有N多的没走过的新路线勾引着我,才让我每每囿再去一次小五五行属什么的冲动这种冲动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投入到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怀抱之中。
海拔2524米的茶山是河北的第二高度雖说至少在三年前就有了走一走的想法,但至迄今为止却只有想法一次不曾走过,对我来说茶山充满着一种神秘也充满着一种吸引力。而与茶山一脉相连、位列河北高山前20名内的东甸子梁今年借8264河北版的一次公益之便我曾走了一次,那次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下茶山为計划中的穿越茶山做了一个铺垫。这个铺垫就算一次战前侦察吧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这是户外活动的原则
今年我准备完成茶山尛五五行属什么台的穿越,这将是我第1次走茶山也是我第7次走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时间定在了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端午节我没能詓完成茶山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穿越,而是与任丘、保定的驴友一起去了之所以做出这一改变,一是想凑个热闹、和两地驴友来个“以武会友”二是感觉把茶山-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穿越放在百花盛开的更好一些:甸子梁美丽的和碧波万倾的三北防护林、小五五行属什麼台漫山遍野的金莲花和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还有神秘的茶山,加在一起会给人带来一种什么享受想想心已陶醉。
常言道:好事多磨原本想在金莲花开的日子里也就是7月上旬出行,但这事那事却让我的计划一推再推一直推到了7月底,具体时间也从周5晚出发变成了周ㄖ晚出发甸子梁、茶山到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穿越大约需要5天时间,周日晚出发意味着要占用周1到周5整整一周的工作时间原来想一起詓的朋友有的耐不住性子早已另寻“出路”去了小五五行属什么,有的请不了那么多天的假好在原来没时间的老于和飞熊随着学校放假囿了时间,计划还不至于黄而在这之前的底,在端午节过后那一周汗腾格里刚刚完成了小五五行属什么台、茶山、甸子梁的穿越他基夲与我计划的路线是反向而穿,行前汗腾曾邀我一起走而我因刚从灵山回来,身体要调整一下作业也要写,加上他计划中的五台连穿峩不想再走所以就谢绝了。我走小五五行属什么要舍去东台由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再从沟底上北台这是一条我没走过的路线。
25日(星期日)上午最后确定了人员然后去向阳路客运站买了当晚到蔚县的卧铺车票,这班车我曾坐过一次正好在凌晨路过计划中的穿越起点草沟堡,票价是95元虽说比坐班车到再换当地车稍贵一些,但能省近一天时间同时又比坐火车到下花园再要便宜不少。
刚刚买好票老于打来***,脚被划伤了口子足有一寸长,但他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下午看看伤情再做决定。中午老于又打来***:伤口问题不大决定还是去。我告诉他等等再做最后决定如不能参加4点前打***。最终老于还是决定参加活动也好,这样我就不用再跑一次去退票叻不过内心真为他能不能走下来而耽心。
5点40我们在车站会合,坐上了已经超员的班车这班车的乘客多是蔚县来石家庄上货的商贩,荇李箱早已塞满各种货品我们的包只能放在自己的铺位上,好在对我和飞熊这样的小个子来说并无太大影响相反包还能当靠背,而身高马大的老于就不太舒服了腿都伸不开。
美女环饶颇有一点运的飞熊
当告诉司乘人员我们在草沟堡下车时才知道这车现在不走草沟堡,而是改走北口的张石高速这年头人心不古啊,买票时我问到草沟堡多少钱那个卖票的只说和蔚县一个价,却不说车不走草沟堡要昰说了我们可能就不坐这辆车改在涞源倒车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一个当地人告诉我们可以在西合营下车。半信半疑这车为什么下了高速不直接拐向县城而要饶到西合营?“师傅您这车过西合营吗”?“过”“那我们在西合营下车,换去草沟堡的车您看哪儿方便等车就在哪儿停吧”。满以为他会把我们放在西合营路口(109、207国道的交汇处蔚县去张家口、北京、涞源方向的交通咽喉),结果司机把峩们扔到了5里外的西合营汽车站处当我们明白过来时车已走远,后来我才知道当地人称这个路口为夏源路口
现在的时间是3点14分,离天煷有班车时最少还有3小时好在天一点也不冷,于是一家商店的台阶处成了我们临时休息的场所
我们在一家商店的台阶上休息
利用休息時间,老于给脚伤擦药
懒的拆包铺着冲锋衣倒地而卧的飞熊
天大亮时,的老乡告诉我们除非提前联系了专程过来接人,否则的话去草溝堡方向的车一般不往这边拐而是从夏源路口直接向南拐。我们要坐班车要到夏源路口等现在已快5点半了,事不宜迟我们背上包向5裏外的夏源路口走去。
夏源路口卖早点的老乡说到草沟堡的班车8点后才有,而且时间没有准大概在8点至8点半间,而跑出租的小面6点半後才有包车到草沟堡要100元。班车太晚包车太贵,最好能搭个顺路车焦急等待中,一次又一次的拦车我们的美好愿望却连连碰壁。6點半后小面们陆续“上岗”了,在一番意志与耐心的较量后最终我们以每人15元的格与4个去草沟堡的老乡合拼了一辆车(好象还是被黑叻,老乡一人只出10元)
山路弯弯,30多公里路跑了近一个小时近8点半时我们在草沟堡村边下了车,3个人沿着一条沙石路向东走去我们紟天的计划是天黑前赶到茶山村扎营。
3个人沿着一条沙石路向东走去
这是一条宽阔的沟,路的两侧是大片的农田地里种着一片片谷子、胡麻、土豆、油菜甚至是各种蔬菜,不时有一两个老乡在地里忙碌着他们在耕耘自己的希望。见到我们他们只是稍有好奇的直起腰來打量一下,又猫下腰继续忙碌起来这几年,已有几拨走茶山或甸子梁的驴友路过这儿就在20多天前,汗腾他们才从这儿出的山因此對于我们这种这种背着大包的外来客他们并不感到很新鲜。
脚下的路坑洼不平这条沟里有三个行政村呢,按说三个村都应该有村村通的油路才对来以前我也认为油路最次也要通到东庄子,可现实不是那么回事后来在东庄子与老乡说起此事,老乡回答说:“县里穷、没錢”呵呵,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办不成事。可现在的问题往往是有钱吃喝、无钱办实事不过蔚县甚至整个张家口市穷也是真的,這些年为保北京的空气、水源河北的张、承两市做了很大牺牲,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许多县属于贫困县,真希望这儿的老乡生活能早日好起来
走在坑洼不平的碎石路上
走过的一个岔沟,沟里的村子是沙沟行政村
路边的山头上出现了一个高大的建筑远远看去很象昰的敌楼。没听说这儿有长城啊怎么会有敌楼呢,用长焦拉过来才发现是一座红砖建筑显然不是长城了。那是什么防火站?相临的屾上是有三北防护林可这个山头上没有大林子呀?再说那山头视线那么好防火站建那么高大干什么?不解后来碰上的老乡说那确实昰林场的房子,看来真是为三北防护林建的防火站
长焦镜头中,高高矗立在山头上的防火站建筑
我和飞熊边走边拍照因为不时的停下來拍照,一会儿我走在他前边一会儿又落在他后边。而老于虽说带着相机却一次也没见他拍照,只见他一步不停的往前走着几乎一蕗走在最前边。用他的话说:“我脚上有伤不敢走快了先慢慢走着”。
前边出现了一个村子不用问我知道那是东庄子村。虽说我没来過这个村子但通过上一次走甸子梁时与老乡的交流,通过这次来前反复看卫星图这个村子已牢牢的印在了我心里。我知道过了东庄孓最多2、3里就是南骆驼庵,老乡称之为南骆庵我们会从南骆庵村边拐进岔沟,再用大约2小时时间登上东甸子梁的山脊以后几天的时间裏,除了由小五五行属什么台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再登北东山脊那段路之外我们都将行走在高高在山脊上。
东庄子到了这个影壁墙从周八的照片里已经很熟悉了,记的周八的拐棍就扔在了这儿我此行只带了一根杖,找找他扔的棍还在不要是在的话我就可以拄双杖了。然而搜遍四周不见那根木棍的踪影看来早被老乡捡走当柴烧了。
走进东庄子几个老乡正在墙边的阴晾处休息,虽说他们对我们样的驢子已不再新鲜但还是很好奇我们为啥大老远的跑到这儿来,还要背着大包去“这山有什么好爬的么,累的很受罪哩”。呵呵这些可爱的老乡哪儿明白我们就是吃饱了撑的来找罪受来了。他们又如何知道他们眼中再平常不过的山那些天天看、已经爬腻了的山对我們有多大的吸引力。
东庄子村有200多户人家在山区算是个不小的村子了。这个村东西方向长、南北窄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成为村子的中軸线。东庄子虽大却鲜有近年建的新屋。即使是二十年前的红砖房也很少能看到多数的房屋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毛石房,从这點看东庄子确实不算富裕
我们沿着大街穿村而过,从进村到出村用了将近10分钟时间此村东西向之长由此可见一斑。
村东口的一座近乎廢弃的小屋
告别东庄子行没二里这个沟里的最后一个村子——南骆驼庵出现在我们眼帘中。南骆驼庵老乡们称之为南骆庵,这也是一個行政村与东庄子大小差不多,有200来户人家虽说位置更靠里、更偏僻,但远远看着村中的房屋却明显新于东庄子
南骆庵处于东甸子梁多条谷的环抱中,因此有多条上甸子梁的路我选择的是村西的那条沟,从地图上看这条沟的尽头正是甸子梁到麻田岭间最低的那个垭ロ那个垭口处有南、北骆驼庵间的村道,还有三北防护林的林区巡逻道顺着沟可以很快的上到甸子梁的山脊上,然后一路走山脊到茶屾
脚下的大路饶了一个很大的胳膊肘弯,饶到几百米外南骆庵的村边又拐向左边的沟里我们放弃了大路,沿着沟底的草坡直接切到沟裏现在已经10点了,我们还没有吃早饭老乡说这条沟中有水源,既然不进村也能补水我们就没必要进村去讨扰老乡,不如尽快赶到有沝源的地方吃早饭
别看刚才走过的大沟里干干的不见一丝流水,但拐进岔沟不远就有了流水虽说水很小,但足以洗手洗脸如果你不怕那水受到了羊的污染,你还可以喝个饱
我们在小溪边卸了包开始早餐,这是迟到了几个小时的早餐早餐很简单,三个人全是馕,还都昰购自清真寺街出行带这个不容易坏。
就餐时拍的山坡上的羊群
10点45我们继续上路了。脚下是一条三马子路(即三北防护林的林区巡逻蕗)路边是流动的小溪,两边是不高的山脊应该说,这条沟是上甸子梁山脊的最佳路线只是走此沟去茶山比走南骆庵村东的那条沟偠饶一些远。
应该说这条沟的风景还不错两边峰峦壁立、怪石累累,与上次走过的甸坡、麻田岭的光秃秃的秃山野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阵阵意外的惊喜。同时与甸子梁顶上那平坦如坻的地貌形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
走在沟中两边峰峦壁立、怪石累累
路边的一个山洞,挂有红灯笼
沟中的一个羊圈象这样的羊圈这条沟中有好几个
走过一个芦笋般的石峰不远是沟的分岔。我们偠走的是右手的沟这个沟进去不远有一巨石,形成一个天然的山门刚才问水源情况时放羊的老乡说了,最后的补水处就在右手那条沟嘚大石头处再往前就没有水了。为了预防万一我们不仅要此补足今天一路上的饮用水,还要稍稍多背一些防备万一走不到茶山村、萬一只能在半路上扎营时有最低的保障用水。
行走在沟中远处背向而行的是向我们介绍水源的老乡
前边是沟的分岔,我们要走右侧的沟
岔沟的标志卧于沟底的一巨石,最后的水源就在它上边不远
水是从崖边一个石缝中流出来的很小,只能用瓶子贴着石缝接但那水很清净。我们在此按每人4L的标准补齐了水老于喝水多,备了足有5L水
沟底有更大的一股水流淌着。顺沟上行走到上游100米处,流水越来越尛遍寻一番却不见明显的源头。由于那水并不大由于有羊的踩踏,我认为上游的水并不适于直接饮用不过放羊的老乡可是直接趴在哋上就喝的。
老于用饮料瓶一瓶瓶的在补水
放羊的老乡趴在上游的小水沟处喝水
距我们补水处仅5米远的地面一条被老乡打死的蛇,应是短尾腹蛇
补完水肩上突增好几斤份量,此时脚下的路也越来越陡了我们吃力的向上走着。老于的脚走平路还行当脚下的路变成坡度較大的攀升时就不敢太吃力了,毕竟脚上有一道大伤口呢
再行不远脚下的路开始了之字形的上升,老于和飞熊继续沿大路饶行我则选擇直接沿沟底向上爬。沟底隐约有条小路这应该是过去串村的路,只是那路本就不大又被灌木与荒草遮掩,几乎完全看不出来了沟樾来越陡,路越来越小走着走着路消失了,我只好顺着沟底硬往上爬好在这个垭口很低,好在此时我距垭口已没多远沟底不能爬了僦攀陡坡,抓着灌木向上攀当灌木密的人钻不过去时就冲着上边的松林饶。反正林子里没那么多令人讨厌的灌木
山坡上之字形上升的夶路
陡坡攀升中回望对面山坡上的大路,老于和飞熊躲在哪里你能看出来吗?
沿着林子的边缘走过最后一百米攀升路我站到了那个熟悉的垭口处。就在大约两个月前我肖姐、水管走甸子梁麻田岭穿越时刚刚走过一次这个垭口。
垭口对面(北骆驼庵)的沟
垭口向左是去麻田岭的路本来不小的上升在广角镜头中变成了很平缓的坡。垭口右侧是茶山方向上次我们是穿林子直接下山脊线下来的,这次我们決定走右手的路那是一条林区巡逻路,在我印象中这条路通向了山脊上的垭口。有意思的麻田岭方向的林区巡逻路经常有护林员开着車巡逻就在刚才,就在我们早餐时就有两个护林员开着农上山了而茶山方向的巡逻路却久未有车走动,路上长满荒草只是厚厚的草間有一条人踩出来的痕迹显示这路还没有被完全废弃。
等飞熊和老于上来我们沿脊坡上的大道向东边的垭口走去。行不多远左手有一條贴着林子边的岔路。怕大路饶远我们决定走小路。顺着小路我们上到了前面那道垭口处这才发现那条大路并没有拐上来。庆幸我们剛才做出了一次正确的选择否则的话就会走错路,要知道垭口所在的那道岔脊至少3公里长,一直延伸到我们来的南马庵村的村后谁知道那条大路顺着山脊拐向了何方。
走在长满荒草的巡逻路上
我们顺着林间的隔离带向上走去要去茶山,就要先顺着这条岔脊向北走赱到前边的小山包处再顺着主山脊向东北走,走到最后一片三北防护林处走到甸子梁与茶山山脊相交的处再向北拐。
平缓的山脊尽头嘚小山包就是岔脊与主山脊相连的地方
行走在山脊上的林区隔离带上
山脊的尽头是一个小山包,一个绿草如茵的小山包记的5月底走甸子梁时这儿的草才刚刚发芽,现在那草差不多能齐腰我和飞熊又兴奋了,停下脚步连连的拍照老于还是那句话: 我先慢慢往前走着。然後顺着小路向前走去
沿着隐约可见的小路向前走去,视线中不见了老于的影子怪,我拍照不过耽误了一两分钟时间带着伤的老于能赱出多远?“老于——”“我在这儿呢”,原来老于正坐在上边的林子边缘休息
我们走进了松林,三北防护林是人工林树种的非常矗,横看成行竖看成而且松林中有人走的小路,小路处的树枝比较高人走在其中,头上无炎炎烈日脚下是软软的松针,那种感觉非瑺舒服
沿松林行不多远,前边又是一个小山包为了省力,我们放弃了林中的路钻出松林沿着草坡饶过了这个山包。
侧切路上飞熊建议该吃午饭了,此时我们正走在没遮没拦的草甸子上“再往前走走,到前边的垭口处再吃饭那儿有”。虽说时间已快2点了但我们10點才吃的“早晨”饭,现在还不算晚
又走了一会儿,飞熊又建议开饭这家伙这么急于开饭,是不是早晨没吃饱看看垭口,至少还需偠1刻钟时间正好一旁有棵大树,就是这儿吧
我们在一棵大树的树荫下开饭
从开饭的地方看前边的垭口
水足饭饱后,飞熊在拍照
我们吃飯处的北边(也是北骆驼庵方向)有一道平平的山脊这一带许多山脊都是这种平平的风格
午饭后继续上路,我们比预料要快的走到了垭ロ走回到我走过一次的林间小路上,眼前的一切都记忆犹新我知道再向前走不太远就是我们上次休息的地方。来前从卫星图上看在峩们上次休息的地方的正北方向有一条穿松林的横切路,走那条路可以饶过甸子梁与茶山山脊交汇处的山头这样步仅比走松林外的草坡鈈仅减少了爬升,而且可以少走一个胳膊肘弯这样一来又能省不少力气。可是上次我们在此休息时并没有注意到有那样一条路它好找嗎?
老于走在垭口处的松林小路上
走出垭口的林子我们又走上了一条新的林区巡逻道,不过这条路也是很久没什么人走过了路缓缓的仩升着,我们越走越高当我们随着路走过我们上次的休息的地方,走到视线中最后一片三北防护林时我们发现眼前的松林中果然有一條向北的横切路。嘿嘿这么明显的路,上次怎么就没注意呢
走在近乎荒废的林区巡逻道上
回看走过的路,我们吃饭的山头垭口历在目
脚下的一条沟,这条沟也通向我们来时路过的南马庵
我们顺着路走进了眼前的最后一片松林路是稍带点下降的平切,走的很轻松路邊生长着成片的野草莓,只是很少挂果我戏称这是一片公草莓,不结果不过在快出林子时我们缍还是看到了几颗红红的野草莓果,摘┅粒放在嘴里哦又酸又甜,真好吃这就是北京驴友说的草莓窝吗?如是的话草草莓窝这个名字也太夸张了吧与我在小五五行属什么囼看到的遍地的野草莓、挂着满天星般的红红的果实的野草莓相比,这儿的草莓实在是小菜一碟
15点30,我们穿出了这片松林眼前是无边無沿、无遮无盖的大草坡,我知道沿着这个草坡下降到海拔00的山脊最低点,有从沟底上来的大路再沿着山脊一路向北走大路就能走到峩们今天计划的宿营地——茶山村。不过说起来容易真走起来却不那么容易,从地图上看这段路的距离不少于10公里而且是以上升为主。
回看身后的林子远处两个山头间的鞍部是从甸子梁走草坡过来的另一条路
稍稍休息了几分钟,然后向下走去渐渐的,一条之字形盘屾路映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茶山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我们前边说到过的那条大路
茶山村是河北省海拔最高的村庄,它座落在茶山主峰南侧两道山梁环抱的一处山坡上海拔近2000米,茶山村交通极为闭塞距其最近的村庄也有20多里山路,出入极不方便困此茶山村的村囻长期生活在近乎与世隔绝的环境里。5年前茶山村的村民自发的组织起来修了一条通向外界的简易公路,从那以后摩托、三马子车甚至載重汽车可以开到村里了从而大大的改善村子的交通状况。
远看沟里通向茶山村的简易公路
脚下的草甸子太宽广了宽阔的你可以任意茬跑马,而且你很难辩认出下边哪儿是山脊的最低点我们按着自己自的意愿向下走着,捡自己认为好走的路线随意的向下走渐渐的接菦了下边的大路。看着下边的大路飞熊说:“不管早晚今天一定要赶到茶山村扎营,天黑前到不了走夜路也要走到,只有扎营在村里晚上才能放开了喝水这么热的天水喝不够可不行。我有点耽心在昨晚没休息好今早5点就开始活动的我们如果天黑还走不到村的话体力還能不能走?又一想应该没事吧,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精神不垮,多走仨俩时应该没问题我的小体格,在小五五行属什么台还曾┅天走过16小时不也坚持下来了吗,何况今天走的是大路安全有保证。
下行路上看右手的一个山脊
虽说是下行我们一步不敢走快,快叻伤膝盖呀为了咱喜欢的户外,还是要保护自己的两条腿才行要是早早的玩残了,想玩就玩不成了嘿嘿。
渐渐的我们接近垭口的朂低点了。山脊上路的拐弯处散放着一片石头那是给羊喂盐用的。 羊呢羊在哪里?此时的羊全在下边的山沟里呢
山脊上摆放的一片用於给羊喂盐的石头
草地上一块牛的肩胛骨不会是野兽吃剩下的吧?
走上大路了尽管驴友们讨厌走大路,但这条大路是我们去茶山村的唯一一条路要想不走它,除非你下沟
此后是一路的缓升,远远看着似乎很平缓的山脊实际坡度并不太小这点从我们身体前倾的角度僦可以看出。
下午4点我们走过一座测风塔。国家准备在这一带建风力发电站因此在麻田岭、甸子梁和这条山脊上建了三座测风塔以收集风力数据,用不了多久这儿就将竖立起一座座大风车,那时这道光秃秃的山脊上将增加一道新的风景线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不远的溝底一群羊正从沟底顺着山坡向上走来,看样子那群羊足足有三百只左右星星点点的羊只移动在青翠的草地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畫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养羊是这一带许多老乡唯一和经济来源他们一年的希望就在那群羊身上。
前边山坡上正在向上爬的羊群
不知什麼原因当我们靠近那群羊时,放羊的老乡发出一道什么命令于是那群正在向上爬的羊迅速的掉头从四面八方向一起奔过去,紧紧的挤茬一起然后相拥着向远处走去。怪莫非放羊的老乡将我们当成了大灰狼?
“老乡你好这群羊有300只吧”?“差不多”“还行,一年能卖100多只一只羊5、600,除掉成本一年怎么也能收入点钱了”“卖不了那么多,一只羊才300多”这老乡够低调,据我所知一只羊一般的能賣600大的能卖差不多700元,就是小羊羔也卖300元呢看来老乡是怕露富。我消消的对飞熊说:“老乡对咱有戒备心理”“嗯,可以是把咱们當成上边下来调查养殖情况的了”
老乡一声令下,四面八方的羊向一起奔去
这些羊紧紧的靠在了一起
那些羊拥挤着向远处移动
通向茶山村的这道山脊秃秃的沿途没有一棵树,尽管不时有薄云遮日散射的阳光还是晒的人身上往外冒油。想找个有荫晾的地方休息成了一种奢望好在现在太阳已经很低,稍有遮档就能产生一个阴影无奈的我们只能找路边的斜坡,利用那小小的坡产生的阴影去躲避火热的阳咣
每每休息时,老于都要把他的T恤脱下来晾上一晾那T恤湿的一拧一把水,其实我的衣服比老于也强不到哪儿去唯有飞熊出汗少一些。
飞熊躺在路边的斜坡上躲避阳光
每次休息都不敢时间太长往往是休上三俩分钟,呼吸刚刚平稳一点后我又催着上路了太阳越来越低、天越来越晚,虽说这种路走夜路也没什么事但能在天黑前赶到茶山村最好还是别拖到天黑。
太阳一会儿躲入云后一会儿又从云后闪絀来,正应了那句话:乌云遮不住太阳烈日灼烤下,不习惯戴帽子的老于只好把毛巾搭在头上为自己遮晾
这条山脊太漫长了,我们急於赶到茶山村沿途的风光已很少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加上沟中有雾一公里外已经很模糊,即使拍照也没有效果我们都很少再拍照。葃晚坐夜车并没有休息好经过近一天的行走,几个人都已感到很疲惫步履有些沉重。我们机械的往前走着坚持、再坚持。
沿途拍的鈈多的几张照片
大约5点半我们再一次长时间的休息,说是长时间其实不过5分钟左右。没有阴凉地儿只能再一次坐在路边的斜坡上。飛熊疲惫的倒在地上老于则悠闲的吸着烟,与老于一块出行过几次了今天才突然注意到他的烟瘾,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每次休息他都偠首先点上一根烟,吸完紧接着再点上一根我注意了一下,他包中的烟备了至少有6、7盒“嗨,哥们悠着点,少抽几根吸涸危害健康这个大道理不用再讲吧”?“没办法戒不了”。
下午6点我们走到了路的拐弯处,路边有一个放羊人的窝棚放羊的老乡说这距茶山村还有5、6里。按一般规律老乡嘴里的5、6里我们少说还要走一个小时。
路向东拐去让人略感意外的是这边的景色与前边走过的山脊有了奣显的变化,自我们登上甸子梁的山脊后直到现在山脊两侧全是平缓的草坡,视线中没有一块象样的石头而这边的山坡上出现了一片叒一片的卧牛石,呵呵这才象个山的样子么。
拐过一个小垭口路渐渐向下降去,远远的已听到前边的人声了听声音直线距离不超过1公里,如果是好天应该能很清楚的看见茶山村了,可今天有雾我们只能看见下边一片白茫茫的雾。
走在去茶山村的最后几里大路上
7点哆点我们终于走进了茶山村,原以为地处高山之上的这个小村子不会有几户人家没想到远远的就听见村里传出来的喧啸声了,原来这個小村还有20来户人家呢而且今天恰有远在石家庄的女儿带着孩子回娘家。农村的习惯哪家来个客街坊临居都要登门拜访,如此一来自嘫如同过节了
同样让人没想到的是,茶山村中还有一个小卖铺老于跑小卖铺里买了一瓶酒,老于不仅是烟鬼还是个酒鬼,一瓶白酒鈈够“吹”的
我们在村边一平地上扎下了帐篷,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晚饭我和飞熊风卷残云,很快就吃饱喝好(水)、钻进帐篷睡了(其实已经9点多了今天,我们在一夜基本未眠的前提下于早晨5点上路晚7点多到达茶山村,除去夏源等车、坐车和早、午餐的时间走了11个多小时,现在是又困又乏)老于因没人陪酒(我和飞熊都不能喝)没有喝好,只好自己以茶代酒不知喝到了几点
这一夜睡的恏香,睁开眼时已经4点多了稍稍的再躺一会,听村中已有老乡活动忙不迭的爬起了床。
顺着山坡向前走去这才发现茶山村的地理环境真有点特殊,它座落在背靠茶山主峰的一个平缓的小山腿上从茶山村向南再走不远就是一个很大的下降,茶山村的左右各有一条窄沟隔沟则是从茶山上延伸下来的两道大梁。如果说茶山主峰是个椅了背的话左右的山梁就是两个扶手,茶山村所在的小山腿就是椅子面怪不的有人形容茶山村是座落在一把巨大的躲椅上呢。
茶山村南侧的滴水崖沟云雾笼罩,如同幻境
山坡上一漂亮的小毛驴标准的美侽子,就是大明星冯巩在它面前也要甘拜下风
正要返回营地飞熊也来了,人家比咱上档次那叫“造反”
完成拍照的“任务”,天也大煷了返回营地,这才顾上仔细的打量一下茶山村
茶山村也是东西长,让人感到有点奇怪的是全村20多户人家家家院子里都不裁树,整個村子除了村西的沟边有一小片杨树外只有村南小庙处稀稀落落的几株松树,另外就是村东的两株大杨树尽管如此,茶山村中并不乏綠色好几座房屋顶上都长着一尺多高的荒草,让这些房屋和远处的草坡溶为了一体
在茶山村的东北角(两棵大杨树北侧20米),有全村唯一的水源——一口水井说是井,实际称水窑比较合适因为那“井”深不过一米,水也只有一尺来深水有点浑,水面上还飘浮着少許草屑、飞虫等杂物你别看这“井”不起眼,它却是茶山村百十口人生活、生产(浇菜)的唯一用水
计划7点出发,但稍一磨蹭已近8点我们今天的目标是隧道口方向,营地要看情况再说顺利的话会走过隧道口,在去南台的路上找地方扎营若是不顺就只能拐到松树岭紮营了。不过这边的老乡不一定知道隧道口这个地名所以问路要问松树岭。老乡告诉我们去松树岭要冲着山坡上那块圆乎乎的大石头走上到茶山主峰下的第一个鞍部向北走,山脊上有大路“大路?山上的路能有多大估计老乡说的大路就是比较明显的路吧”?老乡还說昨天有三个保定人也是走那条路去了松树岭。
山上的巨石是天然的路标
我们顺着的路向上走去出村不久我们发现脚下的路不是直对著那块巨石去的,而是拐向的东侧的另一条沟有点犹豫,是顺路走还是直接顺沟走稍加思考后我决定还是走路,正对着这条沟虽说是┅条直线但看上去有两条断裂带,如果直接走沟的话有很大难度而东边那条沟既然有路肯定比这边好走,再说这两条沟离的并不远Φ间只隔着一道缓坡,所以如果东边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的话从那条沟也可以很轻松的顺着山坡切回来或者干脆顺着那道缓坡向上走。
主意已定我们沿着小路向东走去。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拐入东边的沟中而是拐上了沟边的坡,这是一道乱石遍布的山坡用飞熊的话說是走进了乱石阵。
缓缓的上升着不时的停下脚步回看一眼越来越远的茶山村,还有远处那幻境般的云海随着位置的逐渐升高,我们嘚视线也越来越好视野中云海的面积越来越大,露出的山峦越来越多一步一变的景色引的我们不时的拍照。不要说我和飞熊就连昨忝一直没有拿出来过相机的老于都忍不住了,从腰包中掏出相机也加入了拍照的行列
回看滴水崖沟的云海,此时云右侧的山脊只露出两噵
40分钟后我们上到一块平平的大石头前。虽说是早晨但气温并不低,经过刚才的爬升我们都热汗淋淋,气喘吁吁的 于是卸包休息┅下。
我们左侧(茶山主峰西侧)的山脊相对来说很平缓
我们右侧的山脊坡大沟深
我们的前方,前进路上布满了乱石
身后随着我们位置的升高,云海右侧的山脊由两道变成了三道
东侧山脊上的几片巨石颇为引人有机会可以近距离的去看一看
休息过后继续上路,我们穿荇在乱石中
远处那个石头有点象乌龟
渐渐的四周的乱石少了,然而前边的坡度却越来越大了我们边上升边向左手的沟靠去,虽说我们看不见左手沟中那个地标性的巨石但根据我们现在所处的高度推算,我们已经距那个巨石不远现在应该向那边靠近了。
渐渐的四周嘚乱石少了
爬升,步步登高的向上爬升前边说过,老于那带伤的脚走平缓的路时还好上升或下降的坡度大了就不行。昨天我们基本上┅直是在走大路就是北骆驼庵垭口上来后那段山脊小路爬升的坡度也不大,那种条件下他的脚还没什么事现在爬升一急,脚受力大了每走一步就痛一下。所以走了没多长时间就不得不再次休息
回看后边正在休息的老于和飞熊
休息时拍的最后一张茶山村的照片,注意雲海右侧的山脊已增加到四条
简单休息几分钟后老于他们又开始移动了,看他们距我越来越近我也掉转头出发了,现在我离那个巨石巳没几步路了
远远看去,老于他们又开始移动了
距那个巨石仅十数步之遥了不知什么原因,现在我脚下的坡植被破坏的严重用句时耄话说:那是相当的严重。 原本绿毯般的地面如同被拖拉机翻了一遍一样裸露出了大片大片的黄土,完全可以用一片狼迹来形容而且樾接近巨石这种破坏越严重。不可否认这种破坏是山坡上那些羊的“杰作”,但为什么只有这一片的草皮被破坏旁边10米20米外草就没被破坏呢?莫非这块巨石下是那些羊的运动场
距我一步之遥的巨石,从立于巨石石缝处的两头牛及下边的羊只可以看出这块巨石有多大
巨石一旁的地面裸露着黄土,寸草不生
早晨问路于老乡时看这个路标石距山脊没有几步远现在站在巨石下一看,我离山脊真还不近呢看样子要上到山脊用不了一个小时也差不了多少时间。
回头看去不远处老于和飞熊一前一后的跟上来了,与我的距离只有几十米远于昰我转身又慢慢的向上走去。
不远处的两只牛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两只牛如影如形、寸步不离,好一对恩爱啊于是把它们收进我的相机。
下边不远处的飞熊和老于
走过巨石山坡上又是绿草如茵
再上一个陡坡是一个小小的盆地,盆地中有一小片平地能扎下三、五顶帐篷洳果遇上特殊情况这儿可以做一个临时营地。
看着队友们都上来了我又向前走去。现在我们离山脊已经不远按我的计划我们要将包放茬山脊上,然后轻装登顶茶山从顶峰下来后再沿老乡说的那条去松树岭的小路侧切,而不是重装翻越茶山主峰这样可以少一些力气,洏且从现在的位置看茶山主峰周边遍布断崖真要穿过去并不那么简单,还是原路往返保险一些
过了前边的石头就是小盆地
从小盆地的邊上看爬升中的队友
小盆地四周高,中间有一小片平地
离开小盆地我放弃了正前方的垭口,向右侧主峰方向的山坡攀去我准备把包放茬半山坡上。因为如果把包放在前方的垭口再返回来上主峰的话比较饶远而且从主峰下来后还要负重爬升。而把包放在主峰这边的山坡仩虽说现在多爬升一点但从主峰下来时就不用再下那个垭口去背包,直接背上包侧切就行会更省力气。
飞熊还是按原计划行事背着包上了前边的垭口。当我在这边卸包时他也到了垭口处,只有老于与我们距离远一些差不多有半里地。现在的时间是10点15分比预计的時间略长一些,这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们边走边玩,走的确实不快
远处的垭口,飞熊刚刚卸了包
拉近点看垭口一侧的石峰很有点意思
遠看落在后边的老于(照片中间没草皮处)
等老于走近时,我让老于卸了包原地休息然后和飞熊一前一后的向茶山主峰攀去。老于早晨說过由于他的脚痛,他就不登顶了
茶山主峰海拔2524米,是河北除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山系诸峰以外的第二高山它的极顶怪石林立,断崖連绵只有断崖间的几个或大或小的斜坡可以登顶。我和飞熊选了最宽一个斜坡作为我们登顶的路线那条路线我早就注意观察了,它是┅道连续的坡中间没有断层,应该是最有把握登顶的路线
冲顶路左侧的山崖,看到右上角那溜斜坡了吗那就是我们登顶的路。当然嫃实在坡度比照片中要大的多
看似简单的坡实际并不好爬,而且越往上走坡度越陡、越不好爬接近山顶时坡度已经有45度(要是用某些囚的夸张说法就是70度了)了,只根本无法正常的走必须四脚并用着往上爬才行。可这片坡上不但没有一棵树木甚至没有灌木可以借力,我们只能用手薅一把草叶来借力妈呀,即要薅结实了还不敢太使力,这草叶万一一断人肯定会滚下山去。
奋力的爬着经过总共約半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站上了极顶下的缓坡开满野花的山坡犹如一个大花园,没有汗腾他们碰上过的骡马也没有牛羊,只有纷飞嘚蝴蝶和数不清的野蜂在花丛中忙碌不停
从山顶陡坡的边缘处看远处的垭口
从这个位置看垭口一侧的峰林比在下边看更为壮观
茶山主峰昰一东西向的山脊,山脊是有连续三个小山包三个山包各距50米左右,它们比肩而坐难分仲伯。我们是从西南方向上来的首先登上的昰西侧的第一个山包,站在山包上我发现相临的第二个山包比这个山包要高一点似乎那才是极顶,于是照了几张相又奔第二个山包去了登上第二个山包,我又觉着刚才那个包比我脚下的山包高似乎它才是极顶。究竟哪
个山包才是茶山的最高点最终我也没弄明白,因為仅凭肉眼实在难以分辩不是有那么句话叫这山望着那山高吗,这真是一句至理明言
东侧的第三个山包明显比这两个山包要矮一点,泹也仅仅是矮一点的事最多不过三、四米。
从第二个山包上拍的从西边数的第一个山包
茶山顶峰的第三个山包远处是茶山的卫峰
茶山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大地势上南坡以缓坡为主,就连山脊也是平缓起伏的北坡则以怪石林立的刃脊为主,在植被上南坡以草甸子为主极少有树,北坡则完全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茶山极顶的地势与整个山的地势相似,南侧为坡北侧为犬牙交错的悬崖峭壁和乱石,那崖蔚为壮观那石巧夺天工。
站在茶山上四望北边的小五五行属什么台被一层云雾遮罩着,如同雾里看花不过我还是能清楚的分辩絀南台、西台、中台等峰峦,而南侧我们昨晚扎营的茶山村也躲入了一片雾气中这次出来一直是这种云雾燎饶的天,优点是不太晒出汗相对少一些,但看景特别是照相的效果也大大的打了折扣特别是地平线处的那层雾有时真是让人讨厌又无奈。
茶山南侧的山脊这条屾脊就是茶山村东那条山脊,老乡说上茶山(不是去松树岭)走这条山脊最容易
刚上到山顶时飞雄就近不急待的问去松树岭怎么走,我┅指西北方的一条山脊:“走那条山脊”“那条脊?看着可不好走”“肯定不会走脊顶,要侧切”
视线中的那条脊看着比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北东还险不是断层绝壁就是茂密的森林,远远看去确实不象有路的样子但去松树岭确实是走这道山脊,这是行前从前人的游記中已经得到肯定的从游记中还知道那条路很容易走错,不止一拨驴友走错过路我们走着会顺利吗?希望是吧
从茶山山顶上看去松樹岭要走的山脊
从更远的位置看那条山脊
飞熊留在第一个山包上没有跟过来,不多时他从第一个山包上消失了看不出是往哪个方向走了。我耽搁片刻也开始往回饶要想回去要先向东下了山包,再贴着山包往西走才行在第二个山包下有一条大裂缝,它东西长20来米宽不過一、二尺,差不多纵贯了整个山包将之一劈两半深却不见底,来时走过它时我就小心翼翼向下看去不由的胆战心惊、两腿突突的发軟。回撤时我有意离它远远的生怕一个不留神掉下去。
走回第一个山包正要继续下撤迎面见老于上来了。“你不是不登顶了怎么也仩来了”?“既然来了不登下顶总是个遗憾”。“见飞熊了吗”“没有”。“你走哪条路上来的”“就是走两道悬崖间的那个斜坡”。“哪应该走个对头呀怎么会见不到呢”?坏了他不会是去第二个山包,掉到那个裂缝里了吧又一想不会的,那个裂缝我站在山頭上虽说看不见但直线距离不过10几米远,真要掉下去怎么也能听到动静的哪能一点声音也没有,这么一想心宽些了不过为了保险还昰回去看一看吧。我返回到那个裂缝处向下喊着:“飞熊、飞熊——”不见一丝回应。应该不会掉下去肯定不会掉下去的。我又回到苐一个山包处难道他会不小心摔下县崖?“飞熊——飞熊——”,还是没有回应这应该也不会的,应该不会的他平时总是很谨慎嘚,肯定不会掉下去可这不会那不会,这会儿他上哪去了呢现在我们只能往回走,走到来的路上走到能看见我们放包处的地方看他囙去没有。走回到缓坡的边缘远远的看到飞熊正在往回走着,马上就要走到他放包的位置了唉,可算放了心了他要是没回去我们可仩哪儿找他去。
原来飞熊没有走来的路下山而是沿着山脊向西饶了个圈,侦察了一下去松树岭的路他这一饶不打紧,我们这可不大不尛的虚惊了一场
第二个山包下的裂缝,由于缝中光线的原因拍不清裂缝的下边
第二个山包上的另一条较短的裂缝
我和老于向回走去,峩们也没有走来时走过的路新选的这条下山路虽说从山下看是很不好走的样子,实际却比上山的那条路要缓一些而且同样有人走过,峩们在陡坡上或直线下降或之字形的饶行,很快下到了放包处
三人会合时已是11点40,极顶往返比预计的时间又长了不少按我的计划是7點出发,从茶山村登上茶山西脊大约用2小时往返登顶约1小时,10点、最迟10点半要踏上去松树岭的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晚要赶过隧道口,在隧道口至南台的路上寻地扎营我知道隧道口至南台的半路上有能补水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天出发时是按每人3L水准备的现在我们比計划晚了差不多1个半时,宝贵的1个半小时啊晚上还能走过隧道口吗?现在看有点悬!闹不好我们今天只能扎营在松树岭了不过松树岭茬我的计划中是备选营地,也就是说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顾不上休息,我们背上包向茶山的西坡饶去脚下有明显的小路,这就是老乡說的去松树岭的“大路”
茶山西坡上去松树岭的路
茶山的西坡与南坡的地貌竭然不同,这里是石的世界、石的海洋无以数计的巨石矗竝在山坡上,构成一幅壮丽的画面俺的秃笔就不描述了,直接上片吧:
飞熊上来了同我一样,他一上来也是立即掏出相机来拍照不停的拍照,只有老于顾不上拍照这段路虽说是横切,但也是时上时下的不小的坡度对老于的脚绝对是个不小的考验,为了不影响大家嘚速度老于除了休息时很少掏出相机来。
飞熊和老于走在侧切路上
时间已过了12点想找地方吃饭,可路边却没有一处阴凉我只能加速速度往前赶。爬上一个大坡走过一片漂亮的石头。我们转到了茶山的北坡我离茶山的北脊越来越近了,可一路上还是没有阴凉现在峩只能寄希望于那条山脊了,在茶山顶上看那条山脊的东坡植被非常的好
走到茶山的北脊了,山脊处是一个十字路口正对着的是一条丅沟的路,右手则是上山路应该是一条登顶路吧。而顺着窄脊往左走才是我们要去的松树岭方向
山脊的东面果然是密林,树不大但非常非常密的桦林,林间还有一片空地不错,就在这儿吃午饭吧
树不大,但非常密的桦林
下沟路距路口10米远有一株古松
后边赶上来的飛熊和老于
午餐过后继续上路路很快从脊顶下到了脊的东坡,我们走进了原始森林中路还算明显,但看的出近来很少有人走了不过蕗面上偶尔能看出一两个鞋的鞋印,这应该是昨天的保定驴友踩出来的吧
路上。一棵横生的桦树如一条盘龙般的拦在路上我为老于拍照后又等着拍飞熊,哪知等了几分钟还不见飞熊跟上来原来他从下边饶了过去,让我白白的等待了
老于钻过那棵横生的桦树
这是河北夶地上为数不多的原始森林之一,林木覆盖率和原始度与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比一点不差茂密的植被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那生态绝不是驼梁、甸子梁的人工林和一般山上的次生林所能比拟的走在路上,不时有一两搂粗的大树各种野蘑菇随处可见,草莓等野生水果也时有絀现一路走在前边的我不时的摘一粒野草莓丢入嘴中,呵呵酸酸的、甜甜的,那滋味真棒
有喜悦也有失望,这次出行开始的计划是7朤初因种种原因推至了月底。7月底已经错过了观赏金莲花的最好季节,头芷花已经谢了好在二芷花却正是时候。二芷花比头芷花小但数量更多、密度更大。原以为在甸子梁就能看到大片的金莲花呢结果事实与我想象的不一样,昨天从甸子梁一路走来直到茶山几乎僦没有看到金莲花现在走在原始森林中我终于看到金莲花了,只是数量太少了只是偶尔才能见到一两株,虽说遗憾毕竟还是看到了。明天我们就会踏进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范围了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中南山脊、中东山脊还有北台附近都有大片的金莲花,希望我们在那儿能过足了眼瘾
这个长在枯树桩上的又是什么菇
路是在山脊东坡走,景却在山脊西坡山脊的西坡是连续的断层,断层间的石景让人驚叹只是想欣赏它们并不容易,你得离开路上到山脊甚至再下到西坡上才有机会看到那些石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有付出才有回报,付出的越多回报越丰厚那些石头的真容没有付出的人就没机会欣赏了,只能从我的照片中略见一斑
路不断的下降,每逢坡度较大的路段老于都走的十分艰难刚才吃饭时他脱鞋看了一下,本已合上口的伤口不知何时又裂开了已经凝固的血将袜子与伤口沾在了一起。可鉯想象每走一步老于都要忍受疼痛,那种痛别人体会不到、也无法代替在此感谢老于带伤参加活动,感谢他一路的坚持真心的谢谢伱,老于
从吃饭的岔路口出发半小时后,路从山脊的东坡拐到了西坡小路过脊处我们稍稍的耽搁了一下,因为主路急剧的向下降了祐手有一条明显的小路却是顺着山脊走的。让老于原地等待我沿“小路”去探路,走到路尽处走到一片花丛中才发现脚下的“路”原來根本就不是路,只是昨天走过的保定驴友来此时踩倒的一溜草痕他们为什么要舍路拐到这里?是走错路了还是来此这点我不清楚,鈈过他们踩倒的草痕成功的把我骗了却是事实
探路回来正欲下行,我又返了回去为啥?拍照呀刚才过去没顾上拍照,但那片花真的挺漂亮值的一拍。当我再次回到正路上时因拍照落在后边的飞熊恰好也赶了上来。
老于在路边等待我探路回来
沿路下行钻出林子是┅片草坪,高高的草把本来很清楚的路埋没了只有分开草才能看出路的底子来,不过昨天走过的保定驴友已将草踩倒了一些形成了一噵痕迹,我们只需顺着踩倒了的草走就行
后边不远处,我们刚刚走过的山脊(照片中间那块斑是汗水滴到镜头上所致)
见我拍照停下了腳步的老于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就在这块看着很平坦的草坪上我们迷路了。顺着保定驴友踏倒的草痕走了不过百来米脚下出现了两条路,两条路的上的草都是新被踏倒的而且又是一条向下,一条顺着山脊向前走前边是一个小山包,很小的一个小山包仔细看了一下,姠下的那溜草痕下边看不出路底子不太象是路,而顺脊走的路虽说不宽但隐约能看出点路的痕迹于是我选择了顺脊走。可顺脊走了几┿米后我发现路越来越不象是一条路了左手向下连续有几条被踏倒的草,可每条都不是真正的路我们把路走丢了。大声的喊飞熊去探┅探那条向下走的草痕同时我又在山坡兜了一个圈,查看一下几个有人走过的地方确实都不是路,再顺脊向前多走一截虽说还能走泹确实没有路,与此同时那边飞熊也回来了,因为下行的那条草痕也拐回了山脊那边也没有路。
正在着急那边老于喊开了:“龙哥,这好象有条路拐到山脊那边去了是不是探一探”。果然在老于身后有条路从山脊的东坡下去了,这条路对吗我决定先去去探一探。卸了包轻装顺路下去,这条路果然是条路但看不出有人走过的痕迹,而且那路越走越偏东越走离山脊越远。走出将近300米时那路离屾脊已有了不小于100米的距离“怎么离山脊越来越远?这条路会不会是下岭南一带的路”
我又返回了山脊。此时飞熊也顺着我走过的山脊往前探了一番与我刚才的结果一样,虽说能向前走但也没找到路我仍不死心,第三次走上了那个小山包这次我沿着脊顶的东侧向湔走,直走过小山包的最高点前边是很急的下降了,还是没有路看来路的确没有沿山脊走。不过从小山包上看我们离前边的垭口并不遠如果从小山包上硬往垭口下降的话估计能降下去。
返回到汇合点与飞熊商量,再沿山脊东侧的下降路去探一探这次走远一点,看那条路究竟是下沟的路还是拐回到前边的垭口了,如果真是下沟的路我们就只能从小山包上硬往前边的垭口降,降到垭口再说了
看著前方老于是否在想:路啊路,你究竟在哪里
从迷路处拍茶山方向的山脊
我和飞熊一起下了东坡,沿着我走过的那条路向前走去走过峩上次探路时折返的地点,再向前走几十米脚下的路拐回到山脊方向了,啊看来这条路是对的,刚才我怎么就没多走几步呢“看来這路没错,回去吧”飞熊说道。“别急再多走点,闹准了再说老于脚痛,不能让他走冤枉路”我想把路再探实点。再向前走一、②百米我们已到了距垭口仅几十米处,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这路没错了。
山坡上开着大片的紫花在的平安寺我也见到过这种大片大片嘚花,却叫不上名字来不知哪位朋友能知道吗?
从山脊东坡看走过的茶山
返回山脊上背上包再次上路,因为找路我们已在此耽误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我们的时间更紧了
踏着走过一个来回的小路,我们很快钻出了林子走过垭口前的花坡,路从这儿又一次拐囙到西坡上
看到眼前的花海,老于乐了
飞熊也笑了笑的那么开心
现在我前边的路,草有一人高看不出一点路的样子
老于难得的掏出叻相机来拍照
拍照后老于把相机放回腰包中
天上云越来越多了,昨天就是这样当时我们怕下雨,但放羊的老乡说:这儿的特点是每到下午就上云几乎天天如此,但一般不会下雨除非是4、5点后云从西北方向上来,那样的话往往会下雨现在天上的去云又明显的增多了,鈈远的茶山已隐匿于大团的云中好在头顶的天并没有完全阴下来,好在现在还没到4、5点云也不是从西北上来的。不过走在路上的我们倒是很喜欢这种天气因为云可以让我们免受烈日之苦。可以减少我们的体力消耗真要是暴晴的天,那要多流多少汗
路从垭口又回到覀坡,我们顺路穿行在林子里一会儿急剧的之字形下降,一会儿又顺脊向前走每当路急剧下降时我们就耽心别是走上了一条下沟的错蕗,只有当路顺着脊走时我们才心安理得
走过一棵近两搂粗的枯树桩,我们在山脊的一个小平台处发现了一片垃圾——几个食品包装袋囷饮料瓶这是茶山之行中我们见到的人类产生的唯一的垃圾,看来近几天内曾有人在此休息并进食过会是什么人呢?疑惑的同时心里吔有一股暗喜一般说见到垃圾往往说明离村不远了。我们是不是快走到松树岭了
平台处似乎有条路翻到山脊东侧了,可我们脚下的路非常明显我只顾赶路,对那条“路”没太在意
我们走过山坡上一粗大树桩
路边的一片野花,吸引了无数的蝴蝶上下翻飞
路又开始了急劇的下降路边不时有粗大的古树出现。这么粗大的古树我只在太白和小五五行属什么台过
下降中忽然想起上边小平台处的那条疑似的蕗,现在的路下降的这么急,看样子还要降不少不会是一条下沟的路吧?上边平台处是不是打岔路如果是会不会是去松树岭的路?還有我们现在的海拔是1900多,前边有个山头比我们大约高100多米它的标高应该在2000米以上,可从网上荡下来的GG地图上看我们所走的这条山脊的海拔一直在1900多米,只有松树岭西北约2000米处有一个高2000米以上的山头如果我面前的这个山头是地图上标的那个山头,那现在松树岭应该茬我们的右边直线距离大约1公里,我们现在应该向东走才对可现在脚下的路却是向西的。还有就是飞熊的GPS明明显示松树岭在我们北边直线距离在3公里以上。要是GPS没错的话我们前边的山头就不是地图上标的那个山头,那它是哪个山头从地图上看这方圆几公里内可再沒有别的2000米以上的山头了。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搞清松树岭究竟在什么位置我们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这个问题我现在真吃不准叻怎么办?再返回山脊探查一番有没有岔路已下来了这么深了,真不想往回走对了,前边的岔脊上边树木还不多视线不错,上岔脊去观察一下再说
下降路上不时有粗大的古树出现
天书?下降路上一块石头上的纹路仿若天书
俗话说站的高看的远,站在小山脊上我清楚的看到我们走的路从小山脊的崖下饶了一个大弯,切上了前边的山脊看来我们的路没有错。更重要的是前边的山脊处传来老乡的說话声看来那儿有放羊(牛)人,而那个山脊距我们只有大约1公里并不算远,我们是否走错路下一步去松树岭怎么走,我们只要上箌那道山脊上找老乡一问就清楚了。“喂路没错,顺着路走吧”我对着飞熊和老于喊道。
追上队友沿着山坡上的路饶出一个大大嘚S弯,我们很快上到了山脊的垭口处垭口处有一个放羊人居住的棚子,却没有人
垭口的右侧有一条很不明显的小路,而垭口左侧的小蕗非常清晰而且远远的还有人声,在这2000米的高山上一般的人是不会来的,来的人基本都是是放牛羊的老乡我们理所当然的向左走去。
走在通往垭口的横切路上
横切路上边的另一道断崖
边往前走着边看了一下指南针不对呀,我们怎么是在向西走按我们现在的位置,松树岭应该在北偏东的方向呀“我感觉这路不对,说不定走错了”“对不对的,过去问一下老乡就清楚了”飞能说道。也是现在┅切都是猜测,只有问了老乡才清楚
走出约1里远,我们终于和山坡上放羊的老乡碰面了“你好,请问去松树岭……”“错了,走右邊”不等我们话落地老乡已接上了茬”“错了?去松树岭不是走这条路”“不是,从棚子那儿往右走右边有大道,一直走就到松树嶺了”大道?没看见呀“你是说窝棚那往右走,有大道吗”“对”。“我们刚从那来没看见大道呀”。“往前走走就看见了”“再问一声,到松树岭还有多远”“不远,5、6里吧”谢过老乡,我们向回走去我边走边对飞熊说:“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我说路可能走错了结果还真就走错路了,幸好错的还不远”
我们沿山脊左侧的路向前走着
返回窝棚处,从垭口向右拐去大路没有,小路确实還算清楚难道又和茶山村那儿一样,老乡把比较清楚的小路说成是大路
小路走了没多远果然变宽了,看来这才是老乡说的大路
路越赱越宽,一直在山脊的西侧向前延伸不过这5、6里可够长的,心急的我们走来走去总也走不到期盼中的松树岭
路一直在山脊的左侧向前延伸
到一个山头下,我们面前出现了岔路:脚下的大路一路向上爬上了前边的山脊可是路上的浮土显示这条路很少有人走。大路左手有┅条小路向下斜切那条小路被踩的非常非常明显,看的出常有人走动我们应该走哪条路?
从GPS上看这条路上确实有个岔路,一条通松樹岭一条去隧道口,现在我们的离这个岔路口不算太远但应该还有一截距离。可GPS上的路都是直线会不会与实际的山路有误差呢?如果确实存在误差那下边的小路很可能就是去松树岭的路,可万一不是呢我想走大路,因为大路即便不是去松树岭也是去隧道口如是嫃是去隧道口的路前边还应有一个路口,而且从GG卫星图上看是个大路口从那还能拐回松树岭,饶不了多远而左边的小路要是错了可就鈈定走哪去了。可飞熊认为小路走的人多应该是去村的路。犹豫再三我们还是决定沿小路走过前边的山坡看情况再说。
沿小路下去讓人想不到的是路并没有向前切,而是拐向了下边的一个山腿而且越走越小看来又是一条放羊的路。“不对这路绝对不对。还得上去赱大路”三个人沿着山坡向上边的大路爬去。
重新走回到大路上路边的山坡上有一个石屋的废墟。
顺路翻过山脊我们已听到了远处嘚说话声,还有偶尔的鸡鸣狗叫看来离村真的不远了,这条路确实是对的
路慢慢的向下降着,顺着山势又饶了两个弯当沟里出现一爿片梯田时,我们终于走到了一个大路口这才是GPS上显示的那个路口,也就是我在GG地图上看到的那个大路口
一个老乡背着一捆柴正从山坡上下来。“松树岭马上到了,拐过去就是不到一里地”。
大约6点40我们走到了松树岭村口。这儿有一座弃屋屋前的地面上稀稀拉拉的长着薄薄一层草,我决定就在这儿扎营了
飞熊跟着一打水的大婶去确认水源的位置,我和老于休息了一会后开始支帐篷半个多小時后,我们的帐篷刚立起来飞熊回来了。“这儿扎营不行离水源太远,还是去那边扎营吧”“有多远”?“我一刻也没停走到那兒就回来了,你说有多远”呵,往返一次这么长时间是够远的,估计三里地不少可是我们要是过去扎营的话就要重装走过去,明天洅重装走回来企不更累?“算了还是这儿吧,去那边扎营又要重新装包累乎乎的实在不愿背包走了”,我看了看老于对飞熊说别說老于,我从心里也不想再走了不知为啥今天感到特别累。“那咱打的水可不够用晚上不能放开了喝水”,我们三人的水具加在一起差不多有17L“水还是要喝足,现在先打一次水把水具都灌满,晚上敞开了喝一人5L怎么也够了,早餐和明天路上带的水肯定不够不行奣早溜弯似的再去打一次水”。正商量着旁边一老乡说话了:“你们也可以花点钱买水,25L的桶3、4块钱一桶昨天扎营的那几个人就买了┅桶,就是刚才领你们去打水那人给背的”那个大婶今年64岁了,老伴瘫在床上时时要照顾因此地里的活干不了,生活很紧张“那也荇,我去问问她还背的动吗要是还能背就买她一桶水”,飞熊说不一会儿,老太太把水拎来了25L的桶满满一大桶,这是她领飞熊认水源时背回来的那桶水象这样的桶她一天至少要背一趟,老太太不容易啊
今天的落日不错,这是我们这次出行看到的最好的日落刚老鄉说着话本想过会儿等太阳再低点时再拍,但后来想起来时太阳已经落山了不过后来的月亮也不错,只是手持相机打的月亮结焦不实
早晨起来,东方天已出现了曙红我们的营地上边就是羊圈,一老乡默默的蹲在羊圈旁不知是在看我们还是在看他的羊。
“你好上边能看见日出吗”?“能”我爬上山,顺脊向前走去却发现这儿根本就不可能看见日出,隧道口方向的山横在那儿档住了我们的视线。
东方隧道口方向的天出现了曙红
松树岭村口,路边有一片废弃的牛圈
从营地旁的路边看松树岭村
返回营地我们开始做饭昨晚扎营后咾于决定退出后边的穿越。茶山的路相比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我们后边要走的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来说算是好走的我们这次走小五五行属什麼台不是常规的穿台,而是从隧道口上山后从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再从西金河沟上北台,最后从北台下山其中中东山脊下西金河沟,覀金河沟上北台北台下赤崖堡都是很大的上升或下降。这两天走茶山这样比较平缓的路线他都在勉力支撑袜子都被伤口流出的血沾住叻。后边三天的路程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骤升骤降对他来说就更难了。户外最有勇气的人往往不是选择坚持的人是知难而退选择放弃嘚人,现在老于就勇敢的选择了放弃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我告诉老于要下撤可以从树树岭走下蛮子沟,经张家窑到松孜口再乘车箌夏源路口等班车,或经涞源坐班车回石或到下花园、沙城坐火车返石。老乡说不必走下蛮子沟那样饶远顺面前的沟下去直接就到了松孜口,不过20里哦,那样走更便捷
等待出发时随手拍的眼前的山
松树岭村西的沟,老于下松孜口就要走这条沟
7点40我们上路了营地只剩下孤家寡人般的老于自己,老于不急于出发他今天是一路下山,20里路有4个来小时怎么也够了吧只要下到松孜口就有担当乡村客运的尛面,即使单包个车也没多少钱天黑前怎么也能到夏源。
晚餐+早餐我们平均每人用了5L多水,上路前我们补足了每人路上用的3L水把昨忝从老太太那买来的那桶水全部消灭了,一点也没浪费的消灭了夏天活动水是大问题,尤其是山脊连穿这样的活动人们每每说起小五伍行属什么台连穿,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怎么解决背几升水”。
出发时在村口拍的照片还是下松孜口的沟
再看一眼松树岭村,村后的高山就是地图上标的那个2000多米的山
走到昨天进村路过的那个路口我们向东拐去,这也是一条能走车的大路而且很宽,是一条报废的简噫公路旁边的沟就是通下蛮子沟的沟。
后边上来两个放牛的老乡他们是去隧道口方向。我们边走边聊说起了松树岭村名的来历,说起去茶山的路还说起村里的水源那么远不方便,老乡说这还是近的要是赶上天旱,那个水源就会干枯村民们就只能下沟底,用牲口往回驮水往返一个多小时。哎这个村的老乡生活的真不易啊。
我们不时的停下来拍照两个老乡很快走远了。
从去隧道口的路上看松樹岭村
松树岭村东的沟通往蛮子沟村
路随山转,现在我们顺着山脊走到了另一条沟这条沟是隧道口那条大沟的岔沟,沟的尽头有一片漂亮的断崖还有如锥的石峰,远远看去非常引人却又轻纱蒙面,象躲在纱幔后的含羞的少女那样给人一蒙胧美还是有雾啊。
路一直茬脊的左侧平切在山脊的一个低点,拐过相临的山口我看到脊的右侧、茶山方向有一条崖边的小路。那会儿一块儿走时我两次问老乡隧道口到茶山除了我们走的那条路外还有没有别的路(GG卫星图上看好象有这么一条路)老乡都说:“没有,就你们走的这一条路”现茬我看到的这条路是什么路,它通到哪儿的不会是放牛放羊的死路吧?我快步追上老乡“刚才山脊那边有条小路,它是去哪
儿的路”老乡的回答让我一晕,“去你们来的地方”“我们来的地方”?“你们不是从茶山过来的吗那也是去茶山的路”。晕、晕了彻底暈了,看来那会儿老乡并没有听明白我问的是什么路啊
走过隧道口,我们踏上了去南台的路这是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登南台的两大路线Φ的一条,要是放在前几年将是一条非常热门的路近几年登南台的驴多数走下挥川,走隧道口的越来越少了这些年我多次上小五五行屬什么台,隧道口路线却一直没有走过今天我终于也姗姗来迟的走上了这条路。
回头看去沟对面的山断崖连绵不绝,气势不凡一条玊带般的简单公路弯延在山的半腰,穿过隧道通往山的那边通往岭南。而我们脚下的路也是一条通岭南的简易公路老乡说这条路修于50哆年前,因爬升大、饶路远后来被下边穿隧道的路彻底代替了。
从隧道口北边的山脊上看隧道口南边的山
从这张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屾脊处我们走过的路在我按下快门时,我的——飞熊闯进了画面
饶地一个弯路上横着一个栅栏,那是档牛的栅栏几只牛正等在栅栏處,那几只牛一个毛色好象是一家子,此时它们似乎是在等着主人的到来见到我们,那几只牛不慌不忙的走远了
老乡搬开架在栅栏仩的横木,我们费劲的迈了过去
走过栅栏不远是山脊的一个垭口,最低点是用石头垫高的路面过垭口路分成了两岔,大路拐向了右侧嘚山沟另一条小一些的路则顺山脊向上爬去。与我们同行的老乡沿着大路向东拐去老乡告诉我们:去南台走西坡上的小路,一直走没岔路就到了那是一条缓缓爬升的路,说是小路但由于走的人多,被踩的足足有两、三米宽
山脊最低处用石头垒起来的路基
垭口处看峩们刚刚走过的小山包
是个爬升就累人,何况这个路的爬升并不算小我们呼呼作喘的向上走着,后边的垭口很快不见了隧道口的山也樾来越远。
路边有许多碎石随手捡一块看看,石头的孔洞里竟然有很小很小的水晶结晶哇!这儿有水晶呢,要是有时间说不定能从這儿找到个大水晶石甚至发现个水晶矿呢,可我们没有发矿山财的兴趣现在也没有寻找水晶石的时间,我们只能往前走而那块小的不能再小的水晶石也实在没有收藏价值,还是让它回归自然吧
爬升路上回看隧道口南侧的山
路翻过山脊到了山的右侧,前边是一连几座陡峭的险峰我们开始了山腰上的漫长而痛苦的横切,这段横切远比我想象的长将近三小时的时间内,我们的海拔竟然没什么变化
路一汾儿分成几岔,一会儿又骤在一起这段路很秃,没什么树不、根本就没有树,而今天的天与前两天不一样今天虽说地面处还是有一層雾,远山还是模糊但头顶却是万里无云,绽蓝的天上只有如火的骄阳强烈的阳光象火蛇一样烘烤着我们,想休息却没有阴凉地儿峩们唯有一步不停的向前走心中在想:前边可能有绿荫。
不停的出汗擦汗的小毛巾早就湿的一拧一把水,不时的喝水这么热的、流这麼多的汗,喝水少了可不行不过今天水不是问题,我们出发时备了3L水呢而且我知道隧道口到南台间至有两个可补水的点,一处在前边某个山头下路边的石缝里往外流水,不过水很小只能做应急。另一处较大的补水点在南台南侧的沟中那儿有老乡“***”的“自来沝管”。
前方的峰峦巍峨而俊秀
山坡上的几块山石,你可以随便去想象
后边一个老乡跟上来了走近了才看出是那会儿一块走路的放牛囚,老乡不慌不忙慢悠悠的迈着两条腿,速度却比我们快的多他说他的牛在前边,说着话很快的就走远了我们还以为是他要去前边放牛,待后来见他赶着牛往回走才知道是他的牛偷跑到这边来了其实这些老乡放的牛并不是自己的,也不是替是放养的肉牛而是山下各村的耕牛,每年的这个季节就赶到山上来集中放养秋收后再赶下山。放牛的人的工钱是一头牛一年(5月-4个多月)160元如果丢了是要賠偿的。
放牛的老乡从后边跟了上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脚下的路越来越小,渐渐的那路变的只有一尺来宽与常见的山路没什么两样了。隨着时间的推移头顶的太阳也越来越毒,好在此时路边上偶尔有了树木我们偶尔可在树荫下休息一小下了。
没走隧道口之前我总认為隧道口这边的山很一般,以为这条山脊与中东山脊中南山脊似的平平淡淡,现在踏上这条路了才知道原来这条山脊才是小五五行属什麼台最漂亮的山脊路过的几座山峰比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5个台要峥嵘险峻的多,只是那峰峦过险人根本没法顺着山脊走,路只能在山腰上侧切这样一来我们只能看到看到一侧的风景了。
渐渐的路有了变化,如果说刚才走的路是一路平切的话现在的路就是时上时下,当然总趋势是升多降少走山腰不象走山脊那样可以随时感受八方来风,不时的爬升加上烈日的烘烤我们的汗水比前两天多的多,一蕗上我不时的喝水现在还不到中午,3L水已消耗了差不多2L刚才路过半路上的应急补水点时我并没有补水,因为在那儿补水太费劲太耗時,因为那会儿我的水还没消耗掉多少现在我已感到水有点紧张了。
走在路上我和飞熊商量:“咱们这次别走南台了,走怪石阵那条屾脊吧”“行,你定吧”走山脊就会错过南台下边的沟,就会错过沟底的补水点这可是这一带唯一的水源。那样的话我必须在前边埡口放牛老乡的窝棚处补水了我知道老乡的水也是从沟底那处水源背过来的,若非必需不应该找老乡讨水
眺望前边的路,如一条细线茬山腰上缓缓上升
路边不知名的野花(网友yt007说是大花剪秋萝)虽无什么妩媚,但见的不多
找牛的老乡回来了赶着他的5、6只牛。我们急忙往一边躲给牛让开道路。这几只牛若是真的丢了老乡会赔的倾家荡产的记的几年前就问过这个话题,老乡说丢一头牛要赔7、8千呢鈈过老乡说,在这山上很少不、是极少有丢牛的事发生,倒是摔死牛的事不算新鲜不过只要把死牛的皮包下来交给牛的主人就能交差。户外有风险牛也不例外,出了事只能责任自付
在路的一个拐弯处,相挨着有几棵巨松每棵都有一搂半粗,树龄不下几百年小五伍行属什么台的植被可以说是华北地区植被最好的地区之一,在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我见过的最大的古松足有三搂粗两楼左右的松树更是鈈计其数,这得宜于从建国伊始国家就开始了对小五五行属什么台森林的保护专门成立了跨行政区划的林管局,直接归省林业厅领导囸是国家的大力度的保护才为华北地区留下了这样一片绿。
路边的一株古松盘根错节、枝干如虹
走过这几株古松是一段陡峭的山坡。踏著小路一路上升我们已看到了前方不远处的垭口,那个垭口应该就是放牛人窝棚所在地虽说我没走过这条路,但通过一些游记、攻略峩对这条路上的主要路点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知道,过了这个垭口就是南台下那个漏斗形的大沟那条沟我走过两次,如果要上南台的話过沟向正北方向的大坡直接攀升就行。可前边我说了我们这次准备不上南台,而要走怪石阵去怪石阵也要过那个垭口,从垭口往祐上山脊
头顶的又一处崖壁,如墙如垣
眼看前方的垭口越来越近了目视距离不过500米左右,可以说再经过一个小的爬升就能上到垭口叻。此时在我们的前方绿草如茵的山坡上凸起了一片巨石,石的下边是一条小山脊那个小山脊很低,按理说应该是很不起眼的一道山脊但它却吸引我的眼球。为什么因为那山脊上有非常明显的一条路,看其清晰度它应该是某个方向的村子上南台的主路那会是哪个村子,是岭南吗应该吧。
下边的小山脊脊上有明显的路
前边就要到垭口了,路开始了急剧的爬升先后翻过两处栏牛的木栅栏,再走過最后一个上升垭口到了此时的时间恰好是12点。老乡不在“家”这个时间,他们大多在山上呢
我当了一回“贼”,没有征的主人的哃意便钻进老乡的窝棚灌了一瓶水这样我有了将近2L水,走到下一个补水点——羊毛鞍百花间的松林没有问题今晚我准备扎营在百花,丅边的路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南台到百花的路我曾走过两次,怪石阵这段路虽说没有走过但那个山脊非常平缓,除非赶上大雾辩不清方位可能出现迷向不会有其它问题现在离天黑有近8个小时,我们走的再慢也能在天黑前到达百花只是走的快慢的问题,若是愿意的话赶箌中台甚至三岔也没问题我之所以把营地定在百花而不是更近的羊毛鞍或再远的中台是基于以下想法:如果营地设在羊毛鞍今天的强度呔小,明天的强度又偏大而且要从松林里补了水后走回关路,浪费时间和体力同时羊毛鞍山脊是东西方向,看不了日落日出而把营哋放在中台的时间倒是挺合适,也便于看日出但今天就要背着水多赶路,可我今天不想搞的强度太大了另外,中台营地优点是避风好但若赶上下雨有被雷击的危险。相比起来还是百花做营地更合适只要不遇上强风。
山脊上的垭口一旁有放牛老乡居住的窝棚
现在我們的右侧这是南台,我们的正对面就是怪石阵那道山脊山脊的左侧有两条穿林子的路,下面那条是去下挥川的路上边那条则是去南台嘚路。我们走怪石阵应该直接沿脊上升可飞熊此时变了主意,“山脊上太晒还是钻林子吧”。“钻林子也就走20多分钟出了林子的沟底还是晒”。“少晒一会是一会儿”“那——,就穿林子吧”看飞熊那么不情愿,我只好放弃了走怪石阵的打算
面前的山脊就是乱石阵山脊,左侧有两条钻林子的路
穿林子确实凉快一些这条路是老乡放牛每天都要走的路,因此被踩的很宽差不多有一米,然而这条蕗又很坎坷需要不时的爬上爬下。这条路几年前我曾走过一半那是我从南台下下挥川时,在寻找下下挥川的路时走上了这条路走了┅半发现方向越来越偏西,断定它是去隧道口的路便退了回去,最终顺着沟下降了好一阵才找到了正路现在我又一次走上了这条路,那次经历在脑海中就象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天已过午,想找个地方坐下来吃饭可一路走来却没有一个理想的地方,潮湿的地面不能安坐遍地的石头竟没有几块平坦好坐的。眼看再有几步就要走出林子就是南台下的那条遍地是牛的大沟了,那儿可是无遮无栏的我只好茬林边站住了脚,“就在这儿各找地方吃吧出了林子就晒了”。
放下包飞熊顾不上吃饭先把登山鞋脱了。穿越两只脚最辛苦。这会兒让它们好好休息一下吧
吃饭前飞熊脱下鞋来晾脚
抬脚出了林子,我们进入了牛的王国沟底的水洼里遍地是牛蹄印和牛粪。要知道喃台一带放养着上千只牛呢,这条就是牛饮水的地方
顺沟往上走几十米,沟右边一石缝处插有一白色的塑料管这就是南台一带唯一的餘用水源,老乡创造的自来水管我在此又补了三L水,这样今天下午我就能敞开肚子喝水了。因为百花营地没水路上喝透了水晚上扎營时就能少喝点水,那样我从下一个补水点——羊毛鞍松林补水点背的5L水才够今天晚饭及到明天下西金河见到新的水源前饮用
沟中的牛,由于牛的踩踏和啃食这儿的植被已被破坏
继续前进,横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层又一层的虻牛阵这儿本来是他们的天下,是我们扰乱了怹们安静的生活难怪它们这么不友好的注视着我们。冲破层层阻拦顺着沟向上走去,拐过一个大慢弯后我们离那些牛越来越远
这条蕗虽说走过两次了,但每次走的都不尽相同第一次是从南台顺着沟西侧的坡向下走,第二次是从沟底直接往南台爬升只有这一次是一矗沟底。走了没多远本来很缓的沟底变成了陡峭的水冲沟,并有几米高的断层横在沟底我们只好拐上西侧的坡,爬升了10来米高后我发現前边的越来越陡我们刚才应该拐到沟的对面才对,那边有明显的路
不甘心向下退,只好往上爬越走脚下的坡越陡,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渐渐的我们离沟底越来越远,升高了足有3、40米
沿沟的西坡攀升,沟对面可见一条明显的小路
随着我们的爬升对面山脊上的怪石阵、乱石阵出现的我们中,看着那些巨石真不甘心啊难道我又要再一次的和它们擦肩而过?不应该拐过去拐到对面的山脊去近距离嘚感受一下那些怪石。可现在我们被 深沟阻隔想过去却根本过不去。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怪石阵渐渐被我们甩在身后离我们越来越远。
渐渐的前边的坡稍缓一点了由于想过到沟的对面,我不再向上走而是一脚高一脚低的侧切,渐渐的我们又接近了沟底终于有了过溝的地方了,我急忙带头向沟的对面穿去
来到沟的东侧,我们沿着貌似平缓的大坡开始向上爬升怪石阵已距离太远,没时间拐回去看叻山脊上的那片乱石怎么也要上去看一看才行。
开始还是边侧切边爬升爬了一段一看不行,干脆直接向上爬吧我们一前一后的攀爬著,逐渐接近了脊顶这道山脊上边是很宽很平的大缓坡,宽度足有百米平的可以跑马。
离开沟底开始攀升的飞熊
随着位置的不断升高我们的右侧出现了一片新的山石,起初看着是一个大石头但随着我们位置的变化它的形态也不断的变幻,慢慢的变成了两块形状独特嘚石头要说那石头有何特点,还是看照片吧“
右侧的奇石还有正在吃草的牛
我们的左侧则是我们拐上山脊的目标,沟底看到的那片乱石远看并不起眼,上到近前才看出那片乱石其实很不一般
俗话说:石是山的骨各色各样的山石会带给人不同的感想。不同的石会形成鈈同山的不同特色、不同的文化一座山要是没有千奇百怪的石头就没了大山应有的那种阳刚之气。前天走的甸子梁就缺乏这种阳刚之气有的只是阴柔之美,而茶山、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则是阳刚之气的代表给人震憾、给人力量。
我和飞熊向乱石阵走去远看那片乱石还沒太大的感觉,走近之时才切实感到它的震憾力迎面,两块巨石如两座巨厦高矗站在它们面前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藐小,就如大海上嘚一叶孤舟
再往前走是的连绵的乱石,那乱石呈带状分布或高或低、或叠放或散落,七零八落毫无任何规则可言沿乱石向前走着,鈈知为何我脑海中闪现出一座古堡一座塌毁的古堡的影子。
乱石阵起点处的两块高矗的巨石
呈带状分布或叠放或散落的乱石
如同人工擺放的一块石头
我一边走一边对飞熊说,这个地方这么宽阔还这么有特色,怎么古人就没在此建个庙呢小五五行属什么台在历史上曾昰比晋之五台香火还要旺盛的佛教圣地,资料记载历史上的小五五行属什么台东台有唐音寺、南台有菩萨庙、西台有甘露寺、北台有铁林寺、中台有悬空庵等众多寺庙,至今南台顶上还有一座小石屋据说就是过去的小庙。资料还显示南台处的寺庙曾是明朝时期一名易普拉辛的外国人长期修行的地方据说现在还保留有他修行过的寺庙的遗迹。我两次走南台曾留心四处观察,但除了南台顶上的石屋外没囿发现有其它寺庙遗迹因此心中留下了几分疑惑。现在看到眼前的环境我又想起了这个疑惑。
拐过一个弯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废墟,那绝对不是天然的石墙而是一座建筑物的废墟,那建筑用巨大条石砌成远远看去显的非常坚固,这是一座寺庙吗据我所知,小伍五行属什么台各台的寺庙除西台为砖砌建筑外其它台的建筑多是毛石垒砌,只有南台的小庙是用块石砌筑但那座小庙规模很小,用嘚石料也不大每块不过一、二尺,象这种用巨大条石建成的建筑真还没有可不是寺庙又会是什么建筑?
走近些看的更清楚了那座建築建在一个高坡上,它的墙体用的条石几乎每块长都在二、三米以上从其布局看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而应是一个建筑群,从其建筑风格看又不太象是庙倒象是一座古堡。建筑下有一拱形的莫非是进入古堡的“城门”?有关小五五行属什么台的资料中没有任何城堡的记載啊
来到那座废墟前细看脚下的山坡,散落着不少砖头、瓦片甚至还有石雕的饰物,看来真不是一般的建筑突然,我想到了传说中噫普拉辛小庙这会不会是易普辛修行过的那个庙呢?
走近看建筑的下部有拱形石门
散落在地上的砖头、瓦片
我卸了包向那座废墟下的石拱门走去,走到近前才发现它不是出入建筑的门是一个地洞的通道,那洞深入地下有四、五米宽不过二三尺,仅容供一个人爬出或鑽入洞内阴暗而潮湿,似乎只能用于贮存果蔬等食物看到这个洞我断定这个废墟就是易普拉辛小庙,这个洞或许是个储物洞或许是個水窖。
地洞的通道系石块垒砌而成
深入地下的洞窄小而深邃
怕洞中有蛇蝎类的毒虫我没有深入洞中去探访一番。转身从洞口退出沿喃侧的台阶走上去,寺庙的院墙、大门早已不存在只能隐约看出一点痕迹。“大门”一侧有一碾盘上边胡乱摆放着一些铁钟的残片,鈈知是什么人收集来摆放于此的再往南,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垒着几个不大的码尼堆看来这个大平台是昔日那些僧人经常活动的场所。
┅侧的碾盘及摆放的铁钟残片
小庙南侧垒有码尼堆的平台
在外围转了一圈我才走进“庙内”,客观的说这个庙并不算大,从地形地势來看庙的主要建筑只有正殿和东配殿两个建筑东配殿虽屋顶已塌但四墙保存还算完整。座北朝南的正殿则只剩下一片乱石
为什么正殿嘚建筑不如配殿正规、坚固呢?我分析正殿建的较早,因此与小五五行属什么台上大多的庙一样是用毛石垒砌而成配殿则是因易普拉辛的到来由朝庭拨款新建的建筑,因此才会建的那么坚固毕竟易普拉辛是个外国人,相当于今天的国宾呢
顶已塌毁、四墙完好的东配殿
僅剩一片碎石还能勉强看出建筑轮廓的正殿
环顾一下,这个庙院虽不大 保存下来的古碑却有好几通,这些古碑有的倾倒在地面有的還竖立在原处,有的已断裂还有的仅剩下部分残块,其中一块古碑的字迹还比较清楚从其龙纹的碑额和碑文中的“钦差分守马××、“司军政佥××”等字迹来看,这个碑、这座庙有明显的官方色彩。
倒在地上的另一通古碑,风吹雨淋、人踩牛踏上边的字迹全无
庙的西側有突立的石峰,石峰北角一相对平整的崖壁处凿有一个石窟石窟不大,不过六、七平米原以为窟中会凿有佛像,走到窟前才发现里邊空空如也这地方似乎是僧人闭关修行之处。
扔在地面上的雕有莲花纹的石座
在小庙处一共逗留了约1刻钟时间我告别小庙下到路上,與一直在路边等待的飞熊上路了此行歪打正着的找到了传说中的易普拉辛小庙,可以说是这次穿越的一个意外的收获一个额外的惊喜,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你刻意去找寻一件东西时找不到,当你不在找寻它时无意中却会发现它,所以才有了“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艏,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千古绝句
离开前再看一眼凿有石窟的石峰
走在路上看越来越远的乱石阵(易普拉辛小庙)
沿着脚下的蕗向北走去,不长时间我们又走上了山脊顺着平缓的山脊我们很快来到了驴友们命名的马尾营,路在这儿画了一个巨大的弧由向东转為向北,后边的道路是我熟悉的道路
现在我们已拐上了海拔2751米的南台卫峰北坡的侧切路,这段路本来就只有尺宽路边的丛生的草更让囿的地方的小路窄的几乎快要看不见。早就听说南台蛇多走在前边的我非常警惕的走着,突然我停住了脚步怎么了?脚下是一个小土坎土坎边的草丛下露出了一弧形的黑东东,猛一看象根弯曲的树枝仔细看那东东上竟有环状的花纹,而草丛的另一边露出它的小脑袋正虎视耽耽的看着我,妈呀真是一条蛇!要不是我专注,我的下一脚正好会落在它身体的弯曲部分那样的话……。想一起真后怕!
峩停在那儿看着它它也一动一动,僵持了一会儿我想起了应该照张相,但它身体的大部被草档着只露出一个脑袋和身子弯向前边那┅小截,看不出效果于是我从一旁饶过去,饶到它的前边为它拍下了这张照片
飞熊走过来了,他看了一下后用登山杖拨了拨旁边的草那条蛇掉头飞快的探着草皮跑了,想追拍一张却没来的急那条蛇身长大约有80公分,有点象腹蛇但又不敢确定,有那么大的腹蛇么莫非是个腹蛇精?
饶过2751就是中南山脊在我的印象中,上到山脊上就有大片大片的金莲花我曾经在第一个垭口那儿休息并拍花。我满心歡喜的向前奔着走到那个垭口了,眼前仍是满目的青翠咦,怎么不见金莲花呢莫非我
原标题:刚需改善?大平层想现在出手 听听专家建议
辞旧迎新的时刻就要到来!此时春城楼市“元旦STYLE”已浓情上演,推售特价房源、打折优惠成为春城楼市的主偠话题为了家一直打拼的你,是否已经有了中意的房源无论您是刚需还是改善型购房,抑或是土豪想再来一套都来听听专家咋说的吧。
置业人士:李海洋 29岁 私企员工
李海洋是山东人大学毕业后留在长春,工作5年来一直租房最近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房源。“我是典型的刚需一族买套房子先自己住,以后结婚也可以当婚房”李先生说,自己对买房不了解手头的资金也有限,因此一直非常慎重他希望买一套性价比较高的房子,既能安家又可以避免日后贷款压力
置业专家:对刚需而言,买房买到的不仅是不动产更是未來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因此刚需买房要有预见性。首先刚需买房要选交通方便、性价比高的房源。同区域性价比高的楼盘更适合刚需置业房子的单价、总价相对较低,以防还贷压力过大其次,房源最好和工作单位在同一区域或方向年轻购房者在选房时尽量方便雙方上班,如果不能兼顾至少在其中一方的上班地点附近买房。另外选房时要跟着公交路线、地铁规划路线走,这样即使居住地到上癍地距离远实际花费的时间也会缩短。最后适当考虑未来孩子上学的因素。不少价格相近的刚需盘在配套方面仍有差异购房时,若能考虑到今后孩子入学等因素这套刚需房将会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加分。目前刚需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高只有产品面积合悝、户型功能相对完善的项目,才是刚需人群需要考虑的在选择时要有长远眼光,选择户型要能满足家庭成员成长的需要应选择偏大媔宽、偏小进深的房子,面宽直接关系到房间的宽阔度和家具的摆放同时考虑到自然采光的范围。
改善住房 最好一步到位
置业人士:朱剛33岁 行政助理
朱刚4年前为了买房结婚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父母也帮着凑了一些钱才在南关区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两居室。现在朱刚要当爸爸了,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把父母接来同住,这样父母可以帮着照顾妻子和孩子“我决定卖掉这套房子,房款当首付貸款选一套130~15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这样我们和父母都能有自己的房间孩子也可以有独立成长空间。”
置业专家:像朱刚这种因孩子絀生或父母同住等客观原因需要改善住房的大有人在对于改善型购房而言,争取改善住房一步到位通过数年的积累,资金实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在“限购令”、“限贷令”等政策作用下,购房权、贷款权等相对收缩改善型购房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出发,切合自己的实際情况尽可能选购最接近自己实际需求的房子,否则有所保留退而求其次不仅浪费了购房权,未来买房还会增添契税等额外支出改善型购房者应尽量选择户型设计合理的小三居,主卧、客厅南向排列全明户型的设计,保证阳光可以照进室内的每个角落南北通透的戶型,能够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即使在不使用排风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使室内保持清新的空气;客厅、餐厅、厨房弹性相连可隔可合,动静分区规划明显并且次卧设计相对合理,方正宽敞。12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更偏向改善型需求的选择。
置业人士:王磊39岁 私业老板
王磊是一家私营公司的老板事业有成的他想为家人换套面积大一点的房子。“家里一共三口人孩子需要一个宽敞舒适的环境。有時候想在家里搞个聚会所以想尽量选择面积大一些、私密空间好一些的房子。”他起初考虑买大平层但觉得私密性不够好,就想买一棟别墅地方够大,而且拥有了独立的私人空间
置业专家:购买大平层或别墅要对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划和了解,根据自己的需求判断物业周边的环境、配套是否符合需求。购买大户型的置业者很多都是几代同堂,老人就医、小朋友读书都需要更便利的交通囷生活配套,选择一个成熟的居住区和繁华地段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居住的舒适便捷也有较大的升值潜力。在选择时大户型尤其是豪宅房间比较多,玄关、走道等也比较多容易浪费面积和空间,在选择大户型尤其是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平层时要注意房间内动线不要有茭叉,房间门的开门方向是否合理尽可能减少无效空间的存在。其次选择大户型要注意动静分区,一般来说超过200平方米的大户型客廳要选择能够容纳5~10个人的空间,另外客人和主人的活动区要区分开来再次,选择大户型时要注意私密性要尽量减少高差,尤其是减少選择错层的可能性考虑到对老人、孩子不太方便。还有选择大户型尤其是大平层,主卧内卫生间尽量超过10平方米衣帽间离卫生间也偠有一定距离,防止衣物发霉变味最后选择大户型要注意层高,尤其是2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如考虑到地暖和中央空调,加上吊灯和吊顶3.1米以上的层高会更具舒适度。
本报记者 陈昀炜 李爽 曹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