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当前中国政治格局的世界格局以及中国在当前中国政治格局格局中应该怎…

十七、通过当前黎以冲突、伊朗核问题、中东地区的和平斡旋及中东问题的复杂与周折,说明国家利益、民族冲突和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
十七、通过当前黎以冲突、伊朗核问题、中东地区的和平斡旋及中东问题的复杂与周折,说明国家利益、民族冲突和当前世界格局变动的基本特点。
1.2006年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善后处理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决议强调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寻求谈判解决办法的重要性,突出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处理伊核问题进程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并对美、俄、中、英、法、德六国6月初提出的一揽子方案予以肯定,强调该方案是致力于寻求全面、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重要努力。决议敦促伊朗执行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的决议,要求伊朗暂停包括研究和开发在内的所有与铀浓缩相关和善后处理的活动,并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予以确认。决议还呼吁各国防止转移任何可能有助于伊朗铀浓缩活动和弹道导弹计划的材料和技术。决议说,如果伊朗不在8月31日之前执行决议,安理会将考虑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的规定采取适当措施,并强调“如需要采取此种补充措施,则须作出进一步的决定”。决议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8月31日之前就伊朗执行该决议的情况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由于伊朗未能在7月15日就有关其核问题的六国方案作出及时回应,美、俄、中、英、法、德六国外长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安理会。安理会成员国在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后通过了这项由英法德三国起草的决议草案。
2.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将重新启动核燃料研究设施。1月10日,伊朗正式启封核燃料研究设施,恢复了两年前自愿中止的核燃料研究活动,从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六国外长和代表已多次举行会晤,共同商讨如何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1月16日,六国代表在伦敦举行闭门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伊朗重启核燃料研究活动表示严重关切,对伊朗应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并重返谈判进程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六国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1月30日,六国外长及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在伦敦举行非正式磋商。与会各方要求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全面中止包括研发活动在内的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同时决心继续为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作出努力。2月4日 ...  “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和平、
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大国关系基本稳定,并趋于改善和发展。“9·11”事件和“反恐”战争为大国增进良性互动和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9·11”事件促使美国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调整,重点是反思与调整其对大国的政策思路。布什政府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上台之初对中、俄采取的强硬态度,将其对中、俄政策基调由消极面较多转为积极面增加。布什在发动对阿富汗战争四个月后接连两次来华同***主席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建立高层战略对话机制、全面扩大双边合作和
国家主席***、副主席***年内访美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中美关系走出了“撞机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阴影,回归基本正常发展的轨道。最近,***副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中美关系出现了新的良好发展势头。美俄关系明显改善,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双方对进一步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战略关系框架立场接近,达成初步共识,尤其在反恐战争中进行了全面合作。两国虽在美发展国家导弹防御问题上分歧依旧,但普京总统明确表示,美退出《反导条约》不会影响俄美关系。这些标志着美俄关系进入了以加强合作、协调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美国还密切了同欧盟与日本等主要盟国的关系,相互合作、协调明显增强。欧、俄、中、日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合作也有新的发展。主要大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带动世界地缘
重心地区——欧亚大陆局势趋向稳定与缓和。
  各国特别是大国的安全观念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其朝着削减国与国对抗,促进国际合作和世界总体安全的方向调整军事和国家安全战略。“9·11”和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安全观。这可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各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重新认识什么是对其安全的现实威胁。在此之前,它们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国家视为对其威胁之源,并主要以此展开其安全战略布局。“9·11”后它们开始认识到国际恐怖主义才是对其安全的真正威胁,才是它们的主要敌人。美及其盟国表示,打击恐怖主义是它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当务之急和中 ...DNS解析不正常的朋友,可以使用www.cnchi.com登陆春秋。同时请大家牢记春秋这个备用域名!!!www.CNchi.com
站在中国利益的观点上来看,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与走向,可谓是风起云涌。观察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把目光只盯在一个方向上。先看看近期的一些变化: 台湾: “SOGO礼券案侦结,陈水扁妻子吴淑珍得以脱罪。” 这意味着什么?这说明陈水扁政权在手一直操控着司法机构,他准备一赖到底,继续在这个台湾省领导人的宝座上尸位素餐。 这样的话,如果倒扁见涨,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会否流血冲突暴力革命?导致大乱。 会否陈水扁铤而走险,急独出位?要理清这些,我们的目光要转到中亚去。
春秋中文社区http:// .cqzg.cn 伊朗: 联合国给出的解决伊核问题的期限是10月底前,目前美军已经紧急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意图东西夹击伊朗。那么美军打还是不打? 首先要看伊朗的表态。(美国人:你丫的,你到底投不投降,不然我可真开练了。)大家以为,目前这种兵临城下的态度,伊朗人会怎样选择呢? 接着要看美国的全球战略态势的需求是否迫切?是否能承受得起?共和党竞选是否真要通过一场战争来造势? 另外看一下周边:美国及其盟国最近加强了对阿富汗塔利班基地组织的进攻,撮合阿富汗现政权与巴基斯坦政府的“友谊”。 我们说,如果一定避免不了两岸动武的话,那么首先要在中亚点火,反过来呢?美国如果要在中亚动武,是否要让台湾乱或急独,以致牵制中国呢? 那么中国该怎样应对?看一看这些: “朝鲜宣布核试验 韩国进入高级战备”面对这个消息,老美的态度非常有意思:美称朝核试验声明是谈判策略 无立即核试验迹象 。呵呵,典型的故意选择性失明症状。 日首相安倍称绝不容忍朝鲜进行核试验 朝外交官称 核试是朝对美侵略的一个必要威慑
当然还有一些大家看不到的。就不再做细致的分析了。否则的话,篇幅就拉大了。 还有,俄罗斯也开始与老美互相牵扯,俄格军人冲突也不是简单的就一个表象而已。法国欧盟近期关于伊核问题的表态真是很滑头。大家去找相关新闻来看吧。 本文不做什么论断与结论,仅是提出一些问题与新闻事实,引导大家一起来分析讨论,结果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春秋中文社区http:// .cqzg.cn 顺便也提一下,有个别老会员认为新闻不适合发布在纵横,其实我们发的都是筛选过的与战略战役相关的新闻,这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分析讨论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春秋中文社区http:// .cqzg.cn 呼吁大家不止当一个看官,也 ...| | | | | | | gt gt 本文章于2002-1-14发布 累计浏览519次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格局的变迁与中国外资流入趋势 邢毓静 邢毓静 博士(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
(文中观点仅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的观点)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外资流动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国际收支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明显增强。2001年以来,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同时陷入衰退,911恐怖事件的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促使国际资本更多地优先选择风险程度较低的“逃往质量”(FLIGHT
TO QUALITY)战略。同时,欧元现钞顺利进入流通,使得美元的强势地位再次受到挑战,日元的贬值趋势从2001年底到2002年初进一步加剧,而阿根廷金融危机则强化了国际资本对于新兴市场的高风险的判断。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预测,2002年世界经济将出现缓慢复苏,预计增长率只能达到1.5%,略高于去年的1.3%,但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并有可能成为几十年来经济表现最不理想的一年,世界经济对美国经济这一单一引擎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这次世界经济衰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东亚和拉美的几个国家或地区,特别是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和拉美地区,国际筹资环境恶化和该地区外债负担过重使其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在这个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下,把握国际资本流动趋势的变化格局,对于中国在2002年把握外资流入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对地位看,美国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美元的强势地位已经再次受到挑战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一直占据主导性的地位。1990年以后,国际资本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比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过,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分界线,由于大量国际资本、尤其是银行信贷资本和证券资本迅速撤离东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而流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使得发达国家在资本流动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达8650亿美元,其中仅美国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达2760亿美元,几乎占世界总额的1/3,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美国经济从2000年第2季度开始减速之后,许多人分析认为,国际资本将逃离美国而流向欧洲特别是欧元区。但是,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处于主导性的地位。
根据统计,从2000年第2季度以来,发达国家间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资本流动格局并没有发生异 ...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