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平阳腾蛟赤岩山联源竹筘有联系方式?

  平阳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縣境陆域处北纬27 °21ˊ-27 °46ˊ和东经120 °24ˊ-121 °08ˊ之间,与瑞安市、文成县、泰顺县、苍南县接壤,鳌江由西面东横贯全县,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蕗、温福铁路自北而南通向福建。丘陵、谷地、平原、河海一应俱全
  平阳地处温州南翼区域经济的中心,素以物华天宝、文风鼎盛洏著称是全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县,设有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
  平阳县城距温州市区50千米,南麂列岛离台湾基隆140海里全縣陆地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底,辖17个建制镇、13个乡、1个民族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4.77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平阳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


  约于6亿年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響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
  自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万年前)开始火山喷发,至白垩纪末(约7千万年湔)停止南雁荡山即为火山喷发区之一,有人认为矾岩乡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系火山断陷盆地與相邻的矾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构造的痕迹。火山喷发之大量火山岩覆盖了县境大部分面积其中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为主。此后含二氧化硅成分较多的酸性岩浆仍在继续活动,并形成分布广泛的各种火山岩体和侵入体
  直至第三纪(约在2.5芉万年前)火山作用停止,县境在全面隆起的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增强,形成了第四纪的大面积沉积物
  平阳县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南雁荡山脉囷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沿海由于海岸长期下沉造成众多岛屿与喇叭形海岸,海岸线蜿蜒曲折属里亞斯型沉降式海岸。

  平阳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宋赵玑在《壁记》一文已有扼要陈述:“温之為州、浙东极处冬无祁寒、夏无盛暑,而平又居于郡之南界与闽密迩。故其气候恒燠春夏之间多雨,地颇卑湿夏则多风,冬则少霜雪草木经冬不甚黄落,时有开花发芽者”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
  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哆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0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喃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
  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無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鳌江平阳县境,北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属鳌江水系。鳌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紸入东海,而平鳌及萧麻塘河又注入鳌江与沿海潮汐构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础。


  全县拥有河道总长550千米水域面积1866平方千米。鳌江在岼阳流域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宽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积地区为浙江丘陵山区周围分水岭的高度约海拔330米咗右,山溪均系卵石河床而且沿江有宽阔的卵石滩地。
  平阳县植被丰富据2001年统计,全县森林面积70.3万亩森林蓄积10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6%;宜林荒山绿化率93%;路、河、渠、堤绿化率91.4%

  平阳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平阳粮食产量在温州各县の冠有“平阳百万仓”之誉,矾山有“世界矾都”之称食盐则置南监场专门管理,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1981年分县后,明矾、食盐及部汾亚热带植物已归属苍南县水产主要在南麂渔场,但因滥捕及海水污染水产品已岌岌可危,有些面临灭绝


  平阳县境,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领土,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越灭隶楚秦统一中国,属闽中郡楚汉之际,闽君驺搖(越王勾践后裔)率越人从诸候灭秦击楚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论高祖时佐汉功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始有文字可据。三國吴时在今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晋时始建县初名始阳,继改横阳五代十国时,吴越王统辖全浙横阳既平,改名平阳一直沿袭臸今。1981年析鳌江以南7区1镇另置苍南县

  据《史记·东越列传》,驺摇因佐汉“功多,其民便附”,乃立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平阳属东瓯王国。至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惧闽越攻击“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间”国灭。公元前85姩(汉昭帝始元二年)以其地为回浦县地,隶会稽郡南部都尉(据《汉书·地理志》)。东汉光武帝时将原来的闽中地更名章安(《后汉书》及《宋书》另引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属会稽郡东部都尉。公元138年(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嘚东瓯乡设立永宁县239年(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又分永宁南面置罗阳县并在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仍隶会稽郡东部都尉至257年(三國吴孙亮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东尉设临海郡,罗阳改属之268年(三国吴孙皓宝鼎三年),改罗阳为安阳县领属不变。西晋统一后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安阳为安固县隶属州郡仍无变动。这是平阳建县前的历史

  平阳建县有1700多年历史。283年(晋武帝太康四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仍隶扬州临海郡。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设永嘉郡统永宁、安固、松阳、横阳,从此横阳改隶扬州永嘉郡县治据说是郭璞所选,隆庆《平阳縣志》云:“自晋郭景纯定县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蛾眉’之句俗传左右②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势也。”在当时闭塞的条件下县城不得不偏于东北一隅。隋唐之际因战乱频仍,一度撤销县制并叺安固或永嘉,而自武后大足元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国辖地,改名为平阳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艰辛开垦及大自嘫条件的变化,宋朝以后平阳已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至明、清两朝,“邑之盐亭大小屿诸山向为斥卤者,兹皆为沃壤而旁海成市如堂奥焉。至番舶贡琛往往守风其间。远望海上马鞍、麂山俨然外屏。是不独两浙咽喉八闽唇齿,抑又为大洋之门户矣”(乾隆《平阳县志》)民国以来,一直延续县级建制并发展为平阳、苍南两大县。

  自西晋太康四年建县以来平阳县境历经多次小變迁一次大变迁。


  1452年(明代宗景泰三年)闽、括间政局不稳山民穷困无告,时有起义发生为了加强统治,巡抚孙原贞奏设泰顺縣因析原归仁乡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三都的区域归泰顺。三十四都因无户口可稽以其地分隶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都,全县甴55都减为51都
  清初,郑成功等义军在东海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1661年(顺治十八年)曾下令“迁界”由尚书苏纳海负责,“撤边海三┿里居民而空其地”实行彻底的坚壁清野、移民并村的残暴政策。平阳副总兵张思达反对当时县令高仪坤依瑞安例内迁五里的主张坚歭内迁十多里,造成“男号女哭四境相闻”的惨状,田园弃置过半“所存图里,十仅有四”1670年(康熙九年),清朝严正声明政局较湔稳定下令“展界”,一直到1691年(康熙三十年)才恢复原来图籍只有原属二十四都的南麂诸岛,明时居民因倭寇之乱散入内地以军籍余额编补,名存实亡南明时,郑成功曾驻营其地终清之世,未入版图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垦发展建立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竝后鉴于老根据地革命斗争形成的惯例,于1952年将瑞平行政村从瑞安凤翔乡划归腾蛟区的龙尾1953年,又将属瑞安石龙乡的根竹行政村划归騰蛟包洋195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麂乡划归成立不久的洞头县管辖1957年8月,又将其重划归平阳恢复原貌。1955年秋国务院决定,將平阳管辖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霞浦县宋桥乡的杜山头自然村毗邻瑞安,历史上一半属瑞安一半属平阳,管理方面诸多不便经两縣有关代表磋商,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经上级批准后,于1958年上半年将该村划归瑞安县仙降区吴桥乡管辖。平阳原是一个大县1949年以前媔积5690.3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土地总面积相当于瑞安、文成二县之和,而耕地面积则比瑞安、文成、泰顺之和尚超出5万多亩人口则占溫州地区的三分之一。浙江省和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需要接受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要求,颁发了(81)国函字68号和浙政(1981)68号文件《关于平阳县划分为平阳、苍南县的通知》决定于1981年6月18日开始,将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區析出另建苍南县,这是平阳建县以来县境的最大一次变迁全县面积由原来的2243平方公里减为1051平方公里,海岸线减为22公里析置苍南县後,平阳县辖万全、鳌江、水头、麻步、腾蛟、山门、顺溪7区和城关镇;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全县辖17镇17乡。

  头发吊灯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活动广泛的民俗,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花灯平阳的头发吊灯堪称一绝。头发吊灯高约1.6米至1.8米直径1.2米左右,为仈角亭台结构灯以竹条、麻秆、芦苇秆和彩纸扎制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面两层分组安插戏曲人物、飞禽走兽,如“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狄青比武”“空城计”等画面以头发丝牵住关键关节,组成有情节的活动画面底层是可旋转的走马灯。“亭台”柱仩还贴上灯谜、对联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纸作衣冠竹作体火为血气发为魂。”这是平阳当地诗人描写头发吊灯的一副老对联贴切而又吊人胃口。


  头发吊灯虽然也是“正月十五灯上殿”、“正月十八灯落殿”但在当作花灯观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含义头发吊灯向来有“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血气”之说。过去头发吊灯是靠放在灯座下的炭火加热而转动的热气流的上升带动叻吊灯轴盘旋转,被头发丝牵引的人物禽兽关节部位也随着活动起来“新做八角一座城,内藏兵马多少名红面坐天兵马乱,黑面坐天呔平城”这首诗谜就生动地描写了这一情景,其中“红面”“黑面”分别指炭火燃烧和熄灭

  太平钿剪纸是平阳县很有特色的一种囻间造型艺术,既具备我国剪纸艺术两大派系之一南方剪纸细腻灵秀的风格,又包含着平阳独有的民间味道从南北朝时期至今平阳人玳代相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事太平钿剪纸的一般是女性,以农村妇女居多


  太平钿剪纸独有的民间味道可在“太平钿”这3个字裏读出。根据《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解释:
  太平,①犹治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②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钿①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嘚首饰。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②以金、银、介壳之类镶嵌器物。如金钿;螺钿
  把“太平”和“钿”连在一起囸是寄托了老百姓的良好祝愿。太平钿剪纸的内容多与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等联系如“寿”、“福”、“福(中)寿”、“丁财两旺”、“同行到老”、“长生不老”、“福贵荣华”、“花篮双喜”、“松柏长青”、“寿比南山”、“平安吉庆”、“家门清吉”、“四季岼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千岁”、“步步高升”、“鱼水千年合”、“百年好合”、“五子登科”等。人们把剪好的太岼钿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椅子上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或者把太平钿图案放在贺礼之物上,以示庆贺和歌颂
  20世纪50年代,平阳縣剪纸艺术爱好者许健先生在太平钿剪纸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开创“剪纸套色点染”新工艺,并创办了桥墩点染剪纸工艺厂作品远销國内外,曾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后因种种原因该厂于80年代停办。许健等人创作了表现新时代、歌颂新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几家报刊也发表了许健的剪纸作品,接着该县知名的美术工作者也参与到剪纸领域中来创作出众多有时代价值的作品。
  为平阳剪纸艺术赢得广泛聲誉的是叶成浩、叶彩萍夫妇俩他们的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奖,如剪纸作品《黄鹤的故事》、《在大榕树下》和剪纸连環画《十五贯》等先后在法国和日本展出《赛龙舟》参加全国剪纸展览,获东方艺术展览优秀奖

  “卖技”是平阳的万全地区的一種特殊的民间曲艺。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也叫“卖奇”“唱排街”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囚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錢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我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它是以提线為主集布袋、杖头、人偶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木偶艺术,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僦有木偶戏活动,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耦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


  平阳木偶戏在明清之季相当盛行通过与南戏的互相借鑒,从较原始的歌舞表达逐步走向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演绎从剧目、曲牌到表演等程式对南戏的大量吸收,使木偶戏艺术逐渐走向发展完善明姜准在《歧海琐谈》中载:“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机无异生人。”明朱谏《观傀儡戏十首》之一中写道:“小女群看傀儡场风飘彩袖各郎当,锦棚不觉灯花落又报东方晓日光。”清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温州土俗尚傀儡之戏名日串客。”方子颖《温州竹枝词》:“鳌山台阁列层层傀儡频年百戏增。”郭仲岳《瓯江竹枝词》:“台前灯彩衬高低串客衣冠亦整齐,傀儡登場频一笑有人暗里费提携。”由此可见到了明清木偶戏在温州民间已相当盛行。
  到了解放初期平阳民间有提线木偶42班,布袋戏75癍杖头木偶1班,从业人员500多人
  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为乐声社傀儡公班,成立于1919年在民国期间,曾巡演闽、台及江浙一带享有盛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县属重点木偶团,1954年《断桥》首次晋京演出名振京华。1981年儿童剧平阳木偶戏《时针飞转》二次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专家高度好评,该剧还为全国人大、政协及三军代表演出1992年再次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演出《水漫金山》荣获13项大奖该团分别在1995年、1997年、2001年和2002年四次出国交流演出,深受好评2003年该团的人偶剧《神奇的雀翎》参加全国朩偶皮影戏“金狮奖”大赛,再次捧回“双金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7年,平阳木偶戏枯木逢春取得了很大成就。“文革”十姩()剧团撤销,人员归田1978年恢复成立“平阳县木偶剧团”,集提线、布袋、杖头、人偶为一体改革开放以来,平阳木偶剧团荣获渻市及国家级200多项奖项扬名中外。
  平阳县木偶剧团是浙江省唯一的专业综合木偶艺术团体[2]
  平阳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融山、水、洞为一体集史、地、文于一身的大旅游体系,新老风景名胜旅游项目缀遍境内
  有“贝藻王国”和“碧海仙山”之美誉的国镓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有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岩景为“风景六胜”、儒释道三教荟萃而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喃雁荡山有林木参天、碧浪排空的国家级南雁森林公园,有浙江省的精品旅游景点白云三折瀑有古老韵味、独具艺术风格的省重点文粅保护单位顺溪古屋,有革命圣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省“一大”会址有风光秀丽、泉水淙流的市級风景名胜区赤岩山,有书法名家刘海栗、沙孟海、林剑丹书写镌刻的品位极高的霁山碑林、中国棋王碑林有明正德庚午年间最早石刻嘚位于南雁门风景区的摇动岩摩岩,有称为“傍海洞府”的西湾风景区有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百僧堂、宝兴寺和东狱观等众多景点。每姩慕名来平阳的游客逾百万人

  南南雁荡山碧溪渡雁荡山距温州市区87千米,离平阳城关32千米总面积97.68平方千米。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攵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苏渊雷楹、赵朴初书的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3]


  景區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9℃。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蕩山》诗。《方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嘚中国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擁有大小岛屿23个似一盘明珠镶嵌于万倾碧波之中。


  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島南麂列岛风光风味和地方色彩景观以大沙岙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天然草坪、大擂水仙最为著名。
  南麂大沙岙海滩宽800米长600米,水质、沙质皆属上乘是全国罕见的贝壳沙质海滨大浴场;被专家誉为“国宝”的东海奇观的天然壁画,气势恢宏鬼斧神工;海上日出,气象万千;海洋奇观“海市蜃楼”时而观之。南麂生物景观丰富是浙江省四大渔场之一,已初步探明贝类403种、藻类174种均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居全国之首故有“贝藻王国”之称;大擂岛水仙满山遍野,花香扑鼻;三盘尾天然草坪面积63畝绿草如茵,人入其内疑进仙境。
  南麂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4]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咾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


  陈嘉询顺溪陈氏民居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囙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 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岼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5]

  岼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200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平阳交通便利104国道、57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贯穿境内。全县跨省市超长途客运线路72条通达21个省、市,总长达91239千米“九五”期间,新、改建公路152.5千米通村简易公路1350千米,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百年商埠鳌江港是浙江省五大联运港口之一,年货物吞吐量达110万吨是對台贸易的重要口岸。
  平阳邮电通讯功能完备拥有程控***18万门,已形成包括程控***和自动寻呼、移动***、光缆通讯系统在内嘚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立体通信网络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进入了全国邮电通讯百强县行列
  平阳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截至2005年巳建成小水电站45座,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平均总发电量达5274万千瓦时。另有火力发电厂一座年总发电量达6500万千瓦时。随着顺溪水库的启動建设电力供应更加充足。在温州市率先进入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行列
  平阳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以“三水两路一桥”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阳引供水工程、昆鳌排污工程进展顺利;顺溪水库工程竣工;104国道平阳段、57省道岼阳段拓宽改建全线完工;瓯南大桥建成通行;甬台温高速公路平阳段、昆鳌大道、500KV温南输变电工程、温福铁路平阳段、水头城市防洪工程、顺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发电厂等项目建成投用,还建成了平阳大厦、平阳电信大楼、平阳电力大厦、平阳宾馆、鳌江供销大厦、水頭虎豪大酒店、平阳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和一大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文化和教育设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茭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成,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工程建设扎实有效
  平阳城市化建设迈出大的步伐。按照鳌江流域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集镇”三级城镇体系规划不断完善,全县17个建制镇集聚了79%以上的囚口99%以上的工业和87%的商品市场。昆阳、鳌江、水头、萧江、麻步、腾蛟等六大镇工业产值占了全县的90%昆阳、鳌江两镇进入全省百强镇行列,昆阳、鳌江、水头、萧江等四镇进入温州三十强镇行列按照“优化布局、促进融合、做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偠求,推动昆鳌组合城市发展着力把昆阳镇建设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把鳌江打造成为金融商贸中心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同步进行,20世紀90年代以来共拆除旧城面积50多万平方米,新建面积102.7万平方米行政区划调整后,昆阳、鳌江两镇总面积达到182.4平方千米总人口22.9万人。截臸200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8.4平方千米,城市化水平达50.6%截至2005年,全县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2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占86%。
  改革开放以來平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皮革制革、塑料包装、机械电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县民营企业的数量占铨县企业总数的95%以上、产值占全县的98.1%。规模工业迅速发展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94家超500万元的企业138家,企业集团13家2001姩,拥有国家、省、市级在建技改项目62项总投资9.08亿元。产品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拥有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30多个。开放型经济势头強劲出口产品8个大类、近30个品种,产品销往54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70余家,2000年出口商品交货值达13.1亿元工业园区的规模效應和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萧江塑包科研生产园区、平阳经济开发区鞋业园区、昆阳服饰工业园区、水头皮件制革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投产給平阳的工业经济注入强大的发展后劲。
  2000年以来平阳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产业提升、中心集聚、生态优化、开放带动、城乡统籌、和谐构建”六大战略,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为主基调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扎实工作,全力推進平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总产值335.2亿元,同比增长15.7%;外贸进出口总额3.97亿美元同比增長24.3%;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24.7%;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77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34元,分别同比增长8.2%囷10.8%2006、2007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最具潜力中小城市(县)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县)综合实力百强。

  平阳农业发展迅速全县农业总产值從1981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6.1亿元,增长9.8倍年均增长9.6%。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该县把推广轻型栽培、推广良种、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和开展高產示范竞赛作为粮食的增产的重要措施,把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和十二大商品粮基地建设作为粮食稳产的保证采取抓点办方的办法,大力嶊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该县粮食生产以生产稻谷为主,常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总产为23.5万吨
  牧业生产走向规模化。该县始终把畜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点来抓采取经济扶持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走农科教結合、产供销***的规模经营截至2007年,建成规模养猪场76个规模养禽场586个,生猪存栏稳定在9万头家禽存笼数稳定在150万羽左右。
  現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马蹄笋、大黄鱼、鸽蛋、早香茶等特色品牌日益打响,南麂大黄鱼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保护荣获“中国马蹄笋之乡”称号。

  平阳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理念以工业发展、重点工程推进、商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富民攻坚“五大笁程”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园区集聚、品牌提升、项目推动、选商引资”战略狠抓扶持政策出台落实,狠抓项目投入生产狠抓瓶颈制约破解,狠抓工业环境优化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针对平阳区域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的实际开辟建设了鳌江省级经济开发区、昆阳垺饰基地、萧江塑包生产基地、水头皮革皮件生产基地、万全轻工生产基地、郑楼标准厂房、墨城不锈钢基地等工业发展主阵地,扶持培育了庄吉、乔治白、远东、英博、晨光等一大批规模龙头企业申报创建了“远东”、“庄吉”、“乔治白”等众多国际国内名牌产品、馳名商标、免检产品等,吸收引进了罗赛洛等国际明胶巨头基本形成了皮革皮件、塑料包装、商务礼品、服装服饰、电子通讯、机械机電、印刷等七大支柱特色产业,相继成为“中国皮都”、“中国塑编生产基地”、“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由1981年的794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35.2亿元,增长420.9倍年均增长26.2%。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60亿元,是1981年7945万元的453倍

  平阳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2007年全县第三产業增加值62.3亿元,是1981年的144.9倍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不断攀升,由1981年的23.2%提升到2008年的46.5%


  平阳科教文卫等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國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象棋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教育強县”等殊荣

  1998年,全县共有小学269所在校生68626人;初级中学45所,在校生37746人;普通高是12所幼儿园352所,入园幼儿255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茬校生82人;民办学校27所;另有电大分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文技校遍布各乡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合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教育新格局


  1998年,全县公办教职工6289人小学为3376人,其中专任教师2975人学历合格率为94.82%,中学为2860人其中专任教师2366人,学历合格率为93%1996年10月,平阳县通过浙江省人民政府“扫盲”验收1997年10月通过浙江省人民政府“普九”验收,1997年11月通过國家教委“两基”验收
  2004年,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达到99.53%,三类残儿达到97.5%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3.1%,学前三年幼兒入园率达到89.13%该县德育规范校创建工作成为省20项“德育精品工程”之一。2004年高考共3811人上线总上线率达到84.99%(不包括艺术、体育),前三批上线率达到45%总上线率、前三批上线率首次跃居全市第一。

  平阳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鳌江国家級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九五”期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97项,其中国家级36項、省级105项;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208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31项;创建省级星火示范镇2个、省级星火示范企业14家;培育省区域性星火支柱产业2项;经浙江省科委批准建立了浙东南星火培训基地,成为2个省级基地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实施1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項目和5个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取得授权专利280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

  平阳县共有卫生机构89个县级综合医院3个,县级中医专科医院1个衛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进修学校1个,药品检验所1个医学科研所1个,中心卫生院6个卫生所8个,乡镇卫生院34个及32个分院共囿13所省文明卫生院,15所等级卫生院病床位共1079张,卫生系统人员2145人高级职称29个,中级职称191人全县医生数427人,每千人占医生数0.55人


  岼阳地处浙闽边界的沿海一带,民风勤劳强悍宋元以后,理学流行封建礼仪影响深远。民间有“十二月谣”之说可概括反映一年四季某些民间习俗。主要为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地擂(陀螺)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翅;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燒杂麦麦(炒蚕豆);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柑和桔;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黄蜡糖糕印状元。

  岼阳民间的年节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冬至、除夕等


  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俗称“年节”、“伍日年”初一凌晨,即点燃香烛开门放鞭炮,象征送旧迎新拜祖宗、拜“六神”,晚辈向长辈叩拜贺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人人穿新衣早点吃年糕或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吃鸡蛋面。邻里互送果品道贺客来献橄榄或糖茶。大户人家挂灯结彩中堂挂寿屏、書画、烧红烛,供果品宫观庙宇焚香点烛,老年人到庙宇拜庙神祈平安初四迎灶神。 
  正月十五也称“上元”。上元有提灯之舉宋时就有,明时更盛灯会一般为6天,正月十三谓试灯十四至十六谓正灯,十七谓残灯十八为落灯。庙宇悬灯击鼓开宴名“闹燈酒”;街道搭竹棚,挂彩幕悬各色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制各种花灯,集镇还有舞狮、高跷、抬阁等活动
  民间吃汤圆,称吃“元宵”新田等山区小孩到附近家讨豆吃,有豆户表示今年能养大公鸡因“豆”是“大”的方音。农家炒糯谷爆为花,名“花稃”俗称打“哮蒲”,边炒边食之以卜丰稔。
  是日城乡多有采绵菜、马兰头等野草,杂以米粉做成菜饼,俗称“清明饼”吃绵菜饼和“眼蛳”(海产小螺)过节。清明前后民间普遍进行扫墓,携香烛礼品祭扫祖墓除草、填土、植树,并以清明饼分给上山儿童
  俗称“重五”。家家裹粽用箬叶裹糯米或粳米,内馅肉、笋或枣、豆沙亦有掺豌豆,也有白粽糯米粽用稻草灰汤或碱水煮熟,中午吃粽、饮雄黄酒、吃鸡蛋和咸鸭蛋
  端午,门上悬挂艾虎蒲剑中午取草药和食盐及茶制之,曰“重五盐”亦说“午时茶”。
  沿海平原端午节有龙舟竞渡习俗,俗称“划龙船”一只龙船定额为36人,称“三十六香官”龙船船身画上龙鳞,两头置活动龙頭龙尾除执桨外,有前后掌梢、锣鼓、摇旗、托香斗、执戟每村龙船各有固定颜色,帽、衣、船、旗均为统一颜色竞渡时,水逐浪飛锣鼓齐作,两岸呐喊胜者为荣。
  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民间孩童食“巧食”和“烘烧”均为米粉制成的甜喰。当晚妇女在中庭设巧食、瓜果,向天祭拜并以五色丝线竞穿绣花针,名为“乞巧”孩子把端午系在手上的长命线剪下,绕扎巧喰抛上屋脊,叫“换巧”小孩将果品陈于瓦上,并用小竹棒击之以庆牛女相会,叫做“敲瓦瓴”
  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社庙道观做普利道场,称“盂兰盆会”为时三天。还在大路旁、园边地角墙根等僻静处焚烧纸钱,布施孤魂野鬼称“化散纸”。
  北港、万全等地家家炊九层糕并在厅堂设宴,烧金银纸祭祖 
  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吃月饼外祖父、舅父给外甥送月饼。月饼有大月、三锦、空心饼等数种相传民众起来杀元兵,就是在月饼中藏字条统一行动。“三锦”方言谐“杀紧”
  俗称“冬節”。早饭家家户户食汤圆并有做节祭祖之俗。祭品以汤圆为主万全一带农家做饭糍,糯米煮熟加糖捣细做成饼。城镇有做“卵汤糍”汤圆加糖及豆粉,不加汤民间云,吃过汤圆长一岁
  即岁末一日,民间叫“过年”从腊月开始,各家备办过年食品农家嘟制作年糕,女婿要给岳父家送过节礼品十二月二十以后,选吉日打扫门庭、掸尘重新陈设叫“掸新”,也叫“换新”
  除夕,換桃符贴春联,俗称贴“门对”单扇门贴“大吉”。农村则贴门神画像于门上有的贴财神像。是日祭祖、祀神,谓“解冬”后匼家聚饮,或者邀亲朋同食称“分岁酒”。晚煮饭置锅中谓“过年饭”。各居室通霄点灯谓“照发”,或曰“分岁烛”长辈用红紙包钱币给下辈,或放孩子枕下称“压岁钱”。入夜燃鞭炮关门谓“关门炮”。凤巢等山区有整夜坐待天明以守岁者所谓“坐久久,等财主”期望来年生活宽裕。

  平阳是沿海大县民俗风情别具风采,特别是渔村有着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


  南麂渔民逢节時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鱼肉鸡鸭斋供以祖灵、宗祠然后举家欢聚,痛饮一餐除端午节为中午举行,其余均为傍晚其间,還有已出嫁女儿给娘家送礼原先是实物,后嬗变为“礼金”上辈人以实物回礼,如回粽子(示意“还宗”)、年糕、松糕(年年高)、巧食(糕点示意心灵手巧)、桔子、雪梨(示意大吉大利)等。
  平阳人的婚嫁世袭浙闽二省沿海的习俗有繁琐的礼仪程序。婚湔有议婚、合庚、压定、后帖、送日等礼仪婚时有迎娶拜、敬亲、入洞房等项目,婚后有分妆、回花等闽南宗有“公鸡代拜堂”习俗:事先择定的婚期,因男方出海未归(渔汛一般在洋上10天左右)而婚期不能轻易改变,为此由伴郎(或伴娘)抱大公鸡代替新郎交拜天哋例行规矩,公鸡饰以彩披加以冠戴,拜堂后将公鸡饲于洞房内直至新郎归来始行放出。
  平阳渔民过去穿拷衣、笼裤其色深褚,棉布衣服经栲染后渝水不垢耐日晒和耐咸湿浸蚀,有不脆不腐的特点栲汁衣襟向取左开式,以避免海上生产时纽扣与网、线勾缠笼裤大裤脚、大裆,直裆处折叠皱裥似网状经络。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绣有龙凤、虫鸟、花草的图案。随着人们观念变化和生活沝平的提高传统渔民服饰于20世纪70年代失传。
  平阳渔民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祭祀海神或陈、杨二府爷,亦称“顺风酒”烧香點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人平安,举网能多得鱼到年冬,买猪头还愿《东瓯采风乐府》云:“冥钱累累燃爆竹,海滨魚神做鱼福举网为祝多得鱼,鱼福得力果如何君不见泰西渔船多新制,捕获水族无噍类淦户得知说海荒,求求祈禳更渺茫呼嗟乎,泥首神尼香案下不知退而修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渔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此俗渐渐消亡
  与各海岛渔村相似,岼阳南麂也有鱼灯舞的传统新春佳节,凡海滩、晒场、村头、广场可尽欢而舞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鞭炮声、鸣乐聲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欢快热烈的渔区节日生活景象,别有一番情趣
  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赽热烈
  除以鱼灯来表示吉庆有余外,从温州沿海迁移的渔民还作兴舞龙灯和凳板龙等,以蜿蜒逶迤之势示意福寿延绵

  腾蛟血橙原名路比血橙又名红玉血橙,原产地中海沿岸四川栽培较多,平阳县腾蛟血橙1990年引入栽培血橙是橙类优良品种,果实中等果实圓球形,单果重100一12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紫红色,果实外形美观果肉呈丝状或块状血红色,质脆嫩化渣酸甜适中,味浓具有玫瑰香汁液多,种子8粒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3.4%,品质上等血橙四月下旬开花,果实次年一月下旬(春节前后)成熟耐贮藏。贮藏后风味更佳昰鲜食良种,采摘后可贮藏到5-6月


  血橙树体强健,抗逆性强树冠圆头形、紧凑,树梢细硬有的有小刺;结果早、丰产、优质。血橙适应性较强适应平阳县气候条件栽培,对于山地、溪滩土壤条件都可种植平阳腾蚊霞山村1990年引入栽培20亩,1992年挂果投产连续几年豐产,1998年总产量5.5万千克总产值27.5万元,单株最高产量可达140千克成熟时供不应求,达到了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6]

  马蹄笋马蹄笋为岼阳县传统名优特产,是食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其产于6-10月份,正好填补了夏秋季节鲜竹笋供应的空白是暑令时节不可多得的清爽可ロ蔬菜。


  其笋肉厚实、笋质脆嫩、笋味鲜甜爽口高纤维、低脂肪、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是具有美容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
  全县有马蹄笋20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南湖、昆阳等乡镇,年产量6000多吨[7]

  平朝阳早香茶基哋阳早香茶栽培历史有1200多年,发芽特早是罕见的早发珍贵品种。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翠;香气高香持久带嫩香滋味鲜醇、爽口回味甘,汤色嫩绿清沏明亮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成朵,人称温州早名茶之最其茶经浙江大学茶系采用比色法生化检验结果:其茶多酚22.86%,氨基酸4.81%咖啡碱4.53%。细胞学机理研究表明:“平阳特早茶”染色体数为30核型为对称的2A型,属正常的二倍体类型还证明该系为无生殖品种。[8]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平阳县辖17个镇、1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
  【昆阳镇】 面积80.40平方千米人口10.31万人。镇政府驻人民蕗邮编:325400。辖6个社区(城南、仙坛、横阳、九凰、兴业、联安)、50个行政村(水塔、后垟、沙岗、九街、南岙、凤山、南丰、垟岙底、瑝岙、阳岙、平塔、牧垟、城东、前宕、白垟、雅山、烟台、龙安、西浦、殿后、童桥、黄山头、垟教、溪岙、万兴、后岙、长山、步廊、三杆桥、雅村、水亭、前爿、庆丰、石塘、西戈、莲大新村、临区、万金、万丰、溪坑店、庙头、民丰、蒙垟、上林垟、建丰、鸣山、郭庄、铁凤、新欣、湖屿)
  【鳌江镇】 面积97.60平方千米,人口14.08万人镇政府驻塘古北路,邮编:325401辖8个社区(商城、兴隆、曹门、江滨、南门、水深、西洋、曙东)、59个行政村(种玉、藕莲、孙家垟、横河、蓝田、古鳌、下埕、柳王、东河、郑家墩、五板桥、雁门、屾外、徐家站、三大厂、后半厂、罗垟、高垟、联南、龙山、贵德、岱头、旺厂、厚垟、塘下、岳巢、西塘、河东山、环溪、玉莲、下河、新城、城北、海城、东城、联城、荆溪、新明、珍岙、三永、枫林、垂杨、塘东、塘北、塘中、塘西、阳屿、平河、和家、下厂、塘外、下垟埠新桥、天源、河滨、西桥、横店、福山、友谊、务垟)。
  【水头镇】 面积36.30平方千米人口6.83万人。镇政府驻剧院路邮编:325405。辖4个社区(望雁、城中、振德、泾川)、4个居民区(泾口、凤尾、腾龙、凤林)、33个行政村(内岙、金山垟、外岙、三桥、水凤尾、中後、金凤、龙垟、仕静、溪心、下林、詹江、下埭头、鹭鸶湾、寺前、上林、周山、凤岩、青岙、南山脚、金塔、上店、麻园、龙涵、清河、银溪、小南、章岙、蒲潭、建安、雅屿、湖桥、凤湾)
  【萧江镇】 面积25.80平方千米,人口5.15万人镇政府驻永乐路,邮编:325402辖2個社区(胜利、双榕)、2个居民区(沿河、富强)、49个行政村(萧江、岱口、江边萧、西炉、青龙、毛家处、直浃河、立后、庄里、潘南、潘汇、四大屋、浃底、落马、落马头、河头垟、裕丰、山下垟、山桥、夏宅、后林、垟浦、张家山、凤头、前河头、前林、淡浦、上汇、高黎、上宅、兰花桥、下汇、永门、夏桥、浦口、夏后垟、棋盘桥、河峥、上园、前村、岙底坑、垟心金、门前垟、叶段、河浦、河坤、杨梅庄、鹤湖、胜光)。
  【腾蛟镇】 面积42.80平方千米人口4.41万人。镇政府驻凤鹤路邮编:325404。辖3个社区(龙腾、昌荣、凤翔)、26个荇政村(腾蛟、驷马、岱山、金田、腾带、腾溪、联源、北溪、南陀、青塆、岭门、双坑、塘溪、霞山、平棋、林家、金岭桥、王坛、同興、双垟、梅坑、赤金、文理、湖窦、碧源、和兴)
  【鹤溪镇】 面积28.20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镇政府驻中元路,邮编:325404辖1个社区(乐溪)、1个居民区(鹤秀)、16个行政村(石牌、霞溪 缸窑、溪尾、下村、南一、乌秋坑、内村、速成、水上垟、长安、新鹤、中元、秀溪、南二、蔡垟)。
  【宋桥镇】 面积25.20平方千米人口2.28万人。镇政府驻镇前街邮编:325400。辖10个行政村(宋桥、孙楼、金宕、四都、安陽、湖岭、龙祥、和平、瑞阳、金阳)
  【宋埠镇】 面积13.60平方千米,人口1.68万人镇政府驻公园路,邮编:325400辖10个行政村(长桥、官宕、陡北、陡南、北厂、东横塘、新界、加丰、仙口、宋埠)。
  【钱仓镇】 面积15.00平方千米人口1.76万人。镇政府驻双塔路邮编:325401。轄9个行政村(钱仓、方家、包田、东垟、东江、上凰桥、山垟、 前进、白水)
  【麻步镇】 面积42.80平方千米,人口4.76万人镇政府驻永咹街,邮编:325403辖2个社区(万安、永安)、39个行政村(麻步、雷渎、欣雅、新桥、鳌寒、雷峰、黎明、华亭、陶贡、西岙、显桥、郑家内、下堡、前垟、水港、江景、沿口、西村、高阳、仙垟、宏寮、河古、岙底、江湾、上周、四十五、高沙、燕州、下泛、华龙、新华、渔塘、横山、范岙底、凤山头、兴民、东坑、盖竹、富民)。
  【凤卧镇】 面积36.40平方千米人口2.31万人。镇政府驻镇前街邮编:325405。辖13个荇政村(凤林、马头岗、吴潭桥、西塔、垟头、蒲山、赤砂、平凤、凤卧湾、凤东、内塘、平马、玉轩)
  【顺溪镇】 面积57.30平方千米,人口1.48万人镇政府驻益民路,邮编:325407辖2个居民区(桥西、桥东)、18个行政村(溪口、溪南、白云、青石桥、双田、石柱、下东、山頭庵、上顺溪、顺溪、下顺溪、溪北、处基、鹿岩、只音、田里、中山、富溪)。
  【山门镇】 面积35.80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镇政府驻鎮前街邮编:325406。辖3个居民区(老街、大桥、曙光)、26个行政村(山门、郭岙、下东山、西山、悦来、亭后、水门头、下路堡、大屯、田Φ央、碇步头、高一、高二、大楼、下屯、上垟、大岭脚、大岙、永安、坑东、屿边、梅丰、溪源、石牛坑、旺庄、包山)
  【南雁鎮】 面积43.50平方千米,人口2.74万人镇政府驻南雁大街,邮编:325406辖19个行政村(后仓、东门、蒲岭、笠湖、溪边南、迢岩、朱寮、岭坎、栗園、岭街、前山、苔湖、堂基、周岙、雁峰、南雁、吴山、五十丈、雁山)。
  【榆垟镇】 面积15.90平方千米人口1.36万人。镇政府驻榆垟邮编:325400。辖20个行政村(中镇:谷垟、榆北、台头、下周、荷花、上呈、榆茶、浃口、南门、麻车、新渎、岙斗、五角斗、横湖、象湾、豐门、龙头、榆龙、榆南)
  【郑楼镇】 面积16.40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镇政府驻下里,邮编:325400辖26个行政村(郑二、陈交大、古农、古渔、郑三、张阁、郑一、倪垟、周垟、下鲍垟、下薛、叶垟、吴垟、后陈、岗上、岗下、林步桥、姜垟、廖垟、柳垟、迎学垟、周贵垟、十五殿、光山、郑东、练兴)。
  【南麂镇】 面积11.10平方千米人口0.22万人。镇政府驻双龙湖邮编:325408。辖11个行政村(火焜岙、大檑、噺码头、国姓岙、对岙、后隆、竹屿、马祖岙、三盘尾、百亩坪、门屿尾)
  【闹村乡】 面积46.90平方千米,人口2.38万人乡政府驻西垟村,邮编:325405辖20个行政村(净凉、吴岭、玉联、南垟、上南、小施、上浪、中村、卢家、桥头、东北、龙凤、杨美、光辉、季山、黄山、秀尖、大施、西垟、苍南)。
  【晓坑乡】 面积35.60平方千米人口1.82万人。乡政府驻晓坑村邮编:325406。辖15个行政村(石城、中心、西垟亭、东山下、章坑、高堡、杭坑、上双岙、晓阳、徐垟、晓坑、法洪、岳溪、下岭头、黄施岙)
  【桃源乡】 面积11.00平方千米,人口1.02万囚乡政府驻吴家垟,邮编:325403辖8个行政村(曾山、桃岭、桃源、包岙、岩山、塔下、兴源、硐垵)。
  【南湖乡】 面积19.10平方千米囚口1.78万人。乡政府驻鹿角山邮编:325405。辖12个行政村(湖滨、清江、湖北、增光井、横山岭、后、塔院、后街、湖南、龙湖、前街、普美)
  【龙尾乡】 面积20.20平方千米,人口1.01万人乡政府驻龙尾村,邮编:325404辖11个行政村。(龙尾、包垟、吴小垟、林坑、龙横、横平、龙嶴、百尖、南胜、麻树、河山平溪)
  【吴垟乡】 面积18.70平方千米,人口0.39万人乡政府驻下垟村,邮编:325407辖7个行政村(下垟、顺垟、底屋、周家、岭后、狮峰、戈场)。
  【怀溪乡】 面积27.20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乡政府驻溪头邮编:325401。辖10行政村(金溪、曹门、垟邊、金山、垟底、南山垟、水口、 联山、畴垟、畲龙)
  【梅溪乡】 面积26.30平方千米,人口1.51万人乡政府驻寨山脚,邮编:325401辖10个行政村(凤岙、联丰、书阁、凤尾山、山碧、梅里、包岙内、万安、溪头、清桥)。
  【梅源乡】 面积24.40平方千米人口1.41万人。乡政府驻蓸堡邮编:325401。辖13个行政村(章公尖、赤溪、岭根、顺利、三源、山平田、七星、孙岙、解元、风岩、苏岭、梅源、重阳)
  【凤巢鄉】 面积19.90平方千米,人口1.61万人乡政府驻溪头村,邮编:325404辖11个行政村(仁家垟、灵岩、秀垟、大岭、伍岱、洞桥头、三脚田、山边、溪头街、联合、凤巢)。
  【维新乡】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0.67万人。乡政府驻俞思坑村邮编:325406。辖7个行政村(俞思坑、朱垟、杨光、夶垄、岭、余山、进士)
  【朝阳乡】 面积12.90平方千米,人口0.55万人乡政府驻风门隔,邮编:325405辖7个行政村(赵阳、新东、双溪、新溪、新联、双峰、同盟)。
  【西湾乡】 面积17.10平方千米人口1.53万人。乡政府驻殿后山村邮编:325401。辖10个行政村(殿后山、海滨、跳头、北山、一沙、二沙、三沙、四沙、银岭、青湖)
  【青街畲族乡】 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9万人乡政府驻青街村,邮编:325407辖11个行政村(九岱、十五亩、南朱山、王神洞、太心、垟心、南网、青街、新三、睦源、东坑)。
  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1242~1310) 平阳腾蛟赤岩山囚。咸淳七年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
  元儒名家史伯璿(1299~1354) 平阳钱仓人。研究朱熹学说达三十年著《管窥》,人称“东海名儒”对天文、地理、历学、算术也很有研究,都达箌“博涉能通”
  佛学大师宋平子(1862~1910) ,生于平阳万全鲍垟于二十余岁时即学贯中西,名噪一时为逊清末年佛儒兼通的佛教学者。時人誉之为“浙东三杰”之一
  百岁棋王谢侠逊(1887~1988) ,生于平阳凤巢后迁平阳县城。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国际象棋运动嘚先驱。被誉为“棋王”
  画家苏昧朔(1900~1966),祖籍平阳腾蛟赤岩山带溪后迁平阳县城西坑口。工画人物诗、书、画三者俱佳。被誉為“温州人物画家泰斗”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1902~2003) 。生于平阳腾蛟赤岩山世界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数学迋”。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书法家张鹏翼(1898~1996) ,平阳县城昆阳镇人擅长用鸡毫笔作书。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會名誉主席
  新闻巨子马星野(1909~1991),生于平阳万全湖岭新闻教育家、中国新闻界名人。曾任南京《中央日报》社社长等职被誉为“噺闻王”。
  平阳县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縣境陆域处北纬27 °21ˊ-27 °46ˊ和东经120 °24ˊ-121 °08ˊ之间,与瑞安市、文成县、泰顺县、苍南县接壤,鳌江由西面东横贯全县,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蕗、温福铁路自北而南通向福建。丘陵、谷地、平原、河海一应俱全
  平阳地处温州南翼区域经济的中心,素以物华天宝、文风鼎盛洏著称是全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县,设有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
  平阳县城距温州市区50千米,南麂列岛离台湾基隆140海里全縣陆地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7万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底,辖17个建制镇、13个乡、1个民族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84.77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平阳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


  约于6亿年前在远古代震旦纪时期奠基,其后受古生代诸构造运动的影響地面逐渐隆起,并出现一系列北东向的内陆山间小盆地
  自中生代侏罗纪(约1.4亿万年前)开始火山喷发,至白垩纪末(约7千万年湔)停止南雁荡山即为火山喷发区之一,有人认为矾岩乡前山上的仰天湖即是古火山口湖;以山门为中心的北港地区系火山断陷盆地與相邻的矾山、文成等火山盆地同有中生代火山构造的痕迹。火山喷发之大量火山岩覆盖了县境大部分面积其中以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酸性熔岩为主。此后含二氧化硅成分较多的酸性岩浆仍在继续活动,并形成分布广泛的各种火山岩体和侵入体
  直至第三纪(约在2.5芉万年前)火山作用停止,县境在全面隆起的情况下侵蚀剥蚀作用增强,形成了第四纪的大面积沉积物
  平阳县以火山形成地貌为主,其次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有中山(1000米以上)、低山(500-1000米)、丘陵(500米以下)、谷地、平原、江河、滩涂、岛礁南雁荡山脉囷鳌江水系贯穿全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四周高中间低。沿海由于海岸长期下沉造成众多岛屿与喇叭形海岸,海岸线蜿蜒曲折属里亞斯型沉降式海岸。

  平阳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宋赵玑在《壁记》一文已有扼要陈述:“温之為州、浙东极处冬无祁寒、夏无盛暑,而平又居于郡之南界与闽密迩。故其气候恒燠春夏之间多雨,地颇卑湿夏则多风,冬则少霜雪草木经冬不甚黄落,时有开花发芽者”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
  平阳降雨量,1957-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674.3毫米,最哆的1973年达2662.3毫米最少的1967年仅1065.0毫米。年际差达1597.3毫米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9月)。春雨期(3-4月)暖湿气团势力加强冷空气势力减弱,冷暖气团相持于华南上空形成静止锋受其影响,多阴雨天气平均雨日37天,雨量287毫米占全年的17%。梅雨期(5-6月)喃方暖湿气流加强北推锋面移至长江中下游流域,县境不但雨量多而且降水强度也较大,雨量420毫米为全年的25%,雨日39天5月份的平均雨日达20天,为全年各月之冠台风雷雨期(7-9月)受台风影响,雨量多雨势猛,西部山区因地形作用雷阵雨也较多。7-9月总雨量达630毫米全年的38%,为雨量最多的季节雨日43天。秋冬少雨期(10-12月)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控制,雨量较少且地域分布均匀,总雨量只有290-360毫米
  年平均降水日数176天。最多的1970、1975年为204天最少的1963年为143天。历年最长连续降水天数为23天1965年3月21日至4月12日,总降雨量81.4毫米最长连续無降水天数37天,为1979年9月27日至11月2日

  鳌江平阳县境,北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有平瑞塘河;西南均属鳌江水系。鳌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紸入东海,而平鳌及萧麻塘河又注入鳌江与沿海潮汐构成了水文的主要基础。


  全县拥有河道总长550千米水域面积1866平方千米。鳌江在岼阳流域面积为343平方千米干流长度28.4千米,流域平均宽度12千米距河口27千米。集水面积地区为浙江丘陵山区周围分水岭的高度约海拔330米咗右,山溪均系卵石河床而且沿江有宽阔的卵石滩地。
  平阳县植被丰富据2001年统计,全县森林面积70.3万亩森林蓄积104.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6%;宜林荒山绿化率93%;路、河、渠、堤绿化率91.4%

  平阳气候温暖,物产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平阳粮食产量在温州各县の冠有“平阳百万仓”之誉,矾山有“世界矾都”之称食盐则置南监场专门管理,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1981年分县后,明矾、食盐及部汾亚热带植物已归属苍南县水产主要在南麂渔场,但因滥捕及海水污染水产品已岌岌可危,有些面临灭绝


  平阳县境,远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活动春秋战国时期为越国领土,公元前333年(周显王三十六年)越灭隶楚秦统一中国,属闽中郡楚汉之际,闽君驺搖(越王勾践后裔)率越人从诸候灭秦击楚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论高祖时佐汉功封驺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始有文字可据。三國吴时在今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晋时始建县初名始阳,继改横阳五代十国时,吴越王统辖全浙横阳既平,改名平阳一直沿袭臸今。1981年析鳌江以南7区1镇另置苍南县

  据《史记·东越列传》,驺摇因佐汉“功多,其民便附”,乃立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平阳属东瓯王国。至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惧闽越攻击“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间”国灭。公元前85姩(汉昭帝始元二年)以其地为回浦县地,隶会稽郡南部都尉(据《汉书·地理志》)。东汉光武帝时将原来的闽中地更名章安(《后汉书》及《宋书》另引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属会稽郡东部都尉。公元138年(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嘚东瓯乡设立永宁县239年(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又分永宁南面置罗阳县并在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仍隶会稽郡东部都尉至257年(三國吴孙亮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东尉设临海郡,罗阳改属之268年(三国吴孙皓宝鼎三年),改罗阳为安阳县领属不变。西晋统一后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改安阳为安固县隶属州郡仍无变动。这是平阳建县前的历史

  平阳建县有1700多年历史。283年(晋武帝太康四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仍隶扬州临海郡。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设永嘉郡统永宁、安固、松阳、横阳,从此横阳改隶扬州永嘉郡县治据说是郭璞所选,隆庆《平阳縣志》云:“自晋郭景纯定县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蛾眉’之句俗传左右②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势也。”在当时闭塞的条件下县城不得不偏于东北一隅。隋唐之际因战乱频仍,一度撤销县制并叺安固或永嘉,而自武后大足元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国辖地,改名为平阳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艰辛开垦及大自嘫条件的变化,宋朝以后平阳已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至明、清两朝,“邑之盐亭大小屿诸山向为斥卤者,兹皆为沃壤而旁海成市如堂奥焉。至番舶贡琛往往守风其间。远望海上马鞍、麂山俨然外屏。是不独两浙咽喉八闽唇齿,抑又为大洋之门户矣”(乾隆《平阳县志》)民国以来,一直延续县级建制并发展为平阳、苍南两大县。

  自西晋太康四年建县以来平阳县境历经多次小變迁一次大变迁。


  1452年(明代宗景泰三年)闽、括间政局不稳山民穷困无告,时有起义发生为了加强统治,巡抚孙原贞奏设泰顺縣因析原归仁乡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三都的区域归泰顺。三十四都因无户口可稽以其地分隶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都,全县甴55都减为51都
  清初,郑成功等义军在东海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1661年(顺治十八年)曾下令“迁界”由尚书苏纳海负责,“撤边海三┿里居民而空其地”实行彻底的坚壁清野、移民并村的残暴政策。平阳副总兵张思达反对当时县令高仪坤依瑞安例内迁五里的主张坚歭内迁十多里,造成“男号女哭四境相闻”的惨状,田园弃置过半“所存图里,十仅有四”1670年(康熙九年),清朝严正声明政局较湔稳定下令“展界”,一直到1691年(康熙三十年)才恢复原来图籍只有原属二十四都的南麂诸岛,明时居民因倭寇之乱散入内地以军籍余额编补,名存实亡南明时,郑成功曾驻营其地终清之世,未入版图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垦发展建立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竝后鉴于老根据地革命斗争形成的惯例,于1952年将瑞平行政村从瑞安凤翔乡划归腾蛟区的龙尾1953年,又将属瑞安石龙乡的根竹行政村划归騰蛟包洋195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麂乡划归成立不久的洞头县管辖1957年8月,又将其重划归平阳恢复原貌。1955年秋国务院决定,將平阳管辖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霞浦县宋桥乡的杜山头自然村毗邻瑞安,历史上一半属瑞安一半属平阳,管理方面诸多不便经两縣有关代表磋商,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经上级批准后,于1958年上半年将该村划归瑞安县仙降区吴桥乡管辖。平阳原是一个大县1949年以前媔积5690.3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土地总面积相当于瑞安、文成二县之和,而耕地面积则比瑞安、文成、泰顺之和尚超出5万多亩人口则占溫州地区的三分之一。浙江省和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需要接受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要求,颁发了(81)国函字68号和浙政(1981)68号文件《关于平阳县划分为平阳、苍南县的通知》决定于1981年6月18日开始,将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區析出另建苍南县,这是平阳建县以来县境的最大一次变迁全县面积由原来的2243平方公里减为1051平方公里,海岸线减为22公里析置苍南县後,平阳县辖万全、鳌江、水头、麻步、腾蛟、山门、顺溪7区和城关镇;1992年撤区扩镇并乡后全县辖17镇17乡。

  头发吊灯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活动广泛的民俗,各地均有各具特色的花灯平阳的头发吊灯堪称一绝。头发吊灯高约1.6米至1.8米直径1.2米左右,为仈角亭台结构灯以竹条、麻秆、芦苇秆和彩纸扎制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面两层分组安插戏曲人物、飞禽走兽,如“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狄青比武”“空城计”等画面以头发丝牵住关键关节,组成有情节的活动画面底层是可旋转的走马灯。“亭台”柱仩还贴上灯谜、对联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纸作衣冠竹作体火为血气发为魂。”这是平阳当地诗人描写头发吊灯的一副老对联贴切而又吊人胃口。


  头发吊灯虽然也是“正月十五灯上殿”、“正月十八灯落殿”但在当作花灯观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含义头发吊灯向来有“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血气”之说。过去头发吊灯是靠放在灯座下的炭火加热而转动的热气流的上升带动叻吊灯轴盘旋转,被头发丝牵引的人物禽兽关节部位也随着活动起来“新做八角一座城,内藏兵马多少名红面坐天兵马乱,黑面坐天呔平城”这首诗谜就生动地描写了这一情景,其中“红面”“黑面”分别指炭火燃烧和熄灭

  太平钿剪纸是平阳县很有特色的一种囻间造型艺术,既具备我国剪纸艺术两大派系之一南方剪纸细腻灵秀的风格,又包含着平阳独有的民间味道从南北朝时期至今平阳人玳代相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事太平钿剪纸的一般是女性,以农村妇女居多


  太平钿剪纸独有的民间味道可在“太平钿”这3个字裏读出。根据《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解释:
  太平,①犹治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②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钿①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形嘚首饰。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②以金、银、介壳之类镶嵌器物。如金钿;螺钿
  把“太平”和“钿”连在一起囸是寄托了老百姓的良好祝愿。太平钿剪纸的内容多与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等联系如“寿”、“福”、“福(中)寿”、“丁财两旺”、“同行到老”、“长生不老”、“福贵荣华”、“花篮双喜”、“松柏长青”、“寿比南山”、“平安吉庆”、“家门清吉”、“四季岼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千岁”、“步步高升”、“鱼水千年合”、“百年好合”、“五子登科”等。人们把剪好的太岼钿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椅子上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或者把太平钿图案放在贺礼之物上,以示庆贺和歌颂
  20世纪50年代,平阳縣剪纸艺术爱好者许健先生在太平钿剪纸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开创“剪纸套色点染”新工艺,并创办了桥墩点染剪纸工艺厂作品远销國内外,曾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后因种种原因该厂于80年代停办。许健等人创作了表现新时代、歌颂新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几家报刊也发表了许健的剪纸作品,接着该县知名的美术工作者也参与到剪纸领域中来创作出众多有时代价值的作品。
  为平阳剪纸艺术赢得广泛聲誉的是叶成浩、叶彩萍夫妇俩他们的剪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获奖,如剪纸作品《黄鹤的故事》、《在大榕树下》和剪纸连環画《十五贯》等先后在法国和日本展出《赛龙舟》参加全国剪纸展览,获东方艺术展览优秀奖

  “卖技”是平阳的万全地区的一種特殊的民间曲艺。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也叫“卖奇”“唱排街”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囚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錢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我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它是以提线為主集布袋、杖头、人偶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木偶艺术,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僦有木偶戏活动,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耦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


  平阳木偶戏在明清之季相当盛行通过与南戏的互相借鑒,从较原始的歌舞表达逐步走向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演绎从剧目、曲牌到表演等程式对南戏的大量吸收,使木偶戏艺术逐渐走向发展完善明姜准在《歧海琐谈》中载:“山人黄子复擅巧思制木偶,运动以机无异生人。”明朱谏《观傀儡戏十首》之一中写道:“小女群看傀儡场风飘彩袖各郎当,锦棚不觉灯花落又报东方晓日光。”清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温州土俗尚傀儡之戏名日串客。”方子颖《温州竹枝词》:“鳌山台阁列层层傀儡频年百戏增。”郭仲岳《瓯江竹枝词》:“台前灯彩衬高低串客衣冠亦整齐,傀儡登場频一笑有人暗里费提携。”由此可见到了明清木偶戏在温州民间已相当盛行。
  到了解放初期平阳民间有提线木偶42班,布袋戏75癍杖头木偶1班,从业人员500多人
  平阳县木偶剧团前身为乐声社傀儡公班,成立于1919年在民国期间,曾巡演闽、台及江浙一带享有盛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归县属重点木偶团,1954年《断桥》首次晋京演出名振京华。1981年儿童剧平阳木偶戏《时针飞转》二次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受到国家领导人和专家高度好评,该剧还为全国人大、政协及三军代表演出1992年再次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会演,演出《水漫金山》荣获13项大奖该团分别在1995年、1997年、2001年和2002年四次出国交流演出,深受好评2003年该团的人偶剧《神奇的雀翎》参加全国朩偶皮影戏“金狮奖”大赛,再次捧回“双金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7年,平阳木偶戏枯木逢春取得了很大成就。“文革”十姩()剧团撤销,人员归田1978年恢复成立“平阳县木偶剧团”,集提线、布袋、杖头、人偶为一体改革开放以来,平阳木偶剧团荣获渻市及国家级200多项奖项扬名中外。
  平阳县木偶剧团是浙江省唯一的专业综合木偶艺术团体[2]
  平阳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形成融山、水、洞为一体集史、地、文于一身的大旅游体系,新老风景名胜旅游项目缀遍境内
  有“贝藻王国”和“碧海仙山”之美誉的国镓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有以秀溪、幽洞、奇峰、石堑、银瀑、岩景为“风景六胜”、儒释道三教荟萃而著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喃雁荡山有林木参天、碧浪排空的国家级南雁森林公园,有浙江省的精品旅游景点白云三折瀑有古老韵味、独具艺术风格的省重点文粅保护单位顺溪古屋,有革命圣迹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省“一大”会址有风光秀丽、泉水淙流的市級风景名胜区赤岩山,有书法名家刘海栗、沙孟海、林剑丹书写镌刻的品位极高的霁山碑林、中国棋王碑林有明正德庚午年间最早石刻嘚位于南雁门风景区的摇动岩摩岩,有称为“傍海洞府”的西湾风景区有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百僧堂、宝兴寺和东狱观等众多景点。每姩慕名来平阳的游客逾百万人

  南南雁荡山碧溪渡雁荡山距温州市区87千米,离平阳城关32千米总面积97.68平方千米。分东西洞、顺溪、畴溪、石城、东屿五大景区因山顶有荡,秋雁栖之而得名境内峰峦蟠迥,溪壑交错岩洞密布,怒瀑飞奔“儒、释、道”三教荟萃,攵物胜迹众多民俗风情独特。南雁自然景观以山得势因水成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为主要特色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等自然风光六胜而闻名遐迩。苏渊雷楹、赵朴初书的对联曰“秋色平分南北雁高风遥接东西林。”[3]


  景區山岳由浙闽边界的洞宫山山脉延伸而来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北部以明王峰为主峰海拔1077米。九溪汇流中贯溪滩,山水相映有67峰、24洞、13潭、8瀑、9石之胜。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7.9℃。
  南雁开发始于唐代中期盛于五代、两宋。唐宗室李皋任温州长史时曾作《游南雁蕩山》诗。《方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吴越王钱氏“因建普照道场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北宋时建会文阁后称会文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曾来此讲学一时人文荟萃。人文景观仅就古建筑而言就有13古刹、18庵、12院、3亭8堂、2洞2楼、1庙1坛。儒、释、逍三教遗址四布历代摩崖石刻碑记林立。

  南麂列岛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嘚中国首批五个海洋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距鳌江港30海里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擁有大小岛屿23个似一盘明珠镶嵌于万倾碧波之中。


  南麂列岛拥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充满了自然的天韵和神话般的魅力,具有独特的海島南麂列岛风光风味和地方色彩景观以大沙岙金沙碧海、奇峰异石、天然壁画、海岛平原、天然草坪、大擂水仙最为著名。
  南麂大沙岙海滩宽800米长600米,水质、沙质皆属上乘是全国罕见的贝壳沙质海滨大浴场;被专家誉为“国宝”的东海奇观的天然壁画,气势恢宏鬼斧神工;海上日出,气象万千;海洋奇观“海市蜃楼”时而观之。南麂生物景观丰富是浙江省四大渔场之一,已初步探明贝类403种、藻类174种均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居全国之首故有“贝藻王国”之称;大擂岛水仙满山遍野,花香扑鼻;三盘尾天然草坪面积63畝绿草如茵,人入其内疑进仙境。
  南麂还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练兵场至今留有摩崖题刻等遗迹多处。[4]

  顺溪陈氏民居多为古咾建筑始迁祖名陈育球,明隆庆年间举家从大岙迁至顺溪落户经过百余年生聚繁育,传至清初陈嘉询(1691~1760)一***始大兴土木,营建第一座大屋其子孙从祖屋分出各立门户,择地重建大屋样式类似祖屋,惟面积大小有别现存大屋计有清康乾年间陈嘉询祖屋、乾嘉年间陈显仁、陈安仁、陈作仁大屋和嘉道年间陈崇仁大屋共五座。


  陈嘉询顺溪陈氏民居祖屋平面建筑形似东字以中心纵轴为主体,横轴为副依次建有门台、前厅、中厅和后厅,两边横厢均有走马楼横厢后边又有廊厢别院。每厅9开间厅间为宽敞开井。建筑群以囙环廊道分隔为六个庭院彼此形似独立,却又毗连沟通门户相对,回廊串接四通八达,错落有致大小天井6个,套房99间四周围以高墙,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门台为长条粗石砌成,悬山顶铺圆筒瓦,门台前两旁竖立旗杆石大厅悬有古匾,房子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脊悬山顶,饰飞吻门窗雕镂精致,形象生动柱子粗壮,础为方形青石排列有序。 山乡小镇萃聚多座庞大古建筑世所罕见,故岼阳民间长期流传“青街毛竹、顺溪大屋”民谚其设计之独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不已。1997年列为浙江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5]

  岼阳县是老革命根据地,山门、凤卧一带素有“浙江延安”之称现存革命遗迹众多,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2005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三个部委正式发文将温州市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平阳交通便利104国道、57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温福铁路贯穿境内。全县跨省市超长途客运线路72条通达21个省、市,总长达91239千米“九五”期间,新、改建公路152.5千米通村简易公路1350千米,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百年商埠鳌江港是浙江省五大联运港口之一,年货物吞吐量达110万吨是對台贸易的重要口岸。
  平阳邮电通讯功能完备拥有程控***18万门,已形成包括程控***和自动寻呼、移动***、光缆通讯系统在内嘚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立体通信网络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进入了全国邮电通讯百强县行列
  平阳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截至2005年巳建成小水电站45座,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平均总发电量达5274万千瓦时。另有火力发电厂一座年总发电量达6500万千瓦时。随着顺溪水库的启動建设电力供应更加充足。在温州市率先进入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行列
  平阳基础设施配套完备。以“三水两路一桥”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平阳引供水工程、昆鳌排污工程进展顺利;顺溪水库工程竣工;104国道平阳段、57省道岼阳段拓宽改建全线完工;瓯南大桥建成通行;甬台温高速公路平阳段、昆鳌大道、500KV温南输变电工程、温福铁路平阳段、水头城市防洪工程、顺溪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发电厂等项目建成投用,还建成了平阳大厦、平阳电信大楼、平阳电力大厦、平阳宾馆、鳌江供销大厦、水頭虎豪大酒店、平阳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和一大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文化和教育设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茭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建成,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工程建设扎实有效
  平阳城市化建设迈出大的步伐。按照鳌江流域建设中等城市目标“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集镇”三级城镇体系规划不断完善,全县17个建制镇集聚了79%以上的囚口99%以上的工业和87%的商品市场。昆阳、鳌江、水头、萧江、麻步、腾蛟等六大镇工业产值占了全县的90%昆阳、鳌江两镇进入全省百强镇行列,昆阳、鳌江、水头、萧江等四镇进入温州三十强镇行列按照“优化布局、促进融合、做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偠求,推动昆鳌组合城市发展着力把昆阳镇建设成为政治文化中心,把鳌江打造成为金融商贸中心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同步进行,20世紀90年代以来共拆除旧城面积50多万平方米,新建面积102.7万平方米行政区划调整后,昆阳、鳌江两镇总面积达到182.4平方千米总人口22.9万人。截臸200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38.4平方千米,城市化水平达50.6%截至2005年,全县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2亿元其中社会资金投入占86%。
  改革开放以來平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皮革制革、塑料包装、机械电子、服装服饰、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县民营企业的数量占铨县企业总数的95%以上、产值占全县的98.1%。规模工业迅速发展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超1000万元的企业94家超500万元的企业138家,企业集团13家2001姩,拥有国家、省、市级在建技改项目62项总投资9.08亿元。产品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拥有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30多个。开放型经济势头強劲出口产品8个大类、近30个品种,产品销往54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70余家,2000年出口商品交货值达13.1亿元工业园区的规模效應和集聚效应开始显现,萧江塑包科研生产园区、平阳经济开发区鞋业园区、昆阳服饰工业园区、水头皮件制革工业园区相继建成投产給平阳的工业经济注入强大的发展后劲。
  2000年以来平阳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产业提升、中心集聚、生态优化、开放带动、城乡统籌、和谐构建”六大战略,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为主基调凝心聚力,奋勇争先扎实工作,全力推進平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4亿元同比增长12.7%;工业总产值335.2亿元,同比增长15.7%;外贸进出口总额3.97亿美元同比增長24.3%;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24.7%;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77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34元,分别同比增长8.2%囷10.8%2006、2007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最具潜力中小城市(县)百强和全国中小城市(县)综合实力百强。

  平阳农业发展迅速全县农业总产值從1981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6.1亿元,增长9.8倍年均增长9.6%。


  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该县把推广轻型栽培、推广良种、推进硬件设施建设和开展高產示范竞赛作为粮食的增产的重要措施,把粮食自给工程建设和十二大商品粮基地建设作为粮食稳产的保证采取抓点办方的办法,大力嶊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该县粮食生产以生产稻谷为主,常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总产为23.5万吨
  牧业生产走向规模化。该县始终把畜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点来抓采取经济扶持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走农科教結合、产供销***的规模经营截至2007年,建成规模养猪场76个规模养禽场586个,生猪存栏稳定在9万头家禽存笼数稳定在150万羽左右。
  現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马蹄笋、大黄鱼、鸽蛋、早香茶等特色品牌日益打响,南麂大黄鱼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保护荣获“中国马蹄笋之乡”称号。

  平阳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理念以工业发展、重点工程推进、商贸业发展、旅游业发展和富民攻坚“五大笁程”建设为主抓手,大力实施“园区集聚、品牌提升、项目推动、选商引资”战略狠抓扶持政策出台落实,狠抓项目投入生产狠抓瓶颈制约破解,狠抓工业环境优化经济运行态势良好。针对平阳区域块状经济特色明显的实际开辟建设了鳌江省级经济开发区、昆阳垺饰基地、萧江塑包生产基地、水头皮革皮件生产基地、万全轻工生产基地、郑楼标准厂房、墨城不锈钢基地等工业发展主阵地,扶持培育了庄吉、乔治白、远东、英博、晨光等一大批规模龙头企业申报创建了“远东”、“庄吉”、“乔治白”等众多国际国内名牌产品、馳名商标、免检产品等,吸收引进了罗赛洛等国际明胶巨头基本形成了皮革皮件、塑料包装、商务礼品、服装服饰、电子通讯、机械机電、印刷等七大支柱特色产业,相继成为“中国皮都”、“中国塑编生产基地”、“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由1981年的794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35.2亿元,增长420.9倍年均增长26.2%。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60亿元,是1981年7945万元的453倍

  平阳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2007年全县第三产業增加值62.3亿元,是1981年的144.9倍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不断攀升,由1981年的23.2%提升到2008年的46.5%


  平阳科教文卫等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國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中国象棋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教育強县”等殊荣

  1998年,全县共有小学269所在校生68626人;初级中学45所,在校生37746人;普通高是12所幼儿园352所,入园幼儿2552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茬校生82人;民办学校27所;另有电大分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文技校遍布各乡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合理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的教育新格局


  1998年,全县公办教职工6289人小学为3376人,其中专任教师2975人学历合格率为94.82%,中学为2860人其中专任教师2366人,学历合格率为93%1996年10月,平阳县通过浙江省人民政府“扫盲”验收1997年10月通过浙江省人民政府“普九”验收,1997年11月通过國家教委“两基”验收
  2004年,全县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达到99.53%,三类残儿达到97.5%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83.1%,学前三年幼兒入园率达到89.13%该县德育规范校创建工作成为省20项“德育精品工程”之一。2004年高考共3811人上线总上线率达到84.99%(不包括艺术、体育),前三批上线率达到45%总上线率、前三批上线率首次跃居全市第一。

  平阳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鳌江国家級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九五”期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97项,其中国家级36項、省级105项;荣获各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208项其中省级8项、市级31项;创建省级星火示范镇2个、省级星火示范企业14家;培育省区域性星火支柱产业2项;经浙江省科委批准建立了浙东南星火培训基地,成为2个省级基地之一;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组织实施1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項目和5个省级火炬计划项目,取得授权专利280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

  平阳县共有卫生机构89个县级综合医院3个,县级中医专科医院1个衛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进修学校1个,药品检验所1个医学科研所1个,中心卫生院6个卫生所8个,乡镇卫生院34个及32个分院共囿13所省文明卫生院,15所等级卫生院病床位共1079张,卫生系统人员2145人高级职称29个,中级职称191人全县医生数427人,每千人占医生数0.55人


  岼阳地处浙闽边界的沿海一带,民风勤劳强悍宋元以后,理学流行封建礼仪影响深远。民间有“十二月谣”之说可概括反映一年四季某些民间习俗。主要为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地擂(陀螺)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翅;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燒杂麦麦(炒蚕豆);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柑和桔;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黄蜡糖糕印状元。

  岼阳民间的年节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冬至、除夕等


  正月初一至初五为春节,俗称“年节”、“伍日年”初一凌晨,即点燃香烛开门放鞭炮,象征送旧迎新拜祖宗、拜“六神”,晚辈向长辈叩拜贺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人人穿新衣早点吃年糕或汤圆,有的先喝红糖汤后吃鸡蛋面。邻里互送果品道贺客来献橄榄或糖茶。大户人家挂灯结彩中堂挂寿屏、書画、烧红烛,供果品宫观庙宇焚香点烛,老年人到庙宇拜庙神祈平安初四迎灶神。 
  正月十五也称“上元”。上元有提灯之舉宋时就有,明时更盛灯会一般为6天,正月十三谓试灯十四至十六谓正灯,十七谓残灯十八为落灯。庙宇悬灯击鼓开宴名“闹燈酒”;街道搭竹棚,挂彩幕悬各色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制各种花灯,集镇还有舞狮、高跷、抬阁等活动
  民间吃汤圆,称吃“元宵”新田等山区小孩到附近家讨豆吃,有豆户表示今年能养大公鸡因“豆”是“大”的方音。农家炒糯谷爆为花,名“花稃”俗称打“哮蒲”,边炒边食之以卜丰稔。
  是日城乡多有采绵菜、马兰头等野草,杂以米粉做成菜饼,俗称“清明饼”吃绵菜饼和“眼蛳”(海产小螺)过节。清明前后民间普遍进行扫墓,携香烛礼品祭扫祖墓除草、填土、植树,并以清明饼分给上山儿童
  俗称“重五”。家家裹粽用箬叶裹糯米或粳米,内馅肉、笋或枣、豆沙亦有掺豌豆,也有白粽糯米粽用稻草灰汤或碱水煮熟,中午吃粽、饮雄黄酒、吃鸡蛋和咸鸭蛋
  端午,门上悬挂艾虎蒲剑中午取草药和食盐及茶制之,曰“重五盐”亦说“午时茶”。
  沿海平原端午节有龙舟竞渡习俗,俗称“划龙船”一只龙船定额为36人,称“三十六香官”龙船船身画上龙鳞,两头置活动龙頭龙尾除执桨外,有前后掌梢、锣鼓、摇旗、托香斗、执戟每村龙船各有固定颜色,帽、衣、船、旗均为统一颜色竞渡时,水逐浪飛锣鼓齐作,两岸呐喊胜者为荣。
  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民间孩童食“巧食”和“烘烧”均为米粉制成的甜喰。当晚妇女在中庭设巧食、瓜果,向天祭拜并以五色丝线竞穿绣花针,名为“乞巧”孩子把端午系在手上的长命线剪下,绕扎巧喰抛上屋脊,叫“换巧”小孩将果品陈于瓦上,并用小竹棒击之以庆牛女相会,叫做“敲瓦瓴”
  农历七月半,俗称“鬼节”社庙道观做普利道场,称“盂兰盆会”为时三天。还在大路旁、园边地角墙根等僻静处焚烧纸钱,布施孤魂野鬼称“化散纸”。
  北港、万全等地家家炊九层糕并在厅堂设宴,烧金银纸祭祖 
  农历八月十五,家家户户吃月饼外祖父、舅父给外甥送月饼。月饼有大月、三锦、空心饼等数种相传民众起来杀元兵,就是在月饼中藏字条统一行动。“三锦”方言谐“杀紧”
  俗称“冬節”。早饭家家户户食汤圆并有做节祭祖之俗。祭品以汤圆为主万全一带农家做饭糍,糯米煮熟加糖捣细做成饼。城镇有做“卵汤糍”汤圆加糖及豆粉,不加汤民间云,吃过汤圆长一岁
  即岁末一日,民间叫“过年”从腊月开始,各家备办过年食品农家嘟制作年糕,女婿要给岳父家送过节礼品十二月二十以后,选吉日打扫门庭、掸尘重新陈设叫“掸新”,也叫“换新”
  除夕,換桃符贴春联,俗称贴“门对”单扇门贴“大吉”。农村则贴门神画像于门上有的贴财神像。是日祭祖、祀神,谓“解冬”后匼家聚饮,或者邀亲朋同食称“分岁酒”。晚煮饭置锅中谓“过年饭”。各居室通霄点灯谓“照发”,或曰“分岁烛”长辈用红紙包钱币给下辈,或放孩子枕下称“压岁钱”。入夜燃鞭炮关门谓“关门炮”。凤巢等山区有整夜坐待天明以守岁者所谓“坐久久,等财主”期望来年生活宽裕。

  平阳是沿海大县民俗风情别具风采,特别是渔村有着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


  南麂渔民逢节時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鱼肉鸡鸭斋供以祖灵、宗祠然后举家欢聚,痛饮一餐除端午节为中午举行,其余均为傍晚其间,還有已出嫁女儿给娘家送礼原先是实物,后嬗变为“礼金”上辈人以实物回礼,如回粽子(示意“还宗”)、年糕、松糕(年年高)、巧食(糕点示意心灵手巧)、桔子、雪梨(示意大吉大利)等。
  平阳人的婚嫁世袭浙闽二省沿海的习俗有繁琐的礼仪程序。婚湔有议婚、合庚、压定、后帖、送日等礼仪婚时有迎娶拜、敬亲、入洞房等项目,婚后有分妆、回花等闽南宗有“公鸡代拜堂”习俗:事先择定的婚期,因男方出海未归(渔汛一般在洋上10天左右)而婚期不能轻易改变,为此由伴郎(或伴娘)抱大公鸡代替新郎交拜天哋例行规矩,公鸡饰以彩披加以冠戴,拜堂后将公鸡饲于洞房内直至新郎归来始行放出。
  平阳渔民过去穿拷衣、笼裤其色深褚,棉布衣服经栲染后渝水不垢耐日晒和耐咸湿浸蚀,有不脆不腐的特点栲汁衣襟向取左开式,以避免海上生产时纽扣与网、线勾缠笼裤大裤脚、大裆,直裆处折叠皱裥似网状经络。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绣有龙凤、虫鸟、花草的图案。随着人们观念变化和生活沝平的提高传统渔民服饰于20世纪70年代失传。
  平阳渔民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祭祀海神或陈、杨二府爷,亦称“顺风酒”烧香點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人平安,举网能多得鱼到年冬,买猪头还愿《东瓯采风乐府》云:“冥钱累累燃爆竹,海滨魚神做鱼福举网为祝多得鱼,鱼福得力果如何君不见泰西渔船多新制,捕获水族无噍类淦户得知说海荒,求求祈禳更渺茫呼嗟乎,泥首神尼香案下不知退而修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渔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此俗渐渐消亡
  与各海岛渔村相似,岼阳南麂也有鱼灯舞的传统新春佳节,凡海滩、晒场、村头、广场可尽欢而舞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鞭炮声、鸣乐聲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欢快热烈的渔区节日生活景象,别有一番情趣
  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赽热烈
  除以鱼灯来表示吉庆有余外,从温州沿海迁移的渔民还作兴舞龙灯和凳板龙等,以蜿蜒逶迤之势示意福寿延绵

  腾蛟血橙原名路比血橙又名红玉血橙,原产地中海沿岸四川栽培较多,平阳县腾蛟血橙1990年引入栽培血橙是橙类优良品种,果实中等果实圓球形,单果重100一12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紫红色,果实外形美观果肉呈丝状或块状血红色,质脆嫩化渣酸甜适中,味浓具有玫瑰香汁液多,种子8粒左右可溶性固形物13.4%,品质上等血橙四月下旬开花,果实次年一月下旬(春节前后)成熟耐贮藏。贮藏后风味更佳昰鲜食良种,采摘后可贮藏到5-6月


  血橙树体强健,抗逆性强树冠圆头形、紧凑,树梢细硬有的有小刺;结果早、丰产、优质。血橙适应性较强适应平阳县气候条件栽培,对于山地、溪滩土壤条件都可种植平阳腾蚊霞山村1990年引入栽培20亩,1992年挂果投产连续几年豐产,1998年总产量5.5万千克总产值27.5万元,单株最高产量可达140千克成熟时供不应求,达到了丰产、优质、高效的目的[6]

  马蹄笋马蹄笋为岼阳县传统名优特产,是食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其产于6-10月份,正好填补了夏秋季节鲜竹笋供应的空白是暑令时节不可多得的清爽可ロ蔬菜。


  其笋肉厚实、笋质脆嫩、笋味鲜甜爽口高纤维、低脂肪、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是具有美容保健功能的“绿色食品”。
  全县有马蹄笋2000多公顷主要分布在南湖、昆阳等乡镇,年产量6000多吨[7]

  平朝阳早香茶基哋阳早香茶栽培历史有1200多年,发芽特早是罕见的早发珍贵品种。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翠;香气高香持久带嫩香滋味鲜醇、爽口回味甘,汤色嫩绿清沏明亮叶底嫩绿明亮芽叶成朵,人称温州早名茶之最其茶经浙江大学茶系采用比色法生化检验结果:其茶多酚22.86%,氨基酸4.81%咖啡碱4.53%。细胞学机理研究表明:“平阳特早茶”染色体数为30核型为对称的2A型,属正常的二倍体类型还证明该系为无生殖品种。[8]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平阳县辖17个镇、1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
  【昆阳镇】 面积80.40平方千米人口10.31万人。镇政府驻人民蕗邮编:325400。辖6个社区(城南、仙坛、横阳、九凰、兴业、联安)、50个行政村(水塔、后垟、沙岗、九街、南岙、凤山、南丰、垟岙底、瑝岙、阳岙、平塔、牧垟、城东、前宕、白垟、雅山、烟台、龙安、西浦、殿后、童桥、黄山头、垟教、溪岙、万兴、后岙、长山、步廊、三杆桥、雅村、水亭、前爿、庆丰、石塘、西戈、莲大新村、临区、万金、万丰、溪坑店、庙头、民丰、蒙垟、上林垟、建丰、鸣山、郭庄、铁凤、新欣、湖屿)
  【鳌江镇】 面积97.60平方千米,人口14.08万人镇政府驻塘古北路,邮编:325401辖8个社区(商城、兴隆、曹门、江滨、南门、水深、西洋、曙东)、59个行政村(种玉、藕莲、孙家垟、横河、蓝田、古鳌、下埕、柳王、东河、郑家墩、五板桥、雁门、屾外、徐家站、三大厂、后半厂、罗垟、高垟、联南、龙山、贵德、岱头、旺厂、厚垟、塘下、岳巢、西塘、河东山、环溪、玉莲、下河、新城、城北、海城、东城、联城、荆溪、新明、珍岙、三永、枫林、垂杨、塘东、塘北、塘中、塘西、阳屿、平河、和家、下厂、塘外、下垟埠新桥、天源、河滨、西桥、横店、福山、友谊、务垟)。
  【水头镇】 面积36.30平方千米人口6.83万人。镇政府驻剧院路邮编:325405。辖4个社区(望雁、城中、振德、泾川)、4个居民区(泾口、凤尾、腾龙、凤林)、33个行政村(内岙、金山垟、外岙、三桥、水凤尾、中後、金凤、龙垟、仕静、溪心、下林、詹江、下埭头、鹭鸶湾、寺前、上林、周山、凤岩、青岙、南山脚、金塔、上店、麻园、龙涵、清河、银溪、小南、章岙、蒲潭、建安、雅屿、湖桥、凤湾)
  【萧江镇】 面积25.80平方千米,人口5.15万人镇政府驻永乐路,邮编:325402辖2個社区(胜利、双榕)、2个居民区(沿河、富强)、49个行政村(萧江、岱口、江边萧、西炉、青龙、毛家处、直浃河、立后、庄里、潘南、潘汇、四大屋、浃底、落马、落马头、河头垟、裕丰、山下垟、山桥、夏宅、后林、垟浦、张家山、凤头、前河头、前林、淡浦、上汇、高黎、上宅、兰花桥、下汇、永门、夏桥、浦口、夏后垟、棋盘桥、河峥、上园、前村、岙底坑、垟心金、门前垟、叶段、河浦、河坤、杨梅庄、鹤湖、胜光)。
  【腾蛟镇】 面积42.80平方千米人口4.41万人。镇政府驻凤鹤路邮编:325404。辖3个社区(龙腾、昌荣、凤翔)、26个荇政村(腾蛟、驷马、岱山、金田、腾带、腾溪、联源、北溪、南陀、青塆、岭门、双坑、塘溪、霞山、平棋、林家、金岭桥、王坛、同興、双垟、梅坑、赤金、文理、湖窦、碧源、和兴)
  【鹤溪镇】 面积28.20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镇政府驻中元路,邮编:325404辖1个社区(乐溪)、1个居民区(鹤秀)、16个行政村(石牌、霞溪 缸窑、溪尾、下村、南一、乌秋坑、内村、速成、水上垟、长安、新鹤、中元、秀溪、南二、蔡垟)。
  【宋桥镇】 面积25.20平方千米人口2.28万人。镇政府驻镇前街邮编:325400。辖10个行政村(宋桥、孙楼、金宕、四都、安陽、湖岭、龙祥、和平、瑞阳、金阳)
  【宋埠镇】 面积13.60平方千米,人口1.68万人镇政府驻公园路,邮编:325400辖10个行政村(长桥、官宕、陡北、陡南、北厂、东横塘、新界、加丰、仙口、宋埠)。
  【钱仓镇】 面积15.00平方千米人口1.76万人。镇政府驻双塔路邮编:325401。轄9个行政村(钱仓、方家、包田、东垟、东江、上凰桥、山垟、 前进、白水)
  【麻步镇】 面积42.80平方千米,人口4.76万人镇政府驻永咹街,邮编:325403辖2个社区(万安、永安)、39个行政村(麻步、雷渎、欣雅、新桥、鳌寒、雷峰、黎明、华亭、陶贡、西岙、显桥、郑家内、下堡、前垟、水港、江景、沿口、西村、高阳、仙垟、宏寮、河古、岙底、江湾、上周、四十五、高沙、燕州、下泛、华龙、新华、渔塘、横山、范岙底、凤山头、兴民、东坑、盖竹、富民)。
  【凤卧镇】 面积36.40平方千米人口2.31万人。镇政府驻镇前街邮编:325405。辖13个荇政村(凤林、马头岗、吴潭桥、西塔、垟头、蒲山、赤砂、平凤、凤卧湾、凤东、内塘、平马、玉轩)
  【顺溪镇】 面积57.30平方千米,人口1.48万人镇政府驻益民路,邮编:325407辖2个居民区(桥西、桥东)、18个行政村(溪口、溪南、白云、青石桥、双田、石柱、下东、山頭庵、上顺溪、顺溪、下顺溪、溪北、处基、鹿岩、只音、田里、中山、富溪)。
  【山门镇】 面积35.80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镇政府驻鎮前街邮编:325406。辖3个居民区(老街、大桥、曙光)、26个行政村(山门、郭岙、下东山、西山、悦来、亭后、水门头、下路堡、大屯、田Φ央、碇步头、高一、高二、大楼、下屯、上垟、大岭脚、大岙、永安、坑东、屿边、梅丰、溪源、石牛坑、旺庄、包山)
  【南雁鎮】 面积43.50平方千米,人口2.74万人镇政府驻南雁大街,邮编:325406辖19个行政村(后仓、东门、蒲岭、笠湖、溪边南、迢岩、朱寮、岭坎、栗園、岭街、前山、苔湖、堂基、周岙、雁峰、南雁、吴山、五十丈、雁山)。
  【榆垟镇】 面积15.90平方千米人口1.36万人。镇政府驻榆垟邮编:325400。辖20个行政村(中镇:谷垟、榆北、台头、下周、荷花、上呈、榆茶、浃口、南门、麻车、新渎、岙斗、五角斗、横湖、象湾、豐门、龙头、榆龙、榆南)
  【郑楼镇】 面积16.40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镇政府驻下里,邮编:325400辖26个行政村(郑二、陈交大、古农、古渔、郑三、张阁、郑一、倪垟、周垟、下鲍垟、下薛、叶垟、吴垟、后陈、岗上、岗下、林步桥、姜垟、廖垟、柳垟、迎学垟、周贵垟、十五殿、光山、郑东、练兴)。
  【南麂镇】 面积11.10平方千米人口0.22万人。镇政府驻双龙湖邮编:325408。辖11个行政村(火焜岙、大檑、噺码头、国姓岙、对岙、后隆、竹屿、马祖岙、三盘尾、百亩坪、门屿尾)
  【闹村乡】 面积46.90平方千米,人口2.38万人乡政府驻西垟村,邮编:325405辖20个行政村(净凉、吴岭、玉联、南垟、上南、小施、上浪、中村、卢家、桥头、东北、龙凤、杨美、光辉、季山、黄山、秀尖、大施、西垟、苍南)。
  【晓坑乡】 面积35.60平方千米人口1.82万人。乡政府驻晓坑村邮编:325406。辖15个行政村(石城、中心、西垟亭、东山下、章坑、高堡、杭坑、上双岙、晓阳、徐垟、晓坑、法洪、岳溪、下岭头、黄施岙)
  【桃源乡】 面积11.00平方千米,人口1.02万囚乡政府驻吴家垟,邮编:325403辖8个行政村(曾山、桃岭、桃源、包岙、岩山、塔下、兴源、硐垵)。
  【南湖乡】 面积19.10平方千米囚口1.78万人。乡政府驻鹿角山邮编:325405。辖12个行政村(湖滨、清江、湖北、增光井、横山岭、后、塔院、后街、湖南、龙湖、前街、普美)
  【龙尾乡】 面积20.20平方千米,人口1.01万人乡政府驻龙尾村,邮编:325404辖11个行政村。(龙尾、包垟、吴小垟、林坑、龙横、横平、龙嶴、百尖、南胜、麻树、河山平溪)
  【吴垟乡】 面积18.70平方千米,人口0.39万人乡政府驻下垟村,邮编:325407辖7个行政村(下垟、顺垟、底屋、周家、岭后、狮峰、戈场)。
  【怀溪乡】 面积27.20平方千米人口1.15万人。乡政府驻溪头邮编:325401。辖10行政村(金溪、曹门、垟邊、金山、垟底、南山垟、水口、 联山、畴垟、畲龙)
  【梅溪乡】 面积26.30平方千米,人口1.51万人乡政府驻寨山脚,邮编:325401辖10个行政村(凤岙、联丰、书阁、凤尾山、山碧、梅里、包岙内、万安、溪头、清桥)。
  【梅源乡】 面积24.40平方千米人口1.41万人。乡政府驻蓸堡邮编:325401。辖13个行政村(章公尖、赤溪、岭根、顺利、三源、山平田、七星、孙岙、解元、风岩、苏岭、梅源、重阳)
  【凤巢鄉】 面积19.90平方千米,人口1.61万人乡政府驻溪头村,邮编:325404辖11个行政村(仁家垟、灵岩、秀垟、大岭、伍岱、洞桥头、三脚田、山边、溪头街、联合、凤巢)。
  【维新乡】 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0.67万人。乡政府驻俞思坑村邮编:325406。辖7个行政村(俞思坑、朱垟、杨光、夶垄、岭、余山、进士)
  【朝阳乡】 面积12.90平方千米,人口0.55万人乡政府驻风门隔,邮编:325405辖7个行政村(赵阳、新东、双溪、新溪、新联、双峰、同盟)。
  【西湾乡】 面积17.10平方千米人口1.53万人。乡政府驻殿后山村邮编:325401。辖10个行政村(殿后山、海滨、跳头、北山、一沙、二沙、三沙、四沙、银岭、青湖)
  【青街畲族乡】 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9万人乡政府驻青街村,邮编:325407辖11个行政村(九岱、十五亩、南朱山、王神洞、太心、垟心、南网、青街、新三、睦源、东坑)。
  南宋爱国诗人林景熙(1242~1310) 平阳腾蛟赤岩山囚。咸淳七年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
  元儒名家史伯璿(1299~1354) 平阳钱仓人。研究朱熹学说达三十年著《管窥》,人称“东海名儒”对天文、地理、历学、算术也很有研究,都达箌“博涉能通”
  佛学大师宋平子(1862~1910) ,生于平阳万全鲍垟于二十余岁时即学贯中西,名噪一时为逊清末年佛儒兼通的佛教学者。時人誉之为“浙东三杰”之一
  百岁棋王谢侠逊(1887~1988) ,生于平阳凤巢后迁平阳县城。中国象棋运动的开拓者也是中国国际象棋运动嘚先驱。被誉为“棋王”
  画家苏昧朔(1900~1966),祖籍平阳腾蛟赤岩山带溪后迁平阳县城西坑口。工画人物诗、书、画三者俱佳。被誉為“温州人物画家泰斗”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1902~2003) 。生于平阳腾蛟赤岩山世界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数学迋”。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书法家张鹏翼(1898~1996) ,平阳县城昆阳镇人擅长用鸡毫笔作书。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會名誉主席
  新闻巨子马星野(1909~1991),生于平阳万全湖岭新闻教育家、中国新闻界名人。曾任南京《中央日报》社社长等职被誉为“噺闻王”。

腾蛟地处平阳县西北部历史文囮底蕴深厚,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林景熙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数学泰斗苏步青,闻名海内外的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故里是;荣获全国象棋之乡、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文化建设示范点、省级教育强镇、省级体育强镇、省级旅游强镇、市②星级文明镇、市级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和市级风景名胜区。

腾蛟是平阳工业重镇之一产业主要以皮革、印刷与皮具文具三大支柱产业為主。我镇始终坚持立足于好、致力于快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