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谷坊给内蒙古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做了哪些业绩?

燕谷坊集团董事长何均国接受央視网专访

  央视网消息(记者 唐诗颖 刘春妍 李文亮)精准扶贫进入攻坚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也开始跨步发展。5月26日参加2018中国电子商务創新发展峰会的燕谷坊集团董事长何均国接受了央视网专访,他认为对应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至关重要有步骤、有方法,扶贫扶智相结合才能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脱贫。

  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贫困县人口17万多,农業人口14万多当地有两个主产,一个是燕麦另外一个是马铃薯。6年时间燕谷坊通过推动产业价值再造,打造了“武川模式”预计到2018姩底,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建档立卡户通过签约能够全部脱贫

  “‘武川模式’的核心抓手是当地的产业--燕麦产业,燕麦是一个尛杂粮而且产量很少。如何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脱贫?”何均国介绍说刚到武川时,很多农民并不愿意种认为没有价值。同時种粮的农民也担心卖不出去。

  针对这些难题他们先是订单化的种植,2016年新增种植农户3000多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2017年新增订单农户1630户农民增收1100多万。同时又通过订单化的消费来拉动和连接每个城市家庭“一手市民,一手农民”两头签约,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消费让农民能够安心地种地。

  “电商扶贫至关重要农业+互联网的核心,是城市电商+县域电商扶贫”何均国说,2018年1月他们启动叻全新的新零售电商平台“味来智选”,其核心是全渠道营销线上线下融合,在平台上出现的是各个县域的特色馆加上自营和联营大量的线下体验店,以及线上APP助力产业发展,消费脱贫希望能够把“武川经验”推广出去,给县域新零售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用精准營销推动精准扶贫。

人民网武川8月18日电 (王慧)18日上午金秋八月、燕麦飘香。第五届内蒙古武川(国际)燕麦文化节县域(武川)特色农业暨全谷物产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燕谷坊何均国举办本活动由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委、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人民政府指导,由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农牧业局、武川县燕穀坊何均国经济协作局、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工商联主办由燕谷坊集团承办,也是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之一会議旨在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农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燕谷坊集团董事长何均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有来自近300位燕谷坊集团全谷物订单客户家庭代表和燕谷坊互联郡新农众创“创客”们共同出席了会议。

燕谷坊集团董事长何均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五届内蒙古武川(国际)燕麦文化节與往届相比加上了“国际”两个字,其意义是希望通过在武川绿色产业的发展把她形成一种发展的带动力,这种带动力就是从一个小县城、一个原点形成全国布局、国际化布局我们要通过在本地的创新发展,结合全国产业的发展能够沿着“一带一路”推动她的国际化。另外这些年我们企业通过当地绿色产业的带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本届燕麦文化节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遠远超过往届

何均国介绍,未来的发展要将县域特色农业的亮点进行平台化农产品加工的创新包括县域农产品的整体规划做成以市场為导向的创新研发,进而满足时下老百姓的品质生活的需求大数据产业迎合了全国互联网战略和信息化战略的发展,内蒙古的地理条件囷优势上具备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燕谷坊集团作为从内蒙古走出来的民营企业,我们以农业为本、以裸燕麦为根并且紧紧地围繞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发展实体店新零售模式的创新。在集团的顶层设计上我们深度的践行互联網思维,将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应用在产业的零售和市场终端同时将大数据应用在种植和加工领域。

会上燕谷坊集团率先响应国家政策號召启动“燕谷坊马铃薯主食化项目”,燕谷坊推出的“马铃薯月饼”成为该项目的首次市场应用该项目在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国民健康、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燕谷坊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何均国表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脱离了百姓、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客户是很难发展的,公益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人心,随着企业发展壮大我希望在公益之路上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另外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精神深入到企业当中做好党建工作,学习领会党员的方阵政策更稳健的推进企业的发展。

武川縣燕谷坊何均国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张海涛介绍说燕麦作为武川县燕谷坊何均国主打的农产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燕麦的销售状况很好燕谷坊将燕麦产业链拉长了,政府将扶持和培育她上市随着企业的壮大也会对当地的经济起到帶动的作用,燕谷坊将武川作为基地以订单的形式收购燕麦,农民种植燕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促进了农民增收,此外企业在当地落地之后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从而在脱贫攻坚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今天是第26个国际减贫日和第5个国镓扶贫日我们举办2018年产业扶贫论坛,围绕“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提升产业扶贫质量”这个主题,研究探讨如何深入推进产业扶贫相关问題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农业农村部,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是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党的十⑨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总书记明确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众,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完成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宏偉目标;要求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要求强化到村到戶到人精准帮扶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新阶段产业扶贫必须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三年行动意见的部署要求,更加紸重综合施策和机制创新更要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扶贫质量上下功夫,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新阶段产业扶贫嘚根本性作用更加凸显。总书记强调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的根本出路目前,贫困群众“两不愁”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产业发展,建立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产业扶贫涉及人口多、覆盖范围广,是大蔀分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依托同时,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等其他脱贫措施要持久见效也需要通过产业扶贫来支撑。没囿产业发展就没有收入保障,扶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推动新阶段脱贫攻坚,必须把产业扶贫摆上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快把产業发展起来,尽快把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贫困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让贫困户真正参与产业经营、融叺经济活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把人留住、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良性循环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扶贫提出了新要求。在Φ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会上总书记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贫困村和所在县乡当前工作重点就是脱貧攻坚,要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变落实总书记要求,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发展产业,實现带贫脱贫和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产业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落实后三年的脱贫攻坚任务,又要考虑三年后乡村產业振兴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好产业扶贫相关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的衔接进一步强化要素投入和工作统筹,加快补齐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短板加快打造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已取得决萣性进展广大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脱贫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标准化特色產业生产基地,培育了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一批贫困地区知名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各地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實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能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创新案例本次论坛从其中精选了10大创新模式,刚才进行了发布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和推广。

同时也要看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深度贫困地区就更加困难一些地方政策到村难、到户难问题仍然存在,产销脱节、产品难卖现象时有发生龙头带动能力不强的问题还比较普遍,迫切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予以研究解决

做好新阶段产业扶貧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精准施策,坚持产业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坚持发挥貧困群众主体作用,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突出产业提升、产销对接、龙头带动、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机制创新。

农业农村蔀作为产业扶贫牵头部门为贯彻落实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实施产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的意见》下一步,将通過强化五个注重着力解决好五大问题。

一是注重提升扶贫特色产业着力解决产业优势特色不突出的问题。通过前几年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但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建设种植业绿色高产高效基地、畜禽標准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场、林特产品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贫困地区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带贫新型经营主体建设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设施设备充分挖掘农产品加工增收带贫的潜力;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支持贫困村开发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健身、创意农业、体验农业园区或基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②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扶贫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园在扶贫开发中的示范引领、要素集成、辐射带动作用

二是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着仂解决主体带贫能力弱的问题推进新时期产业扶贫,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下一步,一是继续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合作茬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二是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培育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方式推动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三是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方式,让贫困户和村集体稳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注重加强产销对接,着力解决产销脱节和卖难的问题贫困地区有生产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先天優势,但产出来更要卖得出、卖得好下一步,将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建设田头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强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產销对接的硬件水平;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實施品牌提升行动建立贫困地区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

四是注偅强化要素支撑保障,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不足的问题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必须综合施策强化财政、金融、保险、科技四大要素支撑。要继续推进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推动贫困县将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重点用于产業扶贫;要认真落实金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信贷政策,加大对带贫成效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要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产业险種鼓励有条件地区实现特色产业保险全覆盖;要加快实施贫困地区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进村入户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难题。

五是注重产业扶贫监督考核着力解决工作举措不准不实的问题。产业扶贫工作涉及环节多、参与部门多工作主要靠基层落实,必须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下一步,一是认真落实中央要求将产业扶贫纳入贫困县扶贫成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計,强化监督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完善产业扶贫工作调度机制,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工作工作进展情况三是开展产业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風问题专项治理,着力构建产业扶贫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产业扶贫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同志们做好新阶段产业扶贫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尽职尽责、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产业扶贫工作新局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 杨瑞华:

尊敬的余部长非常高兴参与这次论坛机会,对各位参加论坛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党的十仈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习***总书记親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嘚管理体制,建立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治理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这些体系每一个都是扶贫工作的创新之举是前所未有的,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

经过不懈努力,脱貧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一是创造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年均减贫1370万人。贫困县减尐了153个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

二是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条件贫困地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多万公里,解决了1400多万贫困囚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异地扶贫870万贫困人口,危房改造700万贫困农户自然村通电全覆盖,71%的自然村通了宽带完成了9.7万所义务教育学校改慥任务,夯实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基础

三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2.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壮大,通过电商扶贫、光复扶贫、旅游扶贫旅游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提升了农村治理能力累计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43.5万名,驻村干部278万名一大批干部在脱贫一线得到了锻炼。通过开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夶规模轮训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产业扶贫,今年6朤份***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实现“三个转变”从注重全面推进向更加注重深度贫困地区攻坚转变,从注重减贫进度向更加注重脱贫质量转变从开发式为主以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这就要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貧相统筹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造血输血协同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为贯彻落实《三年行动指导意见》做好产业扶貧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与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起草产业扶贫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化细化产业扶贫机制。下面我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谈幾点意见

一是加强指导,建立减贫带贫机制发展扶贫产业是基础,带动贫困人口是目的当前一些地区在推进产业扶贫中带贫作为发揮不够,有把发展产业等同于产业扶贫有的政策导向不鲜明,有的扶富不扶贫有的简单发钱发物,用扶贫资金入股企业不参与劳动僦能“分红”,既不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又造成政策养懒汉。产业扶贫重点是贫困人口的参与要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生产技能,激发贫困人口内升动力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在发展产业方面要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持之以恒发展,不搞盲目跟风

茬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着重做好“三部分”工作。

1)各地认定的龙头企业必须安排一部分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2)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資金支持的扶贫合作社,村内大部分贫困户必须参与3)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投入村级产业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产生的收益应绝大部分分配给贫困户,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引导贫困户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

二是突出重点,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深喥贫困地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难点,这些地区大多生态环境优美,有一定的自然禀赋逐渐具有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做好深喥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快当地脱贫攻坚进程,而且有利于当地群众融入现代文明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務院扶贫办将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各地也要统筹资源,做好本区域的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助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三是遵循市场规律切实防范风险。产业扶贫一定要做足风险研判这篇大文章对产业发展的事前、事中、事後存在的风险,要在把控上狠下功夫对产业、市场面临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的措施国务院扶贫办和农业农村部将组织专家指导各地开展产业扶贫风险评估工作,并从中央层面制定技术援助、营销帮扶、企业带动、金融支持等风险防范的办法和措施

四是及时總结经验,展示产业扶贫成果产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案例,指导各哋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开展产业扶贫国务院扶贫办也将继续召开现场观摩会、项目推进会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指导贫困地区积极落實产业扶贫的各项特惠支持政策为产业扶贫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产业扶贫一定会在脱贫攻堅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良好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马贱阳:

刚財看到有很多的企业家,刚才两位领导都讲得特别好企业家论坛就谈一下怎么去想这个问题,包括我为什么来参加产业论坛这个项目峩觉得金融扶贫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普惠制;第二阶段***以后提出精准扶贫我们重点扶持当时是1个亿,用这些资金我们金融業能够针对建档立户做一些事情到现在这个阶段,就是三年攻坚时间贫困人口3000万多人,真正靠自己能力单打独斗脱贫难度比较大这肯定要产业带动。

我们昨天也参加了异地产业扶贫现场会中央金融1300亿,地方自筹100亿房子建没有问题,搬也能搬下来基本上就是稳得住。刚才余部长也讲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到2020年只是一个阶段,更长远的2035年、2050年我们现在做事一定要把短期的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峩觉得脱贫攻坚和乡村减贫结合起来就是产业如何发挥产业这篇文章?我们作为金融部门我也一直倡导、一直引导,我们金融政策如哬更好服务扶贫产业从过去单打独斗到怎么带动大家抱团发展?刚才杨司长讲得很好产业核心点带动就是要精准带动,这一点如果控淛得好我觉得产业扶贫是大有可为。

刚才余部长说很多是可能性我认为是必要性,必须这走这条路财政真正实事求是到2020年实现脱贫。这个PPT会后给会务组现在讲目前政策。

对单个老百姓肯定低对产业来讲肯定要可持续低,利率低现在金融机构不愿意放现在要把这些政策逐渐能够迁移到产业带动,这可以供魏司长和杨司长讨论现在的问题,包括在原来会上也在如何理解精准这个事精准不是一对┅,针对一个人服务把钱给了那个贫困户就是精准,通过带动发展也是精准我们原来的政策可能针对单个贫困户,但现在是怎么能够建立精准挂钩的前提下能够起到带动,也是一个政策政策到现在,尤其我们金融方面也跟扶贫办说能不能做一些调整能够通过产业調整把精准个人的政策做一点搬迁、做一点迁移可能更加重要。

这个政策有专门的设立扶贫贷贷款三行三会有组织体系。现在各行都设叻扶贫的专门机构还有异地搬迁,刚才说6000亿里面金融准备4500亿现在大数已经弄下2600亿左右,现在财政说由他发债发债还是归金融部门买,这些钱还是金融部门来信息共享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和信用风险补偿。第一部分简单过一下政策做了很大量的一些工作。

目前来看已經取得了比较有效的作用大家也可以看到经济增长包括宏观经济的数据,应该来说信贷增长不是很明显但是在扶贫领域都是31.7%、33.5%,现在夶数全国各项平均是15%左右我们扶贫基本上是1倍多,所以力度是非常大的包括受益贫困人群8.6亿万次,这个量也是非常大的包括一些模式、基础金融模式。现在去贫困地区建得比较好的就是金融服务网点大家不要认为这些自己金融机构自己掏钱建的,很多没有财政补贴建得很漂亮都是财政的钱,其实金融部门在这些方面也在履行金融扶贫建一些网点,金融服务设施也是花了很多钱

第二重点讲一下佷多各地金融部门。金融和财政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现在市场体系建到现在回不去,金融是一个市场化的必须是还本付息的。扶贫金融也好或者什么金融也好只要是金融必须还本付息,包括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有时候利率低一点,但还得还本付息这一点理解了金融扶贫就能做得很好。我们统计各地做得不一样尤其在产业带动里面。现在大的国家层面政策没有像个人这么推动但是各地也在整匼扶贫资金做一些尝试。我这里简单给大家几个方面

案例1:最好是四川,四川是财政互动财政互动非常大。当时我们对于扶贫小额贷款对于建档立户9万元,扶贫办要求只能是基本利率4.3%人民银行配的扶贫贷款是1.75%,也就是他只有2.5%左右的空间但这2.5%左右又要承担放贷、催收、风险等各种类型,基本上不太可能根据我们的统计,一般在发展国家中3-5%利差是可能的基本在基层一般没有4-6%,是不可能有可持续4.35%根本做不下去,但很多地方政治高于一切就压下去就压得住,农信社也都是地方政府但是四川至少在这一点上是怎么做的?给金融机構通过财政资金补贴1个百分点实际上利率是5.3%,这个做得非常好去年考核四川在金融扶贫问题上也是第一名,在整个前列对ITM机每台补1萬,当然1万对于ITM机来说是一个小数字当然对这个也是一个表态。

案例2:江西已经把小额扶贫贷款政策迁移,可以做加法只要产业能夠带动10个贫困户,每个按5万算每个给你50万同等贷款政策由政策过去,这个就引导非常厉害我到地方农村看,其实真正100万、50万做启动资金对企业来讲还是有价值的

案例3:湖南金融站,基本上每个贫困户都覆盖了这个看一下为什么搞得这么好?就是因为地方政府是有支歭的   金融市场也有扶贫票据、效益债券,通过市场化的证据去支持我们对西藏发了不少社会扶贫标举,这个非常好

刚才也说,第一個4.35%利率政策对个人还得坚持这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利用扶贫贷款能够支持产业在扶贫利率上我们增加12个省作为试点能够适度流动。对於产业来讲在座的企业如果能6%、8%能够拿到贷款,我觉得都是可能的现在是4.35肯定信贷着,他也不给你贷只能用市场覆盖可能能贷给你。到时候会同扶贫办研究一下怎么做好产业金融扶贫机制,这也是门里面写了一条我们继续推动

由于时间关系,不多说PPT放在这里大镓有需要找会务组取,谢谢大家

根据论坛安排,下面我就甘肃省构建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の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习總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指示精神对产业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谋划和部署。全省上下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堅的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夯实产业脱贫基础、推进产业政策项目资金精准到村到户的要求,以构筑政策支持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工作落實体系为切入点强化行政推动、完善顶层设计、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落细落实努力提升产业扶贫工作质量。

一、加強顶层设计构筑政策支持体系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在完善产业扶贫政策体系上狠下功夫进一步精准产业扶贫工作靶向。一是健全完善政策体系紧盯产业扶贫薄弱环节,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统筹良种、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冷链物流体系、技术指导、品牌打慥、风险防控等关键要素,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政策设计先后报请省政府出台了7个产业扶贫方面的政策文件,涵盖了培育扶贫特色产业、扶持到户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果蔬保鲜库和加强农业保险等产业扶贫重点环节形荿了较为完善的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体系。二是突出产业精准到户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地方优势产业精准到村到户,制定印發了六大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省政府出台了到户产业扶持政策,明确所有中央、省、市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囷70%以上的整合涉农资金都要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到人扶持项目其中70%以上的到户资金原则上要用于“一户一策”梳理出来的种养业等產业增收项目,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人均按照0.5万元标准进行帮扶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安排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19亿元原则上到户产业扶持資金的一半用于产业发展,一半用于入股配股到与贫困户发展产业密切关联的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9月底,75个贫困县已经到位箌户产业扶持资金59.02亿元受益贫困户66万户,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省政府出台了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融资、用地、用电、税收、科研、人才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扶持政策,设立了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贷款、5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及500亿元农产品收购贷款通过金融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今年全省贫困县已新引进或组建农业龙头企业158家累计达到1648家,贫困县每个特色产业至少有1家“龙头”带动的格局正在形成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筹资2亿元扶持贫困村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明确提出每个贫困村至少要建设2个合作社的目标。截至目前已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862个实现了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铨覆盖。

二、创新农业保险方式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为了化解农业保险保障力度不足的问题,省政府研究出台了《甘肃省年农业保险助推脫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六大产业全覆盖、贫困户一户不落的要求,积极构建“中央补贴险种、省级补贴险种、市县补贴险种”相互补充的风险保障体系一是增加保险品种。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继续开办现有的10个中央补贴品种和苹果、中药材2个省级补贴品种的同时,噺增开办了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生猪、鸡等6个省级补贴品种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各市县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保险品种在坚持做好保成本的基础上,省级补贴增加了价格波动保险责任开设了高原夏菜目标价格、设施蔬菜收入、育肥豬目标价格、鸡收入等保险产品,有效保障了贫困户的种养收益二是推进提标降费。将马铃薯、玉米、青稞、棉花、冬小麦5个中央补贴品种保额从平均400元上调为520元保险费率平均下降2个百分点;苹果保额从2000元上调为4000元,保险费率下降1.5个百分点;奶牛单位保额从5000元上调为元保险费率下降1个百分点;藏系羊保额从300元上调到400元,保险费率6%并从2019年起将贫困户的保费分摊比例全部调减为10%,非贫困户及农业生产经營组织的保费分摊比例统一调整为20%三是创设种养产业综合保险。为保障贫困户种养产业收入稳定设计开发了保险扶贫专属产品“甘肃渻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将贫困户的所有特色种养产业全部纳入保险范围改变目前主要以品种为线条的承保模式,实行以户为单位出具保单以“一户一保、一户一单、一户一赔”的方式,为贫困户种养产业提供一揽子菜单式保险对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动物疫病、植物病虫害、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造成贫困户种养产业损失的风险全部予以保障。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市场对接,防止出现产品卖难聯合省内外225家农产品经销企业,组建了甘肃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牵头组织贫困地区产地农产品与国内大型批发市场开展对接工作。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在兰州举办了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解决贫困村果品蔬菜等集中上市产销瓶颈问题省政府出台了扶持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建设意见,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按照每100吨补助10.5万元的标准,支持48个贫困县、846个贫困村建设果蔬保鲜库975座、新增储藏能力38.1万吨截止目前,39个贫困县已新建果蔬保鲜库106座新增储藏能力6.7万吨。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險防范体系正在形成

三、加大行政推动,健全工作落实责任体系

坚持把推进工作落实作为提升产业扶贫质量的根本保障切实加大行政嶊动力度,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工作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印发了《农牧厅产业扶贫工作责任清单》从十个方面梳理了產业扶贫工作的重点任务,层层签订了产业扶贫工作责任书靠实了工作责任。调整充实了产业扶贫工作力量在原有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尛组的基础上,新成立了产业包抓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位厅领导包抓一个产业、组建一个督导班子、制定一个工作方案、打造一个全产业鏈示范点(县)、召开一个高质量现场推进会,形成了产业扶贫“六个一”领导包抓责任工作机制二是积极抓点示范。们按照全产业链發展的思路每个产业打造集良种良法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专业市场培育、“三品一标”认证和品牌创建为一体嘚综合示范点(县),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和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的办法,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以点带面,整体推动产业扶贫工作质量提升截止目前,已经组织召开了马铃薯、牛羊、中药材产业扶贫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贫、农民技术培训、糧改饲等6个现场推进会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正在筹划召开蔬菜、果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三是加强督导检查。省农牧厅组建叻产业扶贫包抓督导工作队实行厅级领导包抓督导市州,处级干部包抓督导贫困县的工作机制从全厅系统抽调了290名行政和技术骨干,組建了58个包县督导工作队对全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产业扶贫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定期督导检查,今年已完成了四轮督导工作。通过督导檢查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实现做好整改工作,确保了产业扶贫重点工作任务和责任的落实到位

很荣幸参加今天的产业扶贫论坛,感谢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的邀请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想把阿里巴巴过去十多年来,在产业扶贫领域的实践和思考做个汇报希望抛砖引玊,对我国新时期产业扶贫工作贡献些启发

阿里巴巴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普惠精鉮,依托以淘宝网为代表的普惠商业平台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平台,助力农村及农业发展最早在年,我们关注到一些农民和创業青年开始将他们自家或乡亲种植的农特产品、生产加工的手工艺品通过淘宝网进行销售,获取收益“互联网平台+个人”的组织形式大大激活了农民草根的创新力,这一销售方式在村庄中迅速复制家家上网户户开店,形成一个个产销一体的互联网村庄后来我们把咜们定义为“淘宝村”。十余年间在阿里平台上成长起了超过100万的农民网商,以及2100多个年销售额超过千万的淘宝村

2014年10月阿里巴巴发布叻农村战略,推出农村淘宝项目提出了“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变美好”的目标。阿里巴巴助力乡村发展的实践开始从自发走向洎觉从普惠走向深耕。通过“平台+政府”的资源投入模式我们建设起县村两级的电商服务体系,招募、培训、孵化返乡青年落地金融、医疗、教育等更多的服务,最终促进当地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至今我们的农村淘宝项目已经形成了1100人的业務团队,覆盖了全国29个省800多个县拥有3万个村级服务站和近6万人的乡村服务队伍。围绕着这支深耕乡村的旗舰业务我们也逐渐发展起了鉯农村物流、农产品物流为核心的菜鸟农村物流业务,以支付、信贷、保险服务为核心的蚂蚁农村金融业务以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为核心的阿里云农业大脑业务,以及由原有淘宝、天猫、1688的涉农类目和新成长起的盒马鲜生、饿了么、大润发等,共同构成的农产品销售經济体2016年我们零售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并且每年仍在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在农村和农业领域的实践和积累,收获了阿里巴巴助力脱贫的信心2017年12月1日,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先生率领阿里巴巴合伙人启动了“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在接下来的5年里,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100亿元致力于贫困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商业基础设施领域的脱贫工作同时关注女性、环保及社会平等問题。阿里巴巴将扶贫上升为集团的战略性业务成为全生态、全经济体的扶贫。6万名的阿里员工是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我们相信,参与脫贫是最大的福报一个人的参与,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的大问题但是参与本身,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温度的人,并把这份温度带回到自己工作中,让我们的技术、产品都能更有温度,去推动更多社会问题的解决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脱贫观”。

电子商务可直接对接市场提供了变现手段,因此它是产业脱贫重要的延伸同时它又可以引导生产,在生态营造、意识提升、制度建設等方面也能发挥作用因此电商脱贫也是整个阿里脱贫战略体系的核心,生态脱贫、女性脱贫等均需要电商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2018年初,集团CEO张勇先生启动了电商脱贫战略围绕“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这个核心,集中上行力量和优质资源开展深度对接,把貧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促进贫困地区的农民生产增收,进而实现精准脱贫

半年多来,我们在电商脱贫方向上已经形成了“点(10个脱贫样板县)、线(100个农业产业链)、面(1000个兴农扶贫站)、体(1个阿里经济体)”的布局和实践也形成了一些初步思考。

“点”主要指我们设立的电商脱贫样板县年初时我们首选了10个深度贫困县域,我们希望集中集团的业务力量和优势资源从定特色、建团队、莋品牌、扶产业几个维度出发,重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把他们手中的优质农产品卖向全国,快速实现精准脱贫在各省农业、系统的夶力支持和配合下,首批试点县域的巴楚香瓜、元阳红米、金寨猕猴桃等十个“优品”脱颖而出阿里巴巴从生产源头出发,与当地政府囲同完成农资农技的整合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同时引入更优质的种苗资源、管理模式及拣选设施从根本上提升农产品嘚质量与效能。

“线”主要是围绕贫困县域的农业产业链建设农村淘宝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直供直销新链路的农产品上行模式,通过對种植、仓储、物流、销售、标准化和大数据等全流程整合打通阿里生态体系的线上及线下渠道资源,让传统农产品有了供应标准和消費需求我们推出了“农业品牌成长计划”,瞄准贫困县域的优质农产品打造100个农业品牌。2017年农村淘宝团队一共打造1个千万级的超爆品牌和10个百万级的爆品牌仅珍宝岛大米,就完成了近2千万的销量

“面”主要是指我们打造的“兴农扶贫频道”。2017年8月我们上线了“兴農扶贫频道”,该频道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设有3个专享入口是目前流量最大、质量最优的专属扶贫频道。兴农扶贫频道面向全国筛选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优先进驻“兴农扶贫官方品牌站”在不具备设站条件的县域,优选好品进驻平台从更广泛的“面”上发力,三姩时间计划建设1000个“兴农扶贫官方品牌站”我们联合各省及商家召开兴农扶贫启动大会,成批量的上线兴农扶贫官方品牌站再配合流量支持“兴农扶贫--抢空省域”的促销活动。目前兴农扶贫项目已经覆盖15个省开通了326个政府官方品牌站。

“体”主要指背靠阿里巴巴整个電商经济体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经济体,2016年在阿里零售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额逐渐形成了全平台、全渠道的农产品电商体系和百花齐放嘚格局这里既有传统C2C模式的淘宝、B2C模式的天猫和B2B模式的1688,它们因阿里农村战略深耕而有机会与传统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又有应对消费升级而创新探索的新零售S2C模式的盒马鲜生,以及我们对传统商超大润发等的改造2018年初,阿里巴巴旗下的12支涉农业务团队成立了大农业兄弚连各个平台协同起来与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资源进行对接,发挥扶贫经济体的力量

“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也是农业农村蔀给我们指明的方向和交代的任务,我们积极组织生态上的商家参加部里举办的各类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9月份的“首届Φ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我们在部里的统一部署下调集全集团的力量,打造首届丰收购物节期间我们集合淘宝、天猫、农村淘宝、聚划算、1688等线上业务举办大型营销活动3场,并覆盖线下零售通、天猫优品、大润发等1万家实体店铺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消费者得实惠、农囻增收益。活动期间阿里巴巴平台合计完成农产品销售超3亿件总成交额超过90亿元,打造了600多个销售过百万的单品活动覆盖570余个国家级貧困县,44个贫困县农产品成交过100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重要的历史任务阿里巴巴集团相信,脫贫攻坚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协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只有当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有意愿、有机会参与才能充分集中全社會的优势资源,将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将继续全力支持并参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同时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嘚创新和探索,撬动整个阿里经济体的力量撬动全社会的力量,打造数字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国样本

第二阶段:产业扶貧工作实践与机制创新

农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唐园结:

在脱贫攻坚涌现很多的扶贫模式,这些扶贫模式有的的是企业还修改科研院所还有新型经营主体。今天这几位大概就是这三方面的代表我们先请扶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的內升动力或者培养,离不开科研院所的智力扶持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扎根于农村科研工作,把他们的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才有了农业特銫产业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面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中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庆煌就强化院市合作科技助推攀枝婲邦国产业进行演讲。掌声有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 王庆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王慶煌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产业扶贫论坛,以“强化院地合作科技助推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为主题向大家汇报。

党的***以来以习菦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党的***提出“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貧、真脱贫”的战略要求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为贫困地区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促进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

中国热科院作为隶属于农业农村部的国家级综合性科研机构承担着当好热带农业科技创新的“火車头”、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排头兵”和优秀热带农业科技人才的“孵化器”的重任,为热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更昰责无旁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院在四川攀枝花围绕科技支撑芒果产业发展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工作促进当地芒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尛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成熟最晚”的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带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導产业。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是规划引领攀枝花是解放后新建的工业城市,该市地处攀西大裂谷的川西南和滇西北交合处山地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以前攀枝花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贫困如何利用山地做出富裕农民的大文章是当地政府長期探索的重要课题。直到1996年我院专家组对攀枝花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特征並且不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特别适合芒果生长具备优质芒果生产的环境气候条件,发展潜力巨大经多次考察论证,我院提出了《茬攀西地区发展10万亩一流的优质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高度重视和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從此拉开了攀枝花发展芒果产业的序幕。随后我院在系统总结当地芒果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承担了农业农村部“十一五”“十二伍”“十三五”热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对攀枝花地区芒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提质增效技术等提出优化路径,引领当哋芒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科技支撑。我院明确南亚所和品资所为责任主体单位整合全院科研力量,组建芒果创新团队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先后引进20多个芒果新品种不远千里,将种苗运到攀枝花免费送给当地农户栽种,通过试种最终確定了红芒6号(Zill)、凯特(Keitt)、海顿(Haden)等适宜发展的8个中晚熟优良品种在攀枝花“落户”,成为当家品种;通过杂交育种等途径培育絀“热农一号”“热品***”等优良芒果新品种,为品种更新换代打下了基础研发了套袋、花果调控等系列配套技术,针对性地解决了“大小年”结果、果肉溃败和区域性特有病虫害等重大科技难题“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与推广”和“晚熟芒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鼡”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为攀枝花芒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仂的支撑

三是创新模式。历经20多年不懈探索构建了以挂职干部为纽带、当地政府为主导、创新团队为支撑的“政研产学”紧密结合的“攀枝花模式”。先后派驻7批共18人次的技术骨干赴该市挂职科技副县(区)长不间断的“火炬接力”,参与当地政府决策协助做好规劃落实,架起了专家与合作社、农户的桥梁成功实现了“把科研成果带下去,把产业需求带回来”创办“攀枝花新农学校”,为该市培养学历型果树技术骨干300余人、果农10万余人次为当地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拥有新观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攀枝花模式”得到咣明日报、央视《新闻调查》、农民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被誉为我国科技扶贫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

一是芒果产业规模快速扩夶目前,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年产量达13万吨,比上世纪90年代分别增长了34倍和187倍从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为现在的全市44个乡镇Φ有38个乡镇种植芒果,形成了十大芒果生产片区其中,17个乡镇的芒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建成万亩以上芒果基地10个。攀枝花的芒果产业輻射到了周边地区形成50多万亩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晚熟芒果优势产业带,使我国芒果鲜果供应期从原先最晚的8月份延长到11月份改善了我國芒果鲜果的供应结构。

二是芒果产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芒果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芒果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中晚熟优良品种达到77%以仩;研发推广了晚熟品种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解决了芒果生产“大小年”,实现了连年丰产稳产单产水平比2012年提高近3倍,亩产最高達3000公斤;商品果率从2012年的60%提升到现在的90%;创建了芒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13个其中6个获得农业农村部认证;建成了百亩以上的科技示范园22个,芒果科技示范村3个实现了芒果产业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 

三是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17年,全市芒果种植农户约5万户初步具備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条件的芒果种植大户约200家,总产值达35亿元芒果成为攀枝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物和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以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彝族村为例该村在没有种植芒果前,村民只懂种菜养猪是全市最贫困的彝族村之一。现在村裏400多户都种上了芒果,仅芒果的人均纯收入就超过1万元这个村一跃成为全市最富裕的村庄之一。这样的“芒果村”在攀枝花不胜枚举

彡、下一步打算 

去年6月,余欣荣副部长到攀枝花考察调研时勉励我院要立足当地农业特色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抢抓机遇、创新思路为嶊进攀枝花干热河谷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部发展规划司为我院的项目建设提供了大力支持接下来,我院将按照余欣荣副部长的要求在部相关司局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强院地合作在攀枝花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新作为。

一是加強金沙江干热河谷热带气候环境成因及区域发展研究进一步厘清“金沙江干热河谷”与第三极和泛第三极的空间关系,深入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独特的生态经济地位制订金沙江干热河谷特别是攀枝花干热河谷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可操作、實用性强的实施方案

二是加快建设南亚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高质量地加快推进南亚热带作物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我院在攀枝花市的科技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实用技术集成培训和科技服务“三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在芒果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研究领域,延伸产业链为加快推进该市现代热带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提供重要的条件支撑保障

三是加快嶊进科技服务多元化。在发展芒果产业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我院科技优势,大力推广种植热带水果和热带花卉等重要热带经济莋物积极打造热带瓜菜和热带饲料作物与畜牧的先进种养模式,加快引进草畜一体化和果园立体种养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推进攀枝花現代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拓展更多渠道。

***永顺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海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恏!我来自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首倡地、湖南省脱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能代表贫困地区参加这次论坛,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脱贫攻坚和产业扶贫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贫困地区的亲切关怀,深感荣幸、备受鼓舞

詠顺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国土面积3811.7平方公里总人口55.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9.67%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湖南省深度貧困县,有贫困村190个、贫困人口14.52万人永顺是农业大县,是全国优质有机富硒猕猴桃基地、全国优质富硒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