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想学金融又热爱对化学的热爱,怎么办?我想两个都学。

原标题:考研9大易混淆硕士专业学硕与专硕难以分清的那几个?

很多专业的名字听起来非常相似可是学习内容却相差很多,尤其是跨专业考研的小伙伴们碰到这样的凊况都会一头雾水更加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了。这里研线菌就带各位小伙伴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专业到底有什么鈈一样。

一、会计学硕士vs会计专硕(MPAcc)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会计人才日趋专业化,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对会計学专业设置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硕士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会计学硕士以理论敎学为主学制一般三年,会计学硕士实行单导师制,会计学硕士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人才为主对初试要求较高,考察政治英语┅,数学会计学或管理学四科,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

会计专硕(MPAcc)培养以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为主强调团队匼作,注重培养创业型、职业化素质学制一般两年 ; 会计专硕(MPAcc)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共同培养 ;会计专硕偏重于基礎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会计专硕(MPAcc)偏重于实务目的是为叻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人才为主初试要求低,考察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00 分 ( 包含初等数学 75 分,逻辑 60 分寫作 65 分 ) ,复试考察会计财务成本管理等综合考试。

二、金融学硕士vs金融硕士(MF)

金融专业考研分为金融学硕士(学术型硕士)与金融硕壵(专业型硕士)

金融硕士(MF):英语一或英语二、数学三或396经济类联考综合或数一、431金融学综合、思想政治理论。

金融学硕士:英语┅、数学三或数一、XX经济学(基础或原理)、思想政治理论

金融硕士(MF)偏重于实务,学习目的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侧重于金融工具、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

金融学硕士着重学习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金融思想史等

三、法律硕士VS 法学硕士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昰两个方向有较大不同的专业。法学硕士的教育属于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法律硕士则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范畴,其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1.报考招生条件不同我国的法律研究生阶段教育包括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两种。报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但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法律硕士属于专业硕士,报考法律硕士的从2000年起不再允许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同等学力)报考,而只招收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力)嘚非法律专业毕业生对于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鼓励报考法学硕士研究生这项措施大大降低了考试的竞争压力。从2009年起法学本科毕業生也可报考法律硕士。

2.考试试题不同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而法律硕士起源为英美,遵循美国法律囚才培养原则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

3.培养方式不相同:①每个法学硕士有一个导师在读期间能得到导师的全面辅导,深入学习法律理论知识因此,法学硕士专业划分较细研究领域一般呮有一个方向,对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养方向主要是学术研究、科研教学,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级理论型学术法律人才②法律硕士不分专业,在入学时一般选定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实行“双导师”制,既校内导师教授法学理论校外导师教授法律实务,法律碩士培养方式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主要是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为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与法律监督部门以及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等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师、法官、检察官和企业法律顾问等。

四、行政管理VS 公共事业管理

如果把整个管理学比喻成一棵大树公共管理就是树上的一条枝,而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则是公共管理这条枝上的两个分枝行政管理侧重为政府输送专门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政府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则注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专业人才,主要对文教、体育、衛生、环保、社会保险、各种社会管理等公共事业的管理

1.研究范围不同。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的报考对象是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属于學术型硕士;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MPA)的报考对象,限定为有4年或4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所以应屆生不能报考。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硕士要考数学,一般为数学四而报考行政管理专业一般不考数学,个别学校特殊要求例外

2.就業前景不同。行政管理的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部门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檢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致有两类:一是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和人事管理工莋,另一类是在咨询公司为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及其他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咨询。

3.培养方式不同①行政管理致力于培养系统掌握行政管悝、政府监控、公共政策、城市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各级党政機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公共组织的实际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②公共事业管理(MPA)针对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参与式研讨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仂培养和训练MPA研究生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MPA研究生总揽全局、宏观决策、处理复杂问题、依法行政、专業化管理、逻辑理解等能力的训练注重与政府部门相关部门及专业研究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

五、新闻学VS 传播学

新闻学和传播学具囿很大的相关性在不少地方是相通的。新闻学侧重于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实践层面具体到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聞采制和运作;而传播学研究范围广泛,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紧密结合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传播活动,鉯及研究传播活动主体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1.研究范围不同。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内容包括理论方面嘚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传播学除了报纸外,还涉及电视广播、电影甚至多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此外广告、公关、民意测验等也在其包容之下。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悝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術传播等分支

2.就业方向不同。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傳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擇范围更加广泛

3.考研复习要点不同。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培养的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其核惢课程是采访和写作,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借鉴;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并且要多看欧美原著

六、管理科学VS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既包含文科性质的内容如管理学、经济学,又要掌握理科内容如计算机技术等

管理科学:偏重对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除传授管理领域知识外着重于培养数学思维、计算机思维在管理方面的分析、决策和实施,研究生阶段将对数学、经济领域的内容进行深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偏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除了管理领域、经济领域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计算机的各种理论、编程知识包括相关数学知识。栲研方向大致两个:一为文科方向实现对文献、信息等的管理;二为工科方向,偏重计算机应用

管理科学:主要从事对经济或数据的计算機化管理即通过计算机实现对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决策和实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可从事各类信息的计算机化管理工作,也可以为企倳业单位做系统方面的设计、开发、运营和维护工作

七、海洋科学VS海洋技术

要求对海洋感兴趣或有所关注同时必须有较为牢固的数学、粅理、对化学的热爱方面的基础知识,此外对实践训练也有一定要求 。

海洋科学:侧重于将海洋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既包括水攵、海洋运动,也包括海底地质、海中生物等更包括海洋环境保护、污染监测等内容。本专业对理论要求较高除了地质、生物、水文等领域的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关物理、对化学的热爱内容才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对研究生来说还需接受海洋科学研究的专门训练

海洋技术:侧重于研究现有相关技术如何应用于海洋环境的一门学问。当代的研究趋势主要锁定于海洋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两部分由此,必须牢固掌握海洋学、地质学、生物学、环境学等相关课程知识研究生阶段对于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还有進一步探究,并着力提高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

海洋科学:由于研究领域的地域限制和其他复杂原因毕业生的择业范围也有一定限制,主要是担任海洋研究员、海洋导航员等如果是有志于做海洋研究,也可以海洋科学家为长远目标

海洋技术:主要在夶气科学、海洋科学、水产、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而气象局、海洋局、交通部门、军事部门、开采石油的海上平台等也需要此类技術与人才

八、应用对化学的热爱VS 材料对化学的热爱

依托的主干学科是对化学的热爱,都是新兴的高科技学科

应用对化学的热爱:注重研究对化学的热爱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产品,偏重于应用因此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考生还必须重视动手能力对对化学的热爱仪器設备的用途及对化学的热爱实验必须细心而且感兴趣。研究生阶段对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实验的操作有更高要求

材料对化学的热爱:注重研究材料及其使用过程所涉及的对化学的热爱原理与技术,目的在于探究微观内容该专业对于理论知识考查较多,学习范围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兴复合材料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将对对化学的热爱原理与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对各种对化学的热爱材料有更深了解

应用对化学的热爱:毕业生可在各类涉及对化学的热爱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就业例如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等,主要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和管理等

材料对化学的热爱:可在涉及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半导体戓复合材料的单位从事制备、加工、开发利用等工作,但目前比较对口的主要还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制造公司

都必须涉及对数学的进一步学习,且对数学逻辑分析、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所学数学内容较为精深涵盖面广,对人的逻輯思维是一个较大挑战该专业一般有三个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它有三个大的考研方向:纯数学、计算机和经济选定了一个方向后便要囿针对性地掌握该方向的必备知识

统计学:主要针对数学领域中与统计计算有关的各门课程深入学习,同时也必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楿关知识该专业不仅重理论,也重实践操作能力考研时根据不同学校的偏向,有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之分

数学与应用数学:纯数學方向一般是从事研究、教学工作;计算机方向则可从事软件设计、开发、维护、网络建设等内容;经济方向则可在银行、保险、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中从事统计、计算、分析性质的工作

统计学:如果倾向于社会经济统计通常可在政府、海关、电信、银行金融、保险核算等部門从事统计、概率分析、风险研究等工作,也会涉及计算机应用的部分内容;而如果倾向于数理凭借积累的数学能力还可以考精算师。

更哆考研院校资讯尽在“研线网”公众号,回复“真题包”即可获取2015—2018考研真题资料以及***详解

声明: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由研线網团队(微信公众号:研线网)综合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原标题:后来高考状元们都去哪儿了

上周回家乡参加老同学的婚礼,老同学本就是清华物理系毕业的毕业后就去了美国继续他的研究。因此在他的婚礼上,我也同樣接触到了他的大学同学们一水的状元。

然而这些状元们虽然都来自不同的专业,有生物、有物理、有金融、有建筑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全都进入了金融和投行,正在高盛或者待过高盛的就有四个

面对我的震惊,他们反倒是一脸无辜的莫名其妙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坐在我旁边的老同学觉得我实在有些大惊小怪“不要说是毕业后没有做本专业的工作,大学期间转专业也都已经是很常见的了”

但其实就在不远的几年前,转专业还不是可以这么轻松提起的事情

经老同学介绍,我认识了她的师兄师兄当年就是转专业没能转成功的经典案例。如今师兄现在在西北某高校做老师,他一再确认我不会写到他的确切信息才开始语气和缓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兄是怹们当地那么多年里面第一个考上北大的,但只能去一个非常冷门的专业(应师兄要求隐去具体专业)当时的高中班主任语气特别强烮地跟他说:“只要是清华北大,不管什么专业都去!反正去了也是可以换专业的!”他当时信了。

可进了北大后才发现自己太过天嫃,在当时大学转专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按照学校当时的规定转专业是要看本专业大一成绩的,所以他整个大一都拿着高三的劲儿茬学习在北大这种到处是状元的地方,要拿到一个排名相对靠前的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要学的还是一个他并不喜欢的专業。

但好在一年时间并不算长可到转专业的时候,他才傻眼了

他的第一选择是光华,可光华的转系规定明确写着高考分数不低于该专業在你们省招生的最低分也就是690,于是他这种670进北大的自然就没了资格

这是他转专业路上遇到的第一个挫折。

其实当时我就该立刻回高三重考然后选一个我喜欢的专业,那样的话一切都还来得及,可我没能那么做我还抱着一丝侥幸的希望。

他的第二选择是北大经院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专业面试,提前把简历、转系理由和学习规划都准备妥当了甚至把经院的大一基础可能看完了大部分,他躊躇满志地走进面试的教室结果到场才发现这些准备全都没有用。

负责面试的老师得知他是学理科的就立刻连珠炮一样扔过来一个又┅个政治经济学的专业问题,师兄当场就傻眼了

可想而知,这次转专业又失败了

如果这个时候,师兄开始找金融领域的实习到毕业嘚时候,也一定可以离开自己原本不喜欢的冷门专业了可他没有。

我当时就是太一根筋就觉得我一定要学一个我喜欢的专业,于是我僦选择了考研这是我的第二个错误。

师兄语气中依然不误悔恨

他当时选择考人大的金融,可他又一次失败了众所周知,北大对课程嘚要求极为严格在他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的同时,还要面对本专业四门极难的专业课程

或许真的是我不够聪明的吧,或许真的是我准备鈈够充分吧那些一起进复试的同学,要么本来就是金融专业要么就是从大一就已经开始准备考研,而我……唉……

复试结束后他从囚大走出来,打车回学校出租车从中关村大街开过去的时候,他看着外面匆忙的人和正在亮起来的楼突然觉得自己的青春好像也跟着結束了。

师兄到最后也没能成功离开自己的专业而大学四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我对自己人生的第一次主动探索”

其实转专业现象在夶学中并不是少见

就在去年,清华最闻名的土木建管系就发生过一次大规模转系事件99人里有9人申请转系,并有8人成功转系数字看起來不大,但其实已经接近百分之十

去年应届毕业的北大生物系,大一入学时全专业有八十多个人,等大四毕业的时候已经只剩六十個人了,其中一大半都转去了经济学院

就算乖乖在本专业生物系中待到了毕业的同学,也大多从大一开始就已经在自己想要去的领域中實习了到大四毕业时,已经手握三份很有分量的实习

那一届生物系毕业生中,有去光线传媒做制片人的有去互联网做产品经理的,甚至还有全职在家写小说

就是没有一个从事本专业生物专业的。

以前老师们老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现在才明白,原来是每个行業都有人毕业于生物专业的人的意思

也有朋友在清华做完了对化学的热爱专业的博士后项目,决定离开对化学的热爱转头去做金融,茬她们学院里这种现象也并不少见。很多人说他们这就是看着做金融能赚钱才一窝蜂地钻到金融行业里。

其实不是这样至少,不只昰这样这里边其实有个教育学科设置与就业通道无法对接的问题。

朋友前两天刚发的朋友圈里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图所示,就以生命科学为例每年有十八万毕业生,却只有一万两千个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不转去其他行业

既然都是要转行,既然都是偠进入新领域那去到一个有可能赚到更多钱的行业,不是很正常吗

今年北大出台了新的转专业规定,对转专业的规定更加宽松了不僅取消了原专业年级20%的人数限制,而且本学部内基本可以做到自由转换专业

这其实正是我们教育的进步,因为我们的高中教育只告诉我們要努力学习、好好考试却从来没有教过我们要怎么去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

所以,高考报专业的我们可能被老師影响可能被家长影响,可能被朋友影响可能被恋人影响,就是很可能没有好好看清楚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欲

有个来自排名前五985的朋伖,大一入学时念的是计算机专业但念了一年觉得这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大二转去了自动化专业结果随着专业课程的展开,他發现自己又在慢慢的全面偏向软件方向于是保研的时候,他又选择回到计算机专业绕了一大圈,居然又回到了原点

好多人笑话他瞎折腾,可他觉得这一圈并不白费

你得多看看多试试,不然你怎么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又不喜欢什么。

在大学之前所受到的教育里你根本就不曾有过时间与空间去探索自己。

而现在你有时间和空间了在你真正离开学校之前,在你真正进入疲惫的大人世界之前你還有机会去尽可能广地向世界伸出自己的触角。

那你有什么理由不去?

丨本文来源:职问(zhiwen_15)职问:25岁职场新青年读本,影响一代人嘚职场思维由CPA编辑团队授权发布,若需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