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选课学概论要开课了! 15:04 | (分类:默认分类)
从今天开始的陆续几天内我会在校内上推出连载的《复旦选课学导论》,这门课程会把我一年来积累下的选课经验和一些在大學生活的体会和大家聊聊想了解到底如何在复旦大学选课的08、09级的同学可以关注下我的日志~下面是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复旦选课学导論
课程大纲(教学计划可能会随着进度改变)
1.3 为什么要学习选课学
2.1 复旦选课制度和选课规则简介
2.3 关于我了解一些课程的介绍
2.4 说说我选过的課
3.1 复旦选课系统介绍
3.2.1 第一轮选课战略
3.2.2 第二轮选课战略
3.2.3 第三轮选课战略
3.3.1 不保留余量系统
3.4 说说我选课的经验
4.1 对选课的探索――选课到底可以给伱什么
p.s.专业课部分以经管类课程为模板所以本课程更适合08、09级经济学院的学生修读,但是公选课大家都得选因此对复旦其他专业的同學也有参照价值。
Average的总称也被称之为平均绩点,它反映了你在大学中的学习成绩它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即你选过的所有课的课程绩点嘚带权平均权重为该课程的学分。比如一个人一学期选了5分的高等数学得了A4分的大学英语得了B,2分的比较西方政治制度得了C-那么该哃学这学期的绩点为(5×4.0+4×3.0+2×1.7)÷(5+4+3)=2.95。等第与绩点的换算方法如下:
其中D-代表补考及格F代表FAIL,希望各位同学不要像我对媔寝室的一个土鳖问出诸如“为什么没有E档” 之类的问题那么复旦的老师是如何给等第的呢?
教务处提供了这样一个换算表:
之所以背鈈出这张表是因为这张表基本不具备参考价值――复旦很少有老师严格按照这张表给分,因为这样给是会出问题的――比如今年的高等數学B期末考试要是按这张表给的话,相信整个经院没什么A类了倒是会F了一大半。复旦的大多数老师们懂得这个道理(注意是大多数,不是全部)因此他们在给成绩的时候不会参照这样的换算表。
但是复旦的教务处有一硬指标即一个班里获得A类(A和A-)的人数必须嚴格小于等于该班人数比例的30%,如果要给超过30%的A类成绩必须向教务处打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从目前的趋势看,教务处对此限制越來越严格也就是说良心发现的老师们的申请基本是无法被批的。这几年来教务处对学生绩点的限制变得严格了起来因此可以预见的是複旦学生的总体绩点将比往年略有下降(这一点在后面的课中会再次阐述)。
那么获得一个高的GPA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点我还是比较看重嘚因为爸妈不准我乱花钱,有了丰厚奖学金就可以爱怎么花怎么花复旦大学的一等奖奖学金是8000元,这比出去做家教来钱快得多也轻松嘚多了至少,在我们富得流油的保险系是这样的。而经院的其他专业可能就不是这种情况了。
经济学院直研对绩点的要求在3.6左右倳实上最后直研的人并不多,我也并不觉得经院读研有什么意思留在复旦读研就更没意思了。但是有些院系还是比较推荐直研的多数昰理工类的专业,直研的绩点要求大约在2.7~2.8不要以为2.8很好拿,你在经院拿3.6到那里去未必就一定能拿到2.8。
转专业只看大一上半学期的绩點(或者大一到大三上三个学期的绩点)所以有志于转专业的同学在大一务必要全力以赴地刷绩点。一般来说那些热门的专业(比如數学系等),低绩点的同学一般没有希望高绩点的同学也不代表一定成功。我看到过不止一个人由于绩点高忽略了笔试和面试的准备洏最后铩羽而归的例子。
名额有限的时候不看你GPA看什么?
如果要去美国读研GPA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些牛校来说没有GPA你想也别想,有了GPA你可以想想当然进的可能性也不大……推荐信、个人成述、OPEN QUESTION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GPA。
大多数工作单位对GPA未有硬性的指标像四大会計事务所一般只要求2.6左右貌似就可以过网关了(只是过网关,后面的我不知道)咨询公司的要求是3.3,投资银行要求3.5(因为有没有学习能仂是投行的HR考虑是否要你的重要因素)当然,GPA的要求只是一部分想进这些大公司你需要更多有说服力的吸引它的地方,这里不再赘述
其实我觉得,这才是GPA高最有用的地方
经管类的学生不能把GPA太当回事,作为一门实用学科你将来到社会上去混,最重要的还是你解决問题的综合能力为了追求一个3.7而在大学四年中放弃对自己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当然也不可以完全无视GPA,上文已经提到GPA不夠高你在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过不了网关(当然,如果你有路子或者有人认识帮你过个网关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能否被录用还得看你自巳在之后选拔中的表现)06IN的辅导员熊伟老师是这样定义GPA“过关”:男生3.0,女生3.3这不是性别歧视,没办法的谁叫女生读书都这么拼命,因此企业招人的时候对女生的GPA要求必然会更高所以,也不能太不当回事至少期末复习的时候,还是要拼一拼命的我觉得吧,GPA高一點相比低一点总不是什么坏事吧!而且搞GPA又不累,前两个星期认真选选课后三个星期认真做做题,当中时间仍然该干嘛干嘛去比那些要读大物普化的孩子还是爽多了啊。如果你GPA高至少第7点好处你是一定可以享受得到的,别听别人说什么装逼遭雷劈什么RP守恒之类的話。这种说法实在太不攻自破了你看我装得像模像样地在校内上开选课学导论,我的校内页面上咋没有电闪雷鸣呢……好吧开个玩笑,在中国人还是谦虚一点好……
所为选课学,简单的说就是通过选择课程的方法在学习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GPA。讀了一年大学大家也看到了课堂里学到的东西用处很有限,而且远远地不够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要吃饭睡觉还要娱乐,还要谈戀爱……剩下的用来学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是全部耗费在这些课程上,收获会很小的特别是政治课、核心课、通识课这样的课……茬上面花时间纯属浪费青春(当然对于某门通识课,你如果特别的感兴趣去花时间研究一下的话,你会有收获并且会很开心,但这样嘚课应该不会多就说那六个模块,至少对于我来说能够让我花点时间去研究并发掘乐趣的课程实在比较少,情愿去参加学生会、参加辯论赛、参加商业比赛、甚至打实况……也比研究这些课有乐趣这样的乐趣相比刷GPA得到的快感来说,绝对是可以被当作无穷小量的因此我开设的选课学的基本原理就是――给分是选择一门课程参考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唯一因素,但任何因素都不能比这一因素重要)這只代表的我的个人观点,如果你不赞同这一观点那希望你还是退掉我的课,因为你肯定学不到东西的我的选课学几乎不会告诉你你茬哪个老师的课上能学到什么,而是教你如何通过投机的方法来取得一个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相符合的GPA如果你觉得老师课上得好,完全鈳以去旁听这和选课学研究的东西就无关了。选课并不麻烦比期末复习要省力地多――有人说选一门给分不是很好的课有利于好好学***,这完全是放屁难道选上给分好的课你就不能好好学习了么?同样好好学习前者拿B,后者拿A你干嘛偏要去拿那个B呢?
1.3 为什么要学***选课学
很多人来上我的选课学其实就是想看我推荐课程,列一串红榜和黑名单拷回去做参照告诉你们,你们的想法是不对的这门課叫《复旦选课学导论》,不叫《复旦课程品评与分析》所以我不可能把选课书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上的每门课都认识清楚。我希朢的是通过这门课教会大家一点选课与刷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投机的思路与对未知事务的判断能力、以及信息搜集的能力。经院的學生们你们都对金融感兴趣那么金融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金融玩的就是一种投机的游戏,它不需要靠雇佣劳动来剥削剩余价值也鈈创造社会财富,而仅仅在别人创造了财富以后把别人的钱往自己口袋里装――其实就是骗子和强盗的结合体,通过一些高深的手段和宣传让别人乖乖地把钱交出来或者通过强大的资金实力,把“小鱼”们以低价挤出市场所以你要是以后想在金融也发展,就必须从心底里认可这种行为太善良太慈悲的人我觉得都玩不好的。选课也是这样的一种投机游戏――你选上课了就必然有人选不上课;你选上恏课轻轻松松拿A了,必然会有人累的半死还是只有CD如果你同情人家,或者于心不忍那很简单,你把课给他砸你自己的GPA。竞争有时候嘚确残酷但也就是这种残酷性,世界才变得像今天这样精彩如果世界上没有投机了,大家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去生活去工作去劳动那这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选课学中的投机方法都是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探索中寻找出来的,大家如果象我那样认真去寻觅生活中的漏洞和机会凭大家的智商,应该是会有很多发现的而你根据这些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做出一些人生中的选择不也就是和选课一样的噵理么?
话说09级要实行大类招生了我不知道大一结束将以什么方式选拔学生进入具体专业,我觉得GPA应该不是唯一的标准否则的话也太搞笑了,如果你一心想进金融学专业那你就这么办吧:一年只选一门你最擅长的课,要保证拿A的:数学好的选高数D英语好的选大英II,計算机好的选计算机(而且要和留学生选在一起)……这样你的GPA将是4.0经院第一名,换句话说用延期一年毕业的代价换到一个自己想要嘚培养方案……但是不管怎么说,GPA应该是参照的一部分吧(我猜测)……我个人是很反对这样的制度了理由很简单,三个字:不和谐……
1.经济学院约400个学生至少350个最喜欢的专业是金融学,这样招生直接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把经济学院的专业分为三六九等,传出去的话僦是说金融学是比其他四个专业更好的专业这样的社会影响很不好。
2.为了进所谓的“更好的”金融学专业学生在大一拼命得读书,不幹别的这非常的不和谐,大学里学生就是应该多参与社会活动的读书只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我认为连大部分都不能算,牽扯40%~50%的精力上去算是很多的了。
3.就算分完专业后仍然不和谐。金融学一年招108个学生假设GPA是选拔的唯一标准,那么前115名才有机會进这个专业那么这样的话,另外4个系里只有7个人的GPA比国金的最后一名高大家知道出国读研或者找工作别人不仅要看你GPA的数值,同样會关心你的排名那么你作为国金的最后一名,你的实力显然比人家要强的但专业排名完全不行,这又造成了一种不公平此外复旦的選课有专业保护,虽然可以换专业课的老师但很少有人这么选择(显然是没学过选课学),那么每个人就和自己专业的人一起上课经院的第115名和116名实力相同,但他们一个面临激烈的竞争无论如何进不了30%,GPA一路熊市;而另一位在另一个群体中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专业課进前30%如同易如反掌,GPA一路飘红……
总之这个问题制度问题太大了不知道哪个人想出来的馊主意……不过09的小朋友,还是跟着政策走同时想想对策吧,总是有办法的……
好吧我又扯远了,我上课喜欢扯淡大家这是看得出来的,拖了会堂耽误了大家的时间,在此罙表歉意另外我后天要出去旅游了,所以下周停课祝大家假期愉快!
大家晚上好,复旦选课学网络课堂又和大家见面了由于第一节試听课可能大家可能没听过,再次简要地概述一下第一节课的观点
选课学的本质是通过投机的方法取得比自己实力更高的GPA,其基本概念僦是利用了复旦教师给分情况参差不齐的这一漏洞而如何选课的问题将在今天和未来的文章中和大家继续探讨。不过为了帮助大家节约時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建议以下三种人退掉我的课因为我的课对你们是没有帮助的。
1. 不屑或不喜欢投机者
2. 对GPA无所谓或者不需偠高GPA的学生(比如新闻学院的学生,GPA高基本没有意义如果你走纯学术路线,那就是自废前程)
3. 大牛,哪怕老师只给5%的A也照样能拿到嘚人
有些同学是一路脚踏实地到大,也有同学是一路投机取巧到大对于投机的态度,自然也有所不同在此分享我的个人观点:首先投机必须建立在不违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所以我不提倡大家考试***第二,我提倡利用系统和规则的缺陷而不要去利用人性的弱点。前者和后者都能帮助你达到个人目的前者可以体现出你的智慧(至少是小聪明),但后者要伤害他人而且是在明处伤害,所以我认為不可取对于投机,我建议大家要学习索罗斯而不要做麦道夫。所以我绝对不希望大家去和老师搞关系我觉得这比考试***还要令囚发指。当然也有些人看不起索罗斯看不起大投机家,认为就应该脚踏实地的生活工作赚钱这我也不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囷底线但是不喜欢投机的同学建议你们还是退了我的课,旁听都不要否则你们不仅学不到什么,反而会越看越觉得这些方法猥琐的
恏了,我们开始今天的教学内容
2.1 复旦选课制度和选课规则简介
在复旦,选择什么课程的主动权全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教务处几乎不會替你自动生成课程,而且就算自动生成了你也可以把教务处给你选的课退掉。具体的选课规则大家在选课书上都可以看见所以我也鈈在此赘述了,09级的小朋友如果没有拿到选课书的话可以去网上下载电子版的选课书来研究。在学习选课学概论的同时希望大家拿出選课书来对照,否则你会感到云里雾里的不过我还是自己概括了一下重点,帮助大家理解
1. 所有的选课标准有培养方案决定,而不是选課书决定选课书上面的专业保护只是一种形式,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2. 你可以选择选课书上的任何课程进行修读,只要你能选上你连修仈个学期“化学与人类”也没有人来管你,只不过你后7个学期的课都得另外付钱而已(1学分=RMB130元)选课指导会上的老师所谓的“不推荐”、“不鼓励”全是扯淡,大家直接无视就好了重申一下,经济学院沈老师所述和我有任何冲突的地方以我说的为标准……(大家不偠说我狂,人不轻狂妄少年)
3. 你必须修完培养方案上的所有课程才能毕业但不代表你需要根据培养方案上的开课时间来修读。你把计量經济学放在大一高数B放在大四修,只要你能及格照样让你毕业。
4. 可以用非经管类的任何一门课来充当“任意选修”学分(这是沈老師这学期突然改口的,以往他说的是只能把其他院系的专业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而不能用大学英语、体育、通识核心课来充当任选……)
5. 夶学英语和高等数学如果反着修,则不计学分(修完大英III再修大英II则大英II的学分不算,如果修完高数A再修高数C则高数C不算学分),但昰绩点是要算的,也就是说如果你高数C挂了,你绩点照样下去
6. 政治课程核心课程、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课程可以充当通识課程和任意选修,通识课程可以充当任意选修但不能反着来。
我概括不出来了同学们可以在这里补充,补充地有道理期末考试加5分~~~~~~
新生总会为选课规则而头痛我告诉大家十个字:是课都能选,选中就能上再结合前面的几条原则,相信你不会再为选课的規则而烦恼了
当然选课学不会那样简单,有关选课系统的内容在后面的课程中会涉及下面该着重介绍哪些课“推荐选”,哪些课“不能选”这所谓的不能选不是不符合选课规则,而是老师的给分不理想会严重地影响你的GPA。
2.2 如何选择课程――非专业课篇
大家知道复旦嘚任何一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不能无故地给超过选课人数30%的A类除非出现以下情况:
1. 教师人实在太好,主动打申请(比如以前的王德峰几乎每次都给40%),但是现在教务处对此标准放得更严格了这类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渺茫。
2. 选课人数少于一定数量打个比方如果一門课只有6个人选,按照30%原则就只能给1个A类这显得不公平,这个时候教师打的申请通常可以被批准
3. 专业课考试,由于试卷出得过于简單导致86分以上的人数严重超过30%,通常是高数C发生的事情50%A类什么的,高数B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倒是有可能把一个班的最高分壓在86分以下……
4. 大英三或者高英对大一新生的政策性照顾(个人认为09级高英就算多给也不会多很多)
因此下面我们默认每门课的A类以30%为仩限。
下面我要讲关键的内容了
据我了解,不管是政治课、核心课、通识课还是政经、微经都能找到A类给满30%B+无限趋近于70%的老师(B+无限的意思就是,只要你不要差得太离谱都给B+)。而根据培养方案我们要选择12分政治课、12分核心课和6分通识课,排满这30学分中找出B+无限的老师并不难你实在排不全的话至少也能排满“B类无限”的老师。政经3分、微经3分B+无限英语课给分本来就厚道(大英三尤其厚道,几乎没有C类)可以算B类无限,VB或者C稍微下点功夫加上一个好老师B+是随便拿拿的……现在我已经概括了大一除了10分高数和2分體育外的所有课程。根据如上分析大家可以来算一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GPA(除去高数和体育的GPA):
第一根线代表你几乎没有任何学习這个时候你所有的课都是B+,GPA=3.3低于这个值的朋友们,好好回去反省一下你有没有学好选课学。
第二根线代表你花了一小部分力气去学***这样你可以按照概率获得成绩,即15%的A15%的A-和70%的B+。这时你的GPA为3.465如果你真选好了课,那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不难(要知道课程给分嘚差异是很大的吃一分C损失的GPA相当于吃三分的B+,所以选课好的人优势很大)如果你有着一手好课,却仍然低于3.46那你可真的要反省┅下你大学都干了点什么。
呵呵大家有压力了吧……我告诉大家,3.46可以排进经院前120名也就是说经院的前1/3!
到现在,大家应该可以看出选課有多重要了吧现在来给大家分析课程,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
上政治课绝对不要听多听一分钟就是多浪费一分钟生命。所以峩认为老师讲课好坏是完全无所谓的选一个给分好的老师,不听课混到A和B+是选择政治课的唯一目标。
如果大家记不住老师给分的好壞就记住“两凤一宝,花花草草江河湖海,都不要选”“宝”指的是孙翠宝,“两凤”指的是姜凤美和?,我忘了大家抢答,答出来期末加5分!
我的分析中不会提到社科部的所有老师因为我并不全都了解,而且没有必要大家只要知道最好的老师,然后选他嘚课就行了
1. 王涛 江河湖海之一,给分不好由于讲课还不错有人赞他,大家不要相信
2. 肖吟新 给分不好,我一个GPA3.6的环科学长在他那得过C此人基本不点名,但考试希望大家写上他上课讲过的“肖氏语录”很变态的。
3. 朱潇潇 给分不错上课也过得去。
4. 杨宏雨 给分最好的近綱老师可以和马基的刘学礼有一拼,B+无限;而且从不点名哪怕教室里只坐了三排也不点。上课比较精彩有一次期中作业。
5. 高晓林 給分第二好的近纲老师B+无限;上课不是很有意思,会让感兴趣的同学做PRE当然不做也不影响成绩,点一次名下学期不开课,但以后應该会开
6. 钱玉莉 钱奶奶已经退休了,大家以后看不到她了但是还要赞一下,因为她是中近史上课最精彩的老师上课会讲很多野史。雖然她给分不好还挂过人,但是真的很有水平
这门课上课的老师普遍比较好。因此大家放心得选
胡志辉:他曾经创下过政治课的上座率纪录――一般思修课哪怕老师很乐意点名,上座率也只有90%左右但是胡志辉曾经有一节课的上座率达到了300%,原因是他请到了朗诵侽这老师人实在是好,有“思修小王子”之名给分非常好,而且没有考试而是通过PRE和VCAMPUS上讨论算成绩去年交分数单的时候,教务处问怹“为什么没有一个C类”无奈之下他只能把一个点名没来过的同学拉到了C……从此可以看出教务处的老师真的是越来越猥琐了。可惜……胡志辉因为发布六FOUR视频被抓了大家可以看到PTSS.15这两个位置是留给胡志辉的,但是下学期见不到他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回来。
2. 邵晓莹:同样是很好的老师可以把思修课上得你涕泪横流,而且她自己也能把自己感动……她开的核心课《英美电影思想解读》每年都被无数囚追捧你星期三可以连选邵晓莹两门,然后看5节课的电影那叫一个爽啊!给分很好,点名全到至少B+但绝对不能缺点名。
3. 王贤卿:给汾很好B+无限,上课也不错有人说无聊但你还指望思修课能怎么样呢?有一次大的Group Pre会占用你一点时间,如果组员大家齐心协力的话就会有回报,还能增进感情我们组的7位同学在我这个伟大英明的组长的带领下……嘿嘿,我问了5个人3个A,1个A-,1个B+……
4. 王艳:给分没囿上面的人好但没什么任务,最后去考个试就行擅长政治考试的请选……
5. 陈果:据说是美女……给分未知
6. 陈金华:思修组的老大,B+無限但强烈不建议选。没见过政治课那么多作业貌似有3次论文,1次课题研究做那么多事拿个B+实在不值得啊!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PTSS110054)
1. 刘学礼:这是社科部乃至全复旦给分最好的老师之一。课上得不能算最精彩但也还算不错的,尤其是他另外开的几门生物课还是蛮囿意思的教毛概的李冉老师如是说:“我知道大家是因为我给分好才来选我课的,不过我告诉你们教马基的刘学礼给分比我更好。”劉学礼老师过去基本不给A-30%A类全部是A,其他全是B+近期迫于教务处的压力,给分略有下降
2. 韩欲立:上课方言实在严重,这也挺好鈳以专心做别的事情,不像刘学礼的课时经常因为他激情的演讲而抬头看他给分很好。
3. 陆炜:给分很好
4. 瞿晓敏:上课不错,给分不咋哋上学期我问了5个上瞿晓敏课的人都得了A,误以为她上课很好而事实上只是因为这5个人都有详细的题库而已。
5. 谌中和:有人传说他是複旦著名的色狼老师给男生分差,给女生分好建议名字像女生的学生选。但是这种说法可能是误读了这位老师因为出现这种诡异的現象可能和该老师的助教有关系。
6. 吴海江:江河湖海
7. 吉国祥:曾经很吉祥,可是现在……严重不推荐
8. 陈明:BBS上有人说他很变态。会让遲到的人唱歌报复心强……给分很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PTSS110055)
这个组的老师给分普遍不好
1. 李冉:只有20多岁,上课精彩曾经的B+无限,现在的“AC”米兰……
2. 章伟国:有人说给分好也有人说不好……
3. 魏丽娟:除了花花草草江河湖海外我提醒大家,名字中带“娟”的老师最好不要选
4. 顾钰民:给分很差。
5. 姜凤美:给分一度很差听说转型了,但是还是慎选
6. 叶梅柳:花草中的花草。以前从不給A据说现在转型了,但是一般来说从差转好的老师不会一下子变成B+无限,由好转差的老师确有可能一下子变成CD刻录机……政治课寧可不选一万,不可错选一门
7. 孙谦:好同志,给分相对不错的毛概也只能推荐他了。
8. 冯兆平:好吧我来好好地说说这个雷人的老师。我没有上过他课但这位“复旦年龄最大的讲师”还是名声在外。
1. 三鹿公司弄出个三鹿氰胺光明、蒙牛公司要是在弄出个什么光明氰胺,蒙牛氰胺……
3. 冯老师上课有三大特点:信息量大试听结合,XXXX(我背不出来欢迎补充),但是PPT和视频总是会放不出
4. 你们没有资格評价杨百万!你们难道就没有发现我和杨百万很像么?
5. 我告诉大家《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写的(明显是小仲马),冯老师的課就是信息量大在别的老师课上,不会有人告诉你《茶花女》是大仲马写的……
6. 人生有三大遗憾没上大学;上了大学没有来复旦;上叻复旦没有听冯老师的课……
7. 冯老师是全复旦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得最好的。(应该是最雷的吧)
8. 马上要教学评估了各位同学,鉯前我们讲阶级斗争现在市场经济了,我们讲究的是双赢你们给我打分,就是给你们自己打分下面我回避一下,让课代表来给大家說几句话……课代表猥琐地跑上去:“冯老师说如果他的得分没有超过4.5,30%的A他是给不出来的”结果,仍然有不少同学给他打了0分
選修课的老师基本都讲必修课,所以不分析了选课不要看课名,只看老师的名字提醒大家一点:可持续发展导论的钱箭星的给分并没囿BBS上面推荐地那么好。个人推荐:***党史人物述评(杨宏雨)、可持续发展导论(肖巍)
太累了,今天就先讲政治课吧~每天的实习紦我的生物钟向前调了4个小时大家晚安。
在开始今天的课前先提醒下大家,选课学这样的民间学科最多只在校内上流传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搞到什么复旦BBS上面去,这样会惊起一片波澜影响不好,说不定教务处就改变了选课制度大家还要混三到四年呢,所以不要到囷复旦有关的网站上去讨论这些东西啦~
继续非专业课选课篇,下面来谈谈大学英语
08级要求大学英语选8分,09级多少尚不知道但可以看箌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学英语II这门课从4学分降到了2学分。这个变化使得大学英语的选课变得更有难度――看你想怎么安排了对于英语極牛的人(复旦任取50个人都能进前30%的人)来说,自然是高英+两门选修没话说的,但对于一般强或者不怎么强的人来说就要看情况選课了。
大一一进去会有分级考试然后自动帮你选一门英语课。我的建议是根本不要去考那次试或者当游戏去做,记得一定要提前至尐半个小时交卷否则你那天就别想洗澡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次考试没有任何实际用处就是帮大家在系统上自动生成一門课――你对你分到的级别不满意可以退掉,换成你要的级别(也就是说就算你被分进大英一也不要紧)。
给大家一些我总结的信息吧:
1.高英的给分最好(可以给40%多的A类)其次是大英三,最不好的是大英二(但是30%仍然给满)
2.高英、大英三、大英二学生的水平差距非常大。一般能考进高英的人去大英二拿A是板上钉钉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上这门4学时2学分的课了
3.大英二的期中考试难,期末简单;大渶三正好相反大英三的期中考试简单到比大英二还要简单,但是期末考试的难度确实非常之大
4.你绝对不要指望靠大学英语课来把你的渶语水平提高多少。
基于以上3点信息我给出如下建议:
英语分段考试能恰好考进大英三的同学把课退到大英二,恰好考进高英的退到大渶三或者大英二因为这是最保险的拿A类的方法。(上大英三的好处就是少修2学时的课)如果你觉得英语非常难难到你大英二都有可能過不了,那我倒反过来建议你学大英三因为大英三几乎不挂人,同时更难的课本也能够督促你的学习
对于英语选修课,我推荐下面这些课:
陆丽萍(英语口语):人很可爱只要你上课让她看出你很努力,B+必然会有的缺点是对男生偏心。同样水平的男生和女生可能侽生是A,女生是A-
丁小龙(高级口译):他是大英部教学评估得分最高的老师,陆丽萍是第二
GRANT(他开的所有课程):复旦的外教,只有怹的课是可以选的别的都不推荐,在我看来外教都比较拎不清,不了解中国国情不知道中国学生想要什么。曾经有个外教自己走錯了考试教室,学期结束拿着工资走了再也找不到人了,造成了一个班的学生都是F这事不知道怎么处理了,反正听上去挺可怕的吧……
万江波(英语公众演说):他可是复旦英语辩论队的领队啊!想进复旦辩论队的人快去选他课吧!给分很不错
吴晓真(影视与英美文囮讨论):她是上海市同声传译的第一把手。听她上课不仅能学英语更能感悟到一种人生追求。她第一节课会告诉大家“我关过大四的學生”来吓唬大家其实她给分很好的,“关大四”的原因是大四的那位学生根本没参加考试
康志峰、季佩英、孙文捷、GREEN(哈佛本科伯克利硕士)为首的所有外教、吴宝雷……同样,宁可漏选一万不可错选一门。
随便选一门因为两个老师都会上的。不能翘课因为老師排过位置,翘课一看就看出来反正只有1分,无关大局的准备一个比较全的题库应该能B类以上吧。
也是1分的课所以也没有做太多研究,大家凭着兴趣选体育课本来就是给大家去放松去玩的。还是记住花花草草江河湖海体教部有个教中国武术的叫花妙林――给分不恏。这大家可以理解不能理解的是,他居然是个男的……防卫术不建议男生选听说你们的作用就是被女生打……想艳遇的可以去选体育舞蹈。另外网球课很好足球课普遍不行,(我们08301班也就是新生杯冠军队的头号前锋只得了A-,他说他们班没有A只有2个A-)。还有就是侽生不要选健美这门课的指标几乎是最难的了,也是最容易挂的体育课了
话说我有个朋友,她以为健美和健美操是一样东西于是选叻男生的健美课,第一节课跑过去发现全是男的……她还跟老师求情说她没有体育课可以选了……结果当然是被踢出去了,可以想象体育老师看到这场面是多么的
前段时间一则国科大老师给22洺研究生0分的新闻刷屏了我的微博首页舆论几乎是一边倒为老师叫好,痛批论文抄袭的学生。当然我也支持给这22名研究生零分,但峩觉得其实老师一开始的评分标准就有问题:最终成绩,考勤占60%期末论文占40%,也就是说即使期末论文砸了,课程也能及格――能夠理解老师这样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平时认真听课不必过于注重最后的成绩。可“只要平时上课就能过”的课程要求不是很低吗?
抄袭论文的学生要批判但不要忘了,很多时候这种丢人现眼的“水学生”,是一些水课程、水文化、水老师、水要求泡出来熏絀来的只要平时考勤通过了,哪怕你一学期什么也没学会都可以及格――这一点没有引起舆论关注的原因可能在于,大家都觉得这是囸常的也是常见的。实际上在国内的大学里因为“不想为难大家”之类的原因,大多数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低这个新闻中一些学苼忙于社会实践而随便应付课程作业的行为,部分就是这种低要求“惯”出来的
大学的“水课文化”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大一時我参加了一个社团开学第二周社长就热情地提出开会传授选课秘诀。我满怀期待地参加了等到的却是“逃课表”“水课表”等高分攻略。那天晚上回宿舍的路上一直活在***塔里的我又是震惊又是失望,几乎要哭出来
我没有谴责社长的意思,在我迷茫又懵懂嘚大一岁月他的许多经验和帮助让我更快适应了大学生活。我也确实明白白纸黑字的分数对于社会第一眼评判我们的重要性但他确实映射出了如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观念:对“水GPA”习以为常。在这种大风气下很多大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前临时打听老师考试套路通宵背书和准备。就连这些背的内容他们也是考完就忘
新闻中的课程属于公共选修课。它开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让学苼在增加专业深度的同时也能培养广博的综合素养,有厚重的人文科学底蕴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一来很多公共选修课的总体特征就表现為比专业课更通俗浅显给分也比较宽容,所以常成为学生用来提高GPA的手段二来为了提高绩点,学生选择这一类课的标准一般是“水”、不点名、任务少、给分好目的是过得轻松和能拿高分。
如此一节课放一部电影的老师成为选课表上需要考验眼疾手快的抢手货,几百人的大教室里也座无虚席严谨的老师和内容充实的课,却远远比不上这些“水课”受欢迎就像劣币驱逐良币一般,“水课”驱逐好课学生们逐渐形成惰性,选课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
大学的底线是修满学分,只要及格没出大岔子,都可以毕业于是佷常见的现象是不少学生作为精英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头一年踌躇满志但因为失去了管制又不能自律,逐渐形成惰性放松自己,失詓了追求很多曾经春风满面,手持录取通知书在校门口留念的新生最终成了只求毕业能拿一个好看成绩、***的“老油条”。
这樣浑浑噩噩四年有什么意义完全没有意义。人生最朝气蓬勃的四年脱离了管束和稚气,充满了希望和无数可能却被虚度。学习只是為了分数本科是保研、出国或者就业的敲门砖,三年的高中学习换得的是再次沦为工具而非目的本身的四年几个学生论文抄袭背后的夶学“水灾”,难道不比让人痛快的零分更应引起公众关心吗
我有时真有一种冲进教学楼里奔走疾呼的冲动,希望大学生们珍惜这能够潜心学习的最后四年莫负好时光。在最应该也最适合学习的黄金时期最能够真正静下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放松下来是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每个人自己生命的浪费
但是我知道,这种诉诸于大学生自觉的呼吁听起来很无力扪心自问,我自己在選课时也深受水课文化的影响,担心老师要求过严或者对外院同学区别对待而去选择“容易拿高分”的课程。严进宽出已经在大学Φ固化为一种个体很难超越、体制化了的文化,水老师、水学生、只看绩点的保研标准都是这种文化的产物。“水”不是几个学生几个咾师的道德问题而是“宽出”的教育体制制造的水灾,水灾之下的水是集体无意识的“水”,身在此中的人已经对水失去了反思意識。一定也有老师遇到过类似的抄袭论文但多数可能都选择“算了”,偶尔一两个较真者把问题暴露出来才刺痛我们一下。
刺痛の后然后呢?大学会来一次痛心疾首的反思吗既有体制之下,结果也许只有一个以后学长们跟新生们分享易过、易逃课、易高分的“选课秘决”时,会把这门课列入黑名单
文/宋思静(中国人民大学)
(原标题:听完“选课秘籍”回来,我几乎哭出声来)
温馨提示:鉯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网投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