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790" height="100" border="0" align="center"
关于地球远古时代的气候,随着时代的久远,我们的认识有些模糊不清。
地球形成为行星大约在55±5亿年前,从那时候开始直到46亿年前,地
球上充满原始大气,并且逐渐逃逸。从46亿年前开始,地球进入到地质年代,
逐渐产生次生大气,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改造地球大气,
到寒武纪,大气才被生物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对古代以前的古气候,
我们几乎是一无所知,到了古生代,古气候状况才逐渐清楚起来。
我们大体上知道,在地质时期反复经过几次大冰期,其中从古生代以来,
就有三次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石炭纪二迭纪大冰期,第四纪大
每两次冰期之间,大约是2~3亿年。为什么有这样长的周期呢?一种意
见认为,可能与造山运动有关系。地质上的大造山运动,往往使地面起伏程
度加大,全球变冷。因为山脉越高,引起大气的热机效率就越高,上升运动
增强,云雨增多,反射率增大,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地表变冷。
三次大冰期与地质时代三次强烈的造山运动相对应。震旦纪大冰期产生
在元古代末地壳运动以后,石炭纪~二迭纪大冰期与海西运动相对应,第四
纪大冰期与喜马拉雅运动对应。这不是偶然的。现在,喜马拉雅山还在升高,
造山运动并未停止,所以第四纪大冰期还远未结束。现在,喜马拉雅运动还
不到7000万年,第四纪大冰期还只200多万年。所以这次大冰期还会延续下
另一种意见认为,地质历史上的大冰期和大间冰期,是由于地球的黄道
倾斜的大波动造成的。这种观点认为,黄道倾斜的范围是在0°与54°之间,
黄道倾斜大的时期代表着冰川流行的时期,在三次大冰期期间,黄道倾斜曾
那么,造山运动为什么也有2~3亿年的周期呢?地球黄道倾斜为什么也
有2~3亿年的波动呢?澳大利亚人威廉斯认为,这种气候变迁与地球在银河
系的位置有关系。因为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也绕着银河系中
心公转。这样转一圈的时间约2.5亿年,太阳系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我们说现代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
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
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资料,确定那里存在四次亚
冰期的规律。这就是:群智亚冰期、民德亚冰期、里斯亚冰期和武木亚冰期。
在这些冰期之间是亚间冰期。以后在北欧、北美、亚洲等地也纷纷找到了对
应的亚冰期。在我国对应的亚冰期是:鄱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