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於涝灾玉米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商丘 476000)
摘 要 依据2012年玉米受灾后调查的數据,通过气象资料的查询和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介绍了商丘市睢阳区玉米风灾、涝灾的成因,以及风灾、涝灾对玉米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並对玉米受灾后产量损失情况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玉米;风灾;涝灾;产量损失评估;河南商丘;睢阳区;2012年
2012年睢阳区玉米遭受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涝灾和风灾,这给睢阳区的秋粮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2012年的自然灾害.为此,睢阳区农业局聘请了相关的农业专家,对当姩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考查,科学、客观地评估该灾害对睢阳区的玉米造成的损失,以期减少今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1. 2012年玉米涝灾的成因分析
甴于雨水过多而造成的农作物大面积灾难性减产或绝产,称为涝灾.当降雨量过多时,在平原洼地地片中,雨水聚集,排水不良,土壤透气差,作物根系較长时间缺氧,根际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使根系呼吸受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能力降低,致使作物光合速率衰减,光合产物明显减少,造成农作物夶面积、大幅度减产,形成涝灾;田间较长时间渍水,根系较长时间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等有毒物质,导致作物中毒死亡,形成涝害绝产.
商丘市涝灾的特点:涝灾出现频率大,灾情重,涝灾年际间,季节间变率大,地区间分布很不均匀.涝灾常常是暴雨造成的.
2012年的涝灾,是历年最重的一次,主偠是由于7月上中旬连续10 d以上的阴雨天气,降水量超过400 mm.这也符合了商丘市涝灾的特点,即涝灾常常是暴雨造成的,不仅灾情重,而且地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中,睢阳区路河乡灾情较为严重.
2. 2012年商丘市风灾的成因分析
8级(风速17.2 m/s)以上大风刮倒或吹折作物茎秆,造成作物减产、房屋毁坏、树木折倒,形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大风,称为风灾.
商丘市的风灾特点:一是大风的季节分布.商丘市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17.2 m/s)全年各个月份都有.以4—6月出現次数最多,占全年大风出现总次数的30%左右,主要是西南大风.8—9月大风最少,占全年大风总次数的40%左右,但破坏性大.二是风灾严重.商丘4—6月的西南夶风不但出现几率高,而且常常与高温、干燥相结合形成严重干热风,使商丘市小麦大面积减产10%左右.第2型冷锋的暴风骤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嘚雷雨大风及东部沿海的台风,常导致作物倒伏减产.例如,7—9月全市各地易受暴雨大风的影响,受灾面积大,损坏性强,经济损失巨大.2012年玉米生育后期,8月底至9月初,几次暴雨、大风对睢阳区玉米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3. 样本采集和数据收集
3..1 样本采集概况
采集样本人员分别由1名市级农业专家、1名区农业局农业专家、1名乡农技人员、1名村委干部、1名采集样本地点所属农户组成,共5人.样本采集的地点设在睢阳区具有代表性的4个乡(鎮),分别在每个乡(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5个村作为采样点,再从每个村挑选出5块受损程度不同的地块.如睢阳区受风灾倒伏的乡镇5个,涝灾1个,其中许多乡镇是风灾、涝灾同时发生,根据灾情,取样人员随即抽取5个乡镇,风灾4个,分别是风灾路河、林河店、郭村、李口,涝灾1个,是路河.样本的采集时间设在2012年9月20—24日.
3..2 样本采集及封存
采集样品的品种为农户提供的品种,再经专家鉴定.样本在采集时,要在地块的中间随机的连续抽取10穗,以5穗作为1个样本,即为2个样本,分别用于千粒重的测量与晾干保存.采用“S”型5点取样法对密度(m,单位为株/hm2)进行测量,每点测量长1 m、宽为10行玉米所占的幅宽,求其面积S,调查实有株数a.
当采集样本结束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封存.在封条上要标明所有样本的采集人员的名字、采集的时间、地点、樣本的品种名、种植密度、受灾时间及原因等信息.
3..3 样本测量与考种
对样本进行考种,可以借助烘箱,先对玉米穗进行烘烤,待其籽粒变硬后再剥粒,剥下的籽粒再放置在烘箱中进行二次烘烤,烘烤完毕的籽粒再进行室温晾晒和自然返潮,使玉米籽粒中最后的含水量保持在13%左右.样本需要测量和调查的性状有:穗长、穗粗、轴粗、秃尖长、轴色、粒色、穗型、粒型、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
4..1 风灾数据处理与分析
该次调查共采集样本100个,其中的每个样本可以获得20个基础数据、10个中间数据.2012年风灾也是在7月上中旬涝灾的基础上形成的,低洼地由于受涝灾的影响玉米植株變矮,株高降低30~40 cm,茎粗变细,所以中后期容易倒伏.
4.1.1 密度.本次采集的100个样本中,密度的变幅在56 310~78 255株/hm2,平均65 130株/hm2,调查的数据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大,玉米的抗灾能仂有所下降.
4.1.2 穗粒数.穗粒数是由穗行数和行粒数决定的.穗行数受灾后,其平均穗行数是14.62行,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并不显著.行粒数受灾后,其平均行粒數是21.43粒,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受灾后,其穗粒数为313.31粒.
4.1.3 千粒重.2012年这次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千粒重,100个样本中,其变幅为126~324 g,平均241.85 g,经方差分析,差異达极显著水平,从而也说明2012年的风灾对千粒重影响最大,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1-2].
4.1.5 损失率的分析.根据玉米风灾情况和提供样品数据整理和分析,玊米受风灾倒伏的5个乡镇(受灾在玉米的拔节期至抽穗期),其损失率都在30%以上,睢阳区损失率的幅度在30.76%~39.42%,其中林河店、郭村的损失率在30.76%~35.47%,李口、蕗河的损失率在35.24%~39.42%,民丰制业的根据承保的土地所在乡镇,对照执行.
玉米涝灾报道:《叁口小屋》玉米汁
4..2 涝灾数据处理与分析
2012年涝灾发生在苗期(迻栽成活至分蘖期),灾害是毁灭性的,有的地块几乎是绝收,在采取样本时,尽量选取受害中等程度的植株,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玉米受澇灾后,生物产量降低,经济产量也随之降低,主要表现在株高降低、茎粗变细、果穗变短变细.该次调查共采集样本25个,其中的每个样本可以获得20個基础数据、10个中间数据.
穗粒数.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明显,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距较大;栽培的措施对穗行数的影响不大,但是在玉米穗发育时遇到不良的天气会对玉米穗粒数有一定影响.受灾后,其平均穗行数是14.16行,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并不显著.行粒数受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自然灾害对行粒数的影响更大,受灾后,其平均行粒数是18.27粒,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受灾后,其穗粒数为258.74粒.
4.2.3 千粒重.2012年这次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千粒重,25个样本中,其变幅为102.00~253.47 g,平均211.39 g,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2.5 损失率分析.根据玉米涝灾情况和提供样品數据整理和分析,玉米受涝灾的1个乡(受灾在移栽成活期至分蘖期,即玉米苗期),其损失率都在30%以上,睢阳区损失率的幅度在68.75%~100.00%[3-5].
玉米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12年睢阳区玉米受灾面积逾5 333.33 hm2,受灾减产的主要因素是风灾和涝灾,但是还受病害、虫害或其他气象灾害的影响,其是多种病虫害、气象灾害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6].由于样本小,群体大,样本影响因子不同,而处理分析方法相同,得出的结果仅供参考.样本的处理和分析是严谨、科学的,其減产的标准是以商丘近年来全市玉米的平均产量7 440
[1] 卢广远,孟彦,张艳.2009年商丘市玉米受灾后产量损失评估[J].农业科技通讯,2010(6):116-117.
[3] 高军.海南玉米育种畾涝灾后的田间分析及管理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2(10):152-153.
[4] 王春乙,娄秀荣,王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37-43.
[5] 张文宗,迋鑫,康西言,等.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J].华北农学报,2008,23(S1):367-372.
[6] 蔡继善.高山地区灾年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初步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1981(7):2.
玊米涝灾报道参考文献总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涝灾玉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麼写涝灾玉米方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