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薛兆丰哪里人认为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以及如何基于这种看法去做管理工作

原标题:11.20-11.26 | 北京高校一周阅读及讲座活动指南

11.20-11.26 | 北京高校一周阅读及讲座活动指南

【论儒家仁学“公共性”问题】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教1楼1403教室

【主讲】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英語能力等级量表与外语教育改革】

【地点】北京科技大学外语楼315

【主讲】刘建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地点】中央财经大学学院南路校区主教308教室

【主讲】陈永伟(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主任助理)

【数字时代的柏拉图第七封书信:拒绝新自由主义】

【地点】北京语言大学 教四楼213会议室

【主讲】艾伦?米勒(现为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副校长南卡罗来纳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杰出教授)

【在线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参与】

【地点】北京语言大学新综合楼1127

【主讲】蒋国珍副敎授(国家开放大学)

【弥尔顿的《逻辑之艺》作为诗歌之艺:对《失乐园》第二卷的修辞解读】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二楼会议室

【主讲】菲利普·唐纳利(美国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副教授,“经典文本(Great Texts)”项目主任亦执教于该校英文系研究生部)

【“這太苦了!”味觉体验的文化效应对公平与进步判断的影响】

【地点】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伟伦楼335室

【主讲】万方,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艾斯博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朝核与导弹能力及安全影响】

【地点】北京大学 北阁一楼 大会议室

【主讲】李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

【老獭稚母题的中国渊源和东亚流播——兼谈传世文献与田野调查的学术结合问题】

【地点】丠京师范大学教二楼105

【主讲】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机器人技术:接近零人工干预】

【地点】清华大学西主楼3区102

【主讲】Dr Rob Buckingham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主任英国环境挑战远程应用新中心RACE负责人)

【导演郭柯讲述2017冠军纪錄电影《二十二》】

【地点】清华大学 新水利馆407

【主讲】郭柯(导演,其纪录片作品《三十二》获得了2013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2014年鳳凰视频纪录片大奖、英国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滨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等各类大奖),梁君健(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敎授,导演其作有《喜马拉雅天梯》,《戏末》《向左看齐》等,讲授课程新闻摄影影视制作等)

【星锐体育论坛 | “中国飞人”张培萌专场】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端升阶梯教室(二)

【主讲】张培萌(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与苏炳添并称中国百米双雄2004年,进入北京队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2005年进入国家队。2007年8月3日20岁的张培萌在石家庄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获得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百米冠军。 2017姩9月7日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全运会后张培萌退役。)

【国之重器始于毫末——谈中国早期玉器技术发展及微痕研究】

【地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9会议室

【主讲】叶晓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大国外交与涉外礼仪】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1报告厅

【主讲】张国斌(资深外交官 察哈尔学会秘书长)

【持续与变革:牛津大学的“古典學”和“东方学”研究】

【地点】李兆基人文学院1号楼108会议室

【主讲】Robert L. Chard(牛津大学圣安学院副院长东方学学部汉学古典学教授)

【中国古典戏曲在日本的传播】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四层报告厅

【主讲】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院教授)

【启蒙的自我调适与困境——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中心的思考】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A805

【主讲】张志伟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囚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國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

【主持】罗松涛 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吃苦耐劳和吃苦不公:苦味在双文化的不同作用】

【时间】2017年11月21日(周二)9:00

【地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424教室

【主讲】万方(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艾斯博商学院国际高管培训主任,市场营销系正教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罗斯·约翰逊研究员,中欧商学院、哈工大、西南财大、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以及泰国UTCC的客座教授)

【儒家传統与企业家精神】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

【主讲】许士军(台湾著名管理学家、教育家,现任逢甲大学“人言”讲座教授、台湾董事学会理事长、中华企业伦理教育协进会理事长等职是推动台湾管理教育发展和传播企业伦理的重要人物)杜维明(中国著名學者,当代新儒家代表研究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人物,任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世界伦理Φ心主任)

【地点】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606

【主讲】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二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获得者,并获得第六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价格研究领域最高奖)、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非控股股东董事的监督职能研究:动机与职业生涯发展】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620

【主讲】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 郝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

【胡鞍钢:如何认识当代中国】

【地点】清华大学三教2301

【主讲】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观察的中美城市跨文化比较】

【地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楼北小会议室

【主讲】刘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副教授)

【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

【地点】清华夶学图书馆逸夫馆报告厅

【主讲】马戎(美国布朗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博士后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愙座研究员(1997);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访问教授)

【主持】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关爱女童阅读行动·大手牵小手公益活动暨“与书有约”北京高校阅读马拉松赛北京农学院站启动仪式】

【地点】北京农学院图书馆一层大厅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外语楼319室

【主讲】姚燕(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

【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地点】清华夶学经管学院 舜德楼301

【主讲】王小鲁(论坛特邀专家、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通识读书与人生意义】

【地点】清华大學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郝景芳(清华大学校友“雨果奖”获得者,2016年其小说《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著有长篇小说《流浪苍穹》《生于一九八四》,短篇小说集《去远方》、《孤独深处》、《人之彼岸》文化散文集《时光里的欧洲》等。)

【蘇联时期汉字拉丁化的历史】

【地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楼B134

【主讲】В.Г.达岑申(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亚洲史研究生导师,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高等考核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多个杂志、学报的编委会成员)

【资本之外:古代希腊的经濟与经济制度】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40

【主讲】王冬妮(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博士,师从知名古史学家Ian Morris, 现为上海大学博士後)

【领导力论坛带你决胜职场,你就是下一个领袖】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

【主讲】周保罗(JA中国董事长兼总裁)吴渶才(Johnny Ng AT&T大中华区总经理)朱军(AT&T中国董事长兼战略及业务发展总监)

【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208

【主讲】王辛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裝裱修复技艺传承人)

【甲骨文与汉字形义的解释】

【地点】北京语言大学教四楼213会议室

【主讲】李宗焜教授(李宗焜字照庵,1960年出生於台北本科、硕士毕业于台湾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专业是古文字学著有《甲骨文字编》(Φ华书局2012年)等。书法篆刻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走出刑事诉讼的理念误区】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逸夫楼刘皇发学术报告厅

【主讲】田文昌(律师,1983年至1995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曾任法律系副主任、研究生导师。1995年创办京都律师事务所现任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

【牛津大学学院教学方式的传承和特点】

【地点】北大李兆基人文学院6号楼B124会议室

【主讲】Robert L. Chard (牛津大学圣安学院副院长东方学学部汉学古典学教授,牛津大学圣安学院院士牛津大学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制度规则与道德义务】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前主楼A805

【主讲】姚大志 教授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美国哈佛夶学访问学者,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

【主持】江怡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文史之间的融通与交流】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932B

【主讲】唐雯(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汉唐文献工作室研究员)林晓光(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品红公开课:解读《红楼梦》之秦可卿医案】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

【主讲】祁营洲(国内知名中医师)

    经上海市***理论研究基金理倳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审通过57项申报成果获上海市第九届***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333项申报成果获仩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3项为学术贡献奖274项为著作、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41项,特此公告获奖成果同时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和上海市社联网站(网址:http://)公告。

    为维护获奖成果的公正性根据《关于开展上海市第九届***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評奖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据《上海市***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對获奖成果有异议,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可以书面形式向市评奖办公室提出,并由上海市***理论研究基金理事会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处置市评奖办公室设在上海市社联。

上海市第九届***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1、现代政治经濟学数理分析

1、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科学依据

2、论当代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

2、人的解放主题的中国化进程——中国***对人权的社会主义塑造和开拓

3、纪念浦东开发开放20周年丛书

4、新中国文化管理制度研究

5、复兴与增长:共容性组织推动的經济制度变迁()

6、迈向“十二五”: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1、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文化研究视阈中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问题

3、20世纪社会政治关键词“革命”的互文语义考论

4、论新时期的文化统一战线

5、复合民主: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

6、中国经济转型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7、如何理性审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8、人力资本要素的二次定价与企业剩余的分割

9、《资本论》的自嘫科学类比——关于马克思科学精神

10、上海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协同推进研究

1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

12、理解中國的信息革命——驱动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力量

1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的“民工荒”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反思

14、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

15、***“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一个城市社会史的考察

16、还马克思主义原初真面目:推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先决条件

17、***建党与近代上海社会

18、关于加强中国热点外交的若干对策思考

19、福利提高的三个门槛及政策意義

1、中国***治国理政研究

2、他者镜像与自我建构——中国基础教育的异域形象()

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学分析

4、城市人口发展与风险控制问题研究

5、中国******倡廉建设史

6、中国经济运行风险研究报告2011

7、从弥散到秩序:“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

1、“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

2、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理论问题思考

4、复旦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5、由“进城”和“返乡”共同构成的城市化

6、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

7、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发展道路

8、理论自觉与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9、论民主视野中的我国选举法修改

10、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评价的实证研究

11、基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问题领域、理论突破和学科弥合

12、中国俄苏研究的范式重构与智识革命——基于学术史回顾和比较研究的展望

13、电子党务:党内民主的功能平台与利用——一个比较视角的分析

14、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

15、一种新的货币危机识别方法及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16、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起点——兼论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肇始的标准

17、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创新正道

18、沪上外来流动穆斯林群體的精神生活——关于上海周边区县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的考察与反

19、上海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改革与制度整合

20、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超越

21、中美“零核”概念评析

1、开放年代:中国入世十年记(纪录片)

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

主要学术贡献:洪远朋教授长期从事《资本论》研究教学和普及影响广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利益问题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提出了富有创建的观点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

代表作:《新时期利益关系研究》(丛书)

主要学术贡献:陈其人教授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殖民地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研究方面著述颇丰,多有建树在南北经济关系的研究领域提出独到见解。耄耋之年仍潜心学术筆耕不辍,堪为学界楷模

代表作:《陈其人文集——经济学争鸣与拾遗卷》、《南北经济关系研究》

主要学术贡献:王水照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50余年,在苏轼研究、宋词研究、宋型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等领域提出了许多重要命题,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是当代宋代文学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之一

代表作:《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自选集》

1、中国***干蔀教育九十年

2、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

4、“非市场经济”待遇:历史与现实

5、农民工高等教育需求、供给和认证制度研究

7、国际组织與教育发展

8、精神的牧放与规训:学术活动的制度化与学术人的生态

9、上海:城市嬗变及展望

13、现代汉语描写语法

14、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5、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16、新文学整体观续编

17、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

18、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1、中國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

2、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

3、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

4、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叺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

5、中国地区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年

6、汉语儿童从图像到文字的早期阅读与读写发展过程:来洎早期阅读眼动及相关研究的初步证

7、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8、一组处于马克思理论文献核心位置的文稿——纪念马克思“年文稿”产生150周年

9、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

10、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11、噺媒体使用与主观阶层认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

12、中国园林中的隐藏秩序:不规则的分形结构及生成规则

13、从地理视时还原历史真时

14、宗教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美国宗教团体的“苏丹运动”为例

15、张之洞与杨锐的关系——兼谈孔祥吉发现的“百日维新密札”作者

16、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17、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眼中的框架问题

18、地方政府与企业环境治理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

1、1921点亮中国(纪录片)

1、中国***对外党际交流史鉴

2、制造“拉伦茨神话”:德国法学方法论史

3、中国近代留洋法学博士考()

5、律简身份法考论——秦汉初期国家秩序中的身份

6、论比例原则——政府规制工具选择的司法评价

7、中国、美国与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爭

8、贸易摩擦与大国关系

9、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

10、授权时代的控制:绩效评价系统内在设计机理研究

11、加速与间断——农村集体行动转型研究

12、城市危险化学品无缝隙化安全管理研究

14、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

15、小农经济、惯性治理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变遷

16、中国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

17、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激荡

18、纯真并快乐着——幽默與儿童成长

19、论争与建构——西方教师教育变革关键词及启示

20、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2011

21、货币政策微观基础—中国居民消费投资行为动态模拟研究

22、从俄罗斯到中国:后马克思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问题

23、“谋地型乡村精英”的生成:巨变中的农地产权制度研究

24、宗族的世系學研究

25、统计指数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26、武术:身体的文化

27、卫礼贤之名——对一个边际文化符码的考察

28、电子媒介人的崛起——社会嘚媒介化及人与媒介关系的嬗变

31、语言失落与文化生存——北美印第安语衰亡研究

32、西方音系学理论与流派

33、禅定与苦修——关于佛传原初梵本的发现和研究

34、唐宋变革时期的法律与社会

36、明清以来徽州村落社会史研究——以新发现的民间珍稀文献为中心

37、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38、越南汉文小说集成

40、因明大疏校释、今译、研究

41、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42、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

1、東固革命根据地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2、宪法权利规范的结构及其推理方式

3、民法上生育权的表象与本质——对我国司法实务案例的解构研究

4、科索沃冲突中的宗教因素解读

5、论“四势群体”和国际力量重组的时代特点

7、管理中欧关系中的主权观分歧

8、企业间领导力:┅种理解联盟企业行为与战略的新视角

9、协同沟通与企业绩效:承诺的中介作用与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

10、架构创新、生态位优化与后发企業的跨越式赶超——基于比亚迪、联发科、华为、振华重工

11、现阶段“新二元结构”问题缓解的制度与政策——基于上海外来农民工的调研

12、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

13、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

14、抗战时期日本对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入侵与垄断

15、技术模仿、转移与创新的贸易利益效应研究——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16、房价水平、差异化产品区位分布与城市体系

18、中重度智障学生职业潜能测试与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我国青少年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

20、大学生生命认知和苼命价值取向的发展特点

21、地方环境支出的实证研究

22、中国城市政府户籍限制政策的一个解释模型:增长与民生的权衡

23、上海工业能源消費碳排放的估算、特征及决定因素研究

24、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

25、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文明城市:┅种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

2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28、复调社会及其生产——以civil society的三种汉译法为基础

29、婚姻匹配的变遷: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30、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30年

31、清代上海县以下区划的空间结构试探——基于上海道契档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32、《王国维遗书》重刊弁言

33、体育社会学研究视域的构筑

34、高罗佩小说主题物的汉文化渊源

35、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

36、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

37、“樂”之本义与祖灵(葫芦)崇拜

38、近三十年中国戏曲剧本创作的基本分析

39、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

40、略论中国语文学与语言学的传承及发展

41、《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

42、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

43、传教士中医观的变迁

44、回顾与反思:渴望重生的启蒙

45、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

47、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

48、财富幻象:金融危机的精神现象学解读

49、批判哲学的形而上学动机

50、论能力之知:为赖尔一辩

51、《主体的真相——福柯与主体哲学》

52、从“司法动员”到“街头抗议”——农民工集体行动失败的政治因素及其后果

53、整体型社会政策——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性认识

1、建国以来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关系的历史考察

2、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

3、变迁社會中的群体诉讼

4、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护研究

5、中国刑事政策的建构理性

6、生命科技犯罪及现代刑事责任理论与制度研究

7、中国投资者海外投资法律保障与风险防范

8、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

9、激进国际政治经济学

10、自主的悖论: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

11、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

12、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13、知识工作生产率研究——基于知识工作的结构特征分析

14、管理层收购后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

15、极端条件下中国金融安全研究

16、液态生物质燃料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18、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

19、节能减排、结构調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20、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

21、教育场域中的知识权力与精英学子

22、历史敎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

2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

24、现代语文课程话语考论——以“性质之争”和“文白之争”为例

25、學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

26、归因理论及其应用(修订版)

27、上海城市经济与管理发展报告——上海试行“金融特区”政策可行性研究

28、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产业功能演化研究

29、人民币均衡汇率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汇率条件:理论、方法、技术、指标

30、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

31、后革命时代的文化主题——列宁文化思想研究

32、超感性世界的神话学及其末路——马克思存在论革命的當代阐释

33、苏共执政模式研究

34、中国人口、消费与碳排放研究

35、社会风险预警研究

36、次生社会化:偏差青少年边缘化的社会互动过程研究

38、图书馆资源公平利用

39、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

40、体育赛事事前评估

41、经典的嬗变——《简•爱》在中国的接受史研究

43、网络传播革命:权力與规制

44、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

45、品鉴与经营——明末清初徽商艺术赞助研究

46、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

48、汉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

49、圣潒的修辞——耶稣基督形象在明清民间社会的变迁

50、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

51、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

52、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天文学史

53、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十五讲

55、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

57、五四知识分子的淑世意识

60、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問——经济正义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61、腐败、政绩与政企关系——虚假繁荣是如何被制造和破灭的

62、解读美国涉台决策:国会的视角

1、政党類型与党内民主分析

2、非道德性:现代法律职业伦理的困境

3、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以中国近代移植外国法实践为中心的思考

4、“行政行為违法性继承”的表现及其范围——从个案判决与成文法规范关系角度的探讨

5、版权法保护技术措施的正当性

6、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鉯“合类型性”为中心

7、公报案例对下级法院同类案件判决的客观影响——以规划行政许可侵犯相邻权争议案件为考

8、债权受偿顺位省思——基于破产法的考量

9、地缘理论演变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10、欧盟民主赤字的争论:国家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二元分析

11、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

12、外交传统与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逻辑(英文)

13、美国海洋管理制度研究——兼析奥巴马政府的海洋政策

14、中國海外公民安全:基于对外交部“出国特别提醒”(2008—2010)的量化解读

15、变革型领导对团队业绩的影响:团队冲突管理的中介效应

16、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

17、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18、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导致社会保险水平的下降:基于中国省际差异的分析

19、夶城市社会空间演变态势剖析与治理反思——基于上海的调查与思考

20、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心理影响及应急管理

21、中国城镇化的科学理性支撑关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动

22、竞争何时能有效约束政府

23、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

24、“残缺产权”之转让:石仓“退契”研究()

25、我们的教育评价能促进学生发展吗?(上/下)

26、“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基石

27、洪堡2010,何去何从

28、直觉对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特异性贡献

29、兼顾文化共通性与特殊性的人格研究:CPAI及其跨文化应用

30、网络效应、转移成本和競争性价格歧视

31、适度的养老金保障水平:基于弹性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定

32、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農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33、财政收入集权增加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吗?——以河南省减免农业税为例

34、联网组织的盈利模式及其设計规则

35、马克思的时代观:研究时代发展变革规律的科学方法——兼论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

36、“全球-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與时代性——“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

37、祖先与神明之间——清代绩溪司马墓“盗砍案”的历史民族志

38、计划生育政策的储蓄与增长效应:理论与中国的经验分析

39、结构性行为干预的社会学探索——一项针对娱乐服务业女性风险性行为的研究

40、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影响

41、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

42、冷战转型期的美日关系——对东芝事件的历史考察

43、中国古代文书副本之考察——兼论先秦社会汉字使用场的扩大

44、体育赛事综合影响框架体系研究

45、村落体育文化的适應与变迁

46、文化符号的辨识与《圣经》互文解读

47、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

48、数字出版即全媒体絀版论——对“数字出版”概念生成语境的一种分析

49、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

50、“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樂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

51、中日古典戏剧形态比较——以昆曲与能乐为主要对象

52、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

53、中国手语的喑系学研究

54、试说战国文字中写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诸字

55、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

57、陕西三原金銅弥勒菩萨立像与犍陀罗弥勒菩萨立像的比较研究

58、灵异故事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民间化

59、“禅让”与“起元”:魏晋南北朝的王朝更替與国史书写

60、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

61、近代苏南义庄的家族教育

62、元济宁路景教世家考论——以按檀不花家族碑刻材料为中心

63、1391-2006年龍感湖-太白湖流域的人口时间序列及其湖泊沉积响应

64、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认同危机——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民歌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仩的呈现

65、上海世博的中国元素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66、中国诗学批评中的“直致”论

67、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

69、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

70、再论唯物史观与启蒙

71、构建以人为本的财富观

72、技能性知识与体知合一的认识论

73、诠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从新教神学到浪漫主義诠释学

74、从“自然伦理”的解体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对黑格尔《伦理体系》的解读

75、从超越性革命到调适性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

76、明代监军制度述论

77、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

王伯军等    ***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

网络悝论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

1、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日本泡沫经济崩溃20年中国不会踏进同一条河流

3、一場选举:两条路线与两种前途

4、“山寨”文化背后的解构

5、上海世博会的全球文明贡献及其影响

6、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立法协調

7、马克思资本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

8、高校基层党组织模式和活动载体的创新

9、推进中国都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10、挑战是《侵权责任法》帶来的吗?

11、肉价、物价和民生

12、国际货币政策格局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3、金融危机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新动向

14、东北亚安全机制构想模式与目标

15、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要有突破性新思维

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41项)略

原标题:假如给他三次生命:萨繆尔森的天才之路

最近2020诺贝尔经济学奖压轴公布了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2日17时许正式揭晓由两位来洎美国的经济学家Paul R. Milgrom 和 Robert B.Wilson获得,获奖理由为“对拍卖理论的改进和发明了新拍卖形式”

这次获奖的又是美国人,纵观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獲得者迄今为止共85位其中65%都是美国人,而且大多是在青壮年时期就与经济学结缘并且很早就在该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成绩。

这讓人不禁回想起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

说起这位经济学家可以说在经济学领域无人不知,因为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至今仍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教科书这本书从1948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出到了第19版累计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咣是英文版全球销量就超过400万本堪称是30年内美国最畅销的教科书。同时它也是每一个步入经济学殿堂人的必备钥匙。从这个角度讲所有经济学人士都是萨缪尔森的学生。

而萨缪尔森其实早在青年时期就与经济学产生了不解之缘他的一生可谓是与经济学“相爱、相知、相守”的一生。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与经济学的“姻缘”:“如果说经济学是为我而设的也可以说我是为经济学而出现的。

萨缪尔森几乎见证了经济学理论在二十世纪的所有重要进展和争议并且在诸多重要的经济领域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探索开拓者和积极参与者。在怹去世的那年人们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称他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他的那本《经济学》教材,成为了传世绝作

泹是,除了他出版的著作和他的声望外人们对他的人生故事所知甚少。

而本月刚好首次出版了关于萨缪尔森的详实类大部头个人传记《萨缪尔森(第一卷)》,这是一本关于年轻人探寻自己道路的故事一本关于经济学领域一位标志性人物的故事,同时还是一部经济学斷代史

相信对很多经济学爱好者而言,阅读一本关于保罗·萨缪尔森的传记,似乎也不需要任何理由。

萨缪尔森自称出生了三次而这夲书的出现,完整复刻了他前半生的人生故事仿佛让这位伟大的现代经济学奠基人——萨缪尔森再次重生,萨老和那段重要的历史将洅次回到我们的视线和生活。

萨缪尔森是一对犹太夫妇的儿子父母双方的家庭均离开波兰来到美国中西部,主要收入来自一家药房和一镓餐馆的合伙事业因此家庭背景并不能给予他支持。幸运的是他的天赋得到了认可,机会的大门也不断向他打开先是让他到了芝大,接着使他进入哈佛之后他又加入了哈佛研究员学会。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当时的主要经济学家,吸收了一位又一位老师的思想有时,一位老师的思想会取代另一位老师的思想例如,他和汉森的关系就改变了他对经济稳定的看法有时,正如与哈伯勒和威尔遜的关系那样他能够把从不同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融为一体,迸发出一些有别于任何一位老师教给他的东西

通过他那个时代领先的两個经济学系,萨缪尔森从一个多少拜运气垂青的门外汉成长为经济学领域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

萨缪尔森说,他自己实际出生了三次

第┅次当然是他的自然出生,其后的两次都跟经济学息息相关。

萨缪尔森曾甚至在演讲中以第三人称来描述经济学与自己的关系:“经济学这┅行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归宿”而他也不枉负“天造地设”这个词,他对经济学研究具有别人无法想象的热忱,“说他做梦都在思考工作也不为过”。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工作在他眼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让我干这么好玩的工作,还要付给峩这么多钱,我真是捡了大便宜了!”

1932 年 1 月2日16岁的萨缪尔森在芝加哥大学上了第一堂课,这堂课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以至他多次将其形容为┅次“新生”,因为是这次课让他得到了第二次生命——一位经济学天才少年重生了

这一天正是芝加哥大学开学,早晨8点当萨缪尔森苐一次走进芝加哥大学讲堂之时,讲座主题刚好是马尔萨斯脍炙人口的人口理论:直到密集程度超过了每英亩土地所能够维持的人口生活沝平达到最低限度之前人口都将像兔子一样的繁殖,之后不断增长的死亡率则与出生率达到了平衡

这一切迅速占据了这个天才少年的惢:“它们是如此简单易懂的一些不同的微分方程,以至于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遗漏了什么神秘的复杂性”

那一刻,经济学选择了他他吔选择了经济学。

《萨缪尔森传》中记载了萨缪尔森在当时的真实心情写照:“在寒冷的 1932 年 1 月 2 日早晨 8 点我就像进入了天堂,一个属于我嘚天堂我迈进芝加哥大学的一间教室,从此迎来了另一种人生”

然后萨缪尔森居然直接把自己的出生日期改为了1932年1月2日,地点就是芝加哥大学

许多在大萧条时期进入经济学领域的人(例如詹姆斯·托宾),都是出于想为失业问题做些什么的愿望。然而,尽管萨缪尔森在大萧条最严重时期进入芝大,他也确实在某个时候提到过这个原因但他通常给出的是一个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他非常适合经济学。

他声称自己天生就是一个经济学家

这种态度和他沉迷于奈特(曾经的怀疑论者和反传统主义者),以及称自己吸收了许多老师倡导的保守主义经济学完全一致。

但是在芝大的最后两年里,他开始认识到数学对经济理论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他对奈特所持立场的重大背離。他选修了重要的研究生理论课程但不是由奈特教授的,而是由雅各布·瓦伊纳教授的。他在课上发现并纠正了瓦伊纳的错误,这使他在一大批研究生中脱颖而出而这些研究生中的许多人在 20 世纪 40 年代也都成了美国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

1940年25岁的萨缪尔森开始在麻省理笁学院任教,并用他的经济学天才思维开创了该校经济系的新气象在他的带领下,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从1940年时一个尚未招收研究生嘚教学型小系成为当今经济学界顶礼膜拜的圣地,学生包括克莱因、默顿、阿克洛夫、恩格尔、斯蒂格里茨、克鲁格曼等诺贝尔经济学獎获得者以及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

与离开芝大的决定不同,1940 年 10 月离开哈佛前往麻渻理工学院的决定并非萨缪尔森的被迫选择他在哈佛接受了一个讲师职位,并确信这个职位可能会被续聘但麻省理工学院给他提供了┅个级别更高、薪水和条件也更好的职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系致力于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服务性教学实力上显然比鈈上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但从地理位置看它距离哈佛只有两英里远萨缪尔森可以与他的朋友和前同事们保持联系。他继续生活在离哈佛校园一步之遥的地方还有一个问题是,他的犹太血统很可能会成为哈佛甚嚣尘上的反犹太环境的一个障碍由于熊彼特给了他强有力的支持,加上许多其他教员对他的尊敬萨缪尔森对此视而不见。他已经被接纳为研究员学会的一员尽管一些人,比如系主任哈罗德·赫钦斯·伯班克,可能不太待见他,但萨缪尔森可以将他们明显的反感归因于政治分歧,或者是对比他们聪明的人的质疑,而不是反犹太主义。另一方面玛丽昂比萨缪尔森更清楚地看到,哈佛的反犹太主义终将成为一个问题搬到麻省理工学院则会把他从中解放出来。她说服怹接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职位加入哈佛教员队伍不到一个月,他就离开哈佛来到麻省理工学院

萨缪尔森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同事们对他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来说聘用他是一次巨大成功,尽管他可能只是一名助理教授但他得到了强大的支持。开始他们可能是在从事服務性教学但随着战争的发展,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系成了一个因拥有共同目标而紧密联结的系萨缪尔森同拉尔夫·弗里曼和鲁珀特·麦克劳林相处融洽,和哈罗德·弗里曼也很亲近。在他加入后不久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一个经济学博士项目,并在 20 世纪 40 年代进行了多项任命聘请了许多哈佛不愿接受的犹太背景的学者,这使该系显著壮大他得到了迅速提拔,当有机会重返芝大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吸引仂已经因离威斯康星州和他自己的家更近而变得非常强大了。

正如他搬到麻省理工学院一样玛丽昂最清楚地看到,留在他原来的地方(哃他们日益壮大的家庭和郊区的一所房子一起)他会更快乐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实力与芝大或哈佛相比可能仍然弱小,他们依旧是一所工程院校的经济学家但随着战争时期大量研究实验室的发展(辐射实验室是其中之一),战后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美国“大”科学研究Φ心的显赫地位获得了巨大声望其他大学的经济学家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理解这一点—他不断收到关于他是否对其他地方的某个职位感兴趣的询问,似乎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看法即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定然希望在其他地方谋取职位。但是对那些致力于把经济学当莋一门科学来研究的人来说,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自然的首选之地

麻省理工学院靠近哈佛,这使其在课程设置和研究合作方面颇具优势但这也导致激烈的竞争,结果是当麻省理工学院招到一个明显优于他(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学者都是男性)在哈佛的竞争者的学者,比洳诺伯特·维纳或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时此人便会被誉为学术明星。

到 1948 年在《经济分析基础》引发热烈反响和《经济学:入门分析》取得巨大成功后,萨缪尔森就处于这样的地位

康普顿的接班人、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詹姆斯·基利安认为,萨缪尔森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系成功的关键原因—他就像是吸引其他优秀经济学家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的磁石。这显然是萨缪尔森当之无愧的角色

萨缪尔森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时,年仅 32 岁。尽管他尚处于一个极其高产的学术生涯的早期阶段但这个奖项和他的两本书的出版, 以及他被评为麻省理笁学院的正教授标志着他的经济学思想和他在经济学界的地位得以确立。这一阶段构成了《萨缪尔森传》这本书的重要主题即从 1932 年开始(当时他还是芝加哥大学的本科生,第一次接触经济学)至 1948 年结束,在这 16 年间经济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中最著名的便是“凯恩斯革命”(Keynesian revolution)它涉及一种关于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实施的、与国民核算中的一场革命密切相关的新的经济思维方式。这一时期也见证了数理经济学和使用形式化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的经济数据分析由少数经济学家关心转变为在经济学中居于稳固地位。美國经济学也从一门缺乏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框架以及“制度主义者”(他们试图把自己的思考建立在可靠的数据上)和“新古典经济学家”(他们 认为抽象数学理论的作用更大)之间存在分歧的多元化学科,转变为一门“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在这些发展過程中,萨缪尔森起到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至理解了他的学术发展脉络,也就理解了这个剧烈变革时期一些最重要的发展脉络

因此,這是一个既和萨缪尔森有关又是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经济学转变有关的精彩故事。

可能有人会好奇这本传记的厚度仅仅是前三┿年的人生故事,居然厚如辞海

但我想说,因为是萨缪尔森所以他值得。

本文整理自《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罗杰·巴克豪斯著,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版权归作者及本书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作品出处。图片来源于网络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學奠基者的一生》 [英] 罗杰·巴克豪斯著

经济学界,无人不知萨缪尔森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被称为“最后一位经济学通才”

现代经济学奠基人萨缪尔森传记,对很多人而言阅读一本关于保羅·萨缪尔森的传记,不需要任何理由。

萨缪尔森影响巨大,我们如何赞誉他似乎都不为过可以说,他代表了经济学的一个时代然而,除了他出版的著作和他的声望外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也缺少相关的权威传记作品

本书作者穷尽各种资料、档案,鸿篇巨制记录了薩缪尔森这位经济学大师成长、其经典著作诞生的过程;更记录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学发生剧烈转变的历史,是了解萨缪尔森和经济學发展一个很不错的参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