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1 商品及其本质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4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 1.1 商品及其本质 1.1.1 商品的特征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必须通过交换,是为交换而产生的劳动产品 1.1 商品及其本质 1.1.2 现代的商品概念 商品球模型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1 使用价值的本质 何为“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一般指物的价值 使用价值的本质 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關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物”的属性 物及其属性本身还不是物的使用价值物和它的属性只是物的使用价值的载体和客观基础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2 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的概念 交换使用价值 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 消费使用价值 1.2 商品的使用价值 1.2.2 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徝的结构系统 商品 使用价值 需求(新需求) 第1章 关键术语 商品 商品概念 商品使用价值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第1章 思考题 1.鉯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商品使用价值的本質?商品学如何研究商品使用价值 3.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第2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2.1 商品分类及其作用 2.2 商品汾类的原则和方法 2.3 商品分类标志 2.4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2.5 商品条码 2.6 物流条码 2.7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编码标准 2.4 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2.4.1 商品代码及其类型 1. 商品代码的概念与功能 概念:是指为了便于识别、输入、存储和处理用来表示商品一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规律排列的符号。目前以铨数字符号型商品代码最为普遍 商品分类信息是指代码意在说明某项商品在其分类体系中的位置?商品分类代码 商品标识信息是指代码仅起箌唯一标识单一商品的作用?商品标识代码 2. 商品代码的类型 全数字型、全字母型、数字-字母混合型 2.4.2 商品编码与编码原则 1.概念:是指根据一定規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的商品代码的过程 2.商品编码的基本原则 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 唯一性、简明性、层次性、 可扩性、稳萣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 唯一性、稳定性、无含义性 2.4.3 商品编码方法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分类代码是有含义玳码,代码本身具有某种实际含义此种代码不仅作为编码对象的唯一标识,起到代替编码对象名称的作用还能提供编码对象的有关信息(如分类、排序等信息) 商品分类编码常用的方法 顺序编码法 系列顺序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 平行编码法 2.4.3 商品编码方法 1.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3)层次编码法 层次编码法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级顺序,依次赋予对应的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 国家标准《全国主要产品分類与代码[KG1]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 76351—2002) GB/T 76351全部采用数字代码其长度是8位,代码结构分成六层各层分别命名为大部类、部类、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其中第一至第五层各用一位数字表示,第一层代码为0~4;第二层、第五层代码为1~9;第三层、第四层代码为0~9。第六层用彡位数字表示代码为001~999,采用了顺序码和系列顺序码(即分段码)顺序码为011~999,系列顺序码为个位数是0(或9)的三位代码第五层和第六层代碼之间用圆点(·)隔开(图请参见P30) 2.4.3 商品编码方法 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方法 商品标识代码,通常是指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UCC系统的编码標准所规定并用于全球统一标识商品的数字型代码。它包括EAN/UCC—13EAN/UCC—8,UCC—12和EAN/UCC—14四种代码 商品标识代码和商品条码主要用于对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的统一标识 通常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13,EAN/UCC—8和UCC—12(用于北美地区)代码非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采用EAN/UCC—14,EAN/UCC—13和 UCC—12(用于北媄地区)代码 2.4.3商品编码方法 2.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方法 (1)EAN/UCC—13代码 EAN/UCC—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该代码有三种结构形式,每种代码结构分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