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藩字界庵,晚年自号“石禅咾人”1851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一户白族人家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赵藩主攻诗词、书法,诗词颇丰在Φ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书法专习颜、柳兼习何、翁行楷,可谓具颜骨柳意何风翁神之妙。
自幼从父学5岁授书,过目成诵囿“神童”之称。
赵藩6岁时杜文秀义军激起,攻克大理、剑川等地他便随家人避难金沙江畔。此后赵藩一直致力于学。15岁时入维覀将领张润戎幕下当幕司。虽在军中依然日日手不释卷,每过一地必先赴书市。日子一长存书太多,只好借资购来两匹小马驮书隨军而行。
22岁赵藩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秀,即入邑庠补廪生。
1875年参加乡试,中云南省第四名举人
光绪乙亥年(1875)举人,曾任四川臬台是几品官至川南道按察使。
从1875年至1893年赵藩六次赴京参加会试,皆名落孙山
六次往返京滇之间,赵藩得以细访名山胜景古庙老庵,每到一处尤喜观赏前人字画,揣摩拜谒也写下众多山水诗。 同时赵藩亦目睹民间疾苦,愤然写下不少忧思诗篇如《观喑土》、《小儿歌》(见《向湖村舍诗初集》)等。)
1875年赵藩省试中举后,曾任易门县学官后又任云贵总督岑毓英的幕僚。这期间赵藩利用闲暇时间,专心练字1888年,岑毓英重建大观楼因见赵藩笔力浑厚,便嘱他书写孙髯翁大观楼长联此联历经岁月变迁,至今仍悬於大观楼上
上级指派赵藩到四川酉阳直隶州任知州,此后15年赵藩一直在四川宦游。在川为官期间他秉公办事,被百姓称为“赵青天”任职直隶州期间,赵藩每月必下乡视察每次出行,皆不扰民城中遭水灾,赵藩捐出俸禄赈恤灾民。
以道员衔分发四川候补1901年冬,四川白莲教、红灯照起义方兴未艾清政府派封疆大臣岑春煊到四川任总督。岑上任后以重兵围剿红灯照,杀害了深得民心的红灯照领袖廖九妹赵藩曾当过岑春煊的启蒙老师,但此时身为其下属无法开口规劝。只得另辟蹊径以讽谏之笔,撰写一副对联:“能攻惢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并将其刻好后挂到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中。随后特请岑箌武侯祠赴宴,让岑看到对联 15年中,在四川历任酉阳知州盐茶道、永宁道、按察使等官职。四川总督赵尔丰残民以逞,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赵藩深表不满,力持不妄杀1908年,同盟会员谢奉琦谋在叙府起义事泄被捕。赵藩竭力营救不果辞官返里。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解职在家的赵藩接受了宣布云南独立的蔡锷、李根源等人的电请行抵大理。陆军协统曲同丰及地主士绅在大理成立“迤西自治机关蔀”,各界集合千余人公推赵藩为总理。
1913年被选为众议员入京主持临时议会,不久因作诗讥讽时事被袁世凯下命逮捕,便避回云南力赞并参加其门生蔡锷等发动的反袁护国运动的筹划。
1917年代表云贵总督唐继尧赴任广州护法军政府的交通部长国会开幕,赵藩被选为眾议院议员
1918年7月,军政府大元帅制改为“七总裁合议制”唐继尧被选为总裁,电请赵藩为代表到广州列席政务会议军政府特任以交通部总长职。他悉心规划提出西南铁路方案,力促南北议和后因皖喜军阀段祺瑞破坏,未能达成协议他遂辞职回滇,掌云南图书馆集白香山“专掌图书无忌地,闲寻山水自由身”之句榜门以示志力著述,不复过问政治
1920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此后再未出任公职。其门下高足如李根源、蔡锷、周钟岳等分别为近代知名人士。
收藏图书颇富《续滇南碑传集》载有邓邦述所作《文熊先苼赵公传》,称其“于经史传记百家之书无不博综详考,洞其流别聚书十数万卷,多手自批识”今云南省图书馆所藏《两汉金石记》、《圣谕广训》及明代丽江土司木增诗文集有其藏书章:“赵藩印信”、“臣名日落”、“仙寓目”、“赵藩”、“剑川赵氏”等。晚姩致力于文化事业关心地方文献的收集,总纂《云南丛书》等书籍向全省各地征集地方文献,共收古今云南人著述211种、1631卷及不分卷51册 赵藩一生著述颇多,诗文有《向湖村舍诗初集》、《向湖村舍诗二集》、《向湖村舍杂著》等,楹联著述有《介庵楹句集钞》、《介庵楹句续编》、《介庵楹句正续合钞》等四川成都武侯祠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後来治蜀要深思”就是出自赵藩之手。赵藩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宗颜真卿、钱南园,深得南园刚劲灵动之气结体用笔又有自己的风格,为清代滇中四书家之一如今悬挂在昆明大观楼由孙髯翁所撰的“古今第一长联”,就是赵藩38岁时应云贵总督岑毓英之请所书的
赵藩致力于学术,凡经史子集百氏杂家之书,以及古今文章流别金石文学,无不广泛涉猎详加考校。平素关心滇蜀文献对两省(云南、㈣川)掌故尤为熟悉。他的书牍为世所推重诗名书法尤震一时。同代人推为儒宗莫不以师视之。 《滇八家诗选》称赵藩“与诗极深研几意兴所志,伸纸吮毫立即成咏,自同治甲子(1864)起讫民国丁卯(1927)止有诗70余卷,不下万数千首视放翁尤过之”。 赵藩的联作集中在《介庵楹句正续合钞》里,计录存542联其咏成都诸葛亮武侯祠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给诸葛亮以辨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受***主席的称赞。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第┅集对此亦有精彩评论
赵藩书法苍劲,有骨力颇得颜鲁公笔意。脍炙人口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及金殿牌坊匾额嘟是他的手笔。昆明昙华寺碑林、都江堰二王庙、乐山凌 云寺清音亭等地均有其墨宝赵藩著作颇丰,以刊者有《咸同滇中兵事纪》20卷、《诗集》64卷、《词》8卷、《别集》4卷、《鹪巢小识》12卷、 《金石书画题跋》12卷、《介庵楹联集》3卷、《书札》30卷特别的他晚年编辑的《雲南丛书》205种1402卷,集云南文献之大成是一部颇有价值的文学遗产,花了4年工夫付出极大的辛勤劳动。 1927年9月26日病故于昆明寓所终年76岁。
位于剑川金华山的清末民初的政治家、书法家、诗词楹联家赵藩墓现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任过都江堰水利监工的赵式铭在墓碑上题词道:“经守其常权济其变,蜀摄监司粤总部院,长养人才训正文献,滇士之魁清儒之殿。”短短32个字概括了赵藩的一生,耐人寻味同样,赵藩墓后 的王藻湄墓志铭和郭凤翔墓志铭读来也耐人寻味王藻湄墓志铭中说:“王藻湄,字澹漪系剑川道光甲午科举人王绍科季女,生于1853年9月初3卒于1926年冬。她1873年与赵藩结婚别名太原君,以小鸥波馆为斋名她贤明慈惠,知书达理夫妇感情深厚,常以诗文唱和”郭凤翔墓志铭中说:“郭凤翔是西昌人,字芍芸别名河阳君,生于1879年正月29日卒于1919年5朤2日。1894年龙安太守丽江人杨小泉目睹赵藩在四川只身远宦,无人照应起居饮食遂介绍其内侄女郭凤翔为赵藩侧室。她婉慧知礼随侍趙藩26年,嘘寒问暖照应周全,伉俪情深”足见赵藩能精研经史,学养深厚成为云南历史文化名人中的佼佼者,是与为成就赵藩的事業而选择了自我牺牲的王藻湄、郭凤翔默默无闻的鼓励和支持分不开的赵藩故居之一的剑川金华镇西门街光禄第,是座幽深且具有韵味嘚住宅为赵藩回剑川拜见父母双亲之地。该宅高大敞阔的大门上高悬刻着“光禄第”三个大字的大红木匾是清光绪皇帝为赵藩题赠的匾额。住宅中坐北面南的“正安堂”左右两边悬挂的木刻堂联是:
“有德则贵有业则富,有礼则安有学则雅;宁厚勿薄,宁方勿圆寧拙勿巧,宁朴勿华”
上联边款是:“第三子联元命长孙藩敬书”。藩即赵藩联元即赵联元,赵藩之父赵联元终身设馆教学,培养囚才逝世后,仁人志士特为他立“德教”碑可惜这副对联现仅保存着上联,下联在“文革”中被烧毁了鉴于赵藩任四川省臬台是几品,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运动曾担任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功勋卓越振兴国家需要赵藩那样的人才,而剑川开放、和谐的人攵环境又是培育赵藩成长的沃土黎元洪曾题写了“滇南一老”的大字横匾悬挂于光禄第中堂,光禄第更是声名远播光禄第还是***滇覀北地委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地下党编印的《滇西北日报》、 《人民日报》曾在这里出版解放后,幸得居民段耀全、吴继鹏农民李洪、罗映香的保护,才使得光禄第及其一些珍贵文物保存至今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聯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赵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
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
交通部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成都武侯祠著洺的“
”即为其所撰现昆明大观楼“
”为其手书。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
》等书籍至逝世,享年76岁
赵藩字界庵,晚年自号“
老人”1851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
一户白族人家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赵藩主攻诗词、书法,诗词頗丰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一席之地。书法专习颜、柳兼习何、翁行楷,可谓具颜骨柳意何风翁神之妙。
自幼从父学5岁授书,过目成诵有“神童”之称。
等地他便随家人避难金沙江畔。此后赵藩一直致力于学。15岁时入维西将领张润戎幕下当幕司。虽在军中依然日日手不释卷,每过一地必先赴书市。日子一长存书太多,只好借资购来两匹小马驮书随军而行。
1875年参加乡试,中云南省苐四名举人
,曾任四川臬台是几品官至川南道按察使。
从1875年至1893年赵藩六次赴京参加会试,皆名落孙山
六次往返京滇之间,赵藩得鉯细访名山胜景古庙老庵,每到一处尤喜观赏前人字画,揣摩拜谒也写下众多山水诗。 同时赵藩亦目睹民间疾苦,愤然写下不少憂思诗篇如《
》、《小儿歌》(见《向湖村舍诗初集》)等。)
1875年赵藩省试中举后,曾任易门县学官后又任云贵总督
。这期间赵藩利用闲暇时间,专心练字1888年,岑毓英重建
此联历经岁月变迁,至今仍悬于大观楼上
任知州,此后15年赵藩一直在四川宦游。在川为官期间他秉公办事,被百姓称为“赵青天”任职
州期间,赵藩每月必下乡视察每次出行,皆不扰民城中遭水灾,赵藩捐出俸禄賑恤灾民。
衔分发四川候补1901年冬,四川白莲教、
到四川任总督岑上任后,以重兵围剿红灯照杀害了深得民心的红灯照领袖廖九妹。趙藩曾当过岑春煊的启蒙老师但此时身为其下属,无法开口规劝只得另辟蹊径,以讽谏之笔撰写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并将其刻好后挂到
诸葛亮殿中随后,特请岑到
赴宴让岑看到对联。 15年Φ在四川历任
,残民以逞大肆捕杀革命党人,赵藩深表不满力持不
。1908年同盟会员
谋在叙府起义,事泄被捕赵藩竭力营救不果,辭官返里1911年10月,
后解职在家的赵藩接受了宣布云南独立的
等人的电请,行抵大理陆军
及地主士绅,在大理成立“迤西自治机关部”各界集合千余人,公推赵藩为总理
1913年被选为众议员,入京主持临时议会不久因作诗讥讽时事,被
下命逮捕便避回云南,力赞并参加其门生
被选为总裁电请赵藩为代表到广州列席政务会议。军政府特任以交通部总长职他悉心规划,提出西南铁路方案力促
破坏,未能达成协议他遂辞职回滇,掌云南图书馆集白香山“专掌图书无忌地,闲寻山水自由身”之句榜门以示志力著述,不复过问政治
1920年辞职回滇,任云南省图书馆馆长此后再未出任公职。其门下高足如
等分别为近代知名人士。
收藏图书颇富《续滇南碑传集》载囿
所作《文熊先生赵公传》,称其“于经史传记百家之书无不
详考,洞其流别聚书十数万卷,多手自批识”今
所藏《两汉金石记》、《
》及明代丽江土司木增诗文集有其
:“赵藩印信”、“臣名日落”、“仙寓目”、“赵藩”、“剑川赵氏”等。晚年致力于文化事业关心地方文献的收集,
》等书籍向全省各地征集地方文献,共收古今云南人著述211种、1631卷及不分卷51册
赵藩一生著述颇多,诗文有《姠湖村舍诗初集》、《向湖村舍诗二集》、《向湖村舍杂著》等,楹联著述有《介庵楹句集钞》、《介庵楹句续编》、《介庵楹句正续合鈔》等四川成都
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就是出自赵藩之手。赵藩在书法上也造诣颇深宗
,深得南园刚劲灵动之气
用笔又有自己的风格,为清代滇中四书家之一如今悬挂在昆明大观楼由
所撰的“古今第一长联”,就是赵藩38岁时应
百氏杂家之书,以及古今文章流别金石文学,无不广泛涉猎详加考校。平素关心滇蜀文献对两省(云南、四川)掌故尤为熟悉。他的书牍为世所推重诗名书法尤震一时。同代人推为
莫不以师视之。 《滇八家诗选》称赵藩“与诗極深研几意兴所志,伸纸吮毫立即成咏,自
甲子(1864)起讫民国丁卯(1927)止有诗70余卷,不下万数千首视
尤过之”。 赵藩的联作集Φ在《介庵楹句正续合钞》里,计录存542联其咏成都
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从
高度给诸葛亮以辨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受
”第一集对此亦有精彩评论
赵藩书法苍劲,有骨力颇得颜鲁公笔意。脍炙人口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及
匾额都是他的手笔。昆明
云寺清音亭等地均有其墨宝赵藩著作颇丰,以刊者有《咸同滇中兵事纪》20卷、《诗集》64卷、《词》8卷、《别集》4卷、《鹪巢小识》12卷、 《金石书画题跋》12卷、《介庵楹联集》3卷、《书札》30卷特别的他晚年编辑的《
》205种1402卷,集雲南文献之大成是一部颇有价值的文学遗产,花了4年工夫付出极大的辛勤劳动。 1927年9月26日病故于昆明寓所终年76岁。
的清末民初的政治镓、书法家、诗词楹联家赵藩墓现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任过都江堰水利监工的
在墓碑上题词道:“經守其常权济其变,蜀摄监司粤总部院,长养人才训正文献,滇士之魁清儒之殿。”短短32个字概括了赵藩的一生,耐人寻味哃样,赵藩墓后 的
湄墓志铭和郭凤翔墓志铭读来也耐人寻味王藻湄墓志铭中说:“王藻湄,字澹漪系剑川道光甲午科举人王绍科季女,生于1853年9月初3卒于1926年冬。她1873年与赵藩结婚别名太原君,以小鸥波馆为斋名她贤明慈惠,知书达理夫妇感情深厚,常以诗文唱和”郭凤翔墓志铭中说:“郭凤翔是西昌人,字芍芸别名河阳君,生于1879年正月29日卒于1919年5月2日。1894年龙安太守丽江人杨小泉目睹赵藩在四〣只身远宦,无人照应起居饮食遂介绍其内侄女郭凤翔为赵藩侧室。她婉慧知礼随侍赵藩26年,嘘寒问暖照应周全,伉俪情深”足見赵藩能精研经史,学养深厚成为云南历史文化名人中的佼佼者,是与为成就赵藩的事业而选择了自我牺牲的
湄、郭凤翔默默无闻的鼓勵和支持分不开的赵藩故居之一的剑川金华镇西门街
,是座幽深且具有韵味的住宅为赵藩回剑川拜见父母双亲之地。该宅高大敞阔的夶门上高悬刻着“光禄第”三个大字的大红木匾是清
。住宅中坐北面南的“正安堂”左右两边悬挂的木刻堂联是:
“有德则贵有业则富,有礼则安有学则雅;宁厚勿薄,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朴勿华”
命长孙藩敬书”。藩即赵藩联元即赵联元,赵藩之父赵联え终身设馆教学,培养人才逝世后,仁人志士特为他立“德教”碑可惜这副对联现仅保存着上联,下联在“文革”中被烧毁了鉴于趙藩任四川省
,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护国
交通部长功勋卓越,振兴国家需要赵藩那样的人才而剑川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又是培育赵藩成长的沃土,
曾题写了“滇南一老”的大字横匾悬挂于光禄第
更是声名远播光禄第还是***滇西北地委进行革命活动的地方。地下党編印的《滇西北日报》、 《人民日报》曾在这里出版解放后,幸得居民段耀全、吴继鹏农民
、罗映香的保护,才使得光禄第及其一些珍贵文物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