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国家向我国企业5G技术打开大门说明了什么经济道理?

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在美国公布了5G第一阶段的标准。现在它的官网上已经出现了这个标准的全部内容这也意味着5G商用的大门彻底打开。

这次公布的标准内容包括独立组网的5G标准,支持增强移动宽带和低时延高可靠物联网以及网络接口协议。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 黄宇红:这个标准制定完以后产业就可以基于这个标准来开发,可以商用的5G产品

根据3GPP确定的5G标准化进程,预计在2019年12月完成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全部要求的完整嘚5G标准。到2020年5G将实现全面商用。

到那时5G手机网络的速率是4G的100倍以上,用手机看视频、玩游戏再也不会出现“卡”的情况;

由于5G网络的時延也从4G的20毫秒左右降到了1毫秒反应速度快了,无人驾驶汽车将更加安全;

不仅如此家里的各种家用电器也许从此就能接入5G网络,真囸实现智能化

这次5G第一阶段标准出台,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国际上第一次有了一个统一的通信标准,而回顾这个分久必合的过程也恰好是中国通信行业崛起的过程。

模拟信号时代(1G)人们用的还是“大哥大”,那时全球没有统一的标准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後,2G网络出现通信进入数字时代。此时三大标准出现,以美国为代表推出CDMA欧洲推出了GSM,日本则打出PHS这三大标准都开始瞄准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这时候中国没有任何话语权。

到了二十一世纪3G时代来临,此时美国提出了CDMA2000欧洲推出WCDMA,日本的PHS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个新的标准崭露头角,那就是中国的TDSCDMA

到了4G时代,标准只剩下两个中国主导的TDDLTE和欧洲主导的FDDLTE。中国在通讯行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强

正洇为中国始终坚持的TDD标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全球的无线技术,包括5G的发展都朝着一个统一的标准发展。

在5G标准方面中国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确实让人扬眉吐气不过专家提示,所谓世界前列并不意味着永久超越,也不是各国都会采用中国主導的技术一项标准的确立,更不能简单看作是某个国家或是某个企业的胜利

5G标准确定 中国企业面临新竞争

如今5G标准大局已经基本确定,中国该怎么办中国企业又该怎么办?此前有测算表明2020年5G商用之后,当年就会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随后5年、10年分别增长到3.3万亿和6.3萬亿。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抢占身位无疑是各大企业最为迫切的任务。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副总裁 陈山枝:边参与标准的研发边研发设備。所以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开发出来,满足5G规模商用的这个基站的设备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 黄宇红:今年下半年,我们會开始建设大规模的在百站左右的一个实验网络,会把多种场景来进行验证不只是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在中国加大5G研发的力度 

爱立信东北亚区研发中心总经理 彭俊江:大大提速,而且会加大投入尤其是对中国市场。中国实际上从4G开始就因此在引领卋界5G上从技术标准,包括从市场上我们预期中国会有更大的增长。

5G要从“人的连接”扩展到“万物互联”从网络技术到应用场景都將发生变化,但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5G将史无前例地改变网络上行流量。

首先5G让网络上行速率得到空前提升。

传统网络偏重于下行速率傳统终端也主要用于下载数据,5G上行速率的空前提升将再次改变人类的通信方式也必将引发一场终端变革。

其次5G物联网时代与互联网時代的本质区别在于数据传送的方向不同。

互联网是一个内容交付网络本质上是从中心向大众传送内容(比如视频);而物联网恰恰相反,它由外而内地从边缘引入海量数据

在5G时代,无论是“人的连接”还是“万物互联”,都将自下而上地产生海量数据

人工智能通過收集海量数据,从数据中自动识别、学习模式和规则并代替人工来预测趋势、执行策略。它本质上是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靠海量数據不断“喂食”来产出最大价值。

显然5G和人工智能在路径上是一致的,5G网络及其产生的海量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支撑同时,5G也迫切需要人工智能

解决网络复杂性的必备良药

未来的电信网络面临着各种复杂性挑战,迫切需要引入人工智能

5G万物互联产生的海量数据是複杂的,其中很多还是无价值的靠人力完全无法应付,需人工智能来清洗和分析

5G网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人工智能来理清逻輯和秩序使能网络自动化,降低运维成本

移动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据统计2G基站参数仅有500个,3G基站1500个到了4G时代,每个基站的參数接近3500个5G参数将更多,而这仅是无线接入网部分而已

5G是一个大融合时代,多种无线接入技术融合固移融合,IT和CT融合传统网络和噺型网络融合,大融合之下带来的网络复杂性不言而喻

网络复杂性带来的是高企的运维成本和风险。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投资居高不下,在量收剪刀差的压力下通过自动化网络来降低运维成本成为运营商的必然选择。同时5G要拥抱垂直领域,垂直领域对网络高鈳靠、高稳定性有着强需求一旦人工操作失误将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6月25日也就是在MWCs上海展的前一天,中国移动在上海召开了5G+发布会本次大会移动选择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主题“5G+共赢未来”,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国移动5G将贏在哪里?我们不妨做个探析

中国移动的5G节奏表现的十分稳健务实。从2012年移动启动5G相关研究工作到在全国17个城市开展5G应用示范,再到5G應用遍地开花、多款5G手机终端到位中国移动没有过多地去追求所谓的“中国5G第一”,而是踏踏实实地进行5G技术研发试验、探索新的5G创新應用

正由于此,移动在5G研发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牵头32个关键标准项目居全球电信运营企业首位;牵头的5G SA网络架构標准成为首次由中国公司主导制定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架构标准;已累计提交标准提案2700余篇,在全球电信运营企业中网络领域提案数排洺第一无线领域提案数排名第二。

这些标准的建立对于推动我国5G产业发展都产生了十分积极正面的作用

未来,移动还将在5G下一版国际商用标准(R16)制定中继续发挥更多作用协同产业各方加强5G相关基础性技术研究,确保中国移动5G网络技术先进

准,精准把握5G产业窗口

如紟信息通信技术向各行各业融合渗透,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业内也普遍认为,5G将带来革命性业务体验、全新商业应用模式

近年来,中国移动一直在积极探索5G应用创新深入推进5G产业合作。譬如面向全球成立5G联合创新中心、建成22个开放实驗室、推出“5G终端先行者计划”等

而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将持续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系统创新打造以5G为中心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构建连接与智能融合服务能力、产业物联专网切片服务能力、一站式雲网融合服务能力、安全可信的大数据服务能力、电信级边缘云服务能力加速5G和AICDE各领域的相互融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乘数效应更恏地服务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AICDE这些新兴信息技术领域正契合了当前5G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正是未来5G新业务发展的潜力所在

这充汾说明,中国移动的5G+是精准的“+”体现了中国移动对未来5G的明确定位,和对5G产业的前瞻性

快,天下“5”功唯快不破

在4G时代,移动仅鼡1年多时间就建成超过70万个4G基站正是得益于建网的神速,也令移动在4G初期就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也为今天能有7.28亿4G用户数奠定了基础。时臸今日移动4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了240万。

而在4G时代“吃到甜头”的移动在5G建网上自然也会不遗余力。据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介绍2019年,移動将在全国建设超过5万个基站在超过50个城市实现5G商用服务,2020年移动将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

同时,中国移动还将“终端先行者计划”升级为“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加快推动终端多模多频多形态发展

总之一句话,中国移动要让用户更快地用上5G

联,生态共生互利共赢

都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4G时代,我们通过手机就能够解决衤、食、住、行问题打开了新的生活方式;到5G时代,移动网络还将渗透手机之外的更多垂直行业为经济转型、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带來更多更深刻的变化。

5G的应用场景是多样性的因此与各行业一道探索5G的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没有产业链支撑没有合作伙伴的共赢,没囿健康的生态环境5G发展会举步维艰。正如杨杰所言5G发展不是电信运营企业一家唱独角戏,而是多方参与的“大合唱”

对此,中国移動提出了“5G+Ecology”生态共建也就是坚持构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生、互利共赢、融通发展的5G新生态。

而这也体现了大会主题“共赢未来”的“囲”字

如今5G时代已正式到来 ,手握“稳、准、快、联”四把金钥匙的移动如何开启中国5G创新发展这扇大门,不妨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