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换老板后爆雷,投资人该怎么追责?”一位投资人问了观察君这样一个问题。
除了P2P平台老板的传承问题,P2P行业还有很多“传承问题”困扰着投资人。比如:
“投资人发生意外,亲属怎么取回P2P里的投资?”
“借款人意外,借款人亲属是否需要承担债务?”
这些问题对每一个投资人而言都是利益相关的,可这些问题往往涉及非常专业的法律知识,投资人很难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
观察君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广东深和律师事务所的何勋律师,何勋律师就这些问题给了非常专业的回答。
平台换老板后爆雷,投资人如何追责?
在这次雷潮中,出现了大量平台股东和法人上演“金蝉脱壳”的把戏,在平台爆雷前的一段时间,原股东和原法人通过工商变更,从平台的股东名单和法人名单中消失,希望以此来“甩锅”,避免平台爆雷的责任?
很多投资人对此非常愤怒,难道原股东和原法人只需要做一下工商变更,就可以避免法律责任,逍遥法外了吗?
为此,观察君带着问题采访了广东深和律师事务所的何勋律师。
但是在法律上,举证原股东恶意转让股权,逃废债务是非常的困难的。但投资人可要求看这个股权转让协议,是怎么写的?转让是有多少钱转让的?如注册资金一个亿,用200万把它转让了,很有可能是出资不实。或者待收1个亿,你500万就转让了,这都有逃废债务嫌疑。
另外,投资人可以看有没有原股东,隐匿、转移财产证据。如果没有相关证据,那么就要请经侦介入了。
投资人意外身亡,亲属能继承P2P投资吗?
李飞(化名)的家人最近快急死了。
李飞最近不幸出车祸去世了,不久前,李飞把自己的存款都投到P2P理财,只跟家人说银行给的利息太少了,自己要把钱都放到P2P打理,不求发财,只求能抵抗下通胀。
现在,李飞没来得及跟家人交待一句,就出了意外,李飞的家人慌了,他们甚至不知道李飞在哪个P2P平台投资,不知道去哪里找回李飞的投资。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顾虑,如果自己或家人出了意外,在P2P里的投资如何传给家人。
这个问题可不是杞人忧天,如果一个人不提前考虑好这些问题,万一发生了意外,家人既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财产又不能顺利传承给家人,对家人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何勋律师表示,P2P行业的投资人,在法律上用语应该是出借人,出借人履行标的为金钱的债权属于可继承的合法财产。借款合同的出借人一方死亡后,其继承人有权继承并向借款人主张债权,借款人应当向出借人的继承人清偿债务。这里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继承人对身亡出借人投资情况知情。
继承人知道亲属在某P2P平台进行了投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账号和密码,那么继承人就要主动联系所投资的P2P平台,带***、***、结婚证、继承公***等证件,要求P2P平台返还投资人的投资款。
另外,继承人可以找P2P平台,让其出具相关证明(如XX出借人在我 P2P平台投资,借款人为XX的证明)、借款主体信息、借条、转账记录,债权转让文件、债权转让通知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给继承人,通知债务人还款。
出借人的继承人还有权要求P2P平台配合进行催收。如果借款人同意,出借人的继承人也可以和平台、借款人签订《补充协议》。
第二种情况,继承人对身亡出借人投资情况不知情。
如果P2P投资人的继承人知道亲属有在P2P平台上投资,但不知道投资了那个平台,亲属可以拿其死亡证明逐个去银行查询。银行将提供该开户人是否通过其银行的账号开通第三方账户,并能查询第三方的托管账户及保证金数目。
另外,亲属可以进入当事人的电子邮箱,看是否查找到当事人购买网络理财产品的线索。另外,如果有手机,手机号码一般绑定P2P平台的理财产品, 可以从中寻找相关线索。
借款人意外身亡,其亲属是否要承担P2P债务?
许多投资人也有这样的担忧,如果借款人发生意外,自己出借给借款人的钱该怎么办?难道自己的辛苦钱,就要因借款人发生意外打水漂了吗?
有人说,父债子还,子债父还,都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借款人发生了意外,投资人可以直接向其直系亲属追偿债务。这种说法合法吗?同样有必要求证一下专家的意见。
何勋律师表示,P2P行业的借款人,在法律上用语应该是债务人。通常情况来说,这也有两种情况,第一,这个债是什么债务,是否夫妻共同债务?是否用于家庭生活?第二,P2P借款人的财产由谁来继承?是否有财产继承?
第一种情况,债务人的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
继承人那么可以向其债务人配偶主张。债权人适用该法律的前提是债务人举债是其配偶同意或者该笔债务已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生产。现实生活中,对于一方举债后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生产则毫无办法,债权人对此很难举证,造成很多共同债务无法认定。
第二种情况,向债务人的继承人要求偿还。
在生活中有“父债子偿”的说法,但是在法律上并没有相关规定。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因此,如果债务人的继承人继承了债务人的遗产,如房屋,股权,则出借人有权要求借款人的继承人承担还款义务。但如果债务人的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另外还有,有的债务人认为借款人已经去世了,签订的借条笔迹无法鉴定,不愿意还钱。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何勋律师介绍,其实还有种办法,如果去世的借款人在该市买了房,或者成立了某公司,可以到档案管理机关或工商登记部门调取去世的借款人所签订的文件原件,做笔迹鉴定。
昨天,新关注的朋友给我们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感谢大家的支持。在今天正文结束后,我们也想请更多的朋友,持续给我们挑毛病、提建议,帮助我们进步。以下为正文:今天,聊一聊网贷行业近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贵州银行宣布在3月底退出P2P资金存管业务。根据57号文,第一批备案时间是4月底,而平台想要通过备案,银行存管是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个时间节点,贵州银行退出存管业务,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我们猜测,贵州银行...
今年6月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多家网贷平台出现问题,对投资人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以联璧金融、投之家、钱爸爸等网贷爆雷平台最为突出。据网贷1号获悉,近日有不少平台自爆发问题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以来取得了新进展。具体如下:1、8月27日晚间,“警民直通车-松江”官方微博发布了“联璧金融”案警方通报。据“警方通报”显示,P2P网贷平台“联璧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截止现目前...
来源:网贷天眼、零壹财经、鸣金网、互联网金融电讯12月27日,平安南京发布微博称,钱宝网实际控制人张小雷因涉嫌违法犯罪,于2017年12月26日,向南京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目前南京市公安机关正在展开调查。钱宝网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平台流水超过500亿元,注册用户数超过2亿。如果数据真实的话,这将是继E租宝之后第二大非法集资平台。“终于倒下了,再不倒我都不相信科学了”。“那我的钱该怎么办”。网...
Hey~我们又见面啦~你还好吗?几乎所有涉嫌非法集资案件中,都会有一个谣言:一旦投资平台被国家定性为非法集资平台,参与者就是非法集资活动的参与者,他们投入到平台的钱,也就是非法集资的赃款,就拿不回来了,国家就要统统没收。这是大错特错的。这个谣言的来源,来自2017年8月24日的《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意见征求稿),其规定,“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本...
来源:互金侦探综合整理△现场照片通报指出,2018年7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深圳佰亿猫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即“佰亿猫”)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并抓获该案朱某龙、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冻结涉案资金600余万元。经侦查发现,深圳佰亿猫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该公司幕后老板之一何某(男,47岁,上海人)于7月16日出逃境外。为此,深圳市公...
? 近日,P2P行业“砰!砰!砰”炸开了锅,曾经被圈内人认为“不可能”出事的平台投之家、金融圈、永利宝等接连“爆雷”,这也被多数行业人士认为是压垮投资人和P2P从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网友贴切地形容道:P2P行业的“爆雷声”甚至超过了台风“安比”带来的雷雨天气。
? 期货日报记者梳理资料了解到,7月23日,礼德财富发布公告称,部分项目逾期,礼德财富实际控制人郑彦森目前暂时失联,平台将尽快成立工作小组对平台资产和业务进行盘点,与借款人联系沟通提前还款,并尽快将质押物处置变现。7月15日,天达金融宣布清盘,累计交易1.8亿元,待还款数未披露。7月13日,一财金融清盘,累计交易14亿元,待还1.7亿元;7月4日宝点网逾期,累计交易45.6亿元,待还4.9亿元;7月2日红创金服被曝逾期,累计交易2亿元,待还0.49亿元。
? 远远不止上述这些,有媒体报道称,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内,全国共有108家P2P平台“爆雷”,相当于每天“爆雷”2.6家。据记者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截至15日,至少有50家平台出问题,涉及待还本金至少在350亿—400亿元。其中,立案或经侦介入的平台占12家,清盘24家,跑路或失联6家。另外,16家平台出现部分项目逾期,或暂停发标。
? 记者发现,从6月中旬开始,P2P平台便开启了“爆雷潮”,是哪些平台在“爆雷”呢?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除了纯恶意诈骗的平台,‘爆雷’平台仍以民营草根平台为主,主要是因为这些平台实力较弱,运营能力不足,在运营成本和合规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无法继续运营而遭‘淘汰’。”但这并不意味着背景强大的平台就安全,记者发现在“爆雷”的P2P平台中不乏国资系、上市系等此前被认为有良好信用背书的网贷平台。这样一来,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安全的平安呢?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没有单一判断方法能绝对保证一个平台的安全,毕竟,近日连收益较低的银行理财都不承诺保本了。目前也就是两种投资安全:一是国有银行定期储蓄,二是附加保险的平台理财产品。”
? 面对“天雷滚滚”的行业境况,7月16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机构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近期出现问题的网贷平台绝大多数都是不合规平台,这恰恰印证了行业专项整治方向是正确的,行业已进入良币驱逐劣币、加速自我净化的阶段。随着不合规平台的淘汰出局,合规优质的平台将在监管的指引下走上规范发展之路。同时,与会代表表态,坚决拥护监管部门规范整顿行业的决定,努力化解网贷行业的金融风险。与会代表还表示,要勇于承担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责任,不跑路、不失联,经营上遇到困难,主动和监管部门及公安机关进行沟通,妥善有序退出。
? “的确如此,P2P平台自身的业务瑕疵和违规行为才是引发风暴的核心因素。期待监管的推进能早日还行业一方青天。”某P2P平台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 针对近期网贷平台主动终止业务、退出市场频发的现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会上明确指出:“引导机构无风险退出,开展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稳妥有序加速存量违法违规机构和业务活动退出。”但如何良性退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北京、深圳等地相继出台指引规程,从地方层面探索、细化这一标准的可行做法。7月23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向成员机构下发《网贷机构业务退出规程》,旨在指导、规范网贷机构主动退出网贷业务,保护出借人、借款人、网贷机构及其他网贷业务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网贷机构平稳退出。
原标题:P2P平台“爆雷潮”引发良性退出思考
今年金融P2P平台爆雷陆续被曝光,年内P2P遭遇史上最严重爆雷。对于近期频现的P2P爆雷风波,上海公安机关密集通报了一些案件的最新进展。上海互联网金融p2p暴雷多达44起,爆雷名单全被公布。接下来一起看看。
上海金融p2p暴雷
2018年上海互联网金融p2p暴雷如潮,目前已经达到了44家,而今至8月份,暴雷仍在持续。自下半年以来,P2P网贷行业就一直在接受着严峻考验,无论是P2P平台还是投资者,都在问网贷行业到底怎么了,网贷行业将何去何从?
8月2日晚间,上海市公安局多个分局通报了近期辖区内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的案件,均涉及各类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P2P平台)。
具体来看,上海市公安局下辖的浦东、松江、杨浦、长宁、黄浦、静安、闵行、奉贤、虹口、普陀等10个分局共通报了44起案件。根据通报,44起案件基本上是相关公司通过设立线下门店及线上理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产生巨大资金缺口后,导致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上海公安机关已对各案件立案侦查,犯罪嫌疑人也多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对于案件中涉及的投资受损群众,上海公安机关表示,请携带本人***复印件、合同复印件及投资、转账凭证等有关材料至本人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公安机关登记、报案,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并依法表达诉求,不参与各类非法聚集活动。
1、浦东(12起)
近期,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对11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起涉赚集资诈骗罪的案件立案侦查,案件情况通报如下:
2018年6月27日,上海盐商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人吴某至公安机关投案,称公司通过设立线下门店及线上“壹理财”、“旺财猫”等理财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导致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迅速立案侦查。目前,犯罪嫌疑人吴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018年6月29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持富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贸金所”平台)涉嫌集资诈骗罪立案侦查。目前,公司平台实际负责人单某等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018年7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嵌纳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优储理财”平台)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目前,公司实际负责人袁某等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018年7月4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宜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小沙僧”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罪侦查。目前,公司平台实际负责人张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2018年7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步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鑫荣咖”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018年7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上海蓬旭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柚子理财”平台)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2018年7月17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根据群众报案,对国联未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赶钱网”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