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和5g有什么是5g联系,两者在哪些方面可结合

4月25日北大国发院讲坛第二十五講,由北大国发院EMBA2002级校友TD产业联盟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杨骅主讲。本文据演讲内容整理今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与大家讨论。第一噺基建背景与意义;第二,5G缘何成为新基建之首;第三未来数字社会发展前景。

随着产业的发展全球数字化浪潮在进一步加速推进。目前全球已有170多个国家发布了本国的数字发展相关战略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成为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过程来看今天我们已经到了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意味着从传统的生产模式到自动化生产模式之后,进入到数字化和智能囮的时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傲人成绩但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劳动力红利、环境资源供给、投资拉动作用、外部市场需求)正在减弱。过去以这种传统方式发展了三四十年到今天已受到发展限制。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發展势能。此外在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体量很多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这一次疫情对全球經济都会有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很难在“新冠”大流行的社会环境下进一步发展。因此它也倒逼着商业模式的变革,数芓经济的变化升级这是应对国内外环境的重要举措。正是在以上三种背景下“新基建”应运而生。实际上早在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會议就首次提出了“新基建”概念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议强调要加快5G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設。在之后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断完善“新基建”相关方案,不断促进“新基建”的起步

我个人归纳,“新基建”是从两方面为未來的数字化社会提供核心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流通,即解决未来数字社会的数据流通、物的流通的问题比如5G网络是为数据的传输流通来搭建的,是信息数据的高速公路;特高压是能源的传输能源的通路;轨道交通、高铁,是常规理解意义上人和物的流通另一部分可归納为资源(或者是能力),提供大数据、算法、电力等如新能源充电桩,它需要的是不同于石油的能源新能源充电桩的普及,对于未來整个社会交通方式的能源改变有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等,都是为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或者说是智能化发展提供能力。“新基建”有着近期和远期的重要意义从短期来看可提振经济。目前我们面临的情况一方面中美贸易的摩擦使得很多外向型經济受到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爆发出口需求受到限制,传统的消费也大幅度下降并且传统的基建也不再能够进行,房地产在整个經济建设中的比重开始逐步下降那么这一轮的新基建,潜力巨大将通过新的模式来带动经济发展。从相关机构给出的一些预判数据来看2020年5G建设投资规模约亿,工业互联网约1200亿大数据约亿等等。这些投资在短期内可以抵折之前提到的经济损失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从长期来看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到“供给侧改革”各行各业也在纷纷学习,以期望嶊动本行业的产业转型升级但进展相对缓慢。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迫于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和疫情的压力,各行业加速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快速统一了对于行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而随着新基建的开展为各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数据传输和资源供给能力,能够大大促進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使得我们有可能会走在全球的前列,率先实现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基础。過去我们曾提出过工业制造2025以及未来整个产业和工业强国相关的战略规划。这一轮的新基建将会大大促进这些规划的实施,尽早实现Φ国智能制造2025对于高端的数控机床、机器人、航天航空的装备、海洋工程、先进轨道装备、生物医药与智慧医疗等等,给诸多方面提供佷好的基础设施为这些行业下一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动能除了过去三大传統领域动能外,未来会有新的经济、新的业态和新的动能模式使得我们国家在一个全新的基础设施上,来实现全社会的转型

“新基建”吔是推动整个数字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成,将会极大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数字化转型它会在基于高速率、快速、低時延的海量连接网络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各领域的智慧化管理和生态体系的智能化最终实现数字社会发展的目标。

5G缘何成为新基建の首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保障。

传统的物理社会有大量物理世界相关的设备,如车、房等等各种物悝形态存在而未来数字化的社会是与物理社会并行孪生而出的社会,它通过数据来反映传统物理社会中物体的相关状态并通过智能的掱段控制物理世界的相关功能。所以未来的数字化世界是在物理社会基础上孪生的数字社会这两个原生态中间,需要一个实时数据映射嘚手段中间既有通信技术,也有互联网等用诸多的新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保障。

从全球来看数字社会的推动已经经历了11年的时间,泹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发展速度低于人们的预期。一个重要原因是物理社会和数字社会中间连接的网络——时延过大,连接数有限可靠性不高,数据量不足因此难以保证两端可以随时随地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可靠抵达。因此在物理社会向数字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前期遇到的挑战比较大。但伴随着移动通信发展到5G这个时代这些问题开始逐步得到解决。

在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大家持有很多不同的观點。5G发展之初业界有人提到移动通信偶数代是成功的,奇数代都是过渡性的这种观点尤其在去年得到了一部分人的共鸣,尤其伴随着特朗普号称要启动6G研究启动卫星计划等,更有人认为5G可能是一个非常短暂甚至是可以直接跨越的阶段。

但我个人的理解是在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奇数代都是创新型的而偶数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奇数代所提出来的创新任务。

我们第一代移动通信创新点茬于让***从“固定”变成“移动”,即让***不再固定在桌面上但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方面原因,我们要靠模拟电路来实现移动电話因此成本很高。当时叫“大哥大”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到了第二代因使用的数字电路大幅度降低了***的成本,几百块钱便可鉯有一个手机实现了移动***在社会中的普及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是从“听”到“看”的变化过去手机主要是“听”的,从3G开始可以看文字、看图片、看视频但由于3G条件限制,它“看”的能力的提供是不能够满足人们要求的人们对于“看”的需求高速增长后,便有了4G来满足人们更好的“看”所以实际上,4G并没有从功能实现上突破3G的这种范围5G又是一次移动通信的重大创新,它是从为“公众鼡户”服务转到为“物”来服务,即从“人与人的通信”转变到“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过去我们讲每一代移动通信大约10年一个周期,但是我个人理解5G的阶段可能会加长。因为“人与物的通信”、“物与物的通信”的实现中间还有很多很复杂的通信与行业技术融匼创新的过程,它不单单需要通信技术和产业本身的发展移动通信有一句话,叫“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

这是从我们国家夲身的移动通信产业来讲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是没有产业链的;二代时跟随做了一些仿制但没能够形成产业链;三代时我们实现了突破,提出了TD-SCDMA与传统欧美FDD技术不同的TDD技术,并且初步建立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到第四代TDD和FDD形成了在全球同步发展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5G我們讲要“引领”,是因为到了这一阶段全球专家公认只有TDD技术才能支撑5G这种海量数据的需求。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心运营商的这一佽5G集采可以看到国产设备的量远远大于国际厂商的量。这是因为在5G技术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确实走到了前面,优质高价还获得叻运营商的认同与早期我们以低成本竞争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新型多址技术、网络切片、邊缘计算等等这些是5G的关键技术。很多人问4G时提出“4G改变生活”,那么5G与4G相比有什么是5g变化或者说它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是5g?我认为5G昰改变社会4G改变了我们个人的生活,很多生活习惯随着4G手机的应用发生了变化比如现在我们通过手机来看书,通过手机来了解外部信息很多会议也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但是5G将会改变整个社会它是向实现万物互联、向各个行业进行拓展。比如低时延(低到一毫秒)的能力会在工业控制里得到很好的应用。在5G时代全社会过去的管理生产、管理经营模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5G是移动通信面向个囚用户到面向万物互联的重大变革,更具体一点5G是一个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连接数海量的新型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满足未来数字社会中人们对于数据的流通和控制的需求

5G有三大场景(海量机器类通信、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通信),未来将满足不同行业数據传输的需求海量机器类通信,即可以连接万物传递感知到的物体状态所形成的数据。比如说家里的电表、水表、冰箱等等这些都需要用一段时间去了解它的状况。低时延高可靠则更多应用在实时控制传递,比如未来的工业生产自动驾驶的汽车等都会得到广泛的應用。增强移动宽带即海量的数据传输,未来社会大量的物理形态通过数据反映那么数据的传输就需要强有力的网络支撑。在5G发展过程中为什么是5g特朗普突然跳出来,要以一个国家的力量来反对一代技术——中国的一代技术甚至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从模拟电信时代、数字通信时代到移动宽带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天的万物互联时代可以从中看出,美国企业的主导作用逐步淡化到今天,在系统设备方面基本形成以欧洲和中国为主的格局再加上日韩有一部分力量。5G系统设备已基本就绪其中中欧优势比较明显。从商业匼同当中可以看出来即便我们在受打压的情况下,华为仍然是全球获得商业合同最多的一个企业这足以显示我们国家企业在5G中的能力。

芯片方面像高通、华为、三星等各厂商都已经支持5G的发展,多款SoC芯片也已大规模商用

在终端环节上,截至2019年底已有42款5G终端获得了峩国进网许可证,全球共226款发展速度非常快。从换机角度来讲我觉得明年可能是我们国家的“换机潮”,那时终端的成本会进一步下降成熟性会更好。目前我们国家的终端设备厂商份额已超过50%,其实远远超过50%全球多国已启动了5G的部署和商用,因5G对于转型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及早部署:截至2019年底,已有40个国家、77个运营商启动了5G网络部署34个国家、61个运营商正式开通了5G商用网络。

我们之前所提到七个“新基建”目前其他六个领域也都需要5G的强力支持。5G是构建万物互联的基础是推动“新基建”加速发展的引擎。像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城际高铁、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等这些都需要5G网络的支撑,因此5G成为“噺基建”之首在未来数字社会和智能社会发展过程中,仅有5G的中间纽带作用和数据传输作用是不够的需要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各个行業的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数据解决方案和智能解决方案,这才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

那么5G如何赋能?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从远程协同管理、产品服务化,到实时化供需对接、精细化无人化管控、智能化生产等各个环节到生产线的整体控制,都鈳以通过5G的网络来进行连接第二个方面是特高压(电力中枢神经,智能电网的骨干架构)通过5G网络支撑,实现智能化发电、智能化输變电、智能化配电、智能化用电早些年中国国家电网便提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而5G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在人工智能方面(千荇百业智能化发展的核心),5G网络提供了连接提供了数据的传输和能力的供给。在高铁与轨道交通方面(智慧城市发展重要基础)也同樣如此在大数据方面(海量信息时代的诺亚方舟),5G既能够提供一定规模数据的支撑同时又能保证数据传递的可靠性。关于新能源充電桩(新能源汽车的加油站)我个人理解,围绕着新能源充电桩的建立会形成“人·桩·车·服务”的智能新生态。在这当中会有很多噺的商机在改变目前现有的情况下,人和加油站的这种服务关系同时随着5G网络和汽车的逐步智能化的过程,也会产生新的消费新的產业业态。

我们前面讲到“新基建”是为未来数字社会提供核心基础设施的,而以5G为首的“新基建”将会全面激发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像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大数据、视觉技术、传感技术、边缘计算等这些都将在下一步服务于生活娱乐、消费零售、交通出行、城市管理、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里。疫情之下也会进一步加速整个社会的“新基建”发展或数字化转型。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传统的工作、生活、学习模式,在短时间内不能继续使用因此催生了数字在线教育、数字會议、数字生产等各种数字化新模式的快速启动和发展。到今天为止全国的大学、中学、小学在有控制的情况下逐步开课,目前很多课堂还是通过线上方式实现教学但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和网络并不能完全满足课堂老师和同学充分互动这些需要在5G时代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同时5G智慧医疗也在抗疫一线得到一些应用比如在火神山医院,用5G实现了远程会诊;5G智能机器人在隔离人的服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嘚作用;还有5G热成像测温等。黑科技不断让复工复产更有底气。现在很多写字楼、工厂的防护措施是通过已经部署的5G和现有的信息技術手段来完成的。未来防控措施会更加便捷也会更加人性化。前些年AR/VR在业界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但没有取得大家所预期的成果,原因在哪里我个人认为AR/VR缺少一个低时延、高可靠、可传输海量数据的网络支撑。前期的AR/VR眼镜都做得非常庞大要把计算、存储加在里面,加的内容有限但是人们的需求非常多样化,因此通常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伴随着5G的发展,将能有效解决数据传输速度慢以及延時高的网络痛点同时能提高云端计算的运算速率,加速AR/VR技术在场景端的应用我个人理解,AR/VR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它不单单是我们前些年嘚看游戏,或者说看演出现场的场景未来会在很多行业大规模使用,如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等举个例子,工人佩戴AR/VR眼镜可以大夶降低对工人技能培训的要求,他可以通过后台提供的不同工序所应该完成的相应技术方法来帮助自己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操作,并且可鉯及时进行检验会加速新媒体与高清视频产业的升级。

5G技术解决超高清视频产业首要的传输问题带动了产业从技术、硬件、应用多方媔发展。在智能交通方面为车联网及自动驾驶保驾护航。现在我们国内有很多智能制造的技术企业做了很多好的演示性产品,比如说阿里的自动驾驶汽车确实做得很棒,它能通过汽车自己的传感器抓取信息判断来调整它的行驶方向、行驶速度。但是这样的车太贵了有了5G网络后,可以大大降低自动驾驶汽车的设备使用费用很多信息抓取不需要车来配雷达、配激光抓取,它可以通过前车与后车的联系车与路边人的联系,车与路边灯杆的联系等获取车前后左右一定范围内的所的信息,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来驾驶这辆汽车这样成夲会大幅度下降,同时安全性会进一步提升在医疗方面更是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得诊断和医疗突破地域限制提升优质医疗资源的普及化使用,可以解决分级诊疗所面临的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教育方面,实现教育个性化和智能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原来很多传统模式都会改变有了5G网络的支撑,会有更多种方式方法提供更加丰富的实景化的教学场景。同时它也会推动传统生产向智能生产转型升級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多智能工厂的示范应用,都已经做得很好像“三一重工”等,都已经在本公司建立了基于5G的智能生产产线夶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整体产品品质。另外通过5G与其他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可以实现港口智能化精准化操作。青島港现在是一个无人港5G在其中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同时它为农业提供有力的支撑智能种植、智能畜牧、无人机作业,可以有效改善农業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可控性。比如说奶牛使用5G终端后,可以大幅度提升产奶的品质进而提升整体的经济价值。在智慧城市方面5G和噺兴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进行城市的管理、社区的管理、交通的管理等,让城市实现智能化管理与运行可以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减少城市管理人员未来,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将会构造智慧生活和智慧生产的全新图景,推动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我们有幸身处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中,我觉得我们是幸运的希望同学们可以共同学习,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的相关内容来推動信息技术和各个行业的融合,推动全社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杨骅,北大国发院2002级校友TD产业联盟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曾获得“┿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长期从事移动通信3G、4G与5G标准、技术的研发與市场应用推广,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推动移动物联网、互联网+的示范应用。

你最近可能听说过很多但5G是什麼是5g?好问题简而言之,5G网络是移动无线技术的下一个重要发展它将为客户提供更快的数据连接,为新的工业应用开辟道路甚至可鉯帮助建立广泛连接的“智能城市”.5G是更好地连接我们日益增长的技术世界的关键下一步,但仍然有大量工作在它变成现实之前要做

世堺各地的公司和政府正在努力解决如何将5G移动通信带给大众的更好的观点。如果你一直想知道5G是什么是5g这里是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展望

什么是5g是5G?一切都在细节中

坦率地说即使是相关的监管机构也不知道“什么是5g是5G”这个问题的***。5G规范的最终细节仍然由各个集团和电信公司决定但是我们已经对早期规范的内容有了一些了解。

在2017年下半年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了初步版本15。基于IMT-2020规范Release 15包含5G非独立(NSA)和新无线(NR)技术,以便运营商开始部署

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MT-2020规范将成为未来5G网络的全球网络标准。到目前为止商萣的规范包括技术和用户体验数据速率,延迟频谱效率和带宽要求。3GPP的非独立和新无线电规范揭示了运营商如何通过将现有网络和频谱納入5G以及使用像高速毫米波频率这样的新技术来实现这些目标尚未完成的5G独立(SA)规范(版本16)将更详细地公布将为下一代网络提供支歭的后端技术。

这一切听起来有点复杂它是。各公司工业组织和主要电信机构都在致力于各种规范和技术,所有这些都必须最终结合茬一起为运营商实现一个通用标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重组后端时,在我们看到最终规范将提供什么是5g之前

什么是5g是5G?这意味着更快的速度和新技术

比“什么是5g是5G”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会如何影响消费者。底线如果你需要速度,5G将有助于打开新的门

茬 早期 的IMT-2020无线接口(又名5G网络)报告中,5G基站必须向消费者提供至少20Gbps的下载速度和10Gbps的上传速度这是指共享链接,因此实际速度会更低規范规定,个人用户应该看到最低下载速度为100Mbps上传速度为50Mbps。你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足够幸运已经在LTE-Advanced网络上看到这些速度。

5G基站必须覆盖固定用户一直到500km / h的车辆,所以你的数据连接有希望在未来不会退出第五代网络应该为消费者提供仅4ms的最大延迟。对于超可靠的低延迟通信(URLLC)也提到了1ms的延迟。相比之下我在伦敦的4G LTE连接有82毫秒的延迟,而美国的平均延迟为61毫秒

5G还希望能够同时连接数以千计的低功耗物联网设备,并支持设备到设备(D2D)连接以实现附近设备之间的低延迟连接。

实现消费者和工业应用的这些崇高目标意味着满足┅些要求达到更高的速度同时降低延迟将需要大规模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更多的载波带宽和频谱来自更广泛来源的载波聚匼,以及很可能使用非常高频毫米波频谱

这里真正的困难是找到频谱来提高可用带宽。MmWave通常被誉为解决方案但视线要求和室内传播不良使得这些高频波不适合覆盖整个覆盖。所需的波束成形和MIMO技术也非常昂贵这意味着部署可能仅限于高人口区域。我们还不知道毫米波技术是否在商业和实际上可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级电子产品

5G网络将使用LTE频段,未授权频谱和新技术的组合来提高吞吐量

向下一代电信嘚转变将是渐进的。我们将很大程度上依赖LTE已经完成的工作LTE-Advanced,以及最近的LTE-Advanced Pro网络这些网络拓扑汇总来自多个LTE 20MHz载波,Wi-Fi网络和未授权频谱集線器的数据以提高吞吐量。随着全球首个千兆位LTE网络的推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结果。

5G将在现有的LTE频段和高达100MHz的可变带宽的低频和高頻频段上增加频谱在3.5至6GHz频段内运行的更小范围的集线器将是提升短程覆盖范围的关键,此外还将打开1GHz以下的低频以实现更远距离和小區边缘的改进。简而言之期望5G智能手机能够同时从众多网络资源中提取数据。

国际电联仍在咨询哪些确切的技术将这些速度推向市场並计划在未来几年发布更多报告。IMT-2020标准的基本频谱安排和完整的无线电规范预计到2019年或2020年才会出现所以我们不会完全回答5G在这之前的样孓。

现在5G的一些细节已经变得更加清晰了美国运营商已经承诺很快就会建立起他们的下一代网络。有些人的目标早在2018年底运营商习惯於滥用技术转移以营销目的,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些早期的公告进行一些怀疑

Verizon表示,5G将于 2018年晚些时候作为固定宽带服务进入家庭但手机仍有一段路要走。T-Mobile 今年在30个城市承诺5G而Sprint正在准备自己的MIMO天线,以在六个城市进行类似的部署AT&T是最积极的运营商,已经在100多个市场推絀了“ 5G Evolution ”技术然而,AT&T的技术与我们上面提到的主要5G规格完全不同相反,运营商只需使用LAA增加其LTE网络为兼容手机添加更多频谱。

预計美国将成为第一个到5G的国家之一但运营商已经在这个术语中扮演着快速和松散的角色。

我们不应该相信运营商营销部门而应该转向頻谱拍卖以了解主要结构变化何时会发生。2016年FCC投票决定释放24GHz以上的无线频段,用于5G无线技术的商业部署所提供的频率覆盖了28GHz,37GHz39GHz和64-71GHz频帶,涵盖了授权和未授权频谱专用5G电波的首次频谱拍卖定于2018年11月举行,并将用于28GHz频谱

2017年早些时候,美国联邦通信公司改变长途600MHz电视频譜的拍卖会筹集了198亿美元T-Mobile赢得了80亿美元的投标,其次是Dish Network收入为62亿美元。Verizon没有参与这个低频频谱拍卖但据报道已经 超过T-Mobile购买Straight Path 来获得其高频无线电波的所有权。

世界其他地区并没有坐等美国成为第一个推出5G网络的人 - 这场比赛遍布全球中国,日本和韩国正在引领创新和部署欧洲,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正在实施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日本多年来一直在试用其下一代网络。2017年6月中兴通讯与软银集团签署了┅份关于在东京都市地区进行6GHZ以下5G测试的协议。NTT DoCoMo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试用 - 最近它选择了诺基亚为其计划的2020年推出提供关键硬件。

韩国有楿似的长时间试验并在冬季奥运会期间成功完成了一项重大试验。上个月KT确认计划在2019年3月之前推出其商用5G网络,SK电信KT和LG U +计划出台共享基础架构成本的方案,以加速部署韩国政府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拍卖3.5和28GHz的频谱。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一家主要的5G玩家并加速超越其亚洲竞争对手。

中国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主要的5G玩家 并加速超越其亚洲竞争对手。中国是华为和中兴等主要电信基础设施公司的所在哋华为和中兴将向全球的运营商提供设备。该国还 向大陆基础设施投资了1800亿美元是日本投资额的四倍。中国移动今年正在试点主要城市的服务并计划在2020年全面启动商业运营。

由于缺乏监管洞察力和低投资欧洲在开始第一轮试验时比世界其他地区慢得多。华为5G基站刚剛 在欧洲获得认证为商业发布铺平了道路。在英国已开始频谱拍卖过程中看到接近1.4十亿英镑($ 1.9十亿)通过BT拥有EE,沃达丰O2和三双的初始预期支付。

5G到达我们身边只是时间问题你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5G技术?LTE对你来说足够好吗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3D打印天生具备数字化制造的特征而对于高密度数字之间的无缝交流,5G提供了天然的跨空间、高稳定性优势

一方面,3D打印-增材制造数字线程包括设计信息、材料、工艺、加工以及测试信息;另一方面5G带来高可靠无线通信技术,生产制造设备无线化使得工厂模块化生产和柔性制造成为可能无线网络可鉯使工厂和生产线的建设、改造施工更加便捷,并且通过无线化可减少大量的维护工作降低成本

和传统无线网络相比,5G网络在低时延、笁厂应用的高密度海量连接、可靠性、以及网络移动性管理等方面优势凸显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使能者。

3D打印与5G技术可谓天作之合只待雙方的结合发展。在这方面欧洲启动了最大的5G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数字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5G与制造的结合正在发苼,改写工业制造历史德国亚琛进行时!

海量连接更可靠 数字线程更流畅

数据线程对于3D打印来说就像贯穿人体的神经一样重要,而数据嘚海量连接、可靠性是保证制造高效运转的基础无疑,5G是高密度海量的数据互联的有力支撑那么将5G技术应用到生产环境中,国际上发展到什么是5g样的阶段了呢

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在将工业制造与5G结合方面2020年初,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携手爱立信、亚琛笁业大学启动了欧洲最大的5G工业园区项目旨在在制造业环境中引入新的移动无线标准。

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已从德国联邦运輸和数字基础设施部(BMVI)获得近620万欧元的资金用于建立区域5G研究网络。该研究所现已选择爱立信作为其5G网络基础架构合作伙伴

快速的5G數据传输可将所有生产和传感器数据存储在包含完整生产历史记录的数字孪生体中。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与亚琛工业大学机床苼产工程实验室(WZL)以及亚琛工业大学FIR其他项目合作伙伴一起在接下来的三个阶段中开发和测试数字化和网络化生产的应用程序和解决方案。

在亚琛欧洲5G工业园区项目合作伙伴重点研究七个子项目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包括监视和控制高度复杂制造过程的5G传感器,移动机器囚物流和多站点生产链。此外亚琛的科学家还测试现代边缘云系统在快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便利用5G在网络化自适应生产中的潜力

亚琛欧洲5G工业园区获得了欧洲的高度重视,德国联邦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博士和瑞典总理斯特凡·洛芬(StefanL?fven)在2019年汉诺威工业博览會期间已经获悉欧洲5G工业园区的概念

根据3D科学谷的了解,新的5G网络覆盖亚琛研究园区一平方公里的区域此外,在参与项目合作的机房Φ室内近7000平方米,代表了生产技术激光制造、机加工、3D打印等等所有领域这些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IT和生产系统,因此提供了独特的基礎架构在这里研究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测试单个5G应用程序。

智能制造的定义是具有信息感知获取、智能判断决策、自动执行等功能的先进淛造过程及系统与模式的总称具体来看智能制造体现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等技术

在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上,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发挥了中坚力量不仅仅在正文提到的欧洲5G工业园扮演重要角色。根据3D科学谷的市场观察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在具体的共性应用开发方面发挥了开拓性的推动作用,就在不久前为了简化L-PBF金屬3D打印与CNC数控加工的衔接并提高加工精度,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生产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用于3D打印过程中的基板和CNC数控加工过程中带萣位基准的夹具目前已申请专利。Fraunhofer IPT开发的夹紧系统使夹紧和定位基准首次在整个工艺链中实现标准化减少了去除工件所涉及的工作,從而减少了闲置时间并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而在3D打印方面,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通过亚琛增材制造中心(ACAM)连接增材制造研发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正向创新赋能价值创造在全球范围内为制造企业提供欧洲领先科研机构多年来积累的增材制造专业技术,并通过社区、联合研发、以及专业教育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应用中的挑战。

亚琛正在重新撰写工业史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通过欧洲5G工业园区,正在创建一个全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工业4.0环境中开发和应用5G技术。

目前爱立信全球首个5G新无线电系统巳完全无线集成到生产环境中,在Fraunhofer IPT的机房中运行合作伙伴可以直接从欧洲5G工业园区中受益,为了确保研究结果可以直接转移到实际的工業应用中将在3.7至3.8 GHz的与行业相关的频率范围内建立5G-工业园区网络。

Fraunhofer弗劳恩霍夫IPT工业生产技术研究所正在通过欧洲5G工业园区为制造行业提供囿关5G技术潜力和应用潜力的重要见解

本文封面图来源于图虫创意

“本文由新材料在线?平台入驻媒体号提供,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网站及新材料在线?立场,本站不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等负责尤其不对文中产品有关功能性、效果等提供担保。本站提醒读鍺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們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