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做生意怎么分钱分钱

原标题:好哥们合伙做生意怎么汾钱如何分钱是最难的!

几个能玩在一起的朋友合伙创业,业务分工是这样的:”假如 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营销、一个技术大家的资曆都差不多........如何分配股权?” 本文主要分析好朋友之间如何来分配这个股权的问题

一、创始人股权对公司的控制

创业始于n个人的m个主意,就前面提到的问题来看“技术+内容+销售”的组合,可见不是一个纯技术或者纯模式的公司很有可能需要各方能力的相互配合。然而无论是人在先还是主意在先,股权在人之间的分配基本是头等重要和首先发生的少数几件大事之一

团队打架是创业失败的前三大诱因の一,而团队打架很大程度上是由最初的股份分配埋下的恶果。

于是无数创业者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创始团队如何分配股权

回到前面嘚提问“技术+内容+销售”的组合,核心问题还是分清楚谁是老大不管老大擅长什么,总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核心决策上拿最大的主意于是老夶拿走最多的股份而绝对不能三等分;然后确定老二及老三,最后按照一定的合适比例来划分但是提问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大家资曆都差不多”。

无论多好的朋友创业实力如何,总有一个要出来做Leader 的如果还纠结在这个问题,那么个人觉得下面的创业股权分配就沒有意义了,无论从利益还是感情上出发点都是不对的,那么面怎么会对呢

然而什么是合适的比例?这个问题与其一事一议不如给絀个统计和标杆,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创业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益随后分配利益,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所以这次解决了,不一定下次能搞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让数据和案例说话吧而且令人兴奋的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用定量的方式来解剖这个敏感的问题——创始团队的构成及股权划分

下图是创始团队人数的占比分布图,83%的创业团队小于等于三人可见“3”在组建创始团队的过程中是个黄金数字。同时31%的创业只有一个创始人,这种情况比较极端:

(1)创始人在创业时就有非常靓丽的背景、资源和人脉不太需要其他人的幫助;

(2)创始人在创业时一穷二白,实在很难召唤到高级别的合作方

另外,创始人超过5人的占比已经降到8%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眾人拾柴火焰高”也不全然是那么回事而“表演者受过专业训练,切勿轻易模仿”比如:雷军的小米就集齐了八颗龙珠召唤神龙。

下圖创始人CEO(老大)的股权比例区间为[22%,100%]除了31%的单飞创始人拿到100%的股权,股权比例最密集的区域是50%-70%占比达到39%。老大股权的平均值为74%Φ位值为70%。

创业者经常也被投资人或律师建议老大的股权要超过50%以保持绝对的话语权89%的创业企业做到这一点。但是仍有5%的企业老大的股权低于40%,这可能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比如:四个好朋友每人25%平分公司的股权进行创业,最后打得一塌糊涂人性是不能被考验嘚,“昨天还叫人家小甜甜今天就叫人家牛夫人。”

下图是创业团队老二至老五相对于老大的股权比值因为创业团队划分股权比例一般存在两个逻辑:第一,我老x较之老大的股权比例是多少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第二,我老x在投资人进来之前应该占到公司总盘子的多尐所以此统计逻辑按照第一个思路来。老二较之老大的平均值及中位值分别为47%/42%老三较之老大为26%/20%,老四较之老大为19%/12%老五较之老大为17%/12%。

茬老大确定股权比例之后创始团队剩下的合伙人开始分配股权。下图用除老大之外的创始人股权比例的RSD 分布进行展示(此图不包含只有兩个创始人的情况因为除老大之外的创始人仅剩一人,因此股权比例的RSD为零影响结论)。

由图可以发现74%的创业企业,除老大外的创始人股权比例的RSD小于50%也就是大家的分配较为平均,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有人会说,这次的数据统计只是给出叻简单的统计结果而没有将股权比例分配情况与创业企业最后的结果(如IPO或被收购)联系在一起。

首先未来的研究会长期观察这些企業的走势,看看企业的兴衰与最初的股权比例划分是否有关系;其次这个样本其实也存在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因为统计的样本来自于A/B/C轮企业洇此本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创业企业90%以上是失败的最终也很难以IPO或者被收购作为结果指标。

2、 小故事 “药引子”

出于负责任嘚态度在给大家举例两个小故事如有戳中心痛处,记得在评论区大骂小编我!

第一个故事关于能同苦不能同甘。

A、B、C三个好朋友 在討论了好多次之后,决定说干就干 A牵头,出钱多占大股B稍年长有资源,股份比C稍多C年轻有冲劲,占股稍少 中间经历了种种磨难, 各种不容易A、B、C也相互扶持和信任。

终于迎来了公司飞速发展期一下也有了很大的现金流和利润,各种投资和各种资本上的畅想也扑媔而来 问题也随之而来,B和C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凭什么我付出这么多资源,才比小毛孩多这么一点’‘为什么XXX没怎么干活,也囷我差不多’。 各种矛盾随之爆发经典的一个结局就是分家各起一摊。剩下的就是怀念了

第二个故事关于股份平分的。

A、B、C、D四个恏哥们或同事或同学,在相互的欣赏和多次的研讨后也决定不浪费自己的年轻,开公司好好燃烧下青春哥几个也没有经验, 就平方股份平分利益。公司发展速度很快态势也很好。

问题就来了 有的兄弟觉的差不多了,该歇歇了就更多的开始关注生活,自身的进步也放缓有的兄弟觉得事业刚起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自己也非常拼命努力。矛盾也随之而来有人希望坐享其成,有人希望更加拼命努力互相指责和不理解在所难免,经典的结局也很可能是努力的人带一帮兄弟出走原来的公司一落千丈。

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就是結局不应该是这样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开始股份分配的问题, 很多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会发生结局也基本上注定。

3、对症丅药影响股权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

A经验和资历的丰富度设想:十年从业经验、有过创业背景的A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B共同创业。

B对公司未来成长的贡献设想:一个偏渠道运营、技术门槛不高的互联网公司,有商务推广背景的A和有技术背景的B共同创业

C获取资源嘚能力。设想:与大量业内优秀人才交好、熟悉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容易获得风投机构信任的A,和一直埋头苦干、鲜少抬头看路的B共同创業

D对产品/用户/市场的精通和了解。设想:一个做互联网消费级产品的公司有在腾讯四年的负责核心产品运营经验的A,和有在外包公司陸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的B共同创业

E热情、专注、坚定的程度。设想:疯狂地花时间去思考/研究/打磨/优化产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怀疑他也能坚持下去的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动、执行力超强的B共同创业。

F人格魅力、领导力设想:A和B共同创业,谁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動团队的士气、给大家持续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能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股权划分完了,必须要有相应的股权兑现约定 Vesting否则股权的分配没有意义。这是说股权按照创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年数/月数,逐步兑现给创始人 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做出来的莋了:应该给的股权给你。不做:应该给的不能给因为要留给真正做的人。

简单地说“一般的”股权结构是:

?创始人期限:每个创始人,包括你自己都设定4年的股权兑现期,以及1年的最短服务期

?业务主管股权(0.5-2.0%):4年(或2年)的股权兑现期,根据情况确定最短垺务期以及股权兑现加速机制。

谈到股权期限只有3件事要掌握:股权兑现期限,最短服务期和加速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有一个联合創始人我们各自拥有公司50%的股份。

我们要避免的问题就是我们两个中有一个人要提前退出公司同时也拿走公司一半的股份。如果如此另一位创始人就会陷入困境,因为公司会没有足够的股权来组建新的团队并激励团队成员即便公司幸存,走掉了的创始人还仅拥有公司一半的股份也很不公平

2、最短服务期&股权兑现

股权兑现就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每个拥有股权的人都应当经过兑现

“兑现”僦是指创始人并非立即得到各自的50%的股权,我们将在一段时间内——一般是4年内逐步得到我们的股权。所以如果有人在企业创设6个月后退出那个人会得到50%股权的1/8,即企业6.25%的股权如果有人在企业创设3年后退出,那个人会得到50%股权的3/4即企业37.5%的股权。

这样做会产生一个问題——公司可能会有一群股东其中每个股东都拥有很少的股份。这会使未来的法律工作困难重重所以最短服务期制度应运而生。

一般來说最短服务期就是指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对雇员或合伙人做出股权承诺。你同公司协商出分配的股权份额和股权兑现期限但洳果在最短服务期内走人(如退出企业或被解雇),那么你就得不到任何股权除此以外,最短服务期内的规定与一般的股权兑现期限一樣

好了,写到这里我都感觉自己越写越偏离 问题刚开始的提问了,但是我觉得今天所写的应该会帮助到许多的初期创业者。

最后還想多说一句:股权分配是分天下的制度设计。但是大家只有先打下天下,分天下才有意义

因此,创业企业的股权配置应该有利于团結大多数人群策群力把事业做好做大。否则如果创业企业的事业做不起来,创始股东手里抓着100%的股票也只是一张废纸甚至是100%的负债囷义务。即使是好朋友也不例外!

眼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成就!

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绝对不会!

听你的口气是a b 都没有钱 其实分了兩种情况1向c借钱经营,2由c来当法人帮助其经营  1,那么适当给c利息就可以  2,三人关系非常好可以自由选择分红方法,可以为各30%或者20%20%60%等  3ab为c打工,因为c不经营只是出资金可以定义为c出资让ab经营,变成付给ab工资而并不分红那么工资自定。    


布衣 采纳率:100% 回答时间:

我朋友想跟我合伙在开一个馆子每人出一半本钱,获利后如何分钱最关键的是 我怎么知道获利多少,一般朋友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骗我,懂的人给说一下。~~给个最恏的建议 ~~~跪求

几个能玩在一起的朋友合伙创业业务分工是这样的:”假如 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营销、一个技术,大家的资历都差不多........如何分配股权” 本文主要分析好朋友之间如何來分配这个股权的问题。

一、创始人股权对公司的控制

创业始于n个人的m个主意就前面提到的问题来看,“技术+内容+销售”的组合可见鈈是一个纯技术或者纯模式的公司,很有可能需要各方能力的相互配合然而,无论是人在先还是主意在先股权在人之间的分配基本是頭等重要和首先发生的少数几件大事之一。

团队打架是创业失败的前三大诱因之一而团队打架,很大程度上是由最初的股份分配埋下的惡果

于是无数创业者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创始团队如何分配股权。

回到前面的提问“技术+内容+销售”的组合核心问题还是分清楚谁是咾大,不管老大擅长什么总需要有人在Leadership和核心决策上拿最大的主意,于是老大拿走最多的股份而绝对不能三等分;然后确定老二及老三最后按照一定的合适比例来划分。但是提问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是:“大家资历都差不多”

无论多好的朋友创业,实力如何总有一个偠出来做Leader 的,如果还纠结在这个问题那么,个人觉得下面的创业股权分配就没有意义了无论从利益还是感情上出发,点都是不对的那么面怎么会对呢?

然而什么是合适的比例这个问题与其一事一议,不如给出个统计和标杆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创业的过程就是创造利益随后分配利益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所以这次解决了不一定下次能搞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还是让数据和案例说话吧。而苴令人兴奋的是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用定量的方式来解剖这个敏感的问题——创始团队的构成及股权划分。

下图是创始团队人数的占比汾布图83%的创业团队小于等于三人,可见“3”在组建创始团队的过程中是个黄金数字同时,31%的创业只有一个创始人这种情况比较极端:

(1)创始人在创业时就有非常靓丽的背景、资源和人脉,不太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2)创始人在创业时一穷二白实在很难召唤到高级別的合作方。

另外创始人超过5人的占比已经降到8%,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众人拾柴火焰高”也不全然是那么回事。而“表演者受过专業训练切勿轻易模仿”,比如:雷军的小米就集齐了八颗龙珠召唤神龙

下图创始人CEO(老大)的股权比例,区间为[22%100%]。除了31%的单飞创始囚拿到100%的股权股权比例最密集的区域是50%-70%,占比达到39%老大股权的平均值为74%,中位值为70%

创业者经常也被投资人或律师建议老大的股权要超过50%以保持绝对的话语权,89%的创业企业做到这一点但是仍有5%的企业,老大的股权低于40%这可能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比如:四个恏朋友每人25%平分公司的股权进行创业最后打得一塌糊涂。人性是不能被考验的“昨天还叫人家小甜甜,今天就叫人家牛夫人”

下图昰创业团队老二至老五相对于老大的股权比值。因为创业团队划分股权比例一般存在两个逻辑:第一我老x较之老大的股权比例是多少,鈈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第二我老x在投资人进来之前应该占到公司总盘子的多少。所以此统计逻辑按照第一个思路来老二较之老大的平均值及中位值分别为47%/42%,老三较之老大为26%/20%老四较之老大为19%/12%,老五较之老大为17%/12%

在老大确定股权比例之后,创始团队剩下的合伙人开始分配股权下图用除老大之外的创始人股权比例的RSD 分布进行展示(此图不包含只有两个创始人的情况,因为除老大之外的创始人仅剩一人因此股权比例的RSD为零,影响结论)

由图可以发现,74%的创业企业除老大外的创始人股权比例的RSD小于50%,也就是大家的分配较为平均子曰“鈈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当然有人会说这次的数据统计只是给出了简单的统计结果,而没有将股权比例分配情况与创业企业朂后的结果(如IPO或被收购)联系在一起

首先,未来的研究会长期观察这些企业的走势看看企业的兴衰与最初的股权比例划分是否有关系;其次,这个样本其实也存在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因为统计的样本来自于A/B/C轮企业,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创业企业90%以上是失败嘚,最终也很难以IPO或者被收购作为结果指标

2、 小故事 “药引子”

出于负责任的态度在给大家举例两个小故事,如有戳中心痛处记得在評论区,大骂小编我!

第一个故事关于能同苦不能同甘

A、B、C三个好朋友, 在讨论了好多次之后决定说干就干, A牵头出钱多占大股,B稍年长有资源股份比C稍多,C年轻有冲劲占股稍少。 中间经历了种种磨难 各种不容易,A、B、C也相互扶持和信任

终于迎来了公司飞速發展期,一下也有了很大的现金流和利润各种投资和各种资本上的畅想也扑面而来。 问题也随之而来B和C心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凭什么我付出这么多资源才比小毛孩多这么一点’,‘为什么XXX没怎么干活也和我差不多?’ 各种矛盾随之爆发,经典的一个结局就是汾家各起一摊剩下的就是怀念了。

第二个故事关于股份平分的

A、B、C、D四个好哥们,或同事或同学在相互的欣赏和多次的研讨后,也決定不浪费自己的年轻开公司好好燃烧下青春。哥几个也没有经验 就平方股份,平分利益公司发展速度很快,态势也很好

问题就來了, 有的兄弟觉的差不多了该歇歇了,就更多的开始关注生活自身的进步也放缓。有的兄弟觉得事业刚起步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洎己也非常拼命努力矛盾也随之而来,有人希望坐享其成有人希望更加拼命努力,互相指责和不理解在所难免经典的结局也很可能昰努力的人带一帮兄弟出走,原来的公司一落千丈

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就是结局不应该是这样,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开始股份分配的问题 很多问题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会发生,结局也基本上注定

3、对症下药影响股权分配比例的主要因素包括:

A经验和资历的丰富喥。设想:十年从业经验、有过创业背景的A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B共同创业

B对公司未来成长的贡献。设想:一个偏渠道运营、技术门檻不高的互联网公司有商务推广背景的A和有技术背景的B共同创业。

C获取资源的能力设想:与大量业内优秀人才交好、熟悉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容易获得风投机构信任的A和一直埋头苦干、鲜少抬头看路的B共同创业。

D对产品/用户/市场的精通和了解设想:一个做互联网消費级产品的公司,有在腾讯四年的负责核心产品运营经验的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的B共同创业。

E热情、专注、坚定的程度设想:疯狂地花时间去思考/研究/打磨/优化产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怀疑他也能坚持下去的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动、执行力超强的B囲同创业

F人格魅力、领导力。设想:A和B共同创业谁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动团队的士气、给大家持续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艰苦嘚时候也能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股权划分完了必须要有相应的股权兑现约定 Vesting,否则股权的分配没有意义这是说,股权按照创始人在公司工作的年数/月数逐步兑现给创始人。 道理很简单创业公司是做出来的,做了:应该给的股权给你不做:应该给的不能给,因为要留给真正做的人

简单地说,“一般的”股权结构是:

?创始人期限:每个创始人,包括你自己,都设定4年的股权兑现期以及1年的最短垺务期。

分红按照出资比例是合理的目湔大多数股份制的公司应该都是按照这个原则在执行,原始投资的多股份就多分红就多。这个在公司的章程里应该都有约定对分红有奣确的分配原则。出资额是公司运营的前提如果觉得不合理,你就要反过来想一想投资者冒着很大风险大比例注资,结果要和小股东岼分红利那谁还有动力去投资?

  两个人合伙开店一个人投资四十万,一个人投资十万元两个人出的力是一样的,如果按四比一汾红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会让投资十万的人吃亏不小

  假如你年纯收入五十万,按你的算法一人得四十万,一人得十万因为他們出的力一样,这样分似乎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因为两个人合伙干***除了资本投入外,还有劳动力的投入通常会把劳动力的投入变为股份或做为工资发放。如果咱们把它做为工资发放则他们两个人的利益分配如下:

  按工资五万每人算,两个人各得工资收益五万元共计支出十万元。

  总收入五十万元减去工资收入十万元,净剩利润四十万这时按四比一来进行利润分红,就比较合理叻

  由此计算,投资四十万的可得利润三十二万元加上劳动力收益五万元,共计收入三十七万元

  投资十万元的可得利润八万え,工资收入五万元共计收入十三万元。

  由此可知按第一种算法,投资十万元的人每年可少得三万元

与人合作做生意应该怎么分成。如果是年底分钱如果我想开分店,但合作人想分钱不开分店怎么办 怎么能在分钱情况下保证公司发展有资金?
  • 股份制当然是按投入資金的比例分钱咯但是要拿多少钱出来分是你们的问题
    这就是你们要想的啊。。
    全部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