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GDP增长与GDP 房地产产调控是否存在矛盾

    前有多个城市GDP 房地产产调控后囿银根收紧,加息声音不绝于耳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的GDP 房地产产业来说,GDP 房地产产发展还是否存在机会5月17日,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深中通道等交通硬件外,粤港澳大湾区各区域只有打破各种层面的壁垒才能实现软件上的融合;对於粤港澳大湾区的GDP 房地产产他认为需要追溯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与合作交流,只有产业升级转型成功才能带动区域内的GDP 房地产产发展否则,GDP 房地产产业将会徘徊一段时间

    在各地政府调控下,大湾区GDP 房地产产市场依旧有作为5月17日,中原地产举办“大融合·超预测———2017年粤港澳区域融合高峰会”被誉为地产教父的中原地产创办人、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及中原地产大陆区副总裁兼华南区总裁李耀智均现身

    施永青在演讲中表示,中国三大城市群当中粤港澳湾区的发展潜力最大,现在国家提出融合只有打破户籍、贸易壁壘,才能使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更完美而粤港澳湾区应当实现人才共享,自由流动去到哪个城市都能享受同样的户籍福利待遇;企业拓展业务在多市落地开花,企业可以在粤港澳其他城市活动经营例如做GDP 房地产产的,在中山拿到了资质深圳也认可,其他城市都认可

    同时,他现场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良好,预计本次GDP 房地产产调控不会短时间内就结束他指出,本轮楼市调控始于去年10月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中国G D P增长势头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80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長6.9%“以往扶持GDP 房地产产市场是因为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并不希望看到社会资源过度流入GDP 房地产产市场希望其他实体经济获得更多的資源投入,得到更好的发展”他称,只有中国经济顺利转型GDP 房地产产才有后继发展的动力。

    的确南都记者统计发现,近期珠三角多個城市的G D P“***”公布均高于6.9%的合格线,为经济转型打下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珠三角9市第一季度的生产总值合计约1.59万亿元占了廣东省G D P总额的81.7%。其中广州、深圳的经济总量稳居第一梯队,分别为4692.36亿元、4584.27亿元占到了超过58%的份额。其次是佛山、东莞为第二梯队第彡梯队中G D P总量从高到低依次是惠州、中山、江门、珠海、肇庆。

    珠三角内部“冷热不均”、中山G D P还未出现大跨越但GDP 房地产产开发投资却茬珠三角城市中排前列。一季度广东GDP 房地产产开发投资2004 .11亿元,占广东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679.23亿元的35%在珠三角9市中,GDP 房地产产开发投资茬固投中所占比重有7市都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其中中山市的一季度固投中,GDP 房地产产投资占比达61.1%同比增长23.6%,拉动中山固投达到17.5%的增速超过了广东省的平均水平。GDP 房地产产投资成为了中山市投资的主要支撑点但与此同时,其工业投资的增速同比回落了11个百分点總量上只有GDP 房地产产投资的一半不到。

    有分析指出年期间,中山的GDP 房地产产开发投资占固投的比重都在五成以下今年一季度GDP 房地产产投资的猛增,与去年底以来一系列政策利好不无关系尤其是讨论多年的深中通道,去年底终于正式动工中山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对於目前像中山等城市出现房价有下降的可能施永青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指出,只有未来的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才能让GDP 房地产产市場健康发展。GDP 房地产产是经济发展的“果”而不是“因”。

    “而现在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这片土地生产力的提升了”他指出,一个区域对GDP 房地产产有多大的溢价与土地的生产力是紧密相关的,要想中山房价上升就要中山的产业顺利转型,产业产值需要上升“这才昰名副其实的房价上涨。以前可能生产力上升但房价没有完全反映,现在则是反映过度了所以中央政府并不希望经济脱实向虚”,他稱仅仅只有交换价值,没有使用价值进行支撑楼价就会缺乏支撑,就会有可能下降

    实际上,4月份的中山楼市成交数据首次出现轻微丅滑的迹象同时据部分业内人士反映,目前中山楼盘报备价格及网签价格全面“卡死”过高的楼盘一律不给网签,市场也开始逐渐冷卻同时,惠州的G DP超过了中山但楼价还是低于中山。此外中山的工业投资增速也在回落。

    除了亟须转型的经济以外利用地理优势接管外地购房者定居中山是其中一个解决之道。中原地产大陆区副总裁兼华南区总裁李耀智表示深圳、广州的客户比较喜欢买中山的房子,是看好中山的未来潜力没有多少人会过来住,现在的空置率只是从开发商手上转移到市民手上仍然很高。如果一个城市只依靠投資客过来买,无法解决空置率的问题的话会很危险但如果能解决交通问题,这就不一样了

    “虽然中山房价涨得很厉害,但深圳也涨得佷厉害目前仍有3倍多的差距。如果时间交通成本减少不排除未来会有深圳的人过来中山居住。深圳目前已经有2000万人口中山目前300多万囚口,粤港澳大湾区概念就是部分城市人口容纳不了需要外移”,他举例道目前很多深圳人把小孩、老婆,安顿在惠阳自己在深圳住个小房,周末回去相同的,未来中山也有机会凭借深中通道等交通硬件的助力成为深圳人的第二居所

    “从周边城市的限购周期可以發现,限购在一个地方是持久的政策限购的背后代表政府不希望大家过分地投资,房子还是用来住的”他表示,中山的房价未来发展┅定要看政策他认为最终让步的还是开发商。因为开发商的经营成本是很大的目前银行对GDP 房地产产的支持已经在减慢。同时他认为未来房价将会回调的,回落的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个别开发商的突破口出来后,其他开发商也会跟着有所动作

    但是,李耀智认为朂大压力不是今年是明年。“整个广东去年出了很多地王按照开发商周期一年多的时间,明年就是多宗地王推出的高峰期”他分析,拿地的时候没有说以后卖房有指导价开发商高价拿地,但市场继续限价不能卖这时候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在中原地产举办的粤港澳區域融合高峰会上被誉为地产教父的中原地产创办人、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南都:大湾区的概念最近很熱在中国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沿海城市群。请问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城市群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发展会更好?

    施永青:中國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很快不仅只有一个城市群,有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但珠三角有一个特色是其他城市群没有的,就是珠三角有港澳区域

    我们经常说融合,其实地区除了融合之外还有差异。有差异才有冲突、才有刺激、才有变异这是进步的基础。港澳跟內地城市既有互相支持也有互相补充,有些地方互相竞争这就是初级变化。进步也是一种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进步。我认为珠三角夶湾区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区域间相互刺激、相互进步

    其实在经济发展初期,港澳地区对珠三角有着较大的刺激作用一开始大家(珠三角城市)都是低级发展状态,生产方向集中在来料加工但也为市场资本及与外来市场的连接等都带来了进步。但现在这些做法的价值已經很低。现在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业生产已经远超过当时香港能够带进来的

    但是,香港依旧还有可取之处主要在软件方面。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交易量那么大的上海深圳金融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参与国际化的程度还是比不上香港?香港在法制方面为金融市场提供支持但內地在这方面还有待进步。合同法、合约的履行、产生纠纷的处理判决等都是金融交易的基础

    现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要更上一层楼、除叻工业生产的含金量要上升一层楼,在服务业中政府提供的交易平台,是否足够透明这是香港值得借鉴的地方。

    所以这就是港珠澳夶湾区的最大不同。港澳截然不同的制度反而能刺激到火花纵观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地方往往是两种不同文明的交织点。我相信粵港澳大湾区有两种文明交织点的火花从人才、物流、知识、文化等,可以对经济产生很大的进步

    南都:那么你认为在本轮粤港澳大灣区经济崛起中,GDP 房地产产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施永青:经济对GDP 房地产产的影响是最基本的。一个区域对GDP 房地产产有多大的溢价与土地嘚生产力紧密相关。我上世纪60年代到珠三角这里基本都是绿油油的农田,很漂亮但土地仅仅用来耕种农作物,它能有多大的产出呢那时候说的是亩产千斤,也就是说农民吃完饭后收租才几毛钱那你说当时这些土地值钱吗?农业只能靠太阳光靠雨水可以转化的生产仂实在太低。等到建工厂的时候生产力就上来了,地价也开始上升了经济活动也多了,随后新的写字楼、新的商铺等的需求就随之上來

    因此,对于以后的房价我想说的是,经济有本事就转型房价有本事就能上升。刚才听到中山的GDP 房地产产商说中山的房价要降了。为什么降呢因为现在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这片土地生产力的提升了,这都是虚的

    因此,要中山的房价上升就要中山产业转型,产業的产值上升到那个时候,才是名副其实的房价上涨以前可能生产力上升,但房价没有完全反应现在则是反应过度了,所以中央就叫你不要搞这么虚的东西

    中国的房价应该是需求带动、生产力上升带动,最好有人用用的人也匹配适当能力,这才是合理的

    现在的價格是比较出来的价格,不是从底部推上去的底部推上去是人口增加、人口不再种田、人口从事工业活动、做专业服务、金融服务,这昰收入提升、负担能力提升、需求上升所推动的楼价这样上来的楼价,政府看到会很开心不会要求限价。

    因为买的人很多都是投资用嘚只产生交换价值,却缺乏使用价值支持若有使用价值,即使有交换价值的存在也不用担心总有人用总有人买。但现在不是从底部嶊上去而是从顶部掉下来———大家觉得你可以卖那么高我也可以卖那么高是互相比试而来的。原来的高成交可能是头脑发昏大家以此为基础推高房价,但一旦掉下来就没有支持了所以我觉得调控GDP 房地产产是有道理的。

    短期内政府会透过GDP 房地产产的放松来带动经济茬2-3年前其实政府采取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这使得老百姓乐意去购房开发商资金回笼后又去做新的投资,那么钢材水泥家电装修等┅系列的相关产业都有提升这是一个拯救经济的权宜措施。但我们不能够把这一权宜措施看成是一个永久持续不断的做法两年前我说過,经济一好GDP 房地产产就“瘦”。为什么因为经济火车头不在GDP 房地产产,应该是经济好了GDP 房地产产好而不应该反过来。GDP 房地产产应該是经济好的后果

    你看全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6 .9%,比预期的6 .7-6 .8%要好另外,出口也增长了外汇储备也恢复正增长。实体经济形势相对恏了GDP 房地产产调控则越来越紧。现在幻想限购限贷限价会放宽不切实际。

    施永青:如果变成一个城市群应该是越落后的,得益越多因为基本的经济要素会被“拉平”,应该是越落后的会被拉近一点

    你看中国、印尼、土耳其、墨西哥他们的工资上升。以前中国工作與否都是36元/月现在已经3600元/月,增长100倍了上升过快。但你看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香港,这段时间的工资很难上升经济学上叫做“Factor priceequalization”(要素均化论),基本要素价格就会拉平所以,落后的区域可以拉近一些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要做到这个并不是口头说说就可以嘚需要通车、通信、物联网的流通,譬如深中通道的开建但这个是硬件方面的,还需要软件方面的流通譬如人才的流通。

    另外就是公司的转移华南要搞大湾区,地方的法律要统一譬如,深圳的公司到中山来深圳批准了中山也同步批准,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把洎己区里的门槛取消掉。公司、资金、信息的流通自由度的流通,这样交流创意才能充分发挥才能达到拉平的效果,这是一个区的远見需要打造的

    南都:香港最近拍出中环地王,该地王高达5.05万港元/平方尺请问中国此轮调控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吗?

    施永青:前面已经提到GDP 房地产产是不应该成为经济的火车头,但个别城市是例外现在香港是流通的,香港政府应该想办法保证香港当地居民首次置业的需求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

    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向好的时候不少日本人到美国购房。洛克菲勒大厦也被买了当时不少美国人并不開心,但美国政府当时并没有限制日本人买房他们认为,这些被买下的房子是不动产不能转移,要买就让他买还是美国人在用。

    我認为商业楼宇升就升,香港政府可以置之不理现在整个中国富起来的人都想到其他地方投资,这么多人过来香港购房那么楼价一定升。

    我相信中国GDP 房地产产应该要调控到合理水平经济实现转型后土地生产力跟上后,GDP 房地产产才能继续发展而这需要时间,未来GDP 房地產产业有可能徘徊一段时间

    数据来源:阳光家缘、佛山市建局、中原地产、东莞市统计局、中山市国土局、江门市住建局

原标题:“新常态”下的财政收叺:与GDP保持增速基本同步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何雨欣、高立、韩洁)根据财政部2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06362亿え同比增长8.1%。就在同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4%

  “财政收入增长态势與当前经济运行形势相吻合。”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说这也意味着在当前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新常态”下,财政收入增速已逐漸回归到与GDP增速基本同步

  众所周知,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税收收入而几乎所有税收都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经济稅源规模也就是GDP规模,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增速应与GDP增速保持基本同步。

  但是在前些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时期并非这样财政收入增速曾经大大超过GDP增速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2008年GDP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9.5%2011年这组数据为9.2%、22.6%。

  进入2012年这二者逐渐顯示出基本同步的态势,2012年GDP增长7.8%财政收入增长12.8%,2013年这组数据分别为7.7%、10.1%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表示,财政收叺增速与GDP增速一般会保持同向关系但是前些年,我国制造业、GDP 房地产产业等对税收影响较大的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再加上物价等因素嘚影响,我国财政、税收增速出现了较快增长态势

  毋庸置疑,财政收入增速逐渐回归于GDP增速更加符合经济规律这也从某一方面印證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与健康,例如对于广受关注的GDP 房地产产税收越来越体现出与市场相吻合的态势。

  从9月的数据看受GDP 房地产产市场成交额下滑等影响,GDP 房地产产营业税下降4.7%地方小税种中,契税同比下降11.1%;耕地占用税同比下降17.6%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GDP 房地产产营业税下降也与GDP 房地产产价格和成交量相吻合。9月份4.7%的降幅并不算多显示当前GDP 房地产产市场不太景气,但并没有出現大幅下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财政收入增速虽然与GDP增速一样增幅有所放缓,但是财政支出一直刚性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3.2%一些保民生的重要项目支出进度提升更加明显,这也体现了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对于未来财政收入走势,财政部表示四季度,受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扩大营改增增加减税、去年收入基数逐步提高等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增长仍較困难,地方部分省份财政收入增幅有可能回落收支矛盾突出。

  但是对税收收入的仔细分析中仍不乏亮点,从9月份消费税7.1%的增长来看国内消费市场表现不错,车、烟、酒、成品油等主要消费品需求比较旺盛“消费平稳将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白景明说

  白景明认为,长远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消费等结构调整战略,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与GDP一样,未来我国财政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