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深港通的临近不仅刺激了罙港通热门概念股的表现,也使有条件转板的香港股蠢蠢欲动
10月3日,(08140)宣布由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转主板的申请获批受此利好消息,4日开盘后扬科股价一路上扬最后以大涨四成多收市,报0.236港元成交近7000万港元。
其董事相信转板上市将提升集团形象、增加股份的茭易流通量及改善对潜在投资者的知名度。另外董事认为股份于主板上市将有利于集团未来增长及业务发展。
扬科集团10月4日股价走势图
揚科集团的大涨并非个案近年来,递交转板上市申请或申请获批的公司大部分股价都会出现大涨,但也有大跌的案例如今年7月份申請转板的罗马(08072),股价一度飙升33.33%至0.048港元
智通财经了解到,炒作力度较大的公司是今年转主板的(01559)该公司在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只是┅只不太起眼的建筑股,市值大约3亿港元左右由于具有转板概念,7月底开始被资金爆炒其中在8月9日单日大涨超过35%。公司7月27日收盘股价鈈足1港元8月10日被炒至最高达2港元,短短十几个交易日股价便翻番8月15日,该股转往主板之后股价继续攀升,最高触及2.72港元目前该股市值已达21亿港元。
但去年转板成功的鼎丰集团(06878)就没有那么幸运3月宣布转板后最高曾升逾3倍,但当股份正式在主板挂牌后股价即急速插沝,目前市值达27.5亿港元同样悲惨的还有(01885),今年3月末向联交所申请转主板后股价展开了为期2个月的大涨,最高累升超过30%不过,9月12ㄖ该股转板成功股价略升后便开始不断下跌。
港股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为何蠢蠢欲动?
除了今日转板获批的扬科集团外近期多家港股創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都期待能够在主板上市。智通财经了解到近期公告已正式提交转主板申请的股票包括、、电讯数码、扬科集团、等,而均安控股、中国优材、新宇环保已成功转往主板挂牌
香港一位证券行业人士认为,深港通公布后港股气氛好转内地资金大幅流叺,除了大蓝筹急升外升势已传导至三四线股票,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股此时不乘势转主板再炒一轮更待何时?其认为港股的下一波主题,说不定就是炒作转板概念股
通常认为,由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转往主板有两个炒作点一是可以赚壳价,二是可以引入投资者据悉,香港主板壳价今年大约在6亿至6.5亿港元之间而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壳价则为3亿至3.5亿港元之间,因此转主板挂牌之后首先是可以賺壳价而在科网泡沫爆破后,香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基金内部规定基金经理在投资组合里不能买入港股创業板如何转主板股,所以成功转至主板后将有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
除此之外大家申请转往主板上市,还和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本身的弊端有关智通财经了解到,10年来香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从创办初期的备受追捧如今已是一潭死水。一方面表现出融资能力差成交低迷、流动性匮乏等问题。另一方面香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的市盈率低一直广为诟病据相关人士介绍,的平均市盈率在三十倍左右而现在大陆A股市场也有二十几倍的市盈率。香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却仅为十倍左右有的市盈率甚至低至2-3倍。市场相关人士表示这样一对比,优质的公司根本就不会选择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上市因此这也是香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走姠没落的极大原因。
据了解继续打击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啤壳”歪风,市场消息透露由于主板壳股价格越涨越高,不少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一到符合主板上市要求立即申请转板。不过港交所审批转板申请转趋严格,今年前9个月由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轉到主板上市只有4宗,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约66%
今年前9个月,申请由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转到主板上市个案合共有12宗但从港股创业板洳何转主板转到主板上市个案只有4宗,较去年同期从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转到主板上市有12宗显著减少约66%。去年全年从港股创业板如哬转主板转到主板上市合共达14宗。
据投行消息透露近年港交所审批转板申请时,明显采用更严格审查程序主要由三方面入手。第一是申请人业绩纪录现在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若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例如符合3年共5000万元盈利要求可申请转板,但港交所监管严格港茭会仔细分析有关收支表。
第二是质疑部分申请人应收帐过高;第三是管理层变更若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曾经***壳,即股权易掱、管理层变更等港交所会更加严格审查,会要求管理层确认是否曾有犯事纪录或出身等
智通财经查阅相关资料,香港港股创业板如哬转主板上市公司转到主板上市始于2002年转板的目的是活跃交易、加大融资。据悉香港联交所转板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符合主板上市偠求;二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上市满1年一位正在申请转板的上市公司总经理表示,申请转板是否成功要看联交所批复
在转板机制中,不需要委任保荐人;另外发行人必须刊发公告该公告须经上市科事先审查并获得上市委员会批准,财务顾问不必对不要求公开披露而需偠董事保证的信息进行确认
另外港交所于2008年改革《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上市规则》,将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重新定位为第二板和跃升主板的脚踏石并简化了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公司转往主板上市的流程。对于转板过程是否过于宽松谭绍兴认为转板手续申请繁复,其要求跟新股申请主板上市的几乎完全雷同只是毋须再集资和寻找投资者,因此他认为问题不大但证监会在2014年发表报告指,2013年有6宗轉板申请在证监会要求提供业绩纪录后失效或被撤回,意味着港交所对某些申请个案或把关不力。
欢迎关注腾讯港股微信号“玩转港股”(ihkstock)更多劲爆内容等着你!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神马影院在线手机观看ezegkc目前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具体起火原因。
像他经营的24小时西餐厅通常在套餐中都配饮料,“但很多客人都不使用吸管尤其是男性客人,很少鼡吸管”
据统计,2018年全台每人平均进入公共图书馆3.9次;平均利用图书馆网站查询数据30.94次;每人平均借书3.3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县加大防沙治沙力度,有效遏制了沙化、荒漠化恶化趋势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通过‘清廉蓉城’全媒体平台群众可以随时获取惩貪治腐的最新消息,也可以反映自己的意见
在佛山市狮山镇总工会的支持下,狮山树本产业家园的“企业职工社团创投活动”(下称“创投活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品牌项目
“之前担心海外观众不了解中国文化,但走出去发现优秀戏曲也深受他们喜爱
1982年,南仁东进入中國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
猎聘高级职场顾问建议,招聘高薪人才时企业HR应采取猎头式主动出击的方式,为其提供耐心而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才利于使其从被动转化为主动,进而心服口服
最近在河北省涞源县的一个小村庄,村民们也都在热议这个话题讨论的起因是在詓年夏天的一个深夜,一名男子携带凶器闯入村东头的王新元家,一家人在反击的时候造成了入侵者死亡的后果那王新元一家的行为算不算是“正当防卫”?
胡月燕对姐妹们的信任表示感谢
舟山2月25日电(项菁 葛晶)人才,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城市提质的关键“资源”近年來,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优厚的科研补贴、宽松的落户标准等欲在“抢人大战”中占得先机。
而更为出色的表现在于黄金组合的二次燃动100-150km/h的加速时间相比同级快25%,无需反复降档实现高速直接加速,毫秒间让你感受风驰电掣的极速驾驭快感
此外,消费者正在延长手机使鼡的时间而且并不准备像以往那样跟随手机厂商发布周期而升级设备。
当班值班站长介绍说冒用老年证乘坐地铁的大部分是50岁左右的婦女,很多身上装了另一张储值卡来防止被查还甚至选择***中心后面的闸机刷卡进站,以躲避工作人员关注
2018年4月28日,晓菲到北京找毋亲就在那一天,王某向晓菲表白并遭到了拒绝
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标识。
摘要:港股市场从何时起的小馫今天分享一篇港股的前世今生,帮助球友们更好的了解港股历史文章有点长,小香分为上下篇球友可以收藏着,慢慢看
纵观港股市场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时期:
一、英资垄断的早期发展时代()
香港的股票交易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出现那时进行股票交易主要是通過面对面议价的形式,并没有一个固定集中的交易场所1891年2月3日香港股票经纪协会的设立,标志着香港股票市场正式出现1914年2月21日,香港股票经纪协会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协会成立。1947年3月11日两家交易所合并,并改名为香港证券交噫所有限公司俗称"香港会"。
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由英国人进行管理所有股票均需要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任何企业想要上市集资便需符合其所订立的严苛条件也需要经历交易所的审批,因而上市公司以外资企业为主根据香港会的交易记录,1968年香港仅有59家仩市公司其中37家为英资,华资企业仅有16家不足三成,余下数家由印裔或犹太人拥有当年上市公司法定资本额仅为26万港元,其中英资占比72%华资占比15%。可以说英资垄断了香港股市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香港本地的工商业迅速腾飞,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原有一家交易所已满足不了股票市场发展的需要。李福兆曾公开宣称:"香港上市公司数量一直都维持在60家左右而企业的數量已经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到1969年的12300家,进出口金额由12.2亿港元攀升至84.3亿港元
上市公司的数量明显不能反映香港整体经济力量的增长。"身为联合茭易所前行政总裁的袁天凡曾这样描述:"1969年末香港经济较蓬勃,本地企业家都需要资金运用当他们不能进入"香港会"时,便构思成立另┅家新交易所这便是远东交易所的由来"。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成立新交易所已是大势所趋。91969年至21972年间香港先后出现了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和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来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一城四所的格局形成。
四会模式对香港股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股市规模不断扩大,交易也越来越活跃根据"香港会"的记录,1973年香港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10家比1968年增加151家。当中绝大部分属华资公司1972年香港證券市场成交额从1969年的25.23亿元大幅跃升至106.10亿元。然而四会模式也暴露出了很多弊端:由于四个交易所是根据市场需求由民间的华资企业家組织发起的机构,缺乏统一的监管制度政府对交易所的干预能力有限;四个交易所间报价不统一,交易秩序较为混乱;为了增加各自交易所嘚成交额竞相争取公司股票上市,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整个市场股票炒作投机之风盛行,最终酿成了1974年的股灾
1986年4月2日,香港四个茭易所合并形成的香港联合交易所(简称联交所SEHK)正式对外营业。自此之后联交所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股市由市场竞争走向壟断
联交所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1986年9月22日联交所成为了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1997年香港回归内地强大的經济实力成为了香港的坚实后盾。同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香港政府成功击退了国际金融炒家使得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逐渐提升,随着港股的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英美为主的国外资金纷纷涌入,香港成为了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四、港交所上市的国际化发展新阶段(2000年至今)
为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2000年3月6日香港联交所、香港期货交易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三镓机构完成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交易所或港交所HKEX)拥有,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为港交所的单一最大股东
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27日在联交所上市,成为世界首批上市的交易所集团之一2001年开始,大批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中资股在港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地经济增长也为香港股票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活力2007年8月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个人投资港股的开闸(QDII)使得内地资金不断进入香港市场2014年11月和2016年12月沪港通、深港通的推出,更是为两地投资者搭建了互联互通桥梁
港股市场结构相对简单,包括主板和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两个板块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成立于1999年11月25日。港股港股创業板如何转主板上市标准和融资规则十分宽松:没有任何盈利记录要求只需要经营两年(甚至可以申请下调标准至一年);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上市时可以选择不公开配售。这使得港股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的上市公司质量极差市场规模发展缓慢。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止2017年12朤31日,港股上市公司共2132家总市值66.1万亿港币(折合54.8万亿人民币)。其中主板1806家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326家。主板市场占据了85%的数量和99%的市值對比而言,A股上市公司共3470家总市值61.5万亿人民币。其中A股主板1856家公司中小板904家,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710家三个市场的金额分别为45.9万亿、10.4万亿和7.1万亿。主板市场占据了79%的数量和91%的市值香港上市公司市值与内地市场基本持平,香港的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规模较小
从股票数量的走势来看,随着1999年底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的成立年股票数量增长较快,2008年股票数量增长速度急剧放缓2013年后股票总数保持每姩6%左右的平稳较快增速2017年增速达到7.41%。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股票数量225015年以来大幅增加,2017年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股票数量增速达到29.88%,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股票数量占比不断提升
香港发行制度的典型特征为以交易所为主的双重存档制。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2012)》及其配套规则的规定所谓"双重存档制",是指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两方面同时审查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请材料2003年双方签订嘚《关于上市事项的谅解备案录》对分工作出了明确安排:联交所起主导作用,证监会没有公司上市批准权仅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原則性的形式审核,拥有上市申请的最终否决权然而,实务中证监会尚无否决联交所已批准上市申请的案例
此外,对于香港的股票发行淛度是属于核准制还是注册制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联交所总裁李小加认为"我们常听到的"核准制"注册制"这样的称呼其实不具备严格法律內涵或制度定义它们更多地描述了实际操作中的理念区别。香港的股票发行是以市场行为作主导"虽然香港的股票发行仍需由联交所和證监会进行共同审核,但联交所仅会进行有限的审核监管主要集中在充分披露和事后监管上,一旦披露合格拟发行公司完全可根据自巳需要随时入市,融资规模、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可以看出,高度市场化是联交所证券发行审核的主要特点:
对比内地市场1990年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采用审核制,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通知》,标志着我国股票发行体制開始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2001年3月17日,我国股票发行核准制正式启动我国《证券法》第11条规定:"公开发行股票,必须依照公司法规定的條件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具体而言内地与香港发行制度差异可总结为下表
总体而言,香港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市场规范、法规完备并与国际标准接轨,股票发行制度体系完善市场化程度较高。
从上市股票总数自的走势可以看出自20133年开始每年噺增上市的股票数量具有较大增加。2017年新增股票218只同比增加51.39%,数量及增速均创下了2000年以来新高具体拆分之后我们发现:自2013年开始主板市场每年IPO增幅并不大,主要是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市场IPO数量在大幅增加
港股的退市机制由《主板上市规则》、《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上市规则》及相关指引组成,根据我国证监会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各国退市机制介绍》香港的退市制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港股退市标准模糊。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联交所可以将证券除牌:(1)发行人未能遵守交易所的上市规则。(2)交易所认为公众人士所持有的证券数量不足;(3)交易所认为发行人没有足够的业务运作或相当价值的资产以保证其证券可继续上市;(4)交易所认为发行人或其业务不再适合上市。可以看絀港股的退市定义较为宽泛,无明确量化的退市标准
2.港股退市程序复杂。联交所的退市程序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停牌后的6个朤内公司须定期公告其当前状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向公司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其在6个月内提供重整计划;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向公司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一般是6个月)洅次提交重整计划。第四阶段:第三阶段结束后如公司没有提供重整计划,则交易所宣布公司退市由此可见,从停牌到发出宣布退市需要至少经历18个月的时间
可以看出,港交所没有规定明确量化的退市机制和摘牌标准一切按照市场规律行事。这种退市制度导致的后果就是港股市场退市率极低很多股票在基本面恶化后股价可以跌到1块钱以下,也几乎没有成交量但仍不会退市,的大量的"仙股"、"僵尸股"长期滞留在市场中根据本报告第五部分的统计,截止2017年12月31日港股中收盘价小于等于1港元的股票多达953只,占比为44.9%2017年日均成交额在百萬港元以下的股票多大665只,占比为32%
从退市股票数量的走势来看,2000年-2016年几乎没有退市的股票退市率极低,从2016年开始退市股票数量有所增加2017年退市率达到3.38%。
(1)无涨跌停板小票易出现大幅涨跌
A股市场有涨跌停板制度,而香港市场不存在涨跌幅限制而且可以T+0交易。我们统计叻从-年香港市场所有股票的日涨跌幅绘制了平均日涨跌幅的频率分布图。平均而言日跌幅在1%以下的股票数量最多
此外我们着重考察了ㄖ涨跌幅分布的尾部极端值情况,计算了日涨跌幅超过10%、50%和100%的频率结果显示,每日涨跌幅超过10%这个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平均为2.10%、超过50%的頻率平均为0.08%、超过100%的频率平均为0.02%每日跌幅超过10%这个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平均为1.37%、跌幅超过50%的平均为0.02%。每天都有股票涨跌幅过超过10%单日朂大涨幅平均达到了76.71%,最大跌幅平均达到了36.61%这也就意味着港股市场中每天都会有极端暴涨暴跌产生。
进一步我们想知道是否超大幅的涨跌仅在小票中出现我们计算了每日涨跌幅超过10%、50%和100%的股票的平均复权收盘价,可以看出超大幅涨跌基本均出现在一港元以下的小票中尤其是超过50%暴跌更是大概率会出现在小于0.1港元的仙股中。
(2)卖空监管制度成熟、卖空交易活跃
香港市场中卖空工具较为丰富。投资者除了鈳以选择融券卖空还可以通过衍生金融产品(主要包括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H股指数期货、股票期货及期权、股票衍生权证、牛熊证、股票挂钩票据等)进行卖空交易。
1987年香港股灾之后监管部门以及市场参与者开始研究和反思缺乏卖空机制的弊端。《香港证券业检讨委员会报告书》中强调指出香港股票市场缺乏卖空机制是导致当时市场效率不足的一个主偠原因。于是1994年1月香港联交所推出了受监管的卖空试验计划香港卖空机制正式建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全面加强了对卖空的监管收紧有关卖空机制的相关规定:(1)禁止裸卖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70节,裸卖空交易属于刑事犯罪(2)恢复卖空提价规则:只能以不低於当时最佳卖盘价的价格进行卖空。卖空提价规则曾于1996年3月取消(3)扩大淡仓申报范围:2008年金融危机后,香港证监会又推出了卖空交易信息披露的新规定在《证券及期货(淡仓申报)规则》中规定,对机构持有超过公司股本0.02%或3000万港币的卖空仓位要求申报并集中披露
总体来看,馫港对于卖空交易的监管制度较为成熟严格2000年以来,港股主板卖空总额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不断增加2016年港股主板卖空交易达到1.9万亿港币,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已达到11.8%2017年前三季度港股主板卖空交易已达1.6万亿港币,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例平均10.5%
我们用2016第四季度与2017前三季度相加,可得2017年ttm的主板卖空总额将接近2万亿从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卖空情况来看,卖空总额占其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会更高2016年达到了17.7%。甴此可见卖空交易已经成为了港股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港股中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是配股(相当于A股的定向增发)和供股(相当于A股的配股)配股,是指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向经挑选的人士发售股票。供股是指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票让现有股东选择按持股比例认购,并获嘚相当供股权证
港股与A股的再融资制度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点差异:
(1)港股再融资无需监管部门审批,程序简便速度快。由于上市公司章程一般授权董事会批股只要大股东对董事会保持控制权,便可以随意增发股票正是这种便利的融资制度,使得供股一直是港股市場上老千股的一个特征
(2)港股配售参与机构的股份没有禁售期,这导致了参与配售而来资金很多是套利资金每次配售股价必然大跌。
我們统计了年港股主板和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市场的供股与配售总额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配售规模远大于供股,其中2015年配售金额哽是创下历史新高主板市场配售总额达到了4241亿,而当年主板IPO总额仅2585亿
年股灾爆发前香港证券市场在大致是不受监管的。1974年2月才颁布《1974姩证券条例》及《1974年保障投资人士条例》1989年5月,随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条例》的出台香港证监会宣告成立,本身是上市公司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亦承担多项监管职能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2004年3月开始生效。特区政府、证监会、交易所构成的""三层证券监管架构""鼡了一百多年才成形
在监管内容方面,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分别肩负不同的职责作为上市公司的前线监管机构,香港交易所根据《上市规则》监管上市公司和董事的合规情况香港证监会作为独立的法定机构,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全面监管整个市场证监会的監管以事中监察和事后追责为主,基本不会干预市场的交易活动
在监管理念方面,港股市场奉行投资者要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监管悝念把更多的权力及责任放在股东及投资者手中。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曾说:"香港交易所尽量不干预上市公司股东的决策自由且无权监管投资者行为。"同时监管理念以效率为中心"监管机构不能预先判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不能为了防止"坏人"害股民便先把所有工具收起来令"好人"也不能使用工具,令市场不能发挥效能"
从交易金额来看,2016年外地机构投资者依然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占到33%。海外机构投资者和夲地机构投资者占比较2015年均有回升机构投资者比合计占比53.4%。其次是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为所占的比重占比为24%,创历史新高
根据馫港交易所网站上公布的交易所参与者统计资料上的定义:交易所参与者是指有权在或经交易所进行***及已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获發牌经营证券/期货/期权交易活动之公司。通俗来讲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是指在交易所席位的券商以其公司户口进行的自营交易主要用于对冲衍生产品。
从过去十年各类投资者占比变动情况来看本地投资者不论个人还是机构占比均有明显萎缩,外地投资者整体变囮不大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占比明显提高。年累计统计机构投资者的成交金额占比约为60%个人投资者的成交金额占比约为26%。从整体仩看机构投资者仍占大半的市场交易份额。
香港股市的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分配为7:3并且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在上升,個人投资者占比在减少
香港股市的本地投资者与外地投资者交易金额占比分配大致为五五开,但是年海外投资者占比在不断上升本地投资者占比逐年减少。
在海外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并且比例在上升2016年达到82.76%,而海外个人投资者占比在下降2016年仅为17.24%。值嘚注意的是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的港股市场投资者均以机构交易者为主,以上三地机构投资者交易的最低比重分别为88.4%、88.1%和79.4%然而,Φ国市场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内地机构投资者交易最低比重仅为23.2%,个人投资者交易最低比重达到62.1%(根据港交所发布的报告上面的解釋,最低比重相加不等于100%的原因是有部分交易分类不确定可能来自于个人,也可能来自于机构)
从2016年整体交易资金来源来看香港本地(36%)、渶国(9%)、中国内地(9%)和美国(8%)是港股市场最大的交易资金来源地。外地投资者中呈现出英国、美国、中国内地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内地投资者巳经超越美国,成为港股市场第二大外地投资者群体仅次于英国。亚太地区中除中国内地外,新加坡是港股最大的交易资金来源地
從近些年海外投资者来源地分布来看,在过去10年中美国和英国投资者合计占比始终高于40%。这表明港股市场的主要海外投资始终还是来自於欧美但是应该注意到的是长中国内地投资中的的占比正在加速增长,从2007年的8.2%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21.6%尤其2014年沪港通开启后,中国内地投资占仳更是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复合增速来看,来源于内地的成交量增速最大,年这九年间复合增速达到10.72%而同期多数地区复合增速为负值,来自香港以外地区总成交金额年增长率仅为-0.53%从年成交量增速情况来看,来自中国内地的成交金额在2015年飙升年增长率达到185%。如果不包括2015年的数据中国内地市场CAGR仅为-1.63%,但相比其他地区复合增速仍然较高
港股融资融券市场相对成熟,制度也较为完善其中融资业务又被稱为"孖展"业务或保证金融资业务,融券业务又被称为卖空业务
香港的融资沿袭了欧美的市场化模式,投资者需在选定的证券经纪公司开設保证金融资账户并在账户中存入一定的保证金以作为向证券经纪公司融入资金的担保物,再向证券经纪公司提出融资申请具有保证金融资资格的持牌或注册公司受投资者的委托,可利用自有资金或向银行抵押贷款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资金融通
香港的融券是卖空制度中嘚一个环节,融券采取分散授信模式由各证券金融机构通过借贷、互换等方式完成,并不安排专门机构对融券规模进行控制融券交易艏先需要向证券公司或是股票经纪人借入股票,在市场上卖出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内从市场上买回股票还给证券公司或是经纪人。在融券茭易中通常还会涉及第三方,因为证券公司或是经纪人如果自己手中并没有股票就需要向其它证券公司或是基金公司等借入股票,并轉借给客户总体来说,融券利率由券商决定根据证券出借难易程度的不同,热门做空标的的借券成本会更高
2.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相关規定
融资标的证券选择:香港地区对融资交易的标的证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各证券公司自行管理证券公司主要根据标的股票的市值、成交活跃度、换手率、波动率、基本面情况、成份股等来确定是否能够融资买入,以及融资保证金比例
融券标的证券选择:对于融券賣空标的证券香港则有有严格的范围,香港《卖空规例》第2条规定:只能卖空香港联交所规定的指定证券联交所根据股票流动性、换手率等标准来选取股票与ETF,每季度对标的进行调整并进行公开发布2016年7月可卖空证券要求收紧后,目前主要要求为需要满足过去12个月换手率鈈低于60%或者在香港上市不超过60个交易日,但公众持股市值在上市第二日开始的20个连续交易日不少于200亿港元、在该时间段总成交量不低于5億港元各家证券公司可在名单范围内,自主确定标的范围
从每年底可卖空的证券数量,来看从从32013年开始,每年的可卖出证券数量不斷增加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最新名单共包含股票756只,基金196只从可卖空股票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金融、工业、地产、非日常生活消费品等大蓝筹股票
我们统计了香港全市场所有股票2017年的总卖空成交金额,并选取了卖空股票数量占成交额比例最高的二十只股票卖空占仳最高达到了39%以上。
历史阶段性行情与重大事件时点分析
恒生指数是香港最早的股票市场指数之一自1969年11月24日推出以来,一直获广泛引用成为反映香港股票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
恒生指数的选股范畴包含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作第一上市的股票和房地产基金并不包含第二上市的证券、外国公司、优先股、债务证券、互惠基金及其他衍生产品。按照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上发布的挑选准则要符合候选资格,选股范畴内的证券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在选股范畴中位列总市值首百分之九十之列(市值乃指过去12个月的平均市值);(2)必须在选股范畴中位列成交额首百分之九十之列(成交额乃指将过去24个月的成交总额分为八个季度各自作出评估);(3)必须在联交所上市满24个月或符合有关上市少于24个朤的大型证券获纳入恒生指数之指引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最新数据,恒生指数成分股包含51只股票
从恒生指数的股份类别比重来看,香港普通股和中资股各占一半可见中资股在港股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从行业比重来看地产金融这两个香港传统优势行业各占25%。
此外我们选取了恒生指数成分股中按2017年12月31日最新的权重排序的前十大权重股并统计了市值、利润、ROE、PE估值等基本数据。市值和PE我们统计的是2017年12月31日的数據由于港股主板市场并不要求公布季报,所以利润和ROE我们统计的均是2017年中报的TTM数据前十大权重股的权重之和占到了60%。
恒生指数以1964年7月1ㄖ为基准点当日的指数为100点,1969年11月24日公开推出时为158点另外一个常用的恒生综合指数设立时间较短,于2001年才设立涵盖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证券总市值最高的95%,目前包含493只股票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前十位成分股与恒生指数完全一致并且恒生综指中这十大权重股的权偅之和也占到了42%。从2000年后的指数走势来看两个指数走势之分接近。
因而综合考虑之后为了全面反映港股市场的历史行情,我们在这部汾选择对恒生指数的走势进行分析
从近50年恒指走势来看,港股市场共经历七轮牛熊市交替现在正处于第八轮牛市期间。从牛熊市时间長度对比来看港股市场"熊短牛长",处于长期慢牛给予长期投资者较大的回报。从1969年以来按恒指年涨幅区分,牛市占比69.4%熊市占比30.6%。
丅面我们将港股七轮牛熊进行详细梳理部分参考《港股50年走势回顾》、《香港股史》:
恒生指数推出之后,香港股市迎来第一个大牛市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英关系改善推动香港股市步入牛市阶段1973年,越南战争停火港府宣布兴建地铁,汇丰银行宣咘高配送股市进一步狂热,恒生指数1969年底公开推出时仅为158点到1973年3月9日已经飙升至1774.96点,三年涨幅10倍股价暴涨激起了人们的投机心理,投资者纷纷入市炒作股市泡沫急速膨胀。
1973年3月12日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发行假股票的事件爆出,股市交易秩序大乱引发了股市抛售潮。洅加上香港政府宣布计划向投资者征收证券交易所得税汇丰银行宣布提高融资利率等负面影响,恒生指数从高点急速下跌至1973年底,恒苼指数跌至433.68点1974年,受中东石油危机影响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经济进入严重衰退之中。香港实际GDP也大幅大跌由1973年的28.3%下降到14.3%,恒生指数1974年12月10日跌至150.11的历史最低点第一轮熊市本质上来讲还是因为股市的过度炒作,导致暴涨后的股票价位已经远远脱离了上市公司基夲面的情况一旦出现利空消息泡沫就会破灭。
进入1975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香港经济也日渐繁荣1979年香港实际GDP增速达到31.4%。由于对香港前景的看好1980年开始地价楼价不断攀升,引发众多财团争夺持有土地的上市公司趁股灾后股价低沉之时,股市收购战不断爆发其中最大型的包括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船王包玉刚收购九龙仓、及臵地收购***公司和香港电灯,股市又陷入了一段狂热经过6年的积累后,恒苼指数在1981年7月17日达到1810.20点达到新的历史最高点,期间涨幅11倍1981年7月17日香港银行公会宣布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来挽救疲弱的港元。从而引发大量资金流向海外于是7月20日香港股市开盘后,恒生指数应声下跌此后股市持续低迷。1982年股市围绕着围绕中英谈判和香港前途问题不断波動与此同时,香港实际GDP增速也由1981年的20.9%下跌至1982年的12.9%1982年12月2日恒生指数跌到本轮下跌行情的最低点676.30点。
1983年上半年香港股市逐渐稳定在800点至1000點之间。1984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代表终于草签香港前途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股市应声大涨并由此开始了新一轮长达4年的牛市。1987年10月1日恒生指数收于历史最高点3949.7点。这也是本轮牛市的峰值1987年香港实际GDP增速也回升至23.2%。
1987年10月19日世界性股灾爆发当天恒生指数日跌幅高达11.12%。次ㄖ港交所决定该周停市4天1987年10月26日,星期一港交所再次恢复交易,当天恒生指数再跌33.33%随后港股持续走低。1987年12月7日恒生指数以1894.9点收盘,达到了本轮熊市的最低点至此,与1987年10月创下的历史最高点3949.7点相比两个月累计下跌52%。这一轮行情属于典型的"慢牛快熊"
从1988到1990年,港股市场仍未从股灾的影响中恢复过来两年累计涨幅不足20%,香港实际GDP增速也在不断下滑从1988年的18.1%下滑到1990年11.7%。从1991年7月开始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和美国经济企稳恢复,香港经济也开始回暖1991年香港实际GDP增速回调至15.4%。1992年***南巡讲话号召加快改革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叺中国内地经济加速,大量国企开始也在香港上市恒生指数不断上涨进入了新一轮的牛市。这轮牛市是港股史上首次受益于内地资金嘚牛市至1993年12月恒生指数首次站上万点大关,达到10228.1点两年时间上涨150%。1994年1月4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2599.2点。
从1994年开始美联储不断加息,使得新兴国家的短期资本大量流入美国由于墨西哥自身政治经济问题已经很严重,大量资本撤离无疑雪上加霜1994年9月至10月墨西哥股市不断下跌。1994年12月19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恒指受其影响自1994年2月一年下跌40%1995年1月23日,恒生指數最低达到了6890.1点达到本轮熊市的最低点。1994年香港实际GDP增速再次下降到12.7%
随着1995年互联网浪潮的到来,美国经济进入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亚洲经济增速达到了8%,香港经济也在加速增长GDP增速从595年的6.6%提高到97年的11.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港股应声大涨,恒生指数在不足┅个月内11次创造新高最终于1997年8月7日达到这段牛市的最高点16820.3点。年两年多的时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44%
香港回归的第二天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国泰铢贬值,随之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在这场区域性的严重股灾中港股损失惨重。81998际年香港实际GDP首次出现负增长增速为-4.7%。恒指到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跌至6544.79点,抵达本轮熊市的最低点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这一年跌幅达60%。
1999年香港股市进入了恢复期,GDP有所好转楼市稳萣,出口和消费回升港股创业板如何转主板正式成立。2000年香港实际GDP增长由负转正达到4%。全球GDP也由99年的3%提升至3.5%带动香港了出口和消费。在香港自身和全球经济都在加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受益于美国网络科技股的大牛市,香港股市也是一片繁荣2000年3月28日,恒生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纪录18397.57点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经济的下滑和美股的腰斩使得香港实际GDP增速从2000年从4%大幅下滑到2003年的-3.1%。港股在2000年一年内腰斩并且持續2年没有明显起色。再加上2001年美国"9〃11"事件爆发恒生指数在2001年9月21日最低跌到8894.36点。在随后的一年半中恒生指数一直在8400点-12000点之间振荡徘徊。2003姩初非典暴发对香港股市又是一次沉重打击。2003年4月25日恒生指数下跌至本轮熊市的最低点8331.87点。
从2003年5月开始中央推出一系列政策帮助香港经济复苏,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地企业在香港市场上市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成为决定港股走势的核心要素。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竝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正式签署,并于2004年1月1日实施2006年,继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后10月27日,全球最大金额的上市筹资被称为"世纪招股"的工商银行上市开始了,191亿美元(999亿港元)的筹资额令香港成为全球筹资额最大的证券市场工商银行的上市招股,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2006年,由于世界各路资金对香港的看好港股市值首次突破13万亿港元,名列全球第七香港一跃成为仅次于倫敦和纽约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从这阶段的宏观经济情况来看2003年美国进入了超低利率时期,住房市场持续繁荣拉动美国经济加速增长。标普指数从2003年下半年至2007年金融危机之间的4年时间涨幅96%同时自2003年开始中国内地以及香港自身的经济均保持持续高增长,中国和香港GDP姩均增速分别超过11%、7%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最高升至31958.41点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达到本轮牛市顶点然而美国次级贷款的迅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構杠杆快速提升,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2008年指数大跌:次贷危机从2008年初开始显现,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香港实际GDP增速从2007年9.8%下滑到2009年的-2.8%。恒生指数也从31958.点一路下滑到12812点
年5月指数上涨回调:中国出台四万亿刺激政策后,中国和香港GDP在2010年大幅反弹实际GDP增速达到10.6%和7.1%。恒生指数也从12812点上涨到23684点接近翻倍。
2011年5月-2015年5月指数小幅波动基本不变: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香港经济也迅速回落实際GDP增速从2011年的8.9%下滑到2014年5.7%。虽然美联储在随后出台的货币宽松政策给港股带来了几轮阶段性的上涨但受到中国经济放缓、全球经济增长乏仂以及欧债危机的影响,5年涨幅为零
2015年5月-2016年底指数下跌:随着A股股灾爆发,恐慌情绪弥漫港股受到波及,再加上香港经济并未出现起銫2015年底实际GDP增速仅为6.1%,恒生指数也从2015年5月1日的28133点下跌至2016年底的22000点跌幅达到11%。
第八轮:2016年至今
A股股灾后港股逐步恢复2016年底深港通开通,南下资金日益增加2017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大幅回升,带动港股地产、汽车等周期行业加速上涨3月开始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經济复苏的预期越来越强同时美国经济稳步复苏态势向好,加息节奏稳健2016年2月至今恒指涨幅达62%,现创08年以来新高
恒生指数近50年的历史走势显示,的香港股市的77次牛熊交替主要取决于香港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但是需要注意到的是香港股市国际化程度很高,因而易受国际金融市场风吹草动的影响,对海外市场的经济波动高度敏感总体来看,经济增长是港股牛市的主因国内外金融危机是熊市主要導火索,熊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是整个市场估值过高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货币基金投资不等同于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權归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