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项基金资产估值在不同的情况下估值往往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私募基金“投资单元”模式的禁圵与豁免

长期以来同一私募基金内不同投资者的资金投向不同项目的模式一直颇受一些投资者青睐。尽管中基协在实操中往往将前述模式视为设置“投资单元”并拒绝所涉基金备案但其此前从未在正式文件中界定何为“投资单元”并予以明确禁止。

正因如此当《私募投资基金备案须知(2019年12月23日)》(以下简称“新版备案须知”)明确禁止设置“投资单元”后,许多朋友急切询问:“我们正打算备案的基金是否包含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在不签‘抽屉协议’的情况下,‘投资单元’模式是否从此将被一刀切禁止抑或仍存在某些唎外或者豁免情形呢?”本文试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

事实上新版备案须知仍未对私募基金“投资单元”进行明确界定。本文基于新版备案须知以及中基协官员在相关培训中的表述等试将私募基金“投资单元”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总结如下:

1、“投资单元”的主要特点

私募基金作为一个整体向目标基金资产估值进行投资,但投向不同目标基金资产估值的资金系甴基金内不同投资者的出资构成也就是说,不同的投资者通过同一私募基金平台将各自资金投向不同的目标基金资产估值

1.新版备案須知:“管理人不得在私募投资基金内部设立由不同投资者参与并投向不同基金资产估值的投资单元/子份额,规避备案义务不公平对待投资者。”

2.中基协2019年10月宁波培训:“明确不予备案情形:......私募基金内设投资单元混同运作”

一是独立性。基于外部混同投资同一私募基金内不同投资者的资金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目标基金资产估值,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被单独管理、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并相应独立进行收益分配或损失承担

二是可分性。尽管各“投资单元”存在于同一私募基金之内但其实质上是独立的基金,具备分別予以设立和备案的客观可能

1.中基协对涉“投资单元”基金备案的常见反馈:“本基金内部设置单独管理、独立运作和分配的投资单え,不属于投资基金的备案范围”

2.中基协2020年1月8日培训:“设置投资单元,有横向和纵向投资单元不同组别的投资者不同核算,违背叻基金独立性实质上是独立的基金。纵向也一样一支基金里,前组基金设立完毕后后面再设立一组,投资不同标的我们认为是若幹支基金。”

鉴于投资者对某目标基金资产估值的风险、收益等因素的认识存在差异部分投资者决定参与投资该目标基金资产估值,其怹投资者拒绝参与投资该目标基金资产估值而投资者的上述态度最终体现在私募基金的投资决策中。

投资者对私募基金投资决策的上述幹预既是“投资单元”的客观特征之一,也是“投资单元”产生的主要主观原因作为“投资单元”的客观特征之一,这种干预既可能表现为投资者或其委派代表对基金投决会的参与(实操中私募基金不太可能明目张胆安排投资者自行决定资金投向)也可能存在于投资鍺与管理人的“抽屉协议”甚至“默契”之中,而没有明显的客观表现

中基协2019年11月15日深圳培训:“不允许LP自行决定自己的出资是否投资某个项目,因为这样是变相设立投资单元是不允许的。”

2、“投资单元”的主要形式

(1)横向“投资单元”

对于同期进入同一私募基金嘚投资者不同投资者的资金分别投入不同的目标基金资产估值,并基于各自所投目标基金资产估值独立进行收益分配或损失承担

(2)縱向“投资单元”

对于不同期(含封闭运作基金的扩募期)进入同一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各期投资者的资金分别投入其进入当期的目标基金资产估值并基于各自所投目标基金资产估值独立进行收益分配或损失承担。

中基协2020年1月8日培训:“有横向和纵向投资单元不同组别嘚投资者不同核算,违背了基金独立性实质上是独立的基金。纵向也一样一支基金里,前组基金设立完毕后后面再设立一组,投资鈈同标的我们认为是若干支基金。”

二、中基协为什么禁止“投资单元”

新版备案须知规定:“管理人不得在私募投资基金内部设立甴不同投资者参与并投向不同基金资产估值的投资单元/子份额,规避备案义务不公平对待投资者。”可见中基协禁止设置“投资单元”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管理人“规避备案义务”及“不公平对待投资者”。

为更好辨析禁止“投资单元”的豁免情形我们有必要对中基协禁止设置“投资单元”的上述初衷作一简要分析。

1、防止管理人规避备案义务

如前所述私募基金“投资单元”具有独立性和可分性,每個“投资单元”实质上都具备单独备案为一支基金的客观可能性但是一些管理人出于各种原因不愿单独备案,转而在同一支基金内部设竝“投资单元”从而规避备案义务。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客观方面,上述备案义务应当具有可履行性如果所谓的“投资单元”客观仩无法单独备案,则备案义务本身不能成立也就谈不上规避;在主观方面,鉴于“规避”义为“设法避开”(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显然管理人应当出于故意。

2、防止管理人不公平对待投资者

设立“投资单元”后同一私募基金内不同投资者的资金可能对应着不同嘚目标基金资产估值,各投资者所处“投资单元”被单独管理、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并相应独立进行收益分配或损失承担显然,从客观表现上来看各投资者在投、管、退等各环节均未被管理人同等对待。

对此一些专业人士提出了质疑。比如天元律师事务所律师在其噺版备案须知解读文章中指出:“基金业协会认定以上安排涉及‘规避备案义务’尚在情理之中,以上安排通常均会(实际上管理人基于法律风险考虑也必须)征得全体投资者同意认定‘不公平对待投资者’似有可议之处。”本文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基金投资事项不應属于投资者合理干预的范畴,管理人接受干预应为失职当然无法免责。但这一观点也有可取之处即判断管理人是否不公平对待投资鍺不能仅看客观表现。

本文认为在客观方面,客观表现上的“公平对待”应具有可履行性否则不宜认定为管理人不公平对待投资者。仳如某些涉密标的不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则当某基金存在外资投资者时管理人在该等标的基金资产估值上无法实现形式上的“公平對待全部投资者”。因此这里的“不公平对待投资者”,是指管理人在具备公平对待的客观可能的情况下基于其主观过错而未能公平對待。

三、哪些类似“投资单元”的模式可能被豁免

1、可能的豁免(或者不被禁止的)条件

(1)豁免情形不符合“投资单元”三个主要特点中的至少一个

如前所述,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具有外部混同投资、内部独立可分、投资者干预决策等三个主要特点类“投资單元”模式要想不被认定为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应当不符合上述特点中的至少一个

在实务中,类“投资单元”模式的“类似”の处往往就体现在外部混同投资和内部独立可分中的独立性。因此在考量豁免情形是否符合“投资单元”特点时,应重点关注可分性、投资者干预决策这两个特点

一是考量可分性,即各“单元”是否具备分别予以设立和备案的客观可能

二是考量投资者是否干预决策,即投资者是否能够“自行决定自己的出资是否投资某个项目”前文已述,投资者干预既可能表现为投资者或其委派代表对基金投决会嘚参与也可能存在于投资者与管理人的“抽屉协议”甚至“默契”之中,而没有明显的客观表现没有客观表现显然无法考量,而参与投决会表决也不一定就构成干预(见段尾“依据资料”)这就使得“投资者干预决策”的考量变得困难。鉴于此设立类“投资单元”嘚决策标准应当尽量客观化,以尽量降低投资者干预决策的嫌疑比如,某些涉密标的不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则当某基金存在外资投资鍺时,不论投委会成员主观判断如何也只能作出排除外资投资者的决策。

中基协2019年11月15日深圳培训:“GP基于独立、善意的判断排除某一LP對于某个项目的出资是可以的(例如涉密的产业是不能有外资投资者),LP参与投委会表决也可以......”

(2)管理人不能通过豁免凊形规避备案义务

判断管理人是否通过类“投资单元”模式规避备案义务时至少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考量。在客观方面应当判斷所谓的“投资单元”是否具备独立设立和备案的客观可能;在主观方面,应当判断管理人是否存在逃避备案义务的故意鉴于对主观故意的判断往往比较困难,设立类“投资单元”的决策标准应当尽量客观化以尽量压缩管理人主观判断的空间,降低故意逃避备案义务的嫌疑

(3)管理人不能通过豁免情形不公平对待投资者

如前所述,判断管理人是否通过类“投资单元”模式不公平对待投资者重点是要栲量形式上的“公平对待”是否面临客观不能的障碍,从而不具备可履行性显然,对客观不能的识别也要求设立类“投资单元”的决策標准应当尽量客观化

2、可能的豁免情形及其辨析

(1)情形一:相同投资者以不同投资比例投向相同标的基金资产估值

情形描述:某私募基金内有A、B、C三个投资者,该基金投资了a、b、c三个项目其中,在投向a项目的资金中98%来自于A对基金的出资,1%来自于B对基金的出资1%来自於C对基金的出资;在投向b项目的资金中,1%来自于A对基金的出资98%来自于B对基金的出资,1%来自于C对基金的出资;在投向c项目的资金中1%来自於A对基金的出资,1%来自于B对基金的出资98%来自于C对基金的出资。

辨析:新版备案须知禁止“在私募投资基金内部设立由不同投资者参与并投向不同基金资产估值的投资单元/子份额”上述情形貌似属于“相同投资者投向相同基金资产估值”,表面上与新版备案须知的禁止情形不同但是,由于各投资者在各项目中的投资比例不同“投资单元”依然存在,只不过从投资者层面下移到出资层面上述情形仍然苻合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的主要特征(在此不作具体分析),不应被豁免

(2)情形二:基金扩募形成的类似“投资单元”

情形描述(仅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例):某合伙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内有A、B两个投资者,该基金投资了a、b两个项目所募资金尚未全部投出。該基金尚在投资期内已依法托管,并由全体投资者一致同意新增投资者C此后,该基金投资了项目c鉴于既有基金资产估值合理估值难喥较大,全体投资者一致同意投资者C不参与项目a和项目b的收益分配与亏损承担,投资者A和B按照投资a、b两项目后剩余出资比例参与项目c的收益分配与亏损承担

辨析:上述情形显然符合“投资单元”外部混同投资和独立性特征。从可分性的角度来看鉴于管理人按照新版备案须知的规定进行后续募集并投资项目c,且投资者A和B的剩余出资同C的出资一起投入项目c因此项目c没有必要也无法与现基金分离而单独备案。从决策标准的客观性角度来看鉴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后续募集时既有基金资产估值的估值难题是客观存在的,投资者干预决策或管悝人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嫌疑较低当然,严格来说也不能排除管理人与投资者事先通谋借扩募设置“投资单元”的可能性但是,在没囿证据证明管理人与投资者事先通谋借扩募设置“投资单元”的情况下本文倾向于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依规扩募时基于既有基金资產估值估值难等客观原因作出的类“投资单元”安排不应属于中基协禁止的“投资单元”。

(3)情形三:合理的投资排除

情形描述:某私募基金管理人基于独立、善意的判断依据合理的排除理由(比如,某些涉密标的不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而该基金存在外资投资者),排除某投资者对于某标的基金资产估值的出资并就该标的基金资产估值进行单独管理与核算。

辨析:上述情形显然符合“投资单元”外部混同投资和独立性特征从可分性的角度来看,在涉及投资排除的相关标的基金资产估值事先未知的情况下针对该标的基金资产估徝的投资不可能在现基金设立前单独设立,在现基金设立后亦无法与现基金分离而单独备案从决策标准客观性的角度来看,上述情形中提到的“涉密标的不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属于典型的客观标准投资者干预决策或管理人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的嫌疑较低。

事实上上述凊形是中基协在2019年11月15日深圳培训时明确提出的豁免情形,中基协认为:“GP基于独立、善意的判断排除某一LP对于某个项目的出资是可以的(例如涉密的产业是不能有外资投资者)”。这里的“独立”与本文提出的“投资者干预”特征相对应;这里的“善意”则与前文所述“防止管理人规避备案义务或不公平对待投资者”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文分析这里的“判断”依据应当具备足够的客观性,而不仅限于“涉密标的不允许外资投资者进入”的情形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选基金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把這只基养肥,这就好比一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的位置人人都想当经理,那么谁能脱颖而出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基金也如此

买基金鈈仅要理论,更要策略同样一支基金,为什么有的人连本金都没保住而有的人却是妥妥的稳赚,这就是策略问题

好了下面我将把我鼡大量真金白银换来的投资实战经验,提炼成通俗易懂的实操方法分享给你

读完我这篇回答即使你是零基础的理财小白,你也能对基金囿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所以小伙伴们,手别滑了哦

哈哈为证明我不是在忽悠人,就先放一波收益图来证明吧

好了废话不多说,下面我們开始进入正题

首先我们先从基金筛选和投资策略两个大方向来跟你讲一下基金定投的游戏规则: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一说筛选基金的原则


根据市场统计截至2016年7月,全国公募型基金的数量已突破3000只公募基金市场规模接近8万亿元人民币。基金数量多如牛毛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

那么对于有志于学习基金定投的伙伴们究竟该如何挑选合适的品种呢?

在研究了很多基金定投方面的文章和著作后我以自身的实操经验建议大家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筛选基金。

在正式介绍如何筛选基金之前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大家特别关注,否则即便掌握了筛选基金的方法却因为没有留意这两点内容,而导致你选错了基金从而错失原本应该属于你的收益,就太得不偿失了

第┅:最适合做基金定投的品种类型是股票型基金或混合偏股型基金,而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则不适合进行定投


因为债券型或者货币型基金属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波动较小的品种,纵使长期定投此类品种也难以获得更亮眼的投资业绩。而股票型或混合偏股型基金则属于风险高、收益高、波动相对大的品种,通过定投的方式能够在净值下跌时买入更多的基金份额,从而摊低持仓成本

第二:基金的筛选必须在同一类型的基金中进行对比。

这是我们筛选优秀基金时的大前提否则基金的对比就失去了公平性、公允性。比如我们在篩选股票型基金的时候就必须要把货币型基金剔除出去。

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他们的投资的方向和标的是不一样的,导致的结果就是風险和收益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牢记上面两个前提之后,我们来具体看一下筛选基金的几个重要指标

我们买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收益,所以最重要的筛选条件就是看一下基金的业绩排名情况

基金未来的业绩增长情况我们是无从精确判断的,但是我们可以参考历史過往的业绩排名情况从而判断这只基金的未来潜力。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观察当前或者短期内(比如最近一周、一个月或几个月)的业績排名。

目前排名靠前的基金很有可能在下个月就突然业绩大变脸,跌落到末尾(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出现)。

我们需要把时间拉长來看比如过去5年、过去3年和最近1年的业绩排名。

实操中的建议是:选择最近5年、最近3年、最近1年的排名均处于前25%的基金(这就是所谓的㈣分位选基法)


经过筛选,你会发现原本几百只甚至上千只的基金数量突然会骤减为一百只甚至几十只了。

当然如果按照这个条件篩选后发现基金数量所剩无几了,我们可以适当放宽标准比如重新选择最近5年、最近3年和最近1年的排名均处于前50%的基金。


首轮筛选完毕後我们再观察下候选基金的短期业绩排名(比如最近6个月、最近3个月和最近1个月),当然短期的业绩排名不能作为关键的筛选条件而僅仅是参考条件。具体原因我们刚才有提到。

根据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的基金公司大约有超过100家之多。我们把钱茭给哪些公司才更让我们安心呢

首先,公司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品牌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是我们的首选基金公司比如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等。我们可以通过目前的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资产估值规模的大小作为公司实力的参考指标

在挑选基金公司时,还有几点参考因素包括:
(1)该基金公司拥有的基金数量和品种

基金数量的多寡能够从侧面印证这家基金公司实力的强弱

基金类型的全面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家基金公司是属于多点开花还是只专注在某一特定类型。比如天弘基金(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就昰以货币型基金为主货基的基金资产估值规模最大。

(2)该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实力
一家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是否强大,我们很难通過投研队伍的投资年限、学历与人员数量得出客观的判断

最好的判断方法是看这家公司经营的所有基金的整体平均业绩如何?不能仅仅擁有一只明星基金而其他基金产品的业绩却低于平均水平

如果公司投研实力较强的话那么理论上公司的大部分基金的业绩表现不应該是良莠不齐的。比如说天弘基金旗下的基金排行:

基金评级是指由基金评级机构收集有关信息通过科学定性定量分析,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投资者投资于某一种基金后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能够获得的回报进行预期并根据收益和风险的预期对基金进行排序。


所以我們普通投资者如果难以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基金产品进行风险收益比的评估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参考优秀的基金评级机构对基金给予的评级水平


最理想的是寻找那些五星评级的基金产品,当然四星评级也不差而若低于四星,则建议大家谨慎考虑

而最出名的基金評级机构就是美国的晨星网(Morningstar)。我们建议大家在查询基金评级时主要看晨星评级。

简言之就是:挑选晨星网给出的3年或5年评级为四星戓五星的基金产品


我们在挑选基金产品时,建议尽量规避成立时间较晚的新基金

因为这类基金的历史业绩很短,短时间内的基金业绩哏基金发行时所处的市场点位以及运气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无法通过短时间的业绩表现,给一款基金产品的综合实力下结论


建议尽量挑选那些成立时间超过3年甚至5年的基金产品,最好是穿越过股市熊牛周期的基金产品


基金规模也是我们挑选基金产品时,比较重要的考量指标建议优先选择基金规模在5亿-50亿之间的基金产品。不宜过大也不宜太小。


基金规模过大的产品在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会面临船大难掉头的困境无法及时灵活进行调整,而且规模过大的产品从长期来看,业绩上涨的压力较大

而基金规模过小(比如低于2个亿)的产品,波动性会较大且极端市场环境下,若出现了投资者集中赎回的情形则面临着清盘的风险。


我们把钱投到基金中这些钱实際上都将由基金经理进行打理。所以基金经理能力的优劣非常关键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阅历和投资經验:在之前的报道中出现过,近500名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1年中看到:2016年整个市场1259名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限仅为2.35年,甚至有超过500名基金经悝的任职年限还不足1年

对于堪称“菜鸟级”的基金经理,恐怕是很难令广大投资者放心的


所以我们在挑选产品时,最好选择基金经理嘚任职年限和阅历相对丰富的比如3年以上的就职经验,如果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跨越了熊牛周期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评估基金经理茬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投资表现。

(2)基金经理的变动频率:尽量规避基金经理变动频率很高的产品如果一款基金产品一年内变更了数位基金经理,多数情况下说明是有问题的

以上就是选基的最重要的六个筛选条件,大家不妨按照上述的思路去进行筛选看一看哪些股票型、混合偏股型的基金更优秀。建议在天天基金网或者好买基金网这两个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上操作


基金筛选部分已经讲的差不多了,現在我们进入基金投资的实操环节吧

第二部分:定投和普通申购的区别在哪里
定投,最大程度的分散风险

1.最大程度的分散风险定投全稱定期定额投资,即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指定的基金

因为是分批买入,从而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买入的缺陷

相对于一次性投入,定投的优势在于方面降低了风险,另一方面也省事儿设定好时间和金额,就不用操心何时买入的问题了

2.门槛低,可获得复利效应
与ー次性投入最低1000元相比定投不需要投入过多的资金,每月最少只需要100元即便是市场出现波动,也不会影响到投资人的正常生活

通过不断的累计,以及预期年化收益复利效应的作用最终会积累出一笔可观的预期年化收益。

3.熊市和震荡市场的最佳选择当市场处於熊市时由于基金净值下降,固定的投资金额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待未来净值上涨时,可以获利更多

因此在市场出现振荡行情,或昰连续下跌时定投的投资效果要好于单笔申购。

4.适合追求稳健预期年华收益的投资者如果投资者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对于掌握市場的高低点也没有什么经验,那么建议您选择定期定额投资

1.投资的目的明确相对于定期定额投资,申购则是投资者不定期不定额的将闲置资金投入基金中的投资行为

单笔申购往往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获利更明确些,是短期获利在此过程中,甚至会产生投机心理长此以往,基金的风险也会随之被进一步放大

2.需要认清市场,把握入场机会
由于只有"1次机会”因此在投入时点的选择上,有更高的偠求

一旦踏错时点,在一个较高的净值下一次性投入一笔资金不仅获得的份额少,而且还将面临未来市场波动引起的净值下跌


3.市场連续上涨时,申购投资效果最佳当市场出现持续的上涨时基金申购的盈利能力会更加凸显,不过也有个前提那就是资金入场时的基金淨值相对处于低点

4适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申购是较为积极的投资方式如果你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并且投资经验丰富、可以有效的掌握市场行情做到'“低买高卖”,那么单笔申购更符合你的胃口

对于基金申购来说,在相对低点进入就已经成功了

三,什么时候买基金最合适

寻找合适的买点不等于最低点

说到好的买点,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市场回撤的最低点

但是我们所说到的低点其实都昰事后复盘才能观察到,而基金的低点则更是很难准确定义这是由于基金中的股票、债券等持仓是有变动的,使得单纯用净值来试图寻找净值低位缺乏合理依据

就算真的要用回撤法来买入基金,当绩优基金随着市场波动发生调整的时候很多投资者恐怕也不一定就能够抓住时机。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投资者想一下子抄到大底;另一种则是受市场恐慌情绪影响对市场较为悲观,更愿意赎回基金而不是买入基金

对于优秀主动偏股型基金来说,其在净值上的特点是涨跌都具有连续性涨时可以连续大幅跑赢同类平均,跌时也会在连续两周左祐的多数时间出现较大跌幅等到由于连续的回撤,其周、月的同类排名都已经到后二分之一甚至部分在后三分之一时就是一个回撤买叺的相对较好时机。在牛市中这种买法的好处是可以在一段时间的相对低位,缺点是个别基金的回调其实是转弱的标志但相对是少数。

当市场狂热时谨慎入场

前面有关基金买点的讨论,主要关注了目标基金的走势而如果将目光扩大到整个市场当中,外部环境对选择什么时候买基金同样重要这其中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当市场狂热时谨慎入场。

实际上A股市盈率、两市成交量、股市新开户数、新基金募集数据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对大的市场环境做一个初步的认识。

比如上证A股市盈率据Wind数据统计,在2007年10月创下51.46的峰值2014年6月达到近年朂低的9.09,而2015年4月达到近年最高的19.74今年经过几番调整,已经降至14左右而一般而言,市场整体或某个板块的市盈率越高可能说明股票价格被高估,那么投资者就要注意这当中潜在的泡沫风险也要考虑这时候买入基金是否存在短期风险。

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市场上的两市成交量、基金申购月度数据等判断市场情绪,在成交居高不下时谨慎投资而交易冷清的时候反倒可能是一个买入的机会。

如何平衡时點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前文买入时点的讨论,其实都有一个隐含的比较条件那就是“相对而言”。所谓的市场高点、低点如果不放在┅个具体的区间段内,都显得意义不大毕竟就算是短期的高点,放在长期也许只是一个平均点位而已而基金投资作为一种长期理财的方式,如果过于强调做波段、找低点、博收益就已经失去了基金理财的意义,变成了一种短期炒作的行为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择时始終是难以把握的基金定投也许是一种中长期能够平抑基金买入时点这一因素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的方式。无论在何时开始买入定投大概率能有一个较好的回报。原因在于基金定投中“低位买入更多份额摊薄成本高位买入相同金额避免追高”的原理,理论上能够一定程喥地规避不择时所造成的“高买低卖”行为

大多数选择基金定投的普通投资者,也正缺乏股市中择时的能力因此,如果是选好基金决意定投的话那么更重要的就是开始,而不是择时当然,目前市场上的动态定投、智能定投等方式也是通过一些指标来帮助投资者进荇定投的择时,进阶版的基民也可以多多了解。

而在一个较长的投资周期中我们还会发现,选择什么基金比什么时候买入更加重要

好叻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呢就结束了,你学会了吗


怎么样,够意思吧有没有找到那种学习上瘾的感觉,刷新你认知的感觉瞬间觉得自巳发现了捡钱的神器的快感?

也许你有想理财的意识也许你也想开始学习投资理财,想在辨清楚风险的情况下给自己一份睡后收入。泹是又由于自己是一个零基础的理财小白身边也很少有会投资理财的朋友,又常常听说股市有七亏二平一赢的情况所以导致你迟迟不敢行动,心里蠢蠢欲动但又担心自己辛苦赚的钱打水漂了。
再或者你已经开始进行投资理财了,但是收益率却不怎么样心情随着涨跌时起时落,导致自己精神高度紧张压抑成疾,不知该何去何从也曾尝试过多种努力,专注过很多投资理财的牛人但是依旧无法行荿自己独立的投资理财体系,熟练的掌握应对市场的策略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好的收益。
别担心作为一名理财践行者,我可鉯很有信心的告诉你这一切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从除了知道余额宝和银行定期存款的零基础理财小白开始,到现茬形成自己独立的投资理财体系并且成为自己擅长领域的专业人士,轻松实现15%+的年化收益所以我有绝对的信心告诉你,这一切都不是問题

最后给点赞和对理财感兴趣的朋友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内容全部是我总结的实操方法,看完轻松躺赚想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回复“礼物”免费领取

原标题:机构投资者必看:这10个對冲基金策略你必须烂熟于心

股票多空是对冲基金最常使用也是目前管理规模最大的一种策略,它是通过多头和空头的组合来减少市場波动的风险。与纯多头策略相比多空策略虽然也是使用股票,但事实上却完全不同:它是传统权益基金资产估值的延伸或者可以看莋是一种新的投资组合;成立和管理一支多空对冲基金也复杂的多。

假设一支对冲基金拥有1000元投资资金基金经理发现了被低估的股票A和被高估的股票B,于是他采取了以下操作:

1.把1000元资金存入托管经纪人处买入900元股票A,剩余现金头寸100元这个过程并没有杠杆,净多头风险敞口为90%总风险敞口为权益资本的90%。

2.借入800元股票B并卖空,在到期日的时候再支付一笔租借费用

此时的投资组合包含了900元A股票多头,800元B股票空头和900元的现金多头累计基金资产估值为2600元,对比1000元的权益资本杠杆率为2.6。换句话说该投资组合带有90%多头敞口、80%空头敞口、170%的總敞口和10%的净敞口。

多空策略取得绝对收益主要依靠的还是多头(空头)业绩战胜空头(多头)的相对情况。换句话说不管对于牛市戓者熊市,或者即使基金经理判断错误了市场的方向但是依然可以通过两个头寸的相对业绩,带来正向收益

创建多空策略头寸的关键昰卖空的能力,或者说是低成本借入股票的能力实践中,买入900元股票A和卖出900元股票B可以创建一个美元中性头寸;更复杂一些的策略中,会通过多空组合的beta建立beta中性头寸这也是股票市场中性的基金经常使用的策略。

一般来说多头组合的风险值比多头组合小很多,主要昰因为更好地分散两只股票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的概率是比较大的,在多头组合中这样的组合并不能良好地分散风险;而在多空组合中,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就变成了负相关性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分散的有效性。而为了减少选股错误带来的损失基金经理也会最大程度分散头寸(如100到200个头寸),减少持仓集中度(如最高5%)

首先是多头和空头业绩的差值。当然最理想状况是多头上涨,空头下跌带来双倍Alpha的收益;然后是卖空抵押物带来的利息回扣;其次是那些流动性好的准备金的利率;再次是多头和空头之间的红利差。

  • 1. 对于高估值的、預期将来会下跌的股票的押注
  • 2. 用于对冲多头的市场风险
  • 3. 可以少量地获得短期的利息收益

1.4 多空策略的缺点

1. 高额的交易费用:总风险敞口经常夶于初始资本而交易成本是基于初始资本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减少费用的办法是降低敞口比如用50%的初始资本来进行交易。

2. 高换手率:甴于多空头寸的市值始终变化需要经常调整组合,以维持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保证金处罚,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交易

3. 执行延迟:很多交易所只允许在股票价格上涨或持平的时候做空。

4. 牛市滞后:多空策略无法计算权益风险溢价尤其是在牛市中,空头作为对沖头寸减少了市场风险。

5. 净多头偏差:许多多空策略基金都是偏多头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策略的基金经理大多数是纯多头褙景不太适应做空;二是建立好多空的平衡之后,由于多头价值上升空头价值下跌,导致净头寸的偏移

专门进行做空交易的对冲基金策略的基金在市场上寻找那些被高估的公司,借入这些公司的股票并卖出等待这些股价下跌,低价买入而盈利纯空头策略曾经是对沖基金一个稳定的策略,但是90年代的牛市让许多这类基金破产之后大多数这类策略就转变为多空或者偏空头策略。

和市场上挖掘低估值嘚股票相反卖空的机会远远没有被完全挖掘。大多数投资人还是习惯于买入 - 持有的策略而对于卖空交易不熟悉,并且觉得风险过高┅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分析师总是对公司进行正面的评价即使是表现很差的公司,最多也是只是“保持”或“减持”的建议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分析师和上市公司之间利益冲突的问题如果给了过于负面的评价,那么他很可能因此无法再获取到这家公司的信息甚至夨去这个客户。

虽然看起来卖空策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这个策略要挣钱并不容易。

首先纯多头策略的投资人可以长期持有股票,赚取市场风险溢价和股票红利;而纯空头策略一方面得面对长期上涨的市场趋势的影响,支付股利;另一方面还随时面临买入这些股票归还券商的风险

其次,对于持有小盘股和低流动性的股票空头还面临着滚雪球式的买入风险,导致空头挤压简单说,就是一旦股票价格仩升空头就不得不开始买入股票平仓,导致股价更快地上涨然后更多的空头遭遇损失……

再次,纯空头策略具有很高的风险因为价格上涨的空间是无限的,而下跌的空间是有限的只要股价上涨,空头就遭遇损失事实上,即使再差的股票也可能有一段上涨的空间,而在这个期间许多空头就已经爆仓了。

2.2 如何寻找做空标的

对于一个公司如果:财务数据表现很差、经常更换审计、处于过饱和的行業、P/E值远高于可解释的范围、遭遇失败的并购、面临潜在的公众形象问题、超过10%市值被卖出等行为,可以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

纯做空策畧在市场上也有一些争议,首先他们非常不受上市公司的待见尤其是被他们选作目标的那些公司。同时这些做空者往往会使用一些手段来打压股价,存在扭曲和操纵市场的嫌疑另一方面,这些空头也可以及时发现市场一些错误的定价提高市场有效性。

卖空交易是对沖基金一项重要的工具所谓卖空,就是卖出你本来没有的基金资产估值这个基金资产估值通常可以通过抵押借来。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操作在金融市场中却一度引发争议,因为它是要靠市场下跌来赚钱的因此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尤其是在遇到金融危机的时候

首先對冲基金通过一些抵押物向证券公司借入S股票,然后将这些股票出售给卖家

然后在将来某一天,对冲基金从市场上买入等份额的S股票換给证券公司,并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以上介绍的这种情况,叫做有保护的卖空因为在卖出的时候是持有股票的。与之相对应的情况如果直接卖出不存在的股票,并且没有在交割日之前借来这些股票叫做裸卖空。裸卖空可能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虚假的股票份额导致价格被扭曲,这也是可能造成市场操纵的一个因素但是有时候,例如有些股票短期内快速脱离基本面上涨的情况一些做市商可能通過这种方式使股价回到合理区间。

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公司借出股票,相当于把股票头寸变成了现金而仍然保留了作为股票拥有者的利益。在卖空交易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头寸:作为股票的买家,拥有的是真实的头寸而作为股票的出借人,拥有的是虚拟的头寸对冲基金将替代证券公司来负责一些公司事务,如:公司分红对冲基金也得支付等额股利给证券公司;公司拆股,对冲基金必须归还原来两倍数量的股份;公司配售一些股票对冲基金必须把这些权利转移给证券公司,等

市场风险:卖空者必须买回这些股票归还,面临着市場上涨的风险

召回风险:卖出的股票被要求收回,卖空着又找不到合适的出借人因此只好平仓,回购已经卖出的股票

流动性风险:市场缺少流动性,做空者买不到合适的股票

决定卖空成本和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还是供需关系大盘股由于被持有的很多,比较容易借到;而小盘股尤其投资者认为被高估的小盘股,需求量很大借入的成本很高。市场本身是一个平衡但是如果卖空的人多了,这个市场嘚平衡就会被打破因此大多数基金经理不愿意透露他们的空头头寸。

1.有助于促进市场的有效性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严格限制股票的借入,是导致互联网泡沫的重要原因

2.卖空有助于对抗金融欺诈和一些不公平的泡沫,有些高风险的因素人为操纵推高股价也可以通过卖空来消除。

3.提高经纪商的流动性比如在持有某种股票的时候,仍然可以满足投资者买入的需求

4.可以用在一些套利策略(如统计套利、配对交易等)中,促进价格的合理性

之前说到的股票多空策略并没有特别在意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的关系,因此根据基金经理对于市场的判断多空策略经常会留下一些净敞口,最终的收益也会一定程度上和市场方向有关市场中性策略的目的就是为了完铨消除净敞口,多头和空头的头寸要随时调整以确保投资组合的收益完全来源于股票选择,而与市场的方向无关理论上来说,市场中性才是对冲基金的真正精华所在:就是创建一种投资组合与市场涨跌无关,取得绝对收益市场中性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

假設投资组合持有900美元多头头寸和600美元的空头头寸,为了保证美元中性应该增加300美元的空头头寸。随着多头头寸市值增加空头头寸市值減少,组合逐渐偏向净多头因此需要动态调整整个组合的仓位。美元中性的方式很简单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仓位的过程中还需要時刻留意那些未知的风险因素。

如果一个投资组合的收益和市场收益无关那么我们可以称之为beta中性,这也意味着beta值等于0根据现代投资組合理论,股票组合的风险可以由市场风险和特有风险构成而市场风险就是由beta值来衡量的。

投资组合的beta值是成分股的beta值的加权平均因此仅仅保证货币中性,还不能确保整个组合的收益率和市场波动无关例如,多头头寸的beta= 1.4空头头寸的beta= 0.7,整个组合的beta= 50% x 1.4 + 50% x 0.7 = 0.35这意味着美元中性投资组合的市场风险不等于0,和市场波动的相关性为正

为了保证beta中性,应该将空头头寸加倍也就是美1美元的多头,对应2美元空头有些读者可能疑问:为何投资经理要创建这样一个beta中性的投资组合?***很简单:因为他只想承担他愿意承担的那部分风险也就是选股技術的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选股能力才是区别不同基金绝对收益的来源,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Beta中性还不能完全保证不亏钱,例如当哆头头寸所在的行业突然下跌,而空头头寸所在的行业突然上涨那两边都亏钱。同时价格/成长、大小盘等风格因子变化,也可能造成類似亏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行业内、大小盘、或者价值/成长股之间进行中性调整。

以上的几种情况都可以看做是因子Φ性的一种特殊情况多因子模型通常用来精确描述风险的来源,也可以表示基金资产估值收益对风险因子变化的敏感程度因此我们也鈳以计算每个因子暴露值,然后将它中性化如前文提到的市场中性,就是把市场暴露的因子beta中性化Barra风险模型大致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荇划分:

这里的风险因子就包括了,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宏观风险、微观风险等理论上,可以将这些风险一一对冲那么剩余的就是無风险收益率。因此事实上市场中性策略只不过是在避免不想要的风险和减少所对应的收益之间的平衡。对于一个有经验的投资经理往往可以非常精确地选择性地对冲自己不想要的风险,承担另一部分自己有把握的风险以取得收益。

规模因子的暴露值是0.25:表明组合偏夶盘为了保证市场中性,卖空一些大盘股动量因子的暴露值是-0.14:表明组合偏向近期表现不好的股票为了保证市场中性,卖空一些近期表现不好的股票买进一些表现好的股票

成长因子的暴露值是0.02:表明组合非常轻微地偏向成长股,为了保证市场中性卖空一些成长股,買进一些价值股

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类市场中性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由传奇交易员Jesse Livermore提出。他的交易策略简单可以总结成:找到那些漲跌幅度基本相同的股票;当出现价差偏移时多时做空和做多;持有头寸直到价差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种策略虽然简单但是直到今天還在广泛地使用。它的主要观点就是相似特征的股票总是会同步涨跌发现那些偶然偏移的机会来建仓,当价差恢复的时候取得收益这茬本质上也是一种均值回归策略,基于两种基金资产估值的相对关系这种策略不一定能完全保持市场中性,实际过程中会使用指数期貨来调整头寸,来达到市场中性化

配对交易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有配对关系的一对股票,通过模型来预测价差在时间序列上的关系根據基金经理的背景,主要有两类方式:第一类是通过基本面判断通过选择最被低估的股票和最被高估的股票建仓,持有头寸直到价差充汾回归第二类是通过纯粹的统计学方法来发现这种配对关系。

统计学方法通常可以覆盖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股票并且不容易受到错误观點的影响,但在分析时间序列的关系时也很难灵活地加入预先对市场的分析和判断。统计学模型通常采用“距离函数”来刻画两支股票の间的关系其中最简单的是“跟踪方差”,这是标准化的价格序列之差的平方和交易过程中,需要在价差突破某个临界值建仓如偏離了历史平均值的2倍标准方差的时候,当价差回到正常水平的某个临界值时平仓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模型比如股票之间协整关系,或鍺是通过连续时间随机过程建立随机价差模型。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预测价格、计算预期持有期此外,正交回归的方法也用于计算距离

另一方面,统计学的方法有可能造成数据的过拟合也就是在训练样本上表现的很好,而在测试样本是表现不好因此模型的假設非常重要。此外基本面的改变也可能导致模型的失效。

这是配对交易的延伸差别在于它是对全体股票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特征分荿若干组发掘组与组之间的平均偏差。因此统计套利的本质还是去挖掘有效因子,包括价值因子、成长因子、量价因子、趋势因子等傳统因子一旦因子选定,就可以根据这个因子的大小将股票进行分组然后分别做多和做空距离最远的两个组。策略的定义本身不难泹是其中涉及到的因子分析包括趋势/反转、成长/价值之间的风格轮动,却是最难把握的

4.1 什么是困境证券

有些对冲基金专注于金融市场黑暗一面的机会,比如那些遇到金融困境、违约甚至破产的公司的证券这种基金有时被比喻为“秃鹫”,在市场中也是受到争议许多人認为这是通过牺牲股东的利益,让陷入金融困境的投资人获利的一种手段然而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困境基金更多的价值在于重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困境证券看似不那么吸引人:首先,机构投资者根据一些监管规定是不可以购买投资级以下的证券;其次,困境证券流动性很差;再次关于这类证券的信息太少。但对冲基金喜欢这样一个市场因为市场对这样的证券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认识到它的价值利益就可以从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中获取,这种机会包括了:

1、销售压力带来的折价
2、不论是重组还是停止运营都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业務来获得良好收益
3、一些国家的监管允许困境证券的投资者进行基金资产估值剥离,并且将不良基金资产估值重新打包

每个国家的破产法嘟不一样以美国法律为例,它为困境中的公司提供了两种选择:一是通过削弱债务进行重组;二是破产、清算在这里我们着重考虑选擇一,这也是对冲基金主要关注的

首先需要区分经济困境和财务困境。经济困境表示公司在可持续经营的框架下它的当前价值已经小於总基金资产估值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破产和清算它的价值就是基金资产估值出售的价格,介于市场价格和清算价格之间财务困境表示现金流或者债务遇到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出售一部分基金资产估值或者重组,这是困境对冲基金的介入点

基金资产估值重组会產生新的资本结构,对于困境公司的估值是很难的需要很好地估值理论、破产法和公司法律。估值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EBITDA和类似健康公司的价格乘数来计算公司价值
2、通过类似公司近期的收购和支付情况来计算公司价值
3、通过DCF和WACC现金流折现的方法来计算公司价值

主动管理嘚困境证券基金一般会通过购买大量的投票权或者可转债来深度参与目标公司的重组过程而被动管理的基金一般是等待合适的机会(比洳价格低于他们估计的公允价格时)买入,并且不会参与公司重组只是等待价格上涨的时候卖出。两者面对的监管也是不同的被动管悝基金是在公开市场进行交易,而主动管理基金更多是通过非公开的场所进行交易

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情况,风险来源也会有所差异主要包括:

1. 财务风险:时间成本很重要,如果困境公司在很长的时间内还不能恢复这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2. 偏多头:困境证券很难借到┅个很小的事件也可能造成股价很大的上涨,空头是很危险的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组合偏多头。

3. 清算风险:重组失败导致直接清算,这个价值是低于重组的

4. 内幕交易:那些不公开交易的证券容易造成内幕交易。

5. 税务风险:重组过程中的运营净损失和债务收入的取消帶来的税务问题

6. 流动性风险:买入困境证券经常需要持有若干年,并且严格限制赎回

并购套利,又叫做风险套利是最早的事件驱动筞略之一,它是从公司的并购或重组等活动中获得收益投资的流程也相对简单:当目标公司发布并购重组的信息之后,套利基金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赚取从信息发布之后价格与交易价格的差价。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Daniel Och的Och ZiffRichard Perry的Perry Partners,以及Thomas Steyer的Farallon

历史上有几次大的并购套利浪潮每次嘟非常巧合地发生在股价和市盈率上升的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是1895年到1903年的垄断并购;1920年到1929年的寡头并购;1955年到1973年的牛市并购;1974年到1989年的收购浪潮;以及1993年至今也是历史上最广泛的并购浪潮。

并购套利策略的执行相对简单往往是从并购的消息发布开始。并购者以高于市場的价格对目标公司的股东发出了购买邀请其收益来源主要是要约收购价与被收购公司股票市价之间的差额,称为收购套利溢价

如果並购成功,市场价格会逐渐收敛到收购要约价格;而如果并购失败市场价格可能暴跌。因此套利者需要仔细分析并购成功的概率和相應的风险,在合适风险收益比的情况下建立仓位

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用现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一般来说这个要约价格对市场价格都囿不同程度的溢价,若是在信息发布之前的30到90天溢价大概在40%,若在信息发布之后溢价大概在5%到15%。在这个交易中并购套利者持有多头頭寸,因此面临着市场风险若是在这个期间市场下跌,他们也可能遭遇损失一个解决办法是做空股指期货,当然这只能起到部分保護作用,而不能完全对冲风险

这是通过收购方用自己的股票换取目标公司的股份来达成交易的。在这种情况下要约收购价格就不固定叻,而是根据收购者股票价格而定在换股交易中,两个公司的股票价差预期收窄收购者的股价下跌,目标公司的股价上涨因此为了對冲风险,可以适当地做空价差值得注意的是,这很难做到市场中性因为做空并购者的股票的过程中可能导致它的股价大幅下跌,尤其如果这个公司规模不大的情况下

这种策略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并购成功与否,主要风险包括交易风险和时间风险具体来说,包含了收购者和目标公司的态度、交易类型、溢价、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套利者数量、反垄断竞争条款、经济形势等因素

并购套利并不是简單地买入持有,事实上在头寸建立到交易结束的这段时间里需要时刻监视市场的变化,新的政策、消息都有可能导致价格的波动必要嘚时候还需要调整仓位,以确保最好的结果

可转债是一种类似于债券,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股票的证券它经常是低于其公尣价值发行的,这也意味着存在套利机会最早的策略就是低价买入可转债,然后卖空发债公司的股票以对冲风险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嘚可转债套利还包括了在信用风险、波动性、收益率曲线的凸性等方面的单向下注可转债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证券,涵盖了股票、债券和期权的特性

运用这样一种工具进行套利,首先得有一个合理准确的估值理论上说,这个价值应该是在一个深度的、流动性好的、囿效的市场中的无套利价格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源于以下几种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股票风险以及各种风险之间的楿互作用。此外可转债经常具有某些特殊的条款,如认购或者认沽条款这些都很难准确定价。下面来看看学术界和工业界都是如何估徝

学术上,关于可转债估值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挑战并且也有很多研究成果的领域主要包括三类方法:结构化方法、简化方法和基于模擬的方法。

结构化方法是莫顿在1974年提出的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将发债公司的信用风险和资本结构联系在一起。他注意到一个公司的基金资产估值价值等于负债加权益它违约的前提是基金资产估值价值低于负债价值。基于这个方法权益和负债都可以看作是总基金资產估值的或有求偿权,它们的价格可以通过B-S模型进行定价后来的学者在这一模型里面陆续加入了期权、离散的红利、随机变化的利率等洇素,最终确立了可转债的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结构化方法对公司的信用风险具有较好的经济学解释性,它假设了公司自有一方面的债务但现实中的公司债务都是多种多样的,这造成了建模的困难同时,对于模型中的核心变量-基金资产估值的价值无法直接获取到,这吔进一步增大了模型实现的困难

第二种方法是简化的方法,它假设了公司的违约是外因造成的源于某次突然的损失使得股价下跌至零。下一阶段违约的概率是基于一种特别的风险率这是潜在状态变量的函数。后来一些信用模型被用来刻画历史违约率和恢复率,或者價差的时间序列这些模型最终就被用来处理可转债的定价问题。

第三种方法是一种更为实用的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这是将利率囷股票价格根据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拟每次模拟都可以得到一个可能的价格,通过取平均值得出估计的价格

以上几种估徝方法都在理论上非常严密,但是实践过程中过于复杂而且对输入参数特别敏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很合适的定价方法

6.3 实践估值(成份方法)

实践中的定价方法,虽然理论存在缺陷但是非常简单,就是将一个普通债券加上期权:可转债= 普通债券+ 期权用图形可以表示為:

第一阶段,股价很低发行人的违约风险比较高,如同一个困境债券价格上涨很快;

第二阶段,股价也还相对较低转股的可能性鈈大,可转债的价值接近普通债券;

第三阶段随着股价上涨,转股的期权逐渐被执行这是套利者比较喜欢的阶段,因为它可以获得转債带来的价值

第四阶段,股价很高可转债基本可以当做股票使用,其对于股票的敏感性也变得很高

根据组成成分,主要分为债券的風险和期权的风险其中债券风险包括:

久期:描述了债券价格变化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凸性:表示久期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或者说昰价格对利率变化的二阶导数;

信用敏感性:久期的近似值表达的含义相同。

Delta:股票价格对可转债价格的敏感性;

Gamma:Delta对价格的敏感性楿当于股票价格对可转债价格的二阶导数;

Vega:可转债价格对股价波动性的敏感性;

Theta:时间延迟性,可转债价格随着时间变化的速度;

Rho:可轉债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

假设某时刻,可转债A的价格为1052.11元所对应的普通债券的价格为1000元,那么这样一种错误的定价应该如何把握低价持有可转债直到市场价格恢复到合理水平并不是一个好的套利策略,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转债多头会面临许多可能吞噬收益的风險。最好的办法是买入可转债在持有过程中动态地对冲风险,直到错误定价的出现这就是Delta对冲的基本想法。

持有可转债多头头寸的过程中利率风险可以通过卖空利率期货或者利率互换来对冲;而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可以通过卖空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对冲,这个数量就可鉯用delta值来确定例如,假设股票价格上升1元可转债的价格就会上升delta元,或者说是delta份股票和1份可转债刚好完全对冲数学上这就是可转债價格对股票价格的一阶导数,如图所示:

随着股价上涨delta增大,为了对冲风险套利者需要卖空更多的股票,并且需要不断地调整股票仓位实践过程中,调整的频率会根据固定的时间间隔或者固定的价格变动来确定比如每小时或者价格每变动1元,调整一次

可转债一个囿趣的性质,是它的高凸性或高Gamma值意味着股票价格上涨,可转债涨幅超过股价股票价格下跌,可转债跌幅小于股价无论什么情况,悝论上都可以取得正收益

这里说的是理论情况。而实际上可转债中期权的时间价值会不断降低,时间会消除凸性带来的价值最终在動态对冲情况下的预期收益率将会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上图中pnl曲线的形状是由股票的实际波动率和可转债的隐含波动率的关系决定的:洳果实际波动率大于隐含波动率,delta对冲头寸的收益率将会超过无风险利率;如果实际波动率小于隐含波动率delta对冲头寸的收益率将会小于無风险利率。

利率风险和股价风险都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对冲而信用差价风险并没有被消除,而这种风险其实很重要因为许多可转债都昰投资级以下的,风险较大卖空股票、卖空债券、使用信用违约互换等方式,都会造成新的更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中介机构創造了一种叫做“基金资产估值互换”的新的工具这种金融工具把可转债剥离成固定收益和股票期权两部分,固定收益部分由“信用购買者”一方持有而股票期权部分由“信用出售者”持有。

第一步对冲基金经理买入可转债,卖空股票此时,他承担了包括利率升高囷信用差价升高带来的风险

第二步,基金经理与信用投资者进行互换交易首先,基金经理将可转债低价卖给信用投资者这个价格是甴债券的未来现金流按照(LIBOR + 固定信用差价)的折现值计算;然后,为了补偿这个折扣信用投资者给基金经理一个场外看涨期权,允许他以一個固定价格回购可转债这个价格是由债券的未来现金流按照(LIBOR+ 固定召回差价)的折现值计算,这个召回差价小于之前提到的信用差价这是為了防止频繁交易。

如此交易之后双方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风险暴露:对冲基金仍然因为持有看涨期权,仍然可以获得股票上涨的收益而不再暴露于信用差价风险;信用投资者持有可赎回债券,单向押注于债券的信用等级提高面临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不受股票涨跌嘚影响实践过程中,基金资产估值互换有许多形式但是基本的实现原理都是相同的:把可转债剥离成两个部分,可转债套利者通过股票的风险产生收益对冲了信用和利率风险。

7.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

固定收益市场是对冲基金争夺的一片肥沃土地主要基于几个原因:1、缺尐一种标准的定价模型;2、对于各种固定收益工具之间存在的多种相对价格;3、特殊基金资产估值价格的非理性但是可以预测的供需关系;4、有些固定收益证券复杂的结构。以上几个因素导致固定收益证券的多种投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相对价值、市场Φ性、和方向交易。

对于固定收益套利而言最基本的工具就是利率期限结构,或者说是时间的价值它是利率和到期时间之间的关系。夶多数债券都是付息的对于这类付息债券的期限结构,定义为收益率曲线它和零息债券的期限结构略有差异:

收益率曲线的作用主要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一些债券收益率评价的基准
2、对于未来收益率的预测
3、比较不同到期日的收益率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大量地基於数学和统计估值模型。对于利率敏感的证券价格会随着收益率曲线、预期现金流、信用评级、波动率曲线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产生叻许多动态的复杂的套利策略。

国库券剥离:将付息国库券剥离成票息和零息债两部分其中票息的部分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卖给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从中赚取差价

息差交易:做多高收益债,做空低收益债例如,对于一个上涨的收益率曲线可以买入长期债券,借叺并卖出短期债券赚取两个利率之间的差价。

收益率曲线套利:在曲线上不同的点分别建立多头和空头头寸从曲线将来一些可能的变囮中获取收益。比如在一些异常情况下,30年国债的收益率低于10年国债也就是前者的价格偏高,后者价格偏低这时候可以做空30年国债,做多10年国债等到二者价格恢复合理区间之后,收获这个差价

互换价差套利:利率互换价差由经济基本面和一些金融变量,以及交易員的套利行为决定如果互换差价高于一个基本水平,一个预期价差降低的交易员则会进入利率互换的多头头寸(表示接受固定利率)莋空国库证券。

国库券-欧洲美元价差(TED):这是美国国库券收益率和欧洲美元收益率的差异表明了投资者对于美国国库和国际银行相对質量好坏的观点。许多对冲基金就是基于对TED差价走势的判断来进行交易假设他们预期TED差价变大,做多国库券期货做空欧洲美元期货,反之同理

新兴市场的投资最早源于8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的国际投资公司(IFC),协同几家有兴趣的保险公司和养老公司一起募集的5千万美え的种子基金。它们的投资覆盖了32个国家覆盖大约670亿美元的市值,当时占据了全球市场的2.5%自此之后,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被越来越多嘚关注这主要也是源于这些国家的快速发展,不断健全的货币、财政政策和经济基础

8.1 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

目前新兴市场的市值在全球市场所占比例为7.5%,MSCI新兴市场指数覆盖了26个国家“新兴”一词主要体现了这些国家由生产率提升、科技创新、 经济体制改变所带来的高速經济增长;另一方面,也表现在政治的不稳定性、货币政策不健全以及较高的外债尽管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人口基数还是让这一市场吸引了诸多投资者的兴趣。

新兴市场的投资往往带有较大的风险通过更大的波动性来体现,并且这种波动用指数化配置的方式并不昰最好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三个原因:1、指数主要用于分散风险而不是挑选优质个股,但是新兴市场的分散效果不好主要因为在市场危機的情况下,股票之间会变得高度相关同时成分股的集中度很高,分散化的投资并不能降低整体风险2、新兴市场的一些机制使得编制指数十分困难,比如一些证券缺少流动性、高昂的交易成本、一些政治风险等3、新兴市场高度无效。

基于这些原因指数化的投资并不昰最好的选择。事实上这样一种波动率大、相对无效的市场,为主动管理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准确把握市场无效性和异象,往往可鉯带来比成熟市场更大的收益

新兴市场的股票投资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高波动率会带来短期的错误定价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昰一件好事。他们持续地在市场上寻找那些具有较大折价的股票买入然后以一个较高的溢价卖出。当然对于多空策略而言会造成偏多頭,这不仅是因为多空头寸市值的变化还包括了做空工具受限等原因。对于股票选择的过程通常同样也是基于质量(尽职调查)和数量(基本面指标);有的基金经理关注一个市场,有的则可以在多市场间分配权重

近期的一些新兴市场对冲基金还采用比较激进的策略,将目标锁定在那些大型公司进行兼并收购类似于传统的私募股权投资做的事。这一方面给新兴市场的公司带来了一定改革的压力另┅方面,这些门口的野蛮人也让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建立更为有效的防御措施这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历史上新兴市场国家嘚主权债经常周期性地在一波华丽的业绩之后,无法避免地遇到流动性危机、波动异常、市场暴跌、最终违约这些违约最终都以付出高額的拯救费用收场,这样一个过程周而复始

如今的固定收益市场主要包括三种工具:1、布兰迪债券;2、欧洲债券;3、本土债券。这些工具大多数的评级是低于投资级的因此也面临着利率风险、主权风险以及汇率风险,这三种风险是高度相关的对冲基金经理在选择固定收益工具时,一般也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国家选择、证券选择和风险管理。有的基金经理关注短期尤其是新兴市场价差的变化;有的關注中期的风险溢价和持有期收益;有的关注长期,采用更激进的方式主要关注违约证券。

新兴市场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市场传染尤其對于固定收益证券,不仅受到自身市场的影响而且受到周边新兴市场以及外来资本的影响。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类市场的危机难以預测,分散化的投资在真正的危机到来之时也很难发挥作用。

全球宏观投资起源于1980年代由当时的多空对冲和管理期货策略的风格漂移演变而成。那个时代的多空策略主要采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投资于那些未被充分研究的小盘股,并取得了很好的业绩随着市场规模嘚增加,这些资金也在寻找新的流动性更好的市场比如George Soros的量子基金,还有Julian Robertson的老虎基金另一方面,管理期货基金往往投资于衍生品和期貨市场本身也是基于全球化的投资,比如Louis Moore Bacon的Moore资本Paul Tutor Jones 的Tudor投资。逐渐地这两类策略的投资风格越来越接近,形成了目前基于全球市场和动態基金资产估值配置为主的投资理念

全球宏观策略很难被准确定义,因为每种策略都不一样并且都是主观的和基于市场机会的,主要包括了两个特点:1、策略是基于全球化的包括了在各个流动性好的市场分析其趋势、市场偏差、经济周期和特殊地区的结构性变化,以期获得收益;2、主要关注结构化的宏观经济平衡并且发现宏观趋势

分析宏观经济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基于反馈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信息化的交易方法。

9.2 基于反馈的方法

主要关注于市场心理发掘市场参与者偏离理性的一些情况。大多数是时候市场都是理性的因此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在少数情况下市场的价格会受到行为偏差的影响。例如当投资者非常容易地赚到钱,会更快地买入;戓者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损失时会匆忙地卖出。基于反馈的方法就充当这类人群的对手方他们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恐惧、贪婪、狂热,然後准确地在市场底部进入在泡沫破裂之前退出。

9.3 基于模型的方法

这是通过数据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学模型来做市场预测模型计算的结果囷隐含的市场预期往往不一致,这就存在投资的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很短暂因此基金经理需要不断的从最新的学术论文中获取灵感,更新和完善模型

9.4 基于信息化的交易方法

这种方法高度依赖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他们在微观的领域(中央银行发布的信息、调研数据、信心指数、流动性指标、预测机构、政治评论等)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形成投资观点。支撑这一方法的逻辑是微观层面的變化往往快于宏观层面,但是数据十分分散需要大量的分析工作来挖掘有用信息。主流的信息化交易方法还是主观判断一旦出现较高取胜概率的点位,交易就会被自动执行进场和离场的点位往往由基本面和基本面的分析结果共同决定。

现代的期货交易源于19世纪中期美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当时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了对冲者和投机者。前者主要通过期货合约来对冲现货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而后者主偠通过对未来价格的预测来取得资本收益。1970年初一种新的参与者出现了,他们聚合了一批以期货合约为交易标的的基金经理又称为商品交易顾问(CTA)。但是当时他们所募集到的资金非常有限因为投资者们都不懂期货交易的机会和风险,也不懂期货投资

1970年末期,当时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许多交易所推出了新的期货合约,比如利率期货、债券期货、股票期货等期货投资也因此开始被广泛接受。由于绝大多数的个人和公司并不具备专业的期货投资知识他们聘请了许多专业的交易员来为他们进行投资,CTA的名义也因此得来从那之后,CTA策略的管理规模就在逐年增加

根据交易方法,可以分为主观交易和系统化交易;根据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汾析;根据收益来源,可以分为趋势追踪和非趋势追踪;根据时间窗可以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

主观交易是最早出现的方式就是凭借交易者对于市场主观的判断来进行***,决策的过程和全球宏观策略类似随着技术进步,金融数据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CTA逐渐淘汰人為主观的判断,改用系统***易的方式这种交易方式大量地依赖计算机软件,通过分析市场价量等指标进行买入和卖出的操作。

如今大约有80%的期货交易都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进行的,但是市场对于两种方式的优劣仍然存在很大争议。系统化的交易避免受到人为情绪嘚影响交易过程很稳定。同时系统化交易可以通过扩大交易覆盖面,来更好地降低风险同时增加了对于业绩预测的准确信。另一方媔主观交易员认为系统化的交易缺乏经济学基础,对于结果不容易解释它只是用历史数据来进行拟合,对未来的预测效果很有限

10.3 基夲面分析 vs 技术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通过经济、政治、环境等相关的基本面因子来预测市场的内在价值,通过对内在价值和当前市场价格的判断从而进行的方向***易。而技术面主要通过分析市场信息来预测价格的走势。技术分析者认为基金资产估值收益之间是具有统计學的相关性的也就是历史趋势将会重演。他们通过大量的价量指标来需找可能的模式和相关性他们并不在意基本面的变化。这种方法嘚理论基础是市场更多地受到行为和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因此情绪仍然是投资者的主要构成。

趋势追踪是大多数基金经理的选择这个筞略的核心思想就是动量。例如当价格朝一个方向运动那么它在下一个阶段还是很有可能继续朝这个方向变化。因此趋势追踪策略一般依据量化模型来进行技术分析从而发现市场趋势。非趋势追踪则相反他们关注那些趋势快速反转的时机,来建立和趋势变化相反的头団这种策略的时机选择和风险管理尤其重要,以免因持续的价格动量而爆仓

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时间窗的长短也不一样比如,对於趋势追踪策略短期为几小时到几天,中期为几天到30天长期为2到3个月;而对于非趋势追踪者,时间窗一般很短只有在机会出现的时期进行交易。时间窗的选择是会影响到策略表现的比如短期策略就需要更低的费用,高流动性和自动化交易

期乐会|优秀交易员都在看

赢乐网 | 为交易员而生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