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租房屋甲醛超标中介有责任吗,中介要承担什么责任

近日,“自如甲醛房”刷爆网络,成为热点话题。

入职阿里巴巴杭州总部,半年多后因白血病去世,“阿里P7员工租住自如公寓,得白血病病故”被热传。家人检测了其租住的自如公寓,结果显示甲醛超标。家人为了留存证据,缴付了9月的房租,并将公寓用封条贴住,准备提起法律诉讼。

实际上,这不是长租公寓平台自如第一次深陷甲醛风波。华商报记者在网上检索“自如甲醛房”,出现1,450,000条相关内容。有多位租客爆料自如等中介收房后快速装修出租,因装修通风期太短、材料等原因导致甲醛超标,租客出现明显病症,身体健康受损。

华商报记者检索发现,近三年涉及甲醛超标患癌的案例非常多,有涉及办公室的、有公寓楼的,有租住房的,有私家装修的,也有学校教室的,引发多起法律纠纷,甚至出现过群体性事件。

自如被指操纵甲醛检测结果

8月30日,自如相关人士回应甲醛超标问题时表示,每套房屋的装修配置不同,通风时长不同,以及季节性气温变化等原因,都会引发甲醛含量变化,并称自如将“从根本上改进”,并在“2018年升级全线产品品质,对标国际标准。”

话音未落,9月1日晚,有租户向媒体爆料,自如申请的第三方空气检测结果存在被人为操纵的情形,他曾当场拆穿自如甲醛检测人员对数据做手脚。这位租户表示,第一次检查时检测出甲醛含量0.33mg,国家标准是0.1mg,检测结果为不合格。然后对方就给租住房屋做了“治理”。6天后,第二次检测报告显示,甲醛含量0.03mg,显示为合格。但他发现,现场检测人员干预了检测结果。自如工作人员事后告知他,进行检测的公司“没有认证”。在他的要求下,自如方面另找了一家检测机构,但第三次检测结果显示,甲醛依然超标。最后自如和他签了和解协议,给他赔偿4000元,因担心甲醛危及健康,他最终选择了退租。

甲醛超标与致病因果关系难认定

西安从事房屋装修的业内人士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表示,无论是装修的新房还是租住房,完工后要通风至少3个月。如果再购置家具,晾晒通风的时间则更长。在入住前,都要请专业公司检测甲醛,检测数据可以人为操控。他了解到有客户不放心,要请不同的公司多次检测,“如果是租住公寓,就像媒体报道的自如公寓‘从装修到出租,15天搞定’,为避免类似纠纷,可以要求签合同前检测甲醛。”

日前,有媒体以“甲醛+健康权”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63份裁判文书,其中10起涉及居住、办公场所因有害物质超标起诉装修、出租方的判例。在这些判例中,原告全部败诉。

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马秉晨律师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表示,这类官司之所以难打,因为租住房甲醛超标与租客致病之间的因果关系难认定。有时,原告、被告请专业机构检测的结果不一致。一旦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但要证明甲醛超标是唯一的致病原因,往往难度很大。

可明确要求测甲醛写进合同

消费者租住甲醛房,健康受损如何维权?出租房甲醛超标,官司为啥难打?法律学者杨晨作了相关解读。

华商报:类似“自如甲醛房”的官司难打在哪?

杨晨:法院判定侵权责任赔偿,甲醛超标和租客身体致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认定是关键,也是难点。在我国的装修污染中,苯系物与甲醛超标最为广泛。但从科学上看,我们还不能断言“甲醛导致白血病”。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局发布的“将甲醛分类为人类致癌物”的新闻公报,来自10个国家的26位科学家综合评估了甲醛致癌性,并得出了核心结论,即甲醛是人类致癌物,可以引起人类鼻咽癌,但甲醛致白血病的证据还不够充分。不过,也有人类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结果支持“甲醛导致白血病”。

华商报:能否以此事件推动国内长租房中介,对房源先行检测合格后再对外出租?

杨晨:我认为,将所有房源检测合格后再对外出租,这是国内长租房中介公司应尽的商业责任,也是法律责任。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经媒体报道后,甲醛出租房问题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契机,加强房源检测环节,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障,也有助于国内长租房市场健康发展。

出租房甲醛超标谁来监管

华商报:签订租房合同时,是否可以明确要求把甲醛检测等内容写进合同中?

杨晨: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室内甲醛应低于0.1毫克每立方米的标准,但没有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禁止出租甲醛超标的住房。但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质量”也是合同条款的重要内容。在签订租房合同时,可以明确要求把甲醛检测等空气质量内容写进合同中。立法应当明确规定,甲醛不超标是出租房屋安全性的基本标准之一,严禁甲醛超标房流入租房市场。

华商报:中介公司装修出租房屋,甲醛超标等问题谁来监管?

杨晨:为了节约成本,有中介公司能省就省,出租房的装修材料容易导致甲醛超标。住建部门不仅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还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中介装修房屋甲醛超标,应当由住建部门来监管。就装修材料的质量问题,应由质检部门来监管。根据《产品质量法》,对生产和故意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检测人员做手脚应受行政处罚

华商报:中介公司的检测报告能信吗?如果检测数据造假,谁来监管?

杨晨:中介公司是利益关系者,由其出具的检测报告,需要打一个问号,应当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权威报告。根据《产品质量法》第57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出现检测数据造假问题,比如甲醛检测人员对数据做手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华商报:租住房屋甲醛超标怎样维权?

杨晨:各自的检测结论不一致,应当由具有认证资格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检测。出现租住房屋甲醛超标现象,消费者首先要搜集证据,拿到权威性的检测报告,对自身健康造成损害的医学证明等。在此基础上,一是可以解除合同,二是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也可以双方协商赔偿。

华商报:对承租人健康造成损害的是否可以向房东或中介公司索赔医药费?

杨晨:从法律上看,承租人可以提出侵权索赔。我国《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对承租人健康造成损害的,可以向房东或托管中介索赔医药费。不过在司法实践中,维权有一定难度。虽然有少数胜诉例子,但一般情况下,法院认为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不少原告诉讼请求都被驳回。

2015年9月,方某与北京某房屋租赁中介公司签订租房合同,随后发现租住屋甲醛超标。当年10月,方某联系该公司工作人员刘某某,以空气状况存在问题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刘某某让方某对房屋空气质量自行进行检测。但中介公司未及时有效回应方某解除合同的要求。

此后,方某聘请鉴定机构对空气质量进行了鉴定,在收到甲醛超标的鉴定结论后,方某以租住屋甲醛超标损害健康权为由,将该中介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判令解除租房合同,不承担租金。海淀区法院和北京市一中院,分别作出一审和二审民事判决,判决原告方某胜诉。中介公司不服判决,上诉至北京市高院申请再审。北京市高院审查认为,一、二审法院认定该中介公司对方某委托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结论认可,并无不当。2017年8月,北京市高院驳回该中介公司的再审申请,维持原判。 

自如等中介收房后快速装修出租,部分租客入住后身体不适;中介装修房空气质量标准存空白

  近日,记者探访了多间自如出租房发现,部分房屋疑甲醛超标,且都存在刚装修完不久就出租的情况。

  12月6日,张嘉佳坐在床边,不断咳嗽。

  这名20岁的女孩从包里拿出病历,翻开写有“急性支气管炎”的那一页,轻声说:“医生说,我的症状像是甲醛中毒。”

  病历显示,她咳嗽4天、发热、伴有黄痰,“双肺听诊呼吸音粗”。

  咳嗽的源头从她入住“自如”的一间出租房开始。之后的一份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显示,她所住的房间甲醛和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超标。

  这并非个案。记者探访了多间自如出租房发现,部分房屋疑甲醛超标,且都存在刚装修完不久就出租的情况。有自如管家称,一些房屋刚装完就挂在自如平台上出租,没时间进行有效的通风处理。

  除自如外,通州一家中介同样存在短时装修并出租的情况,他们使用廉价的装修材料,不到一周装修完房子,“甲醛超标难免。”

  业内人士称,中介装修房甲醛超标的背后,除了疏于空气治理,也有企业控制成本的考虑,或存在多层转包后装修成本被压缩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目前对于中介装修房的空气质量标准还处于空白。最后为“坏空气”买单的都是“张嘉佳”们。

  11月17日,东城区夕照寺街某小区自如出租房内,空气质量检测仪上显示甲醛浓度是0.394毫克/立方米,仪器显示红灯,并发出报警声。

  入住新房数日头疼咳嗽

  因咳嗽去北京安达医院就诊前的半个月,张嘉佳通过自如租下昌平区龙腾苑四区某房间一个卧室。

  20岁的她是大连一大学的大四生,今年9月初,她来京实习,和朋友住在一起。11月初,她又到西二旗附近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实习。

  此前住所离西二旗超过15公里,张嘉佳在公司附近找了三天房,最终选择离公司不足5公里的龙腾苑四区。

  11月10日,张嘉佳看房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复式房,上3下4共7间房。她看中一个窗户朝南的房间,30平米左右,月租金2000多元。

  张嘉佳回忆,看房当天,屋内有刺鼻的味道,询问自如管家后得知该套房属于首次出租,刚装修完。

  当天下午,张嘉佳和自如管家签订了租房合同,押一付三,另缴纳一个月房租作为服务费。她也成为这套房里的第一个租客。

  次日下午,张嘉佳搬入新房。当晚,她觉得嗓子干痒刺痛。第二天起床时开始咳嗽。

  以为只是感冒的她在药店买了感冒药服用,直到11月15日,咳嗽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从最开始的嗓子干痒刺痛到连续咳嗽导致胸闷。

  11月16日,29岁的王琳入住张嘉佳隔壁房间,成为该套房的最后一名租客。据王琳回忆,入住当晚,她听到张嘉佳在夜里不断咳嗽。

  “住进去前两天就开始头疼。”王琳说,此后一个星期,不断有邻居反映房间有味道,“大家要么是头疼,要么喉咙干痒刺痛。”

  11月17日,张嘉佳回到大连的学校。因连日咳嗽不见好转,她前往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查。

  张嘉佳说,医生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就诊期间,医生还向她嘱咐,“如果是刚搬家,一定要注意通风”。

  11月21日,病情稍有好转的张嘉佳回到北京的出租房。22日,咳嗽再次加剧。11月25日,张嘉佳在北京安达医院就诊时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嗜碱性粒细胞数目以及百分比、血小板数目以及百分比超过参考值范围。

  从医院回来后,张嘉佳询问了邻居,发现王琳等其他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症状。她说,11月25日,一名也咳嗽的邻居去医院拍了片子,发现“双下肺纹理增强”。

  11月18日,蒲黄榆路附近某小区自如房的衣柜,空气质量检测仪显示甲醛浓度为2.030毫克/立方米,超标近20倍。

  一房间检测出甲醛、TVOC超标

  张嘉佳怀疑,这些症状可能与新房甲醛超标有关。

  在她去北京安达医院的前几天,王琳买了甲醛检测仪,“22日所有人的房间都封闭,第二天检测甲醛,结果都超标。”

  张嘉佳也买了甲醛检测仪,测出卧室的甲醛浓度为0.280毫克/立方米,当她把仪器靠近衣柜时,仪器发出报警声,数据最高升到0.382毫克/立方米。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甲醛标准为0.1mg/m3(1小时均值),检测时需要关闭门窗12小时。

  11月25日,王琳等人就房间甲醛超标一事向自如管家投诉。王琳说,自如管家称可以提供炭包除味,并要求他们开窗通风,又或者换租。

  11月26日,自如管家在群里向王琳等人说,公司可以为租客做空气治理服务,治理时间是2-3天,治理期间房子处于全封闭状态,不能住人,因此建议王琳等租客暂住酒店,费用由租客先行垫付,根据***找自如报销,酒店每晚住宿费标准不超过300元。

  王琳和张嘉佳并未同意管家的要求,她们只想知道,“自如的出租房有没有存在甲醛超标的情况”。

  当晚,自如管家拿来了“和解协议书”。

  记者拿到的这份“和解协议书”显示,“现就甲醛超标导致客户换租事宜,经甲方(自如)、乙方(租客)双方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甲方一次性向乙方支付人民币共计2190元,作为就该起事宜对乙方的全部赔偿/补偿”。

  王琳说,当天自如管家拿来了多份和解协议书,文中“现就_____事宜”那一处本为空白,她亲眼看到管家在协议书上写下“甲醛超标导致客户换租”几个字。

  王琳说,只有租住在3号屋和7号屋的两户租客签了这份协议。包括她在内的其他5户租客并未签字。

  11月27日,两名签字的租户搬走。同一天,张嘉佳再次到北京安达医院复查。验血结果显示,体内仍然有四项指数超标。张嘉佳说,医生听了她的描述说“可能和甲醛有关”。

  当天,张嘉佳和两个邻居商议,委托一家专业的室内空气检测中心对3个房间进行检测。

  12月2日,上述检测机构出具了检测报告。结果显示,在房屋进行封闭17个小时后,检测员对房间进行空气采样,检测项目为室内的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通过检测后发现,张嘉佳所居住的房间空气中甲醛、TVOC的浓度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标准值,不符合标准要求。

  另外两个房间的检测正常。张嘉佳说,另两个房间有空气净化器并进行过消毒处理,她所住房间未做过任何处理,因此问题较大。

  12月7日,通州区永顺镇新建村二期小区,一名装修工人正准备去装燃气灶。该套房子的三个房间已经有租户入住。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