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LP君希望由唐小僧,来看一家P2P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倒闭的,希望广大投资人提高警惕,“投资有风险,千万须谨慎。”
P2P的多事之秋,知名度颇高的唐小僧也一样栽了。
2018年6月14日,唐小僧曾发布公告称,15日至19日进行“系统升级”。但19日系统升级后很多投资人发现平台无法登录了,更无法查询及提现,******也无法接通,随后投资人这才意识到该平台已关停。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唐小僧爆雷之前,其高管于6月16日曾主动找到经侦报案,当日公司营业场所因***介入调查已被封锁,唐小僧实控人邬再平潜逃出境。
从众人皆知到一步步走向倒闭,唐小僧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在P2P平台当中,唐小僧知名度颇高。
这当然来源于其广告的轮番轰炸——2016年,唐小僧的魔性广告在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里铺天盖地,如同央视及郎咸平代言过的P2P,看起来实力雄厚,然而一样禁不起推敲。
当然,在投资人看来,能在各大媒体做广告,还是感觉挺牛逼的。
于是,短时间内,唐小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
唐小僧2015年5月成立,截至2018年6月18日,唐小僧号称交易量高达800亿元,累计借贷余额约9.3亿元,累计借贷笔数53994笔,累计借款人数量948人,零逾期。
GPLP君通过关键词“唐小僧”搜索了QQ群,用于维权的群多达上百个,群成员估计在几万人。而若按照唐小僧曾披露的数据,截止2017年8月2日,平台累计成交额逾750亿元,注册用户数约1001.39万人,若按照行业内1%的转化率推算,实际投资人大概在10万人。
于是,在唐小僧爆雷之后,2018年6月19日,9:30至10:00的短短半小时内,就有上百名“唐小僧”的出借人赶到上海经侦支队,向警方递交个人陈述笔录、反映出借记录的银行流水单、***银行卡复印件等材料。经侦支队还为出借人发放了个人陈述笔录模板,模板上的问题有“你投资了多少钱”“你现在拿回了多少钱”等。而其他地方,如济南、重庆等地的投资人也纷纷向当地警方报案,且组织成立了维权群。这些投资人所投资金额少则几万,多达上百万。
那么“唐小僧”到底念了什么样的“紧箍咒”,可以吸引到这么多投资人?
要知道向父母借钱都不容易,更何况是辛苦钱(甚至是嫁妆钱)将钱交给一个陌生的人?
GPLP君综合各种资料发现,吸引十万人投资,唐小僧自有绝技:
咒语一、虚假宣传 自我包装
唐小僧的宣传语当中,曾有最吸引的一条,那就是背靠大山—“央企背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曾公开宣传显示,2017年1月20日,资邦金服正式被“央企”瑞宝力源战略重组,变身成为“央企”旗下的平台。
GPLP君通过查找股权关系发现,唐小僧的运营主体是“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资邦元达”),其母公司是“资邦金服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占股99%,下称“资邦金服”);而绕过层层持股关系,最终股东是陶蕾(持股64.42%)和俞永生(持股35.58%)。
也就是说,唐小僧为虚假宣传,其实他们并没有任何央企背景。
而且,不仅如此,事实上,无论是资邦元达还是资邦金服,目前股权以及历史股权变更上都未曾发现瑞宝力源的影子。而且,所谓的“瑞宝力源”董事长刘琅早在2017年7月涉嫌利用“亚欧币”传销诈骗案被捕。
通过查找历史变更信息,GPLP君发现,资邦金服曾经的法定代表人是邬春杰,股东是邬再平,邬再平也就是据警方所说的唐小僧的实际控制人。
对此,GPLP君不得不感叹,若是投资人稍微查一下唐小僧的股权背景,也就不会偏信唐小僧的虚假宣称了。
而且对于宣传,唐小僧更是不遗余力。
和E租宝雷同,唐小僧也热衷于赞助各种活动,广告投放遍地开花,且曾在多部热播剧和综艺中冠名或投放贴片广告,以获取流量,比如,曾在2017年火热的电视剧《琅琊榜2》中植入《大梁小剧场》进行广告轰炸,据说很多女性投资人就是在看剧时知道唐小僧并投资。
不仅如此,唐小僧还下重金与百合网、花生地铁wifi等平台进行线上合作,通过分众传媒大规模铺设线下楼宇广告。
据媒体公开报道,仅在2016年,运行不到一年的唐小僧在分众上的广告费就接近5000万元,而它当时只是一个注册资金仅为1000万元的平台。
此外,唐小僧还热衷参加多个协会,比如它曾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协会会员;2018年1月25日,唐小僧(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被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北京国富泰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授予重点信用认证企业,并颁发***(***编号:282,信用编码:BCP)……
不仅如此,唐小僧还多次出现在各大互金评奖盛会中并获奖,如荣获“2018胡润新金融百强榜科技创新奖”、荣获“2017中国大数据风控最具影响力企业奖”等。
这些看上去“权威”的协会认证和评奖,常常是各大互金平台宣传的要点,也足以让大部分投资人相信有“权威”的背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中不乏靠花钱买到的认证和评奖。
当然,一切都需要用户买单。
咒语二、明面高管光鲜履历
唐小僧的高管履历颇为漂亮,简直令GPLP君都自愧不如。
按照资邦金服官网显示,唐小僧管理团队成员如下:
常务副总裁卢伟:拥有30多年商业银行和商业金融领域从业经历,先后任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总行和上海分行、通联支付。主要参与了招商银行“一卡通”、“一网通”网上银行、平安银行“新一贷”、通联“通联现金管理”和“通联POS流水贷”等项目,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在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以及互联网金融账户交互、资金交互、现金管理、财富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实操和创新经验。
高级副总裁暨首席政策官唐岫立: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温州银行,历任中央国家机关行政职务及温州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长期从事我国银行业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政策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的研制、实施及后督工作,擅长银行经营管理、实体企业财务分析、行业运行分析,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宏观调控政策。
资邦金服副总裁陈军:曾就职于美国著名投行之一的太平洋皇冠证券,擅长操盘投行及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第三方理财平台风险控制。长期致力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研究,对个人信用评级体系有独到见解及研究经验。组建团队成功搭建资邦信贷风险决策平台,包括数据挖掘、模型开发与管理、反欺诈与风控流程管理等,实现数据信息整合、分析研究系统化和自动化。
资邦金服首席财务官官小平:曾任上海睿道顾问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拥有十年以上专业管理经验,主导推动大量中小型企业内控管理合规及预算推行,参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与重组,定向增发和数家IPO发行方案的定案。擅于实体企业、咨询行业及税务事务所、金融行业的财务管理、项目管理、金融风险评估、内控建设等领域。
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的陶蕾,据一份内部简历显示,陶蕾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2012年开始自主创业。
据爆料人透露给GPLP君,资邦金服明面高管多为外聘,陶蕾也只是代理人;“实控高管”均为实控人邬再平的心腹,掌握核心权力。
当然在层层包装及媒体的助力下,唐小僧的形象越发高大上,再加上高管的助威,唐小僧一时人尽皆知。
咒语三、P2F的安全模式
尽管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互联网P2P平台必须要有专门的银行监督其存管,如果有银行存管的话,则需要在银行监管之下,把客户的资金存放在专门用于投资的账户上用以实际投资活动。
但是唐小僧一直是一个例外。
唐小僧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发展至今并未与银行携手进行存管,而且其对外宣传自己是P2F公司,以定向委托理财模式运营,而不是所谓的“P2P”。
所谓的P2F平台是指,融资人是正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具有完整的风控措施,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收益的稳定,投资者年化收益率区间大致为7-9%,安全性远高于一般的P2P(个人对个人)、P2B(个人对企业)类产品。
唐小僧显然并不符合要求。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
禁止网贷平台“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
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又明确规定,“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非金融机构违反上述规定,为扩大投资者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公开宣传、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过度强调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范清理,构成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随后,唐小僧才将自己重新定位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即P2P。
由此可见,唐小僧宣传的安全性也并不靠谱。
据网贷之家披露,唐小僧的资产全为企业信用贷,此前发布的产品多为定向委托类产品和金交所产品。定向委托类产品主要是由GTSY保理(天津)有限公司提供的资产,但平台对定向委托类产品底层资产介绍和资产提供方介绍非常少,信息披露极其不透明。金交所产品方面显示,唐小僧主要为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和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两家金交所进行导流。
以唐小僧平台展示的招财僧产品来说,该产品属于企业直接借款,最新标的停留在2018年6月15号。而从唐小僧发布的14个标的来看,这些借款企业成立时间极短,均为2018年3月28日之后成立,注册资本基本均在500万元以下,而借款金额多在100万元(网贷监管办法规定法人最多能借100万元),这不由得让GPLP君怀疑公司是否真实存在?若是真实存在,是否是新设立的壳公司,并没有真实业务?即便有真实业务,其规模和质量所支撑的还款能力是否足够保证能还上100万元?
关于唐小僧的另一部分活期理财项目,则主打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赣金所)和广东华侨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侨金所)合作的产品。
据资料显示,这种模式是早先P2P行业(基本在2015年底和2016年上半年)常用的“P2P+金交所”模式:一方面获取金交所的资产;另一方面实现转让的合理性。
不过,这种模式在唐小僧运营不久,很快被监管层所叫停,即便如此,据GPLP君从多家金融机构处了解到,这些最后挂牌到金交所的资产,基本都是在金融圈内难以融到钱的项目,即各家金融机构认为存在相当风险的项目。
由此看来,唐小僧所宣传的P2F模式下的资产不仅合规性存在较大问题,安全性也是非常难以恭维的,自然也就为其日后的跑路埋下了伏笔。
咒语四、高返和诱人礼品
当然,将唐小僧推到跑路的边缘的咒语为高额返利。
在互联网金融圈子里,唐小僧是著名的高额返利平台,曾被投资人戏称为“高返平台的战斗鸡”,这家平台持续不断送“羊毛”,包括天标、月标,甚至还送苹果手机、苹果电脑等礼物,可谓非常豪放的一家公司。
这个返佣的力度有多大呢?
据投资者反映,唐小僧理财的“羊毛”已经达到了投资100元活期奖励30元现金的高度。虽然唐小僧APP上的项目年利率才只有10%,但一段期间内唐小僧一直在不停的送券,比如投资一次额外奖励2千元等等,甚至在唐小僧出问题前不久,唐小僧还推出了优惠的活动:出借1万元能得到500至600元高额返现,送苹果X手机等。
对此,互金行业资深人士表示,通过这样的高返手段获取的综合资金成本实在钛高,市场上哪里有这么安全的资产覆盖这么高的成本?
唐小僧就这样,充分利用投资人贪婪的心理,构建一个个虚幻的五彩泡沫,引投资人入局,再一网打尽。
可谓“你盯的是人家的利息,人家盯的是你的本金。”
就这样,唐小僧念着这些咒语,构建一个虚假的资本泡沫,将投资人骗得团团转。
唐小僧的爆雷其实早有征兆。
成立后不久,在其显赫的业绩后面,唐小僧一直被人所质疑,比如通过大量广告以及高返佣来占据市场,以及其不断被媒体曝光其资金池、融资造假、期限错配、自融且套路等等,然而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唐小僧不断的发展及壮大着,或许投资人已经麻木了。
唐小僧曾与其他公司一起号称民间四大高额返利平台,其他三家分别是钱宝网、雅堂金融、联璧金融,但这种高返佣的经营模式很难持续,此前,钱宝网、雅堂金融已经爆雷,随后,2018年6月,唐小僧与联壁金融先后爆雷——2018年6月21日,联璧金融号称遭遇恶意挤兑,并称将在6月21日下午3点前给出具体措施。然而,6月21日,联璧金融并未按时公布兑付方案,随后有消息公布,上海联璧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璧金融运营主体公司)已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立案缘由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由此可见,唐小僧其高管及法人代表并不麻木,反而被任何人都清醒,事实上,为了上岸,他们一直寻找新的股东,因为在高额返佣背景下,如果寻找不到新的资本,在好的资产及标的难寻的背景下,唐小僧公司很难进一步支撑公司的发展,唐小僧的内部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
2018年,这场资金危机来的比以前更猛。
一方面是各种资产债务危机频繁发生,另外一方面,平台高额返佣还在持续,加上员工工资,唐小僧将如何给投资者一个交待?
因此,唐小僧的资金危机其实早就爆发,2018年5月份,唐小僧就被爆出拖欠员工工资,多数员工“被离职”的消息,只是在此期间,公司要求员工,请尽量稳定,不聚众声张,给公司一点时间,解决社保公积金和五月份的工资。
或许,不堪重重压力,2018年6月16日,“唐小僧”高管主动找到经侦支队。
2018年7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通过其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首次公开发布通报:
“6月16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受损群众报案,对资邦(上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7月13日,公司法定代表人陶蕾等人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并执行逮捕。……公安机关现正对此案开展全力侦查,将最大限度挽回投资人的损失,抓捕在逃人员……请各地投资人携带本人***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及投资、转账凭证等有关资料到本人户籍地或者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或派出所登记、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依法表达诉求,不参与各类非法聚集活动。”
最终,唐小僧选择了跑路,其实际控制人邬在平目前在逃。
数十万人的上亿资产,尽管此前这些人都已经对唐小僧的跑路各种麻木了,然而,一旦狼来了真的发生的时候,唐小僧的所有投资人依旧情绪激动,唐小僧投资交流群此刻变成了维权群,大家纷纷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愤怒。
或许,紧箍咒用对了地方可以取得真经;但若是用错了地方,则是祸害万千,也断送了自己。
事已至此,投资人如何理性维权以最大程度挽回损失呢?
首先,投资人为了更好的讨要资产,需要尽快收集平台商业模式信息和资金流向信息,在报案提交资料时交给警方,以协助警方尽快查清事实真相,追踪资金去向,及时冻结涉案人及涉案企业的账户。
更关键的是,GPLP君建议,投资人还要追踪到真正能还钱的人和企业,因为如果钱实际已经不在平台的账户,那么只盯着平台本身,自然钱是永远回不来,其回款的效果并不好,而对于实际欠钱的企业和个人,即便不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必须负担的。
“纵观网贷平台涉刑案件的回款比例,在两成以下的比比皆是,如果能及时起诉用款企业(或用款自然人)也许可以增加回款的比例。”资深法律人士告诉GPLP君,因此,
GPLP君建议,投资人可以拿着合同和银行打款凭证,到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仲裁或起诉,案由是民间借贷纠纷,状告真正的用款企业,让法院对于真正用款企业的资产进行查封扣押,尽可能把钱追回来。
投资有风险,千万须谨慎。
踢爆中插广告乱象“唐小僧”被查,热播剧麻烦了律师:广告内容若违法,播出平台和制作方应担责来源:现代快报现代快报讯 “ 零钱交给唐小僧,财富随手噌噌噌 !” 热衷追剧的小伙伴们,对这样的广告应该不陌生。结合剧情发展,以情景剧形式,由剧中演员巧……
“唐小僧”被查,热播剧麻烦了 律师:广告内容若违法,播出平台和制作方应担责 现代快报讯 “ 零钱交给唐小僧,财富随手噌噌噌 !” 热衷追剧的小伙伴们,对这样的广告应该不陌生。结合剧情发展,以情景剧形式,由剧中演员巧妙推荐。很多人出于对电视剧、播放平台的信任,购买相关产品。网贷平台 “ 唐小僧 ” 就是借助热播剧中插广告,笼络了大批用户和资金。而随着 “ 唐小僧 ” 被警方调查,众多投资者钱财受损。中插广告如何监管?这些网贷平台的中插广告是否触碰监管红线?如果产品违法,平台和制作方是否担责?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唐小僧在电视剧《琅琊榜 2》中投放的广告曾到处打广告的 “ 唐小僧 ” 被查 近日,上海花木派出所贴出告示称,资邦金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警方正在依法调查中。而资邦金服就是网络投资平台 “ 唐小僧 ” 的母公司。对外宣称的项目收益率曾经超过 12%,加上强大的广告攻势,“ 唐小僧 ” 吸引了大量用户。官网数据显示,该平台于 2015 年 5 月正式上线,截至 2018 年 5 月 31 日,注册人数超过 1000 万人,累计借贷金额 对于 “ 唐小僧 ” 的被查,损失了 11 万元的吴女士觉得很费解。她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唐小僧 ” 的广告打得非常多,在《琅琊榜 2》等多个热播剧里有,爱奇艺、优酷视频等平台都能看到,就连上班的电梯内都有广告。吴女士表示,正是由于有这么多广告,才取得了投资人的信任。 “ ‘唐小僧’的宣传力度挺大的,我一共注册了两个理财账号。” 投资者陈先生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两个账号一共损失了 25 万元。另一位投资者王先生和老婆两个人共损失了近 90 万元。 中插广告泛滥,过半是互联网金融类 投资者们所说的广告,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创意中插广告。几乎每一部热播剧中都有。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古装剧还是现代剧,中插广告半数以上都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类广告。当身着古装的剧中角色打开某款互联网借贷 APP 说着 “ 一分钟轻松到账 ” 的台词,观众想不出戏,还真的挺难。 以 2017 年的热播剧《猎场》为例,掌众财富、宜信普惠、小赢理财等网贷平台接连出现。今年热播的《上海女子图鉴》中,20 集有 14 集的广告被网利宝和爱投资 APP 霸占,占全剧中插广告的 7 成。再看近日首播就突破 3 亿点击量的《扶摇》,插播广告也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类。 根据现代快报记者的调查,想要做一条中插广告,并不便宜。一名业内人士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现阶段创意中插广告的市场价格从 30 万元到 300 万元不等,仅仅两年价格就上涨了十多倍。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剧集的流量。具有高流量潜质的剧集会进行商业化策划、包装,然后打包向有需求的广告商进行重点推介。 互联网金融广告为啥钟爱热播剧? 花高价打广告划算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互联网金融最初也有线下大规模营销活动,但随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跑路事件增多,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 2015 年,新《广告法》禁止了互金平台的线下广告投放,广告内容也被加以限制。2016 年 8 月,银监会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禁止网贷平台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移动***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另一方面,中插广告的回报率也较高。由于强制性插播,广告的传播率大大提高。“ 虽然是高投入,却也是高收获。”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广告的诸多限制,再加上热播剧中插广告的隐蔽性、高流量、高收获,才让互金平台看中了这个市场。 律师:若唐小僧违法,视频网站应担责 创意中插广告给广告主和电视剧制作方都带来了高效益,但若发生问题谁来担责?以唐小僧为例,不少投资人表示,自己就是看了热播剧中的广告才去投资的。那么,播放平台和制作相关广告的影视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江苏荆澜德律师事务所倪瑞春律师认为,目前警方正对此事作进一步调查,还没有官方调查结论。下一步,如果唐小僧被认定存在违法或违规经营,那么发布相应广告的平台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严国亚律师认为,不管是插播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广告的发布平台都应尽到审核义务。如果唐小僧的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夸大宣传,而投资者看到这样的广告产生误导,造成损失,那么广告的发布平台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投资者除了向唐小僧这一经营主体提出索赔,还有权向发布平台索赔。 制作广告的机构也应对制作内容尽到审查义务。倪瑞春表示,一是看广告内容有没有夸大、虚假宣传等情况。二是广告内容中主体的运营模式是不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如果这两方面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那么广告制作方不应承担责任。反之,则广告制作方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严国亚认为,制作公司受广告主委托制作产品,如果只是单纯制作相关内容,不应承担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但如果制作了相关广告内容并发布,而且广告内容涉嫌违规或违法,那么要承担由此带来的相应法律后果。 专家:中插广告打了监管的擦边球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认为,热播剧中的创意中插广告实际上是打了监管的擦边球。“ 在热播剧中植入有关网贷平台的宣传,而不是直接插入广告,是把宣传擦边成了故事情节。” 他表示,这样到底算广告还是算故事情节,有时就不好界定。 闫海峰教授还提醒网剧运营方要注意中插广告可能带来的风险,“ 热播剧平台移植广告具有隐蔽性,网剧制作方接受这类广告也有风险性。” 工商:发布金融广告要有相应许可 创意中插广告隐蔽性强,能监管到吗?对此,南京工商部门相关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到省市工商局都有监测平台,只要是在公众平台发布都能监管到。热播剧里的中插广告,也应有监管。 “ 原则上,在影视剧中插广告若是由电视剧影视公司制作的,则由播放该影视媒体所在地工商部门管辖。若由视频发布平台安插,则由平台所在地工商部门管辖。” 而这个监管主要针对广告内容。比如,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有虚假宣传等。 据了解,针对互联网金融广告,目前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热播剧中不得插播该类广告。“ 发布互联网金融广告,广告主首先要有资质。金融业务如果涉及行政许可的,必须获得金融部门的许可,若是没有许可,则不允许发布任何广告。若是有许可,则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比如,是否有风险提示,不允许夸大收益等。” 据了解,如果广告内容合法,若后续平台出现问题,涉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的,应该由公安部门查处。若广告内容违法,则由工商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处罚。 (现代快报记者 徐岑 宋经纬 顾元森 王静) |
就在大家沉浸在世界杯、端午节假期的惬意中时,突然一声惊雷,自称央企背景、号称交易量达800亿元的平台唐小僧爆雷,有赶赴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办公现场的投资人反馈,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确已被警方查封,***要求到访人员到经侦支队询问情况,而时报君所在的的唐小僧QQ群里,不少投资人称,提现不了,微信***已联系不上。
唐小僧爆雷事件起始
6月16日多方消息源传出上海P2P平台唐小僧理财出现问题,母公司资邦金服已被警方控制的消息,随后网贷天眼社区也有投资人发帖称唐小僧理财已挂,并挂出***进入办公现场的照片。
同时,一张名为“唐小僧客户经理祝霞”的微信聊天记录遭到曝光,在该聊天记录中,该名疑似工作人员坦诚承认唐小僧确实有点问题,指出目前总部有点乱。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网贷平台“唐小僧”爆雷,其高管于6与16日上午主动找到经侦报案,当日公司营业场所因***介入调查已被封锁。据了解,在经侦支队在场报案并填写个人信息的投资人约10多人,投资金额从几万到上百万不等。
唐小僧爆雷前的征兆
事实上,唐小僧在爆雷前就已有征兆。唐小僧理财APP上一则公告称,平台将于6月15日22:30至6月19日14:00进行系统升级,系统升级期间暂停运营。不少投资人认为,放假期间进行系统升级在业内比较少见,且升级时间过长,非常可疑。
根据唐小僧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计借贷金额达9.32亿元,借贷余额亦为9.32亿元,借贷余额笔数为53994笔。平台当前及累计借款人数量均为948人,其中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为1.3467%,最大单一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0.1833%。
诡异的是,5万多笔借贷逾期为零,之前时报君详细写过关于网贷平台逾期率的问题,逾期率为零基本不可信。
唐小僧由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与新浪支付进行了合作,资金由新浪支付托管。平台获得中国银行卡检测中心颁发的《第三方机构入网安全技术评估检测***》、《银联卡账户信息安全合规***》,通过国际机构VeriSign安全认证。
唐小僧公司发展历程
2015年5月,唐小僧成立。
2017年1月20日,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正式被“央企”瑞宝力源战略重组,变身成为“央企”旗下的平台。截至2018年5月31日,唐小僧累计借贷金额达9.32亿元,借贷余额亦为9.32亿元,借贷余额笔数为53994笔。平台当前及累计借款人数量均为948人,其中前十大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为1.3467%,最大单一借款人待还金额占比0.1833%。
唐小僧理财的具体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唐小僧是资邦金服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一家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实际却是高额返现平台,在“羊毛吧”网站上,有投资者反映称唐小僧理财的羊毛已经达到了投资100元活期奖励30元现金的高度。
而唐小僧为了迅速扩大规模,在分众传媒投了不少电梯广告,据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时报君透露,唐小僧的广告投放力度属于行业前列,每年广告投放金额保守估计在5000万元以上。
刷爆眼球的同时也收获了成交量,截至2017年1月15日,平台累计成交量达到800亿元,奇怪的地方在于,自此以后公司就再也没有公布过成交量,原因在于其成交量被媒体质疑造假。
假央企、虚拟币,揭秘唐小僧的真相
2017年1月20日,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正式被“央企”瑞宝力源战略重组,变身成为“央企”旗下的平台。
作为收购唐小僧母公司的主角,瑞宝力源的“央企”背景的确吸引了投资者眼球,那么瑞宝力源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央企”?
据媒体报道称,瑞宝力源的“央企背景”其实是指背后的母公司“中国瑞宝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在中国瑞宝的官网显示“中国瑞宝国际合作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5年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的国家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涉及的业务领域包括:核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机电、国际安防、金融、投资。。。。。。”
但中国瑞宝在经过一系列股权变更之后,已经变成民营企业,而非其宣传的所谓“央企”。
而瑞宝力源董事长刘琅在2017年开始全国各地极力推销名为“亚欧币”的虚拟货币,并宣称是国家唯一认可的虚拟货币。
在亚欧币的网站上,它上是这么宣传的:“政府监管―中国人自己的货币”、“第一家政府颁发营业执照的虚拟数字货币”,但公司并没有任何实体产业,靠不断发展会员收取资金维持运营,在全国多个省市发展内、会员47000余人,涉案金额40.6亿元。
再说回唐小僧本身,自称是P2F(个人对金融机构)模式,资产都是银行级别,安全可靠。但实际上其资产并非来自金融机构,而是个人。此外,投资者维权群里,有不少投资者表示,在购买唐小僧产品前根本看不到产品的具体信息,只能在投资后查看产品信息,而投资合同只能看到债权转让协议,无论是债权类资产还是收益权类资产,都无法看到唐小僧与借款方的借款合同和理财产品购买合同,唐小僧募集的真实资金用途,以及还款来源和资产抵押情况也均未披露。
更为重要的是,唐小僧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发展至今也并未上线银行存管。
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全行业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经达到4270家,光5月份就有10家平台倒闭跑路。
还是那句老话,你惦记别人的利息,别人惦记你的本金。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在陆家嘴论坛上就表示:“在打击非法集资过程中,要努力通过多种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p2p里经常说的爆雷是什么意思?
就是那个平台跑路了或者你投资的那个平台上面的标的借款企业没有能力偿还了。
几种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
1、以投资理财为噱头。
这种形式是最常见的,以高收益、低门槛、快回报为诱饵,一般承诺月息都超过20%,靠不断发展新的投资者实现虚高利润,兼具非法集资与传销相互交织的特征。
2、以集资买房为借口。
通常是不法房企以内部优惠认购等形式公开融资,很多不明真相想要买房的群众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结果是钱被骗跑了,房子连个影子都没有。
3、假扮养老机构。
这也是常见的非法集资形式,这几年特别多。一种是以投资养老公寓等养老项目为名,另一种是以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产品为幌子,专骗老年人的钱。
“消费购物的钱不仅全额返还,还能赚钱。”“商家、消费者共享利润分红”、“消费多少返多少,在日常消费中就能创富。”面对这样的诱惑,你会心动吗?听上去只赚不赔的***,在引发部分消费者质疑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怦然心动并付出行动。
不少消费返利的平台干的就是非法集资的事,哪有什么购物等于储蓄的好事。始终相信一个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几种就是大家身边比较常见的传销形式,另外还有以众筹、私募基金、农民合作社等为名义的非法集资形式,也需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