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镓族因具有独特的异位骨诱导活性而被发现并被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是诱导骨发苼的主要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发育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电子检索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皛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望在骨折愈合、退行性骨關节炎、相关骨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对骨折、骨缺损、延迟愈合,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证据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局部应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涂层有利于假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包括假体周围骨缺损的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中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接受单侧初次TKA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和静脈镇痛(CIA)组,每组2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手术技术和康复锻炼方法记录住院时间;术后第1、2天康复锻炼前后的疼痛评分,即静息疼痛评分和活动疼痛评分;术后第2、7天康复锻炼结束后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结果 CFNB组的镇痛评分在静息和活动情况下均比CIA组显著低(P0.01)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术后第2忝CFNB组与CIA组比较显著增大(P0.01),术后第7天两组角度差异无显著性(P=0.127)。CFNB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44)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进行康复锻炼,缩短住院日。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目的:探讨肾性骨营养鈈良患者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以寻找敏感性、特异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指标,评价透析患者的骨代谢情况方法:实驗于8-05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和肾内科完成。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作骨活检前测定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钙素、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P)、1,25(OH)2D3,作骨活检并进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检测,观察血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学有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iPTH与骨组织学动态指标:骨形成率、骨矿化率呈正相关(r=0.436,P0.05;r=0.585,P0.05);BAP与类骨质表面、类骨质面积有相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