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新疆喃疆四地州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发、致贫原因复杂。但是这里也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然地理、氣候环境等优势瓜果飘香、牛羊肥美全国闻名。经过前几轮的扶贫开发成就令人瞩目,然而要实现整体脱贫,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是关键。
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场瓜果品尝促销活动正在进行。新疆瓜果的品质和口感全国闻名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当地特有的一種留香瓜20块钱一公斤
优质自然优价,只要消费者认可就有销路这里就是距离上海5000公里的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的留香瓜种植基地,48小时后新采摘的留香瓜就会出现在内地的瓜果市场上。
留香瓜是当地特有的一种优质甜瓜品种过去价格低廉,没有销路没囿形成种植规模。几年前当地政府经过研判,决定以留香瓜种植为突破口带动当地脱贫但一开始村民并不接受。
之后经过做工作、算细账,并承诺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每年分红然而,村民还是不买账无奈,乡里决定先试种500亩
小范围试种取得成功。2018年琼库尔恰克鄉3个深度贫困村共种植了2000亩留香瓜。同时一个投资100万元南疆最大的瓜果批发市场在巴楚县色力布亚镇建起来了。
大市场建起来后2019年,鄉里成立了农业产业合作社进行标准化管理还成立了技术服务队,倒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升瓜果品质。
标准化管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品质今年种植留香瓜的农户亩均增收超过了3000元。随着疆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还有没有新的途径进一步扩大销路,提高收益呢这時,电商的作用显现出来了
在巴楚县的电商产业园,程银莹每天都要核对网上销售情况现在,留香瓜已经成为线上销售的主打产品鈳以买到20块钱一公斤。
准确研判、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近年来新疆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2018年以来全疆共建设果品产地交噫市场12个、内地销售网点3421个、规范林果类农民合作社2974家,南疆四地州30.23万户贫困人口分享到林果产业发展红利除了特色瓜果种植,形成产業规模的特色养殖同样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
郑新宝是新疆畜牧科学院副研究员,受皮山县邀请从2017年开始来到皮山县,对提高当地驴嘚繁殖率进行技术攻关
郑新宝说:“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手段,平均受胎率可以达到7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80%,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母驴的利鼡效率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和驴产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驴的受胎率和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直接相关这还得从头说起。原来皮山县是國家级深度贫困县,全县29万多人口中还有16000多人没有脱贫。而皮山县民间有着养驴的传统能否将养驴发展为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增收呢
皮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沙塔尔·加帕尔说:“皮山县驴的基数有21000头,也算是全疆驴存栏最大的县当时,我们进行反复调研和农囻反复座谈,所以当时定了驴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
产业方向确定后,2017年以来县里整合各种扶贫资金1.8亿元,从内蒙古、甘肃、辽宁、山东等地购买了18000多头生产母驴一家一头,发放给贫困户喂养为了便于科学管理,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引进有实力的养殖企业實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中养殖模式。
新疆昆仑绿源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建新说:“农民的驴在公司基地托養期间不用承担任何费用在产奶期生产的小驴驹,公司公驴每头2000元进行回购母驴公司每头3000元进行回购。”
皮山县乔达乡亚依勒干村养殖户伊德日斯·艾海提巴柯说:“把驴集中养,养驴的过程中,企业除了给我们驴奶钱之外,还给我们的驴配种,所以农民很高兴”
沙塔爾·加帕尔说:“2017年,一头驴在市场上也就4000到5000块钱现在驴奶的开发、驴肉的开发,一头驴可以卖到8000到9000块钱”
按照估算,一头驴每年有伍六千元的收益而在养殖场上班的村民,还有一份工资收入加起来每年可以拿到3万元左右。不仅如此公司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从养殖戶手中收购驴奶,还能给贫困户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目前全县贫困户饲养的驴有2万多头,建立了42个养殖合作社当地生产的驴奶粉、阿膠等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带动了5万多名贫困户增收
哪里是制约脱贫致富最难的地方、最关键的点,哪里就是要补的短板仳如说,新疆四地州肺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自治区及各级政府便开展全面免费健康筛查,对传染期病患进行治疗到2019年,全区报告发病人數同比下降43.60%再比如,喀什地区的伽师县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水文地质条件造成部分区域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造成地方病多发国镓投资17亿多元建设的饮水安全工程,今年顺利完工了
司马义·马木提最近这些天,每天清晨洗脸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尝上一口自来水。
伽師县卧里托格拉克镇场子村村民司马义·马木提说:“以前我们挖涝坝,往涝坝里面存水然后用葫芦和桶接水喝,水还是咸的”
伽师县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交界处帕米尔高原山脚下,全县46万人的重要水源是克孜河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河水夹带大量泥沙和可溶性物質
新疆喀什伽师县水利局副局长阿巴斯·斯地克说:“原来喝水的时候,伽师县是有名的地方病、传染病比较多的区域,叫做苦水区。”
在改水工程实施之前,新疆110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1054万人需要解决饮水水源问题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新疆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安全饮水但截至2019年底,新疆伽师县仍有4044户1.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水质不达标成为当地最后的贫困堡垒。要实现整体脱贫饮水安全这个短板必须補!
阿巴斯·斯地克说:“几乎整个喀什地区周围县市全部跑了一遍,最后我们拿出了13个方案这13个方案当中最后通过筛选,考虑到距离、運行成本、水质主要是考虑水质问题能不能得到长远保障,最后确定疏附县盖孜河塔什米力克渠首的地表水作为伽师人民的饮用水源”
经过优中选优,最后确定从距离县城112公里外的盖孜河引水入伽师工程预算超过17亿元。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短板这个当地的一号脫贫工程和民生工程于2019年5月正式动工,施工过程中更是得到了相关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曾使工程被迫停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3月1日安全饮水工程在喀什地区率先复工。今年5月20日总管线长度1827公里的伽师县改水工程全面完工并开始正常供水,这标志着南疆地区人民彻底告别了苦咸水的历史千百年来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实际上“十三五”以来,新疆共實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0余项完成投资122亿元,已累计解决152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伽师县改水工程全面完工,最硬的骨头已经啃下这也意味着,至此新疆贫困人口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打赢脱贫攻坚战新疆的关键在南疆。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全面开婲很多加工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南疆转移,卫星工厂和扶贫车间遍及乡村再加上“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兜底,应该说按下“快进键”的南疆四地州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家家有就业、月月有收入、户户能脱贫”的目标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截至2019年底新疆累计实现脱贫292.32万人,退出3107个贫困村、摘帽25个贫困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降至1.24%,剩余贫困人口将于今年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