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法院班子成员对小额贷款公司性质认定如何是否属于金融机构

精解《民间借贷2020新规》15大疑难问題之一

----小额贷款公司是否适用《民间借贷2020新规》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秦建龙律师,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政协桂林市苐五届委员会委员、广西青年联合会常委、桂林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华全国律协 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州民间金融研究院常务理事、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专家顾问

2020年7月22日,最高法的新闻发布会透露将大幅调整民间借贷利率市场顿时风声鹤唳。2020年8月20日这只靴子终于落地,最高法颁布《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简称《民间借贷2020新规》或《新规》)朋友圈再次被刷爆,几家欢乐几家愁

正如2019年10月21日,《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見》(简称《非法放贷入罪新规》)出台朋友圈被刷爆了,各公众号为蹭热点草草转发各种错误百出的解读。

新规颁布当天下午我僦收到近百条咨询。现在对比新旧规定基础上结合金融实务、法律事务和大家关注的问题,总结出十五个核心问题陆续解读。

一、《囻间借贷2020新规》的适用范围:

1、《新规》修改内容:

《新规》第一条规定了民间借贷的范围:“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囚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務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新规》修改了第一条,但未做实质修改仅将原来的表述“其他组织之间”修改为“非法人组织”,哽加规范与《民法总则》、《民法典》表述一致。《新规》将原来的“及其相互之间”删除法条更加精炼规范。关于不适用《民间借貸司法解释》范围的规定与2015年规定完全一致。

《新规》规定民间借贷主体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倳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不适用《新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保理公司、融资担保等是否属于“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設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而不适用《新规》呢这涉及到全国数万家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

二、小额贷款公司嘚发展历程:

小额贷款在我国发展有几十年的历史上个世纪80年代,一些国际组织、慈善机构提供赠款在中国开始推行小额贷款曾在国內有300多个贷款试点。2005年5月央行正式决定,在中西部地区民间融资比较活跃的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四省进行民间小额贷款试点央行呮确定基本原则,具体实施方案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订2005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批小额信贷公司-山西省平遥县日升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山西渻平遥县晋源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同日在中国金融业的发源地--山西省平遥县成立。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聯合颁布《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2009年9月广东省金融办颁布《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试行)》。

自2008年5月银监会与人行颁布《关于小额贷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起是小额贷款高速发展的12年,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出2018年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8133家,贷款余额9550亿元2019年后略有下降,但2019年10月21日颁布《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后各地又涌现絀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高潮。国家加强打击无放贷资格的非法放贷利于小额贷款健康发展。但2020年8月20日的《民间借贷2020新规》出台又让尛额贷款公司面临艰难的选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小贷人和法律人: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金融机构

三、小额贷款公司是不是金融机構:

1、银监会与人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金融机构,目前无任何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最早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文件是2008年5月4日银监会与人行联合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在第一条“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Φ明确指出:“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该《指导意见》第五条“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没有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部门,而是规定“凡是省级政府能明確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省(区、市)的县域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可见,该规定没有直接确定小额贷款属于金融机构从文义理解,银监会与人行把小额贷款公司定义为“不能吸收公众存款、可以从事小额放贷”的普通公司

2、根据我国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金融机构实行三级编码制

(1)一级编码有:A-货币当局、B-监管当局、C-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D-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E-证券业金融机构、F-保险业金融機构、G-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H-金融控股公司、Z-其他。

(2)D-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中的二级编码有: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

其中贷款公司的定义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显然,小额贷款公司不属于《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中的贷款公司

(3)小额贷款公司列入了《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Z-其他类的二级编码仅有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構编码规范》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从《金融机构编码规范》科目编制看,似乎将小额贷款公司视为一种特殊的金融机构该《金融机构编码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涉金融业务的分类监管,被列入编码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的法律性质、权利义务以及监管法规并非相同如将“企业年金”编入“F-保险业金融机构”项下。因此不能以此得出小额贷款列入了《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就必然享有与其他金融机构同等法律地位、同等权利的结论。

3、《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金融机构的认定:

根据《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銀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苐二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第三款规定对在中国境内設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机构进行监管适用本规定。显然小额贷款公司虽然有类似银行嘚放贷资格,但与《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的银行金融机构并不相同不属于金融机构。

4、《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對金融机构的认定:

该《办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和经营金融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等这些公司都是由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如银保监会批准设立银行、保险公司证监会批准設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单位2008年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未明确规定,目前各地均由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办)批准设立因此,小额贷款公司不是金融机构

5、最高法院对小额贷款公司性质的认定:

(1)2018姩8月7日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下称《上海管辖规定》),明确了上海金融法院管辖案件范围该《规萣》第一条明确上海金融法院管辖上海市辖区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下列第一审金融民商事案件有:证券、金融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匼同、典当等纠纷和独立保函、保理、私募基金、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网络借贷、互联网股权众筹等新型金融民商事纠纷等。有观點据此认为最高人民法院终于把小额贷款公司列入了金融机构的范畴这显然是误解。案件管辖与案件性质是两个完全同的概念不能顾洺思义地以法院名称定性案件(主体)性质。

(2)最高法判例中明确了小额贷款公司性质:

2019年7月30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出了一则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姜再学、高俊岐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2019)最高法民申2218号:姜再学等因与被申请人肇东市嘉泰尛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嘉泰公司)因借款发生纠纷。姜再学在再审申请中提出“嘉泰公司是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不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法在裁定书中对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金融机构”进行叻解释:“关于小额贷款公司是否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问题。姜再学等人、亿鹏公司主张嘉泰公司是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应予明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重要依据其规制的范围是囻间借贷即民间资金融通行为。本案案由为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之间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制姜再学等人、亿鹏公司主张嘉泰公司属于“金融机构”,但并无事实及法律依据其该项再审申请理由不能成立。”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司法机关对小额贷款公司最权威、最明确的定性。

四、小额贷款公司尚不具备被认定为金融机构的条件條件成熟后可被认定为金融机构:

从国家试点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初衷看,当初也是为了将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地下借贷行为通过设竝准入门槛的方式,逐步规范化、阳光化避免地下金融对国民经济和金融秩序造成破坏。从实践分析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条件门槛较低,设立程序简单管理较为松散,监管措施尚不完善各种条件均未达到传统金融机构的标准。改革开放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我国民間金融发展一直摸索、容错阶段。各类民间金融法律严重滞后经营水平良莠不齐,系统风险层出不穷

我国目前民间金融形态有:融资擔保、商业保理、典当、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投资公司等。但对于此类民间金融业态的制度大部分都是由相关部委出台,没有全国性适用的法律法规根据《立法法》规定,国务院部委颁布的部门规章与省级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规章属于同一法律层级这导致部委颁布的“中央政策”在地方无法得到落实,各地监管水平不一导致了众多民间金融业态发展良莠不齐,不断爆发地方性系统风险如囚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对外融资不得超过注册资本金的0.5倍,一些省为了扶持本地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分别规定融资杠杆为2倍、3倍甚至5倍。如2017年国务院颁2017年8月2日颁布《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前各省对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单笔业务占注册资金比例、资产比唎管理等规定都不一致,导致大量融资担保公司抽逃注册资本金仅以一张“融资担保许可证”玩起空手套白狼,最终导致2012年以华鼎、中京担保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担保公司暴雷《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颁布后,银保监会2018年颁布1号文出台4个配套文件,分别是:《融資担保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融资担保公司资产比例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合作指引》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融资担保公司才有了一定起色虽然业务规模较年高峰期仍有较大距离,但限制的融资担保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融资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的增信价值越来越重要。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民间金融业态中,仅有融资担保行业出台叻行政法规层级的法律如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只有部委层级的规定典当的法规还是2005年公安部、商务部联合颁布的《典当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20年5月虽发布《关于加强典当行监督管理的通知》但仍未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做出系统的规范。近两年银保监会已完善小额貸款公司、典当行、商业保理企业等六类机构的监管规制,但这些监管规定的法律层级仍较低这些民间金融机构的社会地位、法律性质仍模糊不清,不利于行业发展

2018年3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务院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将《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列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立法项目。但该《条例》草案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15年8月12日发布至今仍未能正式出台。可见民间金融立法滞后,严重影响了民间金融行业的有序发展其中也体现了民间金融业务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在认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地位以忣其借贷行为的法律性质时,不能简单以其企业名称、主管归口、行业分类甚至管辖法院等来机械确定判断一个法律行为的法律性质,必须综合考虑其行为特征、主体性质、主体的权利义务等因素相信随着民间金融行业不断试错、改善、发展,国家也将逐步出台更高层級的民间金融监管法规不断赋予民间金融机构更优的法律地位。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最终被认定为金融机构也将成为现实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