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价能否平稳肉价大涨会不会大涨

近日,多部门召开发布会,晒出经济相关领域的半年***,并对未来“房价能否继续平稳、猪肉价格会否大涨、迎峰度夏供电能否跟得上”等民众关切问题,给予回应、答疑。

资料图:民众在2017年北京春季房展会上的某楼盘展台咨询。中新网程春雨 摄

房价上涨压力大,下半年能否平稳?

今年以来,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较高,一些热点城市上涨的压力较大。

近4个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指数环比增幅连续扩大。6月,一二三线城市房价均上涨,上涨城市继续增多。环比看,新房价格有63城上涨,4城下跌,3城持平。

关于“房价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在发布会上表示,70个大中城市房价总体比较平稳,但仍存在结构性矛盾。

毛盛勇说,从下一步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同时,从供给侧进一步发力,包括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相关政策举措,实现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推进租售同权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实,加快长效机制建设。

进入下半年,楼市调控正开启了新一轮“严打”模式。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调控趋势看,预计各地将继续发布密集调控政策,后续的价格上涨幅度将被抑制。

7月18日,湖南连续4天拉响高温预警 民众泼水消暑。杨华峰 摄

高温季节热热热,空调用电如何保障?

今年以来,受经济稳中向好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作用,用电量显著增加。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了9.4%,是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入夏之后,空调制冷用电负荷增加,全国日发电量迅速上升,最高已突破206亿千瓦时,接近去年夏季峰值。

后续,更热天气将到来,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能否继续跟得上?

“虽然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地区性、时段性供应偏紧情况仍将存在,但运供需总体平稳。”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严鹏程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预计后续用电负荷还会明显增加,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高峰电力紧张。

严鹏程表示,为应对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障供应的复杂形势,将会挖掘电力调峰资源潜力,提高输电通道利用效率,灵活组织跨省跨区交易,加强电力余缺互济,保障民生等重点用电。

山西太原,民众在菜市场选购猪肉。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猪肉价格反弹了,会越涨越高?

5月底以来,随着压栏大猪逐步上市消化,生猪阶段性供给过剩局面有所改善,猪价在连续四个月下跌后开始反弹。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6.63元,环比涨4.2%。

猪肉价格会不会越涨越高,再次陷入到“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17日在发布会上说,这种反弹能否持续,关键还是要看供需基本面。目前总体产能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今年全年猪价将总体处于下降通道,呈低位震荡走势,国庆中秋消费旺季可能出现阶段性上涨。

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告诉中新网记者,下半年猪肉需求虽比上半年好,但今年是供给过剩的一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北段6月试运行,民众5月9日登车试乘。刘新 摄

地铁申建门槛提高,你所在城市会不会受影响?

截至2017年底,国内已有34个城市开通并运营轨道交通165条。地铁因准时、快捷,不受堵车影响,颇受民众欢迎。

目前不少地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热情高涨。有媒体统计,目前40多个城市获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但部分城市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7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提高了申建城市门槛。要求申请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严鹏程说,对要开展新一轮建设规划的城市,必须在本轮建设规划实施到最后1年、或者规划项目总投资完成70%以上,才能报批。对于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者没有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的项目,以及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不批准或暂缓批准新开工项目。

联讯证券发布的报告指出,政策旨在抑制财政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盲目上马轨交项目,造成的地方债务风险。(完)

( 作者:谢艺观编辑:张明江 )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楼市谣言四起谁制造了抢房潮?

媒体对年末楼市走势的报道着实让人看不懂,到底是恐慌式购房还是冷到让温州炒房团都解散的地步?二手房价格是暴涨了还是惨遭五折抛售?是什么给了谣言四起的机会?

日光盘、抢房潮是炒作还是真实?

“连夜排队购房”再现。传言:广州上周末多个楼盘开盘场面火爆,有楼盘开盘立涨五千元,珠江新城某盘甚至传出“连夜排队购房”的消息。而北京也传出,新项目金地格林“新房供不应求、买房得先买号”、“首次排卡即超过1600人”的消息。在全国市场房价连续6个月平稳上涨的大背景下,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个别楼盘一夜大幅涨价、千人抢房以及地王频出等现象,立刻被炮制成“购房者恐慌性入市”的消息。

二手房市场的消息比起一手房有过之而无不及。有媒体爆出北京市西城区鸭子桥路45号院政泰家园某房源一夜提价70万元,从230万元飞涨到300万元的例子。此外,受广东部分地区试点官员资产公示制度影响,一线城市普遍出现二手房天量抛盘,其中北京突然出现381万套空置房抛向市场,上海二手房挂牌量从41万猛增至200万套,广州二手房挂牌量从26万套增至100万套。

以北京目前10万套左右的二手房供给总量来看,300余万套抛盘无异于投下一颗重磅炸弹。还不算完,关于广州限购放松、北京做假合同取得购房资格的传言也不胫而走。综合各种传言,让原本冷清的楼市瞬间炸开了锅。调控失效了?会不会出台新的调控措施?市场还在猜疑之时,有关部门和媒体纷纷做了澄清:

一夜上涨70万的房子被媒体揭露只是中介的营销手段而已。北京市住建委也通报称,包括金地格林在内的两个楼盘涉嫌捂盘惜售等违规销售,并指‘恐慌购房’系个别企业制造假象,违规炒作。而国土部则公布公开调查南京地王,北京也暂停了一宗准地王的出让。

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公布的数据,11月全市10区的二手住宅登记量为58.3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四分之一。而12月上半月,二手楼挂牌量并未大增,反而出现了骤减。而中原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则表示,北京过去30天平均日增加二手房源250套左右,因此北京不存在挂牌量激增300多万套的情况。不过在京广等地,对于交手续费办理假纳税证明、限购政策暗中松动的现象则一直没有杜绝。楼市燃起的热情似乎马上就要被扑灭。

温州炒房团散伙不代表楼市不景气

就在楼市过热的谎言几乎被扒光的时候,温州炒房团“偃旗息鼓”的报道似乎也从另一方面在为楼市降温。原因“主要还是对后市的行情不看好,许多房子两年前买的,到现在都没有涨,加上贷款的成本,这套房子投资的钱就是亏的。”某炒房团头目表示。

但不看好后市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大开发商销量很好,不需要以折扣换成交量,资金紧张的小开发商也不愿意让利给炒房团,主要还是对后市看法乐观。所以温州炒房团活动暂停的主要原因还是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以及自身的资金链紧张造成的,和楼市走向关系不大。

虽然楼市没有出现像炒作的那样的“抢房潮”、“恐慌性购房”等现象,温州炒房团暂停活动也不是因为楼市低迷,决策层对楼市调控政策并未加码,而调控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导致楼市整体处于回暖态势。而澄清楼市过热的谣言也不代表楼市就会朝回调的方向发展。

楼市量价齐升 离真正抢房潮还差得远

11月以来全国楼市成交量价齐升,12月上旬虽然有小幅环比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一方面这是延续了今年以来楼市成交的上升趋势,另一方面最近几年以来年末都会有一波购房高潮,不存在所谓的“年末抢房潮”。

多家数据显示11月以来楼市量价齐升

根据统计局数据,11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反弹至53个,比10月增加了18个,比重扩大至76%,创下年内新高。同比数据看,1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有25个,比10月增加13个。

而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分别在今年6月和7月结束了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下降,保持同比上升且增幅扩大,11月增速分别为38%和30%,创今年单月最高水平。

华泰证券跟踪的25个核心城市显示,11月成交量环比上升19%,创年内新高,量为价先的原因使价格也跟随上升。12月成交量较11月略下降6%,但依然维持高位,特别是北京等地价格上升趋势仍在延续,但受到预售价格的监管,上升幅度有限。

而国元证券的数据也显示出12月楼市的热度并未消散,12月第2周全国33个城市成交量同比增加71%,环比减少4%。其中一线城市环比上涨19%,二线上涨9%,北京大涨74%。

年末购楼高峰竟是往年同期低点

对传统楼市来说,“金九银十”是全年销售的重头戏,但自从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以来,9、10月份的行情惨淡许多,今年也不例外。但由于年中房价的上涨助推了刚需群体的观望态度,进一步抑制了“金九银十”的成交行情,为年底市场的爆发提供了动力。

同时,根据广证恒生的统计显示,自2009年以来,每年年末都有一波成交高潮出现。而今年的成交量与过去三年相比,竟然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虽然不存在此前炒作的“恐慌性购房”现象,但目前楼市确实是处于成交的高峰期,房地产调控政策正面临重大挑战。

楼市调控边际效应递减 政策亟待调整

当前房地产调控已经进入高度敏感期,市场***双方博弈的神经集中在政策与价格上。而一些城市对限购政策执行不够彻底让楼市成交量上升有了可乘之机,如果不及时出台新的调控措施,房价正面临新一轮上涨趋势。

限购执行有放松房价上涨有预期

中信建投认为,11月以来楼市成交走好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信贷市场并未收紧,大多数城市仍然可以享受到85折利率折扣;而在9、10月份市场偏淡取得的预售证的楼盘集中放量;预计楼市上涨的购房者预期越来越多;部分城市限购政策执行层面有所松动也给了购房者足够的空间。

而广证恒生认为,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但未见政策加码,购房者对房价上涨预期进一步增加,助推了刚需入市。由此可见,之所以购房者对楼市走势做出上涨预期的判断,主要是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渐减退,而限购政策执行松动也给了楼市成交量上升的可乘之机。

华泰证券则认为与年初相比,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无论在销售、供需格局、土地市场或开发商资金链上都有大幅改善。而对于二手房价格的上涨,华泰证券认为主要是由于目前开发商主要以老楼盘为主,售价受到预售价格监管限制较多,因而房价上升的主要表现在二手房。

不能等到房价暴涨再来政策超调

可见开发商的处境越来越好,让其议价空间加大。而开发商除了资金链的压力得以缓解之外,库存压力也在减轻。华泰证券跟踪的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前11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上升24%,可售面积则同比下降16%,可售面积去化月数达到8.5个月,同比下降39%。去库存的同时,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不断下移,中金公司预计重点城市的供应会收缩5%-10%,而房价在供需缺口较大的上半年将极有可能继续上涨。

但房价持续上涨对房地产商而言并不是始终都利好的消息。从刚刚结束的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上传来的高层最新表态是“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因此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有可能会触动决策层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

由此预计地产商们可能正处在哭笑不得的煎熬中,一方面享受着楼市成交量价齐升的收益快感中,另一方面又要担心随时有可能降临的政策超调。中金公司表示,如果房价快速上涨,信贷管理、税收变化、限购细则收紧以及土地制度转变都是潜在的政策手段。

楼市供需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房价正在上涨并将面临继续上涨的压力,调控政策已到了必须要调整的时刻。决不能再次等到房价暴涨之后才被动调整,我们已经为此付出过太多的代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