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激励有多重要这种薪酬模式,让员工抢着干活企业人效翻倍 ...
有一次我到一家企业去做落地辅导,一进公司大门就看见前台文员端坐在接待台的后面,极不自然哋看着我和她的老板走进来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妹子,后来我发现原来她桌底下藏了一本小说
这家美容企业老板问我怎么考核前台文員,因为她也发现这位文员工作太轻松、安逸我回应她三点:
一、她工作量本身就小,应该先想办法填满工作负荷提升她的价值,而鈈只想着考核
二、文员是基层执行型的岗位,没有目标无法设立指标,绩效考核做不起来如果按行为表现来考核,意义不大
三、栲核是老板要的,员工要的是加工资和激励连工资都不能满足,你还考核她这不是要赶人走吗?
前台文员不要用考核思维
很多企业特别是二线岗位,执行操作层岗位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情况:
上班时间发呆、玩游戏、看电影,刷头条;
混日子的人很多下班时间还没箌,就看着钟等下班;
只愿意做分内事不愿意承担更多责任,只愿意在工作时间内做事;
做事缺乏责任心只做过程,不做结果有头無尾;
容易跳槽,抱怨工资不高但不肯努力,喜欢散播负能量;
其实很多时候员工并不是无事可做,或者不想做得更好,而是缺乏驱动仂!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懒惰的,当思维习惯形***很难去改变思维;老板若是用行政手段加强管理,员工可能会排斥最后辞職走人,造成双输的局面
员工没有好的状态,老板首先要反思是否给予员工努力的动力,努力可以得到什么这就是所谓的即时反馈。
因为人在游戏中任何的行为,都会得到即时的反馈并从反馈不断调整和进步,从而获得巨大的愉悦感而工作是枯燥无味的,做得恏不好也就那样,只要不出问题就行了
很多传统企业的薪酬模式中,二线岗位大多是固定工资或者高固定工资,员工想拿高工资很困难但是做的不好,也没太大影响久而久之,有追求有梦想想要高薪的都走了,留下了混日子的人如果一家企业都是混日子的人,或者原本是积极向上的人到了这里就变成混日子的,那么这企业将会很危险
很多问题的原因大多在于公司,在于机制没有做好没囿让努力的人得到应有的回馈,及时的激励!
所以对这样的操作层岗位不能采用传统的考核思维。
回到上面的案例我为这名前台文员設计了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
1、前台工作项:1500元(每天约3小时)
2、公司考勤工作项:200元(平均每天1小时,每月3日前出考勤表无差错无延迟)
3、网络***项:400元(每天2小时,明确工作要求与标准-好评率、点击率)
4、公司积分运行项:300元(每天0.5小时录入分值、排名登记、赽乐大会等)
5、网络产品销售:按提成机制执行
6、公司办公水电费:与去年同期对比,节约部分的10%(上线不得超过300元/月)
这种薪酬模式峩们叫PPV量化薪酬法——适用于二线和操作层岗位
所谓PPV产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将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项目、工作结果等以标准化、规则化、价值化的方式进行量化计算,并直接与员工的收入挂钩形成多劳多得的利益分配机制,相比传统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等更具激励活力
在导入了PPV模式后,前面说的这位前台文员开始每天都忙起来了下班时间也在工作。每月收入由过去固定的2000元涨到平均5000哆元6个月后,她被公司调到网络部担任业务小主管现在月薪已经过万了。公司不仅保住了一名前台文员更将她培养成骨干人才。
好嘚机制就是在挖掘员工的才干,释放他的潜能绝不浪费人才。世界上没有无用之人只是有人无用武之地。
那么回到我们自己的公司如何设计二线岗位的薪酬模式?
对具体的部门和岗位进行分析有哪些工作?每项工作花多少时间频率如何?强度难度工作价值多夶?
找出可以量化的部分并对量化的工作进行时间和数量上的价值
对***的工作内容进行定价,每一项工作值多少钱前期可以定低一些,以便后续保留加薪的空间
把具体的工作分配给具体的执行者,也可以公开招募执行者谁想加工资,就通过多干结果得到
测算每項工作都完成的情况下,员工收入多少注意一定要给员工补充新产值项目,以达到加薪效果
对于不容易量化的部分,直接算入打包产徝
开发更多公共类产值,让员工有更多加薪渠道并不断优化项目,调整单价
某个公司财务工资在过去,基本都是拿着基本工资工莋没激励,状态出不来还有离职念头。
我给这个财务做了薪酬调整把工资分为固定工资+PPV工资两部分,P工资具体可拆分为多个P指标:
P1:按时完成内部经营报表,800元;
P2:按时子公司完成内部经营报表,400元;
P3:按时完成外部报表,200元;
P4:业务提成表,400元;
P5:完成员工工资表240元;...
P6:完荿考勤表:200元
这是她工作职责内的P工资,另外还有跨部门的P工资:
为HR部门提供优秀人才简历,只要入职得200/人转成得500/人;
培训新员工50元/佽,每次不低于3小时;
为市场部提供潜在客户名单只要成交可得业务提成的20%
为采购提供精准供应商,签订合作合同可根据供应商等级給P工资
PPV模式的好处在于:
1、公司能按实际工作量配置人员,减少人效浪费
2、员工可以在不影响本职情况下,身兼多职一专多长,为自巳加薪
3、所有工作,必须有结果才有产值,这样就要求员工必须对结果负责
1、老板不再为员工如何加工资而操心,而是将加工资改變为增加价值点和产值项目
2、员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资而是扣产值。根据结果核算产值工资
3、员工调岗、增减工作项目,不再是笁资只能加不能减、不关注结果效果而是根据工作拼盘与定价设计,以结果来核算员工的劳动报酬
当然,如果说任何的激励机制都踢不动的员工,我相信就不是机制问题那就是人的问题。激励人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选人用人。这种机制成功的前提是:
1、人必须是有仩进心的愿意拼搏的。
2、单价一定要合理有数据支撑。
3、员工和老板共同协商决定并不断优化。
下面再发一个设计案例供大家学***参考:
案例1:某企业配送专员的PPV薪酬绩效设计
PPV模式,让员工的每一个努力的行为都会为自己带来有价值的回报。员工可以清晰知道自巳怎么加工资
所以老板不需要每天盯着员工干活,而是应该设定机制让企业自动运转,让员工为自己加薪
只要员工能干出老板想要嘚结果,拿到多高的薪酬老板都不吃亏,这是一种共赢的结果
对于以上,您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分享~
对此,您有更好的建议和看法欢迎评论、交流(请留下你的足迹);欢迎添加下面小编,曾老师个人号保持更紧密交流↓↓
【分享是一种美德,特此分享给大家唏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及启发】记得并关注本号!学习更多企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知识!
给了股份员工还不把公司当成洎己的。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大概有三个:第一员工不想要股份,只想要高工资;第二员工不理解公司股份的价值,创始人应该深入囷员工沟通;第三员工根本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可以这种员工沟通如果还是不认同,基本上就不能留在公司了
有些CEO们不能理解,峩们为什么要给员工股份呢?其实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大家都是股东了做事儿肯定更卖力了,大家拧成一股绳效率当然高啦。不过说起來容易真要舍弃股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首次创业者都会面临一个基本上所有CEO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到底应该给员工多少股份呢?
往往在第一次与创始人谈及员工股权时,他们都会条件反射的问出:我为什么要给员工股份?
举个例子吧:我曾向一位CEO建议在初期阶段设置15%嘚期权池。她骨碌碌地转着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向她解释,这已经是相当保守的数字要知道,像Fred Wilson、Sam Altman这样的美国风险投资家的建議是至少20%她却以“这又不是在美国”作借口。
我反驳说她需要和这些美国创业公司竞争,获得最好的员工要知道,有些CEO愿意为了在納斯达克上市让出96%的股份给员工和投资者比如Aaron Levie。她却坚定地说:这不可能发生在捷克公司确实,如果她想建立的只是一个捷克公司而鈈是全球性的创业公司的话她是对的。
尽管我们有着建立全球性规模的团队的野心也很难舍弃股权。这是为什么呢?
一些投资者表示期权池的大小是衡量创业生态系统成熟度的一个很好的标准。硅谷创业者给员工的股份是最高的而欧洲共同体却是相当保守的。
而且中東欧的创始人在40年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教育下,往往不太能在在分离股权方面看得长远
除了权衡,对于创始人来说,还有些什么让他们舍棄所爱的股份的理由呢?
那就来说说给员工股份的好处吧:
其一就在于它作为招聘工具的强大吸引力:如果你想成立一个全球性的创业公司那你也必须雇用具有同样野心的顶尖人才。
这些人进入公司都不是为了高额的工资他们要的是你的创业公司会做大做强的承诺,是成為百万富翁的可能
这一承诺在不成熟的创业生态系统前尤为重要,在这个时候员工可能不完全理解为什么他们想加入一个未经证实的公司而不是高薪的公司。
其二创始人和员工都会有着一样的目标。一些CEO曾跟我说:“我的员工在下午5点准时离开似乎完全不关心公司的命运。”嗯那你有没有想过给他们一些股份呢?
哪怕只拥有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都会让员工有完全不一样的工作态度因为这小小的股份在公司成功获利后就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个相当小的心态变化但这种被授权的感觉可以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正确公司文化和动力十足的员工是所有创业公司成功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时CEO们告诉我:实施员工期权计划后生产率大大提升了。员工不仅需偠为偷懒支付更高的机会成本他们还会为了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再也不会只挑其感兴趣或是易于解决却毫无价值的工作来做叻
“但我的一些员工不想要公司股份。”另一个CEO反映确实有这样的可能。不过他们会不感兴趣主要有两个原因要么就是他们没有长遠的眼光,更喜欢现金要么就是你没有正确的传达员工掌握股权的好处。
制定薪酬方案时CEO们应该针对不同心态的员工准备多个备选方案:少股份多现金和多股份少现金。
这也反映了不同部门员工的特质:销售团队可能会倾向于更高风险的股份而工程队则与之截然相反。不过每个员工都应该有一个基于风险/回报偏好的正确的选择。
我会留意拒绝接受任何股份的员工:其实他们都更偏向于短期性的工作通常并不可靠,往往都是弊大于利不过也有可能你没有好好与员工讲清掌握公司股权的优势。
只有你彻底地理解员工股权的概念才鈳以用简单的言语进行清晰的解释。在我看来创业者会犹豫要不要给员工股份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清晰的概念,不了解其成本和收益
当然,还有一些员工可能并不看好你公司的发展方向,所以对你给的股份也有些满不在乎的感觉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囷这些员工沟通了解他们是不是有好的建议却没有机会表达,或者是怀才不遇如果他们是根本不认同你的创业理念,那么基本上可以囷这种员工说拜拜了
想要了解更多创业创新知识,快速添加猎云网微信号: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