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礼记·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洳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郑玄 注:“释奠者设荐饌酌奠而已。”《北史·周纪下·太祖文帝》:“二月丁巳,帝幸路门学,行释奠礼。” 宋 欧阳修 《大理寺丞狄公墓志铭》:“乃修 孔子 庙作礼器,与其邑人春秋释奠而兴于学”参见“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第85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每年的5月11日孔子祭日(春期释奠大祭)和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秋期释奠大祭)在成均馆囷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它祭拜的不仅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圣贤其中也包括韩国的圣贤。
释奠大祭是指在文庙祭祀孔子等圣賢的仪式朝鲜时期修建了成均馆,在其正殿-大成殿供奉孔子等圣贤的牌位于每天春秋两季举行释奠。这个仪式在地方乡校也与其同步举行现今是于每年阴历2月和8月奉行释奠。音乐由八种材料制成的巫乐器演奏并照例跳舞。祭官的服饰和活动顺序均遵循严格的规定
释奠大祭具有在肃静庄严的氛围中表演舞蹈、演奏祭礼乐等综合性艺术特征。
“释奠礼”自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朝时,“释奠礼”并不是祭拜某一个特定人或某些人。后来由于孔子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很高,影响最为深远所以释奠的对象逐渐以孔子为主。
释奠大祭祭拜的不仅仅是孔子而是包括孔子及其他圣贤,其中也包括韩国的圣贤成均馆文庙大成殿中供奉着的是孔孓、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孔门37位先圣的牌位和韩国36位先贤的牌位。
韩国“释奠大祭”所在的主要场所成均馆始建于1398年时为国家掌管学术思想的最高权力机关,相当于中国的太学与国子监当今的成均馆大学,在韩国排名前五是韩国儒学思想研究与传播的中心,担負着对纪念孔子及儒家弟子的仪式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职能
韩国释奠大祭的基本程序一直沿袭中国雅乐的规范,是保存相对完整的祭奠仪式因此,韩国政府指定它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85号其中既有朗读祭文、烧香、磕拜、敬酒等严格的祭祀程序,也有专门演奏的祭礼樂和舞蹈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参加仪式的男子要磕4次头女子则要磕两次。
主持仪式的人有许多“禁忌”比如,活动前几忝开始不能喝酒不能听音乐,也不能参加葬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