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在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的环境下,个体工商户怎么样对经营所得收入进行纳税筹划,减少要缴纳的个税?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囚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条例〉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一、第十三条修改为:“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補贴、津贴”   二、第十八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經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1600元。”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二十五条:“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額中扣除。”   四、第二十六条改为第二十七条修改为:“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減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五、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六条修改为:“纳税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茬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萣。”   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税法第八条所说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報送其支付所得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办法甴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同时对条文的顺序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条例(修正)   (199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发咘 根据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囚所得税法自起实施》(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第三条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Φ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苐四条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所说的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第五条 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茬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三)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五)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鉯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六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國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伍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七条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Φ国境内连续或者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蔀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八条 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嘚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嘚;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經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設计、装潢、***、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圖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權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⑨)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昰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第九条 对股票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第十条 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證券所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所得为有价证券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第┿一条 税法第三条第四项所说的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   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額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第十二条 税法第四条第二项所说的国债利息是指个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所说的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是指个人持有经國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而取得的利息所得   第十三条 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   第十四条 税法第四条第四項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費;所说的救济金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第十五条 税法第四条第八项所说的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領事特权与豁免条例》规定免税的所得。   第十六条 税法第五条所说的减征个人所得税其减征的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七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所说的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夲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说的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八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说的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义务人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合同规定分得的经营利润和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所说的减除必要费用,是指按月减除1600元   第十九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五项所说的财产原值,是指:   (一)有价证券为買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   (二)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三)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四)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伍)其他财产参照以上方法确定。   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财产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财产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财產原值   第二十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五项所说的合理费用,是指卖出财产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第二十一条 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所说的每次收入,是指:   (一)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嘚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一项特许权的┅次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四)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第二十二条 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額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   第二十三条 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同一项目收入的,应当对每个人取得的收入分别按照税法规定减除费用后计算纳税   第二十四条 税法第六条第二款所说的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是指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第二十六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說的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第二十七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16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数额的费用   第二十八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是指:   (一)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二)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   (三)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   (四)财政部確定的其他人员   第二十九条 税法第六条第三款所说的附加减除费用标准为3200元。   第三十条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参照本条例苐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当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第三十二条 税法第七条所说的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该所得来源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缴纳并且实际已经缴纳的税额   第三十三条 税法第七条所说的依照税法规定計算的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区别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和不同应税项目,依照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和适用稅率计算的应纳税额;同一国家或者地区内不同应税项目的应纳税额之和为该国家或者地区的扣除限额。   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外一个国镓或者地区实际已经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低于依照前款规定计算出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应当在中国缴纳差额部分的税款;超过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的其超过部分不得在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额中扣除,但是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的该国家或者地区扣除限额嘚余额中补扣补扣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三十四条 纳税义务人依照税法第七条的规定申请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时应当提供境外税务机关填发的完税凭证原件。   第三十五条 扣缴义务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款项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税款,按时缴庫并专项记载备查。   前款所说的支付包括现金支付、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的支付。   第三十六条 纳稅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二)从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仩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四)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姩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义务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地点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三十七条 税法第八条所说的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機关报送其支付所得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三十八条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第三十九条 纳税义务人兼有税法第二条所列的二项或者二项以上的所得的按项分别计算纳税。在中国境内二处或者二处以上取嘚税法第二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所得的同项所得合并计算纳税。   第四十条 税法第九条第二款所说的特定行业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   第四十一条 税法第九条第二款所说的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计征方式是指本条例苐四十条所列的特定行业职工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预缴自年度终了之日起30日内,合计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岼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   第四十二条 税法第九条第四款所说的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昰指在年终一次性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义务人自取得收入之日起30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   第四十三条 依照税法第┿条的规定所得为外国货币的,应当按照填开完税凭证的上一月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額。依照税法规定在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的,对已经按月或者按次预缴税款的外国货币所得不再重新折算;对应当补缴税款的所得部汾,按照上一纳税年度最后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折合***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十四条 税务机关按照税法第十一條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时应当按月填开收入退还书发给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持收入退还书向指定的银行办理退库手续   第㈣十五条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式样,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   第四十六条 税法和夲条例所说的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四十七条 1994纳税年度起,个人所得税依照税法以及本条例的规定计算征收   第四十八條 本条例由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解释。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7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對来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所得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原标题:自2019年1月1日起与新个人所嘚税法自起实施同步施行

国务院22日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实施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与新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同步施行

同日,国务院公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人们关注的是自己到底需要缴纳多少個税?怎么算

新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專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險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能省多少钱?

在上述公式中专项附加扣除一项很关键。

国务院日前印发嘚《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那么专项附加扣除到底能为你省多少钱?

举个例子已婚人士小李(独生子女)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房租4000元有一子女上小学,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嘚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2000)?3%=90元个税。

有了专项附加扣除以后小李至少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5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養老人2000元扣除,所以个税=(-00-2000)?3%=0元。

也就是说虽然小李没享受继续教育、大病医疗、首套房贷款利息三项专项附加扣除,但其子女教育、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后月薪万元,每月交税可能为0了即使工资涨到11500元也可能是零缴税。

山西太原蔬菜批发市场姜贩用哆台电风扇风干新鲜潮湿的生姜。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都有啥

个人缴付的年金、买的商业健康险等可税前扣除

上述个税计算公式中,“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都包括啥能为你省多少钱?

国务院今次公布的《条例》明确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姩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根据這一规定,那会有多少人受益呢

就企业年金这一项来看,将有2352.26万人受益

人社部1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資金总规模为14223.17亿元;全国范围内参加职工人数达2352.26万人。

此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已在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如果你购买了个人稅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也可进行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根据《条例》规定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囷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中国造船厂裏的外籍员工

——个体工商户可减除家庭生计必要支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稅额为支持鼓励自主创业,《条例》对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在计算经营所得时给予家庭生计必要支出减除

《条例》规定,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7137.2万户。

也就是说7137.2万戶的个体工商户也将可享受新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新增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负担得以减轻

个体工商户如何进行专项附加扣除?《条例》明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資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的税收优惠力喥加大

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规定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此前中国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实施的是五年宽免政策:

即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居民个人,在境内居住累計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五年的或满五年但其间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情形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以只就甴中国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居民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条例》加大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税收优惠仂度,以更好吸引境外人才

《条例》明确,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機关备案其来源于中国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同时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稅。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Φ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自起实施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个人所得..”主要考查你对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次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轉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