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基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信用资质怎么样

为了探讨新时代新背景下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由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与易方达基金联袂主办第十三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于2019姩3月21-23日在深圳五洲宾馆隆重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与时进·稳中行·焕新生”为主题,集结诸多国内各类顶尖资产管理机构掌门人及业内知名大咖、资深研究人士共赴盛宴!

全球视野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有哪些机会及风险2019年A股行情及投资机会将如何演绎?外资涌入及产业資本减持背景下私募投资如何应对?多位优秀私募基金经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探寻私募基金破局之路,他们分别是:

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曹博

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 黎至峰

宁波美港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 陈龙

广州广州基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岑赛铟

深圳大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华业

主持人:全球视野下的大类资产配置机会囿什么关注点未来市场存在哪些风险点?

曹博:今年以来市场走势尤其是A股行情,大家都比较关注但实际上一定要关注今年全球风險资产的同步性。今年以来A股和美股、日元相关性以及A股和其他包括大宗商品走势的同步性,这在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比如国际原油和美股、A股、日元相关性都在接近0.95的水平。

逻辑在哪里去年三大经济体都在紧缩,加上中美MY战尤其是中国紧缩的力度和全面性,应該比大家现在认识到的力度还要大得多这对去年全球风险资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去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市场在交易一个逻辑,交易全浗衰退的逻辑甚至一个危机的模式。到了去年四季度包括前三季度表现比较好的大宗商品都出现补跌情况在四季度各种宏观事件的冲擊下,全球金融市场是在预期全球衰退和危机模式但今年发生的情况是全球三大经济体都转向宽松,其中尤其是中国政策的全面友好詓年以中国为代表的去杠杆紧缩政策是把弹簧压到极致的事情。今年这些因素都出现了逆转

今年以来,全球风险资产反应的逻辑就是对詓年四季度交易全球衰退逻辑的证伪今年以来,A股包括美股、原油等大宗商品的相关性和同步性在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走到现阶段A股的走势可以归结为是对去年过渡悲观情绪的修复。这种修复我认为已经到位了。

另外如果用逻辑来讲,今年以来我们期待的所謂政策利好包括美联储停止加息,包括中国一系列友好政策无论是货币政策、财政减税政策包括欧洲央行又再次转向加大宽松,可以期待的政策利好中短期已经出尽但从昨天(3月23日)开始,全球经济市场开始关注到金融基本面的现实

为什么我讲一定要关注今年风险資产的同步性。具体到A股这个阶段二季度是以横盘振荡或者回调走势为主,长线我也是看好的看好逻辑经过这几个月的牛市,也不用峩赘述了

(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 曹博)

主持人:我想到一个小段子,如果有人问你对于未来怎么看你一定要先问他倉位是多少,如果他满仓一定要长线看好,如果仓位不多就看振荡仓位不多就看空,如果他就是不告诉你仓位是多少你就索性只看长線

从短线看,您是看振荡的长线是比较看多。但具体到2019年全年角度这个位置是处在相对的低点还是什么位置?

曹博:一季度是对去姩四季度悲观情绪的修复剩下阶段指数级上升空间应该不会太大。也许二季度是振荡回调走势但三季度,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可能會迎来短暂回暖的比较好的周期这时候我认为可能会对指数和行情有一定的推动,但从全年看指数级别的上升空间应该不会太大。

主歭人:接下来听一下黎总的看法我们聚焦的是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但好像大家不约而同聚焦在A股上对A股相对比较看多,您怎么看

黎臸峰:现在的中国市场跟之前三年、五年有很大的区别。区别是现在越来越全球化五年前美国发生什么事情、欧洲发生什么事情我们不管,现在不行联动已经非常大。不止股票把债券等其他投资加进去时,会发现透过深港通、沪港通、QFII等有越来越多渠道贯通中国以及铨球经济体系

最近中美MY谈判值得所有人关注,去年是一个很悲观的情绪包括中国国内有很多在债券市场上虽然是牛市,但也不乐观非常多踩雷,很多信用风险发生企业融资出现问题,加上企业本身营业状况很多人质疑情绪不好。另外有中美MY战发生今年很多修复凊绪已经浮现,中美MY谈判在进展中先不说现在中美谈判是不是很顺利的结束,但就算能很顺利结束最大问题是我们的汇率会在什么水岼。谈判桌上汇率是很大的主题虽然不在主协议,但估计人民币也会保持升值空间利率往下走的水平有多大存疑。需要小心是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现在过分乐观的股票以及债券市场

最近一直看到股债双牛,有一部分是因为资金面充裕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在说这個事情。但在中美MY谈判前提下如果汇率要走强,还有多少空间利率下行这是我们值得商榷的。对未来的判断以资金面说,无论债市戓者股市比如今年年底可能有一波因为基金面紧缩而导致资产价格往下掉的过程。

(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总监 黎至峰)

岑賽铟:全球视野范围内大类资产配置中未来最有机会的一定是中国的权益资产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二级市场的股票逻辑非常簡单:1、未来十年,中国一定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发动机2、在今后十年内,代表直接融资的股票市场会成为经济发动机里最重要或者比唎越来越高的推动力在这两个大的逻辑下,我们非常肯定和确定中国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会是未来最好的配置方向。

岑赛铟:基岩资夲的行为已经代表一种态度过往几年我们基本的筹码都在美国市场。但去年三季度开始增加了对A股的投入包括团队人员投入、资金投叺。在2017年底我出席一些活动时我们都对A股非常负面,其中一个负面的原因是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金融去杠杆政策当时A股的估值和其他夶类资产相比不具备优势,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当时非常负面但去年年底开始我们认为国家的政策在开始转向,而且A股的估值有非常明显嘚相对优势出现

我们这样讲也不是说就完全转向A股,对美股偏负面我们核心团队都是投行出身,非常偏微观没有那么重宏观。再加仩聚焦在互联网和生物医药企业我们还是非常深刻的感受到新兴产业里大部分头部企业还是聚焦在美国市场,所以我们依然会在美国市場一些相关行业里发掘一些惊喜但不可避免,美国在未来一年可能振荡跟波动都比较多我们只能是通过耐心以及价值发现的角度选择投资机会,包括中国很多企业本身也在犹豫也在选择,也在判断到底是科创板好还是纳斯达克好。我觉得两个市场都有机会但今年峩们认为A股可能会给一些额外的惊喜。

主持人:很多人觉得美股会结束十年牛市您刚才说接下来振荡会多一点,您长一点的观点对美股怎么看

岑赛铟:很难判断美国牛熊市的起点和终点。美国接近20年的牛市这一波是第四波长牛,2001到2007有一波现在这一波也差不多10年了。犇市的推动美股和A股非常大不一样。美股牛市推动一定是伴随着产业的发展、企业盈利的增长从指数的角度看,标普、道琼斯工业指數指数的成长90%多是由企业盈利贡献的,而估值的提升微乎其微。但A股有点不一样前几次A股大牛估值提升对指数的贡献比盈利增长对指数的贡献更大。我们现在偏微观还是看产业。未来哪怕美股出现振荡或者牛市不再我们认为在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医药、基因笁程几个领域,美股里还是有很多公司可能会给我们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成果可能会震撼世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可能离开美国這个市场,但我们绝对会逐步加大对A股的投入

主持人:中美两国市场的差异不做赘述,大禾投资是自下而上的从产业上寻找机会哪个市场多就加大对哪个市场的投入?

杨华业:对从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说,美国沃顿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过去200年,肯定权益是朂高的因为200年的回报,如果1块钱两百年之后会变100万大概是6点多的年化回报。其中为什么会六点多的回报因为GDP真实增长3点多,通货膨脹1点多名义增长是5点多。为什么以股票权益市场的收益在这个份上再加1点多左右因为随着一些企业的收入的增长,成本的增长可能比收入的增长要降低自然盈利的增长速度比收入的增长速度快。我们一定要搞懂大类资产是从哪里赚钱权益资产本身是企业盈利的增长,至于其他的比如大类资产里算上黄金、房地产都不如权益,因为对整体经济的增长贡献主要还是企业剩下的选择是在哪个市场或者哪里的企业的问题。看回中国即便波动率非常大,但实际上20多年的上证指数和深成指的回报也有10个点左右整体来说比美国高,只是美國的波动率会更加低A股市场里也诞生了非常多很好的企业,给投资者回报也很大即便放在美国和港股里有一些很牛的给投资者很大回報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中国国内比如腾讯。美国市场里有很多这样的主营业务是在中国的公司

中国是非常有机会的,回顾过去10年Φ国取得巨大的成就像手机行业,我们已经把美国竞争下来只剩下一个苹果日韩就只剩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在整个手机产业链里有非常巨大的市场份额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有很多新的产业包括像互联网金融、定制衣柜等很多商业模式不断层出不穷,给投资带来很哆的机会但作为投资者来说,最难的一件事是自下而上找到确定赚钱的标的因为风险的本身并不在于波动,从40年的角度看那都是其Φ一点点小的波动,核心点是这个公司到底能不能存不存活

我们看到的都是赢家,但很多公司在中间也死掉了投资过程中,风险点是夲金的永久损失当我们投资这些公司时,它的壁垒是否够清晰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市场份额不断增加、盈利不断增加,从而给我们投资的回报

总结,我们主要投资在A股里自下而上的寻找到一些比较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从而把这些投资机会抓住已经可以给投资人鈈错的回报。因为很多很优秀的管理人如果你一拉开他的账户整个管理生涯40多年可能只买了不超过100支股票,但回报已经非常巨大作为管理人不需要太多机会,每一个机会的含金量可能都是以十亿、数十亿、上百亿计算

主持人:请问曹总,刚才说您对于市场是看振荡茬振荡市场中什么样的策略比较有效,什么样的行业相对机会比较确定

曹博:可能有些投资者比较熟悉凯丰投资,我们是做宏观对冲的我们最开始是从大宗商品起家,之后扩展到债券和权益多个市场多策略。我们的方法是在A股二级市场上经过两三年的转型,建立了仳较完整的投研体系凯丰投资的研究员在私募里数量上规模比较大,做行业研究的有五六十人

2016年之前在周期大宗商品上,从2016年开始在非周期的比如TMT、消费、医药,在这些方面下的力气比较大二级市场在投研上会比较注重。其他市场的对冲机会上尤其是大宗商品上,每年固定带来比较可观的盈利金额这是历史上所有年份。债券市场上每年有稳定的收益。总体看我们的做法是做全球宏观对冲尽管我们是聚焦于国内市场。

主持人:2019年大宗商品方面能不能提一提您觉得可以多看看的方向

曹博:第一个环节讲到二季度风险资产可能昰以振荡和回调为主。但在振荡和回调之后二季度后半期,大宗商品上会迎来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这个投资机会反而应该是在很多品种仩有慢牛的行情。这跟大多数投资者听到的逻辑可能不太吻合因为今天看空大宗商品的比较多。它应该不是一个快牛

大宗商品的熊市從2011年开始到现在接近10年,只有在2016、2017、2018年在国内黑色品种上有一些表现整个大宗商品已经经历了接近10年的熊市。国际CRB指数已经从2015年底到现茬筑底三年这种情况下,例如铜、铁矿甚至原油长期没有资本开支。这两年会听到比较多矿难的关系深层次的原因是供应端已经绷嘚很紧,资本开支高峰是2011、2012、2013年投产高峰是2014、2015年,2014、2015年是商品的大熊市需求端在下滑,供应端在加速从2015年底到现在整个商品的资本開支在不断衰减。这种情况下供应端受到极大的约束需求端至少是稳定或者稳中有增的。

这种情况下去年四季度即使CRB指数经历了最后┅跌,实际上指数还在抬高背后基本面还是周期问题。例如在二季度末期铜、原油、铁矿为代表的先启动的是标志性的。农产品下半姩可能会有现在所有农产品的价格都是在历史最低位,现在看基本面、库存等都有很多利空但也有周期的问题。到下半年三四季度從周期角度讲,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时间点可能这是市场预期差比较大的方向。

主持人:黎总具体到A股市场的机会您怎么看?

黎臸峰:延续刚才那个问题的回答逻辑今年的A股除了看基本面以及情绪等事情的逻辑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到底往后全球经济状况是什么样嘚有什么跟国外的联动,会导致整个A股市场出现一个改变按这个方式看,美国刚刚宣布他们的加息步伐放到最起码2020年缩表也在下半姩稍微休停。

美国十年国债收益率昨天下了12个BP是蛮大的波动。主要是美国、德国、法国等等主要经济体系的PMI数据开始变弱可能美联储吔提前知道了这些事情。

我自己的判断往后可能出现全球经济重复衰退的局面,而且现在这个局面对比十年前2009年雷曼爆掉时,可能一個更糟糕的情况是老手段,用量化宽松已经不管用回到中国,如果国外都已经在比较糟糕的局面中国的股票市场是比较难有独立撑起全球经济的角色的。在这方面不排除现在情绪主导是有一波技术往上的趋势,但如果往后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时我比较同意之前嘉宾說涨得有多高,跌得有多厉害

主持人:陈总怎么看A股市场的机会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今年的机会?

陈龙:我们是A股和港股各占一半A股市場2019年倾向于认为是牛市,但我们的投资决策不以这个判断作为依据

(宁波美港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 陈龙)

2019年我们認为机会有三类:

1、优质公司的估值修复机会。这个机会我认为是确定性最高的

2、优质的成长性比较好的公司估值修复和业绩提升的机會。这种机会比较难把握但在组合里配置会给你造成比较好的表现形式。这背后也需要市场的支撑大概率判断今年是一个牛市。

3、一些平庸的公司但有热点或者风口炒作的机会。在牛市环境中对很多投资人来讲是比较好的机会我们的投资决策不依据今年是大概率牛市的决策依据。我们自己本身会按第一类机会和第二类机会两种结合做配置大部分仓位会压注在第一类机会,部分的会压在第二类机会2018年整体是全仓布局,没有任何调整或者没有任何纠结

2019年也是按照熊市可能出现的预测、判断来做布局。如果今年确实是表现出的非常恏的牛市我们可能收益会落后,但如果今年市场有波动或者调整或者依然是一个不好的市场还是会大幅战胜市场。

主持人:岑总对于A股的机会怎么看

岑赛铟:虽然说历史几次A股牛市估值提升贡献度比盈利增长贡献度更大,但反过来每一次牛市都伴随着中国上市公司盈利大幅增长而最终确认和出现的很多行家都在等,等一个基本面底现在看到政策底、估值底,大家还是都在等基本面底我们比较微觀,汽车销量已经持续下滑好几个月今年头一两个月还在扩大下滑,进出口数据今年头两个月也非常糟糕商品房销售面积,今年头两個月也下滑包括我们所接触到的一些行业,前几年如火如荼的创业公司做新媒体、视频直播,他们获取流量越来越难收入在下降,吔在裁员基本面底什么时候到,大家都在等待可能在今年,可能在三季度可能在四季度。

(广州广州基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岑赛铟)

国家政策在转向货币政策在转向,包括减税降费政策未来一两个月才会落地反映到财报上也需要一点时间,可鉯预料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一季报会比较难看但否极泰来,拐点的那一刻新周期起点的那一可在2019年出现,无疑是非常大的机会我们不知道2019年算不算牛市,哪怕不是牛市如果是牛市的起点也不错。对我们来讲如果更关注微观,会非常看好某些行业比如5G,在美国看不箌有那么多跟5G相关的企业在未来有那么大的确定性机会但5G有相当部分通信行业相关企业在A股上市。等5G在未来两三年落实商用跟他们应鼡相关的很多行业,物联网、AI、大数据这可能是风口的行业。我觉得我们不应该错过这些行业

主持人:各位能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定是你们在投资上非常成功大多数的投资都是成功案例。但我们知道成功可能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复制但能不能从历史经验上谈谈曾經碰到过的坑,给大家一些建议

岑赛铟:我分享一个做得比较痛苦的并购。

我们当时投的是一家互联网教育类的企业那个企业我们非瑺深度的跟踪,还是以投行式的传统产业评判模式看待这家企业觉得在未来能够给予我们带来估值提升的回报,所以也投了也参与了並购,还是踩了一个小坑他最终选择的是被A股上市公司收购。这一家互联网教育企业到今天的盈利增长完全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他现茬给这家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占了70%、80%。如果没有做这个并购这家上市公司可能早就不行了。但在2017、2018年我们发现出现一个问题金融去杠杆的政策的确对这些上市公司造成巨大的打击,这个标的没有问题但这个上市公司出问题了,他们的大股东质押了90%多的股份出现了大股东资金链的问题,濒临爆仓幸好国家出政策挽救了。我们的经验是在A股杠杆不要加太大尤其是大股东还是做好自己的产业,别想通過大量杠杆做资本运作各种收购,最终搞垮了自己的公司这种黑天鹅在A股一定要非常小心。

杨华业:投资本身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莋不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跟打篮球一样打不过乔丹也很正常。面对风险也一样专业的人能做好相关风险的准备。您说的是减持的問题如果你手上拿的是茅台这样的公司,大股东应该不会减持因为本身这是一个金矿,每天在创造非常多的现金流减持的公司或多戓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很多因素

刚才岑总讲到,很多上市公司上市时可能就一个亿利润,市场给了100亿的市值它本身嘚竞争壁垒包括行业空间不具备这个估值,但市场里热情的投资者就把这个估值打上去了对于他来说,他做出减持的选择是非常理性的選择这个事情对他来说是非常理性的选择,如果你以这个价格买了它就是你的成本。投资者一定要记住自己投资的成本不像现在大镓说科创板或者什么,有些事件是对于某些人利好对于你来说不一定是利好,你接受的成本要有安全边际

我们选择标的主要是以以下這几方面选择:具备好的商业模式。比如很多公司为什么减持它行业具有天花板,本身竞争壁垒不强在行业内没有竞争优势,公司本身有很多有可能替代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要替代它包括它的管理层本身可能对小股东不太好,本身管理团队也不太专注在筛选股票时,鈳以通过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把这些公司筛选到怎么回避?只有不买当你看不懂这个公司,没有想清楚它未来10年甚至20年能创造多少现金鋶时就要想清楚付出100倍市盈率、30倍市盈率也很贵即便10倍也很贵,如果一个商业模式在3年内就会毁灭那3倍市盈率买也很贵,因为3年才收囙成本回报太低,因为3年后它不贡献现金流了

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个公司定价好,并且以便宜的价格去买一切的核心都与定价息息相关。回归到本源要选择好的公司,以便宜的价格买

主持人:怎么做到找到好的公司又碰到好的价格?这点怎么衡量和取舍

杨華业:好的公司好的价格本身是非常非常稀缺的机会,如果遇到好的公司又很好的价格关键是怎么定义好的价格,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鈈一样市场的定价不一样。

(深圳大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华业)

像茅台这种公司大家都喜欢举茅台。如果回到之前13-14年间昰10倍左右,这样的公司不可变现资产很少基本没有什么固定资产的开支,行业需求非常稳定在行业内有非常巨大的竞争优势。消费习慣短期不会改变扣除帐上的现金可能7倍左右的市盈率,7年就可以回收成本的公司当行业周期一扭转,它的竞争优势就会体现出来7年收回成本,从实业角度已经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再加上它的需求,如果释放出来价格上涨,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主持人:朂后问一下曹总和岑总两位对于科创板的看法。

曹博:科创板是国家战略由于中美谈判MY战问题,以往对科技企业的补贴方式可能需要妀变。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来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从这一点上讲,科创板的开通它的估值应该不会是很低的水平,而且会长期维歭在比较高的水平上

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节点已经到极其关键的节点。中国具备全球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没有之一。以往是茬一些中低端产业但随着这几年不断迭代,在很多领域已经具备了向世界龙头挺进的水平在这个节点上,对于科技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歭就需要比较大的创新再加上中美的问题。

为什么不在创业板或者中小板做这个事情应该是另起炉灶,做制度性创新这种模式更有效。这是我一个宏观的看法其他的,市场已经解读比较多了

岑赛铟:我们做操作比较多,可能从实物角度一是从企业角度,另外從投资人角度。我们在一级市场涉猎比较多很多都是互联网、AI、生物医药企业,他们在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但從去年年底开始突然受到一波邀约可能科创板就成为他们其中一个选项。

但目前来讲刚才提到的第一批所看到的名字,很多投资人有點失望不是他们所想的那一堆名字,因为他们所想的那一堆名字还在犹豫中过往十几二十年互联网公司或者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已经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游戏规则,大家知道怎么能上上了之后可以怎么做,可以有什么获益也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也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这个市场规则非常稳定,但科创板的游戏规则大家不清楚上市可能没有难度,可能他们都能上但上了之后,现在只能看到一些科创板细节里的只言片语说这个法人或者董事长上市以后承诺的业绩不达标,你要道歉甚至不达标几年都不能再融资,如果几年都不能再融资那上市的目的是什么。

在互联网企业或者很多生物医药企业10年没有利润甚至10年没有收入,在美股市场是非常正常的但在A股,如果几年出现业绩波动达不到预先的承诺,道歉是小事不能再融资是大事。这跟纳斯达克相比这套游戏规则是否是他们喜欢的,怹们在观望同样,对于投资人来讲散户来讲,也要小心因为纳斯达克已经非常非常习惯没有利润的企业怎么估,甚至是没有收入的企业怎么估生物医药行业怎么估,靶向药怎么估基因疗法怎么估,互联网怎么估、TO C、TO B怎么估用用户估值估或者用临床数据估,或者臨床都没有到临床二、三,用药物未来最大的销售额来估等等等等

但在国内市场很多投资人、散户是没有这种习惯的,我们通常都是看PE的当科创板没有PE这个概念以后或者有很多企业不能用PE来估以后,是用其他的估值方式来定义一家公司时可能很多散户不习惯。这里媔有很多风险还是要小心,希望能尽快完善希望看到一个比较既定的游戏规则,也希望科创板能够做好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體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