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大城市小浪漫的土地开发趋于饱和,想另辟蹊径做些别的...

●竞争必然呼唤战略,国际竞争必然呼唤国际竞争战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更有必要思考21世纪的中国发展战略,或更准确地说是国际竞争战略。
●今日中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还不是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而是怎样生存下去,怎样避免发生内乱。
●20年来,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深揭狠批平均主义,但却没有一天不是靠平均主义来维持社会稳定,并在稳定中实现经济增长的。
●中国能首先成功地实现从资源消耗到资源节约型的转变,这对于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强中国资源节约型商品的竞争力都大有益处。
●倡导以个人利益作为核心动力构造新的科研体制,从而推动科技创新,这个思路看来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科技体制的根本动力只能来自民族凝聚力,个人物质利益动力只能作为第二位的。
● 就业优先,资源节约,发展战略产业,为科技和教育事业重新注入灵魂,这是中国21世纪国际竞争战略相互关联的四个要点。就战略态势而言,这仍然是属于守势战略。我认为,守势战略将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战略姿态。
时光飞逝,21 世纪转瞬即临。人们都在翘首盼望着新的世纪为人类带来新的梦想和希望,虽然也有人担心着世界末日的来临。而现实却可能既不那么浪漫,又不那么恐怖,它将一如既往地随着时钟的滴答声把今天生活中的希望、问题和矛盾带进21世纪。如果不是千年虫发作,到期的合同还是得履行,欠人的债务还是得还,该出生的自然会出生,该死的也只好去见阎王,有钱人仍然是有钱人,穷人仍然是穷人,强国依然富得流油,弱国还会揭不开锅。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可能还是有些不同。因为恰恰是在这个世纪之交,中国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一种选择是甘心情愿地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最大的“外围”,与最大的“中心”国家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像美国与皮诺切特的智利那样;另一种选择是在重新整合国内力量的基础上,想办法与中心周旋,寻找进击的可能性。很显然,如果我们并不认为第一种选择应该成为现实的话,我们就需要使第二种选择成为人们思考和争议的对象。必须承认,尽管党的文件和政府决议给国人展示了由小康而中等发达国家的远景,但是由于改革在深层奉行“摸着石头过河”的哲学,因而从总体上仍然缺乏全局性、长远性的思考。一段时间以来,甚至谁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对零敲碎打的改革措施提出问题,谁就是阻碍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谁就有僵化保守之嫌。这样,表面上第一种选择好像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实际上是现实逻辑的自然伸展。因此,现在再来 ...Description: 41家上市公司年度“大红包”高过银行利率   数据显示,在股改进程当中,共有270家上市公司承诺在2006年进行股息派发,其中多数公司承诺派发年度可分配利润的30%至80%。记者根据这些公司2006年三季报的每股收益数据大致推算,初步预估出41家上市公司将派发大“红包”———股息率高过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52%。
  预估出的41家“大红包”公司中,有9家钢铁企业、11家煤电化工企业、7家高速公路企业和4家纺织服装企业。最让人意外的是,派息最多的前6家公司竟然全是钢铁企业。
  名列六甲的是唐钢股份、莱钢股份、济南钢铁、凌钢股份、宝钢股份和首钢股份,另外3家钢铁企业分别是南钢股份、杭钢股份和武钢股份。钢铁行业近年持续盈利,积累了较多的未分配利润,而去年钢铁板块再次走强,一度是带领大盘上涨的主力军。在2005年和2006年的股改进程中,钢铁上市公司也财大气粗地推出了股息派发“高承诺”,位列榜首的唐钢股份承诺2006年起3年内,“现金分红金额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60%”;莱钢的承诺是5年内不少于55%,首钢则高达80%。
  前6家钢铁公司的去年三季报显示,除首钢外,其他5家的每股收益均升至0.5元以上。经推算,除去10%的法定公积金外,其每股股息率均在3.88%以上,大大高过去年8月加息后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2.52%。唐钢股息率更是高出5.80%。
  中金岭南、泸天化、申能股份、国阳新能和开滦股份等11家煤电化工企业,“红包”虽不如钢铁板块厚,却占据“富裕”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强。这些股也有着基本面良好,近年股价表现较积极的特征。如中金岭南,从去年初的 6.18元/股起步,经股改摊薄后,至今仍攀至20多元/股,翻了数个跟头。其去年三季度每股收益高达1.25元/股,大股东的派息承诺为50%,因此股息率约为3.67%。
  福建高速、现代投资、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等7家高速公速、公路建设企业,也存在“板块效应”。丰厚股息彰示着业绩,福建高速的股息率达3.71%,仅排在6大钢铁股之后,粤高速A、华北高速都在2.83%以上,浦东建设则刚好高过银行利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速公路企业虽获利情况较好,但由于2006年股市“二八现象”明显,此板块的涨幅并不大。
  在清一色的钢铁、能源、化工等“大红包”公司中,4家纺织服装企业似乎有些孤独,但这正好反映了我国纺织服装应有的地位。该4家企业是鲁泰A、大杨创世、黑牡丹和凤竹纺织。
  其余11家没有板块效应的企业分布于各行各业,如地产业的栖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