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征战股市13条心得 牛市中我没赚钱 2010年10月12日 16:35 编者注:值此中国证券市场诞生20周年之际,新浪财经举办大型有奖征文,回忆20年间我们一起走过的风雨历程,记录中国股市的巨大进步。下文是网友投稿: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根本不知道股市这个词组,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仅从《政治经济学》课本上了解了资本二字,我上大学的时候,才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个名词叫股市,更想不到有一天我也能置身其中,我刚上班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未期九十年代初期,常听人讲,在美国,穷人和富人角色的转换只是旦夕之间,当时,我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呢?但当后来我真实投身到股市的时候,我明白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我明白了“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金玉良言的真实内函,我更明白了“我不理财,财不理我”的理财之道,于是乎,我想把我在股市上的沉沉浮浮的过去的、现在的历经的风雨、乃至将来我想做的,都尽可能的记录下来,以飨读者,如能给读者在投资上提供些许的帮助,那对我—一个不成功的投资者,将是莫大的快慰。
1999年5月份以来,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持续升级,5月11号,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也未能幸免,沪深两市更是走出了持续下跌的走势,K线组合很是难看,我几个早年入市的同事,这几天心情一直很沉闷,做起事来也是丢三拉四,几个人凑在一起交谈的时候,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那种兴高采烈的氛围。虽然,我对股市不懂,也不感兴趣,但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和我的顶头上司一起跑银行融资,我这个领导是个股迷,他入市已经好多年了,据说在这方面颇有见地也颇有收获,我们的工作单位距市里有一点路,那时炒股不象现在互联网很普遍,炒股的人,几乎人人都有电脑、手机之类的,即使没有,到证券交易所的交通也比较便捷。我每次跟着他到市里办事,偶尔也去证券交易所,到了交易所以后,看到那么多人,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还有躺着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盯着墙上比我小时候看电影大得多的屏幕,那屏幕红红绿绿的,一闪一闪的。我也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什么头绪,心想:聪明的看一眼,呆子相一晚,这些人大脑肯定有点问题,要不然,整天就盯着这么个东西看,大脑没有问题也要闷出毛病来。
交易大厅里的环境,我实在不敢恭维,喧嚷的声音,令我的耳鼓发麻,弥漫的烟雾,更是熏得我的眼睛要流泪。
乘领导不注意我的时候,我顺便将证券交易所大厅的地形地貌观察了一番,交易大厅里边,还有个公共厕所,正好,我方便一下 ...股市前途大讨论:下一场牛市在哪儿? 2008年06月27日 18:06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证券时间):主持人:在我们栏目推出的中国股市前途大讨论这个节目进行当中,市场好像有所反弹,在前天和昨天市场表现尚可,但是如果说这样一点点反弹就视为市场的转机,恐怕很多人都不会赞同这个观点,我们先看一个小调查,看看大家心目当中这个底到底有没有?
解说:在《证券时间》与大智慧联合发布的投资者调查问卷中,有46%的投资者认为底在2500点,18%的投资者预测2200点,10%的投资者选择2000点,还有高达26%的投资者认为,底在2000点之下。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下一轮牛市在哪里,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了光大证券研究所的所长李康先生和资深的财经评论员侯宁先生,二位好,欢迎您们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们能够看到,现在很多投资者是心中没底,前段时间我听说一个笑话,现在在中国股市找底就有点像当年李四光在中国找石油一样困难,我想对于这个问题,两位应该是深有体会,我想首先请问李总,您怎么看?
李康:我觉得在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大家纷纷地选底,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有一种说法叫弱势不言底。
李康:是的。对于现在是不是真正的熊市到来,现在还有不少争论,但是似乎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现在已经熊市,但是我个人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看整个熊市的到来,不仅要看它的纵轴下跌幅度,而且要看它横轴的延长时间。
李康:对,我觉得假如从去年10月份开始,这一轮下跌如果能够延迟到今年10月份,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可以判断它是短期的熊市。假如市场突然整理好出现反弹,再到3000点,4000点,甚至到4500点,假如平准基金注入之类,那么能不能说牛市就直接就来了呢?
李康:所以我觉得目前判断应该说还是一种振荡式是比较确切一点﹔另外,我感觉最悲观的时候可能要稍微乐观一点,在最乐观的时候我一直主张要悲观。在这样一个大部分人都往下看的时候,在这种场合,尤其是作为研究者来说,还是应该抱有乐观的情绪,这种情绪的前提是什么?我觉得中国资本市场在中期来说,就像我们前期几位嘉宾谈的,政策可能是造成筑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主持人:应该说李康所长是做直接投资的,不管牛市、熊市他都在这个市场里面,应该是属于长跑队员,旁边坐的这位应该是一位登山队员。侯宁先生找顶是找得特别准,所以我说您是登山队员,您怎么看待这个底?
侯宁:市场调整到现在,从5000点,4000点,300 ...两会有望成行情的催化剂 中国股市新牛市已到?
http://www.cf1234567.com/ 2011年03月03日08:25 来源:金融界 《股司令》
多战略智能决策软件——大盘信号!提前1天抄底逃顶!资金流向捕捉盘中个股动向!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晚上21:00,公休日:上午10:00——晚上20:00
第1页:两会有望成行情的催化剂 中国股市新牛市已到? 第2页:东北证券:超级大牛市已起锚 上证综指万点不是梦 第3页:两大因素支撑股指 平稳运行是“两会”期间市场主基调 第4页:唱多三月股市 逾六成私募维持半仓以上操作 第5页:国际油价波动牵动A股神经 第6页:主力暗吸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开启? 第7页:“两会”有望成为A股行情的催化剂
当龚方雄和谢国忠一起看多 中国股市新牛市已到?
“套牢时有龚方雄做伴,踏空时与谢国忠为伍,人生无憾”,3月2日,一位财经媒体人士的MSN签名改成了这个。
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龚和谢显然是多空阵营最执着也最有号召力的旗手,不过,2011年,他们的观点却有些微妙地趋于一致。那就是,2011年是大牛市起点,这是真的吗?
3月2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关于金融股引领A股大牛市卷土重来的观点被广为传播。
龚方雄认为,“今年的A股不确定性较少,全年将呈现震荡上行之势;上半年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每一次调整都是机会;下半年政策出尽,市场扩张,蓝筹股不应继续被低估,金融板块全年会有20%-30%的升幅,大牛市有一天会像2005-2007年一样卷土重来。”
毫无疑问,龚方雄是个坚强的多头,从2007年至今,无论大市持续暴涨还是持续暴跌,他的牛市情结颇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的执着。
当日,金融板块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异动,但市场重心在龚方雄唱多后却在明显下移,此时此刻,让人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知名人物的看法,龚方雄的“对手盘”——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正在说些什么。
谢国忠是个决绝的空头,自2007年至今,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看空中国股市,即使自其公开看空后股指一涨再涨直冲云霄,看空唱空立场丝毫不为所动。
2011年伊始,中国CPI逼近5%,连续的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国际油价金价飙升,让不少投资机构产生了全球经济滞涨、股市再次大厦将倾的恐慌。
“中国的GDP今年仍将有接近10%的增长,对应4%-5%的CPI涨幅完全正常,一季度CPI指数可能达到5%-6%,但这一指标正在寻顶回落”,龚方雄如此认识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形势。
至于,中 ... 继7月份减少192亿元之后,8月居民新增存款继续减少800亿元,“存款搬家”的现象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如果我们将牛市分为两个阶段——低迷期和活跃期的话,低迷期一般对应股市明显低估值阶段;活跃期对应的则是股市处于估值基本合理阶段,但有向泡沫化发展的趋势。连续两个月的“存款搬家”预示着此轮牛市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活跃期阶段,并可能在未来(2009年3800点之上、2010年4500点之上)逐渐出现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已经进入牛市下半场。
“存款搬家”往往表明人们开始关注股市,市场开始进入兴奋状态,牛市也由上半场开始过渡到下半场。
2007年的牛市运行过程中,“存款搬家”始于2007年的4月份,这表明2005年启动的牛市进入了下半场。在那轮牛市的下半场过程中,有5个月出现了存款减少的现象,分别是5、7、8、9、10月。那轮牛市下半场维持的时间为7个月,上证指数从3200点上涨到最高6124点,涨幅接近100%。
所以,“存款搬家”与牛市下半场关系密切。当然,下半场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指数的涨幅也可大可小,关键是看流动性、估值和实体经济配合的程度。
在“存款搬家”、M1开始穿越M2的大背景下,流动性开始对市场估值产生更大的上推力,市场估值水平会较快地回到均衡水平——2009年对应3800点、2010年对应4500点,越过这些点位后,股市的泡沫化就会开始逐步显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牢记的是,估值是内因,流动性是外因,经济则是连接两者的纽带。经济走高,估值会相应降低,会推动资产价格走高;经济走高,实体经济对流动性的要求会提高;在流动性总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虚拟经济中的流动性会相对降低,这会导致资产价格相对回落。所以,同样是经济上行,对资产价格会形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力量,这表明经济上行并非一定会对应资产价格的走高。
经济回落会形成两种力量:一种力量会打压资产价格,因为它会令资产的估值水平上移,如股票市盈率走高;另一种力量会加剧市场的流动性,进而推升资产的估值水平。
所以,未来股票收益率突破长期国债收益率,也就是股指2009年突破3800点或者2010年突破4500点之后,投资者不要以为股指走高是经济本身的原因,而要考虑是不是泡沫开始聚积,要多考虑风险,考虑市场实际估值状况;监管者不要担心因为有2008年的大跌而不敢监管、不敢收紧,而应着眼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方面的考虑,这才是市场长治久安之本。(中证投资 徐辉)
2900到3200点蓄势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