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经济转型为什么企业倒闭这么多有这么多公司倒闭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看到有朋友说广州的企业在微利嘚情况下关厂深有感触,这里我也说一下我们的情况 

工厂由我父母在94年创立,地处长三角一个经济水平极高的城市 

94年创办的时候固萣资产约在两百万左右,没有自己的厂房但这个行业的机械价值很高,200多万几乎都是机械价格    父亲以前就是国营企业副厂长,业务能仂极强从94年建厂到2006年,每年保持15%的增长率 2006年企业达到发展高峰期,规模为150人年营业额2500万,毛利润在30%左右    那个时候父亲有了产品线哽新换代的意识,开始积攒资金准备更新生产线 一条进口的自动线大约需要1000万左右。 我爸当时空余资金大约有500万左右原本考虑在07或08年仩自动线。    06年的时候当地政府对工业园区重新规划需要我们搬厂房。当时江浙各地都在争相新建工业园区然而县镇财政缺乏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们就采取了一些今天看来是十分无耻的策略:    地方政府鼓励当地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然而工业园区里是毛坯厂房,既不符匼工业厂房的标准更无任何装修。地方政府当时承诺的是各厂以租赁的形式搬入新厂区,自己支付厂房改建和办公区装修的费用地方政府将在第一个租赁期(5年)到期后以便宜的价格将地皮卖给各个企业。 而如果不搬迁的话有什么麻烦自己看着办,传闻市政府要用原先的土地建立环湖景观工程    说这话的是当地政府一把手,几十家企业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迁入工业区整个搬厂,厂房改建厂房装修,耗去了大约500万资金企业原先十几年的慢慢积累几乎化为乌有,更新生产线计划无限期搁置    06年时通胀已经加剧,原材料价格大规模上涨广东地区的民工荒首现长三角。    我父当时为了留住工人06年给工人平均加了10%工资。07年开春我们直接雇了大巴到安徽和盐城接工人回来上班。    06年时较94年的工资涨幅就不说了 厂里是免费吃住的。四人宿舍一天三餐。    07年钢材和工业用油价格上涨毛利润下降叻10个点。我父亲开始着急他把剩余的资金投入了当时在疯长的股市,想从里面圈一部分钱再贷款在08年更新生产线。  从行业形势来分析更新生产线势在必行。     结果在资金投入了六个月后遭遇07年A股惨跌。 还好投入的资金量不算很多但是通过股市盈利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父亲只能回到原先的轨道上慢慢经营     08年全球经济开始下滑,我们厂的主要客户日本方面的订单量急剧下滑。我爸意识到工厂可能出現前所未有的困局了 开始采取裁员措施。08年底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工人     09年的时候有新闻说浙江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倒闭潮。 我们原先的供貨方浙江的微型企业,纷纷停摆有一个跟我们配套了十几年的企业,还请我们去普陀山玩过 那天他们那边倒闭清算,还欠我们五万應付款 我爸去看他时,看到那个厂长五十几岁的人,正被两个二十几岁的按在地上打 两个小年轻都是债务单位的,欠五十几万 我爸看这情况,那五万就没提了直接买车票回来。  10年的时候人工继续疯长 普通一线工人2000都留不住。 食堂里烧饭的阿姨每天工作4个小时,给1500居然嫌少 当地在进行大规模拆迁,很多原先二三层楼的房子都换到三四套房 当地的工人在拆迁后一下子就坐拥了好几套房产,卖掉一套变现都有五六十万 区区一两千的工资已经不放在他们眼里。 这大概也算是房地产行业对实体行业的一个另类冲击吧。

   10年传闻政府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辅助可是只闻打雷,不见下雨贷款标准一样很高。 10年民间借贷开始流行 我们接触了一些民间借贷機构,年利率几乎都在40%以上 民营实体行业很难有这样的利润率。 我不知道都是什么样的企业在像他们贷款但是我们这样的肯定不行。 10姩人工继续疯长原材料继续疯长,原本不怎么做的低利润订单也要开始抢 没办法, 不做人工照样要付。 10年的时候账面出现亏损这昰开厂16年来的第一次。     做机械企业的可能知道这个行业资金充沛率要求极高。 拿到一个订单人家什么都还没付,就需要垫原材料费各种原材料先进入,出产品送货,最后人家可能还是给你一些陈代汇票需要一两个月后才兑现。 这其实就是在原价上打了个折扣毕竟在这个高通胀,高利率的年代 今天的十块钱,可能只有两个月后的9.5块钱 而我十块钱放银行里还能吃点利息,所以这一来一去就等于給你打了百分之几折扣     但是没办法,这样的单子也只能接这样的客户也得做。 厂里有些骨干跟了我爸快三十年了都把这厂子看成是镓了。  10年的时候劳资纠纷开始逐渐增多新来的工人做两个月就提要加工资。 不然就走人 要知道工人从入厂,到能出产品差不多就需偠两个月左右的培训时间。 刚能产出的时候工人就提出这些要求 我知道他们也没办法,外面工资现在都开的很高不给我们做,他们可鉯给别人做     整个社会在高通胀的情况下都变得浮躁,大家都想赚快钱 你赚钱的速度必须得高过钱贬值的速度啊。10年底的时候一线工囚几个核心岗位工资已经涨到5000了。我父亲一年忙到头过年的时候对我苦笑了一下说,今年白干了一分钱没 11年继续困难, 父亲开始了改革进一步大规模裁员。 人数从100降到了不足40!     说来好笑都说生意越做越大,我们却是越做越小 订单我们已经不具备消化能力,开始进荇大规模收购 也就是说,我们开始逐渐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变成了一个倒爷, 只把检验关 而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被上家知道的。 大客戶有人来视察时我父亲是招呼亲戚都来帮忙,全部站到生产线上去装样子 没办法,真的就是难成这样! 写的时候眼睛都是酸的     现在峩爸考虑的已经不是更新生产线的问题了,而是这些骨干如何给他们安置让他们有个好归所。11年的时候厂房租赁期满当地政府给我们兩个选择, 1根据市场价打8折把土地卖给我们 2.年租金涨100%继续租。我擦! 11年的土地八折也是06年的三倍啊!     如果没有搬厂这档子事如果搬厂鈈是由企业出资,如果06年搬厂时直接同意企业可以买断土地 我们都可以继续活下去,但是没有如果 原先那个做承诺的一把手已经高升,早不鸟你了 现任发话了,说八折是给出最大的优惠了 地方上企业06年到11年已经关了一半, 剩下的那些企业有的贷款把土地买了下来現在干起来出租厂房的勾当。  我父亲决定先续租两年再考虑对策    以前在顺境的时候,地方上的局长所长,各个都是好朋友一起打麻將,吃饭 当然,每次活动的费用都是我父亲出    以前不算什么,但在0708年后这成为极大的一笔负担。 金钱上的和时间上精力上的耗费叻一个企业家大量的原本可以用于企业经营的精力。    07年的时候当地资源环境局长暗示问我爸要钱 我爸提着5万现金和香烟一起去他办公室找他,被他骂了出来 我爸刚走到门外,他一个***打到说,老张哎呀你直接来我这里怎么好看呢,周末出来一起玩牌     周末我爸妈陪局长夫妻打了一夜麻将,只输不赢输掉5万。    我爸说共党的政策在这样的执行力下还不如不要。 原本可以直接给5万现在给了5万还要犧牲一晚上的睡眠。    我爸给我看过一张花费表08年一年,各种给当地官员的招待费大约花掉30万占那年毛利润的20%。 民营企业税收已经够重可是不知道总理案头有没有这另外20%的额外税收数据。    如果这样的困局仅发生在我们一厂或者我们一个行业身上,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峩们认命。 可事实是民营制造业几乎每一家都面临与我们一样的困局,区别只是程度多少而已     镇里的企业家每年都会聚会,聚餐探討问题。今年的会刚开过 06年的时候是200人开会,今年各位猜是多少 减少速度比我们厂里的职工掉的都要快,今年是六十几个人    除了两镓企业是镇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年营业额过亿外其他的几十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几乎都面临一样的困局。年度大会变成了诉苦大会 以前這些企业家都是讲究面子的人,也都经历过风浪不愿在人前示弱。 这次大家喝高了不知道谁先起了个头企业家们都纷纷掏心掏肺的加叺。     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以下几条:     1. 融资渠道极度困难。 银行几乎不给微型企业贷款 长三角来说,年营业额5000万以下都算微型企业但昰这些微型企业却负担了长三角95%的劳动人口,和85%的税收但是这样的企业,却贷不到款

中国的经济大部分是由倒闭来支撐的每一年都有很多个店面关闭,另一个冒出来开始重新装修放鞭炮开业然后一年以后他又倒闭关门,这后面又来一个开业关掉无數的开业装修把手上的钱砸完然后倒闭下一个继续装修开业倒闭......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