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信号:富人卖房,房价下跌,我们现在该不该买房房

核心提示:买房与不买房还是需要个人或者家庭好好考虑的。但是如果家庭和个人已经有一个准确的意愿,一旦定下来后就马上付诸行动,不要去纠结楼盘价格等因素!为什么呢?对于未来的期望无非四种***:买了房,房价的确涨了;买了房,房价却跌了;没买房,房价涨了;没买房,房价跌了。

2017年已经结束了,对于2018年,对刚需而言,合肥房价不一,涨价或者跌价都有。买房与不买房还是需要个人或者家庭好好考虑的。但是如果家庭和个人已经有一个准确的意愿,买或者不买!一旦定下来后就马上付诸行动,不要去纠结楼盘价格等因素!为什么呢?

对于未来的期望无非四种***:买了房,房价的确涨了;买了房,房价却跌了;没买房,房价涨了;没买房,房价跌了。

第一种情况:买了房,房价的确涨了

买了房子,房价却涨了,这个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也仅仅是开心一下下,实际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你是刚需,买了房子后不会卖掉的,在涨也没用,可能明年就跌了,对不对!所以对于刚需,涨跌根本不是关键,反倒是赶紧买房子是重点,一方面提早开始自己的生活布局,第二至少不用拿出房租了。

第二种情况:买了房,房价却跌了

买了房,房价却跌了,其实和第一种一样,跌了你也不会把房子卖掉,只是资产的一定缩水,但是对你的生活没什么影响。哪怕房价暴跌了,只要你能够有能力偿还每个月的贷款,那么在怎么跌都和你关系不大,因为房产是由波段的,这段跌了,可能下一波就涨回来。所以不必惊慌。

第三种情况:没买房,房价涨了

就比较悲剧了,本身准备的几十万首付可能不够,而且房价一旦放开涨了,就必须会有一段,可能10%,可能100%,谁都说不准。

  三个月前,如果我说“房地产变天了”,很多人估计会不屑一顾且怒斥我是睁眼说瞎话,毕竟当时在“抢人才”新政的助推下很多二线城市“万人抢房”、“一房难求”火爆场面仍在接连上演;但是当下再说房地产变天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异议了。虽然前后只有3个月,但是房地产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说,房地产的灵魂变了,国家对房地产政策已经从过去的“经济政策”回归到“民生和社会政策”。毫无疑问,政策的回归表明国家对“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重视程度和决心之大都超过以往,这次国家显然是动真格的了。而中央主动对楼市调控定位从“房住不炒”升级到“遏制房价上涨”,可以说更明确地为房地产大局定了方向,也注定了房地产真的跟以前大不一样。

  当前楼市4大好消息接踵而至,从地方政府到商业银行,从开发商到炒房投机客,都深深地感受到了调控的力量,肉眼可见房地产正在每况愈下;唯独对于站在买房的十字路口的刚需来说,市场环境却在一天天向好,下半年对于普通的刚需购房人群来说,有较强的参照作用:

  一、“金九银十”彻底消失,房企主动降价销售的多了

  仔细观察这几年你会发现,在调控政策的挟持下,“金九银十”已经开始被迫失灵。尤其是2018年,所谓的“金九银十”俨然成了“铜九铁十”。

  当下房价到底跌没跌,房子到底好不好卖,相信开发商比谁都清楚,今年的九十月份对于地产商来说,是煎熬且难过的,否则也不会有开发商使出了“终极大招”:一个月前,恒大就开始为“十一黄金周”造势,不仅承诺全国的楼盘88这促销,还对某些楼盘做出了最低74折的“吐血”大让利,舆论一边倒地认为楼市寒冬已至;

  无独有偶,三天前泰禾在合肥的项目也送来了一场“大惠民”福利,原来均价2万的房子,中秋节期间只需要最低1.4万,此举不仅引来了哄抢,还招致了老业主拉横幅抗议,泰禾明知以7折的方式降价促销会引来维权,但是仍然“大放血”促销,似乎露了急缺资金和急需甩货的信号。

  二、融创为过冬做准备,碧桂园降速,万科就一个目的“活下去”

  不仅恒大、泰禾等企业已经认清了房地产“不景气”的现实,融创、碧桂园以及万科等三大靠前的地产商也在以各种方式应对提前到来的“寒冬”:

  首先,融创一年前就在为过冬做准备。孙宏斌8月份表示,我们已经一年多没在公开市场拿过地了,本轮楼市调控严峻程度不可低估,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降负债,因为现在安全第一。在战略上,融创更是全面押注一二线城市。孙宏斌明确表示,不会进入三四线城市,因为三四线城市凉的最快;

  其次,碧桂园在经历“提速高周转”和“一系列工程事故”的嗜血狂奔之后终于意识到了危机,杨国强在写给投资人的文件里明确表示,未来碧桂园会选择适度慢下来了,不再追求规模,转而追求利润,要在稳定中前行;

  再者,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万科竟然第一个站出来喊“房地产的转折点来了”。郁亮明确表示未来不仅不会“血拼争第一”,反而要考虑如何“活下去”。要知道,距离上次喊“万科要告别房地产”业仅仅只过去了不到4个月,作为地产行业的曾经的王,万科都如此悲观,其它一些中小地产商还怎么生存呢?

  三、经历“约谈”之后,楼市乱象少了很多,买方市场已经建立

  回顾近2年的房地产调控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本轮调控楼市除了常见的行政手段之外,还多了金融调控和“数据预警+约谈波动城市+问责过快上涨”的组合调控模式。

  这样的调控方式毫无疑问是更具针对性且更有效的,仅拿最近半年的案例来说,五一前后住建部出面“约谈”了12个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较火爆的城市,随后不到2个月12个城市均作出了“加码”,封堵了企业买房、离婚买房、落户买房等多个炒房口子;8月17日,海口、三亚、烟台、宜昌、扬州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再次被“约谈”,仅一个月后五市新二手房销售数据就彻底“凉”了下来;随后湖北住建部“约谈”了下属的10个城市,要求各城市政府切实担负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制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方案。

  随着“约谈问责”调控终极武器的祭出,我们其实很直观地看到,凡事房市过热的城市在经历此一遭之后都迅速降温了,不管是房价涨幅还是楼市乱象都有了实质性的收敛,而最大的变化就是,在这些城市买方市场瞬间就建立了。拿西安来说,6月份还是“一房难求”,但“约谈”新政推出之后,很多楼盘开盘认筹比例都达不到50%。

  四、房产税、棚改叫停疑云密布,炒房投资客噤若寒蝉,争相逃离

  奇哥说过,眼下相比于“买不买得了”炒房投资客更担心的是“卖不卖得出去”,尤其是房地产税和“棚改半叫停”疑云密布,炒房投资客现在真的是噤若寒蝉。

  今年前8个月官方8次提及房地产税,其中3次确认房地产税出台的时间或比很多人预想的要早,这等于给本来就冻得哆嗦的炒房客身上又浇了一盆冷水。而三四五六线城市上涨的罪魁祸首“棚改”早就确定,未来1-2年会逐步叫停。

  据易居研究院杨红旭反映,最近诸多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了罕见的“降价抛房潮”,他分析是因为很多人听到了房地产税即将出台的风声,这也符合他之前的判断:未来一年三四线一大批城市将跌得不成样子,现在这些城市就等于是开放了“逃生通道”,谁能抓住最后的机会“逃离”谁就是大赢家。

  4大利好摆在眼前,下半年刚需该不该买房可以说***已经非常明确了:首先现在是百年难遇的“国家帮着按住房价让刚需上车”的好机会,过去没出现过,未来会不会出现更难说;

  其次,就像任志强所说的,作为刚需,不需要考虑房价上涨和下降问题,因为不管怎么变化都需要买房。更何况现在市场的确是在降温,开发商和炒房客降价抛售的逐渐多了起来,刚需买房大概率还是可以挑着买、议价买的,这样的机会真的不多;

  再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政策上都开始照顾刚需了,比如差别信贷,比如要求摇号买房的城市“刚需房源占比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刚需有多次机会等,这么好的机会你还要错过吗?

  说实话,对于刚需来说,只要你买对了城市、片区,你的房子有比较好的公共配套资源,那么你完全可以放心过你的幸福日子,房价短期涨跌毫无意义,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完全不关心。

随着共有产权房、租售同权等新概念的提出,表明我国房地产改革之路已经打开。国家不仅一次表态要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并且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住上房子。我国并不缺少房子,存量房很多,但多数都是空置房,这也说明炒房现象非常浓厚。

发展租房建设是必经之路,马 云不看好房价却看好租赁市场,刘强东也将房地产利用互联网相结合。这也是国家提倡的,要减少中间收费环节,使得***双方的成本降低,还能盘活更多的房源,提高利用率。

马 云就曾说过房子未来是不值钱的,年轻人不应该背负一身债务去买房。如果说这句话是从别人口中说出,肯定会被当成傻子,但是既然马 云开口了,人们就会思考这其中的意思。我觉得此话虽然夸张点,至少表明的态度。

房价这么高,现在买房肯定不适宜。而且现在基本上90%的家庭就已经买过房,就连8090后都有70%的人买了房。这说明未来购买力已经大不如前。房价下跌指日可待!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