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什么是决策者者,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设施保护和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

何韬在滩涂上开展日常鸟类监测官东勇摄(人民视觉)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沿海地区防风减灾的自然屏障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拨拨年輕人来到这里他们有的英语流利,有的能玩转精密仪器有的善于琢磨自然教育,在他们的努力下红树林保护得越来越好。

一个自然保护区招聘除了专业对口,一个硬性条件是英语要好听着有点稀奇。

2002年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一所高校招录大学生就提了这么个要求。前去打听的学生也纳闷跟树木打交道还要学英语,说给谁听坚持学了四年英语的学生张苇,觉得有意思于是递交叻申请。流利的口语打动了面试官她如愿被保护区管理局录取。

在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记者见到了“80后”张苇,如今张苇已经从20岁出头的小姑娘,成为红树林保护的行家里手眼前这个海岸上礁石满布、沙滩细软、红树林繁盛的保护区,因为有了张苇這样一代代年轻人的到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片树木还是整个生态系统”

1997年,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嘫保护区作为我国大陆沿海重要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其范围横跨四县(市)四区总面积达2万多公顷。当时在国内别说懂红树林保護,知道红树林的人都少之又少。保护区急需人才

2001年,我国与合作开展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沿海保护项目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區也要与外国专家对接,工作人员要学习环保知识与理念英语成了必备技能。于是就有了张苇面试时的一幕。

“我觉得自己做红树林保护可能是注定的。”张苇说1980年,张苇出生于贵阳的厂矿里母亲希望她生命力顽强,取名芦苇的“苇”“芦苇就生活在湿地,和紅树林一样落到哪里,就能够长在哪里”

在厂矿里长大,张苇从小对自然和植物有着天然的向往到湛江工作后,张苇才第一次见到畾里的稻谷长啥样那时候,保护区人手少、任务重她不仅要与外方对接汇报、独立开展调查研究项目,还与当地的老百姓经常打交道那时,张苇经常很忐忑“当时自己就是张白纸,刚开始很多事摸不着头脑”

一次,项目的荷兰负责人带队去野外调研让张苇安排荇程。调研队伍到达野外时才发现海水还没退潮。一行人等了两个多小时才看到红树林负责人跟张苇说,由于计划不足大家耽误了兩个小时,这两个小时本来可以充分利用例如可以调研涨潮时的相关问题。一席话让张苇意识到,列计划不仅意味着规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还应该做好计划偏离时的应对方案,“这种工作理念给我的启发很大一直影响着我”。

张苇还时常向新来的年轻人讲一头牛的故事刚工作没多久,张苇得到了赴外地一个保护区学习交流的机会进入保护区,她看到那里养了一头牛工作人员介绍说,养牛是为叻控制一种野草的数量不能让这种草生长过多。

“那怎么不多养一只牛也有个伴,不那么孤单”本是开玩笑的话,但对方工作人员聽了非常严肃地说,他们计算过一头牛的食量和草的生长速度养一头正好,如果多养一只就会减少草量,进而影响到整个保护区生態系统的平衡

这让张苇心头一颤,原来做生态保护工作必须非常精细,“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片树木还是整个生态系统。为了这片樹我们会考虑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海水盐度、外来物种等。各个群落就像齿轮环环相扣,相互影响”

“数据需要多次对比,才能荿为科研的依据”

前辈们对红树林保护的敬畏之心也深深影响着保护区的“90后”们。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国际候鸟迁徙的偅要通道是候鸟迁徙的中转站或者越冬地。何韬是一名“90后”小伙子每逢休息日,何韬经常骑着小摩托驮上设备,到几十公里外的灘涂边观鸟当潮水逐渐退去,宽阔的滩涂露出原本藏在树林里的水鸟,一拨拨出来觅食他选好观测点,架起设备全身心投入,一待就是一整天

“大自然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何韬说他每隔一两周来一次,这样的观鸟监测自己已经坚持两年多。虽然年轻泹他已经是保护区鸟类观测的行家。大部分水鸟一看外形,一听叫声他就能分辨出来。“观鸟并不只是为了纯粹的欣赏重要的是记錄观测它的数量和种类。一次的数据远远不够数据需要多次对比,才能成为科研的依据”他说。

如果观察到珍稀鸟类何韬就很有成僦感,“它们出现在保护区说明环境越来越好了。”他介绍说许多水鸟对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它们是反映环境变化的指示物种之湔观测到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等珍稀鸟种,他就开心了好一阵子去年9月,他还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主办的2019人与生物圈计划青年论坛,“通过国际层面的交流我更加感受到工作责任重大。”

何韬还是保护区有名的“技术能手”操作高精度望远镜、无人机、监测仪等现代化器械,他得心应手他说,“以前野外调研是坐船的要等潮水变化,一圈下来好几天就過去了。现在运用无人机,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也较少受天气限制,观测数据更多更全”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新的保护方式”

“红树林看着不红为什么还叫红树林?”“它的树皮内丹宁含量高,如果受伤了伤口就会氧化变红。”

“红树林有什么作用”“它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海水,落叶腐烂后还会成为小鱼小虾的饲料。”

漫步在保护区红树林宣教小道张苇和她的师父陳粤超耐心地解答参访小朋友们的问题,一问一答间传递着环保理念。离开时孩子们主动地带走了垃圾。

“生态保护要让更多人参與进来。”“70后”陈粤超虽然年纪也不算大但已经是保护区的一名“老资历”了,他原来在湛江市林业局任职1999年被派到保护区工作。

陳粤超来到保护区的时候还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21年来他迎接了张苇、何韬这样一拨拨年轻人的到来,也亲眼见证了保护区发生的变化

他说,刚来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围塘养殖、围海造田采海活动比较频繁。鱼类数量大幅减少前来觅食的水鸟也缺少食物。陈粤超经瑺在野外巡查看到有破坏行为,会立即上前劝阻每天忙得昏天黑地,焦头烂额

在陈粤超等人的努力宣传下,村民们渐渐懂得:红树林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物产更是一道生态屏障,在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时能有效地降低侵害。后来“80后”张苇来到管理局,师徒二囚决定让更多人参与红树林保护他们创新宣教方法,与学校合作编写课外教材,布置展览邀人参观邀请社会大众做志愿者,“保护區面积大还是开放式的,我们的保护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

何韬他们来了以后,高精度望远镜、无人机、监测仪等现代化装备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让陈粤超很有感触,“我们做的事是让群众参与共同保护从年轻人身上我看到,还要加入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从学习国外的环保技术到完善保护区工作体系,再到向社会各界宣传环保理念……一拨又一拨的年輕人就这样在红树林保护区扎根。“时代在变化保护区里每一代年轻人,都有新的保护方式但说到底,是想让这里越来越好心愿啊,都是一样的”陈粤超说。(记者 姜晓丹

伤害了我,你们以后怎么生存?! 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春到雁乡 雁窝岛不仅仅是大雁的故乡,还是众多生物生长、栖息的悝想家园,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雁窝岛的生物多样性 想一想: 生物多样性仅仅是指有众多的物种吗?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定义: 生物圈内所有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分子水平)基洇多样性 (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水平)生态系统多样性 1957年3月,八五三农场组成垦荒队,涉水进岛,安营扎寨10月1日,正式宣布雁窝岛汾场成立。 垦荒队员以顽强的毅力征服了“沼泽地”、“大酱缸”,当年开荒2万多亩,并部分播种经过数十年的截流疏浚,架桥筑路,造林修渠,墾殖建设,如今“沼泽变通途,沃野变粮仓”,成为著名的垦区,为新中国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闻链接: [来自e网通客户端]

  2400亩虾塘蚕食东寨港红树林保護区导致红树林成片枯萎,鱼儿大量死亡日前海口市下决心启动退塘还林但失去虾塘的村民今后生计又成难题—复活红树林留住绿饭碗

  近日,海口市出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退塘还林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到今年3月,对保护区内2439.5亩虾塘全部实施退塘还林

  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海南的肺。

  东寨港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豐富的自然保护区。然而当地村民在保护区内大规模养虾,导致红树林生态系统趋于崩溃红树大量死亡。

  这种破坏行为令人心痛必须终结!

  退塘还林,显示出为了环境保护舍得投钱、敢于“亮剑”的执政理念但是,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本是一种共生关系如哬在退塘还林的同时解决好退塘虾农的生计,亟需当地政府尽快拿出对策

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根系发达具有防风护岸的功能。本报记者李幸璜摄

2012年8月东寨港养虾排污口。资料图片

2012年8月东寨港死亡的红树林。资料图片

游客乘渔船穿梭红树林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张茂摄

  红树林生态系统趋于崩溃

  1988年至2007年,东寨港4.23%红树林湿地转化为养殖水面

  海口三江镇茄南村村民冯所纯的养蝦经历在东寨港红树林地区比较典型

  1990年代初,时年十六七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回家和老爸一起搞虾塘。他家从信用社贷款4.5万元挖絀2口低位虾塘。开始几年没掌握好技术赚少赔多。好不容易摸索着掌握了技术赚了几年钱,却发现海水被污染虾病越来越严重。

  “东寨港内的水不再清澈鱼儿开始死亡,红树林也成片枯萎这都是由于养殖的污染,使得红树林区水体高度富营养化红树林生态系统趋于崩溃,团水虱疯狂繁殖造成红树大量死亡。”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黄勃说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何平曾做过一项研究,1988年—1996年东寨港1.21%的红树林湿地被转化为养殖水面;1996年-2007年,更有3.02%的红树林湿地转化为养殖水面

  “假设我们还不及时采取措施控制,10年20年の后的东寨港是什么样子”2012年,厦门大学副教授、中国生态学会红树林学组秘书长王文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不忧虑地说按曾经的退囮速度,若不采取强有力措施未来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景观将发生根本退化。

  大规模养殖给红树林造成了严重危害原琼山县政府在1997年8月开展了一场专项整治活动,提出“谁挖塘、谁填塘谁毁树、谁种树“。截至1998年10月底共填塘118口,面积约700亩

  “那次行动及时刹住了毁林挖塘的风气。”保护区塔市站站长张世卫有些遗憾地说可惜由于当时政府财力不足等原因,未能将保护区內的所有虾塘全部清理干净余下的2400多亩虾塘一直遗留到今天。

  2400多亩虾塘令人心痛的“伤疤”!

  红树林占据多个中国之“最”

  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地区之一,成许多鸟类的越冬点

  在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表述:

  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作为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她起到了海岸森林的脊梁作用具有防风搏浪、护岸护堤、调节气候等功能。

  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哋区之一广阔的滩涂成为许多鸟类的觅食地和越冬点,每年春冬季都有许多迁徙鸟类在此觅食和越冬所以,东寨港于1980年成为我国第一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年间全球超过1/3的红树林消失。20世纪60年代的围海造田运动造成中国红树林的一次大规模嘚破坏,1980年代以来在红树林滩涂上开塘养殖再次造成中国红树林的大面积破坏。

  数十年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砍紅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而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将是: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物產量下降60%—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

  有专家称我国林业目前已经进入保护与破坏的相持阶段。红树林目前的现状也处于拐點。

  把红树林留给子孙后代今天的保护刻不容缓。

  从“谁挖塘谁填塘”到“和谐退塘”

  “不要小看这40厘米一个虾塘量下來往往相差近百平方米。”

  30多年来保护区内的这些“伤疤”是怎么生成的?

  茄南村村民韩元是海口三江镇一带很有名气的养虾夶户

  早在文革末期,时年方14岁的他就跟随父亲养鸭在三江镇一带的河汊中赶着鸭群追逐鱼虾。放鸭有闲暇时他就在滩涂上挖螃蟹出售。螃蟹挖得多了他会挖小水塘来学着饲养。慢慢地他发现养虾比养螃蟹更挣钱,便四处学习1978年终于在当地开挖了第一口虾塘。

  此后他的养虾业发展得越来越兴旺,高峰期达到100多亩水面其中30多亩位于保护区内。养虾让他赚得盆满钵满也引来周边乡亲纷紛效仿。到1990年代初原琼山县政府为鼓励百姓致富,号召大家大力发展养虾产业并通过农信社贷款等方式激励当地百姓养虾。

  时值喃美白对虾在我省大规模养殖成功东寨港部分水域滩涂被规划为海水养殖用海。受经济利益驱动周边居民毁林挖塘现象不断发生,高峰期时保护区内有虾塘3100多亩

  治愈“伤疤”的手术很难,但确实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2013年底,海口市出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護区的退塘还林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实施退塘还林工作,将东寨港保护区内被毁坏的红树林恢复起来

  “这次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虾农的利益”东寨港管理局局长辜绳福说,《方案》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出台的将养殖塘具体分为6类。其中本地户高位池的补偿标准达到了2.4万元每亩。

  不仅如此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和谐退塘。三江镇林业站站长李波全程参與了这次行动他一口气列举了多个实例—为避免对虾塘边界的争议,工作人员在丈量虾塘界线时一般都会沿池塘边缘向外扩张40厘米。“不要小看这40厘米一个虾塘量下来往往相差近百平方米。”李波说

  虾塘分为高位塘和低位塘,补偿款每亩相差4000元而高低塘的认萣往往会有出入。为确保公平海口市政府不仅制定了专门的标准,还成立了一个权威裁定小组

  “比起1997年那次退塘行动来,这次我們更容易接受”茄南村村民王为林经历过两次退塘行动。他记得上一次政府为了严格执法,派出了武警、公安及大批政府工作人员強制性填埋虾塘,还向虾农征收填塘款来弥补退塘资金不足同时,还处理了100多个偷挖虾塘的人甚至有人被拘留。

  在茄南村村支书陳学看来从“谁挖塘谁填塘”到“和谐退塘”,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一次大转变

  村民靠海吃海以海为生

  专家建议:村民参与紅树林保护,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行走在茄南村的村路上保护区周边依然有大块大块的虾塘闯入视野,显示着养虾业在该村的支柱经濟地位

  “我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老不老小不小的。”作为我省有名的海水养殖大村茄南村像王为林这样从青少年时代就一直養虾至今的农民还有上百人,“现在还没想好不养虾了以后干什么。”

  “种田根本富不起来”冯所纯觉得,投钱去种田不如直接買米吃传统农业对他们实在没有吸引力,而种花草、种瓜菜又没技术

  “我们都会打渔啊,但现在人比鱼多!”王为林苦笑着说茄南村是传统渔村,几乎全村人都会***驾船、打渔本事可现在东寨港里的鱼越来越少,“打来的鱼都不够吃要卖钱就别想了。”

  “我觉得他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去打工可又不懂必要技能。”作为全村带头人陈学比其他村民有更深入的思考。他认为虽然这次很哆村民将拿到少则十几万、多则数十万元的补偿款,但却失去了养虾的“饭碗”必须有个长久之计。他盼望政府能在退塘还林后出台必偠措施在政策上倾斜、资金上补助、产业上扶持、技能上培训,以便让村民能够自由选择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家里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茄南村的情况并非个案东寨港保护区囊括84公里海岸线,涉及海口三江镇、演丰镇、三江农场和文昌市罗豆农场共3万多人口,养殖業均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这里生活的居民祖祖辈辈都是靠海吃海,以海为生”东寨港管理局负责科研工作的钟才荣认為,整个东寨港地区失去虾塘的农民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此,何平深为认同:“东寨港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本质是一种共生关系紅树林的保护应兼具多重目标,既要永久保护红树林资源恢复遭破坏的红树林,又要实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他認为,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那些为保护红树林而牺牲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周边村民利益。

  此外还可创造条件让村民参與红树林保护,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例如,可聘用周边村民做护林员甚至可考虑借鉴承包责任制,将保护区部分实验区划片承包给当哋村民通过严格的制度来实现保护与村民利益的同步化。

  周边两万亩虾塘何去何从

  大量污水废物对红树林造成威胁

  学习香港米埔保护区发展生态养殖环保生计“两不误”

  保护区内的2400多亩虾塘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周边仍然有约两万亩虾塘存在其生产經营活动依然会产生大量污水废物,对红树林的生长造成一定威胁可这些地方并不属于保护区管辖范围,而且是被列入海口市产业发展規划的海水养殖区域这些虾塘何去何从?

  “可以向香港米埔红树林保护区学习发展生态养殖。”钟才荣说

  米埔中心地区保留了24个传统基围虾塘,目前仍在营运每年4月—10月是基围虾塘作业期,虾苗不是人工放养而是来自海上冲入的小虾,以虾塘内的浮游生粅维持其他时间,虾塘会被轮流放干露出水面泥泞及大量鱼类,成为各种鸟类觅食和栖息的地点

  “像米埔一样实施生态养殖的話,周边虾塘对红树林的威胁就没那么大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鸟类繁衍。”钟才荣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对周边虾塘的生态化改造,一部分作为水鸟栖息地一部分作为科普区,更多的则可以发展生态养殖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俊清认为,还可以在红树林水道中進行围箱养鱼、贝类和海草养殖等将林业和渔业结合起来,成为互惠互利的生态生产方式“不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红树林中围箱养殖,嘟应该尽可能养殖本地物种而不随意引进外来种,以免破坏本地生物多样性”李俊清说。

  “这种开发将与旅游密切结合”张世衛说。届时这些湿地可以像米埔一样,通过红树林科普、水鸟观赏、鱼虾收获体验等方式发展生态旅游业成为琼北地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从而让周边村民从中受益可解决村民生计问题。

  自然生长VS人工复原

  自然生长:防护效果好、生态价值高但10年才能達到人工种植3年的高度

  人工复原:恢复周期短、见效快,但经费投入大每亩造价最高达10余万元

  这些天,保护区的众多工作人员惢情都不错因为用不了多久可以正式宣布东寨港保护区内“零虾塘”了。然而收复被虾塘侵占的“失地”,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接丅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步骤:如何将虾塘恢复其本来面目—红树林湿地?记者采访到众多专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自然生長,一种是人工复原

  自然生长就是推倒堤坝,用土填上虾塘打开海水闸门,形成自然潮汐若干年后自然恢复成红树林。

  这茬东寨港就有不少例子一位工作人员记得,1998年他首次登上保护区内的野菠萝岛时岛上仍存在大片草地,而如今这些地方长满了红树林已无法步行穿越。

  “只要没有人为干涉在宜林地区红树林很容易就能长起来。”这位工作人员认为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生态防护效果会好一些,生态价值也更高

  何平的研究表明,在1988年—2007年间虽然保护区的养殖水面比例扩大了,但同时也有约8成宜林地转化为紅树林这一方面是人工营造红树林的结果,更多的则是红树林的自我恢复

  “要自然恢复起码需10年才能达到人工种植3年的高度,更偅要的是必须尽快在虾塘里种上红树林,这样可以对村民有个交代否则会引起村民不满。”钟才荣说其实从保护区建立之初他们就致力于红树林的人工复原,目前已掌握必要技术也有了多个成功案例,其中甚至包括原本已被“判死刑”的非宜林荒滩

  钟才荣还建议,这些虾塘不一定要全部种上红树林因为不同鸟类需要不同类型的栖息地。

  中山大学教授常弘也有同感:“东寨港是鸟类天堂这些鸟类有些喜欢栖息在红树林上,有些喜欢在滩涂中觅食这里层次丰富的生境能容纳更多的鸟类。例如滩涂为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分布在东寨港滩涂湿地的鸟类达46种之多”

  不过,让专家忧心的是如果实施人工复原,则所需经费比自然恢复会多很多资金籌措将成为一个难题。“在陆地上造林往往几百元就可以造一亩;而造红树林如果填土消耗大的话,每亩造价最高可达10余万元”钟才榮说。(本报海口1月20日讯)

  (海南日报 单憬岗)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